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窮爸爸,富爸爸——我的交易人生》之一 成都李大鵬

http://xueqiu.com/1082019814/30013097
#交易人生徵文#從未寫過自己的交易人生,因為這條路太苦,太難,花費了我近10年的時間,差不多有近7年的時間,我在摸索徬徨迷茫之中,中間只有酸苦辣咸,沒有甜。2011年開始,我終於走上了道,走在了我夢想的人生階梯上,我總算可以把自己的故事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了!

《窮爸爸,富爸爸——我的交易人生》之一

我叫李大鵬,是86年生人,我的父親是一位老股民,從95年便開始炒股,記得97年的時候,那會我讀小學五年級,我家就買上了第一台電腦,我依稀記得還是AMDK5-133的芯片,32MB的內存,2.1G的硬盤,那會電腦可是稀罕的物件。需要購買安裝炒股行情卡,每年的服務費比得上很多人2、3個月的工資。我的父親可說是最早一批用上電腦炒股的小散戶。

父親的炒股風格非常典型,就是散戶思維,我現在更加傾向於稱其為「輸家思維」,以這種思維來說,必然是會失敗的。跟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

一、       頻繁交易

我父親交易非常頻繁,我記得那會我讀初中的時候,常常聽到父親告訴我,他看好什麼什麼股票、什麼什麼板塊,什麼什麼行業,做了非常頭頭是道的分析:國家政策出台、某最新數據表示、研讀年報後的重要發現等等。但往往下了如此大功夫去研究、去分析的股票,他卻只留一、兩週便賣掉了。賣掉之後為了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理由,他會告訴我更多新的消息,例如:國家政策解讀有變、某某最新數據表示(另一個數據,與之前的數據矛盾)、聽到股吧裡傳出什麼消息或者年報的其他解讀等等。這讓我產生了一個印象,做股票的人都是精神分裂症。

後來我自己做股票之後才知道,這便是人性,人無論做什麼事,做了之後都傾向於給與自己的決定以合理性,會找各種理由和捕風捉影的訊息來證明自己的正確,無論這個決定與下一個完全相反的決定之間間隔的時間有多短,都不妨礙他們為自己找合理性理由用以支撐自己的人性。

而頻繁交易的缺陷暴露無疑,我父親是個非常刻苦認真的人,頻繁交易帶給他的壓力巨大,迫使他每天消耗大量的時間在研究盤面、分析信息上,這給我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留下了巨大陰影,父親沉迷其中,陪伴我的時間少之又少,再加上頻繁換股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讓父親情緒化的性格更加陰晴不定。常常小時候回家莫名其妙一通揍。後來我就懂了,肯定是股票跌停了:)。坦然的接受了這一切之後,覺得也還是沒什麼,就當父親不存在了。

後來我大學時候,父親才告訴我實話,炒股十來年,從未賺到過錢,一直在虧,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手續費。聽罷,我無話可說。只知道,這些學費不能白費,我的父親就是我的反面交易人生,我必須回歸正面,不讓這些學費白交。

總結:利弗莫爾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說過一種愚蠢的人,原文如下:有一種傻瓜,叫華爾街傻瓜,他們認為必須無時無刻進行交易,抓住能看到的每一次機會,不然就不會賺到錢。頻繁交易是最簡單的讓賬戶歸零的方法之一,它破壞你的交易系統,損害賬戶本金,毒害交易心態,讓人失控,讓人瘋狂,讓人不知道自己剛剛究竟做的是什麼。我從不試圖在清晰或不清晰的趨勢中去挑戰市場的智慧,跑到中間去做高拋低吸拉低成本的事兒(這是最愚蠢的自以為是)。

二、       崇拜主力


我記得父親那會難得在家聊天,談論的最多的必然是股票,飯桌上你如果見到他手舞足蹈的揮舞著筷子、嘴裡噴著飯粒、興奮的講述著他的股票如何如何時,你就知道他今天肯定賺錢了(浮贏)。而常常提到嘴邊的話,便是主力怎麼怎麼樣。我從小就聽主力的故事長大,直到現在,我也沒見過主力是個什麼東西,它究竟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一個公司或者一群金融財閥、還是一群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絕世高手?

在我父親的口中,我得知主力是某種極其神秘的生物或者不是生物(whatever),他們來無影去無蹤,他們只留下神話不留下姓名,他們沒有電話號碼也沒有辦公地點,但是他們可以在頃刻之間左右股市,在數年時間裡操控一隻股票,讓它從5元翻翻到30元。他們力大無窮,金錢無數,可駕馭股票的生死,可左右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

基於此,我的父親熱衷於分析主力資金的動向,花數萬元購買一些LEVEL2的證券軟件來分析資金動向,密切關注每天證券營業部的成交數據。對漲停敢死隊、社保國家隊等等「諸神」如數家珍。熱衷於研究什麼樣的技術形態,說明主力在吃貨,什麼樣的下跌,是主力在洗盤,什麼樣的缺口是主力要拉升的前兆,什麼樣的形體組合是主力在派發籌碼……不勝枚舉。

哦,我後來才懂得,原來這就是「神」。人性讓我們對自己無法解釋、無法駕馭的力量懷有好奇與崇敬之情,人類曾經數千年來都無法解釋雷電,便有了雷神(西方)、雷公雷母(東方),可見,無論你在地球上的哪裡,人性都是共通的。一種神秘而巨大的力量,能夠感受到卻無法解釋,這會讓人類的大腦極不舒服,所以需要有一個形象來詮釋「它」。如此一切都合理,一切都順理成章,人類終於可以安心了。天上巨大的雷暴,那是雷公生氣了,因為我們不奉獻祭品!股市莫名其妙的下跌,那是主力在出貨了,因為某某市場傳聞!看看,多麼相似的一幕。

總結:20歲之後,我理解了父親他們對主力的崇拜之源,在於A股成立之初本就是個烏煙瘴氣的市場,那會確實存在能指名道姓的市場主力,他們內幕交易擾亂市場秩序,並且確實可以左右市場。但我從不說主力(什麼是主力?我快忘記這個詞兒了!),因為我知道,越大的市場越無所謂主力(有形的),而有另一種「主力」,那就是趨勢的力量、宇宙的規律、華爾街沒有新鮮事,從A點到B點,價格有價格的行動軌跡,中間的輾轉反覆,是基於眾多人性集合的反射,但最終「他」會到達「他」該去的地方,這是趨勢的要求。我不在乎主力有沒有出貨,我不在乎大資金的動向,我不在乎什麼是洗盤,什麼是出貨,什麼是吸籌。我只知道,我只做我能看懂,且能把握的明朗趨勢。我只報陳守缺堅持系統,趨勢不證明自己被破壞被顛覆,我就無動於衷,到了該離開的時候,我的系統自然會告訴我。

三、       喜歡靠近市場

我的父親很愛走進市場,營業部中的大爺大媽是他的好朋友,他在這些老人家中享有盛譽,因為他分析頭頭是道,專業詞彙使用頻率高,文筆極佳。在網絡不發達的時候,我父親就愛跑營業部,面對面交流,甚至在做過證券公司組織的演講,分享自己的觀點。在QQ群剛興起那會,他有自己忠實的粉絲團隊,粉絲們在群眾聆聽他的教誨,追逐市場熱點,各種盤中T+0,各種高拋低吸拉低成本。這些中老年人們的反應之敏捷,對市場熱點消息的瞭解程度,讓我佩服不已。

他們離市場非常近,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便草木皆兵。我曾經勸說父親降低交易頻率,買了股票之後多放一放,父親卻說拿不住,「那麼多信息出來,隨便那一條都會導致股價大波動,視而不見我豈不成了無耳無眼的傻瓜了?」

總結:後來我才悟到,我為什麼能夠做一個系統的週期1整年只交易兩次,一次買一次賣。因為我有一種鈍感力,我不僅遲鈍,並且遠離市場,我不關心國家政策,任憑你半夜雞叫,我知道下個月,大趨勢依然該如何如何,周線級別的趨勢,你隨便愛怎麼叫怎麼叫,它自有步伐,我的系統自會跟隨,我按系統辦事。我依然會得到這一年足夠亮瞎所有市場中心人士的回報。

四、       熱衷止損

我的父親熱衷於止損,他知道止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能止損,且愛止損,他對止損有一套嚴格的規範,買到之後跌幅3%,止損。時間超過3天不漲,止損。消息面變化,止損。政策不利,止損。分紅派息不理想,止損。主力資金在流出,止損。止損的理由真不少。風險把控極其嚴格,割起肉來毫不猶豫,揮刀自宮有一套,最後賬戶真的成功自宮了。止損是必要的,但是他卻不知道,為什麼要止損,為了止損而止損,不過是頻繁交易的自取滅亡。

我不是說止損不好,恰恰來說,明智的止損不僅是投資的至上法寶,也是人生的至上法寶。我們在對一件已經大勢已去無力回天的事情,能夠採取的最好方式就是止損。追女生的時候,別人都和相好的睡下了,你還不屈不撓的送上愛心早餐和陪聊時間,這便是不明智的,股市裡也是這樣,趨勢已經自我否定了,或者走在了否定的路上,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止損更好的方法。但是我的父親往往是這樣錯的,他們看不出來股票已經和相好的睡上了,也許股票只是短期內進入了拉鋸期,不常常給你來電話而已,又或者是誰家小誰,他甚至連股票是什麼樣都沒見過,卻跟你分析了一下股票可能看不上你,你便止損了。

而且我的父親有個好玩的地方,很多投資者也一樣,他買入一隻5塊錢的股票,止損設置在4.5,止盈設置在5.5。於是開始入場。我想不到這樣的遊戲有什麼意義,總之我不會這樣做,我的止損也許比我父親鈍化,額度高一些,那是因為大級別的趨勢只能給與更多的空間。我會用倉位控制來把握風險。我可以虧1塊錢,但是要博的是10塊錢的利潤。只有大賺小小賠,才能把資本越做越大。用我的系統把握到一個我能做的時間級別的趨勢(都是周線級別的),止損設置在關鍵的趨勢破壞點,我在破壞點附近入場,與趨勢共舞。

總結:止損不可怕,頻繁的止損依然要了你的命,如果你不懂什麼叫小小賠大大賺,清掉賠錢的股票,留下賺錢的股票。那麼這場不算很公平的遊戲注定不適合你。

五、       死不認錯


這與前面的熱衷止損是矛盾的,在投機市場中的人性往往就是這樣,極其矛盾且糾結。我父親會因為小的損失而止損,比如連續數日2-3個點的浮虧,會讓他很難受。忍不住止損後拿錢去做另一隻看上去很有錢途的票,頻繁的換票,弱勢股換強勢股(看上去的,換了之後基本上立刻就會成為弱勢股)。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幸買到後就大幅下跌,趨勢單邊奔潰時,我父親會非常的沉穩,告訴我一切都是暫時的,大跌之後必有大漲。並且為了知行合一,他會在大跌之後買進攤薄成本,越跌越買,越買越跌,然後沒有懸疑的割肉。然後再次重複熱衷止損與死不認錯的這個循環的過程。

總結:看到這裡的讀者可能會笑,不過永遠別嘲笑別人,我們稍不留意就會犯下如此的愚蠢錯誤。而且還會不停的犯,走不出來。這是很大概率的事情,所以我感謝我的父親,他讓我能夠站在一個超脫的第三人稱視角看待人性的可笑和荒唐,特別是在資本市場中,這一切更加直觀。

小時候的我,恨我的父親,他炒股虧錢,虧錢就打罵我,對家裡的事情不聞不問,對母親冷漠無情,過生日都沒有給我買過生日禮物。對家,對我漠不關心,沉迷股票不能自拔,越炒越虧,越虧越炒,卻不知自己錯在那裡。我小時候曾經最恨的便是股市,看到電視機裡出現股評我就馬上轉台(現在我也不看,好多年過去了,電視裡的股評人士看上去還是那麼屌絲加搬磚),因為不轉台的話我父親就會過來看,我就看不成動畫片了。他會一邊嚷著快去做作業,一邊搶過我手中的遙控器,把音量調到震耳欲聾……


————分割線————

我不曾想過,曾經讓我童年蒙上灰暗的股票,曾經讓我發誓不炒股,把炒股當作吸毒來對待的我,卻很順利的接過了父親的衣缽,大學學的是金融學,19歲便開戶炒股。我父親的糾結與痛苦我也得以一一體會。那會是06年,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行情初期,讓我體味到了賺錢的輕鬆與愜意,我的父親那會也賺錢賺的很開心。儘管如此,2年的大牛市行情,我依然只賺了63%,就在2007年10月的時候,我加大投資,把家裡準備給我結婚買房的錢投入進來做股票。

08年,我畢業出來工作,工資1000元。那時我全倉買入中國神化,神壇崩落,死不認錯,81元走到18元。一天時間,我一年的工資消失殆盡。我記得那會每晚哭醒,半夜坐在床頭哭,哭累了繼續睡。除了虧錢讓我難過,還有更多的東西讓我奔潰,我當時並不知道是什麼,後來我才歸納出來有三點:1、不知道會虧到哪年哪月,還能不能解套。2、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有本事把虧掉的錢賺回來。3、我不知道我是否適合做股票投資,是否還能夠做投資。

而現在的我,自信且平靜,我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體系傍身,我熟悉風險就像他們是我的親兒子,我駕馭風險,迎娶風險。我終於能夠在幾年前確認,我能持續的從市場中賺到翻數倍錢。我總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的第一步,能夠依靠交易成為自己人生的操盤手。但是我知道,股市賺錢依靠自己的資金,並不會比工資的漲幅多多少。我還需要更多的學習,不斷的學習,更多的愛投資的朋友們,我僅僅只有28歲,人生還有大段的時光可以用來書寫傳奇,而投資生涯的里程碑,才剛剛開始。

就在寫這段話的時候,還有很多理念噴薄而出,有些是對現存投資理念的顛覆,我曾經不願意分享,把這些東西都鎖在加密的文件夾裡,但是未來,我願意分享出來,與大家共享,甚至,我希望能夠成為利弗莫爾或者曹仁超那樣的人,為他人,為我的孩子,留下珍貴的理財智慧。這篇文章取這個名字也是因為,我的父親是位窮爸爸,而我立志要成為一位富爸爸,在投資中實現財務自由,給我的孩子更多的陪伴,更多的投資智慧。謝謝大家。

關於我的故事可以寫一本傳記,我會留在以後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夠給還在迷茫中的朋友們帶來啟示,也希望能夠借此文吸引到愛投資的朋友們一起交流。請期待我的更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710

專訪移民火星中國候選人太空夢李大鵬:「不會再回來」

1 : GS(14)@2015-03-03 01:50:45





■李大鵬



由荷蘭私人公司主辦的「火星一號」(Mars One)殖民計劃,二○一三年四月接受申請,有逾二千七百人付費報名,上月中篩出最後一百名候選太空人,之後會從中再選出四人到火星。當中兩名入圍的中國候選人分別是李大鵬和林曉霞(Michelle),他們日前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坦言,知道要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存在重重困難風險,但就是不想錯過做第一批「火星人」的機會。記者:孫天愛


李大鵬在河北邯鄲市林業局上班,有車有樓,與妻兒過着安穩生活,但他內心原來藏着一團火,「別人沒做過的事要做一做」,聽到「火星一號」計劃就毅然參加,揚言:「我要上太空!」他看得很宏觀,認為人類、地球面臨核戰、小行星撞擊等危機,為延續文明,「移民火星越早越好」。李大鵬大學並非主修天文,父母從商打工也沒有相關背景,與太空的緣份始於八、九歲時在鄉間玩電筒照星星:「在農村經常停電,沒有燈光污染,能直接看到宇宙深處,體會到星際航行。」他相信人類由村落、國家再到環球,會層層升級,終會打破言語等隔膜,而最高一級寄望在火星。


■「火星一號」計劃會挑選二十四位太空人,計劃分批送到火星殖民。

每天跑步勤練英文

為移民火星,李大鵬在報名階段就花了四個多月準備才交上申請書和近十九分鐘短片(主辦要求為一分鐘),其間他熟讀主辦單位寄上四十多頁的資料,花千多元人民幣買火星有關的書籍惡補,每天勤練英文單字,又添置LED燈等拍攝器材;接送孩子時,特地把車停遠幾百米,每天小跑鍛煉健身;連刷牙都很細心,只因在火星不能有半點病痛。




懷念帶不走的肉類


李大鵬接受第二輪視像面試時,由克拉夫特(Norbert Kraft)提問,被問到如果三年後可重返地球會回來嗎?他回答:「不會再回來」,理由是評估後覺得回航風險很高,亦無法再適應地球重力。但這樣不代表他不掛念地球,他跟記者說會帶家人照片和地球泥土同行,也會懷念帶不走的肉食,「到火星可能長期不識肉味」。他坦然到火星風險大,也存在技術困難,即使他最終未必被選中,但相信人類總有一天能成功;而在申請過程中他學到新事物,在網上和讀書會認識到投契的朋友,已是收穫。入選「火星百強」令李大鵬在家鄉成為名人,他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年輕人關心天文,他讀小學的兒子亦取名浩宇,意指「浩瀚宇宙」,暗藏他對下一代的寄望,不想下一代做地球的井底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02/1906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