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圳老闆血淚發帖自述:山寨手機行業年關難過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123058247/

 在全世界最大的手機製造基地深圳市,有數以百萬的人生存在這個電子產業鏈條之中,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當屬「山寨手機」大軍。2011年末,山寨手機從業者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

   「我叫劉鵬(化名),今年35歲,在深圳市開了家萬能電池廠,工廠最高峰時有四五十名工人,月收款可達百萬元以上。往年到了年底,電子業如火如 荼,今年卻是一片死寂,我之前做手機電池,現在只做些來料加工,一個只賺兩毛錢。今年華強北的手機廠倒閉了一大片,山寨手機快要壽終正寢了,我的廠每個月 都要虧損3萬~5萬元。」

  近日,一條名為「奄奄一息的深圳小企業主的自白」的帖子,成了天涯網友關注的焦點。發帖子的陳述者為深圳市某手機電池廠老闆,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向我們揭開山寨手機業的面紗,將這個天堂地獄僅隔一線的創富江湖展現在我們眼前。

  行業窘境:老闆跑路

  2006年,劉鵬帶著2萬元來到深圳市,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華強北會讓他在幾年內,變成擁有近千萬資產的工廠主,但更沒讓他想到的是,今年這輪洗牌幾乎讓他走到傾家蕩產的邊緣。

  今年以來,深圳市公安機關對山寨行業進行了嚴厲的打擊,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蕭條狀態。

  雖然如此,但真正令劉鵬陷入困境的,並不是嚴打,而是大客戶「跑單」。「我有六個大客戶都走了,他們每個人至少投資了200萬元,現在不僅全部虧完了,外面還欠下很多錢。」劉鵬說。

   「來深圳市做山寨手機的,大多數是外地人,現在的情況是,一個山寨手機老闆跑單了,那麼他的下游就必須跑,因為下游還有下游,不跑的話,就會被 自已下游的供貨商『綁架』。這些廠子欠下那麼多錢,已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境地了,倒閉、跑單導致連鎖反應,大家都不可能再翻身了。」他說。

  微利求生:利潤減半

  劉鵬清楚地記得,2009年是他的生意做大的開端,當時他的廠每個月可以生產20萬隻電池,產值近200萬元。

  2011年成為山寨行業的一個分水嶺。在利潤最高峰時,每出售一部山寨機利潤可達400元~500元,而現在,每賣一部山寨機只賺5元錢,賣兩部手機還不夠在華強北買一份盒飯。

  「前幾年, 華強北的電子生意一年成交金額達到一兩千億元,現在少了一半以上。生意最火的時候,一平方米的櫃檯,其月租最貴達到30萬元,現在華強北到處都是租不出去的櫃檯。」劉鵬說。

  劉鵬的工人也見證了這一過程,過去點焊的工錢是一毛五分錢一隻,現在只有3分錢,包一個標(貼上廠家標識)過去1毛錢,現在變成5分錢了。

  儘管工人越來越熟練,動作越來越快,工資卻沒有增加。「以前一個月最多休兩天,晚上經常加班到十點,現在工人們像白領一樣按時上下班了。」他說。

  困局難解:債台高築

  2011年10月20日,劉鵬可能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工廠資金鏈斷裂難以為繼,他不得已以高利率獲得貸款50萬元。

  「月息10%,其中的5萬元作為利息當時就被扣了。11月20日,我還不出50萬元,經過中間人說情,放貸人又看了我的房子、車子,還有工廠的庫存,才答應再延期兩個月。」劉鵬說。

  雖然能緩兩個月,但是高利貸的月息卻增加到12%,11月20日他付6萬元月利息,12月20日還要再付6萬元,明年1月20日就要歸還全部本金50萬元。

  為了還賬,他沒有錢去採購原材料,原本打算年前上市的新產品也無法推出。一些追債的人粘上了他,以致連工廠的車間也不敢去了。

  發工資日、交房租日、信用卡還款日、房貸還款日、高利貸還款日,還有那些隨時隨地打進來的要債電話,像一座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具體還錢的日子都不敢細想,怕自己想不通做傻事。」劉鵬說。

  悲壯自白:繼續經營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人建議劉鵬向銀行貸款,有人建議他「走為上策」。

  「100萬元?我連100元都貸不出來。」劉鵬說,銀行是典型的嫌貧愛富,到了年底貸款只會越來越緊,就算再鬆,錢也到不了像他這樣的小企業主手上。

  劉鵬試了好幾種融資方案,但都行不通。在深圳市,滿大街都是小額信貸的廣告,這些貸款年利息不超過百分之十五,但最少要一個月才能辦理下來,而且最多只能借15萬元———「以我三個月的銀行流水賬來看,這點錢補信用卡的窟窿都不夠。」他說。

  有人建議他跑路,但倉庫裡還有四五百萬元的存貨,外加價值30多萬元的設備,「如果我真想跑,把它們變成現錢,估計100萬元都不一定拿得到。」他說。

   「我有一個做輔料的供應商,是個50多歲的老頭,最多時我欠過他5萬多元,但每次他來,我一說沒錢,他就笑呵呵地說,沒事沒事,你手頭松點我再 來。我跟他做了三四年生意,我沒錢時他也給我貨,現在只欠他3萬多元。過年過節時,他還來我家看我、送我禮物,他自己有三個孩子,根本沒掙到什麼錢,這麼 好的人,我能欠他的錢跑嗎?」劉鵬說。

  據劉鵬回憶,今年的生意之所以這麼難做,就在於所有人的手上,好像突然都沒錢了。「每人都十萬火急、火燒到眉毛了,好像今天不給錢,明天就要死了。」

  劉鵬也曾想過向妹妹和妹夫借錢,以維繫企業,但後來得知,夫妻二人勤儉省下的錢,都被用來購置第二套房產了,「他們都是工薪階層,害怕以後房價再漲,給孩子買不起房子。」劉鵬說。

  他也曾想找人合資入股,但一直沒有成功。「現在的人投資,錢一進來就想發財,但手機行業目前回報低、風險高,很多人都怕拿錢打了水漂,並且起碼要上百萬元。」

  2012年的春節,對於劉鵬來說,注定是個難熬的關口。他表示,自己手中的企業哪怕再小,也是自己拚搏出來的,就像是他最親愛的孩子,和生命一樣重要。徹底放手就將喪失一切,他會堅持到底。《每日經濟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6

股民“虧紅眼”發帖泄憤 被罰15萬究竟冤不冤?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17/978521.html

在一些人的眼中,他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吐槽者;在一些人眼中,他是料“市”如神、幫助大家成功逃頂的熱心高手;不過在證監會眼中,他卻是一個造謠者,他就是劉欽濤。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一些人的眼中,他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吐槽者;在一些人眼中,他是料“市”如神、幫助大家成功逃頂的熱心高手;不過在證監會眼中,他卻是一個造謠者,他就是劉欽濤。

1月15日證監會通報,因在東方財富網股吧的“中國南車吧”發布標題為《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以上VIP的風險預警》的帖子,劉欽濤被責令改正並處以15萬元罰款,引發廣大股民的高度關註。

發帖造謠“一字千金”

俗話說“一字千金”,股民劉欽濤卻“悲劇”地達到了這樣的水平。

上周五,證監會通報對1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案作出行政處罰,對當事人劉欽濤責令改正並處以15萬元罰款,原因是劉欽濤在股吧中發了一則短短幾十字的帖子。

證監會透露,劉欽濤於2015年6月2日晚間在東方財富網股吧的“中國南車吧”發布標題為《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以上VIP的風險預警》的帖子,稱東莞證券通知其客戶周四之前把所有倉位調整到半倉以下,能空倉就空倉,預計周四、周五出重大利空,該消息引發大量網友關註。後經東莞證券自行排查並經證監會稽查核實,沒有發現東莞證券向客戶發送上述通知,所謂“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以上VIP的風險預警”是劉欽濤編造的虛假信息。劉欽濤在股市波動敏感時期,在“中國南車吧”這一關註數量大、涉眾性強的網絡環境中造謠傳謠,誤導廣大投資者,與其他市場信息形成疊加效應,擾亂證券市場。

實際上,早在證監會發布上述公告前,證監會曾多次通報這一案件,讓其成為一個關註度極高的典型案例。

比如2015年7月3日,證監會官網就通報,劉某為宣泄炒股虧損情緒,於2015年6月2日使用“夏至星”賬號在東方財富網股吧編造發布名為“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VIP的風險預警”的虛假信息。6月3日,東莞證券發布澄清公告。次日大盤走勢下跌後,劉某仍多次跟帖堅稱其所發消息屬實,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2015年10月16日,證監會再次通報劉某濤涉嫌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案:劉某濤在東方財富網“中國南車吧”發布標題為《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以上VIP的風險預警》的帖子,編造傳播東莞證券通知客戶減倉的虛假信息,制造市場恐慌氣氛,擾亂證券市場,證監會擬責令劉某濤改正並處以20萬元的罰款。

15萬“罰單”引關註

從劉某到劉某濤,再到劉欽濤,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卻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被證監會多次提及,再加上是股民劉欽濤虧損後“泄憤”發帖引來重罰,迅速地成為各方關註的焦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就這一事件采訪了多位普通投資者。

記者註意到,投資者對證監會的處罰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比如有投資者指出,劉欽濤在6月2日發帖主要還是提示風險,明確提出“能空倉就空倉”等內容。而當時大盤已經逼近5000點,如今看來確實是賣出的絕佳機會,如果自己看到了可能就能躲過之後的大跌,所以劉欽濤受到這樣的重罰“有點冤”。

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無論對於行情方向判斷如何,劉欽濤發帖稱“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以上VIP的風險預警”這部分信息本身是不真實的,是他自己編造的,而且在券商澄清後,劉欽濤還堅稱自己發帖內容屬實。就這一點來說,證監會處罰有其道理。

無論是否支持證監會的處罰,對於15萬元的處罰金額,很多人心中還是有些疑慮,畢竟對於像劉欽濤這樣本就遭遇虧損的中小投資者來說,15萬元的罰金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上周五證監會通報對劉欽濤的處罰時,強調是根據《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所作的行政處罰,針對的是劉欽濤編造傳播“東莞證券針對5000萬以上VIP的風險預警”虛假信息的行為,而非針對其“能空倉就空倉”的唱空。

證監會還指出,與傳統媒介相比,互聯網絡具有數字化共享、資源免費、傳播快捷廣泛的特點,即便是沒有社會影響力的普通個體,也可在短時間內以極小的成本制造輿論熱點,引發社會公眾關註。證券市場中的輿情變化與廣大投資者的財產利益密切相關,更易形成信息熱點,特別是A股市場中散戶占比較高,中小投資者在市場信息的占有和辨識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網絡謠言的危害性更大。

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監管機構對於股吧、微博等社交媒體的關註度越來越高,這一點從頻頻公開披露相關案件就能看出。而從通報的案例來看,在網絡上散布謠言的動機可謂多種多樣,除劉欽濤這樣遭遇虧損後發泄的,也有在買入後主動編造利好的,甚至還有上市公司“自編自導”的,這些都是監管層打假網絡謠言的重點類型。

  • 每日經濟新聞
  • 張海妮
  • 每經記者 李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07

北京出招打壓「網絡水軍」 監控集體發帖炒作 學者憂扼殺網上自由

1 : GS(14)@2011-01-05 23:23: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836396

內地民間利用互聯網進行商業炒作等做法,引起中共關注。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王晨直指,「網絡水軍」危害社會,影響網絡秩序,引起民眾不滿,也引起領導人關注,指示要加強管理。這是中共官方首次公開回應網絡水軍問題。學者憂慮當局會借商業理由,將原本脆弱的網絡自由「一棍打死」。
王晨近日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網絡水軍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中央領導人非常關注,指示要認真研究,加強管理。當局目前正研究加強對網絡水軍管理的措施。王晨說:「網絡水軍危害社會,影響正常的網絡秩序,確實需要治理。」這是中共高官首次公開批評網絡水軍。
受聘公關公司打商戰

根據官媒解釋,網絡水軍是指通過僱用大批人手,在互聯網上集體炒作某個話題或人物,以達宣傳、推銷或攻擊某人或某個產品的目的;這些受僱者在網絡推手帶領下,以各種手法和名目,在各大互聯網論壇發帖,因人數眾多被譽為網絡水軍。
網絡水軍初時只是對論壇「灌水」(即發帖跟帖)網民的總稱,近年隨着網絡民意越來越深地影響現實輿論,網絡水軍開始受僱於網絡公關公司,被利用從事商業活動,為商家企業造勢、推銷產品、抹黑對手等。由於監管不力,內地民眾在網上上當受騙事件層出不窮。
當局沒透露會如何出招整治網絡水軍,但近年在一些重點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取消新聞跟帖「匿名發言」功能,又在不少熱門論壇試行「網絡實名制」,並稱「取得實效」,故外界普遍認為,當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招數,無非是推行網上實名發言。
重點網站禁匿名發帖


王晨在提法中雖無提及日益活躍的互聯網維權、網上表達政治異見等行為,但外界擔心,當局會借商業理由推政治管制之實,打壓不同政見。上海市信息法律協會副秘書長李立律師指,依法嚴打網絡公關違法行為很有必要,但不能把水軍一棍子打死,灌水是互聯網常見現象,「過度誇大水軍危害,甚至視之為洪水猛獸,很容易會傷害本來就脆弱的網絡自由度,那是因噎廢食」。
內地專門經營互聯網灌水的網站「水君網」(前身叫水軍網),負責人劉先生昨接受本報電話查詢時稱,只要不涉及政治(例如維權)、色情、商業糾紛及個人恩怨,就不擔心當局查處。他說:「共產黨自己都需要『五毛』(即專門在網為當局唱好的槍手),有甚麼理由不讓我們活下去?」
中國之聲電台/本報記者
2 : GS(14)@2011-01-05 23:23:15

話你知
50萬「水軍」每次發帖賺 4毫
2011年01月05日


據媒體報道,經註冊後專在網上「有償灌水」的網民,全國至少有 50萬。通常的報酬標準,發帖一次可獲 0.3元至 0.4元(人民幣.下同),回帖一次 0.1元至 0.2元。遇突發事件酬勞或可「水漲船高」。
水軍分為不同團隊,由團長統領,團長上面是專業網絡公關公司。公司收到定單後制訂「作戰方案」,包括設置話題、起草帖子內容、選定目標網站等,團長再透過 msn、 QQ等,對轄下水軍發出指令。
水軍發帖時,一個論壇同一內容最多發一篇;回帖時同一 ID至少隔 50個回覆才再次出現,且不停更換 IP地址。水軍行動時,公關公司進行監測分析,根據各水軍戰績分發酬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21

fb新功能 代理人為死者發帖

1 : GS(14)@2015-02-14 08:30:53





社交網絡已滲透現代人生活每個角落,現在facebook用戶死後仍可「遙控」賬戶。fb前天宣佈設新功能,讓用戶可以指定「代理人」,用戶一旦離世,代理人就可接手管理,甚至代離世的用戶撰寫帖文。目前fb處理離世用戶賬戶方法,是應用戶親友要求,將之轉為紀念賬戶,供親友悼念和緬懷逝者,又或者乾脆移除逝者賬戶。但fb團隊前日在網誌寫道:「我們跟許多失去過至親的人談過,發現我們其實可以給遺屬更多支持。」



有權更改用戶資料


相對於紀念賬戶只供逝者親友分享回憶、但沒人有權對紀念賬戶內容作出任何更改,fb新安排是讓用戶可以在設定私隱欄,指定在fb有賬戶的親友擔任代理人,代理人有權更改已故用戶的個人資料相片和封面相片、在生活時報撰寫置頂帖子,以及回應交友邀請。用戶更可授權代理人下載自己在fb的資料、相片和帖文等,但代理人不能以已故用戶身份登入,亦不能看到用戶私人訊息。被指定為代理人的用戶,會在該名親友離世後才獲fb通知,但用戶可自行決定是否自行通知對方。另外fb會每月提醒用戶選了誰做代理人,以免一旦代理人先行離世,或者隨着日子過去、代理人跟用戶變得生疏,用戶忘了指定新代理人。但香港地區暫未可使用代理人功能。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14/190417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38

內地網軍「襲港」作家主播fb中招發帖撐台灣 賬戶遭檢舉

1 : GS(14)@2016-01-24 17:02:44

■時評作家葉一知(小圖)的facebook專頁。 互聯網


網軍作亂!內地網軍「出征」facebook的同時,舉報大量本港用戶賬號,時評作家葉一知(筆名)昨收到fb通知因「年齡不足」被永久刪除賬戶,引起港網民震驚,批評聲中,fb昨晚恢復葉的賬號;商台主持潘小濤也被fb強令刪一則批評大陸的帖子,並罰禁言3天。潘接受《蘋果》採訪時說目前趨勢「非常恐怖!」「我沒有想過,fb會成為大陸打壓言論的幫兇。我沒有想過,撐台灣就沒有了這個賬戶。因為,fb是美國出品,那不是大陸微博。」葉一知昨發表聲明稱,收到fb通知原來的賬戶已被永久刪除,理由是:「fb認為我年歲不足(13歲以下),不能使用fb。」他交代來龍去脈,促大家警惕防範。



葉一知竟被指年歲不足

本月20日,內地網民發動網絡戰,翻牆強攻港台兩地的fb。同日,葉一知fb賬戶開始無法登入,fb要求他交資料驗證身份,儘管他多次提供身份證副本,仍被以年齡不足這一荒謬理由永久刪戶,令他十分憤怒。這個開了9年的賬戶,有近5,000個朋友,過萬追蹤者,還管理一個4,600多人Like的專頁。他認為被舉報與自己在台灣選舉前後發很多帖支持周子瑜,支持台灣,支持蔡英文有關,也包括後來評論大陸稱桂民海回國自首的帖子。「fb都無得用!?」事件令港人震驚,不少人建議齊齊向fb抗議,或許因為輿論壓力,葉一知fb賬戶昨晚被恢復。而網友留言顯示近期竟有不少人曾因評論時政而被舉報刪帖甚至刪戶。商台主持、政治評論員潘小濤20日登入fb時,也收到通知要求他刪除專頁上一則批評大陸的帖子。該帖是引大陸流亡作家陳破空的文字:「中國人闊起來了,……當他們湧向台灣和香港,當地人的感受,卻是蝗蟲肆虐……中國以大一統的巨輪逼近台灣和香港,催生的,反而是台獨與港獨。」


■潘小濤

潘小濤︰用你遊戲規則玩死你

潘小濤被迫刪帖之餘還有處罰,3天不准發帖不准留言,直到昨才解除。「衰咩都唔知,而且無得上訴。」潘接受《蘋果》採訪時說目前大陸利用fb舉報制度去扼殺言論自由的趨勢十分恐怖:「舉報你個post,癱瘓你account,我覺得(大陸)現在就按照你的遊戲規則玩死你,『我人多過你啊!』」他希望fb增加透明度,公開他們的規則,包括多少投訴方會處理,投訴人身份和理由等。
fb教主朱克伯格近年努力打入中國,被批媚共,包括「硬銷」習近平著作,去年更在白宮國宴上請習為未出世的女兒起中文名,被習拒絕。《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4/194647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