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年題材劇受歡迎?2.4億老年群體不可忽視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4/1190105.html

最近,宋丹丹主演的老年題材電視劇《親愛的她們》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熱播,持續獲得較高的收視率和點擊率,也收獲了業內外人士的好評。不少業內人士感嘆,像這樣能引起廣泛關註的老年題材影視劇,近年來可謂屈指可數。

▲《親愛的她們》豆瓣評分情況(豆瓣/圖)

最近10年,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持續加劇。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截至2017年底,我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4.9%;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已占據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面對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老年題材影視劇市場正在悄然釋放出潛力。

“忍不住想叫宋丹丹媽媽”

過了而立之年的趙晶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她母親今年63歲,是個不折不扣的電視劇迷。每天上午送小外孫去上學之後,就待在家里追劇。最近幾年,老人家開始對講述老年生活的國產影視劇產生濃厚興趣。從《老有所依》到《嶽母的幸福生活》從《媽媽的花樣年華》到《親愛的她們》,這些電視劇都令她感覺不錯。她說,現在最喜歡的是宋丹丹出演的老年人角色。因為陪著媽媽追劇,趙晶也一度迷上了宋丹丹飾演的母親角色,尤其最近熱播的《親愛的她們》,不僅他們全家愛看,她的女同事和閨蜜也都愛看。她坦言,宋丹丹演得很傳神,看電視劇時有時甚至忍不住想叫她一聲“媽媽”。

近年來,反映老年生活題材的影視文藝作品似乎總能在不經意間流行起來。2013年,主打養老題材的《老有所依》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不僅讓同名歌曲開始流行,甚至帶火了劇中扮演兒媳的女演員劉濤,一度躋身“國民好媳婦”行列。2015年,一部以講述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老父親與玩世不恭的兒子深厚感情的電視劇《嘿,老頭!》播出,其片尾曲《當你老了》風靡一時,流傳至今。電影《私人訂制》也因其片尾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形象地反映出老年人的生活狀態而受到追捧。

一些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老年影視題材受到歡迎一方面源於老年人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源於我國社會日益加劇的老齡化。

北京市西城區廣外老年公寓護理部主任張強長期關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接受《工人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據他長期的工作經驗和了解,不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較為單調乏悶。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影視劇不僅可以填補老年人空洞的精神生活,其本身的播出也反映出社會對於老年人的關愛,“可以讓老年人感到自己尚未被時代舍棄,沒有被社會遺忘。”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專訪時指出,老年題材影視劇的增多和普受歡迎,與日益嚴峻的老齡化狀態和養老形勢密不可分。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兩個指標同時出現下降。其中二孩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穆光宗認為,這可能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連一個孩子都不想要,那樣的結果勢必進一步加劇中國老齡化程度。

“數量和質量仍顯單薄”

有學者調研顯示,排遣寂寞、得到放松和娛樂是老年人觀看影視劇等電視節目的主要目的。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方玲等研究發現,老年人觀看綜藝影視類節目的主要動機是打發時間,娛樂和增長知識。觀看新聞資訊類節目的動機則是為了解國內外大事、形勢政策,獲得需要的信息。

2017年末,馮小剛導演的《芳華》收獲了較高的票房和不錯的口碑。有統計顯示,其中相當多數票房是由中老年群體貢獻的。“事實上,老年人群對於影視文化的消費潛力正在顯現,只是整體而言尚未引起業內人士普遍重視。”公益文化學者姜寶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

▲《芳華》收獲14.2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央視電視劇頻道資深導演高賽對《工人日報》記者坦言,當下都市情感劇橫行,市場和制作方大都湧向適合年輕人的“小清新”題材。一些影視制作者雖已慢慢開始關註老年群體,但整體而言,創作的數量不多,精品比較少。

對此,張強認為,這一方面是由於當今市場偏向於娛樂題材,相當多數制作人認為老年人生活題材相對比較沈悶,缺乏娛樂性,因此主要針對的觀眾群體是中青年人群。另一方面,一些老年題材的主創人員,對於老年人生活狀態缺乏深刻認知,沒有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真實精神和心理狀態,因此拍出的影視劇沒有刻畫出真實鮮明的老年人的形象,很難獲得觀眾尤其老年觀眾的認可。

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教授張健等通過研究指出,長期以來,我國電視等媒體傳播的包括影視劇在內的不少節目存在某種缺失,甚至建構了某種“老齡危機”:一是往往以消極、負面的觀念來生產相應的內容,二是適合老年人的內容數量和質量單薄,三是普遍存在老年人形象份額不足、多處於配角或邊緣角色等問題。

不過在穆光宗教授看來,因為影視市場本身也是在商言商,純粹的老年題材固然需要人文關懷和社會關註,但也需要遵循市場規律,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不能獲得觀眾和市場的認可,這類題材影視劇也很難有生命力。”

呼喚更多接地氣的作品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何建平等以深圳市南山區社會福利院的207位老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老年人的電視收視心理及收視行為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結果發現打發時間、解除寂寞、放松心情、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參與地方事務是老年人主要的收視動機。

業內人士表示,老年題材影視劇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實際精神文化和心理訴求,要更加註重傳播效果,只有觀眾和市場認可才可能更有生命力。

姜寶直言,那些忽視老年人精神文化實際需求的老年題材影視劇,觀眾不喜歡,市場前景也不好。最後很可能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就是影片越拍得不好越沒人看,越沒人看就越沒人願意拍。而這也正是老年題材影視劇數量匱乏和精品缺少的重要原因。

在穆光宗看來,老年題材影視化是值得重視的文化工程,也是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舉措。因此應呼籲社會多多關註。但是應該意識到,老年題材影視化本身還有一個市場化選擇的過程,需要找到社會化和市場化的折中點,更需要時間成長,“為此,我們還需要一點耐心和愛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7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