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年終盤點:中國精準醫療這一年,資本爭奪、泡沫、爭議並生

2016年,是繼2015年1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劃之後,基因組學和基因產業在中國風起雲湧的一年。

中國精準醫療的發展始終緊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步伐。2016年,基因組學發展被列入“十三五”規劃,由華大基因承建的國家基因庫也正式開門迎客;基因產業鏈上有更多創業公司湧現,融資此起彼伏,上市公司爭相布局“精準醫療”概念;業內龍頭公司華大基因於2015年12月IPO,一直在審批排隊中;“華創系”公司貝瑞和康借殼天興儀表和華大基因爭奪“基因產業第一股”,並於2016年12月率先登陸資本市場……

展望2017年,基因產業領域的並購重組將風起雲湧,正如華大股份CEO尹燁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所說,基因行業已經結束百家爭鳴,進入快速發展期,也即將進入一個大浪淘沙,兼容並轉的時期,或者說倒閉的會更多。

政策加速推動發展

2015年可謂是美國的“精準醫療”元年。2015年1月20日,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宣布啟動精準醫療計劃,白宮隨後發布了精準醫療計劃的相關細節。

很快,中國也在國家戰略層面發力。2015年3月,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先後召開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擬在2030 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共投入 600 億元,這對國內基因行業的發展無疑具有推進作用。

2016年,中國精準醫學發展進入加速期,3月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涉及100個項目,而“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位列其中,預示著“基因組學”被列入國家戰略。

也在2016年3月,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被評為2016年優先啟動的重點專項之一,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2016年項目指南於2016年3月8日正式公布,實施周期為2016年—2020年。這一指南的發布被醫療界內解讀為,行業期待已久的精準醫療國家戰略部署終於揭曉。

在隨後的5月3日和4日,國家衛計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預申報書評審會,對第一批項目預申報書進行評審,業內普遍關註的評審專家名單也正式出爐。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149人,涉及16個方向。

2016年,科技部“精準醫學研究”專項審核通過並註資61個人群隊列研究,跨越5年,30余個病種和全國大部分地區。12月初,由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牽頭、18位院士支持參與的罕見病專項隊列已啟動。2017年,將有更多隊列專項研究啟動。

基因產業作為精準醫療的一環,最先商業化的技術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2016年3月,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達到百萬,其他提供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公司的樣本量也不斷提高。為了規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發展,衛計委在2014年底確定了108家臨床試點單位。

2016年,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迎來利好發展。10月27日,衛計委發布了國衛辦婦幼發[2016]45號文件——《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規範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遊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此前產前篩查與診斷專業試點機構的有關規定同時廢止,放松了對開展產前篩查和診斷的機構要求,取消108家臨床試點單位,所有具有產前檢測資質的醫院原則上都可以開展無創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取消7家醫學檢驗所的臨床試點,具有產前檢測資質的所有醫學檢驗所原則上都可以開展無創DNA產前篩查與診斷。

業內人士認為,《通知》明確了無創產前篩查和診斷中各機構的分工和職責,對二孩政策的實施以及降低出生缺陷有重要意義,使整個產業步入正規發展的軌道,積極推動醫療行業的渠道管理。

精準醫療對於提升人口健康水平、減少無效和過度醫療、避免有害醫療、遏制醫療費用支出快速增長有重要意義。雖然,現階段中國在精準醫學研究領域的投入並不像美國那麽大,但是隨著產學研界都在精準醫學上發力,精準醫學也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未來行業洗牌並購多發

2015年以來,精準醫療行業內的公司一直是風險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越來越多的天使和VC投資願意加入大健康投資行列。盡管在經歷“資本寒冬”,但基因產業上的創業公司融資力度依然不減。

在融資和並購方面,據基因慧統計,2016年1月1日至12月9日,共有43家企業獲得融資,(不完全統計)融資總額約為52.59億元。其中,95%的企業獲得千萬級別以上的融資,獲得10億元融資的企業有兩家,碳雲智能和基石藥業,獲得1億元融資的有16家。

在這些企業中,幾乎所有企業都有華大離職員工的參與,華大基因成為基因產業中名副其實的“黃埔軍校”。從細分賽道上看,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迎來市場爆發之後,很多基因測序公司都在布局腫瘤基因檢測,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涉及液態活檢的基因檢測公司有五六十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杭州等城市,其中大多數公司是創業公司。2016年的投資也幾乎聚集在腫瘤領域。比如,泛生子獲得B輪數億元投資,吉因加獲得A輪2億元投資,北京希望組獲得A輪億元投資。

人體微生物組也成為另一個受資本青睞的領域,因為它能從人類環境層面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特別是一些慢性疾病的狀況,比如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通過糞便來檢測,對人來說是一種徹底無創的檢測手段,雖然在中國剛起步,但是該領域的代表公司也開始獲得資本青睞,比如銳翌生物在2016年獲得Pre-A 4000萬元融資、弘瑞康在Pre-A輪也融資數千萬。

雖然多數企業在這兩年的資本熱潮中拿到了天使或者A輪融資,但是再後續的投融資過程明顯吃緊。業內人士分析,原因在於一方面業績增長和利潤低於預期,理想大於實際;另一方面公司估值普遍偏高,接盤力度較弱,融資無法形成有效銜接。

未來,一些公司可能會通過融資繼續成長為大公司,有些則可能通過並購的方式完成資產重組。同時,一些上市公司看好精準醫療,也願意通過並購介入精準醫療。

目前,精準醫療產業內的公司還相對年輕,多處於創業期。而A股上市公司多通過參股、並購以及設立並購基金等方式涉足精準醫療。

據第一財經記者粗略統計,A股至少有30多家涉及精準醫療概念的上市公司,布局方向涉及精準醫療產業鏈上的諸多環節,如測序儀研發及耗材,全自動POCT分子診斷領域、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等。基因測序服務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耳聾基因檢測等,而最熱門的領域莫過於針對腫瘤診斷、治療的液體活檢和細胞免疫療法。

所以未來兩三年,精準醫療行業存在行業洗牌的可能性,這一領域將有很多並購案例發生,並購重組不會單單發生在上市公司中,也會發生在初創公司之間。這一判斷已基本獲得業內多位從業者和投資人的認可。

從世界範圍看,“小公司研發+大公司並購”或將成為精準醫療主流商業模式。由華大基因原CEO王俊率團隊創立的碳雲智能,2016年4月A輪融資金額將近10億人民幣,由騰訊領投,隨後碳雲智能也開始用並購的方式在精準醫療領域“攻城略地”。

在1月5日舉行的數字生命高峰論壇暨全球聯盟招募大會上,王俊宣布,碳雲向全球7家公司SomaLogic、 HealthTell、 PatientsLikeMe、AOBiome、 GALT、Imagu和天津強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共計約4億美元,這7家公司加入碳雲的數字聯盟,共同開啟數字生命時代。

另一家值得業內關註的公司是從美股完成退市的藥明康德,在近幾年已經通過並購、投資逐漸形成了基因檢測、細胞免疫治療、藥物CRO等全產業鏈的布局。

2016年,貝瑞和康成為基因測序產業上登陸資本市場的一匹“黑馬”。貝瑞和康成立於2010年,貝瑞和康抓住了2014年到2015年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商業化的契機,成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領域在華大基因之後的又一龍頭。華大基因無創基因檢測樣本量2016年已突破160萬例,貝瑞和康也突破100萬例。

2015年12月,華大基因遞交IPO申請書,貝瑞和康看到了登陸資本市場的緊迫性,在2016年8月29日宣布,借殼上市公司天興儀表。在2016年12月14日舉行的媒體說明會上,貝瑞和康董秘王冬表示,43億元的估值有讓利上市公司的意圖,公司已經和股東們達成一致,攤薄眼前利益是為了把公司盡快做大。2016年12月18日,天興儀表複牌,貝瑞和康完成基因產業第一股的願望。

爭議精準醫療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是伴隨爭議的,精準醫療也不例外。2016年5月,魏則西事件將免疫治療相關公司卷入漩渦。免疫治療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中受挫。

A股市場受沖擊最多的莫過於中源協和(600645.SH),公司曾公告稱擬定增募資15億元收購從事細胞免疫技術治療的“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隨後,衛計委也召開緊急會議明確,要求細胞免疫治療須停止應用於臨床治療,而僅限於臨床研究。衛計委的規定對於市場規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免疫治療市場信心的恢複還需要一段時間。

2016年10月底,關於精準醫療的效果以及是否泡沫化的爭議在業內廣受關註。腫瘤精準醫療被發表在《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兩篇文章推上了審判臺,被指“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這一觀點在國內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論,有贊同者也有反駁者。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精準醫學重要推動者詹啟敏發聲說,“靶向治療在有些腫瘤中已經展示出非常理想的療效,盡管目前的靶向藥物還較少,未來一定是精準醫學的重頭戲。但今天的靶向治療不是精準醫學的全部,腫瘤精準醫學治療應是手術、放療、化療及生物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各種治療方式綜合運用。”

也有從業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腫瘤精準醫療,不是光測了基因突變,用了靶向藥,就能立刻實現的,還需要很多配套科研成果,比如藥物精準輸送系統,腫瘤細胞精準識別,多種治療藥物的研發,大數據疾病智能預測模型的建立等,需要同時轉化,才能形成效力。寫(批判)文章的人顯然是把精準醫療的挑戰和機遇想天真了。

基因產業是否有“泡沫”?只能說基因產業的發展還將經歷爬坡向上的過程,資本的泡沫也會被擠壓而有所回落。從行業發展來看,確實處於非常早期,行業還處於教育市場的階段,決策者、投資者、公司從業人員、醫生和患者都需要教育。

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給基因治療單基因遺傳病帶來曙光,也讓中國學者韓春雨在2016年備受爭議。

5月2日,《自然》系列頂級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中文名《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韓春雨副教授題為《DNA- 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 Argonaute》的重大原創性成果。

韓春雨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術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後者被稱為“造物主之手”的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近些年來一直是諾貝爾獎的熱門。

但2016年7月,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制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

直到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新聲明稱,期刊獲得了與NgAgo系統可重複性相關的新數據,在決定是否采取進一步行動之前,我們需要調查研究這些數據。

看來,關於韓春雨團隊的NgAgo-gDNA技術的爭議還將在2017年延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