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喬布斯譏諷PC 「五霸」云中探路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7/0NMDAwMDIyNDM0Ng.html

美國紐約芳草地藝術中心,披頭士音樂響起,喬布斯出現在會場,全場集體鼓掌,近期關於喬布斯的流言瞬間消逝。

喬布斯帶來新的產品——iPad2。如果說iPad2是喬布斯送給消費者的禮物,他在現場說的一句話則是送給所有PC廠商的禮物,抑或是警告。喬布斯說:平板電腦是後PC時代的設備,要比PC更容易使用,更依賴用戶的直覺。

消費者們在擔心:病魔纏身的喬布斯今後能否還給我們帶來驚喜;PC同行們則在思考:新時代,路在何方?

新時代,需要新的玩法。

路在「云」中。喬布斯的iPad、iPhone、iTunes告訴同行,該跟PC說再見了,該製造云終端了,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或是提供云服務了。聯想、宏碁受到了喬布斯的啟發,複製蘋果路線,大力發展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目標則是做云設備提供商。

當然,「云」中的路不止一條。2月28日,戴爾服務中國公司落戶廈門時,戴爾服務部的中國區總經理柯克·威廉姆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公司作為區域總部,將為戴爾在中國的服務業務的發展提供支撐。這是戴爾服務首次在美國之外設立區域總部。

威廉姆斯同時透露:戴爾已經計劃在廈門設立一個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計算、存儲,以及各種云計算服務。

戴爾全球副總裁萊爾斯在廈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戴爾首先要成為一家系統集成商,然後成為一家云方案提供商。

轉型的不止戴爾,轉型已是PC行業的共識。惠普在去年進行了一系列併購,選擇的則是一條全面出擊的路線:云終端+云方案。

PC的黃昏

2010年5月,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這成為新時代到來的標誌性事件。截至目前,蘋果市值為3300億美元,微軟為2286億美元。

PC的黃昏並不代表PC產業漸行漸遠,逐漸消亡。戴爾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EO楊超說:很多人對PC產業的前景有誤讀。PC的黃昏,並不是PC產業不存在了,它將繼續作為一個產值巨大的產業存在,只是市場增長放緩,創新空間變小,PC產業格局已經不會有大的變化。

所謂格局已定,即「五大統治全球」。目前「PC五霸」分別是惠普、戴爾、聯想、宏碁、華碩。蘋果則以另外一種方式生存。除此之外,其他廠商都很難生存。

在中國市場,「千年老二」方正電腦已與宏碁合作。曾經風雲一時的TCL、海爾、浪潮已經減少對PC業務的投入,轉而發展其他業務。在日本,NEC的PC業務被聯想收購;富士通則偏安於日本。在歐洲、美國等市場,已形成五大分而治之的局面。

跟PC時代說再見,並不是說PC將消失,而是說PC已經交出了影響力第一的桂冠。縱觀前五大PC廠商,PC業務仍然保持增長。2月16日,戴爾發佈的2010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收入15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5%;全財年的收入是615億美金,同比增長16%。

楊超評價說:「不管收入、增長率、利潤都創了紀錄。」2月15日,聯想發佈2010-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綜合銷售額達58億美元,同比上升22%。惠普第一季度營收為323億美元,與一年前的311.8億美元相比增長4%。

PC產業本身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比如在新興市場,增速更快。戴爾整個印度的增長是37%,中國的業務增長了21%,東南亞增長33%。聯想新興市場銷售達11億美元,增長率達34%。

楊超說:爭奪「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為代表新興市場會是PC廠商之間的最後一場戰爭。

對於中國市場,戴爾勢在必爭。楊超表示,2011年,戴爾將在中國增加1000家戴爾體驗中心、1000家服務中心,供企業級客戶體驗戴爾的產品及服務。戴爾還會通過戴爾在線、零售渠道(比如國美、蘇寧),甚至在線商務平台(像京東、淘寶)的合作,形成渠道互補。

美國廠商戴爾、惠普的歷史經驗是:失去了日本市場,產生了富士通、東芝兩個日本本土競爭對手以及一個全球競爭對手索尼;失去了歐洲,產生一個全球的競爭對手宏碁;失去了中國,產生了一個全球級競爭對手聯想。

接下來的東南亞、非洲將不足以改變格局。「最後之戰」的硝煙散盡之後,「五霸」或是「三強」的格局將最後確定。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PC市場的「緩慢」增長已經不足以支撐投資者。惠普財報公佈的當天,股價大躍9.62%。

當日,云基礎設施提供商EMC公司一位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評價,投資者希望惠普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比如雲計算方面的發展,但惠普表現顯然盡失人意。

云中「探路」

PC的黃昏,將是IT巨頭集體轉型期。

如果IBM收購普華永道、惠普收購EDS標誌其全面進軍IT服務,那麼戴爾則是收購佩羅系統全面進軍IT服務。

2009年9月,戴爾出資39億美元,協議收購佩羅系統(Perot Systems)。當時佩羅在全球有四萬五千名員工,戴爾全球有六萬名員工,收購佩羅系統之後,戴爾服務在醫療保健方面成為最大的服務提供商。

收購佩羅也是邁克戴爾復出之後的「新政」風向標,此後,戴爾在IT服務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收購。

通過收購佩羅系統,戴爾也收購了畢博公司。畢博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其前身是從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分拆出來的畢馬威諮詢公司。

此 外,2009年戴爾斥資14億美元收購存儲廠商EqualLogic;2010年2月,收購信息安全服務廠商SecureWorks;2010年7月,戴 爾收購了數據中心控制和協作管理軟件供應商Scalent;同月以1.5億美元收購Ocarina;當年11月,收購云計算解決方案廠商Boomi;12 月以9.6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服務供應商Compellent;同月還收購了歸檔專業服務廠商InSite One,以及軟件公司InSiteOne。

楊超透露:僅在2010年第四季度,戴爾就進行了九次收購行為,這些收購包括存儲、服務和安全以及整體的解決方案。

在大舉收購的同時,戴爾公司成立戴爾服務部門,以發展IT服務業務。據威廉姆斯透露:整個戴爾服務業務部門在全球大概有四萬三千名員工。

以 剛剛落戶中國的戴爾廈門服務總部來說,其包括員工600名,全部為高技術人才。威廉姆斯表示,這個服務總部未來除了現有的支持性業務外,還將發展兩塊業 務:一是IT服務與外包;二是呼叫中心業務。未來戴爾在廈門的服務總部開展的服務包括業務諮詢、信息技術諮詢等,服務對象涵蓋能源、金融、醫療保健以及政 府信息化等。

事實上,戴爾服務在中國已經全面開展業務,比如說長沙、廈門的客戶都開始使用戴爾的醫療信息系統。威廉姆斯稱,戴爾在與其他地方政府合作,洽談一些醫療信息系統服務方面的項目。他還透露,未來不排除任何形式的合作,比如與地方政府或是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

戴爾的「云計算中心」備受廈門市政府重視。廈門設立了2平方公里的軟件園,推動當地軟件與服務業的發展,戴爾云計算中心落戶廈門,將起到示範帶頭作用。

威廉姆斯表示:從戰略、業務流程的諮詢到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外包,以及終端、局端硬件產品,戴爾可以提供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

云 中探路的還有惠普。2009年,惠普收購網絡設備商3COM;2010年4月,惠普以12億美元收購Palm;當年9月惠普宣佈以23.5億美元收購 3PAR;2010年10月,惠普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安全軟件公司ArcSight。而惠普全面進軍IT服務的標誌性收購是對EDS的收購。2008 年5月,惠普以139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EDS的收購。

與戴爾的目標一樣,惠普也要成為軟硬一體方案提供商。

云中探路,最早行動的是PC鼻祖IBM。2002年,IBM以35億美元收購了普華永道,2004年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

截至目前,曾經的PC三強IBM、惠普、戴爾紛紛轉型為服務提供商。威廉姆斯說:IBM是(戴爾的)競爭對手,惠普還不是。

云終端「搏殺」

目前,PC廠商市值紛紛被低估。前五大PC廠商市值分別為:惠普927億美元、戴爾225億美元、宏碁65億美元、聯想61億美元、華碩55億美元。

為改變困局,惠普、戴爾除了在IT服務領域搏殺,還在喬布斯設定的道路上搶進,以期在智能終端領域有所突破,贏得產業升級的機會。走這條路的更包括聯想、宏碁與華碩。

2月15日,聯想發佈2010-201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期內其在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增長52.2%,是上個財季的兩倍,也遠高於10.3%的行業增幅。楊元慶當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想繼續與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合作銷售樂Phone。

與此同時,聯想新成立的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由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軍領銜,將專注研發移動互聯網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新產品類,如包含云計算、智能電視等終端。

劉軍負責的業務,被稱為聯想的「新世界」。

2月24日,華碩在北京宣佈與中移動合作,發佈TD智能手機,此次華頂共發佈了5款TD智能手機,以及1款TD平板電腦。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能手機是走向云計算的一個重要終端裝置,華碩就是要搭建一個從個人運算端到云端運算的橋樑,「最終讓用戶即時、即地、更人性化地得到云端上各種的內容和服務」。

佈局云端的還包括戴爾。戴爾已經推出面向移動終端的統一用戶界面「Stage」,通過這個系統,用戶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與服務,類似蘋果的iTunes。戴爾相關人士說,這個平台可以整合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與服務。

云計算時代,PC公司面臨突圍,他們需要兩線作戰——保證傳統疆域不丟城失地的同時,進軍新興智能終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碗裡是傳統的PC市場,鍋裡是新的產品領域。楊超表示:戴爾的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很快將在中國市場上進行銷售。

楊元慶和楊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將以開放的心態,按照用戶的需求,推出基於各種操作系統、各種型號的手機。

聯 想一位員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終端搏殺尚未開始,自聯想收購IBM PC業務之後,各個廠商通過收購PC廠商鞏固傳統領域,接下來,傳統PC廠商將謀求對手機廠商進行收購,這將是一個新的戰場。他說:「如果惠普收購 Palm是新戰爭的開始,那麼聯想收購NEC PC則是舊戰爭的結束。」

「3C融合在加速,沒有力量可以阻止。」該聯想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3

春秋五霸BATJM決戰移動,創業需考慮三點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6/148998.html

現在,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正在發生一場大遷徙,從桌面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波瀾壯闊、不可逆轉的大遷徙。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這五大巨頭,正在吞噬整個行業。

而在最近的京東集團年會上,“東哥”劉強東又放話:要幹成一萬億級別的國民企業,底氣何來?

面對“五霸”的體量優勢,創業者又需要考慮哪幾個關鍵問題?


\【春秋五霸BATJM】
 

現在,百度Baidu、阿里Alibaba、騰訊Tencent、京東Jingdong、小米Mi是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焦點。
 

就在2012年左右,中國互聯網公認還只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座大山”。李彥宏圈流量,連接人和信息;馬雲圈商業鏈,連接人和商品;馬化騰圈用戶,連接人和人。三英控制力最強、影響力最大、市值最高,被行業畏懼地稱之為BAT。
 

這幾年,京東、小米兩大集團迅速崛起是行業最大的現象。京東去年在美國上市,市值已突破300億美金。而小米橫空出世3年,以最新一輪融資額計算估值已經幹到了450億美金。雷軍卡位的是“人連接設備”,劉強東也很猛,要幹成一個從來未有過的“正品+物流+IT系統”巨無霸!
 

這五家公司,市值全部超過2000億人民幣,遠遠超出身後其他所有公司(排第六的唯品會是700多億人民幣)。姑且稱之為“春秋五霸”吧,可以按字母縮寫簡稱為BATJM。遙想兩年前,行業格局還是TABLE,哪知互聯網瞬息萬變,市場不相信眼淚,只認最“不壞”的市值----就像世界500強只認銷售額這個標準一樣,不勝唏噓。
 

幾乎每一起足夠量級的收購都是他們在競價、他們大手一揮動輒數十億美金、五大陣營合縱連橫風雲詭譎、跨界和互聯網結合不斷突破想象力……早年江湖中聞所未聞的大景象、大事件,發生在五霸身上已不奇怪。
 

無論現在的從業者、準備創業的、投資人,以及各種第三方機構,都不得不思考一個嚴峻的問題:面對移動大變局,如何在五霸格局下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1月23日(周五),《21世紀經濟報道》發布了一項報告,認為京東作為繼BAT之後的第四極崛起,而且在線下具備優勢。這激發了我的吐槽欲,索性就來深八一下。實際上,這也是我從業十五年、先後參與4次IPO的個人感悟,一家之言姑妄聽之。
 

【信息流:切入交易環節是王道】
 

《無間道前傳》有一句很有名、很江湖的臺詞:“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我套用一下這句式:出來混的,總是要賣的。
 

說一千道一萬,做互聯網,最後總是要賣東西的,要麽賣流量(搜索+門戶+客戶端),要麽賣商品(各種電商),要麽賣虛擬道具(網絡遊戲)。最後賺了錢怎麽辦?回去買啊!
 

網絡上有一句流行語“買買買”,無數“敗家娘們”更是電商大火特火的雄厚基礎。都說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所以這個社會的大部分錢,最後還是要買東西的。
 

我扯了這麽多,意思就一個:電商才是終極王道!必須切入交易環節!否則,為啥春秋五霸中電商獨占兩席?(如果算上第六的唯品會,六強中電商獨占半壁江山!)為啥死了無數電商還有更多人沖進來?現在崛起的幾大生力軍:團購的美團、大眾點評,分類的58、趕集,打車的滴滴、快的,垂直的聚美、易車,哪一個不是直接切入了直接交易環節?!
 

【資金流:供應鏈做大金融最容易】
 

再說說互聯網金融。這個詞兒最近幾乎要與最紅的“互聯網思維”並列了。
 

不同的是,余額寶、P2P貸款、眾籌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錢袋子”。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更受到國家決策層的重視。而2013年,更是公認的“互聯網金融元年”。
 

據報道,余額寶2500億元規模公布後不足半天,微信理財通火速登臺亮相,京東隨後推出京東金融,連平安錢包、蘇寧零錢寶的傳統行業玩家也來貼身緊逼,再加上百度、網易以及東方財富網等網絡平臺推出的現金理財工具。各種金融產品競相推出,開啟了互聯網巨頭、屌絲投資者與P2P 平臺的互聯網金融之夢,讓它第一次如此深入人心!
 

但是,大家為什麽不問一問這幾個問題:為什麽是阿里巴巴做成了最大的支付寶?為什麽是京東金融做成了最大的眾籌平臺?為什麽騰訊攜微信威勢在綁定銀行卡方面還大大落後支付寶?為什麽海爾蘇寧這些傳統企業做產業金融風風火火?為什麽劉強東說“京東金融將是京東的未來”?!
 

我來揭秘答案:因為狹義的互聯網金融涉及支付,支付最大來源是交易,當然最容易從掌控供應鏈的電商企業做大了----電商巨頭,沈澱著海量的客戶真實信息、支付形式和上下遊供應鏈,以及各種數據偏好,不是電商最有機會做成互聯網金融才怪!
 

【物流:將成移動決勝關鍵】
 

按現代企業理論,商業有三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舍此之外,皆為枝節。
 

信息流、資金流剛才已說過,而物流或許是移動互聯網決勝的關鍵。
 

眾所周知,京東在物流上的巨大投資和燒錢做規模等發展思路,曾被業界同行詬病為“傻大黑粗”。但劉強東卻認為,這種批評實際上是勛章。“過去十年做了很多傻活、笨活、累活、難活、重活,受到無數人的恥笑,別人都看不到,都不願意做。當他們有一天明白過來的時候再想來做,根本達不到我們的高度。”
 

再來看五霸,騰訊的利器是社交,阿里的利器是支付,百度的利器是管道。但在線下場景建設與市場開發上,京東自營系統更容易夯實市場,建立線下消費場景,也更可能開花結果。
 

業界人士有一種說法:互聯網普遍浮躁,飛在天上久了特別怕被拽到地面。其實互聯網與傳統企業,一個飛在天上,一個匍匐地面,孰輕孰重真不是一刀切。空軍貴在奇襲,陸軍貴在步步為營,兩者結合才能打天下。所以認同一句話----“同向為競,反向為爭”。
 

【BAT的阿喀琉斯之踵】
 

現在,面對移動互聯網的顛覆性沖擊,一切都在重新洗牌。五霸急於建立新的、基於移動的生態系統。
 

所以,有了百度在阿里巴巴上市前突然推出直達號、而騰訊幾乎同時推出微信企業號、京東正在快馬加鞭地布局O2O、小米也不斷與傳統企業傳出緋聞。五霸正競相與傳統線下巨頭結盟。
 

站在一個更大的高度上看,現在中國商業的線上、線下的正面對決正在拉開帷幕。這是一次波及全行業、全商戶、全體消費者的O2O(線上到線下)戰爭,也是一場移動戰爭。
 

所謂O2O,其實本質就兩塊。一個是,線下資訊能否更便捷地到達消費者;另一個是,商品能否同款同價同庫存。前者是技術問題,用社交網絡、大數據、移動如何實現。後者是哲學問題,如何平衡商業利益、管控供應鏈、把握好運營節奏。
 

阿里巴巴在線上占盡優勢,但卻總是以“要革你命、你死我活”的姿態出現。讓傳統商業非常緊張,這也給了對手極大的競爭空間。百度的直達號、騰訊的微信都有機會。小米主打“手機+智能設備”的連接另說,這里面,京東的物流優勢被嚴重低估了。
 

互聯網的發展還遠遠未到僅能在現有互聯網範疇內、依靠零和博弈來競爭的階段,在狹義的互聯網領域之外,尚有極為廣闊的空間,足以生長出可與BAT同等量級的網絡巨頭。
 

21世紀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認為,京東正在借勢中國主流商業形態的互聯網化浪潮、構築自身獨特基因,探索新的互聯網成長體,未來有可見的發展前景及充足的發展空間。
 

【結束語】
 

近年來,BAT三巨頭觸角不斷延伸,並購腳步不斷加快,留給顛覆者和追趕者們的空間正在日益狹窄。無論是細分市場的領先者,還是新出現的成長之星,都面臨著一個選擇:是在寡頭的夾縫中尋找生存機會,還是挑選站隊歸屬其一。
 

就在互聯網的寡頭結構幾乎已經形成,地緣空間越來越狹小的時候,誰能率先脫穎而出,演化成獨當一面的競爭體,已然成為互聯網世界的下一重要議題。
 

中國互聯網會被現有巨頭瓜分,還是會不斷崛起新的力量?對任何有決心長遠獨立發展的公司來說,主要看自身的執行力與發展速度。這是一場與自身的賽跑。現在看,京東有著足夠的理由和機會。
 

作為一個互聯網信徒,我希望一切顛覆者加油!因為創新本來就是破壞性的,而江湖也需要新的英雄、新的故事。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