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ounders Space創始人: 創業者 “不要墜入愛河”

“創業者一定要具備好奇心,能夠發現新的點子和好的想法。”提及對創業者的要求,矽谷著名創業家、天使投資人、Founders Space創始人Steve Hoffman回答道。

眼前的Steve Hoffman依舊是一身典型的矽谷穿衣風格,格子襯衫、牛仔褲加一副黑框眼鏡, 講起話來極富激情,如同其對創業者的要求一樣,對一切充滿好奇心是Steve Hoffman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在成為投資人之前,Steve Hoffman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擔任移動工作室負責人、計算機工程師、電影制片人、好萊塢電視劇執行人、出版作家、程序員、遊戲設計師等等,如今大家更多稱他為“霍夫曼船長”。

其創辦的Founders Space曾在2015年《福布斯》“海外創業團隊來矽谷不可錯過的7個加速器”中位居第一名,目前在22個國家有50多個合作機構,曾誕生Instagram、手工藝品電商Etsy、為谷歌所收購的Firebase以及最近大火的VR遊戲開發商Survios等等。

伴隨上海和成都辦公室的落地,Steve Hoffman越來越多地投身於中國市場,他甚至將自己的微信備註改為“I love China”。“無論從市場規模、大公司占比、創新中心的出現等幾個維度而言,中國很多城市正在走向一個和矽谷越來越近的方向,但同時也面臨和矽谷公司同樣的問題。”Steve Hoffman說道。

從矽谷投資人的角度而言如何判定一家初創企業是否具備成長潛力?初創公司又會面臨哪些潛在陷阱?如何打造創新文化,將創新融入組織基因?在第七屆中國商界女性精英峰會上,Steve Hoffman接受第一財經專訪並回答了上述問題。

錢無需籌太多

“當做企業的時候,第一步籌錢不要籌得太多,夠了就可以。”Steve Hoffman強調。在矽谷Hoffman見證很多公司一開始籌錢很多但最終失敗。“當你先籌得一大筆錢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你會不知道這些錢如何花,這種情況下很多公司就會做營銷、雇人,而不是專註於思考如何讓這個理念開花結果,導致一開始一飛沖天,但最後一敗塗地。”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用所籌得的錢,將創意變為實踐,弄清楚客戶的真實需求尤為重要。“不要墜入愛河。”Hoffman說道,“創業者在創業的時候往往會深深愛上自己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會變得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宜家曾經做過一項心理測試,邀請顧客自己動手組裝家具,同時也會請一些專業人士安裝家具,雖然專業人士安裝的家具看起來非常完美,但當問及顧客喜歡哪一個家具時,客人還是會選擇自己組裝的家具。“做企業一定要記住,不要深深地為自己的產品著迷,而是要讓客戶愛上你的產品。”Hoffman舉例說道。

具體的操作方式,Hoffman會建議創業者去調研客戶的建議,然後向投資人轉述客戶的想法,創業者往往會反饋“客戶很喜歡這款產品”。Hoffman認為這依舊會招致失敗,創業者在做調研時很容易犯錯,人們非常容易說我喜歡這個產品,但並非會深深愛上這個產品,並推薦給自己的朋友。“在矽谷遵循這樣一個原則,至少有20%的用戶是深深喜歡這款產品,80%並不覺得那麽好,這種情況下創業者可能取得成功。”

避免技術陷阱

VR全景相機、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遠程操控的智能家居產品,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產品出現在大眾視野,並成為資本界角逐的焦點, 對於眾多投資機構而言,技術投資已經成為基金重要板塊。“商業模式創新已到高點,技術投資將迎來更大機遇。”不少投資人表示。

對此Hoffman提出不同的觀點,“談及創新最大的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只有技術創新才叫創新,事實並非如此。”在世界各地走訪中,Hoffman總會遇到企業家或政府人員認為,複制矽谷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發展或引進新的技術,並願意斥資巨額來達成這一目的。“技術只是創新過程中的一部分,對於創業者而言,技術甚至並不一定是創新最主要的部分。”

在Hoffman看來,矽谷目前很多成功的企業例如Uber、Airbnb、WeWork並非技術創新,在起步階段,它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只有很少或者甚至沒有任何技術專利。“它們所使用的很多技術都是現成或者開源的,並非矽谷獨有,絕大多數的技術都能以開源的形式通過公開的渠道獲得,或者可以向私人企業、大學以及研究中心申請獲得技術使用許可。”

在中國的研發和創業環境下,獲得技術開源和許可,或許並不如矽谷那樣容易。但值得警醒的一點是,“一家企業一旦擁有了自己的專利技術,這項技術就有可能在無形中限制企業探索市場的能力。企業的日常經營就會緊緊圍繞著這項技術,而如果當下的市場機會還不是那麽的顯而易見,企業就很可能會主動搜尋適合這項技術的市場機會,技術和市場需求出現本末倒置。”Hoffman表示。

以當下大熱的AR/VR市場來看,Hoffman認為很多產品就是在解決根本不存在的問題,但技術本身卻吸引了大量投資人蜂擁而上,很少有人去鑒別什麽是賺錢的業務,什麽只不過是在 PPT文檔中看起來漂亮的產品。

完全複制矽谷的成功並不現實,更重要的在於挖掘矽谷創新的內核。“市場足夠大、大公司標桿作用、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各種各樣的想法以及對失敗的包容。”依據這種的標準,如果對中國下一個矽谷誕生城市進行排名,Hoffman認為是深圳、北京、杭州和上海。“根植於我們的多樣性、思想上的自由以及非理性的樂觀主義,在今天依然推動著矽谷絕大多數的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