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8电媒音乐:我们正在创立唱片业发行的新规则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3/2MMDAwMDE5NzE2MQ.html

见习记者 潘青萍/文

2009年,A8音乐实现全年7.07亿元的营业额,2010年上半年营收3.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3%。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旗下音乐网平台30万的音乐曲库,6000首的月平均歌曲上传量,6.5万首原创歌曲,以及1.6万活跃音乐创作人的基础之上。

目前,刘晓松的A8电媒音乐已成为中国数字音乐的领头羊。

2000年创立A8音乐的前身——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SP(电信增值服务)业务时,当时的刘晓松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公司会走上数字音乐这条路。

2008年,A8音乐在港股上市,即募集到1.73亿港元资金,成为中国首只以音乐概念股上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唱片业不景气的当下,刘晓松带着A8音乐为原创音乐找到了另一条出口。

刘晓松认为A8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创立了唱片业发行的新规则,“未来的音乐一定是电子化的,由于成本高和盗版影响,传统的CD模式音乐发行大部分是亏损的,A8这种电子音乐模式,会取代传统的唱片公司成为主流的唱片发行商。”

初创时期:移动增值服务起家

A8 音乐并非刘晓松的初次创业。在此之前,他曾有过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信力德系统有限公司。舍弃了清华博士学位的刘晓松狠狠地抓住了这次创业机会,凭借着对 信力德公司的妥善经营,在上世纪90年代,他已具备了千万身家。初次创业,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更让他收获了信心。

之后,他 将信力德公司转让出去,并到美国进行了考察。“当时是1999年,国内互联网才刚刚全面兴起,而美国的宽带已经非常普及,手机也有非常多的应用,我当时就 意识到,未来十年,电信公司传统的语音业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结合的数字业务则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5月,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家公司就是A8音乐的前身。公司主要运营基于互联网的手机PIM(个人信息管理)业务,专注做SP(移动增值业务)。

随后国内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让华动飞天迎来了高速的发展。之后3年,华动飞天先后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CCTV-MTV音乐盛典、百事中国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无限增值服务,利用短信、彩信等业务,成为国内的大型SP之一。

然 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说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刘晓松曾表示:“在移动梦网出来前我们觉得移动增值业务非常有前途。”2000年12月,中国移动就已正式推 出了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梦网”业务,虽然SP的利润十分可观,但无线互联网行业的收入水平并不稳定,在运营商背后运作的华动飞天并没有机会进入行业金字塔 的塔尖。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晓松发现了彩铃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当时华动飞天在深圳当地的报纸上登了一个很小的广告,告知提供手机下载铃声,结果当天就有26万人次下载。于是,琳琅满目的铃声下载成了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向数字音乐公司转型

“做 SP时我们的业务增长很快,连续十四个月实现20%的增长,但是越是这样越觉得心慌,因为在整个无线增值的价值链中SP最缺乏核心竞争力,要想基业长青战 略转型势在必行。但SP的转型有其局限性,于是跟内容结合,不仅做一个发行平台、销售平台,而是新内容的原创平台就成为我们选择的方向。而做音乐是考虑到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电媒音乐必将是大势所趋等原因决定切入的。”尽管公司的长期发展,刘晓松决定转型。

2004年,华动飞天推出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互动平台(UGC),并正式更名为A8音乐,开始转型为数字音乐公司,通过在网上推广原创音乐和发行音乐作品,获得mp3下载和铃声下载的收益,并与原创作者分成。

然而,公司的转型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来自于员工的阻力,“A8转型的时候很多员工都不理解,因为在音乐方面都不在行,他们不想干,这个怎么办,那我一句话,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或者你就离开。”

由于很多业务部门跟音乐没有关系,一旦转型一些员工就没了用武之地。这次转型过程员工流失约15%。

但在确定转型后,A8音乐的路子也走得更坚定,并且获得了新加坡TDF资本、英特尔投资、JAFCO亚洲、三菱UFJ证券以及IDG五家风险投资商共2000万美元的投资,为公司手机音乐业务发展募集到了资金。

接下来,A8音乐开始扩大自己的步伐,率先和华纳、环球、索尼、BMG和百代五大唱片公司签约,获得对方正版音乐的网上下载代理权,掌握了庞大的电子音乐内容。

2005年,A8音乐与多普达携手,推出了无线音乐门户客户端A8 BOX;2006年,率先在中国提供互联网“正版音乐服务”;2007年,发起“原创中国音乐基地工程计划”。至此,A8音乐已经完全走上了一条以音乐创 作、音乐制作和数字发行为核心的原创音乐产业链的道路。在2007年,A8音乐的净利润是5500万元。

双重压力下逆势上市

2008年,在信息产业等部门对SP行业的监管趋紧,以及移动运营商自身对SP深度参与的双重压力下,内地的SP市场持续降温。

在这个大背景下,2008年6月12日,A8音乐在香港逆势上市,从而备受关注。这次港股上市创造了多项纪录:香港第一只数字音乐概念股;内地第一个以数字音乐概念上市的公司;上市创造的128倍超额认购是H股今年以来新股最高超额认购。

上市募集到1.73亿港元的资金,也成为A8音乐持续为业绩做出诸多突破的底牌。A8音乐将其投入到了潜在收购、提升互动平台、进一步开发A8音乐在线系统和3G技术业务整合这四个领域。

随 后,内地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正式宣布加盟A8音乐,担任其音乐艺术战略顾问,亲自为以A8音乐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优秀创作人做指导,也提高了A8在原创音乐 领域的声誉。而在刘晓松的计划中,“原创音乐基地产业园将提供原创音乐平台,任何有音乐才华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一展身手”。

在不可阻挡 的发展趋势之下,A8音乐收益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年达7亿元,较2007年飙升了147%。其中,音乐相关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70%达4.95亿 元,原创音乐收益较2007年增长了270%至1.83亿元。2009年净利润为1.02亿元,较08年增长27%。

后转型时期:B2C模式——从运营商背后走出来

目前,A8音乐已经成为我国数字音乐领域的领头羊。然而,A8音乐2010年的中期财报却不容乐观,截止2010年6月30止6个月,收入约3.58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23%;净利润人民币201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5%。

该财报表示,今年初,由于手机用户投诉相关移动增值服务的产品宣传误导及缺乏收费提示,移动增值服务的监管举措增加,拖累盈利下跌。

由此可知,A8音乐的非音乐业务仍然占据总收益的相当大比重。A8音乐表示,为对应盈利下跌,公司一方面已扩大与国际手机厂商的合作,期待营业额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已精简了移动增值服务30%的人手。

2009年,A8音乐将所有音乐及相关业务整合为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音乐云”业务,是一种B2C的业务模式。A8音乐将此作为集团的一个长期战略,旨在通过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集中空间来存储自己的音乐,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透过任何设备检索或收听音乐。

刘晓松认为:“A8音乐的长期发展策略是要建立一套B2C的业务模式并直接拥有自己的客户群。通过音乐云及A8 Box综合娱乐平台,集团将向用户提供以音乐和音乐相关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

刘晓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A8音乐要以内容为王。内容做得好就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特别想看、特别想听。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内容赢了,才能使产业发展起来。”

目 前,A8音乐仍处在后转型期,在新业务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年初推出的手机软件“开心听”,现已拥有近2千万手机用户。但A8音乐称,这个手机软件完全是 免费的,公司并未从上面盈利。“以前都是躲在运营商背后做个人收费业务,而目前公司更注重发展音乐云的用户体验及功能,短期目标为吸纳忠实用户,希望未来 与运营商合作的同时,自己也可以直接接触客户。我们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也吃过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借鉴的不多。”

据了解,音乐云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不会带来收益。面对移动增值服务行业竞争加剧、政策监管趋严,A8音乐将要如何在后转型期中实现中期财报里所承诺的改善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并使音乐云策略成为中国最出色以及最受欢迎的音乐服务,我们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11

陽光媒體集團聯手嘉實創立私募股權基金

http://news.imeigu.com/a/1328523961052.html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2月6日晚間消息,據外電報導,吳征、楊瀾夫婦的陽光媒體集團將聯手嘉實基金創立一支8億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資中國和全球的娛樂公司。新設基金命 名為嘉實七星媒介私募基金(Harvest Seven Stars Media Private Equity),具體將由陽光紅岩投資集團和嘉實另類投資集團組建。

據《紐約時報》報導,吳征在與嘉實全球投資部門副董事林賽-賴特(Lindsay Wright)聯名接受採訪時表示:「設立這一基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投資者帶來最大回報。」同時也旨在促進全球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繁榮。

吳征和賴特表示,該項基金計劃投資已有的娛樂公司,但也會為個體製片人提供支持,並在中國和其它市場建立娛樂發行體系。他們補充稱,將在近期擴張基金的初始資金池。

美國電影協會去年表示,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院線屏幕數量將從2011年的6200個增加到1.6萬個,票房將從15億美元增加至50億美元。中國也面臨著來自美國娛樂業要求其放鬆審查、開放市場並保護版權的壓力。

吳征表示:「在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迫切性和強烈的願望從未有如此高。」他還稱正和其他人一道遊說中國政府加強反侵權監管。

當被問及這項基金是否會支持像夢工廠那樣規模的大公司時,他給予了肯定答案。吳征和賴特表示,創新藝人經紀公司將通過其北京分支向嘉實七星提供諮詢服務,該基金和數家電影製片人之間的交易已接近達成,還將盡快尋求好萊塢的合作夥伴。(羽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1

劉傑克:創始人創立之時也會有離開之日

http://www.bnet.com.cn/2012/0307/2082306.shtml

劉傑克老師認為,一般企業的創始人都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可以分為幾個方面:專業素質,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企業的創始人必定是在自身所學領域有所擅長,有深入研究的人,有一技之長,才可以發現別人未曾發現或未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他們成功創業的基礎。

企業的創始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誠信是其創業之本,因為創業者們深知他們的道德品質決定著自身企業的市場聲譽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以良好的自身口碑才能帶來良好的企業口碑,使企業可以成功創立,逐漸步入正軌,漸入佳境。失信於人必定會讓企業失長久之利。

企業的創始人都具備過人的判斷能力和商業能力,有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市場洞察力,以及一定的商業能力。敏銳的洞察力是指一般創業者都會有獨樹一幟的預見能力,能使創業者能有效地預測和把握方向。準確把握了市場的動向和市場的機遇點,才能適時的發現良機,成功將企業推出市場。

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業成功更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全部具備的綜合體,缺一不可,所以企業的創始人一般都擁有一個良好的健康心態 來面對挑戰。他們自信,勇敢,富有冒險精神,堅韌而專注,才會最終歷盡艱辛成功創業。是這些強大的心態一直支持著創業者們發揮無限的力量,堅持到底,最終 把夢想變為現實的。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是創業者們不斷向前的動力,而在風險和機會並存的創業界,時刻擁有對市場決斷的勇氣和敢於為先的冒險精神 才能讓他們可以走在市場的前頭。對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創業的過程必定會有坎坷,有直面失敗的勇氣,面對壓力可以臨危不 亂,處變不驚,才能最終戰勝一切困難,也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益回報。此外,創始人自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能夠吸引別人的人格魅力,在他們身上可以感覺到一些 能夠讓人追隨的力量。

具備「理想的」企業家素質的企業創始人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企業創始人也一定是有所長,也有所短的。根據其優勢和風格的不同,劉傑克老師認為,創始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交際型: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為自己創業提供資金和經驗的幫助,建立了廣闊的社交圈。面對商業圈,面對媒體和大眾都可以遊刃有餘。這樣的創始人會讓企業在一個良好的商業氛圍中生存和成長。

沉默寡言型:一般為技術型的創始人,靠自己的技術打天下,不善言辭,魄力不足。一般技術型的創始人大都缺乏良好的商業管理和運作能力,在創業初期憑藉技術上的優勢和領先為企業尋找到了一片藍海,但在企業發展壯大時期,在面對重大商業決策之時往往顯得領導魄力不足。

個人魅力型:個人風格強烈而突出,有強大的自信心,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變身為企業的代言人,充分代表了企業的形 象。他們有智慧,有才幹,擁有卓越的個人品質,言辭和行為一般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被人們所追隨。他們是企業的精神領袖,也是企業的掌舵者,在企業內部可 以起到一個激勵的榜樣作用,個人的魅力讓員工敬佩,也讓大眾崇敬,但這種創始人一旦離開企業,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穩重求勝、穩紮穩打型:從創業初期開始就很有規劃,很有計劃性,喜歡學習前輩的經驗教訓,在經驗積累和探索中慢 慢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有明確的階段計劃、發展目標,以及戰略藍圖。這樣的創始人會讓企業在腳踏實地中穩步的發展,不為外界的各種動向所動,堅持 自己的道路,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穩定中帶領企業不斷向前。但過於求穩的創始人會容易錯過企業的最佳轉型時機,企業難以有突破性的發展。

一條路走到黑型:患有持續症,不懂適可而止,拋棄先前帶給他們成功的東西會破壞他們良好的自我感覺。守舊,拒絕改變。企業的成功不會維持的很長久,最終會走向衰敗。

那麼,創始人是否最終都會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不離開?如果離開,應該怎樣選擇離開的時間?在離開的時候,創始人應該收穫哪些? 劉傑克老師認為,創始人是否最終都會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這個問題是不確定的,因為答案也不是創始人一方說了算的,有時候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

創始人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的原因無非有這幾個方面:一些創始人離開是因為私心作祟,個人犯錯,最終被迫離職;業績不佳,不得不走;公司內部鬥爭,創 始人同公司在戰略上或管理上發生分歧和衝突,被迫離職;創始人與控股方不合,被趕走;公司被收購,創始人的職位被職業經理人代替。可以看出大多情況下,創 始人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迫出局的佔大多數,即使他們不願離開,也無能為力。尤其是在企業融資發展的過程中,公司創始人或管理團隊 在同投資方過招中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乃至被趕出公司的,可謂不乏其例,這已經成為創始人與一手創辦的企業之間不可踰越的鴻溝,一個不可打破的魔咒。

如果創始人可以同控股方保持良好的關係,在自身方面以身作則,遵守公司條例,在任職期間公司業績良好,同公司管理層在戰略和管理方向上達成一致,那 創始人會離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如果創始人可以自己選擇離開的時間,那麼在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更需要具有大型企業組織、管理和運營經驗的人來管理企 業是,創始人如果相較於管理,更適合創業的話,可以選擇主動離開,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另外,當企業內部另有更優秀,更強勢的領導人才,創始人在公司的地 位已經可有可無,並無很大的發揮空間時,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可以選擇離開自己的公司。

創始人應該明白,創立之時也會有離開之日,資本的力量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才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離開自己創辦的企業必定會有一份難捨之情,但等待 著離開的創始人們去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離開不一定是壞事,市場是廣闊的,帶著收穫的經驗,財富和建立起來的社交網,迎接創始人們的是光明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1

韓廠惡意「吞橘子」 台灣遊戲產業浩劫 獨家專訪 劉柏園:我辛苦創立遊戲橘子 不接受購併!

2012-5-21  TWM



韓國第一大遊戲廠納克森吃下遊戲橘子超過三分之一股權,一場惡意購併即將展開。這不僅讓遊戲橘子董事長 劉柏園相當緊張,以納克森擁有買下台灣全部遊戲產業股權的現金實力,更讓產業大老人人自危。
撰文•林宏文、翁書婷 台灣線上遊戲界驚傳惡意購併(指目標公司經營團隊並沒有被購併意願,但購併者仍強硬購併取得經營權),主角是國內最大遊戲業者遊戲橘子!五月十一日,遊戲橘子一千七百名員工,雖然還是一樣正常上下班,但他們不知道,公司可能易主變成韓商。枱面下一場經營權之爭,正如火如荼展開。

這天,遊戲橘子董事長劉柏園在辦公室,向《》記者證實,「韓國納克森(Nexon)正積極收購遊戲橘子股 權!」本刊調查,至今年三月底,納克森已買進五萬二六九一餘張遊戲橘子股票,持有三三.六%股權,正式跨過 持股三分之一。而且,至五月初,納克森的持股又增加一%左右,已經握有三四.七%的股權,遠超過第二大股東 劉柏園的一○.七六%。

市場上也因此傳得沸沸揚揚,納克森即將入主遊戲橘子,連國內遊戲大老智冠、網龍董事長王俊博,還特別向劉 柏園關切此事,「聽說你要把公司賣給Nexon,是真的嗎?」遊戲業者關心此事,那是因為想吃橘子的納克森,大有 來頭。韓國廠商不僅在面板、DRAM、半導體與台灣業者激烈競爭,沒想到這股「韓流」也吹向遊戲產業。

現金足以買下全台遊戲公司納克森市值達新台幣二二三五億元,是韓國市值最大、全球市值第二大的遊戲公司,這個市值是國內所有遊戲公司加起來的四倍,更是市值只有四十八.五億元遊戲橘子的近五十倍。更可怕的是,納克森目前手上擁有現金約新台幣五百億元,幾乎可以把台灣所有遊戲公司都買光。

納克森透過在公開市場買股,步步進逼遊戲橘子,讓劉柏園為主的經營團隊芒刺在背。劉柏園對此無奈地表示,「納克森已派人來跟我說,他們確實是想要遊戲橘子的經營權。」對於是否將遊戲橘子股權賣給納克森,劉柏園斬釘截鐵地說,「我當然不同意,雖然有朋友跟我說,賣掉公司賺一大筆錢,就可以退休享福,但遊戲橘子是我辛苦創立的,我絕對不願見到這件事發生!」儘管劉柏園無意出售持股,而且遊戲橘子去年才進行董監改選,但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表示,以納克森目前的高持股,加上收購委託書,是有可能掌控董事會的。「只要有監察人提出今年召開臨時股東會,超過一%的股東提案解任董監事,並經過半數以上出席股東通過,遊戲橘子經營權就可能易主。」遊戲橘子是台灣最大的遊戲營運代理商,去年集團營收七十億元,其中台灣營收五十六億元,以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公布的二○一一年國內線上遊戲市場規模合計一五九億元計算,遊戲橘子占台灣線上遊戲市場三五%以上。

遊戲橘子除了是台灣最大遊戲營運代理商,在香港也是第一,在日本則是前十大。納克森若控制遊戲橘子,等於 直接控制香港和台灣,尤其是可以控制台灣三百萬用戶營運和通路。

擁有台灣和香港最大遊戲營運商光環的遊戲橘子,過去也引起不少企業覬覦。業界人士說,「之前遊戲橘子也曾 遇過兩次購併,但在劉柏園的抵抗下,兩次都成功化解。」

靠購併優秀公司攻占市場

「不過,這次跟以往完全不同,因為兩家的規模差距實在太大。」遊戲業界人士指出,劉柏園這次無法像過去一 樣談笑風生。居於劣勢,劉柏園不願多談納克森購併企圖,他眉頭緊鎖地說,「納克森之前都是購併遊戲研發公司
,但這是第一次購併以營運為主的公司。」其實,讓劉柏園更難啟口的是,納克森正是遊戲橘子最大的上游廠商
,兩者有緊密的顧客和供應商關係,納克森原本就是遊戲橘子大股東,去年五月就持有二一.五%股權。

納克森推出風靡全球的︿跑跑卡丁車﹀、︿楓之谷﹀等熱銷遊戲,其中︿跑跑卡丁車﹀的全球會員數突破二億七 千萬人,在韓國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玩過;而︿楓之谷﹀全球會員數也衝破一億人,這兩款遊戲也正是遊戲橘子代 理的主力遊戲。

一位資深法人認為,遊戲橘子代理這兩款遊戲超過五年,但每月仍然可為遊戲橘子貢獻八千萬元以上營收。翻開 遊戲橘子年報中主要供應商資料,也可發現納克森是遊戲橘子最主要供貨廠商,占一○年度進貨淨額的五成九,可 見納克森對遊戲橘子的影響力。

黃日燦指出,台灣企業引進策略夥伴,必須把合作規範與協議談清楚,例如增加持股到多少比率,就應該先知會;否則,過去也有「引狼入室」的例子,值得企業人士注意。

事實上,納克森過去的成功,就是不斷購併優秀遊戲研發公司而來。例如︿跑跑卡丁車﹀、︿楓之谷﹀等原來都 是由別家韓國公司研發,後來紛紛被納克森購併,而光是一○年,納克森就購併了三家韓國遊戲研發公司。
去年,納克森在日本掛牌上市時,納克森總裁Seung Woo Choi更說,納克森已在韓國站穩腳步,正進入朝他國拓 展的擴張期。「今年主要策略包含地域性的事業擴張,將納克森建立成世界性品牌。」這項宣示似乎透露,過去以 購併韓國公司為主的納克森,目標將轉向別國遊戲公司。

納克森如違法    公平會應介入台大法律系畢業、台灣遊戲產業振興會前會長、現任樂陞科技董事長許金龍是劉柏 園多年朋友,他更是第一位到公平交易委員會遞交檢舉書的人。他激動地說,「這是一種不當競爭,納克森取得三 分之一股權,卻沒有依規定申報,就是藐視《公平交易法》,公平會應該就維護社會交易秩序提出裁罰。」「這已 經不是單一公司的事,而是關係整個遊戲產業。遊戲橘子是台灣最大的遊戲營運商,若是遊戲橘子被韓國購併,那 下一個可能就是智冠、樂陞,或是任何一家公司。」許金龍說。

許金龍指出,對國內遊戲產業來說,這是一個不公平的競爭,韓國傾國家之力協助遊戲產業的輸出,如今已兵臨 城下。再者,以納克森的資本實力,可以在台灣公開發行市場買光所有線上遊戲公司,遊戲橘子在台灣市占率已超 過三五%,納克森只要再買下幾家小公司,市占率就可輕鬆超過一半。

最讓業界擔心的是,未來若這個案子成立,台灣遊戲市場將被韓國文化入侵,以納克森在韓國堅強的研發實力來 看,將裁掉在台灣的研發人員,並來台低價傾銷韓國遊戲。

魔岩唱片前總經理張培仁,最近就給劉柏園打氣,希望他可以撐住打贏這場仗,不要重蹈本土音樂公司紛紛被跨 國唱片集團購併的覆轍。

公平會委員兼發言人孫立群則回應,「會先了解這件案子是否為結合行為,也就是納克森持有的股分,有沒有達 到遊戲橘子表決權股分或總資本額的三分之一,才能確定是否違反《公平交易法》第六條第二項的規定。如果確定 納克森該申報而未申報,則可處五到二千五百萬元的罰鍰,另期申報。至於結合案是否通過,則要再審。」不過也 有同業質疑,「納克森持有遊戲橘子股分從前年的一四%,躍升到去年的二一%時,遊戲橘子就應該有所警覺,而 不是今年持股增加到三四%才跳出來表態,因此也不能排除雙方曾談購併,最後才破局的情況。」大象與小螞蟻的 競爭!

納克森、遊戲橘子比一比 納克森 遊戲橘子
成立 1995年 1995年 成立地點 韓國 台灣
市值(新台幣) 2235億元 48.5億元主要業務 遊戲研發(100%) 遊戲營運代理為主經營團隊 Seung Woo Choi
(總裁暨執行長) 劉柏園(董事長兼總經理)經營能力 2011年營收 876.1億日圓獲利257.5億日圓 2011年合併營
收新台幣70.2億元

獲利新台幣1.87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2

ETF創立20週年記——成功的金融創新案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785

在20年前的本月,一家美國金融服務公司, State Street發佈了一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名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產品。由於它簡寫為SPDR,這支產品迅速以「Spider」聞名。這並不是第一個指數基金產品(最初的指數基金產品在1990年創立於多倫多),但是Spider基金迅速成為了ETF行業的標竿;而目前ETF行業已經有約2萬億美元資產,這大概可以與對沖基金行業相媲美。

ETF是最近數十年最成功的金融創新之一。它成功的來源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低價,二是便捷。Spider總支出比例(基金支出除以資產管理規模)每年只有0.09%, 這使得投資者可以取得接近股市的回報。相比之下,積極管理型共同基金會主動積極選股,支出比例也會達到1%以上。平均而言,積極管理型基金很難跑贏市場,其中一些甚至會輸掉很多。

其次,整個行業擴張很快——在去年年底已經存在4731個基金——現在投資者可以運用ETF來投資任何一類資產(見下圖)。完全用ETF來組成一個徹底分散的投資組合並且時刻做出調整已經是可以實現的事實。這使得ETF編程了高頻交易員和對沖基金的寵兒:2012年紐約證交所16%的交易量來自於ETF。

這一行業的發展似乎沒有變緩的跡象。資金流入量從2011年的1700億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2650億美元。根據ETFGI的數據,上個十年中ETF資產額復合年增長率為29.6%。不過,即使是2萬億美元的行業,與26萬億美元的共同基金行業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指數追蹤是基金管理中能夠達到規模經濟的一個領域:管理100億美金並不比管理10億美金的成本高到哪裡去。基金經理們能夠在這樣一個循環中獲利:大基金意味著成本低,低成本吸引了更多投資者,從而形成更大的基金。從結果上說,這一行業最終會形成高集中度。最大的三個ETF提供商:貝萊德的iShares, State Street以及Vanguard控制了70%的資產。貝萊德本月同意購買瑞士信貸在58支基金中達176億美元的ETF業務。

ETF行業並非沒有過爭議。早期像Spider這樣的ETF代表了70年代創立的指數型基金,它們複製了指數的股票或債券組成部分。然而隨著行業的發展,要想覆蓋指數的所有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困難。一些ETF提供商開始運用掉期協議的方式來構造這種資產模式,掉期的另一方通常是願意提供能夠與指數回報相匹配的收益的銀行。

合成ETF等產品的出現引起了監管者的警覺。在2010年3月,SEC不再允許通過新的合成ETF。國際監管三巨頭——金融穩定委員會、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表示相當擔憂。

這些機構尤其擔憂合成式ETF與投行之間的關聯。如果掉期另一方的銀行破產怎麼辦?這一隱憂在歐洲更加嚴重,因為那裡的合成式ETF比美國要廣泛地多。

儘管目前歐洲還沒有針對合成式ETF的監管條例,投資者似乎已經開始做好防備措施,他們開始青睞有實際支持的基金。2012年貝萊德iShares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增加到了38%,而依賴合成式ETF的db X-trackers和 Lyxor brands則失去了地位。不過由於像大宗商品這樣的資產使用衍生品或者掉期比直接購買商品要更加合理,因此合成式ETF並沒有完全消失。

另外一個監管上的擔憂是關於槓桿式ETF。雖然槓桿式ETF力圖為投資者增加投資渠道,但是由於其本身構造,槓桿式ETF的回報在長期並不能達到其標定指數的回報, 這會為小投資者形成誤導。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一行業依然瑕不掩瑜。並且創新一直在持續。比如,12月iShares在倫敦發佈了一系列最小波動ETF,力圖通過選擇走勢穩定的股票來為減小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ETF行業做不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10

從賠光創業金到創立十億元蛋品王國 古榮海用微創意 催生一顆十八元雞蛋

2013-03-04  TWM
 
 

 

全台蛋品供應商龍頭勤億蛋品,三十二年前,董事長古榮海創業時,因一場「意外」,讓他從一介軍人跨足到這陌生的領域;儘管是門外漢,他卻憑著勤跑業務、技術改革和創新發明站穩了陣腳,甚至一路打進頂級市場,創造出市價六倍的黃金蛋。

撰文‧李建興

「如果你拿『雞蛋水餃』用來比喻三元、五元的低價股,我們家的『蛋』可是會抗議的喔!」全台蛋品供應商龍頭——勤億蛋品董事長古榮海一手拿著自家生產,每顆市售十八元(一般行情六倍價),堪稱是全台最高價的特A級雞蛋,語帶詼諧地侃侃而談。

從他紅潤的氣色、極富書卷味的儀態,很難想像這是一位在偏遠阿里山腳下養了三萬多隻雞、在全台賣了三十二年蛋,而目前年銷量已逾十億元的超級農夫。在滿腹「蛋經」中,古榮海的執著與富足全寫在臉上。

因為畢竟光靠一顆顆不起眼的蛋,居然可以創造出令一般中小型科技公司望塵莫及的年產值;更令人咋舌的是,全台三萬多家早餐店中,有四成的蛋是由勤億供應,就連專攻頂級客群的鼎泰豐、君悅酒店、W酒店等,也都是勤億蛋品的愛用者。

草創期:職涯創新

退伍軍人跨足蛋業市場

細數這一樁樁豐功偉業,許多人不免揣測,古榮海這「台灣蛋皇」要麼不是農業科班出身,要不就是承襲根基穩固的家業,但殊不知,勤億,這個蛋業王國的崛起,竟然是「純屬意外」!

一九八一年,當了十年士官長的古榮海,時值哥哥古宏麟(現任勤億副董事長)所服務的雞蛋飼料廠老闆有意跨足在台灣剛起步的液蛋(去殼後的雞蛋,多半供應給食品加工廠)市場,在古宏麟說服下,毅然決然地拿著二十萬元退役金中的十五萬元投資。孰料,才短短十天,哥哥的老闆居然冷不防地宣布倒閉。

「我作夢也沒想到,十年的辛苦錢,十天內就血本無歸!」一想起初次創業的衰運,古榮海仍餘悸猶存。但後來,兄弟倆收拾起徬徨和絕望,仔仔細細地分析現況,他們發現,液蛋事業在台灣堪稱是處女市場,應大有可為;再加上公司早已拿到可口奶滋、乖乖等大品牌的訂單,等於萬事俱備,只欠「繼續營運」。因此,兄弟倆居然逆勢向原東家租下了設備和廠房,接下工廠。

「或許當過兵的比較不怕死!」古榮海自我解嘲,當時他們不但接下了「燙手山芋」,甚至還將僅剩的五萬元退役金全押下去,買了輛八百西西的中古貨車,自己送貨,重起爐灶。無奈的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所有的成功創業神話般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扎根期:業務創新

搶進軍隊體系紮穩馬步

雖然在古家兄弟努力運作下,工廠不但存活下來,訂單還逆勢成長。卻沒想到三個月後,原老闆眼見勤億生意越做越好,居然趁勢調漲租金,這使得不服輸的古榮海當下決定不再「寄人籬下」,在自家後院搭起棚子,請了七、八位歐巴桑,用人工取代機器打蛋、撈蛋,土法煉鋼,硬是穩住訂單,「到目前為止,董事長應該還是全台灣最會打蛋的達人吧!」古宏麟形容。

然而誠如古宏麟所言,古家兄弟就是憑著一股「不怕傻」的精神,多年來,一路見招拆招化險為夷。好不容易穩住腳後,古榮海體認到,要讓一家剛起步的工廠營運無虞,一定得爭取更多的客戶。於是腦筋動到了服役時的桃園陸軍六軍團,心想,若能將蛋賣進軍隊的供應體系,就能讓勤億紮穩馬步,而從沒跑過業務的他,在多番的毛遂自薦下,終於得以在六軍團附屬供應站販售粒蛋(帶殼的原蛋,非液蛋)。

那段期間,企圖心旺盛的古榮海,不但每天清晨三點就帶著從蛋農手中批進的蛋到部隊販售,由於後來也在桃園、台北一帶努力爭取到多家知名蛋糕店的單,於是供應站一下工後,就得在租屋處徒手打蛋,幾乎日以繼夜。而就在他勵精圖治下,勤億在短短的幾年內,不但產品從液蛋跨足到了粒蛋,客戶也由南部打進北部,從食品廠延伸到西點通路。

成長期:技術創新

分離蛋白蛋黃衝出好銷量

只是古榮海並不以此自滿,一九八七年他大膽地拿著這六年多來賺得的第一桶金,砸下了五千萬元,從丹麥進口了當時最先進、每小時能量產二萬二千顆蛋的打蛋機,這一舉,讓勤億的液蛋產能暴增,也揭開了蛋品王國的第二個黃金歲月。

但,在這時期,勤億的成長,除了因為產能提升,還源自於古榮海的獨到眼光。由於以往坊間液蛋都是用二十公斤裝的大鐵桶盛裝,不但不好冷藏,更難以傾倒,某次他看到小孩用的爽身粉,心想,「小包裝不是讓客戶更方便?」於是靈機一閃,就請人開模,將自家的產品改為一公斤,爽身粉大小的包裝,結果大受歡迎,而後來更開發出了袋裝、利樂包等規格。

另外,古榮海也察覺許多食品廠或西點麵包店,使用液蛋食材時,有些只需要蛋白、有些則只取蛋黃,而當時,液蛋商都只供應全蛋(蛋黃加蛋白),於是他也引進了一套能將蛋黃和蛋白分離的機器。這一個個新發明,使得勤億的產品一炮而紅,液蛋銷量從原本的每月二萬公斤,提升至一百五十萬公斤,足足成長七十多倍。

而粒蛋也有經典創新。由於古榮海看到當時早餐店用的都是未清洗的蛋,十分不衛生,因此他領先業界發明了洗選蛋,也在市場迅速流行,造就了勤億站穩早餐店四成市場。

事實上,經過了第二階段的技術革新,在九○和二○○○年代,勤億早已成為蛋品業的龍頭,但敏銳的古榮海卻嗅出了整個產業已走入了紅海廝殺的階段,因此他深知要繼續生存,就得從拚「量」改為重「質」。於是○八年時,古榮海又砸下上億元引進殺菌液蛋機,不但能主動將一顆顆的液蛋幫客戶打勻,藉此能將異物、菌素全部過濾,而食品安全越受重視的今日,受各大食品加工廠及餐飲連鎖店的喜愛,讓勤億的業績如虎添翼。

登頂期:品牌創新

生技產品拚出新藍海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蛋雞飼養場,都將成群的雞隻關在擁擠的雞場,每隻雞僅有A4紙大小的活動空間,並用燈炮照射,打亂雞的生理時鐘,日復一日地生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就指出,這樣的「蝸居雞」,很容易生下營養價值不佳的憂鬱蛋。有鑑於此,一○年時,古榮海引進了歐盟蛋雞放牧飼養法,在阿里山下買了三千多坪的土地,成立了幸福牧場,把蛋雞當成放山雞來養。

偌大的幸福牧場,不但清一色採用產蛋品質最佳的二十一個月大母雞,雞隻每天可以奔跑、吃昆蟲、做沙浴,天熱在果樹下乘涼,天暗時就回雞舍歇息,完全依照雞隻的本能作息,自然地產出頂級的「幸福雞蛋」。

雖然這相較於傳統飼養,不但產蛋率較傳統方式減少一成,更要增加一倍的管理人力,連雞蛋完整的良率也只有六成,遠低於其他雞場的九成;甚至為了讓雞隻健康,還以靈芝多醣體、葉黃素作為飼料,成本幾乎是一般蛋的好幾倍。

也由於蛋質高下立見,使得許多標榜精緻食材的食品廠、餐廳、飯店都爭相採用,「拿鼎泰豐來說,在洽談多年後,放棄了合作多年的老供應商,為求品質,寧願用較高的價格向我們買蛋。」勤億行銷副理鄭雅云說。

歷經扎根、成長、登頂,每個階段都用﹁比別人多想一步﹂的微創意,抓住藍海商機,如今,勤億正邁入新的轉型期,「我們目前正積極開發蛋殼鈣粉、面膜等生技產品!」勤億嘉義廠廠長莊翔熾指出,今年已砸下五億元,建新廠房並結合生物科技開發新產品,甚至準備將產品外銷到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勤億下一個黃金時代,正蓄勢待發。

勤億 Profile

成立時間:1981年

負責人:古榮海

資本額:7961萬元

主要業務:粒蛋、液蛋、

雞精

業績:2012年逾10億元

古榮海的創意煉金術

1. 沒有低單價的產業,只有低單價的經營:任何低階、成熟的產品,都有可能發展出市價倍數的新品,條件在於營運是否創新。

2.沒有創意的空窗期,只有漠視客戶需求:產品的創新來自於客戶的不滿足,商機往往來自於客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15

【每日一黑馬】云知聲:創立一年的公司如何挑戰科大訊飛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876.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石海威

【導讀】云知聲近期的頻頻亮相令其頗受關注。3月27日,在「錘子ROM」發佈會上,云知聲與老牌公司科大訊飛一起,同時入圍了錘子科技的語音解決方案。

云知聲的出現,打破了長久以來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領域的壟斷地位。

羅永浩「錘子ROM」發佈會於2013年3月27日如期舉行,當晚云知聲擊敗科大訊飛成為「錘子ROM」語音解決首選方案,成為發佈會一大亮點。儘管由於環境噪音干擾,老羅永浩羅現場幾次多次現場演示語音控制均告失敗,但云知聲創始人事後樑家恩對i黑馬錶示,依然很感謝老羅「把云知聲帶到了國家會議中心的大屏幕上。」。

一個多月後,在5月7日樂視超級電視的發布會上,云知聲掙回了面子。這台超級電視集成了云知聲的語音交互技術。外界評價稱,「從現場演示效果看,識別準確度和識別效率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準。」

除了錘子ROM和樂視超級電視,云知聲的合作方還有搜狗語音助手。云知聲借助自己的本地語音識別、云端語音識別,以及語義分析等技術為它們提供服務。

而云知聲做為繼科大訊飛後的語音黑馬,一夜之間備受關注。

中科大畢業後,梁家恩在中科院自動化所進行了五年深造,之後加入盛大創新院。2011年,隨著Siri的爆發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梁家恩覺得創業時機已經成熟。從2001年起梁家恩開始接觸語音識別技術,中科院自動化所也是國內最早進行語音識別的研究機構,擁有絕對的技術權威,國內許多語音技術創業者均來自於中科院。

事實上,梁家恩與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峰也師出同門,二者都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梁家恩記得很清楚,當年科大訊飛拿到第一筆錢的時候他還在讀本科,2008年中科大五十週年校慶時,劉慶峰再度做為創業明星被校友們津津樂道,不過那時梁家恩並沒料到,自己有一天會在技術上與科大訊飛抗衡。

梁家恩表示,儘管語音識別看上去只是將語音轉換成文字這麼簡單,但從前端的語音識別到後端的語義理解其實需要龐大系統的支撐。專業領域將人們說話的不同發音在專業上稱之為聲學模型,不同的人說話的內容不一樣,詞序也不一樣,語音識別就是要從中尋找到最具共性的東西,並加以描述,然後與跟模型做快速有效的比對,來滿足需求。

語音技術這種研發最終將需要累積起一個非常龐大大的數據累積庫。,國外從上世紀50~60五六十年代起就開始了這方面進行語音識別的研究,而國內則從80年代起才開始起步有統計的識別。梁家恩很清楚其中的差距,他從2001年起接觸語音識別技術,

中科大畢業後,在國內語音技術的搖籃——中科院自動化所進行了五年深造,之後加入盛大創新院。

2011年,隨著Siri的爆發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梁家恩覺得創業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離職單幹成立了云知聲。目前,除了語音識別技術外, 云知聲目前的核心服務除了語音識別技術外,另一項核心技術是是云計算平台技術。其中,公有云主要針對普通一般開發者,降低使用門檻,用標準化的服務解決技術問題,並此類服務採取免費策略。;私有云主要針對企業客戶,可根據企業的特殊需要提供定製化的SDK和接口調用。服務升級,包括一些定製化的開發以及適配。對客戶需求場景進行優化,包括語料庫的練習。引擎部署在客戶服務器,收取專利費和服務費。

雖然語音識別已成為巨頭們瞄準卡位的關鍵領域,但梁家恩並不擔心自己公司的技術實力,他本人就在語音領域積累了十幾年的研究經驗。眼下,他的擔憂主要在於技術型創業公司如何實現商業化。

科大訊飛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構成很大一部分來自傳統行業,包括政府和運營商,而梁家恩設想云知聲未來的收入比重將更多的偏向互聯網。現階段,云知聲沒有切入垂直化的產品,而是專心做平台,讓開發者基於云知聲的技術去做個性化的產品。梁家恩認為,互聯網的廣告平台、遊戲平台都能賺錢,語音識別將是下一個盈利平台。

不過梁家恩認為,未來只靠技術服務收費是不具備持續性的,讓開發者受益又免費才是長久之計。因此現階段云知聲並沒有切入垂直化的產品,而是專心做好平台,把高門檻的技術轉化成更便捷的服務,讓開發者基於云知聲的技術去做相對個性化,隨心所欲的產品。在梁家恩的設想中,互聯網中廣告平台、遊戲平台都能賺錢,語音識別將是下一個盈利平台。

眼下樑家恩的擔憂主要在於技術型創業公司如何實現自己的商業化。儘管,語音識別已成為巨頭們紛紛瞄準卡位的關鍵領域,但對於從事十幾年語音識別研究的梁家恩來說,巨頭在技術上的追趕他並不擔心。相反,他也梁家恩坦言,云知聲多是碩博以上的高學歷的研發人員員工,但絕大多數人並不瞭解互聯網和商業。如何將技術轉化變成商業,再到公司化運作,梁家恩和他的整個過程自己和團隊也都還在摸索之中。

北京云知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梁家恩
成立時間20126
所在地區北京
員工人數30
主營業務語音識別及語音處理技術研發
2012年營業收入暫無
融資狀況已獲天使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95

Livesense讓一千萬人最快找到最好的工作 三贏祕訣 創立日本網路成功模式

2013-10-14  TWM
 
 

 

日本經濟泡沫化後,打工族人數急劇上升,一千八百多萬人的市場需求,被同為打工族的村上太一所洞悉,創立的Livesense人力網站,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寫下日本網路經濟的另一頁傳奇。

「我還是高中生,打工地點希望離家不超過電車三站,老闆能每天結算當天薪資。我討厭穿制服,聞到菸味會作嘔。」這是日本人力網站Livesense上的一則打工訊息。要找一份工作,同時還要滿足這些需求,若在十年前,恐怕要親自走遍三個電車站的距離,看遍每一張貼在店外的徵人廣告,還不一定找得到,但現在只要上Livesense的網站,一指搞定!

日本自從經濟泡沫瓦解後,企業精打細算,減少錄用正式員工,改聘打工族。根據二○一二年的日本政府統計資料,日本受薪階級五一五四萬人中,約三成五為非正式員工,達一千八百多萬人。七年前,Livesense迅速切入這塊大餅,開始提供嶄新服務。

發祝賀金 吸引求職者上門台灣無名小站創辦人林弘全分析說:「日本原本也有人力銀行推出服務,這些占優勢的先行者可以要求求才企業先付費。但是像Livesense這種後進者,就只能思考創新的商業模式,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想打工的人上Livesense旗下針對打工者營運的網站Jobsense,就能依自己的喜好逐步查詢,可選擇打工區域、交通路線、職務等,每縮小一次範圍,網站上的「符合本條件的求才數」也會跟著變動,讓求職者知道自己有興趣的打工機會有多熱門。這個網站也每日更新,可以看到最新的求才件數。

Jobsense網站上還刊登許多對求職有幫助的專題,例如如何寫履歷表、打工經驗談、最新的打工趨勢等;另有清晨打工、高薪打工、可轉為正式職員的打工等特別企畫。除了資訊豐富之外,最吸引打工者來這裡找工作機會的,還是「錢」;求職者透過Livesense找到工作後,Livesense會發給祝賀金二萬日圓,這個數目約相當於二十小時的打工薪資。這個致命的吸引力容易讓求職者告訴周遭的人,達到廣為宣傳的目的,Livesense的人才資料庫也跟著擴大。

另一方面,依照人力銀行傳統的作法,企業委託徵才要付一筆費用,卻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人才。為改善這個問題,Livesense讓企業不必先付錢就能登求才廣告;找到人之後,Livesense再收費。因為沒有風險,多數企業都願意在網站上刊登求才訊息。這種被稱為「成功報酬型」的觀念,讓求才者、求職者和平台提供業者三贏,也讓Livesense快速崛起。

業務多元 發揮乘數效果林弘全認為:「Livesense提供祝賀金的作法真的很聰明,而且它其實也是確認上班回報的機制,目前看來,這個模式相當成功。」CyberAgent Ventures台灣區總經理Alice Fang也指出:「日本原有的公司或許因為用戶已經習慣,也或許有一些包袱,不易改變服務形態。Livesense找到了一個市場上沒有的營運模式,規模做大以後就有乘數效果。」繼打工者之後,Livesense於○九年陸續推出正職者使用的「Jobsense Link網」,以及派遣人員專屬的「Jobsense派遣網」;一○年則橫向發展租屋服務,推出「door租賃網」;一一年,口耳相傳的「轉職會議」正式啟用。業務多元化的好處是發揮不同領域的乘數效果,增強開發服務的能力,利用搜尋引擎最佳化︵SEO︶的服務來聚集人潮,吸引更多使用者。妥善運用SEO這種網路行銷手法,讓求職者在雅虎或谷歌網站上,輸入「打工」等關鍵字時,會最先看到Livesense的網站,達到高集客力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節省宣傳的費用,把成本降到最低。

點評企業 經驗分享成效大Livesense對自己的服務開發力也非常自豪,從企畫到網站設計、系統開發等都不假手他人。村上太一表示,公司員工常訪問用戶,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探索需求;而且由於這些業務不外包,開發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得以累積,就能建構一個迅速確實的服務體制,這對公司的長期發展而言,絕對有其必要性。Livesense還觀察到,求職者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工作總有很多疑慮,希望有經驗人士來解惑,「轉職會議」就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它的運作方式是,由各企業的員工或前員工來介紹這家公司,有意到這家公司上班的人,能先有初步的了解。網站還有目前口碑最好的排行榜、查詢最近最熱門排行榜等。村上太一指出,一個月約有三百萬人使用網站,公司會站在中立的立場,盡可能把事實傳達給求職者。

Alice Fang分析指出,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除了SEO,網路業者勢必也要善用社交網站等其他行銷手法。「就像很多網友會對餐廳有點評一樣,轉職會議就是讓用戶對公司點評,根據實際經驗抒發個人意見。這種方式讓用戶對公司有信賴度,而且形成黏著度,增加停留在這個網站上的時間。」透過這些努力,Livesense到今年六月止,使用Livesense服務的企業累計達三七一七五家,使用者約有一千萬人。Livesense八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一至六月營業額為二十一億日圓,稅後純益比去年同期增加六八%,達到五億二千萬日圓;預估全年稅後純益達八億七千二百萬日圓,增加幅度為四六%。村上說,未來將繼續擴大現有事業市占率,並致力開發新事業,繼續書寫日本網路經濟新傳奇。

創造三贏!

——Livesense成功的商業模式

企業客戶

‧無效免費(零風險)

‧揭露資訊費用便宜

成本效益提升

Livesense

‧業務成本降到最低

‧低成本營運

‧顧客企業不斷增加

‧不大舉聘用員工也能擴大規模

‧高集客力

媒體力提升

求職者

‧資訊豐富

‧領到「祝賀金」

好處增多

撰文‧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72

張果軍網羅《中時》、《壹週刊》大將 創立《風傳媒》 熱血金童辦網路報 掀媒體小革命

2014-01-20  TWM
 
 

 

「如果,你已經厭倦台灣媒體的黨同伐異、公器私用,風傳媒來了!如果,你無法認同台灣媒體的輕薄、內視,風傳媒來了!」百花齊放的網路媒體中,風傳媒網站首頁與臉書粉絲團上的簡介,顯得殺氣騰騰。

這個在今年一月十五日起跑,二月十八日正式開站的網路原生報,組成分子相當搶眼,曾是投資界與金融圈金童的張果軍,網羅了一群出身《中國時報》報系和《壹週刊》的資深媒體人;他們推出的新媒體,要如何在競爭激烈,且獲利不易的網路媒體戰中殺出一條血路?更令人好奇。

儘管擁有美商高盛台北分公司總經理和富邦證券董事長的輝煌經歷,行事低調的張果軍,過去對新聞界而言相當神祕,如今首度創業成立媒體,跌破各界眼鏡。

監督政府 帶來進步力量一月九日,張果軍在風格新穎的《風傳媒》會議室接受《今周刊》專訪,背後鋪滿一整面牆的黑板上寫著「新聞.專業.倫理」,這是自我期許;香港網路媒體《主場新聞》創辦人劉細良的留言:「你可以去到幾盡?(為了達到目標,你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則是訪客對風傳媒的期待。

一開始,張果軍談到計畫在二月十八日舉行記者會,屆時將不邀請政界和商界人士。「我想要發揮媒體的第四權角色,監督公共政策,他們是要被監督的對象,請他們來,沒意思!請社運團體和弱勢團體來就好!」據了解,張果軍進軍媒體的緣起,是他在退休後擔任富邦金控顧問,曾協助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處理壹傳媒購併案,因此對媒體有了較深入研究,從而產生興趣。

《風傳媒》發行人王健壯透露,刺激張果軍想辦媒體,是看到二○一二年媒體購併,以及反媒體壟斷過程中,呈現出的種種問題。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背景,也多少影響了張果軍的決定。張果軍說,他對社會有些熱情與理念,「我們這個世代很幸運,但上一個和下一個世代卻都很辛苦,若不做一些事,下一代的環境會很糟糕。」未來股權將分散 避免干預他說,想做媒體,是因為對台灣媒體環境失望,媒體似乎都有固定的立場和顏色,報導的內容也很瑣碎和八卦,沒有閱讀價值;他希望能做報導有價值、值得思考議題的媒體,監督政府,也給社會帶來進步力量。

《風傳媒》以「國風傳媒有限公司」登記,資本額為五九九七萬元。張果軍強調,他是百分之百獨資,在媒體做出成績後,一、兩年後會考慮對外募資,但每位股東持股不能超過一○%,「不會有人主導,包括我自己。」他說,現階段會先籌足五年的資金,因為未來三年台灣政治將出現重大變化(今年底地方七合一選舉、一六年初總統與立委選舉),希望風傳媒能凸顯特色,做出成績。

對新媒體定位,張果軍說,《風傳媒》希望跨出台灣,把中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華人觀點納入;目前已規畫與《亞洲週刊》、香港《主場新聞》等媒體合作,呈現不同觀點。

張果軍說,《風傳媒》架構包括新聞、調查、論壇和評論,新聞著重政治、國際與兩岸,同時也會與網路社群、獨立記者和其他媒體合作。至於張果軍自己最擅長的財經,他認為,財經需要的是透過專業分析提供決策參考,故先在論壇邀請分析師提供專業評論,與精誠資訊合作提供一般財經訊息,到第二階段才會做財經新聞。

張果軍強調,這個新媒體會多與讀者互動、對話與分享,不只寫文章,還要了解讀者反應,與讀者討論並感動讀者;若報導最新流行音樂,就要連結讓讀者聽得到。二月推出的手機App,也會有留言、投票、分享等創新的互動功能。

不過,二○○○年創立的第一家綜合性的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即因財務不支而陣亡,《風傳媒》能否存活,外界仍持觀望態度。張果軍認為,社會已轉型,資訊取得管道多元,但讀者的新需求沒有被滿足,且網路廣告成長很多,現在時機剛好。目前雖有許多網路媒體,很多主流媒體也有網站,但內容與平面一樣,並未利用網路特色。

不燒錢搞影音 先累積讀者出身外資圈的張果軍辦媒體,外界好奇獲利模式,他笑說:「若從賺錢角度看,就不會做這個了。」但他坦承,一個好東西需要被使用者認同,否則無法活下去,故要有足夠的流量和影響力;要推出好的內容和社群經營,除了廣告與業外收入,在虛擬與實際之間也會有創新作法,包括是否推出虛擬貨幣讓讀者消費,以產生更大的社群凝聚力,建立新的商業模式。

王健壯分析,張果軍精密計算過,現有資金不夠雄厚,所以「很燒錢」的影音不是發展重點,要先花最多資源與讀者建立互動。隨著內容與社群成長,再來尋求外來資源,這是避免一開始就有出資者的意見介入,也避免引起外界質疑。

《風傳媒》編制相當精簡,張果軍希望不要超過四十人,他認為創業時過早規模化,會是錯誤。張果軍的太太Alice也是出身高盛,他笑說,Alice現在負責投資賺錢;有趣的是,Alice在《風傳媒》的黑板寫下:「不要忘了要賺錢!」

資深媒體人志同道合

《風傳媒》能一開站就受矚目,張果軍網羅一群媒體與網路好手是原因之一。除了王健壯,總主筆夏珍、副總主筆呂紹煒、執行副總編輯吳典蓉和副總編輯閻紀宇,皆出身《中時》報系;總編輯謝忠良以及記者蔡慧貞、朱明等,則出身《壹週刊》。除了資深媒體人,PTT板主「神父」、以戲謔嘲諷風格報導時事的「NONews不新聞」板主林瑋豐,則為論壇生力軍。

如何網羅到這些人?張果軍說:「我沒說服他們,是他們說服我,他們的熱情感動我。」大家都對媒體環境不滿意,想做出改變。他與謝忠良是三十幾年前當兵的好朋友,「他們有媒體專業,我負責有紀律地處理商業上的事,包括控制成本、行銷等,這是很好的結合。」《風傳媒》以美國重要新聞網站《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為標竿,王健壯是靈魂人物,一年前就參與籌辦,但直至開站前才決定加入。

王健壯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表示,他認同張果軍的理念,想要辦一個獨立於政黨、獨立於人云亦云現象的媒體,此刻的台灣需要具有獨立性格的媒體,這是一條長路,張果軍也幾乎辭去所有在金融圈的閒差。

王健壯坦承,風傳媒會面臨幾個問題,首先是全世界網路媒體很難找到獲利模式,可能有兩年時間無法獲利;其次是它雖然是新媒體,但要堅持老價值,也就是批判、進步、多元、包容;再來是因應未來數位匯流,必須找到新的方法,如何讓公民大量參與;最後是如何做出其他媒體沒做到或做不好的,新聞選擇角度避免瑣碎化、極端化、小報化、民粹化的傾向,要凸顯進步價值,如人權等問題,要勇於表態。

去年秋天自《時報周刊》退休的夏珍,選擇風傳媒重新出發,這是她生平第二份工作。她說,媒體的價值正在改變,《風傳媒》作為網路媒體有風險,因為網路新聞講究輕薄短小快,但新聞價值不能因媒體改變而改變,所以未來報導與評論,重點會放在影響大多數人的公眾利益。

「《風傳媒》就是在做媒體的小革命!」王健壯總結說。至於能否像網站上標舉的「捲起千堆雪」,外界拭目以待。

張果軍

出生:1959年

現職:國風傳媒董事長

經歷:富邦金控顧問、富邦證券董事長、高盛台北分公司總經理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BA、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婚姻:已婚,無子女筆陣堅強 準備引領新革命──《風傳媒》編輯部高層名單發行人 《中國時報》前社長 王健壯總編輯 《壹週刊》前副總編輯 謝忠良總主筆 《時報周刊》前社長 夏珍

執行

副總編輯 《中國時報》前執行副總編輯 吳典蓉副總編輯 《中國時報》前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閻紀宇

副總主筆 《中國時報》前副總編輯 呂紹煒

整理: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7

《風雲人物》他,創立三家公司 都改變人類生活 全世界最聰明腦袋 教你四堂領導課


2014-06-16  TWM  
 

 

一場與天才面對面的七十分鐘,每個人限制發問一個問題,你會想問馬斯克什麼?

我們透過現場第一手觀察,告訴你為什麼他被喻為賈伯斯之後,新一代的創新天才,讓你知道,即使是創新天才如馬斯克,他一定會做的四項基本功是什麼。

撰文‧賴筱凡

「事實上,我的目標是希望大家愛Model S(特斯拉電動車)勝過他們的房子,我認為這是可能的,現在能給人們這樣快樂的產品,已經不多了,而我希望,特斯拉的產品能讓使用者快樂。」馬斯克如是說。

這應該是馬斯克今年股東會簡報內容裡,最令投資者動容的一句話了,沒有夾雜太多利益、獲利考量,馬斯克只是很單純地想讓世界變得更好,讓人們更快樂。這就是馬斯克,一位被喻為繼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之後,最受矚目的創新天才。

許多股東不計成本,千里迢迢地飛到美國舊金山參加特斯拉股東會。有爸爸帶著年僅十一歲的兒子來朝聖,也有中國投資人親赴現場,為的就是一睹馬斯克的風采。這個與馬斯克面對面的機會,時間僅僅七十分鐘,但已足以窺見馬斯克身為新一代創新天才的魅力。

第一課:別把賺錢當目標,去做夠酷的事他年僅四十三歲,就擁二五二○億元身價,並身兼兩家公司的執行長和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一是電動車公司特斯拉,一是太空火箭公司SpaceX,第三則是太陽能公司SolarCity。

三家公司做的事都很瘋狂,都想改變人類生活:特斯拉要讓全世界開車都不用再加汽油;SpaceX要將人類送上火星;SolarCity要讓更多人使用乾淨的太陽能源。

南非出生的馬斯克,隨著離婚後的父親來到美國。在史丹佛大學念了兩天博士課程就休學,去追逐他的網路創業夢。

一九九九年三月,馬斯克與朋友共同創辦了網路金流公司X.com(後來改名為PayPal),後來這家公司被全球最大網路交易平台之一的eBay以十五億美元收購,其中一.六五億美元歸給馬斯克,當時,他年僅三十歲。

對於馬斯克來說,他致富得很早,但賺更多錢並不是他的人生目標,做一件夠酷夠瘋狂的事情才是。

「如果有一件是夠重要的,即使其他的人都反對你,你也應該去做。」這是二○一三年馬斯克被《時代》雜誌選為具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時,他親筆寫下這段話,概念很簡單,就是堅持你所相信的事。

近年來,特斯拉靠著兩款電動超跑,成了矽谷耀眼新星,然而,由於馬斯克的顛覆作法,省略汽車經銷商,讓消費者直接對特斯拉下單,惹毛了傳統汽車業裡的人。

從德州、亞利桑那州、維吉尼亞州到紐澤西州,汽車經銷商積極遊說州政府對特斯拉祭出禁賣令。為了這場與汽車經銷商的戰爭,馬斯克去年曾一度淚灑股東會現場。

「汽車經銷商們試著要特斯拉與他們妥協,將特斯拉的電動車交由他們來銷售,但這套模式真的對一家剛起步的汽車公司行得通嗎?如果過去九十年來,這套模式都不利於新車廠,那為什麼特斯拉要這麼做呢?」馬斯克與龐大的汽車舊體系對抗。

一年後證明,不與汽車經銷商妥協,特斯拉仍舊營運得很好,甚至有更多消費者願意買單,時至今日,馬斯克仍如此堅信著他的信仰,而且不因別人的不認同,就去改變。

第二課:哪裡挑戰最大,辦公桌就設哪馬斯克是十足工程師個性的人。他將辦公室直接設在生產線最前端,遇到問題隨時能解決。他曾說,特斯拉在產品升級還有很多問題,哪個環節挑戰最大,他就把辦公桌設在哪。

一名供應商觀察,「內部員工都知道,馬斯克其實給團隊的壓力很大,他是那種遇到問題就要de-bug(除錯)的人。」這些年,特斯拉在產品開發上遇到不少問題。尤其近兩年,他要將年產能從六千輛拉到二.二萬輛,這對馬斯克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今年,更要提升到三.五萬輛。

量產成了馬斯克當前最需解決的問題,可是,他沒有太多遲疑,就拿興建「超級電池廠」來說,即使特斯拉的態度很明確,但合作廠商松下電器還是有疑慮。

「我們每天都和松下開會,一開始松下也不確定,我們設定要讓電池成本縮減三○%的目標是否能達成,但我想,他們現在已被我們給說服了。」馬斯克在股東會上說。

第三課:保持戰鬥狀態,隨時準備走人馬斯克的薪水只有像徵性的一美元,但他擁有二七%的特斯拉股權,其中五三○萬股,是二○一二年特斯拉分紅配給他的。

這五三○萬股是以每股三十一.一七美元,讓馬斯克認購,對照今日特斯拉股價超過兩百美元,市值增加了五.六倍之多,這些分紅股票價值超過十億美元。

但是,這是一筆長達十年的交易,因為在這十年裡,馬斯克都不能執行這個選擇權,除非他達到董事會開出的目標:讓特斯拉的市值增加至四三二億美元,還有順利讓接下來的Model X與第三代車上市。

面對這麼龐大的分紅,馬斯克從未將它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只要他沒辦到董事會對他的要求,龐大分紅他就一點也拿不到,甚至對他來說,一家公司沒有永遠的執行長,而他也不會永遠都是特斯拉的執行長,這一點,打從他進特斯拉的第一天,將原本特斯拉的兩位創辦人踢出去,他就很明白地意識到這一點。

沒有了馬斯克的特斯拉,還會再創奇蹟嗎?「我想會的,當然要看是誰接手了。而且我也不可能永遠當這家公司的CEO,我希望未來我不當CEO以後,特斯拉仍能成長。」馬斯克這麼回答。

第四課:堅守承諾,股東才會相信你除此之外,馬斯克還有一項重要的領導特質,那就是堅守他所說的每一句承諾。曾有股東問他,「到底特斯拉的銷量要多大,公司才會賺錢?」當時馬斯克告訴他,大約八千輛左右,後來特斯拉確實賺錢了,就在去年第一季時,短暫獲利一千五百萬美元。

當然,後來狀況又不一樣,特斯拉在拓展市場,又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新車。因此,即使去年特斯拉在全球賣出二.二萬輛車,始終難脫離虧損狀況。

回到這七十分鐘的談話上,儘管公司不賺錢,現場卻沒有一位投資人悲觀以對,相反地,他們對特斯拉的前景很樂觀,「它不只會是下一個『蘋果』,甚至有機會超越『蘋果』,畢竟馬斯克有機會比賈伯斯更好。」說話的是從特斯拉掛牌第一天就投資的資深股東蓋格,他每年都來參加股東會,想聽馬斯克說什麼。

不同於其他公司老闆總在股東會上釋放利多風向球,馬斯克沒有給大家太多獲利的期待,但他要傳達的訊息很清楚:特斯拉的營運很健康,而且走在對的方向上。

去年馬斯克曾在股東會說,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計畫讓全美國的充電站據點又更多了,或許他會考慮,帶著五個兒子,一起開車從舊金山橫越美國到東岸,因為那是他年輕時,與哥哥一起開車回家的路。

今年他不等股東問,自己主動談起這項承諾,「很可惜,孩子們有一些上學的考量,所以沒能完成,但我還是和團隊一起完成這個開電動車橫越美國東、西岸的計畫。」講到這段時,馬斯克掩不住興奮,臉上掛滿笑意。這象徵特斯拉又邁前一步,開電動車不再需要擔心半途沒電。

短短七十分鐘報告,讓人看見馬斯克腦中勾勒的藍圖,我們也從中學到他企圖改變世界的四堂領導學。在已經沒有賈伯斯的時代,所幸,我們還有馬斯克這個全球最創新的腦袋,能為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馬斯克(Elon Musk)

出生:1971年

現職:特斯拉執行長

經歷:SpaceX執行長、PayPal創辦人、SolarCity董事長學歷:美國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史丹佛大學物理研究所肄業家庭:已婚,育有五子

馬斯克大事紀

1999年 第一次創業。成立網路金融服務公司X.com 2000年 X.com改名為PayPal 2002年 創立SpaceX(火箭公司);eBay購併PayPal,個人得1.65億美元2004年 入股特斯拉,並且擔任執行長與產品建構師2006年 投資SolarCity,並且擔任SolarCity董事長2012年 SpaceX成功地將太空飛船送向國際太空站,開啟太空私營化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