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港通滿月:滬股通券商稱雄 港股凝冰期待春風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40

滬港通滿月:滬股通券商稱雄 港股凝冰期待春風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

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

再聽見明朗的呼喚——這些迢遙的夢。

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

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

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

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偶成》戴望舒


今天,滬港通滿月。從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起航到今日收盤,恒指下跌1501點,跌幅達6.23%,恒生國企指數漲507.92點,漲幅為4.72%。同期的上證指數上漲582點,漲幅為23.5%。額度方面,南下買港股額度累計用去88億元人民幣(3.5%),北上買A股額度累計消耗678億元人民幣(22%),換言之,滬港通開通之後,香港資金一個月內變相流走590億元人民幣。


與A股牛氣沖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港股在外圍市場沖擊下,表現低迷。盡管很多股票經過慘烈殺跌之後,投資價值凸顯,但對比A股的牛氣,港股的走勢多少有些尷尬。


截至今日收盤,569只滬股通標的中,480只個股實現上漲,其中4只個股漲幅翻倍,值得關註的是,全部均是內地券商股,分別是招商證券(134.28%),方正證券(116.64%),西南證券(116.32%),中信證券(111.29%)。滬股通漲幅前十的個股中,券商股占了8只,僅中國交建和北京城建為交建類個股。

滬股通標的一個月漲幅榜


而下跌個股方面,共有72只滬股通標的錄得下跌。跌幅最大的澄星股份跌幅接近20%。

滬股通標的一個月跌幅榜


港股通方面,273只標的股中,僅有51只個股錄得上漲,但與內地券商股獨占鰲頭不一樣,漲幅最大的卻是漢能薄膜發電漲幅為40%,而中信證券H股漲幅為32%,海通證券H股為20%。


港股通標的一個月漲幅榜


下跌個股方面,受高管被查沖擊的佳兆業集團跌幅達30%,為跌幅最大的個股。乳業股、博彩股集體表現低迷,澳門勵駿、永利澳門、銀河娛樂均位列跌幅榜前十名單。

港股通標的一個月跌幅榜


由於內地股市走牛而港股未能跟上,原本預期會縮小的兩地折溢價差,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變得更大了。截至今日收盤,AH股中,僅有海螺水泥、滬寧高速、中國太保、青島啤酒H股處於溢價之外,所有其他個股均處於折價狀態。


滬港通標的股中,目前還溢價的H股

滬港通標的股中,H股大幅折價股名單


作為中國內地資本市場史上力度最大的開放舉措,滬港通“滿月”的表現,其實低於很多人的預期,這可能與這些因素有關:一方面,50萬的門檻阻擋了大部分投資者的參與;另外,港股通交易成本較高,包括匯兌成本、交易費用和行情收費等,這些對於已經習慣用免費行情、低傭金的內地投資者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同時,參考匯率價差較大,也影響了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T+0交易的積極性。


適逢滬港通滿月,新華社文章稱“試點初期滬港通表現出慢熱態勢,仍需借助時間的推移和相關體系的完善為其‘加溫’”,官媒的這種表態也許能夠帶來更多的變化,讓港股早日沾上A股的牛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35

滬港通滿月:說好的長線資金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66

40784

滬港通開通一個月後,需求疲軟,交易大多來自短線資金。

中國政府曾希望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和銀行成為滬港通的基石。然而,5名經紀商交易員向路透社表示,11月中開通早期的交易大多來自對沖基金以及銀行的自營交易業務。

盡管中國A股市場近來表現火熱,但監管壁壘限制了許多投資人參與滬港通。

路透社援引市場人士稱,長期投資者可能需要數月的準備,才能參與滬港通。BMO Private Bank亞洲區首席執行官Robert Cormie向路透社表示,

我們還沒有參與滬港通,因為有一些操作上的問題尚未解決。我們更願意通過ETF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

BMO Private Bank執行投資官Edmund Yun指出,滬港通在實際所有權、稅收以及交易清算上存在制約因素。

舉例來說,在目前滬港通的機制下,如果基金希望出售上海的股票,它必須提前一天將希望出售的股票交付給經紀商。這一限制在其它股票交易市場都不存在。

現在,監管部門正努力吸引長期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但是官員表示,要勸服養老基金參與滬港通可能需要數月時間。

在目前的機制下,滬港通每日北向資金限額為130億元,而南向資金限額為105億元。

在過去的一個月,往往只有少量限額的資金被使用。上周一,滬港通總計235億元的限額中,僅10%被使用,創下滬港通開通以來最低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47

新版100元人民幣滿月部分地方使用仍受阻 小商販稱“心里沒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2/969573.html

記者近日在超市、大小型商店、醫院、地鐵站采訪時發現,除了地鐵站自動售票充值機明確顯示不支持新版紙幣以外,其他公共場所均基本使用暢通。但一些零售小商品店家和遊動小商販不願收,稱“心里沒底”。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近期確實有人拿著自動取款機取出的新版百元鈔來櫃臺換舊版,稱使用不便。

Qq__20151212103612.thumb_head

其他公共消費場所使用正常

新版百元人民幣到今天發行一整月,有市民反映使用受阻。北京晨報記者近日在超市、大小型商店、醫院、地鐵站采訪時發現,除了地鐵站自動售票充值機明確顯示不支持新版紙幣以外,其他公共場所均基本使用暢通。但一些零售小商品店家和遊動小商販不願收,稱“心里沒底”。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近期確實有人拿著自動取款機取出的新版百元鈔來櫃臺換舊版,稱使用不便。

公共場所無障礙

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於11月12日發行。剛問世時,市民紛紛到銀行換取,但驚喜之余卻發現這新版百元紙幣“不好使”。原來,商家們使用的點鈔機更新速度沒趕上新紙幣發行速度,“難驗真偽”成了不少商家拒收新錢的原因。但如今,新版百元紙幣發行滿月,記者昨日經過一番走訪後發現,在醫院、商場、快餐店、超市等一些公共場所,紙幣流通情況多有好轉。

在某大型連鎖超市,記者在結賬時掏出新版百元紙幣,收銀員拿到手後並沒有經過點鈔機,而是手摸輕揉了一下,隨後就放入收銀箱。同樣,在醫院掛號繳費窗口、快餐店的結賬處,新版紙幣也可以正常交易,即便錢幣在經過點鈔機核驗時也無異樣。

路邊報刊亭老板向記者表示,“多看一眼就行,做這麽多年買賣了,真假錢還是能分辨的”。

地鐵售票機不支持

地鐵惠新西街北口站,自動售票機上貼有“本機暫不支持新版100元紙幣”的提示性字樣。記者拿出一張嶄新的新版百元鈔塞進紙幣投入口後按照正常程序為一卡通充值,但紙幣很快被退出。站內工作人員稱,充值需到人工服務窗口,“機器暫時還不能用新版紙幣,所有站都一樣”。

此外,西城區某經營點鈔機的店主表示,目前市面在售的點鈔機完全能支持識別新版人民幣真偽,即便是舊機器,“經過升級也可以對新版鈔票進行識別”。

小店老板不願要

盡管在一些公共場所,新版紙幣的使用沒有無障礙,但在某些街邊小商鋪和移動攤位,老板們更願意“收舊錢”。記者在一家小型煙酒超市使用新版紙幣時,老板很不好意思地讓記者換一張,“我這個點鈔機太舊,沒法識別這個新鈔”。對方還表示,“要不微信付款也成”。

記者從銀行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新版紙幣已經和舊版一樣會隨機放入自動取款機供市民取用。此外這位工作人員也表示,“盡管現在的多數商家將驗鈔機“升級”,可以正常識別新版人民幣,但確實還有一些市民來銀行換舊版,說是怕在菜市場水果攤不好花”。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此前,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流通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新版100元紙幣是國家的法定貨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個人和單位在使用新版人民幣的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向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投訴,人民銀行將依法予以處理。

  • 北京晨報
  • 柴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84

中歐所“滿月”運行有序 將推動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26/973343.html

作為中國建設離岸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剛剛“滿月”的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運行平穩有序。在盡快推出以A股為基礎的DR(存托憑證)產品的同時,中歐所將積極推動人民幣計價股票(D股)的發行。

作為中國建設離岸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剛剛“滿月”的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運行平穩有序。在盡快推出以A股為基礎的DR(存托憑證)產品的同時,中歐所將積極推動人民幣計價股票(D股)的發行。

中歐所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德意誌交易所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於11月19日在德國法蘭克釜業。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25日舉行的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歐洲等境外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產品仍不熟悉,離岸人民幣使用範圍和規模較為有限。中歐所當下的目標就是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境外推廣人”,讓更多境外投資者了解、參與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交易平臺。

多項數據顯示,中歐所開業首月運作和各項業務開展平穩有序。截至12月17日,首批上線的199只產品成交總金額達2.66億元人民幣,其中ETF基金產品成交額為2.62億元,整體成交額高於歐洲其他交易平臺中國相關產品同期交易總量。

值得註意的是,12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將人民幣納入SDR,當天中歐所交易量創出新高。業界普遍認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逐步推進,這個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交易平臺將迎來更多市場機會。

中歐所展現出的良好發展前景,引起境外金融機構的濃厚興趣。截至目前,匯豐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荷蘭銀行和CACEIS銀行等德交所清算會員已完成人民幣清算業務的準備工作。匯豐銀行、德國商業銀行、荷蘭銀行等機構完成了人民幣交易業務的準備工作。

據悉,根據近日舉行的中歐所執行董事會首次會議安排,中歐所將持續推進後續產品上線,在豐富基金產品種類的同時,加快政府債券發行進度,盡快推出以A股為基礎的DR產品,研究並推動國內優質企業或德國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先進制造企業在中歐所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D股)。

編輯:江月  審核:柴剛  終審:靳水平

  • 新華網
  • 江月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696

中歐國際交易所滿月 未來將推出D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997.html

中歐國際交易所滿月 未來將推出D股

一財網 婁敏 2015-12-25 18:13:00

中歐所將持續推進後續產品上線。在豐富基金產品種類的同時,加快政府債券發行進度,盡快推出以A股為基礎的DR產品,積極開展D股研究,推動國內優質企業或德國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先進制造企業在中歐所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D股)

上證所、中金所、德交所三方合資的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歐所”)於11月19日正式於德國法蘭克福開業,至今運行已有一月余。

據上證所介紹截至2015年12月17日,中歐所產品成交總金額達2.66億元人民幣,其中ETF基金產品成交額為2.62億元,整體成交額高於歐洲其他交易平臺中國相關產品同期交易總量。特別是在12月1日IMF正式宣布將把人民幣納入SDR後,中歐所當天交易量創新高。此外,首月交易還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投資者較為偏好滬深300指數;二是成交額波動較大。

目前,歐洲等境外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產品仍不熟悉,離岸人民幣使用範圍不廣、使用量有限。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路徑之一,中歐所的當下目標被設定為“讓更多的境外投資者了解、參與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交易平臺,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境外推廣人”。

上證所同時表示,雖有開業初期對產品不熟等問題,但境外金融機構仍反應積極。目前,已有包括匯豐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荷蘭銀行和CACEIS銀行等德交所清算會員完成人民幣清算業務的準備工作。匯豐銀行、德國商業銀行、荷蘭銀行、Baader銀行以及Flow Traders和DRW(做市商)等機構完成人民幣交易業務的準備工作。為進一步鼓勵德交所自身會員積極參與,德交所已就交易人民幣產品的會員提供了相應的費用減免。

後續,中歐所將持續推進後續產品上線。在豐富基金產品種類的同時,加快政府債券發行進度,盡快推出以A股為基礎的DR產品,積極開展D股研究,推動國內優質企業或德國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先進制造企業在中歐所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D股)。

在積極拓展境內外機構參與交易方面,中資機構或成為市場開發的重點,上證所表示將積極推動國有五大行參與到中歐所的交易中。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39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雙滿月” 上海關區進口貨物稅款優惠近四千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404.html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雙滿月” 上海關區進口貨物稅款優惠近四千萬

一財網 胥會雲 2016-02-22 17:15:00

中韓、中澳兩項自貿協定實施兩個月,上海關區兩項自貿協定項下進口貨物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3992萬元。

中韓、中澳兩項自貿協定實施兩個月,上海關區兩項自貿協定項下進口貨物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3992萬元。

其中,自韓國進口主要受惠商品為未鍛軋鋅、合成橡膠等工業類產品;自澳大利亞進口主要受惠商品為牛肉、海鮮等民生類產品。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於2015年12月20日起正式實施,當日實施第一次降稅,2016年1月1日實施第二次降稅。經過一定過渡期後,兩個協定項下絕大多數貨物最終將實現零關稅。其中,中韓自貿協定項下,最長20年過渡期後,韓國將對92%稅目數的中國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我國將對91%稅目數的韓國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中澳自貿協定項下,澳大利亞將在5年內對全部中國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中國在經過最長15年過渡期後對96.8%稅目數的澳大利亞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

據上海海關介紹,截至目前,兩項自貿協定項下共進口貨物2063批,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3992.2萬元。其中韓國原產貨物進口840批,受惠貨值5.1億元、稅款優惠1220.6萬元,主要受惠商品為未鍛軋鋅、合成橡膠等;澳大利亞原產貨物進口1223批,受惠貨值7.3億元、稅款優惠2771.6萬元,主要受惠商品為牛肉、海鮮等。

除企業享受到成本降低、通關便捷外,普通市民也將享受到自貿協定帶來的實惠,能更快、更省錢的買到來自韓、澳的“美食盛宴”。

“貿易協定生效後,稅率經過兩次調整,進口成本下降,所以我們相應調整了一些商品的零售價。比如從澳洲進口的龍蝦,關稅從15%下降到9%。隨著幾級供應商不斷放大成本優惠的效應,我們的零售單價也從去年的每斤325元左右降至270多元;等2019年關稅降為0後,隨著綜合稅率下調,龍蝦價格將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上海極鮮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杜震介紹說。

截至目前,中澳自貿協定項下,澳大利亞原產牛肉進口406批,受惠貨值1.7億元人民幣,占比23.1%;海鮮進口327批,受惠貨值7311.7萬元人民幣,占比10%。

2015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貿企業面臨進出口“寒冬”。上海海關方面表示,自貿協定實施後,上海海關在通關現場設立了中澳、中韓自貿協定貨物通關專窗,為受惠貨物驗放提供便捷通道,及時解決企業通關受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04

萬科A複牌“滿月” 這兩大戰場已“刺刀見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7-29/1026593.html

萬科A今日完成7月最後一天的交易,自7月4日複牌以來,“滿月”之際市值蒸發540億元。

每經記者 朱萬平

今日(7月29日)是A股7月收官戰,滬指全月收漲1.70%,總算沒“辜負”“五窮六絕七翻身”這句老話。但萬科A就沒這麽幸運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該股自7月4日複牌後,今日完成7月最後一天的交易,“滿月”之際,市值蒸發54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近期每到周末,都會有一些與萬科相關的事件突然曝出。有媒體稱,目前的爭鬥從“宮鬥”變成了“公堂鬥”。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各方已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在兩大戰場纏鬥的態勢。

戰場1:鉅盛華未披露資管計劃關鍵信息是否合規?

7月19日,萬科向證監會等部門舉報鉅盛華9大資管計劃存在違規行為後,7月21日,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向萬科、鉅盛華同時發函,要求兩方主要負責人於次日接受誡勉談話。7月22日下午,萬科、鉅盛華主要負責人赴深圳證監局接受誡勉談話。但根據證券時報報道,鉅盛華當時以上述資管文件涉及商業機密為由,而未將相關文件在萬科及交易所備案。

不過,上述資管文件的詳細情況正被逐漸曝光。今日早間,上證報刊發了萬科獨董華生的文章。華生在文中質疑稱:“據了解,寶能方面在證監會公開譴責之後,仍然行動遲緩,最後交存上市公司的9個資管計劃還以商業秘密為由,進行塗改抹黑。” 

根據華生說法,鉅盛華9個資管計劃已經交到萬科處。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聯系了萬科方面,萬科方面對記者回應稱:

鉅盛華確實已經將上述9大資管計劃的相關協議作為被查文件交存公司,不過根據證監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指引,信息披露備查文件查閱只能以現場查閱書面文件方式進行,公司不接受口頭問詢及其它查閱方式。因此,如果投資者想要查詢上述文件,只能到萬科深圳總部進行查詢,此外,還需要向萬科董事會辦公室進行預約。

而據今日下午央視財經相關報道,鉅盛華交存萬科的資管計劃,包括關於預期收益率、平倉線以及警戒線等多處關鍵信息被塗黑,被遮蓋的關鍵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九個資產管理計劃的資產管理合同及其《補充合同》中的投資範圍(投資標的)被遮蓋;

2.九個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中的優先級份額預期收益率、預警線、觸發預警線和平倉線的具體安排等核心條款被遮蓋;

3.廣鉅1號、廣鉅2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中第24頁“投資限制”部分,第(13)條整條條款被隱去;

4.西部利得金裕1號、西部利得寶祿1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中第6頁“【四】劣後級委托人特別承諾”中有關信息被隱去;

5.東興信鑫7號資產管理合同中第25頁“投資限制”部分關於資產管理計劃作為進取級委托人的一致行動人的有關信息被隱去。

那麽,如果鉅盛華確實沒有披露某些關鍵信息,這一做法是否違法違規呢?

記者註意到,今日晚間,鉅盛華對此作出了回應。據財新網報道:受鉅盛華委托的北京中銀(上海)律師事務所7月29日出具法律意見書稱,鉅盛華對九個資管計劃的信息披露,不存在重大遺漏,不違反信息披露相關規定。鉅盛華不存在根據《16號準則》第六條需申請豁免信息披露的情形,無需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豁免信息披露。

上海天銘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個人認為:第一,法律如規定須披露則應披露,如不披露,信披不實;如無規定須披露,不披露則不違法。現在看來,寶能不披露,並沒有明顯違法;第二,監管部門應當加強資管計劃性質的認定,信息披露內容範圍與程序要求,作出規定。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則對記者表示:是否披露相關資管計劃的關鍵信息,這涉及到保護商業秘密和對外備案義務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現有的法律法規對此並沒有具體規定。他個人認為,“鉅盛華方面遮蓋的部分信息,比如平倉線等信息,存在被第三方惡意利用的可能,此時應優先保護商業秘密。如果遮蓋信息中有部分信息對資管計劃並無重大影響,則應優先保護備案對象的知情權。”

戰場2:為何萬科A股價屢被拉升至17元之上?

7月28日,據多家媒體報道稱,萬科董事長王石於27日前往位於香港地區的華潤總部拜訪,但拜訪的具體內容和結果尚未披露。不過,港股萬科企業(02202,HK)於28日大漲11.53%,創下2014年11月25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此前的7月27日,萬科A公告稱,公司將於8月19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公司2016年半年度報告及財務報表等相關事項。

今日,萬科A收報17.14元,微跌0.06元。與2015年12月18日收盤價相比,萬科A自7月4日複牌至今,市值蒸發540.847億元。

回顧近期走勢,萬科A股價在7月20日~25日連續4個交易日遭遇盤中直線拉升,股價大部分時間在17元整數以上運行,每當股價跌破17元關口,股價均現反彈,並快速升至17元之上的水平。

為什麽萬科A股價會屢屢拉升至17元之上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根據萬科此前的舉報信所述,鉅盛華9大資管計劃中,包括東興信鑫7號、西部利得寶祿1號、西部利得金裕1號的警戒線均在17元附近,分別為17.27元、17.25元和17.96元。

對此,一家知名私募的高級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面這種情況不排除寶能的友軍幫助護盤的可能性,這個位置可能對寶能來說很關鍵,必須要守住。”

  • 每日經濟新聞
  • 宋思艱
  • 每經記者 朱萬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62

脫歐公投雙滿月 英國經濟已過風險期?

“你知道我為什麽投脫歐嗎?因為我最討厭別人對我們英國人指手畫腳,說什麽‘脫了之後,英國就不好了’。即使不好,我也要脫。英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 花甲之年、當了一輩子鋼琴調音師的芮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已兩個月,從各種已經公布的經濟數據看,通脹率小漲,股市回暖,英鎊止跌,消費猛增,旅遊興旺,住宅價格如期下降,GDP增速未減,央行降息給經濟更多刺激,利好消息不斷。仿佛英國不僅沒有“不好”,有些方面反倒“更好”了。那些調低英國國債信用評級的公司,那些大呼小叫警示“英國脫歐經濟下行風險”的國際機構,都有點“傻眼”了。財經媒體在報道英國各種數據時,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對公投結果“shrug off ” (聳肩鄙視)。

這些數據真能反映英國經濟現狀嗎?

數據似乎一片大好

先來梳理一下過去兩個月英國國家統計局及有關方面發布的“利多”多於“利空”的數據:

7月19日: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0.5%,環比增長0.2%,好於或持平於預期;

7月22日:7月份綜合采購經理人(PMI)初值跌至47.7,創2009年4月以來最低,制造業PMI初值為48.2,創2013年2月以來最低;

7月27日: 7月CBI零售銷售差值跌至-14; 8月CBI零售銷售預期指數則跌至-12,都為2012年1月以來最低點;

8月9日: 6月份工業產出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0.1%,都好於前值和預期;第二季度工業產出較前季增長2.1%,為1999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強。6月整體商品和服務貿易赤字為50.84億英鎊,赤字規模創2015年7月以來新高,而整體出口創2012年10月以來最大降幅;

8月16 日:7月CPI為0.6%,比預期上升0.1個百分點,為2014年底以來的最大增幅;工業品出廠價格也出現兩年來最快增速。

8月17日:4~6月3個月失業率為4.9%,與前值和預期持平,但7月失業救濟金申請人數下降;

8月18日:7月實體店和網上零售總額意外實現1.4%的增長。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這主要是受到夏季炎熱氣溫和英鎊下跌吸引大量有消費能力的遊客湧入所致,特別是首飾手表等奢侈品,銷售環比上升3.1%, 同比上升16.6%。統計局表示,英國第三季度經濟站在了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上;

8月26日:第二季度GDP經修正後按年率增長2.2%,按季率增長0.6%,都與前值持平,而第二季度商業投資總額初值按季率錄得0.5%增長,比前值———-0.6%有大幅上升。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脫歐公投引起的不確定性對二季度的投資產生顯著影響。

在這些數據出爐的過程中,經濟學家對英國經濟現狀的分析和看法,紛紛擾擾。

支持脫歐的一派說:早就告訴你們啦,脫歐不會是世界末日。支持留歐的這一派則繼續找出各種負面消息,來爭辯脫歐將給英國經濟帶來長期的惡劣影響。他們分別從以上數據中選擇各自能夠說服民眾的內容。

“別高興得太早”

“脫歐公投的結果,短期內會造成一些不確定性,會對經濟造成沖擊,經濟活動會減少,但並不意味著失業率上升。在脫歐程序正式啟動前一段時期,疲軟的英鎊是好消息——一方面有利於出口和旅遊業,一方面英國央行會向市場註資增加流動性,並保持利率在較低水平,甚至會進一步下調利率。疲軟英鎊和低利率政策相結合比較合理,而且有利於英國經濟增長。” 這是第一財經記者在脫歐公投前采訪力挺脫歐的前倫敦市長經濟顧問和渣打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李賴思(Gerard Lyons)時,他對“後脫歐時代”英國經濟的預測。未料,他那時所說,都被以上數據印證了。

但普華永道高級顧問安德魯·桑德斯(Andrew Sentance)在《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題為《別為近期增長沾沾自喜,脫歐沖擊長遠才能估量》的評論。他寫道:“雖然英國已經建立梅首相的新內閣,但各項政策還非常不明朗,甚至與歐盟談判的時間表都未確定,由此帶給商業和投資的不確定性是巨大的。”

在他看來,或許工商界已經從對脫歐公投結果的驚愕中稍有恢複,但開始轉入了觀望模式,“我們需要看至少3~6個月時間的數據,才能就這些不確定性對就業、投資和消費造成的沖擊下一些初步的結論。”桑德斯說,最近的這些數據沒能描繪出一幅完整的“經濟近況圖”,不能說明太多問題,“7月消費上升,可能是因為英鎊重挫,但英鎊重挫的同時也擡高了英國企業的進口成本。一旦這些成本開始在商品價格上體現,消費者就會感到痛了。”

《衛報》專欄作、者政治經濟學家威爾·赫頓(Will Hutton) 以《不要犯傻了,脫歐造成的危險終將降臨》為題撰文說,股市回暖和消費增長都是英鎊大跌和央行刺激政策所致,關鍵還是要看未來。目前工商界的景象是不同的,企業和消費信心調查的結果,顯示的是不祥的預兆。

他重複了留歐派的擔憂:經過40多年的聯盟,英國的產業、貿易與歐盟單一市場的相互依賴難以割舍,至少兩年的脫歐談判造成的嚴重不確定性及失去了“歐洲市場跳板”角色的現實,將難免對外來投資造成極大阻礙,歐盟停止對英國農業、畜牧業、教育、科研等領域的援助所造成的“經費黑洞”將如何用政府財政中來彌補?

 

也有難看數據

赫頓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英國央行在8月10日發布的一項對企業進行的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脫歐公投總體上將對資本支出、招聘、企業的營業額造成負面影響,企業服務增速放緩,消費者支出下降。

《金融時報》報道說,根據建築咨詢公司巴博(Barbour ABI)的數據,脫歐公投之後,英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出大幅下降,僅在7月,基礎設施建設合同金額就下降了15億英鎊,環比下降20%,同比下降23%。這給英國政府在如何擴大新的道路、鐵路、能源、寬帶網絡和水利防汛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出了難題,增加了壓力。

另據晨星數據公司(Morningstar)的信息,僅在7月,就有57億英鎊的英國證券基金撤離另投避險資產,房地產基金的贖回金額也高達4.38億英鎊,導致7家房地產資金公司相繼宣布臨時“贖回禁令”。這是3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撤離潮,可見投資者對英國經濟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央行)降息和擴大寬松規模,造成國債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的局面。8月10、11日兩天,英國2019年3月到期的國債收益率一度觸及-0.01%;而2020年3月到期的國債收益率也一度觸及了-0.012%;2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創2008年10月以來最窄。這是又一個經濟下滑的標誌。

貨幣政策獨木難支

財政政策不明朗,貨幣政策“單槍匹馬”,經濟前景依然撲朔迷離。

8月4日,英國央行終於宣布降低利率0.25個百分點至0.25%,並擴大貨幣寬松規模至4350億英鎊。在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行長卡尼表示,英國央行降息是因為已經看到英國經濟的困境,認為提早采取刺激措施可以降低經濟下滑給投資和消費帶來的不確定性。他表示,貨幣政策不能完全抵消公投結果將帶來的巨大結構性沖擊,央行貨幣委員會一致認為未來3年英國經常賬戶赤字將減半,未來數季度需求將少量增長,不排除年內再次降息的可能。

財政大臣哈蒙德在降息之後表示,英國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支持經濟發展。然而,英國新政府的財政政策要到11月才會出臺。已有經濟學家表示,財政政策的真空狀態,讓商業和經濟活動舉棋不定。

8月19日,英國統計局公布的7月公共部門收支順差只有10億英鎊,與預期的16億英鎊相差懸殊,同比也下降了20%。事實上,順差數據是哈蒙德財政政策的“頭寸”,如果想通過減稅和增加開支刺激經濟,順差額越大,運作的空間也就越大。

就在第一財經截稿當日,《每日電訊報》又砸出一條消息:梅首相可能不通過議會投票,就直接啟動脫歐談判程序。而之前設定的脫歐談判起始日期是2017年4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71

債轉股滿月 發改委稱已取得積極進展

距離國務院發布積極穩妥地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和以及市場化銀行債轉股指導意見剛剛過去了一個月。

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各部門和銀行積極行動,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銀行已經與企業正式簽署了一些債轉股協議。下一步要重點引導地方政府不缺位、不越位,既依法做好職工安置等服務工作和必要的組織協調工作,也要避免幹預市場主體降杠桿和債轉股的具體事務。

國務院10月10日正式公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其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新一輪債轉股拉開帷幕。與1998年實行的那一輪債轉股相比,這一輪債轉股強調市場化、法治化。

李樸民表示,目前已經明確了工作機制,各部門積極研究出臺降杠桿和債轉股相關配套政策,如銀監會已經發布了《關於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其他配套政策也在抓緊制訂中。

李樸民所指的工作機制即發改委牽頭的降杠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發改委、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等17個部門參加。

10月26,國務院同意建立由發改委牽頭的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履行職責包括,組織協調開展降杠桿和債轉股試點工作,研究確定降杠桿的具體政策,組織協調實施降杠桿相關支持政策和監管政策。開展降杠桿重大問題專題研究,及時協調解決降杠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建立健全約束機制。負責就降杠桿問題與地方人民政府溝通協調,建立降杠桿信息收集和報送機制,組織對降杠桿政策的效果評估等等。

李樸民介紹,下一步發改委將重點引導各金融機構、實施機構和相關企業,遵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債轉股工作,引導地方政府準確、到位地履行職責,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既依法做好職工安置等服務工作和必要的組織協調工作,也要避免幹預市場主體降杠桿和債轉股的具體事務。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對本地區債轉股工作進行探索。

李樸民表示,債轉股目前已有案例落地。比如建設銀行與武鋼集團、雲南錫業集團在自主協商的基礎上,采取了社會化募集資金方式,成功實施債轉股方案,在降低企業杠桿率、減輕企業財務負擔的同時,也推進了企業改革,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10月11日,建設銀行發布公告稱,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設立的武漢武鋼轉型發展基金(合夥制)出資到位,基金規模120億元,標誌著武鋼集團與建設銀行在探索市場化去杠桿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武鋼轉型發展基金也成為建設銀行支持央企市場化去杠桿的首單落地項目。

武鋼集團2016年中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武鋼集團資產總額1724億元,總負債為1272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高達106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3.7%。

10月19日雲南錫業集團拿到來自建設銀行的一筆23.5億元投資,用於置換企業部分高息負債。雲南錫業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一度高達82.8%。

建行授信審批部副總經理張明合表示,建行和雲錫集團簽訂了近百億元的合作框架協議,幫助企業降低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成本。首期23.5億元投資到位後,能幫助雲錫集團降低負債率4.57%個百分點,節約財務成本近億元。資金全部到位後,預計將總共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15個百分點。

11月8日中國建設銀行與廣東省國資委、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合作協議,由建設銀行安排150億元資金與廣晟公司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合作,這是廣東省內首單省屬國有企業市場化債轉股合作項目落地。

11月9日,中國建設銀行與廣州市國資委、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由建設銀行或其關聯方以貨幣資金的形式出資100億元與廣州交投集團展開“債轉股”項目。

11月10日,重慶建工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渝簽訂了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建設銀行以多種方式向重慶建工控股提供總金額100億元的資金,支持其增資本、提利潤、拓市場。這也標誌著重慶市首單國企市場化債轉股工作邁出步伐。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債轉股是去產能、化解國企債務難題過程中的治標之舉,只對於部分有發展前景、易於盤活的企業適用,絕大多數虧損企業不能這麽搞,債轉股不應該大範圍推廣。不能全都采用債轉股的方式降杠桿為企業脫困,把風險和包袱全部轉移到銀行機構身上。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此次推出的債轉股是金融工具,從市場和法治的眼光看,債轉股是很正常的事,就是一個操作手段。一些輿論導向把它看作一個政策或是市場利好消息,都是沒有意義的。不要給它賦予太多的意義,否則就扭曲了這次債轉股的含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88

印度“廢鈔令”滿月,助推比特幣創近三年新高

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廢除500及1000盧比兩種大額紙幣,這場“廢鈔運動”一下子讓占印度貨幣總流通額86%的現金變成“廢紙”,連日來大批印度民眾擠爆了鄰近的銀行網點,自動取款機的隊伍也排到了大馬路上。如今1個月過去了,印度經濟開始受到影響,在印度90%的交易都是通過現金完成的,現金/GDP比率達到了12%,是巴西、墨西哥、南非等金磚國家的四倍左右,由於新鈔兌換進度過慢,需要大量現金完成交易的房地產行業受到嚴重沖擊,而比特幣卻借此一飛沖天,創出近3年新高。周五,美國itBit交易平臺顯示,比特幣收盤報774美元,創2014年2月來新高,一個月間上漲9%。截止發稿時,周日印度最大比特幣交易所Unocoin的數據顯示,1比特幣可兌換57348盧比,約合850.1美元,較以美元結算的比特幣匯率溢價9.8%。而在9月初,比特幣兌盧比的溢價還只有3%。

廢鈔令讓比特幣成為印度新寵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與傳統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機構發行,用戶通過用專業的計算機——俗稱“礦機”,以複雜算法“挖礦”獲得。為了控制比特幣的總體發行量,發明人中本聰當初在設計比特幣體系的時候,規定了在每產生210000個區塊後,比特幣產量減半。今年7月9日,比特幣宣布第二次產量減半,每一區塊的獎勵變為只有12.5比特幣。隨著比特幣總量的增加,新幣制造的速度減慢,直到達到2100萬個的總量上限。

印度貧富極端分化,由於大部分財務往來通過現金完成,這為偷稅漏稅提供了條件,助推了“黑色經濟”的增長,這也是莫迪決定“痛下殺手”的原因。同時為了斬草除根,印度還要求對無法證明收入來源的存款征收重稅。於是有不少印度人想到了有匿名、安全、難以監管等“優點”的比特幣。

比特幣是建立在區塊鏈(Blockchain)協議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如果把比特幣看作是貨幣,那麽區塊鏈就是銀行,保持絕對的公正。這種特性也決定了比特幣交易在全球數百萬個服務器上同步進行了備份,不可篡改。所謂匿名性,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錢包,相當於銀行賬戶,卻不需要留下個人信息,但這也讓它成為了販毒、洗錢等不法活動的最佳工具。

交易平臺風險不容忽視

雖然比特幣網絡相對安全,但比特幣交易平臺很脆弱。交易平臺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可能會遭到黑客攻擊,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用戶資產則面臨巨額損失、甚至血本無歸的風險。2014年2月28日,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比特幣交易所運營商Mt.Gox宣布,因交易平臺的85萬比特幣被盜一空,公司已經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根據當時的交易行情,損失估計約4.67億美元。今年8月3日,位於香港的在線比特幣交易所Bitfinex遭到黑客入侵,交易所暫停所有交易活動,公司確認有119,756個比特幣被盜,價值7200萬美元,隨後公司宣布處理方案,損失必須分散到所有的賬戶,經測算客戶賬戶將失去36.067%的資金。

波動巨大從天堂到地獄

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波動在所難免,特別是對總市值僅百億美元級別的市場而言。2013年4月,塞浦路斯爆發債務危機,比特幣價格第一次突破250美元。2013年11月,美國首次公開承認比特幣合法性,月末比特幣攻破1000美元大關,並一度接近一盎司黃金的價格。2013年12月,中國央行封殺比特幣,國內三方支付機構開始不支持比特幣交易平臺的轉帳和提現,比特幣價格一度大跌近60%,最終當年還是上漲53倍(13.59美元-730美元左右)。

2014年比特幣市場崩盤,全年大跌57%,熊霸全球。2月主要比特幣交易平臺(Bitstamp、Mt Gox和BTC-e等)遭受大規模的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攻擊),比特幣春節期間下跌35%。4月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比特幣不像支付貨幣,談不上取締。5月10日中國舉辦全球比特幣峰會,此後比特幣在一個半月內成功翻倍,但在6月觸及年內次高點後出現一路陰跌,當時美國政府在網上拍賣查封世界最大網上黑市“絲綢之路”時繳獲的價值1800萬美元的2.96萬枚比特幣,此後戴爾、Paypal和微軟先後宣布接受比特幣交易。最終當年比特幣收報310美元左右。附圖節選自Coinbase的報告。

2015年比特幣市場先抑後揚,全年上漲近四成,反而領跑全球。進入新年不到半個月,比特幣遭遇當頭一棒,重挫37%,其中1月14日當天重挫20%,創兩年最大單日跌幅,2013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200美元關口。當時Bitstamp平臺遭黑客攻擊,近1.9萬枚比特幣被盜,市場陷入恐慌。巴菲特也建議遠離比特幣,認為比特幣只是一種傳遞貨幣的方式,內在價值幾乎為零。8月19日,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inex報價出現“閃崩”,比特幣的價格在30分鐘之內下跌了近14%。10月22日,歐盟法院裁定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的交易將免征增值稅(VAT),比特幣當月收複年內失地,並在11月觸及年內高點480美元上方,最終當年比特幣收報430美元左右。

2016年比特幣再現“瘋牛”。今年5月前,比特幣交投於450美元附近,走勢平穩。隨著5月13日在岸人民幣收盤失守6.50關口,中國買家開始入場,兩大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和OKCoin構成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近90%,比特幣也在一個月內上漲近80%,逼近780美元。此後在英國脫歐公投、競爭對手以太幣的去中心化組織The DAO遭攻擊、Bitfinex近12萬比特幣被盜等事件影響下,比特幣9月底價格較高點回落1/4。10月起人民幣再次走弱,隨著人民幣/美元持續刷新六年低點,比特幣在中國買家的推動下再次走高,如今隨著印度“土豪”的加入,比特幣成功刷新年內高點,目前較去年收盤價已經上漲了75%。

友情提醒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比特幣交易風險極高,入市須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