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肖鋼:堅定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當循序漸進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070

IPO註冊制首次寫入中央文件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11月19日,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出席活動時稱,要堅定不移地推動註冊制改革,但不能誤解註冊制就是登記生效制,也不等於說證監會就不管了,證監會仍然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管。

講話中,肖鋼表示,要堅定不移的推行註冊制的改革,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真正的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

肖鋼稱,股票發行的註冊制改革是發行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當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這次改革的意義就是尊重市場的規律。各個國家和地區,實行註冊制改革做法都不完全一樣,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說股票的發行一定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證監會要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全面性進行審核,但是,不對這個公司的投資價值和持續盈利能力做出判斷,而交由市場、由投資者自主判斷,真正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

不過,肖鋼也特別強調,不能誤解註冊制就是登記生效制,也不等於說證監會就不管了,證監會仍然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管。「不等於證監會就不管了,垃圾股份多了,那不是這樣的,證監會仍然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管」,「不要理解為註冊制就是不管了,就是登記、備案、生效,這個肯定是不對的。」

肖鋼還強調,實行註冊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條件:要實行註冊制,必須要修改現行的《證券法》;要加強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責任和能力,讓他們真正歸位盡責;在司法層面要進行民事賠償制度的改革,構建資本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法律政策體系。

由於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將「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寫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註冊制近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京華時報》報導,目前A股市場新股發行實行的是審核制(「核准制」),發行人在發行股票時,不僅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狀況,而且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和證券管理機構規定的必備條件,審核機構必須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審核。

而註冊制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只需要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判斷。因此,審核制與註冊制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實質審核,一個是形式審核。審核機關是否對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構成二者的根本區別。

此前,據一財網報導,在肖鋼的前任郭樹清執掌證監會期間,證監會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明顯加強了對發行定價的監管,這一舉措曾引發市場人士的熱議。

在2012年4月28日公佈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證監會提出「在綜合考慮補充披露信息等相關情況後,可要求發行人及承銷商重新詢價。」

在此後公佈的《關於新股發行定價相關問題的通知》中,也有「發行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發行監管部門將按照會後重大事項的監管規定,將發行人的首發申請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的表述,事實上直接插手了新股的發行定價。

而此次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具體措施尚未出台。不過,據證券時報網報導,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此次講話判斷,肖鋼對資本市場未來發展藍圖已有了清晰規劃。未來,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證監會職能轉變、多渠道股權融資體系建設、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都將成為證監會今後幾年內的工作重點。

推行註冊制當循序漸進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但並不意味著一蹴而就。他估計,目前IPO仍然處於暫停狀態,已經通過發審會的80餘家企業不太可能再走註冊制的通道,因此,明年推行註冊制的可能性也不大。李迅雷說,註冊制改革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包括保薦人制度的改革,保薦人將擔負起更多的責任,監管部門則需要進行監管模式的轉變,加大執法力度,投資者也將面臨新的考驗。他預計,即使是實施註冊制,前期的口子也不會開得太大。

「關鍵是門檻的設計。」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表示,當徹底改革發行制度、新股發行市場化的大方向確立以後,進入門檻的問題就被擺到了桌面上。華生說,中國夠上市資格的企業有幾萬家,都上市的話市場肯定無法承受。他認為,一個從審批制過渡到註冊制的可行路徑是在一開始將門檻設置得高一些,增加企業造假上市的難度,然後根據動態逐步降低,這樣能夠從審批制平穩地過渡到註冊制。

據前述證券時報網報導,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認為,推行註冊制的關鍵就是擬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要準備好,但是,目前他們尚未準備好。市場中介機構未來要更加嚴格審核擬上市公司,如果發現擬上市公司有問題,作為中介機構,包括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都有責任。如果擬上市公司不公開不公正,虛假陳述,要受到處罰,客觀上是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曹鳳岐指出,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制度建設、權利明細上都需要劃分清楚。他建議證券交易所和證監會的權限分開,未來由證券交易所承接發審權,然後再逐步從投資價值的實質審核向信息披露的形式審查過渡,推動核准制向註冊制過渡。

曹鳳岐預計,要2-3年時間,才能實行註冊制。

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指出,在註冊制實施的過渡期,可以將退市制度納入新股發行的制度框架之中,完成相關制度建設並嚴格執行。之前監管層雖然多次強調嚴格執行退市制度,但最終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39

循序漸進推進註冊制

2014-03-10  NCW
 
 

 

從防止風險的角度,應首先完善優化核准制,增加透明度,放寬發行上市標準,提高審核通過率,逐步向註冊制發展

◎ 衛光欽 文

中國於2013年底啟動了新一輪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明確提出要推進註冊制改革。 「註冊制」與中國現行的「核准制」這兩個概念並無嚴格定義,業界賦予其內涵也不盡相同。但在筆者看來,其根本區別在於,政府是否對新股發行企業設置實質要求及進行實質審核。

大致而言,在註冊制下,政府只要求完整準確的信息披露,而不對企業設定實質要求或進行實質審核(一些公司治理要求除外) 。而在核准制下,政府不僅審核信息披露,而且審核發行企業的實質。即使招股書已有完整準確的信息披露,政府仍可以實質要求來否決發行。由於不設實質要求及審核,註冊制相比核准制能更好地促進企業融資以及市場自由配置資源,乃至實體經濟的發展,美國就是註冊制的成功代表,筆者完全同意將註冊製作為中國新股發行體制的改革目標。

與註冊制的距離

然而,促進企業融資及市場配置資源不是股市的全部。股市的另一同等重要的方面是投資者投資保值的工具,因此任何監管制度都必須建立在可以在當前的特定情況下較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基礎上。否則,投資者將會面臨過大風險,失去對於股市的信心,那麼整個股市就會失敗,無從談起促進企業融資或者市場配置資源。在這一點上,由於要求政府進行實質審核,若運用得當的話,核准制可以剔除風險過於明顯的項目,甄別蓄意欺詐,從而能比單純註冊制在事前更好地保護投資者。

在美國,註冊制在大力促進企業融資的同時基本充分保護了投資者,因而不必實行核准制。但是,這是建立在一定市場條件和法律框架基礎上的。對比中國,現階段似還不具備這些條件,因此若立刻全面實施註冊制可能會使投資者面臨過大風險。

首先,美國股市以高度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為主導,它們有能力分析利用信息披露來甄別投資機會及規避風險。而中國股市散戶佔較大份額(按交易額約 佔80%) ,而且大多教育水平較低(據上交所統計,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僅佔約20%) ,投機性強,可能完全沒有能力分析利用信息披露,甚至會完全忽略信息披露。對於他們而言,信息披露是否完整準確的意義是相當有限的。

其次,美國的市場相對發達成熟,有一定的整體秩序和自律文化,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覺選出較成熟適合的公司上市。而中國市場歷史短,整體秩序和自律文化還未確立,許多市場參與者為了短期逐利而不惜一切。如果現階 段就全面實施給市場留出較大自由空間的註冊制,不僅無法依賴業界自律自覺地把握上市公司質量,還必然給各種不當行為和蓄意欺詐提供較大活動空間,從而使投資者面臨過大風險。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擁有強有力的事後監管,尤其是股東集體訴訟。

中國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框架,而且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也不一定可以確立起類似美國獨特的幾乎每有糾紛必訴的訴訟文化,幾乎沒有其他國家建立起了類似的文化。這種文化使得股東訴訟 不僅在理論上可能,而且在實際中頻繁使用,是股東訴訟機制能真正起到威懾作用的重要原因。

如果要使這種全新的事後監管模式在中國起到有意義的作用,目前的法律和司法體系要做較大的調整,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積累和發展。

借鑑香港經驗

在此不妨看看香港股市監管的經驗。香港多年來一直強調,其股市基礎和特點與美英等西方國家不同,主要是散戶佔股市比重大、市場歷史短尚不成熟、公司多為家族控股、缺乏股東集體訴訟機制,因此不能照搬在西方國家行之有效的輕政府監管、重市場自律的政策,而應保留一定程度的實質審核。

香港的股市監管迄今是相對成功的。一方面保證上市公司質量,另一方面提升投資者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香港的股市基礎和特點與內地極為相似,而且香港股市同樣以內地公司為主要上市主體,因此其監管經驗值得我國思考和借鑑。

香港交易所嚴格按照其《上市規則》的規定來審核申請。以《主板上市規則》為例,其中包括了多項實質性發行上市條件。

這些條件主要包括:規定發行企業及其業務必須屬於「交易所認為適合上市者」 (suitable for listing) ;規定發行企業必須滿足一定量的盈利、市值、收入及 / 或現金流要求 ;規定發行企業必須有不少於三個會計年度的營業史、至少前三個會計年度的管理層維持不變、及至少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控制權維持不變。這些都需要香港交易所做實質層面的判斷。另外《主板上市規則》還規定「本交易所對接納或拒絕上市申請(包括申請由創業板轉往主板上市)保留酌情決定權,而即使申請人符合有關條件,亦不一定保證其適合上市」 。

在上述標準中,最能體現實質審核內涵的是「適合上市」的要求(suitable for listing) 。從字面上看這是一個模糊和主觀的概念, 《上市規則》也沒有進一步的明確定義。香港交易所強調,每個決定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上市委員會對此擁有完全的自主決定權。

香港交易所於2013年12月發佈的一份指導意見總結了其在過往實例中考慮的因

素及其相關意見 :

第一,公司董事及控股股東的適合性。僅僅是這些個體的過往處罰、違法或犯罪紀錄本身不一定會導致申請公司不「適合上市」 。然而,如果這些記錄 涉及董事或股東的誠信問題,則可能引起是否「適合上市」的問題。

第二、公司違法或違規歷史。申請公司的系統性、故意性以及反複多次的違法或者違規可能會引起是否「適合上市」的問題。對於不直接影響財務狀況的違法或違規(例如,公司未依法取得某些許可證) ,如果比較嚴重,那麼申請公司必須證明其已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合法合規,交易所才可以批准申請。

第三、財務表現變差。申請公司的財務表現如果近期變差,可能是其業務或運營模式不可持續的重要標誌,從而引起是否「適合上市」的問題,即便申請公司完全滿足了《上市規則》所要求的量化財務標準。另外,如果申請公司近期通過收購開始經營新業務,而同時其盈利預測出現大幅下滑,那麼該公司可能不「適合上市」 ,因為其過往的財務表現可能無法體現其未來的業務。

第四、過於依賴股東、關聯人、少數重大客戶或供應商。如果依賴的程度過大,會導致申請公司不「適合上市」 。

如果引發「適合上市」的問題相對不嚴重或者通過一定特殊安排(例如公司自願施加一定限制)可得到控制,交易所可能同意申請者把問題充分披露出來,而通過該項申請。但如果問題嚴重而不太容易得到控制,交易所會否決該項申請;僅僅把問題披露出來由投資者決定,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這充分反映了香港的實質審核內涵。

除了香港交易所,香港證監會依法在以下情況下也可以否決上市申請 :申請不符合投資大眾的利益或者公眾利益; 招股書包含重大虛假或者誤導內容,或者未包含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所必需的所有信息 ;申請未滿足交易所《上市規則》 ,或者申請不符合任何適用的法律規定。顯然,這給證監會留出了實質審核的空間。

2009年,俄鋁集團(RUSAL)在香港申請發行上市。其當時有巨額貸款,而且最近幾年皆為虧損,具有相當的破產風險。香港證監會最終允許其上市,但要求其上市發行必須通過私募配售進行(即非公開發行) ,同時購買者必須是「專業投資者」或至少購買100萬港元的股份,而在上市後限制每手交易至少20萬港元,以此來限制中小散戶投資者參與。

從實際效果看,香港的做法本質是否決那些交易所或證監會認為對普通投資大眾明顯風險過大的新股發行(或者施加一些可控制風險的條件) 。但其目的並非做一個商業性的投資價值判斷,以挑出那些交易所認為有較好投資回報的項目。這也從其審核通過比例可得到體現 : 2012年、2011年及2010年的通過率分別為87.3%、95.5%和97.6%,絕大多數的申請都得到了通過。

如何平穩過渡

現階段股市存在很多業界所詬病的問題,如新股三高、打新不敗、與實體經濟情況脫鉤、殼資源昂貴等,要麼是定價銷售等非審核環節的問題,要麼是種種其他原因(如審核節奏行政控制、缺乏其他投資渠道、國人投機心態強、高貨幣存量)造成的。而香港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註冊制對於促進企業融資和市場調 配資源的巨大積極作用不容忽視,所以應該作為中國的未來改革目標。再加上由核准制向註冊制改革是一個相當大的、涉及諸多方面的變革,中國不宜立刻全面實施註冊制,而應循序漸進地推進,以免給投資者和市場一時帶來太大的風險。

具體而言,在現階段應首先完善優化核准制,並使其逐步向註冊制的方向平穩改革發展,從而在市場條件成熟後再全面實行註冊制。

以下為一些平穩過渡的建議 :第一,進一步完善現行核准制的具體執行和操作,努力提高其專業、公正、透明和確定性。

中國的核准制常常受到輿論攻擊,很大原因不在實質審核的內涵,而在具體執行和操作時的不夠完善,比如黑箱操作、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另外,應放開對於審核發行節奏的行政控制。此類控制並非必須與實質審 核並存;而且其影響了市場的自由選擇和正常發展,又不能給投資者提供更多保護。

第二,逐步放寬發行上市的實質標 准,逐步向註冊制過渡。

中國的現行標準過高、過嚴、過細,有較大可能把一些有瑕疵但整體良好的公司排除在外。

在此可首先借鑑香港經驗,其實質標準較少、較寬鬆、也較實際靈活。從實際中看,其實質審核目的僅是剔除風險過大的投資,而不是代替市場進行商業投資判斷以挑出投資價值較好的項目。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香港發行上市申請都獲批准(年均通過率常在95% 以上) 。這樣既保護了投資者,又把對於市場配置資源和投資者自由選擇的干預減到最小。

第三,逐步提高審核通過率,逐步嘗試以要求信息披露,而非否決的方式,來解決實質審核中出現的問題,以此循序漸進地從核准制發展到註冊制。

第四,在特殊需要的情況下,限制參與訂購某個項目新股發行的投資者,以排除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中小投資者。

香港證監會在2009年的俄鋁發行上市中就採取了這樣的限制。其好處是既保護了投資者,又使這些項目免於被否決,減少對於市場配置資源的影響。

第五,在全面實施註冊制之前,可考慮先階段性實施。例如先在某些板塊全面實施註冊制(如創業板——其目的本來就是促進新興的、不夠成熟而風險較大的企業發展) ,而在其他則保留一定程度的核准制(如主板——其上市條件較高,初衷是為已成熟的企業提供上市機會) 。這樣可以給註冊制一段「試用期」 ,以觀成效,並且有利於政策的連續性,給市場參與者一個過渡期,有益於平穩推進註冊制改革。

作者為德同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原中國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專業顧問委員

註冊制的實施需要 :

成熟的機構投資者、

市場秩序自律文化

以及

強大的訴訟制度

香港的做法,

本質上是否決那些明顯

風險過大的項目,

並非做商業性的

投資價值判斷

2014年3月6日,安徽省阜陽市股民在一家證券營業部內關注股票行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44

耶倫:加息路徑仍會保持循序漸進 經濟信心是關鍵

耶倫在發布會上表示:加息進度將會和經濟狀況保持同步,美國就業狀況在未來會不斷改善,預計核心通脹在未來數年內會提高。會議上討論過縮減資產負債表,但目前仍未得出任何結論。若要縮減資產負債表,對經濟的信心遠比利率的改變重要 。若美聯儲在本年度加息4次,加息路徑仍會保持循序漸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77

美傳媒:鮑威爾獲提名接掌聯儲局 被視為耶倫盟友 料延續政策循序加息

1 : GS(14)@2017-11-04 15:38:42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白宮已通知聯儲局理事鮑威爾,總統特朗普擬提名他擔任下屆聯儲局主席,接替明年2月卸任的耶倫。消息指,特朗普將於美東時間周四下午正式宣布,料可順利獲參議院確認提名。由於鮑威爾在貨幣政策上一直是耶倫盟友,支持利率正常化的過程應循序漸進,預期若他當上主席,將最有望保持政策連續性。

另外,市場對部分傳出的稅改消息感失望,美股早段微跌。美匯指數下滑,兌日圓在113水平徘徊。比特幣續升,昨突破7000美元大關,高見7355美元。

稅改消息失望 美股早段跌

作為下任主席呼聲最高的人選,鮑威爾本身是律師,並非經濟學者出身,對上一位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聯儲局主席,要數1980年代的伏爾克(Paul Volcker)。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特朗普看中的是鮑威爾在金融監管方面的專長,相信是想他致力放寬銀行的監管。他又稱,鮑威爾雖被視為鴿派,但鮮有就加息步伐、通脹等發表獨特看法,相反他著重團隊決定,除非大部分聯儲局官員對加息的看法有變,否則單是換他作主席,不會改變貨幣政策方向。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溫灼培則相信,即使由鮑威爾上任,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也會與現在接近,即循序漸進地收緊。他相信特朗普換人只是政治因素,他本身亦不希望換人的舉動對市場帶來衝擊。

特朗普盼鮑威爾致力放寬監管

加息方面,一般預期鮑威爾將延續謹慎的策略,意味直至2020年仍將逐步加息,同時緩慢縮表。監管方面,他的立場似乎比耶倫靈活,曾主張放寬金融危機以來採取的一些金融規定,建議放鬆阻止銀行利用自有資金進行高風險押注的沃爾克規則,並放鬆部分銀行的壓力測試,立場與特朗普合拍。倘鮑威爾獲提名,將標誌近40年來,聯儲局主席首次無法連任。耶倫的理事任期將於2024年到期,她不排除留任理事。

宣布主席人選前,聯儲局維持短期利率不變,但向12月加息謹慎邁步。聯儲局稱,迹象顯示經濟增長加快,經濟活動在風災影響下仍穩步擴張。若經濟維持正軌,將在年底前考慮加息。聯儲局聲明稱,風災可能暫時擾亂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脹,但不大可能在中期影響經濟。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97&issue=20171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66

逼聯儲局檢討循序加息政策

1 : GS(14)@2018-02-12 07:08:58

【明報專訊】美國部分商業人士稱,缺乏技術工人是美國企業的憂慮之一,許多製造商迫切聘請低技術工人,並為他們提供培訓。Nationwide保險的首席經濟師David Berson向MarketWach稱,工資增長速度加快,反映就業市場正在收緊,僱主不得不支付更高工資來聘用工人。

工資升太快 削弱企業盈利

研究機構Pantheon Macroeconomics亦稱,員工薪酬變得昂貴,聯儲局要考慮如果工資增長繼續加快,那麼循序漸進收緊貨幣政策是否足夠。

就業市場繼續收緊,將大幅刺激通脹,或促使聯儲局更積極加息,但這可能會損害美國經濟增長。不過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通脹將大幅上升。倘工資大幅上漲,整體物價上調,也意味企業成本提高,利潤將會受壓,促使股票下跌。不過普遍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健, 環球經濟增長勢頭仍然穩固,歐亞主要經濟體表現良好,後市長遠審慎樂觀。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24&issue=20180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62

鮑威爾:跌市不影響循序加息 「密切關注通脹」 3月加息概率升至87%

1 : GS(14)@2018-02-28 07:21:47

【明報專訊】聯儲局新任主席鮑威爾自本月初宣誓就任後昨首次向國會作證,向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重申美國經濟前景持續強勁,部分因素將有助經濟增長,包括更具刺激的財政政策、海外需求增長穩固,而強勁的就業市場將繼續支持民眾收入增長和消費開支。他又試圖淡化投資者對金融市場近期趨波動的憂慮,指金融條件仍然寬鬆,未來有需要繼續循序漸進加息,助聯儲局實現充分就業及物價穩定的目標。

他又強調聯儲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認為短期內經濟前景風險大致平衡,正密切關注通脹。在衡量未來幾年貨幣政策的適當路徑時,官員將在推動價格向上和避免經濟過熱之間取得平衡。

美全年加4次息機率上升

作證期間,美匯指數升穿90關口,高見90.5,是2月9日以來高位。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至2.9厘。期金跌近1%,跌至每盎司1320美元水平。利率期貨數據預示,交易員預計聯儲局3月加息的概率達87%,預計今年加息3次,但加息4次可能性上升。鮑威爾則稱,不希望為3月會議作任何預期。美股早段微跌,至今晨零時30分道指跌10點,恒指夜期報31202點,較日間期指跌199點。

恒指夜期跌近200點

他表示,自下半年起就業市場持續轉強。去年7月至12月,每月平均職位增長17.9萬,今年1月更增20萬。職位增長速度,令失業率降至4.1%,按年跌四分之三個百分點,為2000年12月以來低位。勞動參與率大致保持不變,由於嬰兒潮一代退休為參與率帶來下行壓力,反映就業市場有所增強。

稱通脹偏低只屬暫時

他說,不同背景的工人也從中受惠,例如未受過高中教育的成年人失業率,由2009年的15%降至1月的5.5%;期內大學學歷人士的失業率由5%降至2%。非裔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的失業率,亦低於經濟衰退前的水平。工資繼續適度增長,家庭收入和財富增加,消費者支出的穩步增長,助去年下半年的通脹調整後GDP以3%的年率增長,比上半年快1個百分點。樓市繼續緩慢改善,商業投資增長加快,也應支持生產效率提升。海外經濟活動穩固,提振了美國出口需求,為製造業提供更大的支持。

讚揚耶倫任內推動經濟增長

他承認通脹偏低,但重申這只是受暫時的因素影響,數據令其對通脹的信心回升。他認為美國近期的財政條件略有收緊,但未顯著影響到經濟發展。雖然下半年逐步減少寬鬆,加息之餘又啟動了資產負債表正常化,但經濟仍維持強勁,經濟前景仍然樂觀。隨着政府推出更具刺激的財政政策,預計通脹率將會上升,並在中期內穩定於2%的目標,但暫未知財政政策將如何影響貨幣政策。他又讚揚前主席耶倫任內推動經濟持續增長,並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他無意改變縮表計劃,並承諾將確保貨幣政策延續性。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72&issue=20180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