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制裁引發“大出血”:俄羅斯政府或接濟最大油企40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53

俄羅斯,制裁,Rosneft,石油,普京

西方制裁使俄羅斯企業融資嚴重受阻,連國內最大石油企業Rosneft(俄油)也向政府求助。俄媒稱,俄總理梅德韋傑夫透露,可能提供1.5萬億盧布(約合406億美元)幫助俄油償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俄油CEO Igor Sechin的提議包括,俄國家養老基金投入420億美元購買俄油的債券。因為今年7月生效的美國制裁限制了俄油長期融資的能力。

據俄羅斯報紙Vedomosti報道,一位俄羅斯官員形容Sechin的計劃“可怕”,另一政府人士說梅德韋傑夫不可能支持這種資助。

不過,梅德韋傑夫本人告訴該報,產量占國內產油量40%的俄油可能還會得到政府援助。他說:

“數字只是看起來可觀,不過未必要在一年內全部提供。我最近召開了一次俄油投資項目的會議,俄油需要保證生產水平,因為這家公司是稅收的主要來源。”

“我對俄油中長期的業績沒有任何懷疑,這筆投入無疑會得到回報。”

今年7月29日,美國和歐盟啟動迄今為止對俄最嚴厲制裁,直指能源、金融、國防三大俄關鍵經濟領域。

除了俄羅斯第三大貸款機構Gazprombank,美國擴大對俄羅斯銀行業的制裁範圍。歐盟則是禁止大型俄羅斯銀行、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盟國家發行股票或者債券。

上月分析師認為,如果中石油根據與俄油簽署的長期天然氣供應協議預付百億美元,俄油目前的融資困難可以得到緩解。但俄油還有開發北冰洋能源的項目,沒有西方的融資與技術,就可能難以保證那些項目進行。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歐盟外交官已一致通過最新一輪制裁方案,定於本周二公布。最新的制裁將禁止一些俄羅斯國有的國防與能源企業在歐盟市場募資,還禁止歐洲銀行向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提供銀團貸款。

今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華爾街日報》消息,上述最新對俄制裁計劃要求,歐洲地區的銀行不得向俄羅斯的三大能源巨頭俄油、Gazprom和Transneft提供任何貸款。

西方設法加大制裁力度的同時,中俄的能源合作關系越發密切,本月初與中國副總理張高麗會晤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油提議,讓中國持股該司旗下最大的一塊油田Vankor。

如中方成功入股Vankor,這將是中國首次參股俄羅斯石油業上遊的重大行動,也是繼Gazprom與中石油5月簽下4000億美元合同後又一筆重要交易。

俄羅斯,制裁,Rosneft,石油,普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05

德接濟難民兩年料花4,244億

1 : GS(14)@2016-02-03 14:43:18

德國收容了逾110萬難民,經濟壓力開始湧現,科隆經濟研究院估計,今明兩年德國要斥資500億歐元(4,244億港元),才能安頓難民。面對龐大潛在開支,德國社會保障部部長納勒斯計劃要求難民自力更生。



印傳單教禮儀

納勒斯在《法蘭克福匯報》撰文,建議立法規定新移民必須嘗試找工作和尊重當地價值觀,例如學習德語,否則將會被剝奪社會福利。鑑於德國公共泳池早前發生多宗涉及難民的風化案,當局印製了一批卡通傳單,教導泳池使用者應有的禮儀,例如男士不可對女士「手多多」或只穿內褲就入內游泳。德國泳池協會在所有公共泳池內均張貼由英文、阿拉伯文和法文寫成的使用指引,試圖減少語言隔閡。德國三個州下月會舉行地方選舉,結果將會被視為選民對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一次信任投票。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3/194768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57

靠港澳富豪接濟 盼回國安老

1 : GS(14)@2016-05-19 02:16:40

■許家屯1990年出走美國並定居當地,圖為他1997年於美國接受記者訪問。


【本報訊】中國人傳統觀念落葉要歸根,許家屯遠走美國時已74歲,雖在美國住大屋及有人服侍,生活無憂,但始終背井離鄉,髮妻又在內地。他曾多次透過媒體向北京表達回國心願,但始終未能回國。香港《壹週刊》早年披露,許家屯赴美時隨身只得8,000美元,到美後全靠他在港結識的港澳富豪朋友,包括霍英東、李嘉誠及董建華等接濟,加上寫稿賺錢,許於1994年終在洛杉磯東郊小城Chino Hills買下一間大屋,與兒媳婦的家姐李海倫一起生活。


■許家屯在1993年曾出版回憶錄,談及在港工作的重大事件。

與習近平父交情不錯


許是在江澤民執政期間出走美國,故江時代回國無望。海外有報道指,1997年鄧小平死後,許曾託人向江捎信想「回國安老」,江回話:「他(許家屯)走我們不歡送,回來我們也不歡迎。」令在美的許吃一記悶棍。今年初,許接受《亞洲財訊》採訪時透露,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後,許曾請江蘇華西村書記吳仁寶傳話,吳為此寫信透過政治局委員李源潮交胡錦濤,胡當時已不是總書記,但還是國家主席,接信後表示不管政治了,但表態「許家屯回國,個人沒有意見」。可惜吳仁寶2013年3月18日突然去世,事情不了了之,許深感遺憾。有與許相熟的朋友稱,如果許能捱過此次難關,憑他當年與習近平之父習仲勛不錯的交情,或許他落葉歸根之願,在習近平一朝有望實現。■記者陳永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38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79

接濟者讓出僅有床位

1 : GS(14)@2016-12-03 04:36:24

【本報訊】斯諾登2013年藏身香港期間,全靠3名滯港難民義無反顧借出容身之所,最終順利匿藏兩星期後飛往俄羅斯尋求庇護。當年他先後藏身在荔枝角、深水埗及堅尼地城的劏房,與難民一同生活在僅百多呎的空間。


轉換劏房避警追捕

他先居住在斯里蘭卡來港難民Supun於荔枝角一個僅150劏房。當時Supun一家四口擠在劏房內唯一的床,一家人甚至將僅有的一張床予斯諾登。Supun更會幫斯諾登買報紙,及照顧其日常起居生活。但幾天後,Supun家中附近有警員開始巡邏,又聽到警笛聲,斯諾登就被轉移至菲律賓難民Vanessa位於深水埗一個只有約100呎的劏房中。Vanessa初時並不知道斯諾登是「通緝犯」,只稱斯諾登看來很害怕和擔憂,經常電腦不離手。匿藏期間,斯諾登沒任何隨身物品,她就為斯諾登購買日用品,又笑言他最喜歡吃麥樂雞及甜點。斯諾登之後再被安排到另一斯里蘭卡難民Ajith在堅尼地城僅90呎劏房暫避,Ajith把僅有的房間讓出,自己則到走廊睡覺。斯諾登其後曾給各協助他的難民每人約7,800港元,以表謝意。■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3/198535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