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七俠四義 蔡東豪

2010-12-16  NM
 
 
 

大浪西灣事件由《南華早報》七月 十六日首次報導,至政府八月六日刊憲,將魯連城打算在大浪西灣興建私人樂園的土地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歷時二十一日。這「勝利」不是必然,政府開始的 時候態度強硬,稱這是私人土地,政府無權規管。隨即全城喚起響亮的正義聲音,政府急忙轉軚,終於做了一件對的事。

近年香港經歷一場又一場 保育敗仗,在發展是硬道理的大氣候中,大浪西灣事件有什麼不同之處?這二十一日裡不少人群起或各自做了許多事,這一戰無權無勢的市民在一邊,有權有勢的政 府和地產霸權在另一邊,戰果出人意料,只能用美妙來形容。本書目的就是尋找這些美妙的故事。本文摘錄自剛出版的《七俠四義——大浪西灣保衞戰》(蔡東豪, 嚴劍豪編著,上書局出版)。

大浪西灣事件「勝利」,本文我都加上括號,因為這不算是真正的勝利。政府不錯阻止了工程進行,但「發展審批地區圖」凍結期限是三年;還有,被毀的土地至今未還原,美麗沙灘隔籬是沙塵滾滾的爛地,從高處望,像是被削去了一塊的完美圖畫,何來勝利?

 

嚴 劍豪的啟示是:「這最多是慘勝,我們清楚見到政府根本不想插手,卸得就卸,最後政府只是屈服於群眾力量。我領略到的是,很艱難才能推動政府去做事。」嚴劍 豪的啟示其實頗悲觀,不可能每次都像大浪西灣事件,能夠吸引到這麼多人,不是每次都能聚集到八萬個民意代表。政府往往後知後覺,甚至知道假裝不覺,直至群 情洶湧才醒覺事態嚴重,因此市民對政府的保育行動不能存厚望。

政府會否在大浪西灣事件之後,加緊修補郊野公園無王管地帶的漏洞,這是許多人 關注的問題。我不看好,因為我覺得大浪西灣是一個例外,政府很快忘掉今次事件。政府不是有心跟市民對着幹,我相信政府內不乏有心人,當這些官員想幹一番 事,卻遇上重重障礙,最終知難而退。新界土地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政府幾代官員全都束手無策,一聽到關於新界的土地問題就速速投降,這不單是邱騰華和林 鄭月娥的錯,這是從港英政府至特區政府幾十年累積的錯。我看不到政府擁有足夠謀略和政治力量去衝破這些障礙。

 

然而即使大浪西灣事件是慘勝也非常重要,假如魯連城得逞,富豪圈子必定引起這問題:西貢海灘可起屋,我們何須老遠走去布吉島?所以若果大浪西灣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大浪西灣事件是慘勝也好,是暫時性也好,至少向富豪作明確警示:唔好搞郊野公園。

大浪西灣事件歷時二十一日,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香港這極速資訊城市,今日回想彷彿是遠古前的事情。我對政府在大浪西灣事件後會痛定思痛感悲觀,但我對市民勇敢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以不同渠道表達意見的風氣感樂觀。

 

我 對新媒體的感覺是驚為天人,我終於明白為何中國和北韓禁止facebook運作。世界凡事講求架構,有規有矩,facebook這類新媒體一下子搗亂這些 架構,人與人的關係變得開放和平等,權力不再由他人去賜予,命運由自己掌握,這對權力操控者是一種挑戰和衝擊。當然,我們也不可過分高估新媒體力量,假如 大浪西灣事件得不到主流媒體的報導,事件很可能不了了之,但主流媒體在事件中焦點之一正是新媒體的力量。新媒體太重要,影響力太大,我會多花時間去了解, 甚至參與新媒體發展。

我希望保育人士日後發起運動的時候,可參考本書內容,但不要寄望過高,因為你們沒有大浪西灣。我希望歷史不會忘記有七 個人、八萬網民、七百萬人曾經為保護他們心愛的大浪西灣走在一起,做了一件美麗的事。我希望香港郊野公園可代代相傳,讓我們子孫使用和欣賞。推動美國國家 公園最出力的美國總統羅斯福(Teddy Roosevelt),對國家公園的寄語是:「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這句話刻在黃石公園北入口拱門上。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1

《七俠》講反霸權導演想幫丹素華盛頓再奪影帝

1 : GS(14)@2016-10-13 08:09:39

近年荷李活經常翻拍經典電影,好像早前的《賓虛》以及《捉鬼敢死隊》,不過評價好壞參半。而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代表作《七俠四義》,早於1960已經被荷李活翻拍《七俠蕩寇誌》(The Magnificent Seven),最近《再戰擊情》導演安東尼奎克(Antoine Fuqua)就二次翻拍《七俠蕩寇誌》,蘋果動新聞早前親身飛去新加坡,親訪導演有甚麼驚喜給大家!記者:黃芷蔚新版《七俠蕩寇誌》是安東尼執導的第一部牛仔電影,源於他年少時對《七俠蕩寇誌》的情意結,「我小時候就被舊版吸引,不論演員和動作場面都很好看。」以往擅長拍現代動作片的他,坦言今次最「難搞」並非分配七位演員戲份,而是拍攝騎馬場面,「拍攝時有很多馬匹、又有大量演員及替身,好像一口氣出動了其他人叫你拍戲時應該避免的元素。」「七俠」由丹素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擔當首領,又有型男基斯柏特(Chris Pratt)以及韓國演員李秉憲。不少人都對李秉憲飾演西部牛仔感到驚訝,自行解讀當中有反種族歧視意味,導演就解釋:「是的,是有關於種族歧視議題,但更多是關於霸權欺凌、殘殺、虐待的訊息。」原來拍攝時,大家都覺得李秉憲英文譯名Lee Byung-hun很難發音,會叫他做B.H.,那B.H.表現如何?「B.H.他很有詩意,高貴又有趣,我可以每天跟他工作!」當年丹素華盛頓就是憑安東尼執導的《邊緣特訓》(Training Day)勇奪奧斯卡影帝,今次已經是和丹素三次合作,導演第一反應是:「我討厭這樣!哈哈!我當然愛他,很難得有一個演員可以跟我那麼有默契,而且友誼這樣深厚。」導演還大讚丹素騎馬的技巧是眾人中最熟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3/19798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864

《七俠蕩寇誌》最後一俠殞落83歲羅拔韋漢 白血病逝

1 : GS(14)@2016-11-13 11:32:36

【1932-2016】■曾參演電影《七俠蕩寇誌》的美國影星羅拔韋漢,前日因感染急性白血病不幸離世。美聯社



曾演出60年《七俠蕩寇誌》(The Magnificent Seven)及《沖天大火災》(The Towering Inferno)等經典電影的美國著名影星羅拔韋漢(Robert Vaughn),於美國時間前日因急性白血病不幸離世,其實還有十天便是其84歲生辰,《七俠蕩寇誌》最後一位主角也魂歸天國。



縱橫影視圈60載的羅拔韋漢前日在紐約醫院病逝,其經理人向傳媒證實他是死於感染急性白血病,彌留時家人均陪伴在旁,享年83歲。羅拔韋漢本月22日將滿84歲,不少圈中人及影迷均對其死訊深感惋惜。



■羅拔韋漢夥拍尤伯連納的1960年版《七俠蕩寇誌》,七位主角已全部逝世。

■羅拔韋漢憑與保羅紐曼合演的《文君怨》奠定影壇地位。

■羅拔韋漢曾奪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美聯社


獲提名奧斯卡

羅拔韋漢於1932年在紐約出生,50年代入行,參演逾200齣電影和電視劇,他成名前主要演二打六角色,曾於1956年的電影《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扮演信徒,之後機會接踵而至,他於1959年憑《文君怨》(The Young Philadelphians)獲提名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翌年參演改編自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名作《七俠四義》的《七俠蕩寇誌》,與尤伯連納(Yul Brynner)、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查理士布朗臣(Charles Bronson)、占士高賓(James Coburn)、畢德斯達(Brad Dexter)及Horst Buchholz合演片中七俠。羅拔韋漢是該片七位主角中最後離世一人,而安東尼奎克(Antoine Fuqua)執導的新版《七俠蕩寇誌》月前才於全球上映,教影迷更感欷歔。



■踏入晚年的羅拔已減少幕前演出。路透社

■上月上映的《Gold Star》是羅拔韋漢的最後作品。

■新版《七俠蕩寇誌》今年剛在全球各地上映。劇照


演玉面虎爆紅

羅拔韋漢亦活躍於電視圈,他於1964年至1968年間夥拍大衞麥卡林(David McCallum)主演美國電視劇《玉面金剛》(The Man from UNCLE),飾演美國中情局特務「玉面虎」,是60年代家喻戶曉的角色,該系列全四季共105集,去年被重拍成電影《特務型戰》。及至70年代,羅拔韋漢主力在公仔箱發展,憑1977年的劇集《Washington:Behind Closed Doors》奪得第30屆艾美獎的最佳男配角。晚年已減少作幕前演出的他,上月才上映的電影《Gold Star》成了他的遺作。撰文: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3/198318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