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当钱开始“下蛋” 投资于是“变形”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45420.html

年来,国内居民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宽泛,既有“棉花糖”等农副产品,也有玉石、字画、名酒、花卉等更为小众的收 藏品。在资金的推动下,许多“异类”投资品的涨幅都令传统的房产和金融资产相形见绌,部分品种的年内上涨早已翻倍,有些“高精尖”的收藏品甚至会创出一年 升值十倍、百倍的奇迹。

上海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宣家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投资产品的“奇异化”主要还是由于投资渠道偏少,资金流动性过剩、资产贬值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大资金在面对长期的负利率的情况下,为了寻找较大的投资回报,对一些新领域进行了短期操作,造成了价格的严重波动,这不仅可能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 也容易形成社会恐慌心态。他指出,对这样过度的“奇异化”投资,政府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安抚民心,才能得到社会高度的和谐。

农产品成“炒时代”典型

当“豆你玩”已成往事,市场的“长江后浪”也随之而来。因为游资的不断进驻,“糖高宗”、“苹什么”和“棉里刀”等农副产品“新贵”也挨个抬头,成为盛极一时的“概念股”。

这种炒作之风甚至引起实业资金纷纷“转行”以期赚取“快钱”。一家做原料加工的企业老板就表示,传统的产业只能赚取一些加工费,而如果开始就囤积上游原材料,其原料价格的上涨可能已经让该企业收入倍增。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价格去年曾从最低时的每吨4700多元涨至最高将近7500元,短短数月的升幅超过50%。按上述企业主的话说,假如当初没有做实业,而是直接去市场中投机白糖,他早已经“退休回家、安享天年”了。

另一位在上海某家实业公司上班的员工也曾向记者透露过辞职回家乡做棉花生意的想法。来沪工作数年,其月收入不过尔耳,而他很多在家乡做棉花贸易的老 同学却收入颇丰。去年,国内棉价从年中不足17000元/吨涨至11月初最高时的33000元/吨以上,几乎翻了一倍。巨大的利润空间竟让很多在大城市工 作的白领开始心动。

上述情形在早些年或许难以想象。对于习惯了炒股、买房的普通投资者而言,“炒棉花”之类的投资或许是他们之前想都没有想过的领域。这一点可以从郑州 商品交易所的期棉产品的交投气氛上看出,即便对于一个期货界的“老玩家”而言,棉花在过去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种。上市6年来,它多数时间都只能做一个无 奈的“看客”,日成交常年维持在100万手的“贫困线”之下。

但就是这样“压箱底”的棉花让“钱没处去”的投资者眼前一亮。配合农产品集体涨价的通胀背景,从市场投资渠道看,资金对收益的追逐也从现货市场向期 货市场扩展。去年9月27日,郑州棉花期货单日成交量就首次突破了200万手,资金对该品种的参与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此后的11月24日,郑棉全部合约成 交又达到454.3万手的天量。短短数月,棉花期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冷门产品迅速成了资金手里的“香饽饽”。

参与期货市场的除了有普通民众的身影,还有许多实业资本的面孔。北京的一位期货界人士称:“许多纺织企业的老板都是随身背电脑,时刻盯行情,做棉花现货和相关产业的人对期货价格的关注度非常高。”

除棉花外,早籼稻甚至玉米、小麦等大宗商品也一度成了资金关注的对象。这种关注在2010年四季度尤为明显,“怀揣大把钞票”,很多投资者仍然对许 多传统投资领域望而却步。周边市场诸如金属等商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年半的光景,早已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同时,国内A股市场上证3000点的得而复失 也让很多资金短期内看不到赚取差价的希望,提高存准率和加息的阴影成了A股头上的“两把刀”,而对资金规模不大的投资者来说,传闻中房产税的推出也让本来 就奄奄一息的房地产市场暂时成为投资禁地。

很多投资者都感叹很多传统行业“不好做”。当大量剩余资金逃离了股市相关板块和楼市、转向商品领域寻求机会时,那些基本面较好、估值相对较低的商品 逐步进入资金炒作的名单。永安期货研究院分析师任新普表示:“棉花等原本冷门的投资品受到热捧,流动性宽裕是一个原因,说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机会发现 能力在提高。”

钱“堆”出来的高雅

农产品被炒作绝不是过剩资金追逐利润的极限,相比人们对一些收藏品和奢侈品的追捧,农产品只是资产泡沫这个“冰山”的一角。

去年以来,如玉石、花卉、名酒等“情趣”投资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而它们的价格也被轮番爆炒,其势头不亚于当年如日中天的普洱茶。去年12月4 日,在湖北武汉,一件取材于新疆戈壁籽玉,长63厘米、高25.5厘米、厚13厘米,名为《观猎》的玉器,被估价到1.2亿元人民币。2010年12月 14日,西泠印社的中国陈年名酒专场拍卖会上,一瓶起拍价为25万元人民币的1958年产茅台最终以145.6万元落槌,成为迄今为止单价最高的一瓶茅台 酒。国产白酒似乎一夜间脱胎换骨,加入世界最昂贵名酒的行列。

业内专家称,形如一些高档白酒、玉石等物品早已脱出了消费品的范畴,它们不再具有饮用或者装饰等用途,而是作为类似于黄金的保值品被“囤积”,或用于收藏,或用于投资。

宣家鑫则指出,高档的收藏品固然可以作为长期投资和配置的较理想产品,然而过度炒作这些产品只会让这些产品价格像过山车一样,最终让少部分人获利,多数收藏者、投资者吃亏。

可怕的是,人们往往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所谓的投资,而不论该投资品是否有投资价值,这致使一些“宝贝”加速升值。

以前段时间热得烫手的“黄龙玉”为例,这种石头原名为黄蜡石,是一种观赏石,虽是玉石但不是真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不过离奇的是,一个不是玉的“黄龙玉”却接连出现了三次较大的升值过程。最近的一波行情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至今,珠三角、江浙一带的游资先后涌 入黄龙玉市场。在被发现之初,云南芒市市场好的“黄龙玉”山料只要几元一公斤,但现在已涨到几千元乃至上万元,“黄龙玉”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 奇迹。

“跨产业资本”的介入是上述非理性炒作的推动力之一。比如,有业内专家介绍,早期为“黄龙玉”正名的是福建木材帮,随着“黄龙玉”身价的暴涨,来自 矿业、房地产和药材领域的“门外汉”也开始入场炒作。而在著名的缅甸翡翠“公盘”上,一些新面孔也开始出现,很多投资者源自浙江、福建和山西的实业资本, 可见在“疯狂的石头”背后,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宣家鑫表示,参与玉石等非常规投资的资金可能主要来源于房产市场、股票市场。在房产新政和利息提高的情况下,为了自身的资金安全,这些资金采用速战速决的方法,以求得丰厚的回报。

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理事长刘超亦表示,目前参与收藏品炒作的资金由过去的个人藏家转换为机构与资本,参与炒作的人群有专家团队、顾问,并有向企业化、机构化、交易化的平台状态转变的趋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1

夫妻檔棄外商高薪 抓住崛起的創業點 借機下蛋法則 合富搶食中國醫改大餅

2013-02-25  TWM
 
 

 

回台掛牌上櫃的合富醫療,是台灣最早進軍中國醫療通路布局的企業。夫妻從早期的外商專業經理人,到攜手創業成功,去年EPS逾三元。在中國積極推動醫改的商機下,合富成為台灣醫療通路領域的新明星。

撰文‧林宏文

走進合富醫療控股公司位於上海漕河涇的辦公室,明亮寬敞的入口處,擺著表揚員工的龍虎榜,來自華北區、上海區、華南區、中原區等地的傑出員工,大大的照片與事蹟不斷秀在五十吋的大電視上,讓每位進出的員工與客人一眼就能瞧見。

「你看,這是金棍、這是銀棍,我們用這些來激勵員工士氣。」合富醫療董事長王瓊芝睜著大眼,細數著合富在上海、北京、廣州及濟南等四大區的兩百多名員工,合富就是靠著這群精銳部隊,創造了近幾年大幅成長的業績。

元月三十日回台掛牌上櫃的合富醫療,業務是以體外診療檢測及放射腫瘤機台設備代理為主,是台灣最早布局中國醫療通路、而且是夫妻共同經營創業的案例。

借機下蛋 創造穩定現金流二○○九年,合富成為第二家回台掛興櫃的海外公司,如今在中國積極推動醫改商機下,前景頗受市場期待,上櫃前詢價圈購申請踴躍,超額認購達到二五五倍。

合富執行長李惇畢業於清大工業化學系(化學工程系前身),曾在美國醫療器材商貝克曼與飛利浦醫療事業群等外商,分別擔任過大中華區總經理,前後長達十餘年。為何願意放棄高薪的外商經理人職務,走向創業之路?「當年,外商對中國不夠了解,謹慎過頭了。」李惇說。

他回憶,一九九七年以外商身分進軍中國時,正好遇到亞洲金融風暴,景氣差,醫院也急缺資金,但他跑遍了許多醫院,發現中國經濟已處在爆發成長的前夕,因此多次建議總部加速投資。不過,當時外商總部對於中國市場仍有不少疑慮,「我心裡很急,後來想,急也沒有用,乾脆自己出來抓住機會。」機會大好,剩下的,就是如何採取與時俱進的聰明策略,緊抓住中國每一個崛起階段的豐厚商機。

在中國經濟爆發的初期,「沒錢、有需求」是多數醫院的狀況,看到這個現象,李惇想出了「借機下蛋」的聰明策略。「把動輒上百萬美元的醫療檢測設備借給醫院,但與醫院簽定合約,未來五至七年的耗材需求,都要跟合富買。」靠著借機下蛋的策略,李惇不僅成功創造穩定的現金流,更順利打進三百家醫院,在中國市場站穩地位。

○五年,李惇面對的則是「暴富後」的新中國,醫院的財力、對醫療設備的需求也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因循環境變化,他開始調整經營重點,不只是「借」,更要直接「賣」出高價商品。

運用外商人脈,他引進最先進的腫瘤治療設備,每台要價六百萬美元的射波刀,靠著豐富的經驗及人脈,李惇把這台設備介紹到大型的三甲級醫院,也就是類似台灣的大型教學醫院,至去年為止,七年內已賣出十四台,今年更已確定三台訂單入帳,市占率高達四成。

○八年前後,隨著中國醫療市場的持續擴大,李惇再度思考業務及管理上的策略「進化」;在對外業務上,他對各大醫院推出部分設備「代管業務」,以合富專職員工協助各家醫院管理動輒二、三十種的設備與試劑,替醫院省下兩成以上成本,目前已讓三十家醫院願意將業務交給合富來承包。

代管設備 紅包文化透明化至於對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李惇與太太王瓊芝,則開始真正將外商思惟導入企業。

王瓊芝畢業於台大商學系,在外商優利系統服務十六年,豐沛的外商經驗,讓她與李惇都很重視品質與管理細節。舉例來說,早在中國經濟剛剛崛起的「草莽階段」,兩人就對公司的司機服裝訂出嚴格規定,「甚至要求必須配戴白手套呢!」而在○八年,則是領業界之先,引進SAP電腦管理系統,讓合富奠定日後發展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醫院的「紅包文化」由來已久,李惇與王瓊芝把這種回饋制度透明化,與醫院約定年底讓利營業額的六到八%,並將這筆錢當作人員到台灣觀摩學習的經費,如今已有數百名護士及醫療人員到過台灣,至慈濟等醫院參觀學習。

事實上,習近平上任後揭示的打貪腐政策,開始對醫院產生一些微妙變化,讓走正規路線的合富更具「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一些年輕且有野心的醫院院長,逐漸願意接受合富的透明化作法。王瓊芝說,很多潛規則是既定事實,「我們沒有要改變這個世界,但只要能找到幾個願改革的人,就成功了!」根據合富提供的資料,結算去年前三季營收為十七.八二億元,每股盈餘為三.○六元,王瓊芝預期,今年由於在手訂單掌握程度很高,業績成長將優於去年。王瓊芝說,中國市場還有很多機會,例如射波刀市場,具有採購資格的醫院就有二五○家,合富已簽約的客戶不過只有二十家,未來成長空間還很大。

至於一般的醫療耗材,可以採購的醫院家數則達到八千家,合富過去每年的簽約家數也不過八到九家,成長動能更大,「機會很多,就怕自己沒做好。」王瓊芝看未來,不擔心市場受限,只是不斷思考著如何再一次的運用聰明策略,抓住下一個中國轉型商機。

合富醫療

成立:2005年

負責人:董事長王瓊芝(左)、總經理李惇(右)

資本額:5.4億元

主要業務:體外診療檢測及放射腫瘤機台設備代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