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在48小時內獲得300萬PV?收集名人名言!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33311.html

數月前,Facebook前員工薩查•托尼(Sacha Tueni)和馬提亞•瓦格納(Matthias Wagner)正在開發一款Twitter客戶端。沒錯,就是Twitter客戶端,儘管比Tweetdeck晚了幾年時間。這款客戶端名為 Zerobird,能夠過濾一些十分有趣的內容,但並未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在進行創新時,有時難免會犯錯。此時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承認錯誤,然後繼續改善其他創新。」這是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名言。

托尼和瓦格納聽取了喬布斯的這條建議,創建了一個收集名人名言的網站。他們最初將喬布斯的照片作為頁面背景,然後在照片上配上他的至理名言。

沒想到該頁面迅速傳播,在48小時內就贏得了300萬的頁面訪問量(PV)。於是,他們開始收集其他名人的名言。Yoda頁面贏得了30萬訪問者,愛因斯坦頁面獲得40萬訪問者,Lady Gaga贏得70萬訪問者,其中16%點擊了她的歌曲鏈接。

這個網站就是Changemakrs,主要收集名人、知識分子,甚至是企業主的勵志語錄。網站目前處於測試階段,採取邀請制。

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創意,而且當前已經有大量收集名人名言的網站。但托尼稱,Changemakrs有些類似於Craigslist或eBay,並不注重社交性。

對於一個品牌而言,Changemakrs的創意更能吸引廣告主,因為這些名人和名言積極向上,具有勵志作用。例如,Red Bull就已經在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頁面上投放了廣告。

當然,Changemakrs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目前,Changemakrs只是在少數案例中證明了自己,其模式是否能被廣泛接受呢?除了名人,普通人是否有機會被收錄呢?這些還有待進一步測試。

Changemakrs當前採取步步為營戰略,公司目前擁有4名員工,近期剛剛招聘一名設計師布魯斯•哈斯格(Brooks Hassig)。

本文編譯自TechCrun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37

當前位置:首頁>> 電子商務>>i黑馬:日均PV5400!紅星美凱龍做的哪門子電商?! i黑馬:日均PV5400!紅星美凱龍做的哪門子電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931.html

《IT時報》報導,紅美商城業務除了團購外,主要還有「商城」版塊。商城為B2C模式,提供平台給商家在網上銷售商品。不過點開各個商品,銷量數據大多都為個位數,一些甚至為零,頗為慘淡。

「每天都有新品在加入,我們還在上產品,不能只有幾個好賣的產品」,無論是紅美的公關人員,還是紅美商城版塊的員工,都這樣解釋銷量不佳的原因。不過有消息稱,紅美去年下半年砸錢2億元但只銷售4萬元。紅美方面則稱,「賣幾個沙發就超過4萬了。」對此,一位知情人士說,「營收差不多就是4萬元,因為其網上商城所賣的大多都是小件標準品,沙發等非標產品很少而且光顧者也不多。」

同時從紅美目前訪問量來看,其「成績」並不好。Alexa數據顯示,紅美商城日均PV(頁面瀏覽量)為5400,而國美商城為8606400,蘇寧易購為3552000,差距懸殊。

滾滾裁員潮

伴隨業績而來的是紅美商城團購事業部的裁員,廣州站、湖南站等全國多個分站都命運多桀,「一些分站已經裁員完畢,一些還在協商。」某分站員工說道。此前有網絡媒體報導稱,「近400人的紅美團隊被迫大幅削減,目標可能是150人。」

一位員工向記者計算說,紅美團購事業部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開設進行當地團購業務,一個分站10人標配,每個分站基本裁員一半,再加上總部裁員一部分人,上述報導的這個數字雖有所誇張,但數量仍然很大。

據業內人士分析,紅星美凱龍電商業務近半年內毫無起色的根本原因在於初期戰略定位的偏差,以致其線上線下業務割裂脫節,各自為戰。紅美商城上線初期並未以紅星美凱龍為依託,充分借用線下賣場資源,而是單獨開展以家居建材產品為主的B2C業務。但以目前電商市場而言,做獨立B2C的難度顯而易見,沒有足夠的流量支撐,供應商找不到入駐紅美商城的理由。

 「七嘴八舌」:為什麼這麼慘淡?

@van魔怔:看看宜家的業務吧,遍佈四十多個國家,但僅在10個國家開展電子商務,而且品類還很有限,一直謹慎觸電是基於宜家的進店「體驗式」與製造「衝動式」消費,以及物流的解決方案。觸電切不可盲目跟風!

@非可居品-王軍:家具電商絕不是要革傳統渠道的命,而是以紅星為代表的商業地產模式的傳統渠道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巨大,工廠,經銷商苦不堪言,走到了頭。電商絕對不會摧毀價值,而是會改造傳統供應鏈體系。有先見的品牌,將借用先進的技術,數字化營銷等手段在這一輪浪潮中成功轉型,塑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諮詢老陳:最近碰見一位做實體母嬰產品的,做電商銷售的原因是大家都在做,所以理所當然也要做,討論了三個月急著上,我問了他們兩個問題,他們的電商渠道是用來消滅自己實體渠道的?還是拓展新渠道的?回答:無解。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先把電商的事情停下來想清楚了再談電商的事。

@河東獅1984:傳統企業轉型電商必須發揮出既有優勢,O2O或者假O2O都行,否則怎麼跟純電商競爭?聽說居然之家也要上電商項目了,引以為戒!

@披著狼皮的漏網之魚:第一,紅星美凱龍本來就是做線下的,線下和線上模式差別非常大,不懂裡面的東西,沿用線下思維是沒戲的。第二電商本來就是個燒錢的行業這塊行業蛋糕本來就已經被幾個瓜分掉了,想擠進去,特別是去年行業一大洗牌,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早晚也會被淘汰掉的。

@V_Shaw:投2億,交易4萬,才有動作,這反應太遲鈍了點。還真沒聽說過他們的電商品牌,顯然在品牌推廣上存在嚴重問題。與賣房子一樣,賣家具和家飾,要考慮顧客體驗,這就是樣板房和家具賣場的作用。如果不考慮線上線下的整合,投入再多也惘然。在收入模式上也應有所創新。建議解剖易居電商,而不是改名新易居。

質疑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我跟紅星美凱龍的高管溝通了,一共三百來人,也就半年多,系統開發主要是自己的人馬,幾乎沒有推廣,怎麼會花掉2億呢?

@訊聯王萌:純屬瞎扯蛋,現在這些所謂的自媒體一邊在鄙視主流媒體的欲蓋彌彰,一邊自己又在捕風捉影、空穴來風。這次換血據我瞭解屬於正常的人員調整,不存在清盤一說,僅商城團購頻道就帶來了數百萬的GMV,4W?腳趾頭想出來的?,更名是真事,和網站定位有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92

【每日一黑馬】bShare:日覆蓋16億PV 三個台灣人如何玩轉大陸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254.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韋龑

【導讀】創立四年,員工達到40多人,分享按鈕涵蓋23萬家網站,日均覆蓋PV高達16億……這是王浩威等三個台灣人在大陸所創立的社會化分享bShare所取得的驚豔的成績。然而如何盈利?又如何面對巨頭們的夾擊?請看今日黑馬bShare

社會化分享的力量:日覆蓋PV16億

bShare的三位創始人都來自於台灣,卻在上海創業四年。2009年,看中web2.0時代社會化分享的力量,王浩威決定創業,他說:「2009年,中國的社交媒體突然崛起,開心網、人人網一瞬間攻佔了學生及白領的電腦,那時社交媒體是互聯網上最重要的風向球,對人不談社交媒體,你就out了」。

而在王浩威看來,社會化分享將會創造一個巨大的商機。於是他找到了兩位在商學院認識的同學創辦了bShare,推出社交分享按鈕的組件,它是一款web2.0的社會化分享按鈕工具,用戶瀏覽網站內容的同時可以把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通過人人網、QQ空間和新浪微博等一系列社會化關係網絡分享並推薦給自己的好友。bShare也是在這股風潮中崛起,憑著對社交媒體產業的關注,bShare經過四年的運營,目前已經獲得了投資,團隊擴張到40多人。

1

「其實就是複製國外的Addthis跟Sharethis,進行微創新,我們希望在數據方面做的更深,例如挖掘社交意見領袖、傳播效果分析等等。」王浩威介紹。 bShare基礎的產品是免費的,而且安裝簡單,網站只需要在頁面中添加一段簡單的代碼即可。經過四年的運營,目前bShare分享按鈕涵蓋23萬家網站,日均覆蓋PV高達16億。

除了大家知悉的基本分享功能,bshare也提供用戶分享行為數據的數據統計(類似於CSDN),採用Bshare網站可以知道多少人通過分享被吸引到你的網站,社交網絡能夠為你創造多少價值。回流量統計是bShare的一項創新,透過後台系統,採用bShare的網站可以看到每一篇帖子每天從各平台實際帶回來的點擊流量。目前,從bShare全網絡的表現上看來,平均每個分享可以帶來12倍的回流量。換句話說,每一次的分享,可以從社交網站上換來12個新的訪問,採用bShare不啻為是一個快速衝刺網站流量的方式。

2

巨頭進擊

在中國TMT領域,總是有著「巨頭抄襲」的陰影籠罩著創業者們。一個優秀的創業公司,估計早期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如果BAT這樣的巨頭也做了你們的業務怎麼辦?」社會化分享起家的bShare就曾遭遇了百度這樣巨頭的抄襲競爭。2009年,bShare一推出就受到許多小型網站歡迎,但好光影卻只維持了兩年,2011年10月,百度宣佈推出了自己的社會化分享服務,立即造成草根站群的爭相追捧。而這種局面也造成了社會化分享按鈕的大洗牌,原有的兩大社會化分享服務提供商,Jiathis及bShare都受到了衝擊。

「百度宣佈推出分享服務時,我們著實驚嚇了,在互聯網的第一課,大家都會問你,如果BAT做怎麼辦。我們沒想到百度會想要吃這塊站長插件市場,這是一個免費插件,商業模式不清晰,我認為與巨頭的合作空間大於競爭的可能。但是事實擺在眼前,百度進來了,而且還是相當認真的在做這件事,至少前幾次我們參加百度聯盟的會,都聽到百度的朋友在宣講這個插件。」談及往事,王浩威仍心有餘悸。

不過bShare還是存活下來了,他們逃過百度的進擊有一個偶然因素:他們當時在業內還不是第一,面對的競爭壓力較小,正所謂槍打出頭鳥。

「在2011年以前,網站使用分享按鈕的選擇就是這2家,一般業界會說Jiathis市佔率大一些,知名度高一點。百度分享從一開始就緊咬著Jiathis,而bShare一直屬於默默耕耘的,沒有大聲量的市場公關,也沒有大型資源及靠山,也從來不大聲宣揚自己有哪些客戶,這樣反而讓bShare逃掉了巨頭的進擊,沒有被強勢的競爭壓迫。」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至關重要:bShare積極延伸業務,發展能盈利的現金流業務,而這也是他們存活下來的主要原因。

避開巨頭

為了躲避百度強勢的競爭壓力,bShare訂定了一系列策略:避開百度強大的長尾市場號召力,追求合作客戶質量,開發新戰場。「面對殘酷的競爭,我們會不停思考分享按鈕有什麼前景,數據的商業模式究竟在哪裡?」

「現在連巨頭都要搶你的飯碗,那表示這碗飯一定是有意義的。」在那段歲月裡,王浩威喜歡用這樣的話來激勵大家。然而意義到底在哪兒?光靠分享是不能為公司帶來盈利的,隨著百度的競爭,bShare開始在資金上吃緊,這讓他們決心做出一個能為公司創造盈利的現金流業務。最後他們的定位是「數據挖掘下的個性化推薦引擎」。

「我一直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少數派報告》,湯姆·克魯斯飾演的角色闖過其中一個GAP商場,GAP不斷提醒湯姆上次買的褲子是否合身?還有科幻小說三體中,香煙盒視屏不斷地出現個性化的廣告。給每個人看到他應該關注的商品及文章,縮短搜索及閱讀路徑,這就是未來,都是新公司的機會。」

從百度推出分享按鈕插件的開始,bShare默默轉身著手設計通過收集社會化分享數據的大數據系統,目的就是推出個性化內容推薦引擎。「這件事內部一直想做,但那時因為忙於分享按鈕的優化,反而進度上有一搭沒一搭,這次因為百度的事件,反而加速了我們拉出新產品的決心,也加快了我們的腳步,競爭促使我們創新轉型。」王浩威回顧道。

經過300天的研發,個性化內容推薦插件「樂知」上線。一個網站可以使用在任何版位,提供「猜你喜歡」、「相關文章推薦」的功能覆蓋。推出的首月就獲得許多大媒體,例如中國日報、光明網、Yoka、瑞麗、Pchome、蜂鳥網等的採用。

不過個性化推薦引擎並不是bShare的概念,無覓及友薦都是業界本來就有的產品,樂知反而是後進者,但bShare過去做分享按鈕的經驗幫助了這一次樂知的產品設計。媒體使用 bShare分享按鈕的目的是為了準確的數據分析及流量,bShare分享提供了全套完整的分享回流統計,還有意見領袖分析,幫助網站找到重要的社交意見領袖,為的就是能夠增加社交媒體流量。個性化推薦閱讀也是一樣,網站要的是增加點擊及完整的數據分析,這才是樂知產品設計的核心。

個性化推薦有許多的技術關鍵,包含語義分析、分詞技術、新詞發現、機器學習、協同過濾、群眾心理學等等,要做出推薦準確率很高的產品現階段是不太實際的。在推薦引擎中,能夠增加1%的用戶認可都是莫大的進步,可能要花上一整個技術團隊一個月的算法優化。bShare一向是一個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團隊,在個性化推薦引擎的開發上,bShare更重視的是如何有效提升讀者的閱讀點擊比率。

王浩威說:「網站使用個性化推薦說穿了就是為了增加站內點擊,如何提升點擊才是這個產品的關鍵。」bShare抓住的秘訣就是圖片優化處理及彈性化樣式。樂知在圖片抓取及處理上下了很多功夫,而且圖文推薦模式也比一般文字鏈推薦點擊比率至少提升2~3個百分點,使用圖文推薦可以很明顯的達到提升站內流量的效果。

如何賺取現金?

王浩威介紹,bShare目前看重的是精準廣告投放,樂知從開發的第一天開始就設計了廣告置入的功能,透過廣告收入與網站分成。

「樂知是一款挖掘讀者興趣圖譜的引擎,本身就是為了要找出讀者的興趣而投放他可能感興趣的廣告。現在樂知已經有超過每天一億左右的展示量,每天為網站帶來高達300萬次的站內點擊,並持續成長中,這些未來都可以開放出版位投放廣告,目前也已經與多家廣告公司展開合作,進行測試。我們還是要比較小心翼翼的處理廣告的投放,必須在用戶體驗及收入上取得平衡。」

「從分享按鈕到猜你喜歡,我們這個團隊一路走來已經四年了,很辛苦也很有意思,中間有很多風風雨雨。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很榮幸能跟巨頭競爭,希望我們能堅持住。」王最後意味深長的說道。

i黑馬點評:

廣告聯盟由亞馬遜首創,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種廣告分成的模式已經逐漸沒落,已經不能夠為網站主們帶來多少收入(百度聯盟平均每個站點年收入只有800元),而bShare其實只是舊瓶裝新酒的廣告聯盟模式。而這也導致bShare在營收上還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它的本質與百度廣告聯盟相同,只是引入了個性化推薦而已。

bShare的樂知個性化推薦數據來自於bShare分享,而這種數據難以和百度、騰訊、360等平台級公司收集的數據不可同日而語,能否達到最好的個性化推薦仍然有待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02

560億PV+7.3億用戶,個位數團隊的Reddit是如何做到的?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5/144410.html
作為全球領先的社區新聞和社交網站,Reddit在2013年就擁有有7.3億獨立用戶,560億PV,用戶遍及全球186個國家。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群與訪問量,很多人可能認為其社區管理團隊必定也是非常龐大的。但令人驚訝的是,該團隊還保持在個位數!那麼,Reddit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Reddit總經理、前任社區管理員Erik Martin分享了其中的運營管理經驗。跟著i黑馬來看一下。

\

一、時刻盯著時間

「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把時間耗費於少數群體的用戶上,即使他們的反對之聲最大。」

「當人們覺得事情沒有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時,他們會以超常規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所謂眾口難調,我們不可能做到凡事有求必應,有衝突也在所難免。社區如同客服中心,我們不能做「老好人」,費盡心機地去討好所有用戶。我們所做的,是嘗試。特別是對於投訴、用戶界面變更造成不變等問題,我們必須要學會使用微操作來確保社區營運於正確的道路上。那麼,什麼是微操作呢?

1. 不論社區大小,時刻保持友善與有禮。

通過豐富的交流方式來向人們展示產品或服務的人性化設計。對善意有益的意見,我們要接受與改進。

2. 快速響應。

這個不是要求我們去回覆所有問題,而是根據客戶提出問題的共性與特性,做好知識庫管理,反饋信息庫管理。例如幫助中心,FAQ或者像Reddit那樣為社區配置一名版主。我們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量力開設更多的溝通渠道。

3. 產生共鳴。

不要當面直白地指出用戶的錯誤或可笑的操作。我們要換位思考,與用戶溝通的時候,讓他們知道我們是能理解他們的。記住,聆聽是最強大的共鳴發生器。

「有時候人們只是希望另一邊有人在傾聽他們。」

所以,「以人為本」是Reddit禮儀規範的第一條例。所以我們要站在多數人的利益上考慮問題,不能只在某人某討論組上花費太多的時間。我們要緊盯時間去做事。

二、嘗試鳥瞰的視野

「每天我都嘗試從Reddit中發掘出新事物。」

當Martin被某特別或有趣的事物捉住時,他會嘗試與其它社區管理員甚至是整個公司一起分享。如果是需要進一步跟進的情況,他會記錄到個人手記中。

有一次,Martin發現瑞典社區中多了個地圖,如果某城市的社區位於地圖上某區域,那麼該區域會被一個點標示出來。當他在節假日再次訪問該頁面時,發現標示點被聖誕裝飾品代替了。這聽起來雖然是可愛的小把戲,但是Martin從中得到了兩點啟示:

1. 用戶自定義。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地圖。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隨著內生外延的良性發展,越來越多的社區會以自己的特色去打造屬於自己的社區。這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所以我們要給予用戶更多的工具去實現它。」

2. 回訪與再回訪。

對於過時或過氣的東西,我們或許相忘於江湖。但是你的多一次回訪,或許會發現多一份收穫。因為事物是發展的,或許當初這個想法或題目未能成行,但是若干年後當我們再次回顧它,或許就有不同的看法了。

儘管個人精力有限,但是Martin仍然堅持通過電郵或評論的方式來保持與社區版主的聯繫,鼓勵他們繼續做好做精。特別是做得出色的版主,他會以此為榜樣來激勵其他版主跟著進步。

三、不要想過頭了

社區管理者第二大錯誤是制定過多的指導守則來規範與用戶的溝通,特別是剛成立的時候,每日一變也是家常便飯。人們因此也會跟著問不同的問題,但是無論如何,請記住相信個人直覺是重要的事情。

「作為一名社區管理者,是不可能完美地制訂出一個長久的計劃。因此,我們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做好。不論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我們都能從中學到新東西。無論怎樣,請不要把它束之高閣。」最優秀的社區管理者每天會致力於閱讀和聆聽用戶的所需,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

當人們聽到直覺這個詞時,第一反應是這是與生俱來的。但是Martin並不認同。他相信直覺來源於實踐與時間積累。特別是作為社區管理者,每天每週都有無數的交流溝通機會,這就有可能培養出第六感來快速感知用戶的需求,成為用戶的知音人。

四、放下身段

Martin是第一個承認自己不是十分懂得處理與接受錯誤的人。人的天性是會嘗試掩飾個人錯誤。但是在社區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注目,甚至還有一些硬性子的成員,所以我們要接受與承認每次突發的意外,每次錯誤的選擇,每個不正確的決定。

「情感的彈性是最需要培養的能力。這是你唯一能保持前進的方法。在一帆風順時要放下身段,在絕處逆境時更要放下身段。」

「倘若我們犯了很大的錯誤,好的一點是往往都能快速地進行處理和修復。」例如,Reddit曾經在版主的評論模塊裡,在其名字後附加了特殊圖標來區分版主身份。有些版主覺得不適應,引起了廣泛熱議。很快,在該功能上線15分鐘後,就把這個改為可選設置,避免了更大的影響。

遇到問題時,最錯誤的處理方法是鑽牛角尖,獨困其身。不要過分自責,多數情況下用戶很快就會忘記我們所犯的錯誤。但如果你耿耿於懷,用戶同樣也不能釋懷,是我們的錯誤導致了不愉快的經歷被延長了。

五、識別真正的刺頭

「我們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是專門來找茬的。有些用戶特別是新用戶,對操作或條例不熟悉而造成了誤會。」換句話說,這樣的初級「刺頭」也是社區資產的一部分。只要我們義正辭嚴地予以指正,他們很快就會知道正確的做法,最後或許還會成為禮儀大使。

如果運氣稍欠,我們會無法阻止部分用戶散發垃圾郵件,欺騙信息和不正確的內容。這需要別的處理方式—暫停使用權。在Reddit中,在版主的幫助下,開闢了子社區來識別散發不當內容的用戶,不論是新用戶還是單次發帖者。這或許是Reddit的特色,但是其它在線社區都會讓富有經驗或影響力的用戶來幫助處理類似的問題。

六、重視線下交流

Martin覺得最有學習意義最不能被替代的是面對面的交流。他建議社區管理者盡最大的努力來到線下與成員見面交流。雖然這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是在不同城市或國家,你或許曾經偶遇過了Martin。

「人們會樂於分享生活中重大的事情—或許是找到了室友,或許是找到了終身伴侶,或許是成功找到了工作。」

我們所追求的,不正是用戶對我們產品或服務的粘度嗎?誠然不是每個在線社區都能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線下交流仍然值得管理者去為之努力。

七、不要沉迷於數據

當很多在線站點沉迷數據說事的時候,Reddit是用平常心來對待的。Martin認為數據只是個輔助工具,但不能成為決策的指引物。

「社區管理者精力有限,數據可以協助擴充視野。我們會關注那些訪問量異常或有該趨勢的主題討論,以此來判別是否有什麼事情正在發生,需要介入處理。」

在印度2014年大選的時候,Reddit發現了持續幾個星期的流量異常,這引起了社區團隊的注意。「我們沒有馬上就該情況採取特殊的處理措施。事實上,這是印度板塊活躍度的歷史新高,所以我們想開拓這個市場,去看看這邊的人們關心的是什麼。這個異常數據表明了這是個很好的介入時機。」Martin說道。

「重要的一點是數據不能成為我們直覺的替代物,特別是遇到對社區影響重大的事情時。我們要學會跳出數據,不要被它牽著鼻子走。」

八、順其自然

「對於重視我的人,我會同樣重視他;對於冷漠我的人,我也會順其自然。」

「優秀的管理者會適當的在社區條例上留有餘地。這是我們給用戶營造的抒發意見的空間,我們可以因此避免不必要的爭端。」

只要我們與人交流時,保持一個有禮,專業的態度,合理地分配好時間,我們或許在工作中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Reddit的成功之道,在於成為人們抒發情感,展示個人,分享趣事的地方。這些都是積極的事物,值得鼓勵。產生了共鳴,也就產生了共識,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我不懂得跳傘,但很多人會。所以Reddit會成立以跳傘為主題的社區,讓跳傘者與他人分享其中的樂趣。如果人們透過你的產品或平台找到新的角度來看待世界,你會怎麼樣來慶祝或報答它呢?這就是你的事情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