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报刊股简单分析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110502452704/?latestBlog

目前在港上市的报刊杂志股,大概有十来个,我将其中业务正常的筛选出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对比。

 

00018东方报业

目前市价1.1元,PE8.5倍,PB0.83,市值26.4亿 元,PS1.62,ROE10%,核数师为均富,公司主营是东方日报,以及投资性楼宇等。目前大股东持股75%,达到比例上限,原因是这公司09年曾私有 化。私有化失败后,公司就不再分红了,以前常年派息有5分-10分之间。18的现金流量表还可以,DCF毛估基本合理,但它资产负债表超级好,负债率仅 9%,总共不到3亿,手持现金17.8亿,每股现金就达0.74元/股,近年它的收入利润停滞不前,这也是大股东提出私有化的理由。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呢,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但从我投资股票的角度上来看,我觉得大股东目前明显与小股东不是一条心,所以就算烟屁股再长,我也只能放弃它了。

 

00282壹传媒

目前市价1.08元,PE16.7倍(去年8倍),PB0.73倍,市值26 亿,PS0.76,ROE4%(从10%跌落下来),它的核数师为DTT,主营苹果日报,壹周刊等杂志,以及正在试播的台湾电视,目前大股东持股74%。 282这个公司,最近一年经营突然恶化,最近2年也不分红了,在06-08年间,分红达到0.2-0.48元,周息率高达20%以上,但之前和之后都没有 分红,有点怪。我查了一下中报,业绩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正在筹建台湾的电视台,今年试播期巨亏1.42亿(中报总利润才0.76亿),中报批露公司原先 的老业务增长势头良好。目前台湾的电视台,已批准播放体育和电影两个频道,其它频道正在批准之中。从董事会自己的展望来看,公司对台湾业务似乎很有信心, 如果台湾业务扭亏,那282的PE有望从目前的16.7倍急剧下降到5倍。在2010年以前,公司曾发过3500万份认购证,行权均价在1.3元左右,最 近一个季度,282先后再发了3000万认股证,价格为1.05和1.1元,感觉公司管理层对未来股价比较看好。从现金流量表来看,282的DCF毛估是 完全可以翻倍的。公司目前负债率为25%,总负债11.7亿元,其中2.65亿需付息,手持现金6.6亿,资金链基本没有问题。整体来看,这个公司的未来 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能确定它的台湾电视业务会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以适当参与。

 

00423经济日报

目前市价2.84元,PE8.6倍,PB1.72倍,市值12 亿,PS1.32,ROE20%,周息率4-5%,核数师为PWC,公司主营经济日报,经济通网站,以及一些旅游饮食杂志等。公司的股权比较分散,但实际 流通股份应该不到20%,其它股都掌握在几个合伙人及法人股东手里。423是05年上市的,当时融资1.8亿元,上市以来,它的分红在逐渐增长,但收入利 润受经济风暴影响而有所反复,最新中报显示已基本回到历史高位,其中证券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这部分收入占28%,占72%的广告和发行业在复苏当中。 423的现金流量不错,DCF毛估可以达到18-24亿元,相对于股价有50-100%的重估空间。目前负债率为26%,总共2.47亿元负债,手持现金 4.4亿元,财务稳健。因为自己投资港股,所以我总感觉香港经济类的报刊和网站应该有成长空间些,至少在将业务拓展到内地时,纯经济类的媒体,大陆审查批 准会容易很多,实际上423目前有开展大陆业务,港股免费实时网站经济通就是。我比较看好423,自己有少量参与。

 

00583南华早报

目前市价1.54元,PE23倍,PB1.1倍,市值24亿,PS2.9,周息预计4%(历 史平均达到现价的12%左右),它的ROE从14%升到25%后,最近已经回落到5%。它的核数师为PWC,主营南华早报,大股东持股74%。583的最 新收入仍没有恢复正常,利润下降得更快。它的现金流还可以,毛估在28-44亿之间。负债率目前13%,总负债3.11亿,手持现金3.51亿,偿债能力 没有问题。南华给我的感觉是主营业务能力在衰退,趋势不好。

 

00685世界华文媒体

目前市价2元,PE8,PB1.16,周息预计6%,市值33.7亿,PS0.98,ROE 从6%上升到14%。它的主营为马亚西亚华文报刊,包括星州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报及南洋商报等。另外它还有香港的明报,以及一些杂志及数码媒体业务。公 司前三大股东持股43%,核数师为PWC。这个公司在07年以后,主营收入和资产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估计是出售了部分业务资产,最近三年来,它的收入 利润呈增长态势,10年中报收入利润都创出了新高。它的现金流量还不错,DCF毛估可以升三五成。公司目前负债率25%,总共1.22亿美金负债,其中 0.24亿需付息,手持美金0.87亿,资金状况良好。整体来看,685的趋势不错,三大报表都略成向好趋势,我觉得可以关注。

 

00708新传媒

目前市价0.85元,PE11.3倍,PB1.8倍,周息2.5%,市值6.2 亿,ROE22%,PS1.42,核数师为DTT。它的主营是东方新地、新假期,新Monday、经济一周等杂志以及书籍出版,10月4号配股后,大股东 持股由75%降为62.5%。公司08年上市,当时融资0.96亿元,本次再融资0.88亿。708的收入尚未恢复到08和09年水平,但利润已创出新 高。它的现金流还不错,DCF毛估有三五成空间,目前负债率24%,总负债0.8亿,增发后手持现金2.6亿元,资金状况很好。不过最近它花2.55亿元 买了幢楼用来办公,估计买楼后还要贷款。708近期有基金在1块钱加仓,这个股有些短线炒作空间吧。

 

00811新华文轩

目前市价4.56元,PE12.6倍,PB1.05,周息7.37%,市值52 亿,PS1.37,ROE9%,核数师为EY。公司07年上市,大股东为四川新华集团,持股52.22%,主营为书籍出版发行,另外它还有不少股权投资。 其中去年上市的皖新传媒,811持股6232万股,成本2.98元/股,目前市值9.3亿元,浮盈7.5亿。811的收入和利润逐年慢慢增长,现金流贴现 有三五成空间,目前负债率33%,共20.61亿负债,手持现金23.7亿,应该还有能力继续投资收购。811这个股,不缺乏想象空间,但我本人对它这个 长年垄断体制下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对外投资,抱有谨慎态度。

 

香港上市的报刊股,整体来看,它们目前的估值都不贵,大部分股的PE和PB都比较低(毕竟是 轻资产运营),分红收益高,现金回流好,负债率低,三大报表都比较单纯。由于这两年金融危机,企业都在收缩,所以广告等营销支出大幅减少,这直接影响了报 刊媒体股的收益。另外,可能大家认为传统的纸质媒介,有夕阳行业的味道,所以给的估值也会比较低吧。

我觉得,经济好转后,媒体业的收益会重回上升轨道。香港弹丸之地,如果上市公司的业务能比较快的扩展到内地的话,想象空间是很大的,我想纯经济生活的应该会比较容易。另外,传媒介质能与时俱进的公司,成长能力会强一些,所以我自己才选了423经济日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6

蜘蛛网:“织”网上报刊平台

1 : GS(14)@2011-02-13 13:11:16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4/1OMDAwMDIxOTc1OQ.html

       “创业本身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杨明秋说。
杨是蜘蛛网董事长兼CEO。
哈佛商学院一项长期的研究显示,世界上70%以上的企业,会在前3年死掉;最后能够熬过5年以上的,只在10%以内。
虽然对创业之艰辛了然于胸,2005年,杨明秋还是决定要创业。在一个商住两用的办公楼里,他和几个伙伴开始了蜘蛛网的历史。
今年39岁的杨明秋,曾任A股上市公司东方明珠(600832)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再往前,他还担任过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房贷部调研室主任以及香港新大中集团咨询公司经理等职。
“前三年确实比较困难”,杨明秋说,不仅缺钱,缺人,缺客户,连商业模式到底行不行还是未知。
如今,已经5岁的蜘蛛网,不仅每年能快速增长,而且还实现了盈利,2010年的营业额超过1亿元。
杨明秋觉得,熬过头三年,说明蜘蛛网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做下去,接下来,就看团队的营运能力了。
事实上,自立门户的杨明秋,从事的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也不是要发明什么新奇产品,而是整合资源,“帮别人卖报刊”。
1.网上卖报刊的活儿
对于杨明秋而言,发现这次创业机会还要回溯到2004年。
彼时,东方明珠计划与澳大利亚的一家媒体集团合资,运作几本平面媒体,但因为大股东上海文广集团赶上换届,这件事情就从此搁浅下来。
对报刊杂志这个市场做过调研的杨明秋却发现,中国的发行渠道还不是很市场化,传统的报刊发行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这个发现便促成了蜘蛛网的创建,杨明秋等人希望借助互联网,以更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传统的报刊杂志发行,以此赚取佣金。
但起初,蜘蛛网不得不回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刊社供应内容,靠什么吸引读者?而没有读者,又如何说服内容方答应合作?
“这也是创业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地方”,杨明秋说,他们选择“两条战线同时作战”。
于是,他们一家一家媒体去谈,起初,当然有一些报刊社出于对新创业公司的不信任或不理解,拒绝合作。
所幸杨明秋等人此前在媒体领域积累过一定的资源,“这有一定的帮助”,但他们很清楚,关键还是要给对方带来价值,这意味着,给对方带来的发行量要不断增长。
如何将报刊发行出去,杨明秋和他团队“动了不少脑筋”。他们没有追求“纯而又纯的互联网概念”,而是线上线下并行,并大规模地在线下“攻城略地”。
在渠道开发上,蜘蛛网犹如自己的名字那样,“广泛织网,无孔不入”,只要客户资源与自己重叠的企业,都与之合作。
比如,中国电信的114,中国移动的12580等平台,目前蜘蛛网都已经在通过他们的平台,帮助客户订购报刊杂志,并在收入上与对方分成。
B2B业务也成为蜘蛛网的一个突破口。他们会主动寻找需求量比较大的机构用户,比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机构。
事实上,无论是机构用户,还是个人读者,在蜘蛛网之前,他们至少可以通过邮局、刊社的直销或者东方书报亭等渠道,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报刊、杂志。
作为后来者,蜘蛛网如何获得他们的青睐?与传统的发行渠道相比,蜘蛛网选择在服务的质量及个性化上下功夫。
比如,陆家嘴的金融机构有很多是蜘蛛网的客户。众多证券、基金公司希望收到报纸的时间是早上8点钟,而不是开盘以后。因为,他们工作的规律通常是早上8点到公司,花半个小时浏览各种新闻和报纸,然后从8点半到9点之间开晨会,9点钟就要考虑集合进价。如果报刊是8点30送到的话,对这些用户而言,是没有价值的。
面对这种特殊需求,蜘蛛网从配送队伍、时间等方面特别对待,保证对方及时收到报刊,“哪怕有时候不盈利”。
再比如,有的企业,面对琳琅满目的报刊杂志,蜘蛛网会给对方推荐一下哪种更合适;有的企业希望把报刊做成礼品卡的形式送给客户,所以,蜘蛛网目前推出了众多订阅卡。
但对于物流配送,蜘蛛网要么自行支付费用,并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要么调整提成比例,交给刊社自己来承担。
那么,通过蜘蛛网订阅的客户,可能会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一旦物流配送出现问题,找谁解决?
杨明秋说,这就是体现他们优势的地方:蜘蛛网专门设立了自己的呼叫中心,有专门的一个团队在帮助用户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并有一套专门的指标去考核服务质量,以此保证解决问题的速度。
       5年来,蜘蛛网保持了平均每年100%以上的增长。截至目前,其整合的报纸和杂志资源分别达2000多种和9000多种,可以向用户提供国内邮发报刊、自办发行报刊以及境外原版主流报刊的订阅服务,品种涵盖了大众消费类、商业财经类以及各行业、专业、学术性报刊等,成为国内报刊网络发行行业的NO.1。
而相比线下,其来自互联网的订阅量也已经“占据大头”。
2.1000万打造数字报刊平台
2009年上半年,杨明秋决定斥资1000万打造一套系统,这就是今年1月12日其宣布正式上线的“蜘蛛网数字报刊平台”。
这套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内容提交系统,主要是供报刊社、出版社自主提交数字报刊的内容;其二是营运管理系统,蜘蛛网与合作的刊社,任何一方都可以及时地了解数字内容的订阅情况,并进行会员管理、支付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工作;其三,是客户端系统,蜘蛛网针对当前主要的移动终端,比如手机、Pad、电子书、PC等分别开发了阅读软件,覆盖了当前主要的移动终端。
目前,在这个平台上,已经加载的有超过100家国内主流报刊,达成意向的达500家。
杨明秋称,2011年第一季度,蜘蛛网的目标是,加载的报刊要达到300家以上,2011年全年要达到1000家以上,“做得好的话,可能到1500家”。
杨明秋的“乐观”并非没有根据。
就在这套系统上线之前,他亲自拜访了几个大的刊社,包括上海的解放、文新,新华社等机构。得到的反馈是,“对方都很积极”,并且很快进入操作阶段。
对于报刊社而言,杨明秋表示,加入蜘蛛网的数字报刊平台,不用任何投入,也没有任何风险。
一旦在这套数字化的平台上发行,有多少人订阅,甚至哪条新闻的阅读量比较高都可以精准地测量。但对于报纸杂志而言,“发行量”是比较敏感的词汇,如果真实的发行量被泄露,是否会影响其广告收入?
其实,早在做纸质报刊发行的时候,就有人建议杨明秋做发行指数;因为通过蜘蛛网的发行量,大致可以推算出合作刊社的总发行数据。
但杨坚决反对,并且,在蜘蛛网内部,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都无法获取其合作刊社的发行数据。
“保密工作是最起码的企业准则,不然会影响我们与刊社的合作”,杨明秋称。
另外,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不能将内容下载到终端,只能通过账号登录到蜘蛛网的平台,在线阅读,“这就通过技术手段避免了内容被盗版的风险”。
对于数字化的内容,通常是蜘蛛网与内容方协商定价,“价格基本上是纸质报刊的60%左右”,双方再根据发行量进行分成。
对于蜘蛛网这样的创业期企业来说,1000万元的研发成本并不算低,但在杨明秋看来,2011年,这个平台“建立起收入模式应该没有问题”,而2012年,应该能实现盈利。
3.蜘蛛网的“边界”
目前,蜘蛛网除了提供报刊订阅,还提供礼品卡、电影票等产品,未来还计划添加图书。
那么,蜘蛛网未来的“边界”在哪里?
杨明秋表示,蜘蛛网的目标是做成一个全国性的综合类文化产品平台,满足中产阶级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未来2-3年,蜘蛛网的精力仍主要花在报刊上,图书将作为“辅助产品”。
杨明秋把过去5年喻为“修路”的阶段,即主要精力花在了做研发、产品结构以及建立关系上,接下来,他认为主要任务是“路修好了如何跑车的问题”。
所以,从2011年起,整个公司的重点将是研究如何“跑车”,如何让更多的大众消费者知道蜘蛛网这个品牌。
“不久你会看到我们的一些户外广告,各种媒体上会有我们的一些推广”,杨明秋称,营销将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2008年,蜘蛛网完成首轮融资,获得合心投资数千万元的注资,后者是一个由3~5家浙商企业组建的创投公司。
据说多家风险投资基金有意入股,其中某知名外资风投基金早在2008年时就一直在接触并密切关注公司的每一步发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71

报刊杂志数字化的“冲动”与现实

1 : GS(14)@2011-02-13 13:22:45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4/1OMDAwMDIxOTc1OA.html
       对于仍处在创业阶段的蜘蛛网来说,斥资千万打造数字化平台,也不算是小数目,但杨明秋却觉得这笔钱花的有价值。
在他看来,随着80后、90后这些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人群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数字阅读将成为大趋势;而如今手机、PAD、电纸书、PC等移动终端的火热让他觉得,是时候打造一个内容平台了。
有同感的不止杨明秋。
2010年4月,新华传媒、解放日报集团以及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上海新华解放数字阅读传媒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解放),不仅推出电子阅读器“易墨”,还推出电子图书平台“新华e店”。
“这是一个开放的内容投送平台”,新华解放的CEO丁辉文说,在前端,新华e店将与无限多的内容供应方合作,在后端,除了“易墨”电子阅读器外,也将对PC、iPad等所有手持阅读终端开放。
而据报道,当当也在涉足电子书,但依然比亚马逊晚了一步。
国内还有更大的玩家。
2011年1月19日晚,中南传媒(601098)发布公告,宣布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两家各出资1.5亿元,为中南传媒旗下子公司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增资,共同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数字出版与运营平台。
但在数字阅读领域,也不乏“另类”。
2010年9月,盛大正式推出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早前,盛大已经布局了起点中文网等文学网站以及“云中书城”,推出“锦书”,盛大的“全产业链”图谱浮出水面。
而目前,无论你手持iPhone、ipad还是Android.手机,你都可以到网上商城下载阅读软件,读到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等在内的众多报纸。
那么,平台存在的必要性还有多大?
民营出版商博集天卷的副总经理王勇就对记者表示,他们有数字化的愿望,但因为“规模小,产品非常精非常少”,不可能组建一个团队开发平台和终端设备,他们更希望扮演一个内容供应商的角色,借助第三方平台来实现数字化。
对于报刊社来说,杨明秋认为,如果每家刊社自己打造一个平台,至少也要百万级别的投入,加上运营成本,“也不是小数目”。
从终端用户的角度讲,“假设报刊都走向电子化,每一种报纸、杂志都搞一个平台,都有阅读软件,一个读者若要读10种报刊,是不是要安装10个阅读软件,记住10个账户和密码,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杨明秋认为“这不太现实”。
但相比报刊杂志,目前,图书出版社对数字化平台的积极性似乎并不那么高。
博集天卷王勇就表示,目前对加入数字化平台的态度是“积极审慎”,一是担心版权保护得不到保证,二是,希望能掌握定价权。但报刊社,包括新华社、解放、文新等国有媒体对与蜘蛛网的数字平台合作热情“超出预期”。
在杨明秋看来,这与两者的盈利模式不同有关。
“图书完全是靠卖多少册来盈利,所以数字化的时候,出版社会很在意版权保护”,杨明秋分析,但对报纸、杂志而言,主要靠广告盈利,阅读的人群越多,反而越有利于广告销售。
而报纸、杂志的强大压力还来自于,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其广告额的挤压。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的最新数据,2010年第4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达2.33亿,环比增长7.03%,同比增长44.60%。
但目前,“国内的阅读习惯其实并没有形成,尤其是付费阅读的习惯”。易观国际的分析师孙培麟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75

谷歌发布电子报刊订阅服务 叫板苹果

1 : GS(14)@2011-02-20 16:50:06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7/wMMDAwMDIyMTAwMw.html

据国外媒体17日报道,谷歌本周三为数字报纸和杂志推出了一个在线支付平台“谷歌One Pass”。

而就在本周二,苹果推出的一项订阅服务受到了批评,因为苹果从出版商那里收取的佣金过高。该订阅服务是通过应用程序商店出售用于iPhone、iPod Touch和iPad等设备的应用程序。

有关谷歌电子报刊订阅服务的传言已经流传数月之久。有分析指谷歌选在此时正式推出One Pass,可能是为了与苹果略显“霸道”的订阅服务形成鲜明对比,博得出版商的好感。

与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的订阅服务相比,One Pass最明显的两个区别是:谷歌将抽取10%的One Pass订阅收入,而苹果将抽取30%;出版商将获得消费者数据的控制权,而在苹果模式下,这些数据由苹果掌握。

据谷歌商务部门商业产品管理经理Lee Shirani称,选择使用“谷歌One Pass”支付平台收取读者数字内容费用的出版商可以制定自己的价格和条款。通过这个平台购买的内容只需使用一个电子邮件或者口令就可以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者网站上阅读,更重要的是这项服务能够帮助出版商识别现有的订阅用户。这样,读者使用新设备访问内容就不需要重新订阅了。

目前“谷歌One Pass”将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上线,未来将向更多地区推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90

紅的見證收藏報刊

1 : GS(14)@2017-06-16 01:58:44

■詹秉熙在家中儲了兩箱當紅時做過的訪問及封面雜誌。



歌都有得唱「懷緬過去想常陶醉……」,一剎那光輝未必是永恒,但肯定開心。24歲出道就擔正做男一的詹秉熙,第一部電視劇《畫出彩虹》,合作演情侶的女主角拍檔,就是當年港姐出身、今日已蜚聲國際的影后級人物張曼玉,當時兩人都是青春少艾。兩位風頭人物在當時替不少周刊雜誌拍了不少封面照片。雖然已是32年前的事,但在詹秉熙上水村屋的四口之家內,依然收藏了整整兩箱他做封面、接受訪問的雜誌、報刊。對着面前超過四分一世紀的歷史見證,見證着詹秉熙都曾經當紮過。過百本的書刊中有不少是他跟張曼玉做封面,當中有一本無綫的官方刊物《香港電視》。撰文: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5/200559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