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南什寒:“天上”的最美中國鄉村是這樣發家致富的

海南島四周環海、地勢低平,中部皆山。一個名叫什(zhá)寒的小村莊就深藏在眾山下海拔800米的盆地中。地區偏遠、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交通不暢、山路十八彎。即便如此,村民李虹還是選擇在此地繼續生活下去。理由很簡單: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許多老人都活到100歲。

李虹今年四十出頭,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許多,兩個孩子都在山外的鎮上讀書,最大的已經上了初中。和其他少數民族村民一樣,她本來靠種地為生,家里窮得叮當響。

“什寒”是黎族地名。“什”在黎語中是“田”,“什寒”意指“寒冷的田”。作為海南島最偏遠、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什寒村有“天上什寒”之稱,曾是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下稱“瓊中”)中最貧困的一個,而瓊中又是海南18個縣市中經濟排名倒數的縣。

但什寒村也有時來運轉的時候。在2013年奪得“最美中國鄉村”桂冠後,什寒村的生態旅遊業便蓬勃起來。李虹開起了一家農家樂,生活過得一點兒也不比縣城的市民差。

其他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改善。官方資料顯示,從2009年到2016年,什寒村村民的年收入從不到1000元增至13721元,7年增長13倍,並就此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這個小山村的蝶變,得益於這里的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這里“窮”得連農作物都不願意生長

4月下旬,第一財經記者從瓊中行政中心營根鎮車站乘坐汽車出發,車行約15分鐘後,開始駛向一條寬約4.5米的盤山公路。途中森林茂密,蒼翠欲滴,溪流纏繞,鳥鳴蟲叫。

據《瓊中地名誌》記載,什寒村曾是古代驛站,這條道是當時的古道,是萬寧、瓊海到白沙的必經之地。美國傳教士香便文、丹麥傳教士冶基善曾在一百多年前徒步考察五指山區黎峒時經過。

今天的什寒村,由沖沙、什托、元也和苗村等4個自然村組成,共有村民500余名,皆為少數民族,其中苗族約300人,其余是黎族人。

汽車在山路上前行。大約40分鐘後,隨著一塊刻有“奔格內”三大個字的木牌映入眼簾,什寒村就到了。奔格內在當地語言中,意識是“來這里”。

由於汽車一路盤旋而上,下車後,記者開始感覺到頭暈,像玩過山車後的感覺。“現在交通已經非常好了。”聽到記者說從瓊中來到什寒村路況複雜時,李虹說,“要是在以前,我們要走上好幾個小時。當時的路面才這麽大(她用手比畫著大約50厘米寬),而且陡,下雨時容易打滑,危險。”。隨著一塊刻有“奔格內”三大個字的木牌映入眼簾,什寒村就到了。奔格內在當地語言中,意識是“來這里”。

村民黃秋梅對此有著更切身的體會。20年前,在她出嫁當天,迎親隊伍將她從鄰近的沖山鎮接到什寒村,光在路上就走了3個小時。“我幾乎是爬著上來的。”

偏遠、交通不便似乎成了貧窮的代名詞。黃秋梅說,當時“村里多數人的房子都是破舊的瓦房,還有茅草屋,村里不通電,一入夜,山氣的寒冷侵襲而來,心里也跟著發冷”。

由於山里濕氣太重,那時什寒村總是濕漉漉的。李虹對此也標“不知道為什麽”。但她看到,這種氣候對村里的茅草房影響大,茅草幾乎兩三年就要換一次,趕上陰冷潮濕的季節,村人甚至長達1個月見不到陽光,而道路泥濘和隨處的豬牛糞便更是讓人寸步難行。在這種情況下,過年過節,一些外地嫁過來的媳婦甚至不好意思讓娘家人來走親戚。

不過,什寒村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在上世紀80年代,什寒村一度是遠近聞名的養牛村、富裕村。那時候,什寒村每家每戶都有幾十頭牛,村里一些不錯的老房子都是靠養牛建起來的。

“當時專門有公司來收購。”什寒村黨支部書記王國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總體來說,當時養牛好,收入不錯。”

但好景不長。出於生態保護的需要,政府號召村民封山育林,這讓原本可以用來放牧的土地逐步減少,原始養牛產業遭受巨大打擊,村里的生活水平也大不如以前。

不養牛後怎麽辦?什寒村開始把目光轉向傳統的農作物。然而,高海拔讓什寒村的土地對許多經濟作物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傳統的種植業在這里幾乎被堵死了。 “最後我們都不想種了。”王國康說,“我們於是開始種水稻和中藥材益智。”但由於缺少有效的管理,以及價格易受市場波動影響,種植益智的效益也一直上不去。

貧窮繼續糾纏著什寒村。

“大開大建”的發展道路是走不通的

為走出困境,20年來,什寒村人一直在想法子。

直到2009年,當地官員在一次進山走村活動中發出疑問:什寒村如此之美,為何卻如此之窮?經過調研,他們打起了發展生態旅遊業的算盤:什寒村改造勢在必行。

也是從2009年起,瓊中縣政府先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2000多萬元,投入什寒村的景觀景點、文化廣場、遊客咨詢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堅持居民零動遷、生態零破壞、環境零汙染,最大限度地保留村莊原有的田園風光和黎苗文化。

黎苗文化在什寒村隨處可見,村民住房便是其中之一。記者在什寒村采訪中看到,這里每一間房子的裝修都融合了黎苗文化。在粉白的墻頭上貼有苗繡花紋圖案,像苗服上精致的滾邊;屋頂兩端裝有略微上翹的牛角,這是苗族人心目中的圖騰;青灰色的四圍墻底,黛色屋頂瓦片,在白的墻壁和屋脊線的配合下,像一幅水墨畫。

遊客就是要體驗一種民族風情。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天生什寒”里的人的居住環境究竟與外界有何區別。

緊接著,到了2012年,瓊中縣政府決定把什寒村當作瓊中打造“奔格內”鄉村旅遊的扶貧示範點,將農業和旅遊業進行融合,引導村民逐步吃上旅遊飯。通過旅遊扶貧試點,促進什寒村的產業融合和創新,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做文章。

其中,“吃”,挖掘黎苗傳統特色飲食,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農戶經營黎、苗農家樂,讓遊客品嘗三色飯、竹筒飯、魚茶、山蘭糯米酒等。“住”,打造民族風情的“奔格內”民宿休憩場所,讓遊客感受當地天然大氧吧的清新和放松。“行”,利用山地坡緩、植被豐富、田園景觀優美的自然條件,修建“奔格內”國家步道,讓遊客體驗鄉村原野樂趣。

而“遊”,則結合什寒自然風光、田園、溪流、黎苗風情、傳統民居、庭院等資源,讓遊客參與犁田、插秧、采茶、飼養、種植等農耕活動,體驗農家傳統勞動。“購”,將鐵皮石斛、蜂蜜、靈芝等農家特色農產品進行包裝和推銷,倡導農戶將家里特色手工藝品、農產品向遊客銷售。“娛”,成立了什寒農民文藝隊,定期舉辦周末篝火晚會,表演原生態黎苗歌舞、與遊客互動,讓遊客親臨其境感受黎風苗韻。

和其他部分村民一樣,李虹將家里空余的三間房改成民宿,同時也經營了一家農家樂餐館。“一到周末,特別是到了節假日,我這里就是爆滿,整個村莊的民宿都爆滿。”她說,“在村道上,走的全是人。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

自2013年8月正式開門迎客以來,村民的人均純收入持續攀升,2013年人均純收入為6429元、2014年人均純收入7582元,2015年人均純收入超過8000元。

而現在,王國康對記者說,“我們這里的人均年純收入已經超過10000元了。”

打理一家農家樂餐館和民宿已經夠李虹忙碌的了,可她還是常常忍不住帶上幹糧上山尋些“野味”——野菜、蜂蜜、中草藥——一去就是好幾天。她會把得來的野味結合上述“購”的元素,賣給遊客來增加收入。“要靠山吃山嘛。”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但前提是,我們不破壞一草一木。”

經過村民的精心保護,2013年什寒村被評為“最美中國鄉村”。2014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歷史古村,被中外旅遊文化協會、中國文化與旅遊產業聯盟評為最美中國鄉愁旅遊村寨,被海南省旅遊委評為海南五椰級鄉村旅遊點。

他們總是久久不肯離去

什寒村可以說是整個瓊中的縮影。

瓊中地處海南生態保護核心區,森林覆蓋率83.74%,素有“海南綠肺”“天然氧吧”之稱。雨露溫潤的瓊中,高山、低山、丘陵、臺地河道、階地地貌品種豐富,海拔最高處近1900米,海拔最低處只有25米;無論從哪個方向擡眼,山巒重疊,如墨如黛。

青山綠水的瓊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西南部的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西部的鸚歌嶺海拔1811米,南部的吊羅山海拔1290米,北部的黎母嶺海拔1412米;有大小河溪共241條,純凈的泉水從崇山峻嶺里汩汩流出,孕育著海南島上的母親河。

從2014年起,瓊中開始挖掘每個村莊的歷史遺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人文元素,綜合考慮村莊黎苗民族特色、房屋分布及地勢情況等因素,累計投入6億元,打造富美鄉村建設示範點168個,打響了“富美鄉村”品牌,實現項目建設與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發展、山區綜合開發有機結合,逐步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逐漸呈現出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民收入不斷增長、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的局面。

瓊中的生態旅遊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甚至在2018年春節期間,瓊中縣還迎來了首批俄羅斯旅遊團,與當地黎苗同胞一起過大年。據統計,2017年瓊中縣接待旅遊人數13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億元。

近年來,瓊中先後榮獲“2016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魅力十佳市縣-生態建設縣”、“最美中國·民俗(民族)風情目的地”、“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區”等稱號。

瓊中縣最新發布的《中共瓊中縣委關於落實〈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實施方案》(以下稱《方案》)稱,將在2020年前全面開展瓊中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

按照《方案》,瓊中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努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到2020年,生態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生態安全屏障得到全面鞏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綠色的發展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瓊中是典型山區民族自治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想要徹底擺脫貧困,‘大開大建’的發展道路是走不通的。”瓊中縣委書記孫喆此前說,“因為瓊中的美緣於綠水青山。”

記者在什寒村采訪結束時,再次路過村口,突然看到一棵大樹,高約五層樓,綠葉繁茂,冠如傘蓋。走近一看,樹根盤錯,樹幹嶙峋。擡頭一看,其腰部掛著的提示牌赫然寫道,這是一棵重陽樹,樹齡800年。

村民告訴記者,來這里的遊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旦來到這棵樹下,他們總是久久不肯離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