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資糧商輿情:糧油操控手之辨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8/1OMDAwMDIyNDg1OQ.html

早在2009年,來自新加坡益海嘉裡就已經啟動了赴港上市的計劃,並在當年7月遞交了申請。但兩年過去,其在中國上市的目標依然遙遙無期。

本報記者獲悉,益海嘉裡並沒有放棄上市計劃,只是更傾向於在國內A股上市,以便為其轉變為一家「中國公司」尋找突破口。

但是,這樣的算盤卻並非容易,尤其是隨著糧價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人將矛頭指向四大外資糧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達孚。

作為ADM持股的外資企業,益海嘉裡自然無法迴避上述指責,而且由於旗下小包裝食用油品牌「金龍魚」佔據了國內同行業市場第一的份額,益海嘉裡被冠以「外資糧油寡頭」的稱號。

值得注意的是,益海嘉裡正在試圖將其在食用油市場的「成功模式」複製到糧食市場,其所面臨的「操縱糧食價格」的指責越來越多。

「金龍魚」擺尾漲跌潮?

去年年底,面對不斷高漲的糧油價格,國家發改委率先約見了四家食用油龍頭企業,要求四家企業的小包裝食用油4個月內不漲價。益海嘉裡是被「打招呼」的唯一一家外資企業。在過去幾年,食用油的每次漲跌潮中,益海嘉裡的「金龍魚」均游弋其中。

一個例子是,2009年5月中旬,在食用油價格持續低迷之後,金龍魚率先對旗下部分小包裝食用油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上調。

儘管益海嘉裡將此次調價解釋為原料價格上漲所致,但業內人士還是認為,金龍魚是通過提價刺激銷售。

類似的經歷曾多次發生,即使是金龍魚宣佈因成本下降而下調部分產品價格,仍能讓食用油市場掀起波瀾。

一種流傳於市場上的說法是,益海嘉裡旗下的「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佔據國內市場40%-50%的份額,並帶來它在定價方面極大的權力。

金龍魚給記者提供的一份由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所做的2008年食用油品牌市場佔有率的調查報告也顯示,「金龍魚」排名第一,實際佔有率為30.83%。而益海嘉裡的另一品牌「胡姬花」排名第五,佔有率為4.84%。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食用油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食用油漲價「不是供求和貨源的問題,而是油品被一兩家企業給壟斷了」。

業內人士認為,中糧和益海嘉裡是目前國內食用油最大的兩家企業。一般而言,益海嘉裡相對具有原料優勢,市場敏感度較強,一般會率先發出漲價的訊號。中糧則會在益海嘉裡發佈這類信號後一兩天後做出價格上的反應。在這兩家巨頭做出漲價的舉措後,國內其他企業才蜂擁而上。

「現在食用油這兩家企業做得最大,他們不調價,其他企業也不敢行動。」

麥田裡的觸手

而繼食用油之後,益海嘉裡最近幾年開始在下游小麥粉市場迅速複製金龍魚食用油的成功模式。在很多麵粉加工企業眼裡,去年以來小麥價格一路高歌,益海嘉裡的大規模收購正是誘因之一。

「他們(益海嘉裡)在全國各處收購小麥,需求很大!」去年夏天,一位國內麵粉加工企業的負責人曾告訴記者,麵粉加工利潤薄弱,而為了搶購小麥,益海嘉裡不惜賠錢加工銷售。

這位負責人透露,為了獲取原料,益海嘉裡收購小麥價格一般均高於國內企業。另一方面,目前小麥加工行業利潤薄弱,而為了快速開拓市場,益海嘉裡又將部分產品低於市場價銷售。「他們主要是戰略性投資。」

長 期關注益海嘉裡的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益海先後在山東慶云、武城、嘉祥、滕州等地與當地政府合作投資建立或併購倉儲貿易企業,股權比例通常為益海與當地 政府各佔60%和40%。此外,益海嘉裡還在河北一些地區自建糧食收儲庫。有消息稱,益海嘉裡今年開始直接委託主產區的一些私營糧食收購企業、糧食系統改 制剝離的糧庫等收購主體,代收代儲小麥。

「益海嘉裡試圖在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山東等小麥主產區的部分縣市複製油脂及稻穀加工業務向源 頭延伸的成熟運作模式,即設立種業公司,構建從種子研發、良種推廣、訂單種植、訂單收購一條完整鏈條;另一方面,在小麥主產區以股權投資、固定資產投資、 委託當地私營糧食企業等形式構建收儲網絡。」上述關注益海嘉裡業內人士表示。

但益海嘉裡認為「搶麥」是一種誤解,它表示,相比今年中國小麥 總產量高達1.14億噸,至今益海嘉裡收購量不足0.52%,佔比非常小。而且主要是掛牌收購。當小麥價格超過1.01元/斤之後,益海嘉裡就停止了收 購。而在益海停止收購之後,小麥價格又一路上漲到1.05元以上。

外資糧商的尷尬

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以益海嘉裡為代表的跨國糧商在糧油領域的重兵囤積之勢,以及壓榨過程中使用的進口大豆對國內的衝擊,使得國內輿論對其在中國壟斷佈局所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不絕於耳。

2008年9月,國家發改委出台《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限制外資大豆加工企業的發展,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業。

在此背景下,此前向前來投資、兼併工廠的益海嘉裡紛紛拋出橄欖枝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也開始心存顧慮。也正是因為遭受到這樣的阻力,益海嘉裡也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大豆加工以外的項目之上,如麵粉與大米加工業務。

2009年6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購工作的通知》中首次規定企業可以參與托市收購,並發布了油菜籽托市收購企業名單,在這份多達100多家企業的名單中,沒有一家益海嘉裡的公司。

「我們很想參與收購,也和當地糧食局的人都表達過願望,但被告知這次托市收購外資不能參與。」益海嘉裡一位內部人士很無奈地告訴記者。

事實上,包括「豐益國際斥資30億美元收購東北大豆」等傳言也在最近幾年此起彼伏,並被指為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中儲糧總經理包克辛就曾提醒說:「跨國糧商掌握了中國植物油銷售的終端渠道,然後他們再建立或收購小麥粉廠、大米加工廠,用植物油的銷售渠道進入糧食消費市場,這就給我國糧食流通帶來極大風險。」

於 是,以益海嘉裡副董事長穆彥魁為首便考慮向益海嘉裡更高層建議,運作益海嘉裡在國內A股上市一事。在穆彥魁看來,益海嘉裡在國內上市,融資並不是主要目 的,而在於上市之後,益海嘉裡便能順理成章變身成為一家地地道道的國內企業,擺脫掉「外資」的稱號和限制,也是實現益海嘉裡在華業務進一步擴張的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4

互聯網金融之辨

2013-08-26  NCW  
 

 

□ 謝文 文

xiewen.blog.caixin.com 近來,有幾個新名詞在市面上十分流行, “互聯網金融”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些新名詞並非產自概念日日翻新的互聯網業,卻來自傳統金融業甚至政界,其氣勢頗大,夢想頗美,但卻邏輯混亂,可行性差,值得辨析一番。

從衆說紛紜中,大致可概括出互聯網金融有如下幾層含義。 一是傳統金融服務的網絡化,例如網絡銀行、網絡券商、網絡保險等。但這些概念20多年前就已出現並發展至今,互聯網在美國最早最成熟的商業模式就是這一套,只不過中國動作較慢。但無論在金融服務業還是網絡業,都沒有什麼公司因此脫穎而出,其原因無非是家家都做,沒什麼創新,最終結果是攤薄行業平均利潤。

為此,今天再創一個互聯網金融的新概念並無必要。

二是傳統金融服務的擴展

化,例如小額支付、小微企業信用調查、小額貸款、靈活機動的市場營銷等。這些事情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做起來費時 費力,成本高收益少,如今利用互聯網或可順利實現。但做這些事情也許可以創收,卻很難提高利潤率,因為這都是瑣碎活,給它們帶上互聯網金融的帽子有點言過其實。

三是全新的網絡金融服務

和產品,例如衆籌投資和比特幣。這些東西新則新矣,但屬於小衆市場和縫隙市場,不值得大動干戈,更不值得為此創立什麼新概念。

四是全面的網絡金融服

務,或曰金融電商,例如金融商城和各類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大賣場。這種模式以金融服務為基礎,以阿里巴巴為樣板,再摻雜 Web2.0、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時髦互聯網概念,幾乎是一個通吃的互聯網服務平台,稱之為互聯網金融顯得有點包容不住,過於狹窄了。

哪怕把上述四層含義都結

合起來看,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都毫無新意可言,只有把它與非互聯網金融服務或傳統金融服務對立比較,這一概念才有創新的意義——但這似乎並非概念鼓吹者的本意。

近年來,互聯網業在不斷創新中蠶食著許多傳統產業的世襲領地,創造出不少財富傳奇。面對這一發展,傳統金融業者亦喜亦憂,現在看來,憂日漸超過喜。

喜的是互聯網開拓出廣闊的新邊疆,令金融服務有了更多方式和渠道,向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憂的是金融服務中闖入的新人,弄不好會砸了舊人的飯碗。

於是,在貪婪與恐懼的雙重作用下,誕生了以攻為守的思路。既然一無所有的網絡業者都可以嘗試網絡金融服務並大有斬獲,那麼傳統金融服務商有經驗,有資本,有壟斷,有用戶,為什麼不能後來居上呢?但現時和過去明顯的區別 在於,網絡業者十數年前開始嘗試網絡金融服務,那時是被懷疑打壓的對象,這些年曆盡 千辛在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和技術壁壘方面漸有心得,壘起了一定的競爭門檻。而今天傳統金融服務商如果在互聯網金融這種早已成社會共識的領域群起而上,自相殘殺還來不及,那還有氣力與遙遙領先的網絡業者競爭?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的警句值得謹記。但若別人貪婪我亦貪婪,相互抵消,結果就是零。

如今世界正在步入大數據

時代,為後來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戰略空間和機會。當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在化為數據存在,當各種產品和服務都已網絡化和數據化,當五花八門的數據終端普及進入千家萬戶,是否以自己為中心提供各種網絡服務已經變得沒有過去那麼重要,而獲取和利用他人服務所產生的數據則變得更加重要。基於某種服務所積累的數據價值在貶值,數量再多也算不上大數據,只有獲取網絡世界中全面的數據才有深度整合利用的價值。正因如此,傳統金融服務商大可不必邯鄲學步,重複互聯網運營商走過的道路,非要先建立各種非本業服務以獲取本業之外的數據。

傳統金融服務商可以利用

自身優勢探索一條新路。與其他傳統產業相比,金融服務業是電子化、網絡化和數據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也許僅次于網絡業和電信業。長期系統的金融服務積累的數據,完全可以在確保用戶隱私和商業機密的前提下,與各行各業通過數據間的共享、交換和買賣以生成大數據,在此之上探索全新的產品和服務。

當然,這樣的戰略很難稱 之為互聯網金融,而互聯網金融這種概念從金融業提出之日起就至少落後于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沿五年以上。使用大數據金融的概念可能更合時宜。傳統金融服務商制定並實施大數據金融戰略,更能體現自身實力和潛力,也更能與網絡業及其他行業有機融合,平等競爭,在大數據時代找到自身生存發展的機會。

作者為資深互聯網評論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14

SENSE隨筆131108人機之辨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1/08/sense%E9%9A%A8%E7%AD%86131108%E4%BA%BA%E6%A9%9F%E4%B9%8B%E8%BE%A8/

SENSE隨筆131108
人機之辨
A字人執筆

〈阿蟬楔子〉

《Gödel,Escher,Bach》是一本七百多頁,意圖以數學、邏輯和對稱性等角度去解釋意識如何產生的著作。 人到底是如何由無意義的分子結構演變成有意義,擁有自我意識,把自身稱呼為“我”的人物呢?

誠如作者Hofstadter接受《Wired》雜誌訪問時指出,絕大部分的讀者並沒有認真看待他的意圖,反倒是將注意力放在幽默的細節上面。 我雖沒讀過這書,但單在Youtube上看麻省理工為此書製作給中學生的入門介紹,也已頭暈眼花,不得不佩服A字兄的過人膽識和毅力。

人在追逐知識的過程中,發明了一種方法,便是按照想要描述的 對象群 建立一個 對應系統,並以系統的規則代表該對象群運作的法則:那麼,「對象」和「系統」便成為同構的isomorphic事物。***

數學中的「 形式系統formal system」可算是此類知識系統的極致。***

若以邏輯推理為例去鬆散定義形式系統,它的原素應包括:

  1. 符號symbol:建立邏輯句子的可用符號;
  2. 語法grammar:決定何為合式well-formed句子的規則;
  3. 公設axiom:推理的起點(不證自明的);
  4. 推理規則rule of inference:按照 “前提premise”提供 “結論conclusion”的規則。

若系統包括以上諸原素,則以公設為起點,按照推理規則,以符號和語法推導出的結論,便稱為 「定理theorem」。***

〈A字人文章〉

MU謎語

電腦編製的課程中常以 「圖靈機器Turing machine」為原始電腦的教學例子,其中一個變種為「字串改動機器string manipulation machine」。

舉例:現時有一個系統,它可用的符號只有M、U和I,而系統只能辨認連續排列的符號。

課題: 系統開始時的字串為 MI,試按以下四項規則,將字串改動成為 MU。***

規則:

  1. 如果字串最後的符號為I,可以在後面加上U
    舉例:字串MI可以改寫為MIU。
  2. 可將任何M以後的字串重覆
    舉例:MIU可以變為MIUIU;MI可以變為MII。
  3. 可以U取代任何III
    舉例:MIIII可以變為MUI,或MIU。
  4. 可刪除任何的UU
    舉例:如MUUI可改寫為MI。

趁閣下運算的時候,且說一下其他。

一般人開始字串改動的時候,會先隨意探索,變動字串,慢慢地他會發現變動之間有共通之處,那麼他就開始創造新的規則,然後以自己的規則改寫字串,以圖達標。

另一方面,機器一開始就會不停運算直至海枯石爛,但一個人對著複雜的問題可能會覺得無法解決而內心抱怨。

人就是不能停止反思自身所做的事***,反思 [ 反思自身所做的事 ] 的事…..如此類推。

人的另一個特質就是會停止工作程序。***

例如筆者看此書時會跳去看facebook,回覆whatsapp,或者單純是看得太久很悶不看了。一部下棋的機器,你教曉它所有的規則,並不能令它意識到它在 “下棋系統”之中,更遑論擲棋不下離開這個系統了。

言歸正傳:

處理這類問題其中一個最直觀的方法,便是 「試誤法trial and error」。***  像嘗試將魔方(扭計骰)還原一樣,雖然有效的方法相當多,但盲目地試誤是可以得到 “解solution”的。 “解”其實是公設,即遊戲的起點。

“MU謎語” 的問題是我們無法知道MU是否真的可以達到。***

若按照遊戲的條件,即以MI為起點,將任何適用的規則加在當前的字串上,並繪制一幅「樹枝圖tree diagram」,是否可以找出MU這個解呢?

mu

應用以上的方法去測試結果的真偽有點荒謬,因為需要接近無限的時間來進行運算。***

“測試”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才有意義。 測驗一個形式系統是否能得出個別定理時,必須找出一種「演算法algorithm」去確認該推理是否有決定性decisive,這個尋找合適演算法的過程稱為「決定性程序 decision procedure」***。有了決定性程序就能夠掌握系統結果,即theorem的特質,並且可以排除所有不可能的組合。

謎底〈無解的MU謎題〉

  • MU字串的嘗試得到的結果是MU,即在推理過程中必須將I去除;
  • 系統的規則 (3)是唯一可以去除I的規則,但若要完全去除I,I的數量必須能整除以3;
  • 遊戲的起始字串是MI,即有1個I,而規則(2)是唯一能將I增加的規則,而每次只能增。2 x n不能整除以3,故I在字串中永遠無法去除。****

形式系統能夠反映一部份的現實嗎? 可以製造能反映現實的系統嗎? 還是現實就是一套形式系統? 以粒子的存在運作,命題是”時間的開始”,這就觸及宇宙決定論的問題。

說起「人工智能」,由未來戰士電影中擁有情感的機械人,到電飯鍋感應米水比例的功能都稱為人工智能,究竟人和機器的界限在哪裡? 我們可以製造一部能思考的機器嗎? 能否以數學形式為機器訂立規條以進行 “思考” 嗎?

1920 年代德國數學家 David Hilbert 準備為數學訂立一條可以驗證所有”真理”的規則,但Kurt Gödel 証明了此目標並不可行: 「 任何無矛盾的公理體系,那怕只是包含初等算術的陳述,必定存在一個用這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的命題。」也就是說,“無矛盾” 和 “完備(適用於所有情況,包括自己)” 是不能同時滿足的。這就是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有人就認為因為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適用於任何公理體系,所以機器不能跳出體系而另行創建體系進行思考。但亦有人指出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適用於機器亦適用於人腦,故機器亦能思考。

參考

1《Gödel,Escher,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1979) Douglas Hofstadter (Pulitzer Prize 1980)

2《Gödel, Escher, Bach: A Mental Space Odyssey》

http://ocw.mit.edu/high-school/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godel-escher-bach/

3 Wikipedi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