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羅傑斯投資14條箴言(上):成功的投資者總是“無所事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071

國際投資大師、與索羅斯共同創立量子基金的羅傑斯,在其漫長而傳奇的投資生涯中積累了大量的智慧,財經博客Business Insider精心選取的他的14條箴言,相信對每個投資者都會有所幫助(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1、事實上,大多數成功的投資者大多數時間都無所事事。

當你做投資某個資產時,你認真做了研究,賺到錢,然後拋掉,這時候你需要當心了。羅傑斯說:“這個時候相當危險,因為你會覺得自己實在太牛了。你會覺得投資原來很簡單。這時候,你應該拉開窗簾,看看窗外,應該去海灘休息,去做投資之外的任何事情。因為這是你最脆弱的時候。因為你會想:我得再找一個值得投資的東西,我得重複之前的成功。這太美妙太簡單了,我的資產馬上就要翻三倍了……人們往往會犯這種致命的錯誤。”

2、如果你希望賺很多錢,記得避免多元化投資。

經紀商總是告訴你要多元化,但羅傑斯表示,這主要是經紀商出於保護自己的考慮:

如果你買10只不同的股票,從概率上來講其中可能會有一些不錯的股票。這樣做能讓你不會破產,但也讓你沒法賺大錢。致富的秘訣就是,找到一條好的路,然後把所有的資源都集中上去。但請確保你的判斷是對的,否則你破產得會更快。

3、令人吃驚的是,牛市會讓許多人犯錯。

在牛市里,人們都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所有的大牛市或行業牛市最終都是以泡沫收尾。

4、沒有一條真理比凱恩斯的這句話更靠譜了:在市場回歸理性之前,你很可能已經破產了。

在1970年早期,羅傑斯做空了6家公司,但最終沒能堅持住提前撤離。他意識到,他缺乏那種做控制需要的“定力”。兩三年之後,這6家公司無一例外全部破產,“我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天才。但我卻問我自己,既然我這麽聰明,為什麽我卻沒有變的有錢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聰明卻沒賺到錢的例子。我曾經很聰明,但差點破產。我不明白市場為什麽會這樣。

我領悟到,在華爾街,沒有一條真理比凱恩斯的這句話更靠譜了:在市場回歸理性之前,你很可能已經破產了。

5、無論我們現在怎麽想,10或15年之後這些想法都未必是對的。

投資者必須記住,變化是永恒的,每個人都應該學著獨立思考。正如羅傑斯所說:“你回顧歷史,找到任何一年,想想當時人們覺得無比正確的東西,就會發現,15年之後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於是我領悟到,要時刻明白事情會在將來改變,要與大眾做不一樣的思考,人們幾乎總是錯的。如今,我當然還是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但我學到的是,如果你想成功,就試著從未來的角度思考問題。”

6、如果你想成為幸運者,請做足功課。

羅傑斯曾經在鉆探公司Helmerich@Payne業績很糟糕的時候對其進行了投資。因為他註意到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庫存已經開始萎縮,供應開始出現危機。最終,他的研究收到了豐厚的回報。他的一位朋友忘了羅傑斯曾對他提過這一想法,於是他將羅傑斯的成功歸咎於運氣。羅傑斯說:

“你可以整天做各種投資,但除非基本面是對的,否則你不會有什麽收獲。如果基本面大體判斷正確,好消息接連不斷,你覺得這是運氣嗎?如果你希望成為幸運者,請做足功課。”

7、走自己的路。

羅傑斯曾說,在他投資生涯的早期,他總是覺得別人知道的比他多,於是他試著模仿他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當他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時,他最終是正確的。在那之後,他開始更加聽從自己的想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85

尊重不同個體 羅氏給員工最大決策權 職場公民》這裡,沒有工作守則、不必事事回報

2016-02-22  TWM

從萊茵河畔的小肥皂廠,到全球第三大製藥商,羅氏深信,負責的經營態度,是企業得以永續發展的不變鐵律。但對內,羅氏鼓勵員工展現差異,因為挑戰未知領域的熱情,是企業前進的動力。

緊鄰著萊茵河岸的羅氏藥廠總部「二十一號大樓」(Building 21),除了長方形排列的玻璃窗,找不到其他裝飾。同一條街上距離不到一百公尺,就是去年剛完工、建物高度傲視全瑞士的羅氏辦公中心;相形之下,二十一號大樓只像是一片陰影。

這棟八十年前落成的三層樓建築,至今仍扮演羅氏這個全球第三大製藥廠的神經中樞。在它白色的屋頂下,有每一位董事會成員的辦公室;每一項關乎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都在這裡做決定。

穿過玄關,是一條有如醫院病房的白色長廊,留著一頭金色長髮的羅氏歷史文獻館館長比爾利(Alexander Bieri),就站在走廊的另一頭,「這棟建築,代表羅氏的傳統。而羅氏今天的面貌,都源自於創辦人的家族價值(family values)。」他說。

一八九六年,霍夫曼.拉羅區(Fritz Hoffmann-La Roche)以他的姓氏Roche,為他所經營的企業命名。當時,羅氏只是一家以肥皂為主力商品的小工廠,「尊重不同個體」、「責任」,卻已經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經營守則。

「十九世紀的瑞士,是個非常分歧且脆弱的國家,所以瑞士沒有發展出中央集權,而是強調分權與制衡。這樣的歷史背景,直接影響了羅氏『尊重不同個體』的企業文化。」比爾利說,「請跟我來吧,讓我告訴你一個好故事。」搭乘貨梯前往地下室,穿過另一條天花板只有兩公尺高的白色走廊,打開密碼鎖,眼前出現的是一座近似小型圖書館的檔案室。比爾利俐落地從牆邊的鐵櫃搬出一本精裝相簿,指著一張黑白照裡、站在日本街頭的西方女性,「她是凱勒(Alice Keller),羅氏最優秀的經理人之一。」他說。

打破傳統雇用未婚女性,讓她,成為日本分公司負責人一九二五年,羅氏破天荒地延攬了擁有巴賽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凱勒。這段雇傭關係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在當年的瑞士,婦女若有意就業,必須先取得丈夫簽名同意;而凱勒當時未婚,按理不能被企業合法雇用。「顯然,羅氏的管理階層不太在意這項規定;他們重視的是凱勒的能力,而不是她與其他人一不一樣。」比爾利說。

凱勒進入羅氏後隔年,就被派往日本擔任分公司負責人;一九二九年,更成為羅氏成立以來第一位女性資深主管,「凱勒認為,只有你對工作懷有本質上的熱情與信仰,才能成功銷售,並在面對危機時做出正確決定。直到現在,這依舊深深影響羅氏的經營理念。」尊重不同個體,也意味著企業願意留給員工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不會限制任何職涯的可能性。「你知道嗎?我剛進羅氏時,負責的工作也是基因與癌症治療;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對檔案文獻充滿熱情,主動要求轉換跑道,也獲得同意。我只能說,一切都太美妙了。」比爾利說。

「轉換跑道,在羅氏是很常見的。當然,變化不一定成功;一個人離開熟悉的位置,短期生產力當然會下降;但是只要員工提出合理要求,通常能獲得充分支援,因為羅氏樂見每個人發展不同的潛能。」羅氏媒體關係主管杜南(Nicolas Dunant)說:「羅氏傾向長遠思考,畢竟研發每一款新藥,也都是超過十年的漫長歷程。」杜南解釋,由於生技製藥產業講究自主性與延續性,在羅氏工作並沒有太多的細節管理,「你不必對主管回報每一件小事。

因為尊重每一個個體,所以羅氏盡量把決策權力交給基層員工。」位於二十一號大樓角落的幹細胞研究室,每次進出都必須消毒雙手,並且換上無塵衣與鞋套,約五十坪大的實驗室裡,培養著取自不同器官的幹細胞。研究員必須仔細照顧在近似人體環境中生長的細胞,隨時觀察,並剔除細胞自我分化增生的部分。

「基本上,每個人為自己的樣本負責,這裡沒有嚴格的作息時間或工作守則。若你不是頂尖的科學家,或並未對研究充滿熱忱,是無法勝任這份工作的。」研究團隊主任葛拉夫(Martin Graf)說,「即使是耶誕假期,我們也不可能放著保溫櫃裡的細胞不管,就像照顧嬰兒一樣。」企業裡的成員有充分機會探索自我、擁有較多的決定權,這一點,很有瑞士風格;但該承擔的責任也少不了。「羅氏的員工,絕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遭到淘汰;但也有一些不能妥協的價值必須遵守,例如責任、誠實、熱情。」杜南說。

「惟有用對股東、社會、環境負責任的態度經營事業,才有可能成功。」這段話,是羅氏集團網站首頁的企業精神。羅氏確實也自○九年起,連續七年被「道瓊永續指數」(DJSI)評為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第一名。企業除了策畫各項慈善活動外,也鼓勵員工主動加入,○三年起每年舉行的「羅氏兒童遊行」(children’s walk),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策畫全球創意募款活動,讓員工,為美好事情一起努力兒童遊行最初目的,是為了馬拉威愛滋兒童募款。但過去十三年來,已成為全球羅氏分公司的重要年度計畫,除了固定的健走活動,全球各地的羅氏員工,自行以創意策畫公益募款活動,羅氏總公司最終再挹注相同金額的捐款,所得可用來幫助馬拉威兒童或當地社區。

例如台灣羅氏在一五年就捐助五十九萬元、約一半兒童健走捐款,協助台灣愛滋基金會。

「公益活動不只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更認為這對員工而言,是滋養個人生命的珍貴經驗。當你知道在日常工作之外,還能與同事一起支持需要協助的人與事,人生將更為豐富。」杜南說,「當所有人聚在一起,一同為一件美好的事而努力,是最直接讓人感到『身為共同體』一分子的方式。」它孕育3座諾貝爾獎,腫瘤藥研發領先全球羅氏藥廠在腫瘤藥的研發領先全球,旗下研究室曾拿下3座諾貝爾獎,主要的兩大核心業務為藥品和診斷。

過去15年間,羅氏購併近20家相關藥廠,使羅氏成為全球最大的生化科技公司,擁有在癌症、免疫、感染性疾病、眼科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領域的獨特藥品。其中,乳癌用藥賀癌平(Herceptin)、大腸直腸癌用藥癌思停(Avastin)等藥物,皆為全球暢銷的抗癌用藥。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6

【小企鵝×果籽】無所事事的幸福

1 : GS(14)@2018-01-15 03:28:49

【文化籽:小企鵝】聖誕新年假期,大家都忙於安排活動、外遊或出席聚會派對,比上班日子還忙碌!很多人認為放假若無所事事是一種浪費,甚至因為在假期中「無事可做」而生出罪咎感,我們養成繁忙的生活習慣,總想在最短時間內做最多事,有計劃、有目標當然好,但凡假期都要「早機去晚機返,玩足全程」,實在累人嘛!


今天同大家分享一本關於無所事事的繪本《On a Magical Do-Nothing Day》,中文譯本《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此書剛成為去年度美國的暢銷作品。故事始於一個下雨天,雨下個不停,灰濛濛的畫面,身上穿着醒目橙色雨衣的男孩跟媽媽在度假小屋,媽媽忙着寫作,男孩窩在沙發獨自玩遊戲機,這個畫面大家都會覺得毫不陌生吧。媽媽轉頭看見男孩全副精神玩遊戲機,便把它沒收起來,他只好到屋外轉一圈,回來後,他瞥見媽媽隨手掉在角落的遊戲機,心中暗自得意,不動聲色拿回它,計劃躲到屋後繼續他的玩意,卻忽然腳步一陣踉蹌,狠狠跌了一跤,緊握的遊戲機就這樣掉入了池塘,天啊!池塘的漣渏很快回復平靜,但手上唯一的玩具已經掉進水裏,實在叫人氣餒!他覺得「好像全世界的無聊都聚集到這個院子裏來了」。男孩沮喪極了,嘩啦嘩啦的大雨,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雨水令人心情越來越煩躁,想着想着不禁大哭起來。忽然,他被不遠處的一頭生物吸住了目光,原來是蝸牛,雨後,列隊而行的蝸牛陣跑出來了,他大着膽子伸手摸摸蝸牛的觸角,天啊,它們就像箒喱一樣柔軟,男孩隨着蝸牛隊伍進發,走過小徑旁長滿紅色飽滿的蘑菇叢,男孩將手伸入土壤,「種子、結晶、果核、土塊、樹根、漿果……有一個我看不見的迷你世界……但是我可以摸得到!」畫師筆下的地底世界,生命蓬勃,用不同色彩帶出的笑臉,泥土裏的種子還長着迷你小腳,竭力伸長手腳等待發芽,頂着向上竄生的頭髮,待着要衝出泥土。雨停了,小男孩抬頭望向陽光穿過雲層,感受到自己像鼓聲一般的心跳聲,內心又注滿力量,他細心觀察吊掛在樹枝上昆蟲,用舌頭接雨水,跳進水窪裏,盡情體察大自然所有動靜,再躺在山坡看雨後彩虹,眼前一切脫離了日常生活,充滿奇趣。他從日常生活框框中,走出一條讓他探索生命的軌道,身邊的事物顯露全新面貌。故事結尾小男孩全身濕淋淋的回到屋裏,他原本迫不及待想告訴媽媽外邊的經歷和感受,但最後甚麼也沒說,只和媽媽默默對望,嗅着手上那熱朱古力發出的香氣,讓自己沉浸在奇妙的氛圍裏。今天,我們生活在手機主宰的時代,你是否早已忘了體察空氣中的脈動?走在雨中,你可有感受雨點滴落在身上的氣息,而不是正急急忙忙趕往腳下另一個目的地?還記得上次細聽雨聲是多久以前的事嗎?嘗試端一杯茶坐於窗前,品嚐一下茶葉的味道。不要說沒時間啊!你只需放棄不斷查看手機的衝動,讓自己回到當下,自然可以得到生活的觸感。為生活留白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種態度,留白不是有沒有空閒,而是一種不被外在要求、訊息佔據的狀態,由自己掌控時間。這則小故事喚醒了我們心底沉睡的某個部份。


故事結尾是小男孩嗅着手上那熱朱古力發出的香氣,讓自己沉浸在奇妙的氛圍裏。

畫師筆下的地底世界,生命蓬勃。



撰文:鄺穎萱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8/202659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