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俄铝重组指向2011年加大对中国出口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8/0NMDAwMDIyMTA0NA.html

“如果俄铝进入中国,且提供价格更低、质量更优的铝锭,我们愿意用它的产品。”2月16日,华昌铝业出口部经理贺检认为,今年国内铝原料供应或会存在缺口。

贺检此一判断,与世界第一铝业巨头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以下简称俄铝)的判断不谋而合。俄铝预测,中国将于2011年成为铝净进口国,该公司已作好向中国出口铝的准备。

俄铝近日发布2011年全球铝业展望,预期全球铝需求将增长8%至4380万吨,而中国将有12%的高速成长。受惠中国铝需求持续强劲,铝价预计为每吨2400至2500美元。

“这个价格可能还稍许保守,我认为铝价今年最高点或会达到2770美元/吨。”贺检举例,伦敦交易所去年12月的铝价在2200-2300美元/吨,但在2月15日的价格已达到2502美元/吨,欧美等地的需求在回暖,而中国市场仍处于两位数成长期。

亚铝集团董事钟冬平指出,中国高铁市场迅速发展,未来汽车也会更多采用铝材取代钢板,包括电子、易拉罐制品等下游消费品也需要用更多铝材,“这个市场的高速成长还将继续”。

与市场的高速成长相比,由于节能减排、电价优惠政策取消、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原材料的供应或有所放缓。俄铝认为,今年全年中国铝行业将减产100万至150万吨。

为应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的重组,俄铝正在力图甩开其债务包袱、重启铝土矿精炼厂、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俄铝财务总监Evgeny Kornilov于2月14日宣布,俄铝董事会将会建立委员会,就全球最大镍企Norilsk Nickel新近提出的回购案进行认真考虑——后者计划以128亿美元的代价回购俄铝持有Norilsk的20%股权。

截至2010年6月底止,俄铝总负债达到175亿美元。俄铝于去年12月底表达出售Norilsk Nickel股权的意愿,而128亿美元甚或未来更高出价,可为俄铝全力进军亚洲市场成功减负。

俄铝CEO亚历山大·布雷金在2008年曾透露,俄铝计划在未来的5年到10年内在中国投资约30亿美元,整体项目盘子除了与中国电力的投资项目外,还包括筹建阳极块厂、铝箔厂项目等,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届时将占据俄铝销售额的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53

餐飲IPO解凍 新政指向市場化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19/zONDE4XzQzNjEzOQ.html

餐飲企業A股上市終於解凍了。5月17日晚,證監會網站頒佈了餐飲等生活服務類企業上市信息披露指引。

這是這一輪IPO新政的舉措之一。從「IPO不審行不行」,到IPO改革指導意見的出台,到今天放鬆對IPO企業的行業限制,新政清晰地指向三個字:市場化。

這一改革,對PE、VC機構的影響,可謂「喜憂參半」。

最直接的「喜」,首推餐飲類企業可以在A股上市,不少PE機構都投資了餐飲企業,如深創投、鼎暉創投、復星集團旗下投資平台。現在它們多了一個重要退出渠道。

其 次,要上市的企業,以及它們背後的投資機構,會發現:上市變得比以前容易。有保薦代表人表示,一個月前開始,證監會在審核企業時,減少詢問公司未來的盈利 能力、市場前景、募投項目可行性,甚至乾脆就不問;而對合法合規性、關聯交易、關聯公司則審得比以前更嚴。所以,證監會的審核的確在向「重信披輕審核」方 向轉,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只要足夠規範,以後不用擔心因為被發審委「認為持續盈利能力不行」而被否。

但以上必然帶來的影響是:IPO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在打新資金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IPO的發行價會走低,也會有更多的企業,過了發審委的會,卻過不了市場而發行失敗。這就是PE行業和創業企業的憂。

根 據投中集團統計,今年一季度,VC、PE投資的企業IPO,其賬面回報率已經降到了3.7倍。這意味著一個投資機構要想盈虧平衡,要麼它投資的企業,至少 得有30%以上的退出率;要麼它投的企業,賬面回報率得大幅超過平均水平。說白了就是,以前PE機構按照發審委的標準去選投資標的就行,以後它們沒了這樣 的「錨」,它們必須自己找到好企業——未來會受二級市場歡迎的企業。

但仍有堅持做價值投資的PE人士,認為這一政策的變化,對他們、對整個PE行業是正面影響。

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斌指出:「這對我們是好消息,企業發行價普遍高時,PE機構都賺錢,看不出誰在裸泳;我們肯定不是在裸泳,那競爭分化後,就會顯出來。但對行業還是有一定負面影響。以後投資者對回報率,不能像過去那麼要求高。」

凱 石長江總裁李春義認為:「前兩年是個特殊時間,PE機構賺的是一兩級市場之間的套利,這才使這麼多基金湧到一級市場,把一級市場炒得很熱,反而弱化了我們 本來應該做的事,未來大家會回到本源。企業上市時,發行價將回到合理的水準,這會加速我們這個行業的淘汰、整合、洗牌,短期可能比較殘酷,但長期來說對行 業的健康發展是好事。」本報記者 潘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3

高盛警告:全球領先指標指向經濟“放緩” 且放緩趨勢出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92

在全球GDP增速不及預期之際,高盛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指向了“經濟放緩”,且放緩趨勢開始出現。這意味著,在年底前,全球經濟增速反彈幾率較小。

高盛表示,

9月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同比增長3.0%,較上個月3.1%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緩。趨勢指標(Momentum)從上個月的0.29%環比增速放緩至9月的環比增長0.25%。

20140921_GLI

9月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顯示,全球經濟周期進入“放緩”階段,表現出經濟仍將增長但增速減緩的勢頭。

圖:2014年全球GDP增速預期

20140919_hot4_0

而就在兩個月前,高盛還在大肆宣揚企業正表現出“擴張”信號,稱其全球領先指標Swirlogram證實了他們的經濟學家的預期。當時,高盛經濟學家稱,凱恩斯主義的曲棍球棒現象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再度修複,並助推經濟達到可持續經濟複蘇的逃逸速度。

所謂曲棍球棒現象,是指許多公司的產品需求在連續而固定的周期會出現前低後高的現象。而經濟學中的逃逸速度,就是指一個經濟增速緩慢的國家突然加速到一種可持續狀態的經濟複蘇的能 力。 

但現在看來,這種期望已經破滅了。

高盛還表示,正如其此前所稱,這一次也沒有不一樣:

過去五年,全球經濟出現了清晰且重要的循環周期——年初,經濟小幅增長,在接近年中的時候顯著放緩,而在秋季又迅速反彈,之後便總體平緩。

一年前,我們曾對這種周期進行解釋,這看起來是由政府機構所引發的,他們需要花錢,需要在財政年度截止前將財政預算資金花完。

圖:美國宏觀經濟意外指數

20140902_macro_0

今年也沒有不同,除了宏觀經濟數據的膝跳反應來的稍微早了一點,盡管經濟學家在某種程度上被意外經濟數據的幅度所震驚,但它和去年的水平是相同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53

港股大時代: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精妙言論背後的深意與指向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10

港股最好的大時代: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精妙言論背後的深意與指向
作者:格隆匯評論員


今天不少媒體轉載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臺北第五屆兩岸及香港財經高峰論壇大開大合、妙語連珠的講話:《李小加:滬港通是港股牛市催化劑港交所檢討擴容》。這篇講話透露出的信息足夠重磅。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深刻理解到了背後的深意與指向——這是港府高層第一次明確發出對港股現在與未來的定位與判斷。

所以,我們再把這篇文章背後的邏輯梳理出來,鄭重提醒大家:港交所總裁、香港證券市場最具話語權的李小加第一次旗幟鮮明的扯起了牛市的大旗,同時,也準備好了應對市場更高峰的考驗——“港交所馬上開會,要做好成交峰值有5000億至6000億的系統準備。(李小加妙語)”


目前的港股,哪怕經過前期一輪疾風暴雨式的快漲,成交也剛達到2000億的水平。

這是明確的信號!這是中港股市的大時代!

這個時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港股的牛市剛剛開始!

精確卡位,香港股市——過去助中國融資,未來助中國投資

先來看看李小加對於香港市場的重新定位: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香港的業務模式過去20年是中國需要資金的人到香港來融資,世界上有錢的人把錢融資給他;今後20年除繼續做這個以外,要將中國有錢的人和世界上需要資金發展的人結合,這樣的中國資金也能投入世界。(李小加妙語)”

李小加無疑屬於中國人中少數站在了世界潮流的潮頭,並能清醒認清整個大趨勢的人:未來20年,將是一個“中國”走出去的大時代:

存貨輸出。

產能輸出。

資本輸出。

貨幣輸出。

文化輸出。


而且會大張旗鼓地輸出。

輸出的橋梁和中介,非香港莫屬。


“就像滾滾長江流入東海,長江里的淡水魚(意指內地投資者)流入堿水(意指海外)里肯定死,堿水魚(指海外投資者)一定往長江(指內地)里沖也得死,香港位於長江三角洲,淡水見堿水的地帶,這是香港的特長,讓淡水魚漫漫流入大海,海魚慢慢融入內陸,實現兩個市場融合。(李小加妙語)”


在中國開始資本輸出的歷史大背景之下,香港資本市場找準了自己的定位,用最流行的話說就是“精準卡位”。

“世界上最後一塊沒有配置的資產就是中國,中國30萬億美元資產在銀行,5萬億美元資產在債市,7萬億美元資產在股市,這個配置的過程將孕育龐大的商業機會,這10萬億美元計的資產配置需要大量的投資產品。”

如此巨大的商業機會,必將造就香港資本市場的大牛市!


港股A股化?其實是化學反應


對於滬港通以及隨後很快要來的深港通對香港資本市場的影響,此前市場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港股A股化”、“爭奪定價權”等,中外資PK的火藥味比較足。格隆匯在全市場第一個明確的站出來號召“旗幟鮮明全面做多港A股”,引發市場的強烈共鳴。

官員出身的李小加,他沒有說這樣“感性”的詞,他用的是更專業和理性的詞:——“化學反應”。

“世界第一大市場是世界市場減去中國,第二大市場就是中國市場。(李小加妙語)”

“這兩大市場終於通過香港、通過滬港通連接起來。如此大規模,又如此不同的投資潮流所形成的資金流動,未來化學反應會愈來愈大。(李小加妙語)”

“至於這種反應帶來的交易量在什麽地方是常態,估值在什麽水平,沒有人能預測。但幾乎可肯定的是,對兩地市場是非常強大良性互動。(李小加妙語)”


作為港交所的掌舵人,李小加沒忘記調侃一把外資在最初的誤判,同時也對外資迅速“改邪歸正”並攜兒帶女歸來發生“化學反應”的行為給予了嘉獎和勉勵——這與格隆匯4月10日對港股走勢複盤的分析非常契合(見下圖):

“國際投資者開始認為香港股票哪值那麽多,北邊的錢來要買,就賣給他。”(李小加妙語)

“但後來發現市場規則(玩法)不一樣了,又原班人馬,還將家里兄弟姐妹都帶來了。”(李小加妙語)

“錢要見錢,不單是物理上多少,更重要的是化學變化。”(李小加妙語)



港股更為瘋狂的表現,可能還在後面


4月以來,港股日均成交逾2,000億元,較2007年高峰還要高,很多人甚至擔心港股系統不勝負荷。

成交額急增,李小加稱:“港交所馬上就開會,要做好峰值有5,000億至6,000億的系統準備。”

作為港交所的掌舵者,李小加的這番表態可以說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了:我們將迎來一個大牛市,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上周日格隆的文章《2015,中國的拐點與起點: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中已大膽的提出未來目標“港股的未來:40—400—4000—40000”。(見附圖)



40:格隆匯“港A股40”指數翻倍;

400:港交所股價上400;

4000:香港日成交額突破4000億;

40000:恒指突破40000點;


以上目標也許在當時(甚至現在)看來有冒進成分,但是從文章發出(4月12日)以後,短短的十幾個交易日間,市場表現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不敢想象,一個擁有接近3000億市值的港交所,能在1天之內飆漲近20%,股價一步越到300港元關口,這背後蘊含著多少市場的熱情和資金的渴望!

隨著香港資本市場賺錢效應溢出,完全有理由相信,大量的外資,大量的內地投資者猛龍過江,資金從天上,從地上,從各種渠道湧進香江股市,每天3000億——4000億成交將成為常態。在中外資金合力共振下,恒指創下40000點,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我是說如果,恒指到4000點,港交所會漲到多少?騰訊會漲到多少?他們的輪子呢?

港股最好的時代正在來臨。


不要說生活沒有給過你機會。

關鍵,你有沒有能力去把握。

我們正處在一個大牛市的起點,讓我們一起擁抱生活,並去改變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54

海航系668億連環定增指向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5/0427/275395.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吳僑發  換種方式,過去數年急速擴張的海航系又在募資;其668億連環定增幕後,一個海航帝國的金融大布局昭然若揭:海航投資和渤海租賃走到臺前,它們的使命是尋找便宜資金。

根據公告,在9天內,海航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陸續拿出定增募資預案,其中海南航空(600221.SH)240億元、海航投資(000616.SZ)120億元、易食股份(000796.SZ)8億元、渤海租賃(000415.SZ)160億元、西安民生(000564.SZ)9億元。

由以往債權融資為主悄然轉變,海航帝國將通過股權融資撬動資金約668億元。

對於海航帝國668億元定增運作,海航集團戰略發展規劃部總經理苗維勝表示,規劃部主要是研究政策、研究行業、制定方向,海航集團具體的資本運作都下沈到上市公司,“具體的操作都不在我們這一邊。”

值得註意的是,在668億元定增資金用途上,海航帝國將一大部分用於海航投資和渤海租賃。而這兩個上市公司今後將承擔起海航帝國的金融平臺,前者以信托、保險、公募等金融牌照為主,後者以融資租賃為主。

長江商學院教師李曉陽表示,海航集團構建大金融平臺後,可以借助金融杠桿拿到更多更便宜的資金,從而為海航集團未來擴大業務提供資金支持。“融資租賃一般的杠桿可放大10倍。以此計算,渤海租賃將可撬動2564億元資金。”

舊路徑受困

過去多年,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融資套路主要以債權融資為主,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

4月16日,海南航空董事長辛笛在公司與中小投資者見面會上表示,“大家都知道航空公司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企業,無論是飛機的引進,航材采購、維修、基礎建設都需要投入很大量資金。海航這幾年之所以發展這麽快,也是基於海航靈活地創新地采用不同的融資方式來解決航空公司發展對資金的需求。

在債權融資助力下,海航集團從最初的1000萬元啟動資金,發展到現在4800億規模的資本帝國。

不過,債權融資帶來的弊端是高資產負債率,這也是海航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的共同特點。據最新數據,海航集團旗下10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資產負債率超過70%以上,據2014年報,海島建設(600515.SH)77.87%、海南航空73.99%、首長科技76.58%。據2014年三季報,西安民生76.40%、渤海租賃81.22%。

融資新路徑

如今,高負債率制約著海航集團進一步發展。

辛笛表示,“我們在今後的發展和運營中也依然會遇到需要大量資金的需要,在這一方面究竟采用哪一種融資手段,我們需要綜合來按照市場利率、股市情況,采用不同的手段,比如銀行貸款、發公司債或者是定向增發的形式。”

值得註意的是,海航集團融資方式正在改變,由債權融資悄然轉向股權融資。4月13日,海南航空公告顯示,擬以不低於3.64元每股的價格,向包括海航航空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5.934億股,募集不超過240億元。這將是目前為止今年A股最大規模的一次定增。

三天後,海航投資也宣布要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來募集資金,向包括海航資本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0.38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0億元。

和海航投資披露公告的同一天,易食股份披露的是凱撒同盛擬借殼上市,其中向海航旅遊、海航航空集團等9名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資金總額為8億元。

4月20日,渤海租賃拿出金額不超過160億元的定增預案。參與定增的對象有海航資本、深圳興航、天津通萬、中加基金管理的中加郵儲1號、中信建投基金管理的中信建投定增11號、廣州城投、西藏瑞華、上海貝禦。

在渤海租賃定增預案出爐一天後,西安民生因籌劃重組延期複牌。西安民生擬發行股份購買海航商業擁有的商貿類資產,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對價為9億元,發行股份數量為1.94億股。

短短9天,海航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融資撬動資金537億元。

事實上,海航集團股權融資早在幾個月前就有所布局。去年12月,天津海運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到賬,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20億股,募資資金120億元。1月13日,首長科技按每股0.253港元配發及發行2.4億股新股予認購人,募資6072萬港元。

李曉陽表示,海航集團由債權融資轉向股權融資,最大的邏輯是,“現在牛市,股票估值比較高,發行的價格比較高。而且現在證監會對發行股份的監管更松,所以對審批程序放松很多。”

不過,股權融資給海航集團帶來另外一個挑戰,如果沒有參與一定比例的定增,股權占比將被攤薄。面對這個問題,海航集團在多起股權融資中,采取資產註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股權被攤薄。

如海航集團子公司海航商業持有的西安興正元購物中心有限公司67.59%股權,註入到西安民生。本次交易完成後,西安民生大股東海航商業持股比例將由39.29%提升到44.67%。

李曉陽表示,海航集團有很多資產沒有上市,現在越來越多的資產證券化,可以從市場募集到更多的錢。而且註入到上市公司可以做大規模,也可以避免控股權被攤薄太多。

尋找便宜資金

當然,有了股權融資這個路徑之後,更關鍵的是要拿到更便宜的錢,這決定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資金成本。針對這個問題,海航集團正在構建大金融平臺——渤海租賃、海航投資。

對於兩個融資平臺如何避免同業競爭,渤海投資董秘辦表示,“我們只是做融資租賃單牌照。”而海航投資董秘辦則稱,“渤海租賃他們的業務和我們重合度非常小,他們做船舶飛機租賃,和我們完全沒有重合度。”

為何海航集團不將兩個融資平臺放在同一家上市公司?

海航投資董秘辦表示,無論是從公司發展還是產業發展,甚至是管理便利或市場認可,不同業務還是由不同的主體來發展。“如果統一放在一個大平臺,估值不是特別好確定。”

在渤海租賃融資平臺的搭建上,其定增預案指出,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拓展飛機和集裝箱租賃業務、增資天津渤海以及償還債務。此次定增完成後,公司資產總額與凈資產額將同時增加160億元。

截至2014年三季度,渤海租賃凈資產96.44億元。渤海租賃此輪定增完成後,公司凈資產將增加至256.44億元,相當於國內一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規模,資本實力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原有凈資產相比,相當於再造了1.7個新的渤海租賃。

李曉陽表示,“做融資租賃可以放大杠桿,你控股了一些融資租賃公司,如果凈資產3000萬元,你就可以撬動3億元,融資租賃一般的杠桿可以放大10倍。”

以此杠桿計算,渤海租賃將可撬動2564億元資金。

為了拿到更便宜的資金,渤海租賃收購了兩家境外公司HKAC、Seaco SRL,“渤海租賃借此打通境內外資金通道,把境外便宜的資金融資到境內來。”李曉陽說。

由於境外資金成本長期低於境內,為了撬動更多更便宜的境外資金,渤海租賃本次將更多定增資金分配到境外公司,其中HKAC獲得80億元增資,Seaco SRL獲得近10億元增資,兩者增資總和是天津渤海增資33.93億元的近3倍。

值得註意的是,渤海租賃此次增資HKAC,主要是開展飛機租賃業務。

渤海租賃董事呂廣偉表示,渤海租賃是做金融的,海南航空是做運輸的,兩個業務板塊可以協同作戰。海南航空可以自己買飛機,也可以通過渤海租賃租飛機。

在李曉陽看來,“海南航空是資金密集型的企業,需要這些資金來支持業務發展。”為降低經營成本,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早在去年12月,海南航空借助渤海租賃,以月租金29.8萬美元的價格獲得1.798億元的飛機。

融資租賃只是海航集團獲取便宜資金的通道之一。如今,海航帝國正在布局其他金融牌照。本次海航投資定增資金主要用於獲取渤海信托32.43%股權,收購華安保險19.643%股權。

目前,海航投資所屬行業種類是房地產業。

海航投資董秘辦指出,“我們公司的方向是金融投資平臺,地產業務會慢慢減少。我們現在是在轉型的過程,這個轉型還需要時間,現在新業務產生效益還得股權轉讓之後,才能有金融業務收入的構成。”

他表示,一旦搭建好金融投資平臺,將可與海南航空在內的其他關聯方協同發展,“雖然是關聯業務,只要交易價格合理,符合我們發展方向,不排斥內部合作。”

對於海航資本與海南航空的協同作戰,李曉陽認為,航空要買飛機,要機場建設,這些都是長期投資,需要資本運作,“而保險也是長期投資,保險和航空業務結合比較緊密些。”

事實上,海航投資的金融布局並不僅於此。如今,海航投資正在申請公募牌照。“公募牌照去年公告過,我們要發起成立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現在還在申請,我們是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是渤海信托。”海航投資董秘辦透露,“現在材料報上去,還沒有批下來。”

在李曉陽看來,海航集團這麽大的集團肯定需要資金支持,為了在資金方面有所保障,應該涉入融資租賃、保險、信托,買更多的牌照。恰好現在金融趨勢是混業經營,你需要在這混亂的時代趕緊拿到牌照,為未來擴大業務提供資金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85

今日頭條、小米、騰訊等六公司聯合抵制流量劫持 已有多項證據直接指向某些機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753.html

今日頭條、小米、騰訊等六公司聯合抵制流量劫持 已有多項證據直接指向某些機構

一財網 劉佳 2015-12-25 10:45:00

12月25日上午,包括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等在內的六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發表了一份《六公司關於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聲明》。

12月25日上午,包括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等在內的六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發表了一份《六公司關於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聲明》,聲明對於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進行堅決的聯合抵制,呼籲有關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問題,並保留進一步采取聯合行動的可能。

聲明指出,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流量劫持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域名劫持,表現為在用戶正常聯網狀態下(如3G、4G和WiFi等狀態),目標域名會被惡意地錯誤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戶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二是數據劫持,對於返回的內容,會在其中強行插入彈窗或嵌入式廣告等其他內容,幹擾用戶的正常使用,對用戶體驗構成極大傷害。

聲明稱,上述兩類劫持和偷賣流量等行為,已有多項證據直接指向某些機構。鑒於劫持行為已涉嫌違反中國法律,如《電信條例》等,因此在對惡意劫持做技術識別和攔截之外,也向有關監管部門報案。

上述六家公司稱,流量劫持問題對互聯網公司、普通用戶的正當利益均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如用戶不能得到約定服務。而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務,由於完全脫離相關法律監管,完全脫離監管,甚至可能傳播詐騙、色情等低俗甚至嚴重違法信息,如任由非法劫持泛濫 。

以下為聲明全文:

六公司關於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聲明

我們六家公司(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在此聯合表達共同訴求: 呼籲有關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問題,重視互聯網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進一步說明,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流量劫持方式主要分為兩類:

1 域名劫持,表現為在用戶正常聯網狀態下(如3G、4G和WiFi等狀態),目標域名會被惡意地錯誤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戶無法正常使用服務。

2 數據劫持,對於返回的內容,會在其中強行插入彈窗或嵌入式廣告等其他內容,幹擾用戶的正常使用,對用戶體驗構成極大傷害。

放任流量劫持將帶來以下嚴重後果:首先,遵守市場規則的公司不能得到褒獎,商譽和利益被嚴重傷害,而違法違規者卻受到鼓勵;其次,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意味著和我們之間形成嚴格的服務契約,流量被劫持,等於用戶不能得到約定服務,從而導致利益受到損害;第三點,也是最讓人憂慮的地方在於,我們提供的信息服務,都是依照國家法律,並在有關職能部門監管下完成,而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務,完全脫離監管,甚至可能傳播詐騙、色情等低俗甚至嚴重違法信息,如任由非法劫持泛濫,將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上述兩類劫持和偷賣流量等行為,已有多項證據直接指向某些機構。鑒於劫持行為已涉嫌違反中國法律,如《電信條例》等,因此,我們在對惡意劫持做技術識別和攔截之外,也向有關監管部門報案。

我們發表聯合聲明,是為引起全社會重視,我們不排除視事態發展,進一步采取聯合行動的可能。

最後,我們再次呼籲,打擊包括流量劫持在內的違法行為,不僅關乎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也是包括運營商在內的所有遊戲參與者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期待社會各界充分重視問題的嚴重性,采取共同措施抑制劫持,共同打造一個健康、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

特此聲明!

聯合聲明企業(按漢語拼音首寫字母排序)

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44

發行改革歷史螺旋:新一輪IPO大檢查指向何處?

先做後說,這是證監會新任主席劉士余的風格。正因如此,上周五證監會例行發布會沒有公布IPO大檢查的具體計劃,業界也並不十分驚訝。

A股歷史上各種檢查不計其數,但是針對IPO排隊企業進行的大檢查,最為典型的之前只有一次。上一次IPO財務大核查始於郭樹清任內,完成於肖鋼在任期間,聲勢浩大、成果豐碩,令整個市場的參與者至今仍記憶猶新。這一次,當證監會宣布啟動新一輪IPO大檢查時,市場各方都高度關註,希望可以對新一輪IPO大檢查的推進計劃窺探一二。

回顧歷史,從尚福林到劉士余,中國證券市場改革一直螺旋推進。啟動股票發行制度改革、遭遇股市低迷、暫停IPO、啟動檢查、重啟改革。而目前一個新的螺旋又進入到前半段,IPO大檢查之後,改革又將走向何方?

“財務大檢查淘汰一批不合格企業可以緩解‘擁堵’,但要根本化解‘堰塞湖’,還是要推行註冊制。”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否則就算標準再嚴格,也依然會有人選擇鋌而走險,不擇手段去“迎合”標準。

清理“門戶”

擬上市企業堵在A股的“大門口”,讓證監會頭疼不已。剛剛過去的6月,證監會在市場監管方面重大舉措不斷。從規範並購重組、到推出借殼上市新規,無一不給企業和券商等各參與方以巨大壓力。借殼難度加大的同時,企業IPO熱情卻大增。

截至6月30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達到894家,再創歷史新高。按照目前每個月發行不到20家的速度,排隊企業消化完至少要5年。

目前註冊制改革腳步放慢,證監會決定通過大檢查的形式清理“門戶”。6月24日,證監會宣布,已經專門部署首次公開發行(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執法行動,且第一批違法違規線索已經進入執法程序。

“預計還是那個思路,查處一批、震懾一批、推遲一批。”北京一位資深證券市場律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監管層還在通過各種方式搜集線索,還沒有看到集中的、專門的檢查行動,比如查閱底稿等。

與郭樹清時代有針對性的IPO財務大檢查相比,劉士余啟動的此次大檢查最典型的特點是“全面”。根據證監會介紹,此次檢查將全面覆蓋IPO各個環節,全面覆蓋發行人、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中介機構等各類主體,全面覆蓋不披露、不及時披露、虛假披露等各種違法行為。

在線索收集方面也是全面發動,包括日常監管、交易監控、信訪舉報等多個部門和環節,全覆蓋的查找線索,甚至明確表示鼓勵“內部人舉報”。

在具體檢查方法上,證監會將進行分類核查篩選,結合IPO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制度,針對“信息披露風險較大的項目”集中展開線索篩查;根據抽查工作情況,對內控不力、風險較大的審計評估、法律服務等中介機構進行專項核查。

另外,證監會也會根據市場熱點問題追蹤挖掘各種財務造假線索,並廣泛收集各類市場信息情報,通過稽查執法大數據系統和專門的財務分析工具,對歷史財務報表、媒體揭披問題、市場關聯信息進行數據挖掘。

“此前有一個針對IPO申報項目的抽查制度,不過去年抽查停了,當時剩下300多家項目沒有查。這一次大檢查,首先是恢複抽查制度,抽查比例會提高,從5%提高到10%。”華南一家券商投行部門內核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這一次沒有收到相關通知,也沒有接到券商自查的要求,不過這次檢查氣氛非常緊張,預計一旦有什麽問題,處理會非常嚴厲。

該人士表示,有傳言說7月份會有像上一次一樣的財務大檢查,由券商先自查,然後由證監會組織抽查,“但是現在還沒有定,沒有收到自查通知,我們也不清楚怎麽執行。”

IPO發行節奏緩慢、排隊企業“擁堵”,此時啟動財務大檢查,無論是否以化解“堰塞湖”為目的,結果上都會達到減少排隊企業數量的效果。上一輪財務檢查當中,前三個月有162家企業提交終止審查的申請,隨後兩個月又有106家企業提交終止審查的申請。一輪大檢查,“嚇退”了268家企業,相當於排隊總數的三分之一。

“我們業界的理解,這一次大檢查同上一次IPO財務大核查的政策動因類似,就是為了疏解IPO排隊壓力,”北京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長期有800多家企業積壓在A股市場門口,市場就會不斷給證監會施壓,質疑其不作為。

在他看來,目前啟動大檢查會嚇退一批企業。對比2012年的財務大核查,有200多家企業退出IPO排隊行列,其中有造假的、有“心虛”的、有財務指標不再符合條件的。

“害怕的可能有兩類企業,一是故意造假的,涉嫌欺詐發行或信息披露違法,預計會主動撤回;另一類是有財務粉飾,程度較輕,可能會進行調整。”他告訴記者,IPO申報材料的報告期為3年,企業和中介機構一定會盡可能地將上市前三年的財務報表做得漂亮。但是如果排隊時間跨度拉長至2年~3年,上市周期至少也要5年~6年,企業的財務狀況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他表示,就算證監會沒有要求自查,企業和中介機構也會主動自查。“企業凈利潤等財務指標,是審計機構在會計準則之下,依據職業判斷做出會計處理的結果,會有自由裁量的空間,很難說造假。就算沒有主動造假,也還是多少會有處理過度的地方,自己會沒有底氣。不同審計師審計同一家企業,結果肯定不一樣。”該人士表示,券商內部會有質量控制部門,會進行問核。

值得註意的是,排隊企業一旦違法,就算主動撤回首發申請,該負的責任也仍然逃脫不了。今年1~5月,有17家首發企業退出IPO程序,其中有主動撤回的、也有證監會終止審查的。

企業主動“撤單”一般有多種情況,除客觀原因導致自身不再符合發行條件外,還有少數企業、保薦機構是急於先上報、先排隊,隱瞞企業存在的影響發行條件的問題,在條件尚不成熟時就上報材料,在審核過程中問題逐漸暴露。也就是所謂“帶病申報”,對於這一類企業,就算主動撤回申請,證監會依舊會從嚴追責。

背後深意

對於這一輪IPO大檢查的政策動因,業界存在三類觀點。如前所述,一種觀點認為,這個時點啟動大檢查就是為了緩解IPO排隊擁堵情況。不過還有一種觀點則認為,證監會之所以出手是因為違法太過猖獗。另有改革派觀點則認為,整頓市場、讓各方歸位盡責,是為了提高市場效率,最終目標是重啟註冊制改革。

回顧上一輪財務大檢查,可以發現專項檢查與股票發行制度改革是相互交織、滾動前進的。

郭樹清上任伊始,A股市場開始“刮骨療毒”,同時市場化改革也逐步啟動。到2012年2月,市場上就開始出現有關“IPO不審行不行”的討論。2012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標誌著郭樹清正式開始對“廢除審批權”做出努力。這也讓企業看到了上市融資的更大可能性,申報IPO的熱情大漲。

但是,隨著股指持續走低,監管層的改革熱情被市場的“討伐”之聲逐漸澆滅,與此同時,暫停IPO的呼聲從四面襲來。有一位入市20年的投資者曾向證監會公開發問:“股市這麽低迷,但新股發行、增資擴容的腳步並未停緩,為什麽不能暫停新股發行,提振股市信心呢?”

迫於壓力,2012年5月,證監會投保局對這一問題做出公開回應,從數據和事實兩個角度論證,IPO與股指漲跌沒有必然聯系,而且隨著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出現了“發行失敗”的情形,市場的約束效果初步顯現。

不過,這樣的呼籲並未改變熊市之中投資者的怨憤。2012年7月,又有投資者發問“為什麽不停止新股發行?”面對這樣的質疑,證監會再次耐心回應,堅定IPO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信心,並再次重申停發新股是一種行政管制行為。

然而,在羸弱的股指面前,任何解釋都是無力的辯護。郭樹清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任職期間,上證指數從最高2537(2011年11月4日)點,跌至1949(2012年12月4日)點。

2012年11月,當浙江世寶慘淡發行之後,IPO被迫實質性暫停。截至2012年11月22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達到808家,IPO“堰塞湖”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郭樹清決定啟動財務大核查。2012年12月,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標誌著一輪轟轟烈烈的財務大檢查拉開帷幕。

根據安排,在企業和券商自查之後,自查要在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之後證監會組織重點抽查。不過,郭樹清沒有等到自查結束,就調任山東,由時任中國銀行行長肖鋼接任證監會主席。這一輪聲勢浩大的財務大檢查,直到當年6月份終於以“嚇退”三分之一排隊企業而告終。

IPO財務核查一結束,肖鋼絲毫沒有停頓,立即重啟了股票發行制度改革。2013年6月7日,證監會公布《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與此同時,證監會推出兩大舉措為審批權下放保駕。一是下發《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工作的意見》,新增600名稽查執法人員,實現全系統稽查執法隊伍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二是下發文件,授予所有派出機構行政處罰權。

IPO暫停為證監會騰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此同時,監管執法在質和量上都得到較大突破。2013年前10個月,證監會受理各類證券期貨違法違規線索486件,同比增長44%,收繳罰沒款14876.3萬元,同比增長近2倍。案件調查數量也大幅增長,各主要類型案件調查數量也均超過去年全年。期間,證監會查處了萬福生科、新大地、天能科技等案件,並對平安證券等立案稽查。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就是兩個重要的動作,啟動股票發行制度註冊制改革和重啟IPO。2013年11月30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這標誌著A股市場股票發行開始從核準制向註冊制過渡。同時,證監會宣布IPO於2014年1月正式重啟。

IPO重啟之後,肖鋼堅持實施“預期管理”,在發行節奏上保持穩定,股指也沒有太大波動,上證指數一直圍繞2000點上下波動。不過,這種行情自2014年6月開始出現緩慢變化。從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上證迎來一輪持續大漲,特別是2015年上半年,這種以改革牛為背景、以杠桿資金為推動的上漲表現出瘋狂態勢,股指也從2000點漲到最高5178點。

伴隨股指上漲,市場情緒高漲,對改革的期待大幅提升,對監管層改革動作的容忍度也大幅提高,註冊制改革一路高歌猛進,A股市場離註冊制近在咫尺。

天有不測風雲,快速推進的改革被突如其來的股災打斷。2015年6月以來的股市異常波動,讓監管層降低了風險容忍度,改革動作慎之又慎。作為救市的一項舉措,IPO在7月份再次暫停。

歷時漫長的救市之後,股市機能逐漸恢複。2015年11月13日,證監會宣布“按現行制度恢複暫緩發行企業中已經進入繳款程序的10家公司先啟動發行”,這標誌著為期4個月的IPO暫停結束。

為了不像上一次一樣功虧一簣,監管層在註冊制改革上做了最後一搏,爭取到《證券法》適用條款的國務院授權。2015年12月27日,人大授權國務院調整註冊制適用法律的相關《決定》獲審議通過,期限兩年。彼時A股離註冊制近在咫尺,但是金融反腐深化,以及對股災和救市進一步反思,證監會高層巨震,註冊制改革腳步放緩。

場景似曾相識。上證指數在今年1月份失守3000點之後,就一直在2900點上下波動至今。上周五,上證指數報收於2932.48點。與此同時,IPO排隊企業數量即將沖上900家,“堰塞湖”亟待泄洪。此時此刻,證監會再次啟動IPO大檢查。

“監管層現在很少公開介紹具體的政策舉措,IPO大檢查如何推進、下一步改革是否會重啟,還沒有明確預期。”董登新認為,化解堰塞湖,可能並非證監會啟動大檢查的主因,違法違規太多、市場化改革難以推進,可能才是這一次大檢查最主要的動因。

7月1日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證監會對88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109份,較去年同期增長84.75%,其中包括欣泰電氣等涉嫌欺詐發行的案件。另外,在IPO環節,包裝上市、披露不實乃至欺詐發行較多,今年1~5月退出IPO程序的17家首發企業中就包括“帶病申報”的案例。

問計“註冊制”

如果不從源頭上解決上市問題,IPO堰塞湖“疏而又堵”幾乎是一定的。源頭在哪里?對於這個問題,監管層與理論界、學界沒有分歧,那就是註冊制改革。不過,爭議的焦點在於“何時”。換言之,當前實施註冊制改革的條件到底是不是成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提註冊制,僅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這也意味著高層對註冊制的態度發生轉變。對此,包括吳曉靈在內的多位專家都認為,註冊制實施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結果,如果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法治化建設到位的話,註冊制就是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上海申銀萬國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近日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註冊制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在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等逐漸完善之後,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市場有效性大大提升之後,註冊制就會水到渠成。本質而言,註冊制實質上是政府放權給市場。在市場自己還不能良性運行的情況下,貿然市場化、貿然推進註冊制會是一場災難。

不過對於這一說法,有不少業內人士也有不同意見。“註冊制改革本質上是一場革命,一定會觸動到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一定會帶來市場的陣痛。”董登新就認為,改革不應該停,只要給出明確的市場預期,拿出明確的時間表,市場有能力進行有序消化。

董登新 認為,2012年之後證監會在兩個方面去了非常大的進步。一是信息披露,要求越來越高、處罰越來越嚴格,配套措施越來越豐富、細化。二是監管加強,處罰案件數量和力度都大幅提升。另外,國務院的有關註冊制的授權又為改革提供了合法性,註冊制推出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在他看來,等到市場達到理想狀態時再推出註冊制,是不現實的想法。”我們第一次遇到改革如此困難的時候,”董登新說,任何改革,想達到四平八穩的理想狀態時再推出,幾乎都是不可能的。雖然之前的熔斷機制立而又廢,但是熔斷跟註冊制相比是個非常小又不必要的東西,不具有可參照性,更不能杯弓蛇影。

對於一輪一輪的大檢查,券商也多有抱怨。“從凈化市場的角度講,我們非常支持監管,因為可以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促進市場優勝劣汰。但是從券商業務角度,我們覺得不太好,又會進入一種‘很忙但不賺錢’。”前述北京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說到底券商是盈利機構,若追求100%沒有風險就等於沒有業務。

另外,“應付檢查”也會帶來成本,一方面從準備底稿、完成問核流程,到準備充分的證據,都會帶來人力物力成本,另一方面,檢查也會增加企業和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心理壓力,市場上會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氣氛。

董登新自2009年就開始參與證監會、滬深交易所等有關股票市場發行制度改革的討論,在他看來,IPO通道不暢實際上存在巨大風險,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排隊企業數數量龐大,意味著每一家企業都要經歷冗長的審批、昂貴的時間成本、巨大的不確定性,企業在最需要資金支持的時候得不到融資,上市周期大大延長,基本上就會被“拖垮”。

“當前實體經濟比較差,企業的IPO訴求比較強。因為銀行貸款收緊,融資會更加困難。”前述北京證券律師表示,實體經濟對IPO影響比較複雜,一方面大部分行業景氣度下降,企業業績下滑,不再符合IPO標準,錯過最佳發展時期;另一方面,企業融資壓力大,造假上市的動機會有所提升。

市場發展對註冊制改革提出迫切要求,但是條件是否成熟,這還需要監管層來做出判斷。不過,從上一輪財務核查及改革軌跡可以看出,或許新一輪大檢查結束之時,就是註冊制改革再燃之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82

銀行壞帳占GDP1/4,骨牌效應指向脫歐? 歐元區下個未爆彈:義大利

2016-07-18  TCW

英國脫歐震撼持續,義大利十二兆銀行壞帳也暗藏危機,一旦人民被銀行倒債,千萬張義國選票恐再次煽起脫歐野火。

全球最老的銀行,將成為全球最新的麻煩,這是義大利銀行西雅那(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這家已有近五百五十年歷史的銀行,近來壞帳攀高、股價暴跌,不僅反映義大利銀行業的危機,也是歐盟與全球市場下個未爆彈。

義大利銀行壞帳占該國GDP四分之一,其放款有一七%是壞帳,美國銀行業在金融危機高峰時也不過五%,該問題成為近來市場最擔憂的危機。除第三大銀行西雅那外,義大利資產最大的銀行聯合信貸(UniCredit)等大型銀行今年以來股價持續探底,義大利證券監管機構Consob已禁止做空西雅那銀行股票三個月。「若不如此,該銀行股價恐要跌破○.一歐元(目前約○.三歐元)。」一家歐洲對沖基金經理如是說。

保護政策,種下135%負債率義大利銀行業的危機,源自政府保護與管制。政策保護下,義大利銀行一直免於外國競爭、購併或裁員,其放款標準寬鬆。金融海嘯後,義大利銀行累積大量無法回收的貸款,它們寬延償還期限,期望日後經濟復甦與拍賣抵押品來暫度難關。

然而義大利經濟始終未見起色,去年該國GDP和十年前相比幾乎零成長,此外企業破產須走的法庭程序長達八年——歐盟平均為三年,義大利銀行因此很難把手上抵押品賣到好價錢以彌補壞帳。

為拯救銀行業,義大利當

局成立一個名為「亞特蘭

提」 (Atlantc)的基金,買下銀行不良貸款。不過該基金規模只有四十億至六十億歐元,和義大利整體銀行業三千六百億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二兆八千七百億元)壞帳相比,是杯水車薪。如今義大利政府債務達GDP一三五%,已無餘力舉債擴大投入。

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 因此向歐盟求援

四百億歐元(約合新台幣

一兆四千三百億元)注資,但道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反對。梅克爾堅持義大利銀行須遵守歐盟新規定:銀行出現危機,須先由債權人承擔損失,才能獲政府紆困。

梅克爾稱:「我們(對這些規定)付出過大量心血,不能每兩年就全部砍掉重來。」若義大利遵守歐盟規定,一般民眾將遭衝擊。別國銀行債券多由法人機構持有,但在義大利獨特稅制下,散戶持有該國銀行債券比率高達四五%。

按歐盟「債主先認賠,政府後金援」新規定,義大利銀行的債權人須先承擔損失,這意味著散戶手上債券將淪為廢紙。

去年義大利有四家小型銀

行,超過十萬名投資者的投資泡湯,不少人畢生積蓄一夕蒸發。去年十二月義大利一名退休人士投資此類銀行,虧損十一萬歐元後自殺,引起軒然大波。

憲法公投,恐成脫歐引信據聯合信貸研究(Unicredit Research)經濟學家尼爾森(Erik Nielsen)數據,過去五年義大利銀行股東權益報酬率每年平均不到二%,「既不足以打銷壞帳,亦無法吸引新資本。」英國脫歐後,歐洲央行維持低利率,義大利銀行獲利難有起色,壞帳危機更難化解。

更大隱憂在於,此問題可能演變為歐元區危機。義大利總理倫齊將在十月推動憲法公投,主要針對他的政治改革:上議院議員由三百一十五名減為一百名、限制上議院解散政府的權力。倫齊稱若公投未過,他將辭去總理。

歐洲媒體研究(Euromedia Research)七月初對一千名義大利民眾調查,三四%民眾反對倫齊的公投提案:支持者不到三成(二八.九%),另有近兩成未表態。若壞帳損及一股民眾,其不滿

情緒將反映在

這次公投,倫

齊總理之位難

保,當前聲勢

極盛、主張推

動義大利版

脫歐公投的

「五星運動

黨」(Five Star Movement)有可能躍上政壇。日前該黨候選人當選羅馬首位女市長,被視為民眾對倫齊投下不信任票。花旗首席全球政治分析師傅德漢(Tina Fordham)稱,義大利憲法公投是「英國脫歐以外最大風險」。

義大利銀行壞帳成市場最新隱憂,大量游資因此湧向日圓、債券及黃金避險。財經頻道CNB引述瑞士亞洲資本(Swiss Asia Capital)首席投資長凱納(Juerg Kiener)稱,在全球公債殖利率低至負數的背景下,未來十八個月金價可能會觸及歷史新高。未來市場疑慮一日未解,這類避險資產將是投資人持續追逐的標的。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82

美國大選鬧出電郵泄密事件,希拉里矛頭指向普京

在全場火花不斷,充滿戲劇情節的共和黨全國黨代會結束之後,原本外界預計民主黨的黨代會能“平靜”和“正常”一些,哪料到大會還沒舉行,民主黨就陷入了比希拉里電郵門還轟動全美的電郵泄密風暴。

這起電郵泄密的起因是,“維基解密”7月22日公布,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的7名高層從去年1月到今年5月所收發的近2萬多封電子郵件中,內容涉及暗中協助希拉里獲得提名,以及密謀排擠希拉里競選時的最大對手桑德斯。

為了緊急滅火,這場眼下美國政治風暴的核心人物——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宣布,她將在黨代會結束後下臺,但仍會主持以及幫助協調黨代會的開幕、閉幕以及其他相關工作。

電郵泄密事件爆出之後,希拉里的競選經理穆克(Robby Mook)表示,這起事件是俄羅斯黑客所為,旨在竊取民主黨高層電郵,幹擾希拉里選情從而讓特朗普獲勝。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眾議員施夫(Adam Schiff)表示,俄羅斯非常擔心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而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贊許普京,並表示“期待和普京合作改善美俄關系”,普京也曾多次表示“特朗普會是一個偉大的領袖”。

普京是真喜歡特朗普?

民主黨的人為何會把電郵泄密事件怪罪普京?這一切要從2011年冬天俄羅斯的那場大雪談起。

2011年12月,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在大雪中爆發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反普京”俄羅斯民眾遊行,普京當時表示,這場遊行的幕後元兇主使其實是: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

普京給出證據說,示威者抗議俄羅斯選舉是“被操縱”的,而這個說法同希拉里所一直批評的俄羅斯總統和議會大選“被操縱”的說法如出一轍。“她(希拉里)說俄羅斯的選舉是不誠實和不公正的。”普京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憤怒的表示,“這分明是給那些示威者們‘美國國務院支持你們’的信號。”普京表示,這也讓示威者們感到可以在美國的幫助下破壞他的權力,“我們應該保護俄羅斯不受到這種外來因素對俄羅斯內部事務的幹預”。

分析人士指出,5年之後,普京顯然認為,如今是報仇的最好機會。

“他(普京)當時對希拉里非常氣憤,並且在多年的時間里一直都是。”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俄羅斯事務顧問、前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麥克法爾(Michael McFaul)表示,“所以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是他找到的報仇機會。”

多位美俄政策專家表示,2011年希拉里譴責俄羅斯的選舉系統讓普京感到“個人受到侮辱”,而普京還將自己的憤怒心情直接通知了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普京和他的外交政策顧問們還知曉的一個內情是,他們知道希拉里是在執行奧巴馬對俄羅斯的政策,但她卻比奧巴馬政府的任何一位內閣成員都對俄羅斯持有強硬態度。

“無論俄羅斯總統是否真的介入了美國大選,”前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俄羅斯事務顧問盧墨表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整個克里姆林宮和希拉里之間完全沒有愛情。”

這些年,希拉里和普京打的架

希拉里也從未掩飾過自己對普京的不待見。在2008年擔任紐約州參議員期間,她曾在參議院重複老布什當年講過的那個知名的笑話段子:“我在普京的眼里看到了他的靈魂。普京(做為一個前特工)在真正意義上是沒有靈魂的。”

2003年希拉里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普京為了表示“善意”而邀請希拉里到他位於莫斯科郊外的私人豪宅作客。因為聽說希拉里喜歡大自然和動物,普京將希拉里邀請到了他成功狩獵到的獵品陳列地下室,在這個地下室的墻上,裝滿了很多普京獵到的動物頭顱。雖然普京表示,此舉是為了示好,但當時在場的希拉里的隨行助手曾表示,站在一個滿墻是動物頭顱的地下室現場的氣氛極其詭異。

在離開奧巴馬政府之後,希拉里也多次公開批評普京的政策,特別是俄羅斯2014年占領克里米亞的事件。

美俄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俄羅斯利用黑客入侵美國民主黨電子郵件的話,原因可以有兩個解釋,一是確實認為希拉里可能會贏得下屆的美國大選,所以在她即將正式獲得提名前“純粹就是來攪局”;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一旦她成為美國下一任美國總統,俄羅斯通過此舉可以給她早點“提個醒”,不要和俄羅斯作對,否則他們有自己的渠道通過暗箱操作和她作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226

臺灣火燒車事故後續:六大證據指向司機縱火自焚釀禍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道,臺灣7月19日發生火燒車事件,車上24名大陸遊客、臺籍導遊鄭焜文與司機蘇明成等26人不幸罹難。根據最新鑒識發現6大證據,直指司機蘇明成潑灑汽油縱火自焚釀禍,一反最早電線短路造成火災意外推測。

據臺媒報道,檢警在搜集事證後,首先確定駕駛艙是起火點,發現有汽油反應的2瓶寶特瓶,駕駛艙燒毀最嚴重,幾乎全部碳化;

第二,在駕駛座旁走道的第1處及第2處階梯均采集到汽油,顯示有潑撒行為;

第三,鑒識人員找不到電線短路走火時特有的熔珠現象,推翻電線短路可能性;

第四,電線短路會先傳出燒焦異味,乘客應會發現,並且有撲救動作。但鑒識人員卻未發現相關跡證,所以分析,應是明火點燃汽油,產生濃煙大火;

第五,司機蘇明成生前消失的100分鐘,曾打電話給友人抱怨性侵官司遭判5年;

第六,蘇明成遺體檢出高達1以上的酒精濃度,且曾幫蘇明成辯護的律師直指蘇明成出庭前都會喝酒。

六大事證全指向蘇明成將汽油灑在駕駛艙引火自焚,還連累其他25人跟著陪葬。

目前,檢警正過濾蘇明成生前在內湖升恒昌免稅商店時消失的100分鐘行蹤,追查有無購買汽油、抽汽油及飲酒的畫面,並且再一次地毯式檢視駕駛艙清出的灰燼,追查是否有點火工具殘留物,若有進展,全案可宣布破案。

7月30日,有臺灣媒體調查發現,該大巴蘇姓司機曾在2014年在出團期間性侵女導遊,今年6月24日二審被判5年有期徒刑,3月18日曾被判民事賠償90萬元新臺幣。而蘇姓司機在宣判前一周請假,直到7月10日才回公司上班,7月12日的遼寧遊客團是他被判刑後的第一次出團,疑因遭判刑而拉遊客團陪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