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供唔供滙豐 左丁山

2009-03-06  AppleDaily





 

滙豐宣佈供股,十二股供五股,供股價二十八元,比未停牌前折讓五成一,幅度甚大,復牌後,股價於星期三(三月四日)收市價係四十四元二角,比宣佈前股價跌咗近23%。

滙 豐咁跌法,股東為之惆悵,正是供又死,唔供又死,左丁山持有滙豐股票,好多老友持有滙豐,由老到嫩,由大賓架以至初出道嘅OL,都有一手起碼,於是個個都 研究供還是不供。傳媒M首先嘆息:「我屋企老人家教落,股票分兩類,一類係炒股,賺錢即走,一類係穀種股,長期持有,只買不賣,係投資組合之核心。我哋本 來有四隻穀種股,就係滙豐、中電、港燈與香港電訊。如張大教授話齋,香港電訊失去專營權之後,我哋已經賣咗,變成電盈,唔關我哋事。剩番三隻揸到o依家, 本來收息好過癮,但滙豐跌成咁,死啦,勢估唔到o架嘛!中電、港燈又受到新利潤管制影響,回報率減少,以後唔會咁風光咯,我好驚呢啲穀種股買少見少,香港 退休人士穀種都冇埋!」

滙豐大跌,從高峯已回落七成有多,直情係全部香港人嘅災難。即使你手上冇滙豐,你嘅強積金一定有,你支持嘅慈善團體 一定有,你間母校嘅發展基金一定有,故此滙豐股價大跌之殺傷力,超過電盈八號仔十幾倍,超過雷曼迷你債百幾倍。傳媒M、賓架K、經紀C等等討論之後,決定 還是拼死無大害,一於供股可也。但係分析K打電話嚟警告:「喂,年紀大嘅股東無謂再博咯,攤薄就攤薄啦,當係部份止蝕可也。」佢認為滙豐經此一役,元氣大 傷,如要恢復舊觀,可能要在十年後,老人家無謂再等,但係二十零三十歲嘅,照供無妨,可以長期抗戰吖嘛。

 

左丁山自認以前分 析錯誤,曾以為滙豐在○七年二月已發盈警,預報次按債券有風暴,咁先知先覺,以葛霖為首之管理層應該老早清洗有毒資產盡量解決北美問題啦。誰知不然,葛霖 讓壞蘋果一路爛下去,今日就話後悔買入Household International,佢嘅表現實在令人失望,股東大會之時,股東應要求佢及早退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70

唔供滙豐

2009-03-05  NExtMagazine





曾揚言沒集資需要的滙豐,結果因美國業務大幅虧損,忍不住獅子開大口,向股東伸手集資一千四百億港元。

於是城中產生不少問題。例如供好定唔供好?

咁大折讓唔供好蝕底喎?唔供又點算好?

其實種種問題,歸根結柢還是看滙豐的前景,面對美國毒瘤還未清除,歐洲業務又似計時炸彈般一觸即發,分析員普遍認為滙豐三年內仍會一片愁雲慘霧,甚至有需要再供股集資。

既然前景不明朗,投資者倒不如按兵不動,留住寶貴現金,甚至沽出供股權套現更划算。

滙豐本週一除公布業績,還一併宣布供股集資,令六十九歲居於北角舊樓的黃女士心情劇變,重重打擊她對退休生活的希冀。

原來她一年前買了雷曼迷你債券,損失了一百二十萬元,她憶述當日為何上當買了雷曼迷債,無非是貪自己年老退休擁有長者卡,投資買迷債時可有蠅頭折扣。

結果百多萬元的積蓄付諸流水,更讓她成為驚弓之鳥,為保住餘下的養老金,她今年初以每股七十四元,買入一萬股滙豐,希望藉此追回雷曼的損失,「揀來揀去,都係覺得滙豐最靠得住,呢隻大笨象唔會咁易死嘅。」

記者上週末見她,當時滙豐股價雖然跌至五十六元,賬面已輸掉十八萬元,但她也不太擔心,更表示派息吸引沒問題。惟本週滙豐決定供股後,記者再致電她,她的聲線變得很無奈:「而家都洗濕咗個頭,佢要供股就供股啦!」她已預備了十一萬元現金供股,誓與滙豐共存亡。

悲情兩年

 

唔供又供

其實除了黃女士大失預算外,滙豐宣布供股,每十二股供五股,供股價廿八元,較停牌前大幅折讓五成一,實為投資者意料之外。因為滙豐今年初還強調沒集資需要,如今忽然轉軚,難免惹人誤會財政出現問題,偏偏滙豐主席葛霖在業績會仍死撐:「其實滙豐的資本已經相當穩健,我們宣布供股,是希望撇除市場對滙豐的疑慮。」

自雷曼爆煲之後,多間歐美銀行先後進行供股或接受政府注資,但滙豐卻一直紋風不動,早已備受質疑,多間大行紛紛加入唱淡行列,滙豐股價由年初的七十元水平,急瀉至約五十七元。惟葛霖否認歎慢板做事,「我認為現在才是宣布供股的最佳時機,因為公布業績之後,投資者可以全盤了解滙豐的營運狀況。」

除供股之外,滙豐還宣布勁削派息,第四季派息只剩十美仙,較○七年同期勁跌七成四。至於今年首三季的派息,暫定為每季八美仙,亦相應跌了五成六,打破過往十五年來一直有增無減的派息政策,難怪對滙豐情有獨鍾的股評人東尼,亦表示大失所望。

股價十年新低

雖然葛霖再三解釋,供股削息乃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可惜無法挽回市場信心。供股消息公布後,滙豐在倫敦的股價即時急跌近兩成,折算約港幣四十三元,翌日在香港的股價亦大跌一成八,至四十六元,創十年新低。

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滙豐去年的業績實在不堪入目,純利勁插七成,至不足四百五十億元,下半年更要虧損,遠遠差過市場預期。

其中北美業務為重災區,稅前虧損高達一千二百億元。六年前滙豐收購美國大型消費信貸公司Household(易名滙豐融資),打算在美國房地產按揭及信用卡等個人理財市場大展拳腳。不料次按危機爆發,當地的經濟及信貸狀況迅速惡化,令滙豐在美國焦頭爛額。

去年滙豐的壞賬撥備總額近二千億元,當中三分二正是源自北美業務。如今滙豐終於按捺不住,決定即時斬纜,停止在當地再接新生意之外,更將總值八百多億元的北美業務商譽一次過撇賬,打算除去後患。

二千六百億黑洞

之不過,根據滙豐向美國證監會提供的文件,滙融仍手持七千四百多億元的應收賬款,但這批巨額款項,現時市價僅剩四千八百億元,儼然是個計時炸彈。滙豐的基金股東Eric Knight說:「若這筆款項以市價入賬,滙豐會額外錄得二千六百多億元的虧損。隨着市場環境繼續惡化,發生的機會亦愈來愈大。」有外資行的分析員表示,相關虧損一旦入賬,會全數蠶食今次供股所得的資本,屆時不排除要第二輪供股。

至於歐洲業務,滙豐去年除稅前賺八百五十億元,按年增長兩成六,狀甚標青,但其中約一百九十億元的利潤,乃由出售法國地區銀行所得,屬一次性特殊收益。

若扣除這筆收益,其實去年歐洲業務僅僅持平,而壞賬撥備卻大幅增加四成八;專家估計歐洲地區的經濟,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滙豐行政總裁紀勤亦承認,歐洲市場會繼續弱勢。

而 滙豐一向引以自豪的新興市場業務,包括中國、印度及中東等,去年除稅前利潤分別錄得逾兩成半的增長,但環球經濟一日未解凍,其增長勢必放緩,豐盛金融資產 董事黃國英說:「外資一旦撤走,新興市場發展肯定有問題。而且呢啲市場的貨幣,認受性唔高,好似韓圜咁,隨時貨幣貶值,引發嚴重通脹問題。」

會計化妝多賺二百多億

另一邊廂,滙豐為了粉飾業績,在新會計制度的允許下,將部分金融資產重新分類,因而不用按市價入賬,避免錄得投資虧損。根據本週的業績報告,若滙豐沒有使用這些會計化妝術,公司盈利將減少二百七十億元,佔純利五成以上,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儘管種種跡象皆顯示滙豐未來數年前景暗淡無光,但滙豐始終是港人至愛,城中的大孖沙如李嘉誠、李兆基及鄭裕彤等,更罕有地迅速向外公布樂於供股,其中李兆基還成為分包銷商,出資二十億元參與,「以每股二十八元供股,實在非常廉宜。」

但作為滙豐忠實擁躉的東尼,則還未拿定主意供股與否:「我相信滙控三數年內,盈利可以重回高峰水平,但它的投資價值,可能沒有我以往所想的那麼高。」

而黃國英更表示會先沽出部分正股,才將套現的資金用來供股,「老實講,依家叫我俾新錢落去供我就唔會,但有個供股權喺度,都會用嘅,咪賣一半正股,然後攞番啲錢嚟供股,即係好似用三十八蚊賣出去,再用廿八蚊撈番,唔使俾人攤薄,而且蝕都蝕少啲。」

 

不過,每手四百股的滙豐,只能供一百六十六股新股,故供股後很可能出現碎股。儘管碎股亦可賣出,但一般而言作價會低五至六個價位,並不划算。

完 成供股後,滙豐的預測市盈率約十四倍,息率五釐四,以現時投資角度看,並不算太吸引,因此倒不如決定不供,索性將供股權套現。事實上,在指定交易時間內, 供股權像股票一樣,有一個編號在港交所掛牌獨立買賣。供股權的定價約為正股價格與供股價之間的差價,以本週二滙豐收市價計算,供股權約值十八元,惟價格會 隨正股價格起落;並需注意過了交易限期,便形同廢紙。投資者學會會長譚紹興提醒:「要賣就要盡快,因為供股權好似末日輪咁,時間值跌得好快。」

其實除了大笨象滙豐的業績嚇人,小象恒生亦不見得亮麗,去年純利只有一百四十億元,倒退兩成三,僅僅符合市場預期下限,主要因為計及美國華惠的全數撥備,令撥備金額大增三點八倍至逾廿七億元,以及非利息收入大跌五成二。

今年經濟勢差

不論國際大行及本地銀行的業績皆差強人意,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副主席雷 賢達表示,是反映了整體經濟狀況何其惡劣:「好多人以為年底會變好,我諗呢個希望會落空。」他表示未來經濟只會更差:「失業率高企,銀行自身難保亦唔會咁 輕易借錢出去,咁經濟點會好呢?」股市蕭條,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急降,只能回歸傳統的存貸業務,奈何有前車之鑑,不敢亦未必有能力輕易放款,更遑論振興經 濟。

就算想背靠中國,亦未必可行。將於五月榮休的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柯清輝於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八年的貸款撥備激增,主要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很多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倒閉。雷賢達直言:「今次兩間銀行的業績,反映全球經濟將繼續下滑,而且時間好長。」

至於港股,黃國英直言短期內都難有起色:「咁短時間內,滙豐同宏利極速倒地,好多投資者都瞓低晒,大家唔敢入市,咁個股市就變成塘水滾塘魚,成交縮,股市就再差啲。」

百年歷史飲恨美國

擾攘多時,滙豐終於打破二十二年來不供股的金漆招牌,破天荒宣布供股集資達一百七十七億美元,成為香港及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集資項目,並為滙豐一百四十三年的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其實這並非滙豐首次因為收購美國業務,令自己跌進深淵不能自拔。七十年代末期,滙豐生意仍集中於亞太地區,當時的主席沈弼決意衝出亞洲,第一步是八○年收購美國海豐銀行五成一股權,八七年再進行全面收購。

惟買了海豐之後,滙豐才發現勢色不對,原來海豐銀行因受第三世界的債務拖累,加上美國經濟持續不景氣,幾乎連年虧損,要靠滙豐多次注資來吊鹽水,這役亦令滙豐股價在八○年代長期呆滯。

直到九一年,滙豐面對連年見紅的海豐,終於按捺不住,委派香港滙豐的第三把交椅龐約翰到海豐救亡,他上場不久,便將海豐轉虧為盈,奠定他後來爬上滙豐大班的基石。

龐 約翰九十年代正式掌舵後,繼續征戰四方,頻頻以高溢價收購,為了要在「福地」美國擴展版圖,先於九九年以一百億美元併購美國利寶銀行,之後再於○二年斥資 一百四十二億美元收購了滙豐融資的前身Household,最終雖成功打入美國消費信貸市場,卻間接把滙豐逼至今日困境。

睇中電腦系統

在銀行業工作逾半世紀的龐約翰,深明以存款製造利潤的道理,他曾經在收購Household中猛吹這宗交易的優點:「我們的資產負債表欠缺製造資產的能力。我們收購的Household,可以日以繼夜不斷製造龐大的資產。」

另一個吸引龐約翰之處,是Household擁有一套強大的電腦系統,內裡有全美國所有成年人的信貸檔案,每秒鐘可批逾千宗貸款。龐約翰認為這套軟件強勁,可減省人手批核所花的時間,甚至打算將之引進到信用卡批核上。

結 果,滙豐在○六年憑着這套「強大」電腦系統,批出總額達五百二十八億美元的次按,佔整個次按市場百分之八點八,冠絕同儕之餘亦埋下了禍根。惟龐約翰後來被 問到是否須負上收購Household責任,他答得模稜兩可:「一路以來,我犯了不少錯,但最重要是做對的比做錯的多。」

為了收購海豐,滙豐八十年代已兩度向股東伸手集資共逾五十三億美元;計及今次,已是第三次抽水,全屬進軍美國惹的禍。

難怪接掌這燙手山芋的葛霖,在本週一公布業績時決定對滙融斬纜,更感慨地說:「但願不曾進行這項(滙融)收購。」

解構滙豐標誌

滙豐的六角形標誌,自八三年沿用至今,由Henry Steiner設計,六角外形代表指南針,意味着來自東南西北的交易,能令集團迅速成長。

但成也交易,敗也交易,收購Household卻令滙豐幾乎在金融海嘯中淹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