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肥馬爆周文耀銀行開戶搞個半鐘 李華華

2010-9-23  AD





 

中策(235)買南山人壽爛尾收場,傳聞「肥馬」馬時亨同「大俠」柯清輝嘅「孖沙信眾」好希望佢哋交代一下!噚日「肥馬」喺香港銀行學會第二屆銀行家高峯研討會蒲頭,但唔肯講佢使唔使「下馬」,只係話仲留意緊其他收購機會……真係God bless him!

講自己就封嘴,但將港交所(388)前行政總裁阿Paul周文耀(圖)擺上枱!肥馬話,早排同佢食飯,阿Paul狂呻去銀行開個戶口要搞兩粒鐘,仲有成寸厚嘅文件要佢填,於是佢去另一間銀行搞,結果都要個半鐘……亂咁擺朋友上枱,小心無人敢同你食飯呀,馬生!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22

A股開戶之口水介紹篇 sherry

http://xueqiu.com/3815464690/24580632
估計不少人覺得你來介紹這個幹啥,滿大街都是拽著我過去開戶的…不過這不是考慮多少還是有小白的,另外相信的我帖子裡面能告訴你一些你過去所不知道的哦:)

相對於美股的麻煩,A股開戶大家一般都知道帶著身份證和一張銀行卡就ok了,銀行卡沒有也無所謂,因為你可以連三方的時候直接在辦:)A股賬戶可以買賣滬深股票包括創業板市場的,可以買賣債券,可以買賣基金,還可以進行新股申購。如果你的初始資金超過20萬可以要求開通融資融券,不到20萬的就需要至少開戶後六個月才能開,不過我是真心不建議大家開這個。

1、        選券商

這裡給大家介紹兩個問題,手續費佣金到底是多少才合理?大小券商有沒有區別?

1)        多少才合適,這個問題有點傻,一分錢別要才合適,當然這是不可能的。A股交易的手續費實際上有三部分構成:券商收的佣金、國家收的印花稅和上交所收的過戶費。

印花稅這個是國家規定,炒股時間長的知道這個東西是國家自認為調節股市的重拳。高低調調、單雙變變….想看過程的自己百度,目前的情況是:印花稅只在你賣出股票時候收取(即單邊收取),金額為你成交額的千分之一。

上交所的過戶費這個是交易所規定,也就是你把股票買進來的時候這個股票過戶到你的名下,上交所就每1000股收取你1塊錢,不足1塊錢也按照1塊錢收取。舉個例子,你買100股或買1000股都要交1塊錢;買1100股或者買2000股都是要交2塊錢。——注意:深圳股票沒有這項費用!

最後也就是大家選擇券商的時候會最關注的佣金了,這個是過去老的原則是交易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買賣都要收取,不足5元按照5元收取。不過隨著競爭的激烈這中間可以議價的空間也加變大了。

印象中07年以前由於市場好,那時候大家開戶是不在乎佣金的,所以基本上那時候開戶又沒有調整過的親們都是千三或者千分之2.5的水平;08——09年事券商價格戰最最瘋狂的時候,一般經紀人給新開戶的能到千分之1.5——0.8的水平,資金量大一些的就可以拿到萬6、萬5乃至於萬3。

我給大家解釋下萬三是什麼概念,我這裡說的佣金都是總佣金,在價格戰瘋狂的時候有的機構經紀人用淨佣金的概念忽悠客戶。所謂總佣金就是包括了券商要交給交易所的錢,這個一般被稱之為規費,全名好像是證券監管費,約佔成交金額萬分之二,其實後面還有零頭,一般就這麼省略了!所以如果經紀人說淨佣金萬五,實際上他是給你把規費另算,你的實際佣金也就是接近萬八了!

好吧,看到這裡我就可以說,當券商開出萬三的總佣金,其實再扣除規費他們就不賺錢甚至考慮一些攤銷都賠錢了,所以在09年以後證監會基本上就要求券商原則上不能開出萬五以下的佣金了。

總之:前面兩個你改不了,後面的背景和貓膩我交代清楚了大家自己去談吧:)別忘了那個不足五元按五元收取,要是您就1000塊錢,那麼您談下來個萬三也沒用撒:)

如果您已經開戶,又看了介紹心裡酸,就帶著股東卡去您原來開戶券商吧——可以小小的威脅他們一下說別人給的是多少多少…八成他們會給您調整下來一些的。

2)        券商間有木有區別呢?呵呵~~~其實吧咱們國家基本上能開戶的機構都還是值得放心的,我個人會看重佣金和交易軟件這兩點,致於其他啥啥尤其那個什麼一對一的客戶經理,偶建議還是禮貌謝絕服務的好:)

為你服務的經紀人吃的是你交易佣金的提成,要知道他們不是股神,股神的話誰還幹那苦活啊!有人覺得他們在一線,他們在券商沒錯,但是大家想想消息傳到他那裡已經過了多少道手,他們每天去挖掘新客戶也都是很佔用時間的怎麼有精力做研究…研究買啥這事您還是來雪球DIY吧:)

好吧,回來我說區別。我不想黑哪家,不過跟大家說心裡話太小的券商不要去:(因為交易通道的問題,如果你開在特別小的券商,有的時候你回發現明明有那個價格但是你的就成交不了….等你打電話給客戶經理,他麼會說是你家網絡或者電腦有問題….要知道這個BUG很難重現,所以誰的問題大家自己想吧?)

開戶前打開他們交易軟件好好感受下頁面是不是舒服,有的有手機端是不是感覺好用,這種一般而言都能免費下載到。還有趁著剛剛開完戶你的經紀人心情好,並且此時他也希望你快點成為有效戶(開空戶是沒有提成的,裡面要有1萬市值才行),所以可以讓他好好教教你軟件怎麼用,這比以後收到他「高拋低吸、波段操作、控制倉位、逢高減倉」的短信有用…

2、        開戶

目前一般券商為了拉人頭開戶都是免收開戶費的,開戶後你會得到兩張股東卡(上海和深圳),其實說白了兩個交易所在開戶上實際並免費,錢是券商給你代墊的,所以他們可能會有些諸如「兩年內不得轉戶,轉戶需要補交90塊錢開戶費」的規定。

從法律上而言是禁止非現場開戶的,也就是必須本人在A股交易的時間段帶著身份證去券商,不過聽說最近有可能放開…當然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算有的券商違規給你開非現場,實際上也是他們把你資料拿走等到交易時間段才能開出來,第二天給你。

開戶的時候大家要填寫開戶文件和三方文件,開戶文件兩份,你自己那份要是懶得留扔了也行,但是股東卡千萬別扔,只要你開過一輩子就是那個號了,即使轉戶也不變,丟了補要花錢的;三方是有三份,券商留下後第二份拿去關聯銀行,這個時間也要求是交易時間,不過包含中午股票暫時休市的那個時間,這點比較方便上班族撒:)

提示:目前券商體系裡面尤其經紀人這塊還是比較混亂的,建議大家留身份證複印件的時候在上面手書一句「僅限開立證券賬戶使用」。

關聯股票的三方銀行卡是可以換的,但是更換要你重新去券商填單子和重新去銀行連比較麻煩。我比較建議大家用一張相對固定的卡,尤其不要連工資卡,因為沒事拿著工資餘額去炒股,這個很有風險的。如果你開始這個卡資金比較多,那麼連三方的時候可以問問銀行有沒有相關理財業務,這裡我不想做廣告。舉個例子我就關聯了一個理財,這樣只要我把錢從證券賬戶轉到這個銀行卡上,他給我的收益率遠遠高於活期利息,尤其適合A股趕上個小長假的時候:)

3、        轉戶

這個事情其實挺麻煩,你想想先去原來券商再去新的券商,最後還要去銀行。不過要是打定主意就辦吧。

前面提到有的人轉戶可能要補交一個開戶費(90元),另外如果你在深圳股市有股票會涉及轉託管費(30元),這兩個你只要開口新轉入的券商都是可以給你報銷的。

我想要強調的是大家轉戶的時候如果賬戶裡面有持倉股票,最後把你交易賬戶顯示的成本價格拿個本子抄一下,當然照個照片或者讓券商幫你打印下都可以。因為一旦轉入新的券商,你過去的最初成本價就會都變成轉入當日的市價,原來盈虧比例都沒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01

傅盛內部郵件:獵豹移動的「四個罕見」 歡聚美股開戶

http://xueqiu.com/3061886413/29167218
#互聯網# 獵豹移動CEO傅盛 新浪科技訊 5月9日上午消息,北京時間昨日晚間,獵豹移動(原金山網絡)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CMCM」。本次IPO發行價為14美元,總股本為1.38億股美國存托股(ADS),按此計算,獵豹移動市值將達到19.32億美元。獵豹移動開盤價報15.2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9%,市值約21億美元。
獵豹移動CEO傅盛向員工發表公開信表示,「上市,從來不是這家公司奮鬥的目標,更不是終點。我們夢想是成為世界一流的互聯網公司,為整個行業和世界帶來一點改變。」
傅盛認為,獵豹移動取得的成績可以用「四個罕見」來形容:第一,獵豹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取得了罕見的爆發性增長;第二,全球google play排名前五十的非遊戲移動應用中,擁有四款產品,在中國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第三,通過移動端快速實現彎道超車實屬業內罕見;第四,中國互聯網領域罕見的不但不被幾大巨頭封殺,反而和各大公司的深入合作的新興高增長公司。
以下為傅盛內部公開信全文:
獵豹移動的兄弟姐妹:
我要向大家宣佈一個好消息:就在今天,獵豹移動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我特地選取的交易代碼——「CMCM」,寓意著獵豹移動(Cheetah Mobile)和獵豹清理大師(Clean Master)。
這是令人興奮和激動的一天!
儘管在過去的兩個月裡,美國高科技股市急劇震盪,但我們依然得到了全球優質投資人的高度認可,路演時即獲得多倍超額認購。
這一天,我們期待了很久;為這一天,我們付出了很多艱辛和努力。
奮鬥總是艱難的。
五年前,我從一個小有所成的產品經理,變成一個一無所有的創業者。我的一切,幾乎從零開始,沒有退路。
三年半年前,可牛科技和金山安全正式合併為獵豹移動(原金山網絡),我成為這家公司的CEO,我們面臨著當時互聯網領域也許是最惡劣的競爭態勢。我們前進的每一步,無不如履薄冰。
我記得,獵豹移動成立之初,正遇到競爭對手惡意卸載我們的產品,數千萬用戶頃刻流失;正常的收費商業模式被競爭對手攻擊為不道德,收入持續下降虧損嚴重。兩個公司融合文化碰撞激烈,內部人心浮動。但無論情況多麼複雜,多麼艱險,我們依然堅持為打造用戶世界一流產品的夢想,依然相信只要專注、極致、以用戶為核心,所有的困難終將過去。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活了下來,抵禦了血流成河的慘烈競爭,也趕上了從未有過的時代機遇。
移動互聯網讓全球變得更平,我們為什麼不去嘗試成為一家世界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呢?這個夢想讓我們熱血沸騰並讓我們全力以赴!
在這個夢想的指引下,我們用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獵豹移動已經成為一家全球最大的移動工具開發商。我們有超過5億的移動用戶,遍佈在全球各個角落。
這個成績,可以用四個「罕見」來形容。
第一個罕見。
過去一年,獵豹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取得了罕見的爆發性增長。我們產品的月度活躍用戶數從4千萬暴漲到2.23億。我們的移動用戶月度活躍規模,已經與世界巨頭Twitter、Line比肩。在新興一代移動互聯網公司中,這樣的增長速度和用戶規模,堪稱獨一無二。而我們在全球大規模獲取用戶不過一年。
第二個罕見。
儘管只有一年,我們的產品在全球Google Play的排行榜上已經顯示出了罕見的影響力。根據App Annie報告顯示,在全球google play排名前五十的非遊戲移動應用中,我們擁有四款產品,在中國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
縱觀全球,也只有Facebook等公司取得了類似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工具分類,我們是No.1。
第三個罕見。
曾經,我們的競爭對手在PC端的用戶量數倍領先於我們,對我們嚴防死守;但今天,他們在移動端他們的總用戶量早已被我們甩在了後面。這樣的彎道超車,業內實屬罕見。
第四個罕見的。
我們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罕見的不但不被幾大巨頭封殺,反而和各大公司的深入合作的新興高增長公司。
這種行業合作讓我們能在不投入任何搜索人力的情況下,單次搜索收入遠超競爭對手。這次獵豹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金山、小米、百度、騰訊又與我們簽署了IPO股份認購協議,總計投資7,000萬美金。我們堅信幫助他人創造價值也能創造自己的價值,而不用四處開戰。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著巨頭助力的獵豹必將高速發展。
上市,從來不是這家公司奮鬥的目標,更不是終點。我們夢想是成為世界一流的互聯網公司,為整個行業和世界帶來一點改變。也許今天,我們離這個目標更近了一點點。但我深深知道,我們才剛剛開始。
我不管你們曾經因為現實的困難有多少次認為夢想離自己很遠,但我真的想用獵豹移動的真實故事告訴大家,只要你堅持夢想,只要你不忘初心,終有一天,dreams come ture!
最後,我要發自內心地感謝獵豹移動的每一位兄弟姐妹的辛勤付出,沒有大家同舟共濟,我們走不到今天。
未來的日子裡,還請大家堅信夢想的力量,保持熱愛,保持激情,全力以赴!
獵豹移動公司CEO 傅盛
2014年5月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5

途牛CEO:實現盈利沒有問題 與攜程差異互補 歡聚美股開戶

http://xueqiu.com/3061886413/29183831
途牛網CEO於敦德在納斯達克接受專訪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0日早間消息,途牛旅遊網美東周五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價與定價持平為每股9美元。首日收盤每股10.07美元,漲幅為11.89%。
途牛網CEO於敦德在納斯達克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表示,公司在中長期實現盈利不是問題,將更加專注行業細分後的競爭優勢,注重無線客戶端的投入。他稱,與攜程的關係將更加差異互補,共同將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份額的蛋糕擴大,預計行業能夠實現如歐美同行千億美元市值的目標。
以下為採訪實錄:
新浪:融資金額為1.17美元,最終定價為每股9美元,處於定價區間低端,是否是受美股大環境和中概股近期表現影響?
於敦德:短期內市場環境比較波動。我們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將價格定於這個位置。但是關鍵不是定價多少,還是看將來公司股價表現。
新浪:途牛為第四家登陸美國的中國在線旅遊網,怎樣形成競爭優勢,實現突圍?
於敦德:跟其他三家攜程、藝龍和去哪兒業務差異比較大。他們更多在機票酒店以及國內游上面,我們更加專注休閒旅遊,尤其是打包產品(跟團游和自助遊),在目的地上面我們更多是出境游。商業上我們是商家的模式,而其他的為代理商的模式。我們專注在休閒領域已經7年,通過積累,我們的品牌、產品和服務已經建立了非常好的優勢。這也是我們在之後增長裡面會持續不斷的提供支撐,和擴大優勢。
中國整個在線旅遊行業的空間非常大,目前整個行業市值只有100億左右,但是我們看到歐美相關領域(priceline、tripadviser等)市值是達到1000億美元的,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會達到相應的水平。目前還是應該考慮怎麼把蛋糕做大,加強核心競爭力。
新浪:如何實現盈利?
於敦德:長期來看,實現盈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目前重點還是如何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今年上半年我們也在品牌、產品和服務商增加投入。目前中國旅遊在線滲透率僅為7.7%,整個規模還比較小,我們相信通過這些方式實現快速增長,擴大市場份額。隨著市場份額和規模增長,盈利是沒有問題。在報表上也看得出來,我們的毛利率在不斷提升,規模不斷增加,費用率不斷降低,這樣發展下去是一個很穩定的盈利的節奏,我們也想保持這種節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盈利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一定的計劃。
新浪:實現盈利屬於你的短期目標之一嗎?
於敦德:他不是一個短期目標,是一個中長期目標。
新浪:短期是一年?
於敦德:時間上不太方便給出。我們覺得發展空間還是很大,我們目前的城市覆蓋也很少,只有64個出發地,包括在線下服務中心的增加。這個是現在更重要的工作。
新浪:我們也看到途牛跟攜程、奇虎等行業龍頭的合作甚至競爭,上市後如何深化合作實現實質突破?
於敦德:奇虎是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奇虎這次也投資了我們500萬美元。之後還會進一步溝通、合作。攜程在這次IPO也投資了1500萬美元,我們與攜程並不是競爭對手的關係。業務上我們有很大的差異。我們的在線跟團優勢會多一些,主要也是休閒旅遊客戶,攜程商旅客戶較多。從目的地上,我們出境游佔到交易額70%以上,攜程主要是國內。產品上,我們主要是開放的採購,我們通過3000多個合作夥伴的合作共同提供每個目的地最好產品。攜程更多是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所以業務上有差異互補關係。所以在未來產品上也會有更多的合作。第二,攜程很看好我們,7年發展在休閒遊領域也建立好很高的門檻,攜程覺得不需要自己重複做一個,投資我們是更好選擇。第三,整個在線率市場發展還是會非常大,全球酒店預訂上,中國公司做得還不夠,生活服務領域還有很大空間發展。現在行業的共識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惡性競爭。
新浪:境外旅遊考慮跟國際夥伴合作嗎?
於敦德:目前已經有很全球很多目的地的合作夥伴來合作,通過我們在自助遊上面會和酒店和公司合作。跟團游加大跟供應商的合作。行業趨勢跟我們7年前預見的一樣,會更多的專注於分工,市場細化。供應商會更注重當地的資源和產品,所以我們需要協助來共同服務客戶。
新浪:能講一講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嗎?
於敦德:線上和線下在共同結合起來。通過無線互聯網、PC互聯網,包括400多人的旅遊顧問和超過15個城市的出發中心共同結合幫助客戶。上下班可以通過無線跟我們取得聯繫,通過電話取得聯繫,當簽證材料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本地服務中心取得聯繫。這樣多種的方法服務客戶,我們在無線上的增長很快,無線也是重要發展趨勢。我們流量和訂單的25%來自無線。我們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來說的客單價是最高的之一,要好幾千塊錢。這樣的客單價要求我們的服務體驗良好,盡靠線上是絕對不夠的。(新浪財經 羅綺梅 發自紐約)
公司簡介:
途牛旅遊網定位於「在線休閒旅遊服務」,創立於2006年10月,2014年5月9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7

「阿里打新」產品存在投資風險 歡聚美股開戶

http://xueqiu.com/3061886413/30151965
根據業界估計,阿里巴巴(滾動資訊)赴美上市最快在1個月內就將成行,最晚或推遲至9月初。
不過,國內市場早就吆喝開了所謂的阿里巴巴首次公開募股(IPO)概念,並聲稱推出「海外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可以幫助散戶投資者分享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美國上市的「紅利」。據統計,國內的一些基金公司均有類似的「海淘」品種,對外宣傳口徑也無一例外都是衝著阿里巴巴的美國上市。
但是,這些「看起來很美」的基金資管品種,能否獲得足夠的流動性以及盈利,會否蘊藏未知投資風險?實際上,對於缺乏美國資本市場瞭解的投資者而言,或許應該三思而後行。
據悉,此前銷售火爆的阿里巴巴打新資管項目——「華夏基金專戶·海外定向1號資產管理計劃」,昨日突然遭遇喊停,項目亦暫停募集。銷售方面人士對此表示,原因出在「打新額度不夠」上面。
實際上,理性的投資者很容易發現這些運作背後的東西。
首先,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承銷團隊,均來自高盛、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等國際一線投行,他們自己就具備完善的銷售渠道。國內基金公司從中獲得的額度,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及後續的盈利回報風險。
其次,國內基金公司聲稱成立的「阿里打新」產品,可能只是一個噱頭。其所謂海外股權投資計劃,可能是針對所有非本土上市新股投資的一攬子基金,阿里股票只是其中的一隻,份額可能微乎其微。這無疑會蘊藏未知的市場風險或合同法律風險。
再次,相關「海淘」基金產品的估值可能不合理。舉例而言,某些聲稱有阿里巴巴原始股的機構,已經把該股每股售價炒到了80美元。按此去倒推計算不難發現,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後總市值將達到驚人的2000億美元之上。而據筆者獲悉的阿里巴巴自身內部估值,應在1500億至1800億美元區間,市場預估值低的僅為1300億美元左右。這樣,不少投資者可能會「沒買就被套」。
總之,趨利的市場機構往往會借助阿里巴巴的名頭,為自身利益進行運作。在虛高的市場估值面前,最終受傷的只會是「不懂行」的普通投資者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892

統一賬戶平臺上線 A股放開證券賬戶"一人一戶"限制 大幅降低開戶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32

據新華網消息,醞釀近兩年之久的統一證券賬戶平臺終將於“十一”期間上線。與之相配套,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24日公布新版《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修訂版)》,明確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大幅降低投資者開戶費和市場成本。這有望增加A股市場的開戶吸引力。

新華網對此的報道是:

此次修訂,中國結算以“一套規則”為原則,從統一新開賬戶可使用時間、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到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統一中國結算櫃臺賬戶業務等,都進行了部署。

    關於新開證券賬戶可使用時間,目前上海市場是開戶第二日可用,深圳市場是當日可用,考慮到對新入市投資者需要進行適當性評估以及回訪確認等情況,中國結算統一新開證券賬戶可使用時間為開戶第二日開通使用。

    新規則逐步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刪除原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中“對於同一類別和用途的證券賬戶,一個自然人、法人只能開立一個”的限制性規定。據介紹,在現行對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特殊機構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基礎上,在統一賬戶平臺上線初期將放開範圍逐步擴大到普通機構投資者和因滬港通交易需要的個人投資者,下一步再擇機盡快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

    新規則還統一並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減少賬戶業務收費項目,統一並大幅降低投資者開戶費用。

    此外,新規則將統一中國結算櫃臺賬戶業務,打通中國結算京、滬、深三地賬戶業務櫃臺,實現通櫃受理各市場賬戶業務。

    對於新賬戶規則實施前已開立證券賬戶的投資者,中國結算將為投資者配發一碼通賬戶。對於規則實施後新開戶投資者,將在投資者首次開戶時,為其開立一碼通賬戶和相應的證券子賬戶。

    據了解,中國結算將於近期配套發布統一適用的賬戶業務指南,全面統一不同市場賬戶業務細節性要求。

    一人將可開多個證券賬戶

    “逐步放開一人一戶限制”,成為此次規則調整的一大亮點。這意味著投資者將可以開設多個證券賬戶。目前,A股投資者只能在滬深兩市各開一個賬戶。

    新規則刪除了原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中“對於同一類別和用途的證券賬戶,一個自然人、法人只能開立一個”的限制性規定。

    “在現行對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特殊機構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基礎上,在統一賬戶平臺上線初期將放開範圍逐步擴大到普通機構投資者和因滬港通交易需要的個人投資者,下一步再擇機盡快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中國結算有關負責人說。

    放開一人一戶限制是正在推進的證券賬戶整合工作的一部分,每位投資者將擁有一個總賬戶和若幹子賬戶。據介紹,一碼通總賬戶下的子賬戶包括人民幣普通股票賬戶(A股賬戶)、人民幣特種股票賬戶(B股賬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賬戶(股轉系統賬戶)、封閉式基金賬戶、開放式基金賬戶以及根據業務需要設立的其他證券賬戶。

    統一賬戶不僅將給投資者帶來影響,更將影響證券業發展。“這可能加速證券業融合互聯網的速度。”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說,由於形成了統一的賬戶,這為日後互聯網開戶等互聯網證券業務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投資者開戶費將降低逾50%

    據了解,這次證券賬戶規則調整之後將統一並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減少賬戶業務收費項目,統一並大幅降低投資者開戶費用,進一步降低市場成本。”中國結算有關負責人透露。

    24日公布的證券賬戶規則中並未體現收費標準的變化。不過,中國結算將於近期公布規則指南,其中將詳細呈現調整後的收費標準。

    據記者了解,調整之後,滬深A股賬戶開戶費用將設定為40元,比現有的90元下降幅度超過55%。

    中國結算公司副總經濟師戴文桂說,證券賬戶整合之後,中國結算只保留一套開戶系統,滬深兩市的賬戶信息將會遷移到統一賬戶平臺,這樣將大幅降低券商的運行成本。

    除此之外,根據新規則,由開戶代理機構本地保存賬戶業務原始憑證和電子化憑證,不再要求向中國結算報送。中國結算將統一制定賬戶業務憑證電子化標準和管理要求。取消電子化憑證報送將進一步節省市場成本。

    新規則將增加A股開戶吸引力

    毫無疑問,建立股市一碼通體系,將為中國資本市場打造統一標準的“高速公路”,加速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同時,采用統一賬戶管理有利於簡化投資者操作流程、節約市場成本等。

    分析人士認為,在市場信心回暖的背景下,證券賬戶統一平臺的建立以及開戶費用的大幅降低,將增加A股市場對於新投資者的吸引力。

    實際上,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賬戶新增開戶數呈現上升趨勢。中國結算的最新周報顯示,上周兩市A股開戶15.155萬戶,創4個多月來的新高。此外,期內持倉A股賬戶數為5257.61萬戶,也是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環比回升。

    同時,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最新數據顯示,8月11日至15日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增加額為2484億元,減少額為1971億元,8月份累計凈轉入逾250億元。

    股市預期向好,再加上開戶費用下降,新增開戶數有望繼續增加。這好比是開車上高速,不管你開什麽車,所有的車型費用都要交一遍,而現在只要交一筆“行車費”,這條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便可任你行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83

井噴開戶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9.html


滬港通、再加央改,左右攻堅,未到收市,誰敢斷言股市要跌?!

人人計算滬港通效益,潛在受惠股入、潛在指數升幅同時,中國大媽一早先遣部隊,在港開戶,內地媒體形容是「井噴開戶」。

十月啟動滬港通雖則仲有四十數天,但投資機會而言,實太遙不可及矣。

Chinese Dama,呢個名字,外國媒體早有報道,第一期買金熱,中左。

但第二之,落空,賭錯,大媽巴燈指數,僅僅五成而已。

撇除時間,香港開乎為什麼較利用滬港通好?理由太多,太數之不盡了:
一,身份象徵、
二,方便,而又可以避過不必要監管或監查,呢點毋謂講得太白!!
三,匯兌上方便,首先完成沽出港股、毋須要硬性兌回本幣,硬蝕費用!

再者,大部份大媽根本在港早有港元頭寸,俾你,都直接在港開戶啦!!

目前滬港通額度三千億左右,南下每日一百零五億人民幣,北上百三億人民幣,里昂假設,八成買貨、兩成沽貨的話,廿九日用盡、而買賣各佔一半的話,個半月左右亦用清。

但百分百肯定是,由於啟動初期,尤其頭數日,受制內地不非T+0及基於建倉期關係,外界正在開賭,每日觸及額滿,爆燈需時多少:部份估開市後半日,部份更相信頭一小時即爆!!

大媽明知,市況言猶未盡,你要受額度規管、改盤更加添煩惱,落戶香江是最自然選擇。

以內地投資者「收風」能力,消息之靈通、及大媽眼光之準繩,香港很快會出現比高盛、大摩更具能量的策略師,而且他們個個進駐港資、中資經紀行,外資?

算吧。機構投資者年度最佳策略員,中國大媽當選,僅為時間上問題。

里昂、德銀、瑞銀、瑞信,太多太多列出十大滬港通股,留意的話,在在新意欠奉,跟內地味得囉!!!

摩通夠新意,做央改股份指數,無非央改太多、太廣泛,省、市、縣、還有國家級部委央企,隻隻買曬咩!!!

地方國資委會議一出,相關股份必行!! 截至今日為止,至少十五省市召開央改會議,並定出目標,全部聚焦盡快落實混合所有制;

當中重慶要未來三至五年,三分二央企實施添合制、廣西、廣東目標有七成。總之,全國上至中央央企、下至省市,齊齊混合大合唱:
我要混合制!! 混合制,即是引資、引入新股東,簡單而言,即搵新「水」,升定嚟等,依家明固中原因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211

《問答篇 》該選複委託或直接赴港開戶?成本誰高?搶搭滬港通列車 你該注意的五件事

2014-09-15  TWM
 
 

 

滬港通的推出,代表全球投資人可以透過香港前進中國股市,同享中國經濟與股市成長的果實。這個全球資本市場的大事,台灣投資人該如何參與?事先又該了解哪些「眉角」?

撰文‧唐祖貽

問題1.前進滬、港股市,該選擇複委託或直接開戶?

答:目前國內投資人想要投資海外市場有兩個管道:一是在國內券商開立「複委託」帳戶,另一個就是到當地直接開戶。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呢?

富邦證券海外商品行銷部協理鍾瑞釗指出,目前國內複委託帳戶可投資的海外股市有美國、香港、日本等國家或地區,並未包括中國。依現今的規定,除了總資產超過三千萬元的專業投資人,可透過複委託帳戶直接投資中國B股之外,即使滬港通上路,複委託帳戶仍然不能直接或經由香港買賣A股,想要投資中國股市,只能自行到香港開戶。即使直接到香港開戶,目前也只能投資上海股市中滬港通限定的五六八檔,上海股市其他個股、深圳股市、創業板等仍然不能投資。

是否一定要去香港開戶?鍾瑞釗認為其實未必,即使複委託目前不能直接投資中國股市,但從港股中追蹤中國股市指數的ETF,以及國企股(H股,中國企業至香港掛牌的公司)中尋找本益比偏低或與A股價差過大的公司,獲利空間並不亞於直接投資中國股市。

此外,複委託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只要開立一個帳戶,就可以投資所有主管機關核准的海外股市,且匯款、下單都在國內完成。否則若要投資多個海外股市,就得分別到當地券商與銀行開戶,不論是帳戶管理、匯款、下單都不方便。因此,複委託仍是投資多個海外市場的最佳選擇。

當然,複委託也不是沒有缺點。一般來說,複委託的手續費比當地券商高,另外,目前國內券商提供複委託的報價行情,大多是延遲十五分鐘,除非每月交易金額達到一定額度的大戶,才會提供即時報價,這對於短線、當沖客較為不便。若在當地券商開戶,取得即時報價的條件比較寬鬆。

因此,複委託與直接開戶,適合的對象不同,投資人可多加比較。

走!到香港開戶去—— 赴港開戶與交易須知去哪裡開戶?

在香港,以下兩類券商皆可開戶。第一類是隸屬於銀行的證券經紀部門,這類似國內的金控,另一類是獨立券商,類似台灣如群益、元富、統一等券商。由於銀行規模普遍較大,旗下的券商研究資源也比較豐富,因此是較多投資人的選擇。

開戶要填哪些文件?

要準備多少資金在戶頭內?

一般來說,到香港開戶所需填的文件大同小異,且並不複雜,重點是別忘了從台灣攜帶下表中提到的文件。

至於須預存多少港幣在帳戶內?各家規定不一,大多是港幣100元,門檻並不高。特別注意的是,未來下單交易時須先從台灣匯款,匯款方式與規定務必要在開戶時當面問清楚並確認無誤,否則會造成不小的困擾。

如何查詢成交紀錄?

查詢是否成交主要有兩種方式:1. 用帳號密碼登入該銀行或券商網站查詢。

2. 每月的對帳單可作為再確認之用。

有些券商還提供簡訊回報的功能,可於開戶時一併確認。

選哪個好?—— 複委託與直接開戶比較

複委託 直接開港股戶頭

開戶方式 簡單,現有國內證券帳戶加開即可 較複雜,需本人至香港辦理開戶所需資料 與國內證券戶相同,並加開外幣帳戶 1.護照 2.台胞證或身分證 3.國內通訊地址英譯名稱 4.上述通訊地址的水費或電費帳單。

投資範圍 1.香港股市(含ETF、國企股)2.主管機關核准的海外股市 1.香港股市(含ETF、國企股)2.滬港通範圍內的滬股共568檔手續費較高 較有彈性報價資訊 即時/延遲15分鐘 即時適合對象 1.入門、一般投資人2.想分散布局海外股市3.以波段投資為主1.資金較雄厚或熟悉滬港股2.想直接投資中國股市3.短線、波段皆可問題2.滬、港、台股市,交易制度有什麼差異?

答:滬港通上路之後,大幅拉近兩岸三地主要股市的距離,未來﹁錢﹂進中、港股市,將成為投資新趨勢。因此有必要先了解滬、港、台三地股市的基本交易規則,並比較其差異與特色。

首先,從交易時間來看,滬股、港股都有上午盤、下午盤與中午休息的設計。當行情過熱時,午盤的休息會有「降溫」的效果,但全天交易時間也因此拉長。

至於交易單位,台股和滬股以「張」為單位,台股每張固定一千股,滬股則是一百股。較特別的是港股,是以「手」為單位,而且每手的股數不一定。不知道某家公司的「一手」是多少股怎麼辦?目前港股的交易軟體,已會自動提供每手股數,只要下單時輸入港股代號,就會出現每手最小委託股數,以此股數的倍數下單就可以。

另外,三地股市的交割日也不同。而且滬、港股在下單前,會先檢查帳戶內是否有足夠的金額或股票,若不足會拒絕接受下單,這和國內股市不須事先檢核金額不同。

沒有漲跌幅限制,是港股與滬股、台股的另一大差異。

在行情大幅波動時,港股指數可以在一天之內震盪超過千點,個股單日漲跌超過三○%比比皆是。因此,想要投資港股的投資人,請盡量避免以市價搶進殺出。

在信用交易部分,雖然目前國內法規並未開放複委託可以從事信用交易,不過港股早已有現股當沖的機制,而且條件比台股寬鬆許多,還是可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規定大不同—— 滬股、港股、台股交易制度比較交易時間 午盤休息 交易單位 交割日與

規定 個股

漲跌幅 信用交易

滬股 早盤

09:3011:30

午盤

13:0015:00

共4小時 有,

11:30

13:00 1張等於100股 T+1,下單時帳戶內需有足夠金額或股票 ±10% 可

港股 早盤

09:3012:00

午盤

13:0016:00

共5.5小時 有,

12:00

13:00 1手,每手交易股數由該公司自定 T+2,下單時帳戶內需有足夠金額或股票 無限制複委託:不可直接開戶:可(融資、融券戶分別加開)台股 09:0013:30 共4.5小時 無 1張等於1000股 T+2 ±7%可問題3.滬、港、台股的交易成本誰較高?

答:除了交易規則,投資人最關心的應該就是交易成本了。以下分別列出滬、港、台三地股市的交易成本,並以網路單為例,假設各買進一千股來試算,供投資人比較。

滬、港、台三地股市相比,台股相對來說,交易成本較低,而港股由於收費名目較多,且實際費率也比滬股與台股高,因此,除非在手續費上有優惠,否則,應以中長線波段持有為主,並不適合短線或頻繁交易。

誰的成本高?—— 滬股、港股、台股交易成本比較

滬股

交易佣金 上限0.3%,最低人民幣5元過戶費* 成交股數的0.06% 印花稅 賣出時課0.1%

證交稅 無

*註:過戶費在買賣滬股時都要收取,深圳股市不收。

買進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3%+(1000股×0.06%)=成交金額×0.3%+人民幣0.6元

佣金 過戶費

賣出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3% +0.1%)+(1000股×0.06%)=成交金額×0.4%+人民幣0.6元交易佣金 印花稅 過戶費總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7%+人民幣1.2元

港股 複委託 直接開戶

手續費 0.25% 0.50%,最低港幣50元 0.25%,最低港幣100元

交易費 0.005%

交易徵費 0.003%

結算費 0.004% (單筆最低港幣2元,最高港幣200元)印花稅 買賣皆須課0.1% (不足港幣1元以港幣1元計)

證交稅 無

買進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25%+0.005%+0.003%+0.004% +0.1%)=成交金額×0.362% 手續費 交易費 交易徵費 結算費 印花稅賣出交易成本:同上=成交金額×0.362% 總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724%

台股

手續費 上限0.1425%,最低20元證交稅 賣出時課0.3% 買進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1425%

手續費

賣出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1425%+0.3%)=成交金額×0.4425%

手續費 證交稅

總交易成本=成交金額×0.585% 交易成本:港股>滬股>台股問題4.滬、港、台股誰的稅負最重?

答:交易成本雖然是港股最高、台股最低,但比起稅負可就完全不同,無論是滬股或港股在相關稅負上的優惠,都比台灣更具競爭力,未來也勢必吸引更多高資產人士投入。

左表為試算滬、港、台股市投資人在稅負方面的差距。

假設某投資人收入均適用台、港、中當地的最高所得稅率,分別投資台股、港股與滬股,二○一四年各領到相當於新台幣五萬元的現金股息。

首先看香港,香港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率最高為二○%。更重要的是,在港股領到的現金股息除了國企股、紅籌股因需配合中國股市,以分離課稅的方式課徵一○%股息稅之外,本地股的股息一律免股息稅,也不用納入個人所得,更沒有其他稅捐負擔,可說是真正的賦稅天堂。

其次,中國股市雖有課徵股息稅,但會以持有時間長短做分級,持股時間愈長稅率愈低,並搭配分離課稅,不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同樣也沒有證所稅或其他稅捐。

台灣呢?很早開始,現金股息就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另外,股利從去年起滿五千元以上者,需加徵二%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加上證所稅,台灣對於股利,無論是賦稅名目還是課稅金額,在兩岸三地股市都是最高且最複雜的。

更慘的是,明年起,個人最高所得稅率將從四○%調高到四五%,以及可扣抵稅率減半,代表領股息者還要再增加稅負或減少扣抵金額。

誰的稅負重?—— 滬股、港股、台股稅負成本比較

港股 滬股 台股*

個人所得稅 0 0 50000×40%

=20000

股息稅 本地股:0

國企、紅籌股:

分離課稅、稅率10%

50000×10%=5000 分離課稅,並依持股時間分三級:超過1年:稅率5% 1個月至1年:稅率10% 1個月以內:稅率20% 0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0 0 50000×2%

=1000

資本利得稅(證所稅) 無 無 有,本例為0

其他稅負 無 無 無

總計 約新台幣0或5000元 約新台幣2500至10000元 新台幣21000元*註:本案例未考量累進稅率扣除額稅負成本:台股>滬股>港股問題5.如何搜尋中、港股市的相關資訊?

答:有關股市的資訊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上市公司發布的重大訊息或財務報告。以滬、港、台三地股市相比,台股在財報揭露的頻率與數量,堪稱三地股市之冠。

另一類則是財經新聞與訊息,對於海外投資人來說,透過內容豐富且功能完整的大型財經網站,了解所投資市場的動態,是投資時必備的工具之一,以下推薦的網站值得好好利用。

如何搜集資訊?

1.官方資訊

1. 滬股:巨潮資訊

http://www.cninfo.com.cn/

2. 港股:披露易

http://www.hkexnews.hk/

index_c.htm

滬股的「巨潮資訊」、港股的「披露易」,與台股「公開資訊觀測站」相同,涵蓋所有上市公司的重大訊息、財務報告揭露與搜尋等功能。

2.一般財經訊息

1. 新浪財經

http://finance.sina.com.cn/?f=pad

2. 阿思達克財經網

http://www.aastocks.com/ tc/default.aspx

3. Wind萬得資訊

http://www.wind.com.cn/ Default.aspx 4. 華爾街日報(繁體中文版)http://tw.wsj.com/big5/

5. 香港信報

http://www.hkej.com/template/ landing11/jsp/main.jsp 財報何時公布?—— 滬、港、台股市財報公布時程

滬股 港股 台股

每月營收 無 無 有(每月10日前)季報 有(第一季4/30前,第三季10/31前) 無 有(第一季5/15前,第三季11/14前)半年報 有,8/31前 有,8/31前 有,8/14前年報 有,4/30前 有,3/31前 有,3/31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66

A股新增開戶數創七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80

Img250057201

上周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89.13萬戶,創2007年10月來新高。上周新增基金開戶數也突破50萬戶,環比大增58.33%。

中國結算最新周報顯示,上周兩市新增A股股票賬戶數為89.13萬戶,較前一周的59.75萬戶上升49%,創2007年10月以來最高。新增B股開戶數為965戶;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為2632.54萬戶;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335.26萬戶;期末有效賬戶數為18006.18萬戶。

實際上,從11月開始,伴隨著A股大幅上漲,滬深兩市開戶數也出現明顯回升。12月首周,滬深兩市新增股票賬戶數已接近60萬。

證券時報網援引的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近幾周開戶數不斷創新高,且在基數較大的情況下,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水平,顯示場外資金持續大規模湧入的趨勢未變;交易賬戶數和持倉賬戶數的持續放大,也證明交易熱度依舊很高。 

東方財富網援引的分析人士認為,新增開戶數往往是市場情緒對於行情的反映,大部分的市場情緒相較行情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延遲。從現階段的新增開戶數來看,今年11月新增開戶數突破100萬戶,且12月單周出現了近7年新高,但較2007年“全民炒股”時期超過500萬戶的單月新增開戶數仍相去甚遠。

上證綜指自11月以來累計上漲近25%。今日,券商股再度爆發,板塊個股全線漲停,帶領滬指再度站上3000點大關。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告訴東方財富網,A股長期熊市之後再次具有賺錢效應,激發了中小投資者的熱情,新增開戶出現了爆發式上漲。

其次從中長期來看這也是必然趨勢,目前來看伴隨著人口紅利進入拐點,中國房地產行業也進入拐點,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結構性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家庭財富配置取向開始從存在結構性泡沫的房市逐漸轉向更具有投資價值的股市!而最近A股市場快速上漲加速了這種資產配置的改變,從而導致新開戶數直線上升。

不過,章俊還表示,“需要提示的是短期的過快的上漲在雖然有寬松政策的支撐,但存在和經濟基本面一定程度上背離的問題。因此中小投資者不宜過度樂觀,特別是利用資金杠桿操作的投資者要註意規避被放大的潛在風險。”

此外,新增基金開戶數為50.1萬戶,環比大增58.33%。其中新增封閉式基金開戶數2.05戶,期末基金賬戶數5094.70萬戶。

從11月開始,基金開戶數呈現激增態勢,首個交易周,新增19.35萬戶,第2個交易周新增20.41萬戶,第3個交易周再新增20.08萬戶,第4個交易周新增25.67萬戶。由此,11月份基金開戶數累計新增85.5萬戶,創下月度新高。進入12月以來,第一周(12月1日到12月5日)便突破了新增基金開戶數30萬戶的大關,達到31.64萬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80

互聯網銀行崛起?央行就銀行遠程開戶征求意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67

對於目前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銀行來說,能否繞開線下網點實現線上開戶是其發展的核心問題,而最近央行下發的遠程開戶征求意見稿,有望為互聯網銀行的崛起掃除障礙。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央行近日下發《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銀行遠程開立賬戶提出框架性意見,除櫃臺方式外,銀行賬戶開立有望取得第二種“線上方式”,為互聯網銀行業務創造了基礎。

報道提到,對於銀行業務之本的開戶問題,遠程銀行、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已經可以達到實名認證的同等效果,但此前出於審慎監管的考量,“面簽”一直是開戶底線。這對於網點覆蓋少的銀行、尤其是根本不打算鋪設網點的互聯網銀行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掣肘,有時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遠程開戶的松綁則為此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

上述報道援引一位國有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稱,央行將在1月8日召集五大國有銀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幾家大型城商行電子銀行相關負責人,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籌備組相關負責人,以及監管體系有關部門,就征求意見稿召開討論會,並反饋意見。

一位接近監管的權威人士還表示,人行要求不論是櫃臺開戶還是遠程開戶必須以實名制為基礎,這是防止貪腐、金融詐騙的有效手段,也是反洗錢工作的要求;此前部分商業銀行已經可以通過遠程銀行VTM機進行相關業務辦理,但近兩年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對純線上的遠程開戶提出了新的需求,征求意見稿允許各家銀行探索遠程開戶的同時,還是要求建立以“櫃臺開戶為主,遠程開戶為輔”的賬戶開立體系。

近來,民營銀行尤其是互聯網銀行的勢頭不容小覷。

1月4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見證下,騰訊領銜的前海微眾銀行(俗稱“騰訊銀行”)放出了第一筆3.5萬元的貸款。

據界面新聞報道,該筆貸款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後,完成貸款發放。

後臺軟件系統識別出申請人身份,並與公安部身份數據匹配成功,同時,通過微眾銀行進行相關數據分析,判斷具體授信額度。

據其報道,微眾銀行將於1月18日開始對外試營業,正式開業預計將在4月份前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