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寶能系晉升萬科第一大股東 華潤集團自顧不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337.html

寶能系晉升萬科第一大股東 華潤集團自顧不暇?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8-28 00:06:00

寶能系到底是財務投資還是野蠻人入侵?20年前的“君萬之爭”是否還會重新上演?更令人疑惑的是,一直力挺萬科管理層的華潤集團為何無作為?

2個月內3次舉牌,寶能系迅速成為龍頭房企萬科(000002.SZ)的第一大股東,這樣的速度或許是萬科管理層未曾料到的。

8月26日,寶能系旗下公司前海人壽、鉅盛華通知萬科,截至當天,兩家公司增持了萬科5.04%的股份。加上此前的兩次舉牌,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15.04%,以0.15%的微弱優勢,一舉超越了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

前海人壽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對萬科投資是純粹的財務投資。”

萬科則一改此前“歡迎所有投資者”的說法,8月27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對萬科股票的操作,由投資者自行判斷和決定”,同時還強調,公司管理團隊將盡全力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這是否意味著萬科將采取相關行動,比如聯合中小股東?寶能系到底是財務投資還是野蠻人入侵?20年前的“君萬之爭”是否還會重新上演?更令人疑惑的是,一直力挺萬科管理層的華潤集團為何無作為?

寶能系“兇猛”

股災是資本大佬最好的獵場。寶能系選擇了萬科這塊“肥肉”。

從7月到8月26日,有兩次股市大跌,寶能系通過旗下公司前海人壽及鉅盛華連續三次舉牌萬科,在萬科的持股從0瞬間增長到15.04%,並成為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據本報記者了解,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在寶能系舉牌期間一直按兵不動,持有萬科股權一直為14.89%。

寶能系增持萬科股票耗費了巨資,按照增持期間每股約14.5元的中間價計算,共耗資約240億元。即便以增持期間的最低價每股12.4元計算,也要耗資206億元。

寶能系是誰?它為何要斥巨資成為萬科的大股東?

在深圳靠物流起步的寶能系已進入地產、酒店、金融、文化等產業,實際控制人為姚氏兄弟——姚振華、姚建輝,通過寶能投資直接和間接控股了一系列公司,包括鉅盛華,而鉅盛華擁有前海人壽20%股權。目前姚振華現任前海人壽董事長,其弟姚建輝任寶能控股董事長。

此次舉牌的主角之一前海人壽成立於2012年,是險資領域的一匹黑馬,依靠“萬能險”在近幾年實現了保費規模的快速擴大。

但由於萬能險的資金成本較高,前海人壽需要尋求升值空間較大的投資標的。這被認為是前海人壽舉牌萬科的首要原因。前海人壽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是“純粹財務投資”。

萬科股價一直被低估,每年分紅高,現金流和財務結構健康,股權卻很分散,這樣的標的是很多機構投資者所覬覦的。

與此同時,鉅盛華通過股票收益互換、融資融券的形式買入萬科8.04%股份,這部分的股票成本超過100億元。尤其是在最近一輪股災中,鉅盛華依然采用這種方式,顯得頗為激進。

有一種觀點認為鉅盛華此舉是為了維持股價穩定,這也是萬科在最新一輪股災中股價較為堅挺的原因之一。8月26日,萬科收盤價為每股13.25元,相比寶能系舉牌中間價每股14.5元僅下跌了不到9%。

一位接近萬科的人士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股災中使用高杠桿,這樣的做法已經不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了。”

從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這一舉動來看,其有想進一步控制萬科的想法。

股權爭奪戰?

大股東易主,萬科表面上看似乎處之泰然,實則暗流湧動。

萬科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回複稱,萬科是一家公眾公司,萬科股票屬於公開交易品種,對萬科股票的操作,由投資者自行判斷和決定。

同時,萬科還稱,公司管理團隊將一如既往地為全體股東服務,努力為全體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管理團隊將盡全力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註意,萬科強調了要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里應該是不包括寶能系的。這或許意味著萬科接下來可能采取某些措施,比如像20年前“君萬之爭”那樣聯合其他股東抵抗“野蠻人”。

目前,華潤集團、盈安合夥、萬科工會委員會、個人股東劉元是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科股權20.8%。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萬科管理層是行業內的標桿,過去這麽多年給股東帶來了穩定的回報,相信在股權爭奪戰中會有很多股東支持萬科管理層。”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華潤集團聲稱要支持萬科,卻一直沒有動作。華潤集團8月27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對此事暫不回應。”

“華潤集團或許是自顧不暇,宋林出事後,整個集團內沒有人敢做決策。”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萬科總裁郁亮在8月17日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華潤15年來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一直堅持不幹預政策,但每到關鍵時刻都會支持萬科。

郁亮的這種說法似乎在暗示寶能系:你投資萬科股票沒問題,但別幹涉管理層。

在上述券商分析師看來,寶能系或許真有可能成為像華潤集團那樣,做長期的大股東,但給管理層足夠的自由,這樣無論是對萬科還是寶能系來說都是雙贏。否則管理層的動蕩將帶來業績的下滑,寶能系的投資收益也將大打折扣,生命人壽與金地集團鬧翻了就是個教訓。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42

省部級官員在黨校如何學習?考核情況是晉升重要依據

一位省部級官員到中央黨校去參加省部級班的學習,壓力大不大?對於這個問題,中央黨校徐偉新表示,在一個高強度的課程安排和嚴格管理之下,學員們會感到非常緊張。

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校幹部教育培訓、黨的歷史和黨的事業發展等方面情況。

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現在要求幹部培訓從嚴從實、入腦入心。請問黨校在幹部培訓學習、管理和考核上有什麽嚴格的措施?現在學員的學習壓力是怎樣的?

對此,徐偉新表示,中央黨校對學員的管理、考核和評價都是比較嚴格的,具體到學員管理上,就是從嚴治校和從嚴管理,我們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有一整套的管理、考核和評價體系。大概有三個方面:

一是對學員的學習考核。培訓類班次學員的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他們的考試成績都要記入學員學習考核登記表,這個表是進個人檔案的。進修類班次學員進行課題研究,提交課題研究報告,最後進行考核。每一位學員畢業前都要提交個人的畢業論文,學校組織教員對他們的論文進行考核。考核中我們還突出黨性教育、黨性分析分量,還有對學員讀書情況的考核。

二是遵守校規校紀情況的考核。我們有學習考勤制度、課堂督查制度、情況通報制度,學員的學習狀況怎麽樣,請銷假的情況怎麽樣,到食堂就餐情況怎麽樣等等,及時向學員通報,加強他們自律。

三是畢業總結鑒定。總結鑒定從形式上來講分為兩種,一個是學員個人的自我鑒定,一個是學員所在支部的對他的集體鑒定。鑒定內容全覆蓋,覆蓋他來中央黨校學習整個階段的各個方面情況,比如理論學習情況、黨性鍛煉情況、遵規守紀情況、擴大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的情況,還有這幾個月來黨校學習,你承擔的社會任務,發揮的作用等等,是全方位的總結。

徐偉新表示,以上三個方面的考核,把學員在黨校學習期間的基本情況,全過程納入考核視野。對考核評價的結果我們非常重視,畢業的時候黨校會把學員考核情況反饋給組織部門以及學員的派出單位。考核情況也會作為幹部任職、晉升的一個重要依據。

另外,在中央黨校一些重要的培訓類班次,組織部門還派有跟班聯絡員,全方位直接考查和掌握學員的學習情況。對考核結果不好的或者在校期間違反學校有關規定和紀律的,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甚至紀律處分。總之,在這樣一個高強度的課程安排和嚴格管理之下,學員們感到生活很充實,也確實非常緊張。

徐偉新表示,最近幾年適應我們黨大規模培訓幹部的需要,中央黨校在班次設置上確實在不斷創新,培訓人數也屢創新高。我們的常規班次,有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省部班、地廳班和民族班。十八大以來,我們又開辦了兩個月學制的縣委書記研修班,新開設了學制一個月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研討班,第一次對全國796所公辦本科高校的1446名黨委書記和校長進行了集中輪訓,這在歷史上從未有過。根據形勢需要,比如,學習中央新頒布的法規、條例也會辦班,再如新聞發布、國家安全等主題也會辦短班。這兩年培訓任務在不斷加重,2013年以來,各類主體班次培訓學員達到31370人,這個數量是我們前八年培訓人數的總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96

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再次發力 晉升國航第七大股東

中國國航13日晚間發布公告,按每股7.79元人民幣完成非公開發行約14.4億股A股,募集資金凈額約112億元人民幣。發行對象中,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企結構調整基金”)以7.79元/股的價格認購2.31億股,晉升為中國國航第七大股東,持股占比1.59%。這是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在中國中冶之後的第二家出資的A股公司。

2016年8月以來,千億級資本平臺密集成立,以資本為紐帶激發國有經濟活力。德勤3月9日發布的國企改革系列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指出,這說明“以管資本為主,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的改革舉措已經開始得到落實。

入主國航股東名冊

該次非公開發行新增A股股份已於2017年3月10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完畢登記手續。中航集團公司認購的股份自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預計於2020年3月10日上市交易。其他投資者認購的股份自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預計於2018年3月10日上市交易。

公告稱,本次募集資金項目實施後,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運營規模、市場覆蓋率,完善公司樞紐網絡,降低營銷費用、提升旅客滿意度,提高公司資本實力和融資能力。

本次發行最終配售結果中,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認購約5.13億股,配售金額約40億元,為最大認購方;國企結構調整基金認購約2.31億股,配售金額約為18億元排名第二。此次發行對象還包括中原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業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

某公司相關國企改革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除為企業提供融資以外,投資基金是否能夠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管理層,提供新的思路,或發出不同的“聲音”是更加值得期待的事。“投資結構多元化後,治理層會有一個更加均衡的架構,這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發展方向”。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尚處在啟動初期,即是基金資金投入企業階段,解禁後會選擇以何種方式退出尚未可知。上述負責人介紹,上海目前有將國有控股股權打包後向市場發行ETF的創新方法,然而國有資本投資基金將采用什麽方式退出尚未可知。“目前值得期待的是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因基金的加入所帶來的變革,未來提升資本收益的水平需要時間觀察。”

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9月26日,系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基金。基金總規模為人民幣3500億元,首期募集資金1310億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中央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包括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國際化經營和不良資產重組等項目。

受國務院國資委委托,由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攜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中車集團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

該基金成立後首次投向A股上市公司中國中冶。1月11日中國中冶發布公告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2476萬股,鎖定期12個月。發行價格最終確定為3.86元/股,發行股票數量約1.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62.3億元。

千億資本平臺密集成立

白皮書指出,長期以來國有資本分布較為分散,運營效率低下。雖然建立了統一監管體制,但國有資本相對固化的局面尚未根本打破。

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500強的110家中國公司(含7家臺灣公司和4家香港公司)中,國企共83席。然而,部分國企結構調整所需資金籌集困難,過度依賴債務融資;部分巨額國有資本處於閑置狀態,得不到有效利用;存在政府即是出資人又是監管者的“政企不分”問題;同時政府即是國有資本所有者,又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者。

而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是政企分開的隔離層,是市場化的出資人和國有資本運營機構,作為連接國有資本出資機構和國家出資企業的中樞,一方面接受國有資本出資機構的委托,保證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一方面作為控參股企業國有除股權的代表行使國有股東的權利。

2015年8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22號文提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的運營模式,同年10月,22號文的配套文件《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幹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具體路徑。至此,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試點陸續展開,改革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此前表示,央企層面的國企改革推進速度較快。2013年底至今,在已公布混改方案或已實施混改的A股市場上市公司中,央企占比高達30%。在石油、民航、電力、電信等領域,央企的混改已有進展。當前央企層面的國企混改以兼並重組為核心,主要沿著四條路徑展開:強強聯合,橫向重組;優勢互補,縱向合並;集中資源,專業整合;內部整合,外部並購。

目前已公布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試點的央企已達到11家。公開消息顯示,目前已經公布的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試點企業已超過100家。白皮書提到,試點的意義在於通過試點和企業一起試驗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的運行機制,明確其與政府所投企業的關系,並通過進一步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實現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管理體制轉變。

僅2016年下半年,包括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在內的四只規模達千億的國有資本投資基金成立。德勤白皮書指出,這說明“以管資本為主,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的改革舉措已經開始得到落實。

2016年8月18日,國信風投基金成立,總規模2000億,首期規模1000億,出資企業包括國新控股、郵政儲蓄銀行、建設銀行、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投資方向主要為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項目以及國企中的新興產業。

8月30日,國控基金成立,總規模1500億首期規模500億,出資企業國信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招銀國際等,主要投資高端制造領域國際並購、國際產能合作、中大國際工程承包及優勢資產“走出去”等。

9月5日,國民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成立,總規模1000億,首期規模302億,由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聯合13家軍工企業及金融機構共同出資,主要投資軍工企事業單位改制、軍工裝備、軍工資產證券化、軍民融合技術以及軍工國企改革。

上述負責人表示,改革的步履不會停歇,今年上半年到三季度會有更多的國有資本投資基金以及地方設立的投資基金全面開花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86

全國政協委員周梁:應改變重論文傾向 讓臨床醫生更易晉升

為改變目前我國醫生職稱晉升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周梁建議,取消現行的醫生臨床系列中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的職稱分級和晉升制度。改為住院醫師和醫師兩個級別。

“現在醫生晉升的考核標準偏重論文發表,而疏忽了醫生的臨床能力,導致很多看病看得好,開刀開得好的醫生,由於不善於寫論文而常年得不到晉升。”周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為臨床能力這個指標比較難以量化,所以醫生晉升最後變成簡單的考核論文發表情況。

周梁告訴記者,中國醫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後,一般情況下是每5年晉升一次,由住院醫師依次晉升到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這是一個很順利的晉升過程。“按照這個考核標準,你發表的論文數達到要求就升,沒達到就不能升。如果名額有限就拼論文數量,你有2篇,人家有5篇,那麽就是有5篇論文的人升。”周梁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郵箱里每天都會收到所謂“幫忙潤色論文”的郵件,可以幫醫生把英文論文修改得更好以便於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有的甚至可以代寫論文並拿到國外期刊去發表。

除了要發表論文,醫生評職稱還要有繼續教育學分,這里面又出了很多其他問題。周梁說,現在繼續教育的學分可以在網上花錢買,“本來繼續教育是為了讓你通過學習課程而學到新的知識,但是現在有些人不用去學了,因為花錢就可以買到學分了,這里面又形成一個利益鏈條。”

以目前的考核晉升機制,周梁說,很多醫生雖然臨床水平得到同行和患者的認可,但每次晉升都需要更長時間,有的甚至要花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從主治醫師升到副主任醫師。

“多數歐美國家沒有我們這樣的醫生等級制度,只有住院醫師與醫師的分別,住院醫師通過4~5年左右的培訓,培訓結束考核合格後就是醫師了。而在醫師中,工作3年是醫師,工作30年也是醫師,無非是經驗多少和水平高低的差別。”周梁補充道,國內有的主任醫師是靠論文晉升上去的,臨床能力不一定好。所以醫生分級制並不能真正代表醫生的真實臨床水平。

反觀其他國家的醫生職稱制度,普遍將醫生的評價和晉升權交予醫療行業協會和法人治理結構下的醫院董事會,評價圍繞專業知識、臨床技術技能、溝通協作能力和職業態度等方面。周梁告訴記者,國外很多醫院都是董事會體制,用人單位組織一批專家來評估醫生的水平。“如果要加薪,就要看你的業績,看你是否勝任你的工作,看你能否把相應的手術做下來,是否能診斷一些疑難疾病。”

周梁表示,我國現行的衛生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采用國家統一規定的薪等薪級工資制度。薪等薪級工資主要取決於專業技術職稱、學歷和工作年限等與實際的臨床能力和臨床服務績效無關的要素, 進一步放大了現行職稱制度的缺陷。

也有人擔心,如果取消已在我國實行幾十年的職稱晉升制度,會導致醫生從此不需要業務學習,不需要看書和寫論文了。周梁指出,其實這是誤解。醫生這個職業是需要一輩子看書學習的,通過看書學習來提高業務水平,了解國內外最新進展,從而更好地為病人治病。

周梁表示,對三甲醫院和教學醫院的醫生應該有更高要求,如果想成為一個醫、教、研全面發展的醫生,做科研和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是必須的。他們必須通過更多的探索和付出來為學科的發展和國家醫學水平的提高而努力,但這和晉升是兩回事。“科研和臨床,這是兩條路,現在的問題是,以論文為導向的現有評價體系疏忽了醫生的臨床能力。”

為了使我國的醫生職稱制度適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新醫改的需要,周梁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了一份名為《關於醫生職稱制度改革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取消現行的醫生臨床系列中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的職稱分級和晉升制度。改為住院醫師(參加各省統一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階段)和醫師兩個級別。所有經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並通過考核評估達到標準的醫生即可成為醫師。

與此同時,還要進行相應的薪等薪級制度的配套改革,大大增加臨床能力考核的權重。醫生加薪的依據應以臨床能力為主, 科研學歷為輔, 側重實際工作的能力, 即診斷和處理疾病的能力, 看其是否能夠勝任相應的要求, 並結合醫生的工作年限以及病人的評價等。不斷完善對醫生實際臨床水平的考察標準, 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

除了上述臨床型醫師的分級體系外,大型教學醫院和三甲醫院中有誌於成為臨床、科研和教學全面發展的學術型專家的醫生,可以發展成為學術型醫生(或稱為臨床研究型醫生)。作為學術型醫生, 無疑將責無旁貸地肩負著醫學科研和教學的使命。這部分醫生除了要有過硬的臨床能力外,還需要通過科研、教學工作和高質量學術論文的發表來提高其學術水平,並通過教授系列晉升的評審機制成為副教授或教授。

周梁認為,醫生職稱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應當是最大限度地符合醫生工作的特點及其成長規律, 最大限度地保證同行評價和雇主(醫院)評價以及社會評價中相關主體的主導性, 將其從現有政府主導的行政性專業人員等級評價制度,轉變為行業執業能力的評價制度和雇主崗位勝任力的評價制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07

平安銀行同時聘任三名副行長,三名高管獲集體晉升

8月15日晚間,平安銀行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聘任楊誌群、郭世邦、姚貴平為副行長的議案。由此,平安銀行三名行長助理,已集體晉升為副行長。

此次晉升之前,楊誌群、郭世邦、姚貴平均長期在平安銀行任職,並基本在同一時間擔任行長助理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楊誌群出生於1970年,南開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學位,高級經濟師。1996年10月至2008年9月,其任職於民生銀行,從廣州分行櫃員、副科長一步步升至廣州分行副行長。2008年10月加入原平安銀行後,歷任廣州分行行長、原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行長。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任平安證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16年11月,楊誌群回歸平安銀行,任該行深圳分行黨委書記;2017年5月任該行銀行行長助理兼深圳分行行長。

與楊誌群一樣,1963年出生的郭世邦,也曾在民生銀行任職,歷任民生銀行北京上地支行行長、大連分行行長、總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2011年3月以後,先後任深圳發展銀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監、平安銀行總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監,2015年3月任平安證券副總經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任平安銀行董事長特別助理;2017年5月至今,任平安銀行行長助理,並於2017年12月任該行執行董事。

在此次晉升的三人中,姚貴平從業時間最長。

從1981年7月任人民銀行漢川縣支行儲蓄科管理員開始,至今已有37年。此後,姚貴平在工商銀行工作超過20年。2007年4,姚貴平加入原平安銀行,2009年2月以來,曾任該行深圳分行行長、公司業務總監、零售業務發展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職;2017年5月起,獲任平安銀行行長助理、執行董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於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39

WeLab獲阿里融資 料已晉升「獨角獸」

1 : GS(14)@2017-11-12 16:47:33

【明報專訊】由港人創辦的網貸平台WeLab,昨日宣布獲全新B+輪股權及債務戰略融資,籌得2.2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國際金融公司及瑞信等銀行均有參與。不過,該公司沒有透露一眾投資者的持股比例,亦沒有透露公司的估值。但早在去年,市場已估計WeLab的估值已達10億美元的「獨角獸」級別。

WeLab於2013年由龍沛智在香港創立,過去曾獲得TOM集團(2383)、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紅杉資本等注資,是次融資將令其總集資規模增至4.25億美元。

總融資額逾17億 國際大行參與

WeLab指,是次融資項目所得資金將用作進一步提升信貸科技、拓展業務規模、加快推出新產品,以及開拓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市場。

現時,WeLab在香港及內地分別以「WeLend」及「我來貸」的品牌經營,總用戶人數約2500萬,處理借貸金額280億美元。

龍沛智表示,是次戰略融資的意義重大,由於參與項目包括金融機構及互聯網企業,因此不但強化了公司的現金狀况,亦有助公司業務的增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66&issue=20171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