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610元-1元-950元,股價「蹦極」背後 九鼎上市「連環計」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632

因IPO暫停而陷於困境之際,九鼎投資從新三板曲線突圍。

先轉股,再轉板,如果這條路走通,九鼎將找到一條投資機構退出的新路徑。不過,投資者們是不是認可這樣的方式,取決於他們能不能拿到真實的利潤回報。

2014年6月6日,一筆每股920元、共計1000股的協議成交價,讓北京同創九鼎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鼎投資)再次震驚市場。

九鼎投資此前兩週剛剛登陸新三板。這家被稱為「本土PE(私募股權投資)第一股」的上市公司,向尚未理解新三板交易規則的投資者們表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蹦極」。

從5月20日到5月28日期間,以每股610元發行價上市的九鼎投資,每股股價一路上漲至850元,在27日卻突然跌至1元,其後再度回漲沖上950元的高位。

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九鼎投資在27日當天即發佈公告,稱此次1元股交易的雙方均為公司非控股股東。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隨後亦表示,上述交易是由買賣雙方「自主協商確定」,上市公司九鼎投資本身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根據證監會相關人士的解釋,由於協議成交採取「一對一成交」,轉讓價格由雙方自主協商,同時不設漲跌幅限制,因此出現此類股價「暴漲暴跌」現象並不奇怪。隨著做市商制度、股價異動監控等相關市場機制的完善,類似的股價異動將被納入更健全的管理機制。

在向市場作出解釋的同時,監管部門也在6月5日推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做市業務管理規定(試行)》。這一規定與此前發佈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以及近期即將實施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異常轉讓實時監控指引(試行)》,共同構成新三板業務的基本制度框架。

但對於投資者而言,此事依然疑團重重:九鼎投資這家神秘的PE機構為什麼能夠以610元/股的「天價」發行股票?上市前為什麼會突然湧入數以百計的「原始股東」?同一家公司的股價為什麼會在幾天裡出現從1元到950元這樣的巨大差價?

南方週末記者多方採訪發現,這一系列疑問,最終都不得不追溯到九鼎投資為上市而設計的一份特殊方案上。

「雙輸」變「雙贏」

因為IPO暫停,九鼎手中的項目無法退出。眼看投資人和九鼎就要「雙輸」之際,新三板的開啟帶來轉機,他們共同設計了一個「雙贏」的方案:基金份額變股權。

這是一份被稱為「基金份額轉換股份」的定向增發方案。

成立於2007年7月的北京惠達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過去6年多的時間裡,以其激進的投融資風格和工廠化的投資管理模式,迅速累積了上千名私募基金投資人(LP),並將從他們手中籌集來的150多億元資金投入了209家企業。

這兩百多家企業的股權投資,分別屬於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昆吾九鼎)所管理的21家全資公司、14家控股公司和3家基金。私募基金管理者(AP)通過陸續籌資組建的投資基金向企業投資,並以私募投資協議的形式,向投資者承諾投資退出的期限以及豐厚的投資回報——他們原打算幫助這些企業迅速IPO上市,就可以賣掉股票退出,賺取豐厚利潤。

但如意算盤落了空,因為A股暫停IPO審批,而且一停就是一年多。

作為基金管理人的九鼎,於是面臨著如何兌現承諾的難題。

按照傳統的私募基金管理模式,到期無法退出基金投資時,基金管理者(AP)要麼按照相關私募協議向基金投資人(LP)溢價回購基金份額,要麼只能承擔違約清算的「無限連帶責任」。

此時,九鼎投資手上還有180多家企業股權投資無法短期內退出,沒有足夠的資金回購基金份額,也沒有足夠的資產可以向金融機構進行抵押融資。

困頓之際,新三板和「基金份額換股權」方案,帶來了新的轉機。

按照這一方案,昆吾九鼎的五名實際控制人,以個人出資方式共同創設了同創九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並以該公司為控股股東,與數名其他股東共同創設三板上市主體九鼎投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殼公司」。

當作為「殼公司」的九鼎投資出現後,換股方案開始了:公司先以現金增發方式,以1元/股價格增發約580萬股股權;其後原昆吾九鼎所管理的多傢俬募基金中的138名基金投資人,帶著自己在相應私募基金中的投資份額「投奔」九鼎投資,並以相應基金份額換購580萬股新增股份的相應股權。

這是一次複雜的換購——由於不同私募基金的續存期及股權賬面價值不同,因此換購價格也各有不同。

據九鼎投資公告顯示,其580萬股新增股權的平均換購價格,相當於每股對應610元的基金份額「賬面價值」。

以這一均價計算,註冊資本僅為1000多萬元的九鼎投資,以580萬元的現金增發股份,一舉獲得了高達35億元之巨的股權投資「賬面資產」,成為了新三板市場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九鼎股權結構圖。 (曾子穎/圖)

「畫餅」、轉股與轉板

真正的套現機會並不在於每股高達數百元的三板市場之中,而在於更有誘惑力的主板市場。

在這場「基金變股權」的換股遊戲背後,私募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投資人,似乎獲得了某種「雙贏」的可能。

在原有基金投資人實施換股的同時,相關私募基金的投資協議自然中止,並被另一份新的「收益補償承諾」所取代:按照相關協議,如果上市公司掛牌三年後,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低於一定水平」,則出資人有權要求九鼎給予收益補償。

這意味著九鼎投資以「股價保證」的方式,代替了原本的基金退出收益承諾。

而作為承諾方的九鼎投資,則為自己開出了以下「免責條款」:如果股價連續5個交易日或累計20個交易日最低收盤價高於一定水平,則「自動免除補償義務」。

換句話說,九鼎投資向原基金投資者承諾,在換股三年內,保證「某些天」公司股價會高於「一定水平」。

那麼,股東們能趁著「某些天」高價賣股套現嗎?

目前看起來,那很可能只是一張「畫餅」:正如九鼎投資上市兩週交易所顯示的,高股價只是「一對一協議交易」,並不表示其他股東可以乘機以高價套現。

不過,精明的基金投資人們也有自己的打算。在他們看來,真正的套現機會並不在於每股高達數百元的三板市場之中,而在於更有誘惑力的主板市場。

據2013年的年報披露,九鼎投資未來將以2014年4月27日公司總股本約1830萬股為基數,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按每股轉增190股左右計算,公司總股本將增加至約35億股。

這意味著公司將剛剛以換股計劃獲得的35億元股權投資「賬面資產」,再度轉換成了每股1元的普通股權——這已經完全達到了主板上市企業的股本規模。

與此同時,九鼎投資內部人士向外界聲稱公司目前暫未有轉板計劃,但並不否認公司未來將以主板或創業板上市為「最終目標」。

這一上市計劃顯然很容易獲得新進股東的歡心:一旦主板上市成功,今天在三板市場高價換股的人,頓時就將成為坐擁數百至數千萬股上市公司股權的「原始股東」。

在充滿炒作激情的中國證券市場中,只需九鼎管理的100多家投資企業中再度創下一兩宗好成績,股價大漲就充滿想像空間。

這或許正是九鼎投資三板換股方案獲得原基金投資人認同的關鍵。據一位九鼎投資內部人士介紹,在第一輪轉股之後,很多原九鼎私募基金投資人趕來與管理層商量,希望參與新一輪轉股計劃。而在後續增發轉股後的九鼎投資,「估值可能會超過120億元」。

PE界人士則將這一套轉股方案及其後續上市計劃稱為「中國金融史上的重大創新」,如果成功,意味著在過去數年中面臨退出困境的中國PE機構們,找到了一條繞開投資企業IPO退出,而又能獲得回報的路徑。

據媒體報導,正是在這一模式的吸引下,另一家曾經計劃上市的創投機構——中科招商——也在謀求落戶「新三板」。

新規則,老挑戰

公司管理層對上市公司股權的高額定價,需要由三板市場中富有投融資經驗的市場機構認同,九鼎投資需要以看得見的市場業績向市場機構們證明自己的價值。

看起來,九鼎投資的「創富模式」近乎不可思議:吳剛等五位實際控制人以區區1000萬出資創設的九鼎控股,在上市主體九鼎投資實施換股定增方案後,每位實際控制人的「賬面財富」居然在一夜之間驟增至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之巨。

這一蹊蹺的財富變化,使得某些投資者甚至將九鼎投資視為中國最大的「權貴PE」。

實際上,這與新三板的規則有關。

在三板市場中,上市企業股權的定價模式截然不同:相對於「同股同權同價」的主板市場而言,三板市場就是一個高度差異化的「非標準化」股權交易市場。一位業界人士如此向南方週末記者形容:「只要互相談好,怎樣都可以」。

需要提及的是,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監管部門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的資質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只有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法人或個人金融資產500萬元以上的個人才能進入。按證監會副主席姚剛的說法,新三板就是一個「准機構間的市場」。

九鼎投資正是利用了這一規則。九鼎投資以換股計劃所「創造」的35億元淨資產,只是股東願意接受的某種價格:即投資人擁有的基金份額中,所包含的企業股權「應該」價值35億元。

這個價格是以九鼎投資此前的業績為基礎計算出來的。九鼎投資相關人士曾向媒體做出過解釋:九鼎投資已經退出的24個項目內部收益率為38.1%,平均持有項目年限為5年左右。按照30%來計算,每1元項目投資可獲得3元回報。而以目前基金管理的250億元投資規模計算,5年後可獲淨收益500億元,按照20%收取管理報酬即為100億元,再出於審慎考慮原則將估值調整為76.25億元,對應公司原有的1250萬股股權,即相當於每股價值610元。

不過,這個算法中,對盈利預期是否激進,業界存在很大爭議。

更重要的是,雖然九鼎投資管理者們充分利用新三板規則的「自由定價權」,給出了一個高額價格,但投資者們是不是認同,尚且存疑。

除了已經轉股的100餘名基金投資人外,尚有數百名基金投資人和上百億元規模的私募基金投資等待著投資回報協議的兌現。他們是不是願意以同樣的方式轉股,還有待觀察。

而對於已經轉股的投資者來說,能不能通過轉到主板上市或者其他方式獲得真正的現金回報,是更關鍵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77

華為發布海思麒麟950 自主芯片能夠讓“中國制造”實現趕超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282.html

華為發布海思麒麟950 自主芯片能夠讓“中國制造”實現趕超嗎?

一財網 李娜 2015-11-06 14:45:00

海思麒麟950的發布代表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崛起,但在制造工藝上中國企業與國際水平仍然需要“一場長跑”。

被華為認為是“跨越之作”的自主芯片麒麟950終於“利劍出鞘”。

11月5日上午,華為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跨越”的麒麟處理器秋季媒體溝通會,正式對外發布了采用臺積電16FF+工藝生產的最新移動處理器——海思麒麟950。華為透露,搭載麒麟950的最新旗艦手機即將上市,而在外界看來,這款手機應該是月底即將發布的Mate8。

“我們一直強調堅持才有突破,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堅定的走下去,結果怎樣市場和用戶會給出答案,用事實說話。”作為華為消費者BG的掌門人,余承東也在微博上感概道,麒麟950是在很多人的關註下成長起來的,感謝大家,無論鼓勵還是批評。曾經有段時間外界對麒麟芯片的爭議很多。

如果說一年前海思還在“成長”的話,這一款芯片則被華為認為是手機業務超越三星甚至蘋果的基礎。余承東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客戶端采訪時表示,從今年秋季開始尤其到明年華為會形成一個爆發期,在研發上的高投入將是基本。

但是否能夠超越高通目前可能仍然言之過早。不少參加發布會的業內專家對記者,海思麒麟950的發布代表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崛起,但在制造工藝上中國企業與國際水平仍然需要“一場長跑”。

神秘“海思”

對於外界來說,作為華為旗下的芯片制造商,海思一直是較為“神秘”的部門,不太接受媒體的采訪,也就是從去年開始,才在行業媒體中逐步亮相。

關於海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據記者了解,在1991年,華為就成立了ASIC設計中心,該設計中心可以看做是海思的前身,主要是為華為通信設備設計芯片。

之後,隨著歐洲逐漸開始進入3G時代,2004年,華為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準備從3G芯片入手,並且將產品先後打入了沃達豐、德國電信、法國電信、NTTDoCoMo等全球頂級運營商,銷量累計近1億片,與當時的3G芯片老大高通大概各占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

到了2010年,隨著美國、北歐等地區宣布進入4G時代,華為趁勢發布了LTE4G芯片Balong700,並做成了上網卡、家庭無線網關等終端設備,並且在國內4G牌照發放後,海思順勢推出新一代產品,不用再受制於其他芯片廠商。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披露的“2012年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海思以74.2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

去年,一位半導體行業的業內人士這樣對記者說,目前國內共有600多家芯片設計公司,年營收達到或接近10億美元的僅有海思、展訊通信兩家,它們在移動處理器、基帶芯片等領域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力。而其他企業,“向上突破有很大難度”,其中主要原因在於企業在WCDMA和LTE領域幾乎沒有專利和技術積累。

可以看到,這麽多年來,在手機芯片領域,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一直處於難以撼動的“霸主地位”。

而對於為什麽要做海思,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2012年說過這麽一段話,“華為需要做手機操作系統和芯片,主要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假如這些壟斷者不再對外合作的話,華為的操作系統可以頂得上,華為的芯片主要在別人斷糧時有備份。”

據華為人士介紹,海思芯片對華為內部產品的配套,不僅能幫助華為帶來價格競爭力,還有助於提高其產品的上市時間,搶占市場先機。比如,中國移動對4G定制機提出五模的新要求,而目前能夠量產五模芯片的廠商只有高通、海思,這意味著華為可以借助海思芯片快速推出符合市場要求的4G手機,而其他廠商則不得不采用更加昂貴的高通芯片。

去年6月24日,華為正式對外發布榮耀品牌的旗艦機型———榮耀6。該手機采用的是就是海思研發的“麒麟920”,據介紹,該芯片是全球首顆商用的八核LTECat6手機芯片。

但彼時的海思距離趕超高通仍有距離。

而一年後,麒麟950發布了,這款整合了全模基帶、4×A72+4×A53應用處理器、獨立DSP、獨立ISP、MaliT880MP4圖形處理器、i5協處理器、安兔兔跑分80000+的SoC,除了圖形性能弱點,其它方面已經是現有Android陣營的巔峰。

“麒麟950是海思第一次和業界夥伴開發領先工藝,16nmFF+使得950性能功耗平衡,秒掉20nm的高通810和MTKX20應該沒問題,可能略超三星7420,可以和下一代高通820和三星M1並論。”手機圈資深人士潘九堂說。

也有人評論道,無論華為的手機表現如何,至少麒麟處理器還是值得尊敬的,它讓其他芯片廠商有壓力,僅這一點都已經很不容易,畢竟起步晚了。

能成為華為手機的“核武器”嗎?

“明年會迅速縮小和三星、蘋果的差距,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我們有機會在份額上超過蘋果。”余承東此前對記者表示,最晚在2018年,華為有機會在營收上超過蘋果,這幾年華為在構築產品、品牌、渠道、零售、服務上一整套的能力,包括流程、IT體系的支撐,有的能力要到爆發的時候才會體現出來。

“這些能力是什麽,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都會看到。我們花了這麽大的研發投入,我們的研發投入是國內同行的很多倍,我們主要就是投資在未來。”在他看來,華為消費者業務參與的蛋糕是5000億的蛋糕,華為在未來將有機會沖擊1000億元年收入。

顯然,在沖擊蘋果和三星的路上,自主芯片麒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當硬件趨同趨勢愈加明顯,如何取得關鍵器件的階段性壟斷成為手機廠商的重心之一。幾乎所有廠商都格外重視對上遊器件資源的搶奪,產業鏈管理能力成為焦點。

有消息稱,小米和聯芯科技聯手在浦東召集上千人的團隊研發手機芯片,11月底將開始測試半年後量產上市。在早前的AXON天機旗艦系列戰略發布會上,中興也發布了其移動終端戰略:中興OS+迅龍芯不久將雙雙亮相,中興首款自主處理器及自主OS的安全手機已經通過工信部的入網許可,預計年底上市。

此外,構築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必須要在高技術領域有所作為。

在移動通信發展史上,基帶是芯片競爭核心。海思芯片在Modem上的單點突破是華為網絡側多年耕耘在終端側的充分體現。任正非曾表示,“我們只可能在針尖大的領域里領先美國公司,如果擴展到火柴頭或小木棒那麽大,就絕不可能實現這種超越。”華為海思平日的低調宣傳,和在網絡通信技術上的集中發力,都是任正非這里理念的踐行。

但對於華為手機是否能夠依靠麒麟950趕超蘋果三星,目前來看可能仍然言之過早。

從技術角度來說,虎嗅網的一篇文章分析道,此次麒麟950芯片的發布,盡管頗受業內追捧,但並沒有看到代表未來芯片產業發展和競爭趨勢的自主芯片架構的設計所帶來的成果,其仍在照搬ARM的“big.little”架構。

另外,此前也有消息稱,由於臺積電16nmFF+量產時間的延遲,以及臺積電將產能優先提供給蘋果生產其A9處理器,海思麒麟950不得不延遲,上遊廠商產能問題也是麒麟甚至是華為手機能否按時足量供貨的影響因素之一。

同時,也有手機行業人士認為,外界對國產自主芯片的關註度無疑能為手機增色不少,這一點從各種打折安全牌以及國禮的營銷手段就從感受的到。但大眾也有審美疲勞,當商務人士或者高端人士無法從國產手機中感受到足夠的競爭力,為情懷買單的人也許會越來越少。

上述手機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而對於廠商,當配置越來越像,芯片處理性能已經過剩的時候,單純的追求芯片性能也許得不償失。

不過,作為中國手機產業有望挑戰蘋果和三星的廠商,華為麒麟950無疑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跨越”。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83

隔夜Shibor連續四日回落 央行今日凈回籠950億

隔夜shibor報2.2450%,下跌0.42個基點,連續四個交易日回落。

7天shibor報2.4080%,下跌0.60個基點。14天Shibor和1個月Shibor分別下跌0.1和0.19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 中國央行將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

今天將有165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950億元,連續兩日維持凈回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79

求職5年失敗950次腦癱男不放棄終見成工

1 : GS(14)@2015-12-18 08:50:45

英國一名患腦癱瘓的少年一心自食其力,貢獻社會,無奈見工處處碰壁,過去五年應徵950次,全部失敗。但他沒有放棄,最終覓得一份超級市場收銀工作。23歲的斯蒂芬斯(Tom Stephens)表示,五年間寄過950封求職信,每周至少寄兩封,幾乎都石沉大海,就算有50間公司肯書面回覆他,也只是告訴他「多謝,但不用了」。斯蒂芬斯說去年有12次面試機會,但僱主都以他經驗不足為由而沒有聘請。斯蒂芬斯認為僱主諸多藉口。他本人坦承信心會受挫,但沒有氣餒,仍希望「貢獻社會」,不應自暴自棄。斯蒂芬斯的決心得到回報,最近獲連鎖超市Asda招請,受訓八周後,兼職當收銀員,每周工作兩天。斯蒂芬斯很喜歡這份工,因為可與顧客交談。斯蒂芬斯認為,殘障人士不獲足夠機會,有欠公平。他希望公司企業能賞識他們的才能,加以利用。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218/194171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74

吳君如950萬沽貝沙灣 賺136萬

1 : GS(14)@2016-11-15 07:56:51

【明報專訊】新辣稅後豪宅交投趨熱鬧。利嘉閣助理分區經理胡煥燁表示,薄扶林貝沙灣6期1座中高層B室單位,實用約459方呎(建築約595方呎),一房間隔,享海景。業主叫價企硬,雙方在零議價下,以約950萬元易手,實呎約20,697元(建呎約15,966元)。土地註冊處顯示,原業主為影星吳君如,2010年11月以約813.8萬購入,帳面獲利136.2萬元,升幅約17%。

喇沙利道屋地招標市值3.7億

土地註冊處顯示,原業主吳君如於2010年11月,以約813.8萬購入,帳面獲利136.2萬元,升幅約17%。胡補充,11月份至今貝沙灣暫錄約8宗二手成交個案,平均實呎2.37萬元;現時屋苑放盤量約有220個,一房單位由約980萬元起。

另外,有業主推出旗下九龍塘喇沙利道40至42號招標出售,市值約3.7億元,按上址最高可建約18,257方呎計,平均每方呎樓面地價2萬元,明年1月11日截標。

洋參大王沽北角商廈蝕110萬

「洋參大王」恒發洋參創辦人楊永仁的北角城中心7樓7室,土地註冊處顯示,上月獲恒生銀行(0011)以1398萬元承接,面積約1740方呎,呎價8034元,低市價約5%;楊氏等2013年1392萬元購入,帳面僅獲利6萬元,連同使費等料蝕逾110萬元。單位曾由楊氏旗下公司持有,該公司遭追債及清盤,物業終由銀主推售。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49&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04

1,950萬人看直播 收視超高

1 : GS(14)@2017-06-11 16:09:09

科米上周四在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作供,全美矚目,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Nielsen)收視調查結果顯示,有多達1,950萬人收看當日電視直播,以早上時段計算,屬極高收視。


堪比國葬王室婚禮

調查覆蓋美國10家廣播公司及有線電視網絡,不包括那些經電腦或手機收看的人次。當日多間電視台都調動原本的節目,直播科米近3小時的作供。另方面,YouTube指有近80萬人次經該網站串流收看20個新聞網站直播。喬治亞州大學教授、有廣播電視媒體界普立茲獎之稱的「皮博迪獎」(Peabody Awards)總監瓊斯(Jeffrey Jones)指,對一個在工作天早上播出的節目來說,收視相當不俗,因為一般只有國葬、王室婚禮才能吸引大批觀眾。他說:「政治往往關乎舞台和戲劇,而這(聽證會)正是經典決戰,人民都希望親自見證。」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1/200519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03

溱8兩房950萬 貴絕沙田

1 : GS(14)@2017-10-14 11:08:2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833&issue=20171014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再無針對樓市推出辣招,買家不惜以破頂價入市二手市場,其中大圍新晉屋苑溱岸8號一個兩房戶,以950萬元售出,實呎18,627元,成沙田區內最貴兩房單位。

市場消息指,上述單位為溱岸8號2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510方呎,兩房間隔,以950萬元易手,實呎18,627元,無論售價及呎價均創屋苑兩房新高,並料貴絕沙田兩房戶,成沙田兩房樓王。原業主2012年以約550.3萬元買入,帳面獲利接近400萬元,單位升值約七成。

康瑞苑435萬 實呎10688元雙破頂

此外,藍田居屋康瑞苑剛錄得近2年首宗自由市場成交,世紀21聯誠謝寶昭表示,康瑞苑極低層5室,實用面積407方呎,成交價435萬元(已補地價),實呎10,688元,成交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09年以135萬元買入(已補地價),帳面獲利300萬元或2.2倍。

另外,利嘉閣助理分區經理陳維進表示,紅磡黃埔花園錄反價成交,單位為12期5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607方呎,原業主開價約880萬元,及後反價3萬元,以883萬元獲外區客承接,實呎14,547元。原業主1989年以約98.8萬元購入,持貨28年,現轉手帳面獲利784.2萬元,物業升值近8倍。

昇悅居本月開齋 2房782萬易手

西九四小龍之一荔枝角昇悅居,錄本月首宗成交。中原副區域營業董事歐陽振邦表示,昇悅居5座中層G室,實用面積524方呎(建築672方呎),望內園,成交價782萬元,實呎14,924元。原業主於2004年以232萬元買入,帳面獲利550萬元或近2.4倍。

尚匯銀主盤1650萬沽 低買入價一成

不過,部分銀主單位以低價售出,消息指,灣仔尚匯中低層F室,實用面積667方呎1房戶,成交價約1650萬元,實呎24,737元。原業主於2011年以1848萬元購入,最新成交價較6年前購入價低198萬元或超過一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49

宏福950萬膺全港夾屋王

1 : GS(14)@2018-06-29 07:38:5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754&issue=20180629
【明報專訊】夾屋做價拾級而上,本月除有鴨脷洲悅海華庭以940萬元膺全港夾屋王後,青衣宏福花園樓價亦升破900萬元,以一伙低層戶成交價950萬元打破上述紀錄。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青衣宏福花園2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712方呎,原則3房間隔,本月初以950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3,343元,成交價膺全港夾屋王。原業主於1995年以193.3萬元(未補地價)買入,扣除補價後料仍獲利不俗。

鳳德邨實呎逼1.9萬 全港公屋王

鑽石山鳳德邨迷你戶呎價逼近私樓價,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鳳德邨碧鳳樓中層C室,實用面積147方呎,屬開放式間隔,本月初以278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8,912元,打破青衣長安邨上月創下的原最高紀錄18,667元,較原紀錄高約1.3%,成為全港呎價最貴公屋。原業主2015年6月以188萬元(已補地價)買入,持貨3年,帳面獲利90萬元或48%。

至於馬鞍山指標屋苑之一新港城,呎價首破2萬元大關,市場消息指,新港城K座高層2室,實用面積337方呎(建築464方呎),2房間隔,原業主開價670萬元,終反價至675萬元成交,實呎20,030元(建呎14,547元),呎價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04年3月以151萬元買入,持貨14年,帳面獲利524萬元或3.5倍。

喜點開放式戶575萬 3年升值六成

上月起單位陸續額印鬆綁的土瓜灣喜點,有迷你戶樓價3年勁賺逾六成。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喜點中層F室,實用面積255方呎,屬開放式戶,本月以575萬元易手,實呎22,549元,呎價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15年5月以352.6萬元買入,持貨3年,帳面獲利222.4萬元或63%。同屋苑高層B室,實用面積250方呎,同屬開放式戶,本月以550萬元易手,實呎22,000元。原業主於2015年5月以391.1萬元買入,持貨3年,帳面獲利158.9萬元或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