📖 ZKIZ Archives


為什麽小眾電影排片量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428

小說里,大徒弟天鳴第一次吹《百鳥朝鳳》就忘了曲,師父焦三爺後來去給小徒弟的工廠看門。而電影里,師徒二人對嗩吶都有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堅守。(勞雷影業供圖/圖)

近來,制片人方勵下跪求排片事件的余波仍在發酵,輿論聚焦之後,《百鳥朝鳳》絕處逢生,上映22天票房突破7000萬。甚至獲得了“密鑰延期”,放映時間延長至7月6日。問題是,為了給《百鳥朝鳳》排片,擠掉了其他國產小眾文藝片的上映檔期。

那麽,是不是院線多了,大銀幕數量多了,就有了多余的資源去承接那些小眾電影的放映?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電影院對於影迷群體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小眾電影仍然很難分享到排片檔期。這就要從中國電影發行的分成制度談起。

2001年,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幹意見》,開始正式推行“院線制”改革。而在此之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行制度主要遵循以1993年發布的《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為藍本的初步市場化改革方案,簡稱“片源制”。

片源制的模式比較接近於現在的視頻網站“搶片源”,制作方公開競賣影視產品版權,視頻網站公開“競拍”,通過層層角逐、討價還價,價高者獲得獨家播放權。片源制與之類似——各地有實力的電影公司通過經濟或者行政手段,在一個區域內“壟斷”放映權。

院線制則受了國外大片“進口分賬制”的啟發,大致模式為電影在各個院線均有投放,制片方與電影院對票房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所以院線制也可以稱之為“分賬制”。

通俗而言,片源制為“一次性買斷”,而院線制則是“業績抽成”。姑且不論兩種制度各自的優劣,電影院肯定都是希望賺錢的,為了多賺錢,他們肯定傾向於播放那些熱門影片。

在片源制環境下,並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搶到熱門影片的播放權,只有有實力的大電影公司才能搶到新片、大片的放映權,電影放映在一定區域內具有排他性。而那些小的電影院發不了新片、大片,只能放老片,“小片”,客觀上就給小眾電影留下了一線生機。

而改革成為院線制之後,每個電影院可供選擇的片子目錄一模一樣。影片排片量的競爭,不再是影院與影院之間的獨家放映權的爭奪,而是影院內部,不同電影之間對一天內24小時時間段的爭奪。

而且,電影院的排片是實時調整的,哪些電影看得人多,就有機會得到更長的拍片檔期,更多塊銀幕數,從而形成一個“倒金字塔”形狀的自然排序。

影院、銀幕數量增減不會對倒金字塔形狀產生影響。當一個地區看電影的人數多,電影院少,供小於求,賺到錢的電影院老板會擴大規模,建更多的電影院。但是排片目錄仍然與其他電影院大同小異——看的人多的,就多排,看得人少的,就少排。

擁有完整產業鏈條的影視集團“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時會讓下遊的院線多排一些上遊電影公司制作的影片,從而對電影票房產生影響。但是這種人為幹涉,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院線制度下影片的排序結果。因為,如果觀眾不買賬,多排出來的場次上座率一定不會高。投資拍的電影賺錢了,但是旗下的院線賺得就少了,“得之東隅,失之桑榆”,全國一盤棋算算總賬,劃不劃算還真不一定。所以,最後會把排片權歸還給市場。

在中國,“倒金字塔”排片結構是為數不多的,完全按照“無形的手”自由發揮的結果。

在片源制階段,很多電影院規模小、設施差,甚至根本稱不上是電影院,只能是算作“錄像廳”。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搞幾盤盜版錄像帶關起門來放就能賺錢。躍過短暫的VCD光碟機過渡時期,進入互聯網“播種”新時代,只需一根網線資源應有盡有,設施陳舊、用戶體驗差的電影院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電影講究的是“視聽享受”,重金打造的大屏幕、大音響,只有放有大場面的大片,才算物盡其用。所以,高大上的電影院本質上是拒斥小眾電影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95

知名制片人公開懇請排片 可惜你的片子不是 《摔跤吧!爸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30/1111937.html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端午節假期前兩天(5月26日),大盛國際傳媒總裁安曉芬發出的一條微博奪人眼球,洋洋灑灑數百字,大意是懇求全國影院的經理們,多給國產片一些排片空間,不要讓國產片死在起跑線上。彼時,安曉芬首次擔任總出品人、總制片人的電影《夏天19歲的肖像》將於次日(5月27日)上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該片首映日全國場次占比為5.9%,在當天全國場次占比1%以上的10部影片中排名第6。


▲安曉芬微博截圖

安曉芬何許人也?上述微博開篇,她以制作發行的知名電影為例,對自己做了簡短介紹。事實上,從在張偉平、張藝謀曾攜手的新畫面影業任財務總監,到星美做影院投資,再創業成立大盛國際傳媒,安曉芬在電影行業浸淫頗深,被業內譽為“內地第一女制片人”。

在去年北京電影節上,安曉芬在訪談中曾重點介紹這部影片《夏天19歲的肖像》,並將之稱作是對國產片青春懸疑類型的開拓。

但是,這樣一位頗具情懷和夢想的資深電影制片人,竟然為了一部電影也要到寫信懇求排片的地步?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最近的莫過於去年方勵跪求《百鳥朝鳳》的排片。當時,全國數家媒體聚焦,業內甚至展開了應該如何拯救文藝片的大討論。

然而,在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看來,《夏天19歲的肖像》與《百鳥朝鳳》或有不同。相比商業片,《百鳥朝鳳》這樣的文藝片在院線排片上存在天然的劣勢,院線影院在商言商情理之中,文藝片更需要政策層面的扶持,這也是為何在方勵一跪之後,有了全國首個藝術院線聯盟的成立。


▲方勵驚天一跪,讓《百鳥朝鳳》的票房起死回生(CBO中國票房/圖)

但《夏天19歲的肖像》是商業電影,在這一點上,它與同期上映的商業片之競爭是處於同一個起跑線的。在影片上映那天(5月27日),同時有《蕩寇風雲》《“吃吃”的愛》等其他5部國產商業片首映,除了《蕩寇風雲》排片占比為12.2%,其他這幾部國產片的排片均沒有超過10%。在國產片序列中,《夏天19歲的肖像》並未受到區別對待,6部國產片,它的排片占比排名第4。

當然,讓《夏天19歲的肖像》“輸在起跑線上”的是好萊塢大片《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後者排片高達46.3%,但這幾乎也是近期好萊塢大片與國產片PK時的排片常態。


▲5月27日影片的排片情況(貓眼專業版/圖)

也許,在嘔心瀝血的國產片制片人眼中,這是嚴重的不公平。但我們更需要來看看,這是為什麽?

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國產片實現票房77.66億元,占比53.71%,進口片實現票房66.93億元,占比46.29%。看似國產片總體票房比進口片多了11億元,但是一季度國產片平均單片票房1.36億元,進口片平均單片票房高達3億元。誰的質量更好,觀眾說了算。

當然,一季度仍有兩部國產片至今位列年度票房榜前三,但國產片能在春節檔強勢虐走票房,跟檔期保護不無關系,還有卷土重來的票補。


▲2017年第一季度票房過億的影片(《中國電影報》/圖)

當沒了票補這樣的十全“大補丸”,國產片在4月和5月的頹勢盡顯。4月,《速度與激情8》《金剛:骷髏島》(註:橫跨3、4月上映,此處只計算4月票房)兩部進口片就卷走了近60%的票房。截至今天下午5時40分,5月票房35.67億元,《摔跤吧!爸爸》《銀河護衛隊2》《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三部進口片就拿走了64.7%的票房。

上述不少高票房的進口片是分賬大片,在排片上的確有安曉芬吐槽的極大優勢。然而,票房將破10億元的批片《摔跤吧!爸爸》橫空出世,卻給了國產片新的啟示:高質量也能逆襲低排片。

印度電影在中國院線上映極少,觀眾並不熟悉。《摔跤吧!爸爸》上映初期,在全國的排片占比也被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碾壓,院線市場份額最高的萬達電影在初期給《摔跤吧!爸爸》的排片占比不足5%。


▲《摔跤吧!爸爸》通過9.2分的高口碑逆襲排片

然而,這部高水準的印度工業電影憑借口碑發酵,刷爆朋友圈,一路超越,將《銀河護衛隊2》遠遠甩在身後。該片上映幾天後,萬達電影持續提升了該片的排片,《摔跤吧!爸爸》上映兩周後,萬達電影竟然還給出了上映期間最高的排片占比27.42%。

如果只論排片占比,《摔跤吧!爸爸》跟大多數國產片們一樣,在跟好萊塢大片的正面PK中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正如一位資深院線人士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時所說:“一部電影,不是只看排片,更要看上座率。觀眾是會用腳投票的,一部電影好不好,最終由觀眾來判定。有的電影,初期沒有那麽多宣發噱頭攻勢,但質量過硬,最終能證明是部口碑票房雙贏的電影。”

▲上映兩周後《摔跤吧!爸爸》在萬達的排片情況

回頭來看安曉芬為排片呼喊的這部電影《夏天19歲的肖像》。它來自日本推理小說大師島田莊司的一部早期作品,稱得上是一只好IP。安曉芬為此傾註心血,從買下版權到拉來臺灣地區金馬班底制作,連音樂也是出自配樂大師金培達,該片耗資5000萬元,耗時兩年多,拍攝期間安曉芬每周都要飛到臺灣地區去探班。

我們無法抹殺安總的用心和對青春懸疑類型的開拓,但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觀看該片後的感受是,
即便噱頭十足,這部影片仍顯內功欠缺。影片最初將懸疑、青春愛戀交織鋪陳,抓住人心,然而,此後劇情關鍵幾處突轉顯得十分倉促,大有囫圇吐棗拍完小說之嫌。對劇中主角的性格心理刻畫模糊,無論是懸疑,還是其包裹的那個愛情故事,都無法撥動觀眾的心弦,反而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

在豆瓣電影上,該片評分只有5.3,只優於13%的懸疑片,好於8%的愛情片,時光網評分5.8,也沒有及格。貓眼的評分在持續走低,安總在微博說當時評分有9.1,而昨天該片評分只有7.6。


▲截至5月30日19時許,《夏天19歲的肖像》在內地收獲823萬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截至今天19時許,《夏天19歲的肖像》上映4天票房僅有823萬元。按照這樣的票房走勢,之後的排片仍將走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摔跤吧!爸爸》上映26天了,全國院線仍給出了17%的排片。

在端午節期間,安曉芬刪除了懇求排片的微博。她在接受采訪時道出發微博的原委:《夏天19歲的肖像》發行與院線溝通過的數字,高於排片的數字,這讓她倍感失望。她還透露,這部影片的宣發到位,尤其是今年加強了整合營銷、新媒體營銷等,並配合路演做得很好,並不是影響院線預期的主因。

影響院線排片的核心是什麽?毫無疑問會是觀眾的反應。如今國產片在營銷、宣發上的創新早已超過了好萊塢,但更像只繡花枕頭,資本不斷投入,產量持續增加,但好片匱乏。不知安曉芬為何刪了微博,但這一次,她似乎並不能像方勵事件一樣,再度引發外界對排片的同情。而呼喊排片,更不是拯救國產片的良藥,隨著中國內地可能將在2018年放開進口片配額,國產片與進口片的對打擂臺還會更加激烈,而要實現《摔跤吧!爸爸》這樣的驚艷逆襲,質量才是核心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55

大年初一四大強片搶占超90%排片率,第二、三梯隊影片還有多少生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1/1192190.html

每經記者 白蕓

每經編輯 溫夢華

2018年春節檔比往年來得更洶湧,僅大年初一(2月16日)預售就已超過3億元,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足足提前了半個月。雖然影片真面目還沒看到,但“占座”大戰已經打響。

不過,除了備受關註的位於第一梯隊的《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4部大片之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熊出沒:變形記》《祖宗十九代》等體量較小的影片也赫然在列,後者無論是關註度和排片情況都與第一梯隊影片有著的較大差距,甚至還出現了《名將之後》《人怕出名豬怕壯》這樣曝光度極低的小成本影片。

在堪稱最強春節檔的今年,這些第二、三梯隊影片為何仍然選擇入場拼殺?它們在四大強片的擠壓下如何突圍?

撤檔、改檔、提前點映 二、三梯隊忙不停

今年春節檔預售比往年瘋狂得多,鋪天蓋地的營銷令人眼花繚亂。

即使還未看到廬山真面目,但截至2月11日17點,僅《捉妖記2》一部電影的預售就已過1.5億元,《西遊記女兒國》預售超7000萬。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售有觀眾真金白銀的購買成分,但更多的是片方“砸出來”的,讓更高的預售帶動影院排片。第一梯隊四部影片的白熱化競爭,使整個春節檔的氣氛更加低氣壓。頭部影片尚且如此焦灼,那麽那些沒法大筆砸錢、排片相差甚多的第二、三梯隊影片如何自救?

據貓眼專業版信息顯示,截至目前,2月16日(大年初一)《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四部影片已擠占了約90%的排片率。《熊出沒:變形記》《祖宗十九代》的排片率分別為6.7%、2.3%,排片相差頗為懸殊。多家影城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只是前期排片,後期還會根據口碑調整排片,《熊出沒》和《祖宗十九代》會排,但會排得比較少。

▲春節檔第二、第三梯隊影片排片占比(圖/貓眼專業版)

對此,資深電影發行人高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第二、第三梯隊的影片主要鎖定相應目標的營銷群體,不參與更激烈的競爭,所以一般無需做更多的票補和宣傳廣告,只要把他鎖定的目標營銷觀眾群體安撫好,讓他們來看影片就可以了”。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已有影片提前撤離,大年初一定檔影片從最初的10部變成了6部。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顧長衛新片《遇見你真好》已改檔撤出春節檔,顧長衛發微博稱:“因故改檔,好事多磨”

▲原定於2月16日上映的《遇見你真好》改檔撤出春節檔(圖/顧長衛微博截圖)

同時,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小成本影片《名將之後》《人怕出名豬怕壯》留在了春節檔,前者定檔大年初二,後者改檔初五,這是出於何種考慮?“從一開始就要定檔春節檔,這是合家歡的,適合三四線的小鎮青年,我們定位為區域電影,深耕川渝,錯開初一定在大年初五,現在開放了四川地區的預售,沒有做大量的票補、鎖場”,《人怕出名豬怕壯》的主投方成都天音文化董事長陳永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對於開局居於弱勢、固守大年初一的《熊出沒:變形記》和《祖宗十九代》來說,一場硬戰在所難免,而並無強力宣發之勢的他們有哪些突圍之策?雙方發行方均以“票房出來以後再談”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作為熊出沒系列的第五部作品,兒童動畫《熊出沒:變形記》是目前唯一一部提前點映的春節檔影片,在一周之前同時開放千場點映和預售,目前票房超過3500萬元。主控方華強方特也告別了合作了四部的老夥伴樂視影業,轉而和光線彩條屋合作。去年首次定檔大年初一的《熊出沒之奇幻空間》拿下了5.2億元票房,而此前三部票房均在2億元票房體量。

郭德綱自編自導、德雲社骨幹出演的《祖宗十九代》也在一周之前開始預售,截止目前預售慘淡僅433萬元。“今年春節,被稱為電影史上最血腥的一年,很榮幸,我的電影《祖宗十九代》忝列其中,賣錢不賣錢不重要,留一線與人爭”,郭德綱在微博里寫道。

春節檔的超強吸金力始於4年前

5年前,春節檔還不是“兵家必爭之地”,更不是大片碾壓的“血腥”檔期。

2013年,大年初一只有兩部影片上映,首日總票房不過1.1億元。不過這兩部影片的票房表現卻天差地別。《西遊降魔篇》最終取得出乎片方、發行方意料的12.5億元票房,集合梁家輝等十幾位一線影星的《越來越好之村晚》票房只有2994萬元,成為陪跑炮灰。

▲《西遊降魔篇》最終累計票房12.5億元(圖/CBO中國票房)

從那之後,春節檔的超強吸金力開始顯現。2014年,4部影片爭戰大年初一,票房頭籌還是被“西遊系”《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以10.4億元拿下,而2014年大年初一當日首日總票房已達2.6億元。不過,其他幾部影片也賺得缽滿盆滿。綜藝大電影《爸爸去哪兒》拿下6.9億元票房,王晶的系列電影第一部《澳門風雲》也取得5.2億元票房,陪跑的《前任攻略》也有1.3億元。

▲2014年大年初一當日總票房2.63億元(圖/貓眼專業版)

2015年,大年初一爭鋒的影片達到7部之多,首日總票房3.6億元,票房顯得“雨露均沾”:《天將雄師》(累計票房7.4億元),《澳門風雲2》(累計票房9.7億元),《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累計票房4.1億元),《爸爸去哪兒2》(累計票房2.2億元),《狼圖騰》(累計票房7.0億元),《沖上雲霄》(累計票房1.5億元),《爸爸的假期》(累計票房1.1億元)。

▲2015年大年初一當日總票房3.67億元(圖/貓眼專業版)

2016年,春節檔之爭真正開始白熱化,大年初一首日總票房累計6.4億元,在“巨無霸”《美人魚》(累計票房33.9億元)、“西遊大戶”《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累計票房12.0億元)、系列續集《澳門風雲3》(累計票房11.2億元)、美國動畫《功夫熊貓3》(累計票房10.0億元)四部大片的夾擊下,國產動畫《年獸大作戰》(累計票房3451萬元)成為炮灰。

2017年大年初一,首日票房近8億元,《西遊伏妖篇》(累計票房16.5億元)《大鬧天竺》(累計票房7.5億元)《功夫瑜伽》(累計票房17.5億元)《乘風破浪》(累計票房10.5億元)可謂勢均力敵。重敵之下,《遊戲規則》(累計票房1.0億元)《健忘村》(累計票房1604萬元)票房慘淡難以回本,只有國產系列動畫《熊出沒之奇幻空間》斬獲5.2億元的好票房。

吸金力越來越強的春節檔,逐漸變成國產大片的重金角逐之地,競爭也越來越白熱化,各分一杯羹的時代一去不複返,留給其他小體量影片的空間也一步步被擠壓。在這號稱最強春節檔的2018年,二、三梯隊影片固守的前路如何?仍需市場來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