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微視模仿當年微博崛起招數:在大事件中引爆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4/59497.html

短視頻市場教育

福布斯雜誌在預測2014年社交媒體趨勢時指出Twitter Vine和Instagram視頻分享功能等微視頻應用的興起,實時視頻分享日益流行。

而這種趨勢在國內也顯露出來,騰訊推出微視、新浪秒拍,大家都在佈局。而微視則是這裡面最強勢的,憑藉騰訊社交關係鏈,微視給人不少想像空間。

先說說為何是8秒視頻。騰訊方面的解釋是,根據研究,8秒視頻相當於短信的70個字和微博的140個字。主要點在於他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這是人腦在瞬時能夠接受和處理的信息量,這樣的限制能夠讓人記得住。而這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內容。

說到這裡,如何讓用戶用好8秒視頻,而後作為一種自然的社交方式去表現,這是需要多種手段、多種方式來培育的。

騰訊微博事業部總經理兼微視總負責人邢宏宇在之前接受採訪時候表示:「8秒如果橫過來放,代表一種無窮大的符號,也即內容創意的無限性,這也是微視最突出的特點。」這就是在強調內容。

在明星方面的投入,范冰冰、林志穎、何炅、謝娜、安以軒、莫文蔚等明星,另外還找來了長腿歐巴李敏鎬當「帶鹽」人,在春節前就火了一把。不過明星僅僅是前期吸引用戶來瞭解這個產品的第一步。UGC的視頻作為社交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從微視前期的一些策划來看,市場教育效果還不錯。在微視上有不少一些可模仿的內容。比如模仿《可愛頌》那種手指舞,還有像《媽媽再打我一次》的活動,這就有點像當年微博的XX體,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累計與沉澱。

另外微視的爆發節點也在於4G的普及。在人們的印象中視頻的流量是很大的,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流量用戶對於視頻是有一定顧忌的。

從這點上說,微視在人們的心目中的費流量的形象需要不斷的教育。在中國目前網絡環境下,8秒視頻壓縮的流量相當於幾張圖片的流量,但是用戶對此卻沒有真正的感知。

媒體、媒體人攻堅

另外在意見領袖上,微視在媒體人的教育與投入上也是一個關鍵點。這也是這次兩會的投入關鍵。官方給到的資料顯示包括人民網、新華社、廣州日報、中國政府網、中國新聞網、美國僑報網、台灣中天電視台等數十家傳統媒體入駐微視,並通過它來進行新聞報導兩會。

以中新網為例。通過與微視深度合作,不僅在微視中開設官微,更是將微視重點內容放到兩會特別節目《兩會尚書房》讓更多網民參與到討論中來。此外,包括CCTV1《今日說法》、CCTV4《今日關注》、《中國新聞》等欄目也都大量的採用了用戶在微視上的內容。

不少記者更是微視的重度用戶,通過微視讓報導鮮活起來,獲得不錯的效果。中國新聞網視頻記者讓寶奎在其微視上很活躍,他的微視內容不僅包括會議實時報導,更包含了趙本山被圍堵、漂亮的兩會服務員等等兩會花絮,這些花絮讓兩會報導更加生動有趣,受到不少粉絲的追捧。

看起來很眼熟吧?當年微博中,記者媒體的精英圈層對於微博的引爆起到一個蠻重要的作用,微視如法炮製作用如何?現在看來效果還可以。

大事件節點爆發

對於社交化媒體而言,只有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才能真正實現爆發,而這個節點恰恰是一些大事件。新浪當年推出微博時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公佈數據,因為那時候的沒有到關鍵節點,而2010年,作為微博元年,宜黃事件、我爸是李剛等事件讓微博成為當紅炸子雞,迅速走紅。

這裡說一些題外話,作為一個媒體,新浪的成長和壯大很多時候都基於大事件的作用,98年的世界盃、2011年動車事件都是新浪到達一個顛覆的時間點。作為媒體,大事件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

而微視作為下一代社交語言,也需要一個節點,而大事件一定是一個很好的節點。說到這個,不知道今年的世界盃會不會是這樣一個節點。試想一個事件,動態視頻和簡單的圖文相比,哪個的衝擊力更強?

隨著微視頻應用的興起,我們看到實時視頻分享日益流行。大家都在積極佈局與教育:此前Vine甚至還沒有推出產品就已經被Twitter收購了,相對於300億市值被顛覆,這筆買賣很划算(對,Twitter最近的市值正是300億美金)。當這款應用發佈時,只用了一天就飆升到AppStore排行榜的前列。而Facebook更是坐不住,通過Instagram推出視頻分享功能。

在國內,微視能否快速撬動市場,形成壁壘,這將成為騰訊面臨的一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29

騰訊拋棄微視,內容競爭時代的犧牲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2/162062.shtml

騰訊拋棄微視,內容競爭時代的犧牲品
Alter Alter

騰訊拋棄微視,內容競爭時代的犧牲品

流量競爭的時代正漸行漸遠,圍繞內容競爭的時代正在來臨。

如同一個禮拜前的一則推送,微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兩年前被騰訊戰略性放棄,而今以“關閉應用”的結局徹底告別了戰場。

回到三年多前,微視的登場迎合了短視頻的興起,且在那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騰訊仍然是很多創業者仰視或辱罵的對象。或許微視的失敗和騰訊的戰略調整不無關系,但在這個秒拍、快手等短視頻應用備受資本青睞,諸如一條、二更等短視頻內容創業風氣盛行的時代,微視的離場不免讓人產生一些遐想。

生於流量紅利

和微視同病相憐的,還有曾經的騰訊微博,後者的戰略重要性似乎比微視還要閃耀。但在2014年,騰訊微博被戰略性放棄,微博運營團隊被整合到騰訊新聞團隊,失去了流量支撐的的微視,恐怕在那個時候就感受到了未來的茫然。

說白了,不管是微博還是微視,都是追逐流量紅利的產品,也是流量競爭時代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微博”的出現,Twitter在中國的門徒不只有新浪和騰訊,最早的“飯否”,後來的網易、搜狐、百度等一系列玩家,熱鬧程度完全不輸於今天的“共享單車”。後來丁磊在回憶網易為什麽罕見跟風做微博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我根本不想做微博,是下面的人吵著非要做,我沒辦法。”與其說是丁磊的無奈,倒不如說消耗流量紅利是當初的主流思想。

能夠證明微視是奔著流量紅利誕生的,還有產品本身。和現在流行的短視頻內容有些不同,微視最早允許用戶錄制8秒的短視頻,並可以將短視頻分享給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以及騰訊微博等騰訊系社交平臺。此外,在營銷和運營上,微視也大肆借鑒了微博的形式,邀請大批的明星和KOL站臺,借助好友互動、熟人社交維持內容的產出和用戶活躍度,如此種種。然而微視團隊所忽略的是,一旦營銷資源收縮,流量入口斷流的時候,產品並未形成一定的用戶粘性和強大的內容運營,結局往往是慘淡收場。

當然,這里並沒有否認流量的價值,和微視同期出現的“秒拍”得益於微博的流量紅利,包括騰訊盈利核心的遊戲,所取得的成功與微信、QQ等超級APP的導流不無關系。只不過,當“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或者“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等觀點層出不窮的情況下,互聯網行業從“流量競爭”轉向“內容競爭”的說法看起來並不是沒有道理。

《哈佛商業評論》在對馬化騰的采訪時曾提及“流量競爭”和“內容競爭”的問題,小馬哥給出的答案是:“內容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家都是以流量為主。未來內容的價值、IP的價值會越來越重要。但是也不能說流量不重要,這兩個可能原來是八二,以後變成了五五(都重要),有了流量入口,同時又要有內容的制高點。”由此便不難想象微視被拋棄的核心原因。

死於內容短板

從微視身上來看,騰訊顯然未能占領內容的制高點,即便在隨後的版本升級中,微視已經將視頻時長從8秒開放到了5分鐘。而“騰訊缺少內容運營能力”幾乎成了行業中對微視乃至騰訊微博死因的定論。

2016年是短視頻行業一條明顯的分界線,之前的入場者多半有流量巨頭的背景,或者說享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而此後的入場者更多的是在做內容的生意。此外,微視的死亡日期可以追溯到2015年3月份,微視降級並入騰訊視頻,產品部總經理邢宏宇離職加入58同城,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個緩期的死刑。

應該說微視是一個典型的“從流量到內容”的產品,早期的8秒視頻是“視頻版”的微博,8秒的時間更多的是對生活的記錄,講不了故事,也承載不了過多的情感,可以看作對熟人社交的補充。這一定位上的失誤可以說是微視衰落的誘因之一,尤其是對占據了流量大頭的明星資源來說,這個時長並不足以達到宣傳和粉絲互動的目的,騰訊微博退場後,這一情況更甚。類似的還有Twitter的6秒鐘的短視頻應用Vine,同樣以“關閉”結局。

而就在微視進入死緩期的時候,“內容競爭”漸露頭角。一方面,短視頻內容創業者受到資本的厚愛,人們終於意識到,短視頻不是傳統視頻的補充,而是時間碎片化當口下對傳統內容的替代,Papi醬、一條、二更、即刻視頻、何仙姑夫等拿到千萬融資的名單越來越長;另一方面,自今日頭條布局短視頻內容後,網易雲音樂也在新版本中加入了短視頻功能,短視頻不再是純粹的流量生意,而是對已有內容形態的豐富。也預示了另一個趨勢:在運營上占據優勢的內容平臺,開始瞄準短視頻這塊大蛋糕。

而騰訊依舊嚴守了“短”的特性。2016年末,微信短視頻擴容至10秒,並允許用戶上傳本地視頻。作為熟人社交平臺,微信顯然對短視頻有著理性的認知,微信朋友圈要做的信息分享,短的視頻內容可以加速朋友圈的信息流,且從另一方面來說,坐擁微信公眾號這一內容入口,微信在短視頻方面的實現方式還有很多。不過,對於騰訊來說,最核心的還是提升其內容運營能力。或者說,當今日頭條主張個性化推薦,網易雲音樂看好垂直內容,微信公眾號式的內容分發還奏效嗎?

新時代的生存機會

微視離場所能影響的不只是短視頻玩家,但短視頻內容創業者卻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有理由相信,當占據流量優勢的馬化騰開始思考內容的價值以及內容入口的挑戰時,流量競爭和內容競爭已然進入到了新的階段,甚至說從“八二”到“五五”過渡的速度已經超過了馬化騰的預想。當然,新的時代勢必會帶來新的生存機會。

1、未來的短視頻競爭,不是魚死網破,而是和諧共生。

流量競爭的準則是:市場上剩下的永遠只有一位王者。曾經的微博是這樣,微信是這樣,滴滴、新美大等亦是如此。但內容競爭的結果往往是一種並行的格局,提供了差異化生長的機會。

站在短視頻創業者的角度來看,諸如papi 醬、一條、即刻視頻等目前的頭部創業者並不能完全占領用戶時間,同時算法的出現以及內容平臺的多元化,也為長尾內容積累了一定的受眾,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傳統媒體人以及新興的自媒體紛紛選擇短視頻的原因。

而從短視頻平臺的角度來講,單個平臺做到內容通吃的可能性並不大,即便是秒拍、快手等積累了上億的用戶,所充斥的仍是搞笑的泛娛樂內容。諸如網易雲音樂從音樂等垂直內容上切入短視頻,進而形成差異化的內容優勢,不失為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可以預見,大眾化的短視頻平臺或將迎來一輪淘汰賽,但對今日頭條、網易雲音樂等玩家來說,未來競爭並不會太壞。

2、跳出泛娛樂的圈子,受眾的多元化和垂直內容轉型。

最近兩年被提及最多的詞匯,“泛娛樂”大概是其中之一,似乎印證了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的觀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可現實當真如此嗎?

在一下科技發布的《2016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中,2015年Q4時,生活、運動、音樂等非娛樂明星、非新聞現場、非搞笑的垂直內容播放量僅占20%,而到了2016年Q4時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了60%以上。

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短視頻的呈現形式不只是秒拍、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今日頭條等資訊類平臺、微博等社交類平臺乃至網易雲音樂等垂直類產品,無不成為短視頻的載體,用戶更加多元化;二是短視頻內容創業呈現出爆發態勢,母嬰、搞笑、生活、情感、文化、音樂、動漫、美妝……短視頻創作者覆蓋的垂直品類已經超過40個,娛樂搞笑類內容的比例不斷下滑。不難相信,伴隨更多垂直內容創業者的入局,垂直內容在短視頻的需求將更加樂觀。

3、短視頻內容創業正經歷著從UGCPGC再到MCN過渡。

微視宣布離場之後引發了諸多猜測,其中微信成為微視的繼承者,並將進一步開放小視頻以吸引PGC用戶的說法較為常見。如果猜測屬實,對短視頻創作者不失為一種利好。不過,頭部的短視頻創業者已經把目光瞄向了MCN。

所謂的MCN,翻譯成中文指的是“有能力和資源幫助內容生產者的公司”。現有的短視頻在盈利方面主要依賴三種渠道,即廣告、電商和用戶付費,但這種不那麽穩定的變現方式明顯不是投資者所期望的。如果能夠將短視頻內容IP化,形成體系化的內容生產和IP打造,甚至說跳出短視頻做網劇和網絡大電影等等,為撈金鋪出一條更紮實的路。

當然,想要走通這條路並非易事,即便是羅輯思維這種已經成為IP的內容創業者,也未能成功跨越這條鴻溝。但不可否認的是,PGC並非真的理解市場、清楚廣告主的需要,MCN把PGC、商業嗅覺、廣告主等撮合在一起,或許將加速短視頻的產業化。同時也意味著,短視頻平臺是時候為這種趨勢做好準備了。

結語

流量只是巨頭們的生意,對於缺少優質渠道,或者從0做起的創業者來說,內容入口才是真正值得挖掘的風口。而騰訊最終在短視頻爆發的時間點拋棄了微視,也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流量競爭的時代正漸行漸遠,圍繞內容競爭的時代正在來臨。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件、雲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61

頭騰開撕,頭條張一鳴稱微視抄襲抖音,馬化騰怒懟誹謗

圍繞騰訊有無夢想的討論尚無息止,騰訊掌門人馬化騰、今日頭條掌門人張一鳴在朋友圈互懟的截圖開始大範圍在互聯網傳播。

事情起因是,張一鳴於昨晚發了條“celebrate small success”的朋友圈,配圖是今日頭條旗下短視頻App抖音在App Store下載量排名和抖音Logo,稱抖音Tiktok Q1蘋果商店下載全球第一。張一鳴在自己這條朋友圈下留言稱,“微信的借口封殺 微視的抄襲搬運 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一向沈得住氣的馬化騰這次回複張一鳴稱,“可以理解為誹謗”。

張一鳴針鋒相對地回複稱,“前者不合適討論了,後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想有口水戰,剛剛沒忍住發了個牢騷,被我們pr批評了。材料我單獨發你。”

馬化騰則回應稱,“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微視為騰訊旗下短視頻App,這款產品產生於2013年,一度為騰訊“棄子”。2015年因用戶流失嚴重幾近停擺,2017年3月微視宣布將於當年4月10日正式下線。

但沒有人預料到短視頻的火爆,快手和抖音相繼崛起,微視也開始複活。2018年起,騰訊明顯加快了對短視頻的扶持,微視更叠速度變快。4月2日,騰訊微視迎來2018年首次重大更新,新上線的安卓4.0版本推出三大首創功能,並打通QQ音樂千萬正版曲庫;4月28日,微視發布4.2.0版本,增添照片視頻混排上傳制作MV、私信、互相關註、私密發表等新功能。

4月10日,一個名為《微視短視頻項目說明書》的文件開始大範圍在互聯網流傳,文件稱騰訊將在4月到8月用30億元現金補貼的方式吸引優質達人內容,目的是狙擊抖音。

關於微視和抖音高度相像的評論不斷見諸互聯網。此情此景,使人想起2011年“3Q大戰”。但之後騰訊放馬南山,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態度得到越來越多合作夥伴贊賞,即便是今天和馬化騰開懟的張一鳴,也稱馬化騰為其最敬佩的CEO。

張一鳴5月6日下午1點50分轉發一篇《誰說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稱,“這篇比較中肯。騰訊是一家極其優秀的公司,Pony(馬化騰)也是我最敬佩的CEO。不僅是業務和實力,公司和管理層的能力和修為也是業界最好的,相信這也是業界共識,大家都心服口服。也許格局平靜太久了,潘亂和一些同行希望能有一個公司起一些波瀾,但如果走近刻意收斂光芒的騰訊觀察,會發現這是唐吉柯德式的想象。騰訊不僅強而且還在各個維度不斷進化,大家應該多學習。我也希望騰訊帶動中國互聯網整體更多的進步。”

但張一鳴後來又在自己這條朋友圈下評論稱,“如果不隨便打壓封殺應用和信息流動就是更值得尊敬的公司了”。

當天,原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董事長、阿里巴巴集團eWTP投資工作小組組長俞永福轉發張一鳴與馬化騰爭論截圖並表示,“支持一鳴,其他的不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30

微視,騰訊的內容分發和社交的新型嘗試

騰訊這次是真的急了,在短視頻領域。

先是5月18日,微信升級外鏈管理規則,阻斷一切沒有“牌照”的視聽節目在朋友圈傳播,但這條規則僅在三天後便刪除。

再是近日的微信安卓端內測,朋友圈發布視頻被測試同步至微視。但微信方面否認了朋友圈視頻將同步至微視。

騰訊是為數不多擁有視聽節目“牌照”的公司,外鏈管理規則的升級被認為是在給旗下短視頻APP微視開路;月活用戶超10億的微信是幾乎所有互聯網應用覬覦的流量入口,現在它有了給微視導流的跡象。

騰訊在放手一搏。

社交還是內容分發?

兩會期間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騰訊依然關註短視頻,正在探索發展短視頻、直播等新型社交平臺。

騰訊最早是在2013年切入短視頻領域,如果不是抖音等APP的突然崛起、短視頻的突然火爆,微視很有可能成為騰訊內部下一個微博。

2015年微視因用戶流失嚴重幾近停擺,主要成員離職或轉崗;2017年4月10日微視下線,又在3個月以後重生並加速叠代;隨著短視頻大熱,2018年騰訊明顯加速了在微視上的投資。

時至今日,很難把微視當成騰訊的防禦型產品。

騰訊在三季報提到了微視,稱“我們推出小視頻分享應用微視,以滿足用戶碎片時間娛樂的需求。微視為用戶提供豐富高質的內容,包括來自業界專業型用戶產生的內容,以及我們自有的正版數字內容庫,涵蓋音樂、遊戲、體育及綜藝節目等領域。微視上內容也可以通過QQ看點及手機QQ瀏覽器等信息流垂直場景進行分發。”

按照財報的定義,微視更像是一個內容分發平臺,沒有社交屬性。實際上,微視正是誕生於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OMG),後者主要負責騰訊網絡媒體業務的運營和發展。

但隨著2017年的二次複活,微視已於2017年年末被調整至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SNG),SNG負責以QQ與QQ空間為基礎打造大社交平臺。

微視究竟是騰訊的內容分發平臺,還是馬化騰稱的短視頻社交軟件領域的探索?

2018年3月,抖音短視頻產品負責人王曉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抖音沒有強化社交功能的計劃,也沒有補貼計劃。

通過內容分發的形式,抖音已經驗證了商業變現的可能性。2017年9月,抖音與Airbnb、哈爾濱啤酒和雪佛蘭合作推出三支品牌視頻廣告;2018年3月,抖音開始出現淘寶鏈接,通過抖音可以順暢地在手機淘寶上完成購買。

相比之下,微信公眾號更適合圖文素材的內容分發。騰訊尚無在視聽節目分發上領先的平臺產品,而抖音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1.54億——這還不是行業最好水平。

比達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主要短視頻APP月均活躍用戶數方面,西瓜視頻、快手、抖音短視頻在同領域中居第一梯隊,三者月活分別為1.93億人、1.90億人、1.54億人。

無法一視同仁的平臺

第三方公司Sensor Tower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Tik Tok下載量達4580萬次,超越了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應用,成為全球APP Store中免費下載量最高的應用。

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抖音母公司)CEO張一鳴在朋友圈曬出抖音出海戰績時,點評稱“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馬化騰稱之為“誹謗”,並表示“平臺一視同仁”。

張一鳴所稱的借口封殺,指4月中旬,微信、QQ暫停短視頻APP外鏈直接播放功能,涉及的APP包括快手、抖音、西瓜視頻等,騰訊自家的微視也未能幸免。

張一鳴、馬化騰互懟後,騰訊系和頭條系顯現出劍拔弩張的濃濃火藥味。

5月18日,抖音做了一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博物館主體日H5廣告。刷屏過後,這款H5分享到朋友圈時成了僅自己可見。抖音稱這款H5在不到24小時內,“連續兩次遭到了來自微信官方的封殺”。

微信很快作出回應,稱抖音H5廣告存在誘導分享行為,違反了《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因此平臺作出了處理。

同一天,微信宣布升級外鏈管理規則,最引人註目的為第二條,“外部鏈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等法定證照的情況下,以任何形式傳播含有視聽節目的內容”。

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短視頻無法在微信朋友圈傳播。騰訊已經先人一步取得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等法定證照,這個舉動被認為是給微視鋪路。

微信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都不想放過的流量入口。即便是處處與騰訊死磕的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最大的外部入口也是微信。

微信因此立於風口浪尖,被指濫用權力。但很快,微信於5月21日淩晨發布《關於升級外鏈管理規則的補充公告》,宣布刪除前述公告的第二條。

在三季報後的分析師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公司將大力投資微視平臺,對其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不斷更新版本、巨額資金扶持,騰訊2018年起加快了微視的投入。

騰訊慣於後發制人。在錯過風口後,微視究竟是下一個微信,還是下一個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81

騰訊微博時隔三年突然更新,和微視一樣要複活了?

近日,在停更三年之後,騰訊微博再次更新,更新內容顯示:修複了BUG。

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內,安卓版的騰訊微博升級到了6.1.3版本,而上個版本6.1.2是2015年發布的。不過,iOS版並未同步更新,還是6.1.2版本。對此,有網友猜測騰訊近期可能會有大動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騰訊微博成立於2010年4月1日, 5月1日開放用戶邀請註冊。2011年2月5日,騰訊對外宣布騰訊微博註冊用戶突破一億。但2013年11月傳出消息稱,騰訊微博內部已開始調整,部分員工將被轉崗。

此前引發“頭騰開撕”的微視也曾遭兩度放棄,2015年因用戶流失嚴重幾近停擺,2017年3月微視宣布將於當年4月10日正式下線。

但隨著快手和抖音的相繼爆火,微視也開始複活了。2018年起,騰訊明顯加快了對短視頻的扶持,微視更叠速度變快。4月2日,騰訊微視迎來2018年首次重大更新,新上線的安卓4.0版本推出三大首創功能,並打通QQ音樂千萬正版曲庫;4月28日,微視發布4.2.0版本,增添照片視頻混排上傳制作MV、私信、互相關註、私密發表等新功能;4月10日,一份文件稱騰訊將在4月到8月用30億元現金補貼的方式吸引優質達人內容。

那麽騰訊微博也會像微視一樣,卷土重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