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了一張委託書 恐害股東會流掉

2015-05-11  TCW
 

五月、六月進入股東會旺季,今年很不一樣。「現在工作量已經比過去多了快一成,等到大旺季來的時候,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今年股東會贈品多準備快兩成,公司開股東會的成本提高了,」券商股務代理主管、電子公司發言人,分別表達了今年會碰到的挑戰。會有這樣的變化,都是因為金管會修正「公開發行公司出席股東會使用委託書規則」,今年正式登場。

新的委託書規則雖然可以杜絕以少數股權取得經營權的弊病,但如果遭有心人士濫用,卻可能造成股東會開不成、職業股東鬧場、股東會開不完,以及董監改選無法進行等問題,今年將挑戰整個市場的運作能否順暢。

這個規則修正的內容包括四項:每張委託書須蓋徵求點章、增設委託書購價檢舉獎金、股東名冊格式必須一致、集保公司可查核股東會場地,檢舉屬實,有五萬到三十萬元不等的獎金。修改目的主要是為遏阻委託書徵求帶來的經營權爭奪亂象,被金管會視為今年的重大改革措施。

過去,找代理商湊委託書爭經營權時,甚至砸錢收買

為什麼要徵求委託書?有兩個原因,一是公司要湊足召開股東會的股數(超過公司資本額五成),另一個是遇到董監事改選時,想要擔任董監事的人,要徵求到足夠的股權數,才能順利當選。

從持股結構來看,國內超過八成的股票掛牌公司,大股東與董監事持股數不超過公司股本的一半,若沒有外資、法人持股支持,想要讓股東會順利召開,只有靠徵求股東會委託書一途。

儘管政府早就制定一套徵求委託書辦法,但多數公司仍便宜行事,大多是付一筆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的費用,把徵求股東會委託書的工作交給券商的股務代理公司,或交給諸如全通、聯洲、長龍等委託書徵求公司處理。而這些徵求來的委託書,股東是不是依照規定蓋章、填寫資料,不可得知。

各公司徵求委託書行之多年,沒太多爭議,但只要遇到董監事改選,特別是公司派與市場派爭奪經營權時,可就戰況激烈。要比快、比錢多,才能拿到較多的委託書,此時「價購」就成了最有效的招數。

對持股張數較多的股東,除了贈送股東會紀念品,還以金錢蒐購。二○○八年國票金改選時,每千股委託書曾喊價到八百元,對股東來說是一筆額外收入,對公司來說,卻成了費用。

只要牽涉利益,爭戰總是殘酷赤裸,以少吃多、以小併大的案例屢在股市中出現,受傷慘重的最終還是投資人,三陽工業和彰銀就是最好的案例。

三陽工業爆發的經營權爭奪戰,不僅讓人才流失,還把汽機車製造大廠的光環拱手讓人。財政部為了奪回彰銀經營權,在董監事改選時大打委託書徵求戰,還認為官股在取得股東名冊的資訊和對手台新金控不對稱,頻頻放話抗議。種種現象讓金管會決定今年起大力整頓存在已久的亂象。

雖然此次徵求委託書辦法修改,背後夾著濃厚的「三陽條款」和「彰銀條款」,總的來看,辦法修改有兩個好處,一是徵求的委託書來源明確,每一張的出處和經手過程清楚呈現;二是,公司召開股東會的地點可讓公正客觀的第三者查核,保障投資人權益。

現在,新規引來新亂源沒誘因,股東不願給委託書

然而,主管機關祭出「量身訂做」的規則,卻忽略可能會引來三個新問題。

問題一,公司召開股東會成本增加。大多數公司開股東會前,會繳付一筆錢,簽約委託國內從事徵求委託書的公司處理,不過問以何種形式、方式得來;公司只須準備一定數量的紀念品提供換取,剩下的由委託書處理公司準備。

政策改變後,委託書公司不能以「價購」的方式取得,「持股多的股東,怎麼會願意只拿到一份股東會紀念品就把委託書給我們?」一位電子公司發言人說。少了誘因,股東的提供意願降低,可能會有數十家的股東會因此開不成。

問題二,增設檢舉獎金將成為董監事改選時的亂源。「如果遇到董監事改選,兩派爭奪經營權,就有可能出現互相舉發、提告,公司還要不要做啊?」經營蒐購委託書超過三十年的聯洲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黃聯成說。金管會修正委託書的徵求方式,原本是美意一樁,一旦被檢舉的委託書股權數,足以影響董監事當選,雙方藉此惡鬥,反而變成癱瘓公司營運的亂源之一,公司會不會因此無法經營?

問題三,製造讓股東「借題發揮」的機會。每年召開股東會時,會場中不乏出現多次發言,卻沒有建設性內容的「職業股東」,「以後每一個議案通過前,都要求檢驗委託書是否合法,很多公司真的會被搞死。」健鼎科技發言人林修立說。公司派加上外資持股超過六成,每年都能順利舉行股東會的健鼎,也不免擔憂,政府幫職業股東開了一道門的後遺症。

金管會積極整頓股東會委託書徵求辦法,還有另一個用意,就是讓目前集保公司積極推動的通訊投票可以快速上路,股東可透過便捷的科技,參與公司重大議案決議。該制度改變原本是美事一樁,但若沒有縝密的配套措施,恐怕堵了眼前的小洞,卻製造讓有心人從中牟利的更大麻煩,屆時美意也會變成惡規。

【延伸閱讀】委託書徵求4大改革,卻改出更多問題!

改革項目:委託書必須蓋上徵求點印章用意:讓投資人清楚委託書流向可能產生的問題:? 增加委託書徵求難度、增多處理流程,恐有數十家公司股東會開不成

改革項目:增設委託書價購的檢舉獎金用意:避免委託書以價購方式取得可能產生的問題:? 職業股東可能刁難? 成為股權爭奪戰的檢舉理由? 有心人為了領檢舉獎金,故意在委託書中少填資料或蓋章,留下瑕疵

改革項目:提供股東名冊資訊要一致(彰銀條款)用意:讓股東可公平改選可能產生的問題:? 股東個資恐外流

改革項目-集保公司可到股東會現場查核(三陽條款)用意:確保公司依法舉行股東會

資料來源:金管會、集保公司 整理: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207

同業結親 恐害台積電營收成長砍半

2015-06-15  TCW


當客戶開始整併時,你該如何應戰?這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來的新課題。

六月一日,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宣布,以一百六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二百億元)購併晶片廠拓朗半導體(Altera),金額創下英特爾購併史最高紀錄。

綜合其他購併案,今年以來半導體業的購併金額,比過去五年的總和還高,其中跟台積電客戶有關的就有四件。

對此,張忠謀六月九日於股東會後接受《商業周刊》提問時表示,兩、三年前就已知道半導體業將有整併潮,但無論是否整併,這些公司都還是台積電的客戶,「影響不大。」

但外資與產業分析師們,卻對此有不同看法。此次被英特爾購併的拓朗,是台積電前十大客戶,占營收三%,預料拓朗未來採先進製程的訂單,將因此轉到英特爾。 瑞銀亞太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陳慧明估計,至二○一七年,此案可能讓台積電減少三%至四%營收,相當於逾新台幣兩百億元。

近期,台積電股價更已創下四個月來新低。

滙豐分析師裴拉友(Steven Pelayo)出具報告表示,隨著客戶集中化,未來幾年台積電的年營收成長率將可能砍半,只剩一○%至一五%。這個估計,會否太過誇大?可能不會。

客戶、練兵夥伴都被買走

台積電的第一層危機,是隨客戶集中,營收波動將更劇烈。

一直以來,台積電每年服務數百家客戶,營收分散,除了前十大客戶,多數客戶占年營收低於一%,這讓其營收相對穩定。但未來隨著半導體業整併,台積電客戶數減少,若掉了任何一張訂單,損失將加劇。

第二層,當客戶規模變大,對台積電的議價能力將提升。

原為台積電前五大客戶、占其營收約八%的博通(Broadcom),今年五月底被安華高(Avago)購併後,顧能研究副總裁洪岑維認為,向來重視成本的安華高,未來很可能改變與台積電的議價邏輯,再殺低價錢。

最後一層,也是影響最大的,若台積電具戰略意義的客戶,持續被對手購併,將不利台積電發展先進製程。

這次被英特爾收購的拓朗,主要產品為可程式邏輯元件(FPGA),這種產品向來是最早採用晶圓代工新製程的前幾名,是台積電在新製程共同「練兵」的夥伴。

多吃蘋果類訂單,才能解套

大和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徐禕成認為,隨著晶圓代工先進製程競爭越來越白熱化,未來,台積電若有更多採用先進製程的客戶被對手買走,將不利發展。他 舉例,台積電另一個生產FPGA的客戶賽靈思(Xilinx),假如被三星買走,便會是一大損失,「也許三星現在不會(購併),但未來很難說。」

這是台積電和其他晶圓代工廠都擋不了的長期趨勢。

原因很簡單,在產業競爭更激烈下,資本密集的半導體產業必須「抱團」整併,才能因應龐大資本支出。洪岑維舉例,十年前,IC設計公司開發一款晶片,約須投入一千萬到五千萬美元,但現在,一款採用最新晶圓代工製程的晶片,至少須投入上億美元,「就算大公司也吃不消。」

而跨裝置的科技趨勢,也逼得大家必須多元發展。安謀(ARM)行銷長暨市場開發執行副總裁朱爾(Ian Drew)舉例,即便安謀是銷售矽智財、身處半導體業最上游的公司,也為了補強行動裝置外的技術,持續購併公司。

台積電現在只能靠技術,提高與客戶談判的籌碼。該公司代理發言人孫又文強調,台積電在產能與製程上的布局,仍優於英特爾,例如拓朗除了採最新製程外的產品,仍都會在台積電投片。

不過長期看來,徐禕成建議,台積電應調整客戶策略,將客戶群從IC設計業者,拓展到更多如蘋果的系統整合業者。目前除了蘋果,三星也研發生產自家手機處理器,小米也在思考如何設計半導體零組件,系統商自己發展半導體零組件,然後下單生產,是大勢所趨。

對台積電而言,這是新挑戰。一位半導體設備業主管觀察,系統商在半導體設計與生產流程上,不若傳統的IC設計業者嫻熟,「他們很多東西要從頭開始,台積電在服務上得更費力。」

孫又文也認為,這類客戶「可遇不可求」。她解釋,因台積電堅持不介入設計,奉「不與客戶競爭」為圭臬,因此只能等待系統整合廠一類的客戶完成設計,委託台積電代工,但目前這樣的廠商仍是少數。

英特爾與拓朗的購併案,不會是最後一宗。台積電如何因應變化另闢新局,但又不違背原本的經營邏輯,恐是該公司發展新製程外,最難的挑戰。

【延伸閱讀】每一宗購併,都可能影響台積電訂單—今年來半導體業重大購併案

● 恩智浦(NXP)購併飛思卡爾

3月/3,691億元

影響:增加營收破百億美元級的半導體巨擘,兩者皆為台積電客戶

● 創投公司北京清芯華創購併豪威

5月/594億元

影響:中國半導體出手買下台積電客戶,蘋果關鍵零組件「赤化」

● 英特爾購併拓朗

6月/5,224億元

影響:台積電減少先進製程「練兵」夥伴

● 安華高購併博通

5月/1兆1,574億元

影響:是半導體史上最大購併案。安華高重成本控管,將可能影響台積電訂單價格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0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