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應對職場壞話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57327.html

水間裡A正對B說C的壞話,殊不知C正好從門口經過——港劇裡的橋段,現實職場中並非不會遇見。

為什麼人會對說壞話感興趣?

心理學的理論認為,說別人壞話是一種攻擊行為。任何一種動物,因為同類競爭或者自我防衛,都具有攻擊的本能。在這一點上,人類也具有相同本能。但 是,現代社會中,暴力攻擊是違反社會準則的。所以,比起暴力,人們更傾向於頻繁地使用「說壞話」這種語言攻擊。面對面的發洩可能招致對方猛烈反擊,向第三 者傾訴反而還會得到同情或贊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更讓人安心,也更容易得到滿足。

既然對他人發表看法或者談論他人很普遍,那麼被別人評判或者談論也會很普遍—同樣的道理。

在職場上,直接或者間接聽到別人說有關自己的話,有時候可能並不十分「壞」——沒有涉及到揭露你的短處、嘲諷你的作為、損害你的名聲——它們只是閒 話,或者說的人的出發點根本不是針對你,但是你聽在耳裡總覺得不是好話。再反覆琢磨一下,「那人是在挑撥我和同事之間的關係吧!」你又恍然大悟了。

《紐約時報》職場專欄作家雪兒·黛爾提供了四種應對「職場壞話」的方法:先檢討自己;問清楚原因;委婉地警告;向老闆報告。

所謂先檢討自己,也是一種對健康的職場心態的考驗。另外,如果那些只是閒話,或者根本並非針對你,而你在反覆琢磨之後還得出對自己不利的結論,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了?

01 反應時間:1至60秒

張志峰承認自己是容易激動的那一類人。

一次跟其他部門的同事聊天,那位同事說起一個項目,言語中帶批評的意思,但是他不知道其實這個項目張志峰也參與了,結果招致了張志峰的出言反擊。事 後,張志峰覺得同事說的也不無道理,項目的操作的確存在問題。他有些後悔自己當時的衝動,畢竟同事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關係弄僵不好。

聽到說自己的壞話後,憤怒之下立刻做出來的回應,多半可能會缺乏理智和禮貌。

這樣做會導致,一方面對於說話的人很可能有不恰當的攻擊,另一方面,這樣的應激反應對自己也不會有什麼益處,可能暴露出更大的弱點,或者被別人抓住其他什麼把柄。給自己一個反應和緩衝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明智之舉。

點評 許多人在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或者閒話的第一時間都會有一些情緒化的反應,這也正常,但如果以一個職業人 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麼不妨讓自己情緒化的部分儘量減到最小。注意兩點:不要情緒化,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一旦情緒化了,就無法再予以溝通了;也不用整天 惦記著這些「壞話」,否則就讓自己陷入進去了。

02 反應時間:24小時之內

在現任的職位上不到半年,曾嘉文就遇到了她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壞話。一位同事告訴她有人抱怨她的工作表現,這讓她備感委屈。後來她找機會與聽說抱怨她工作的那位同事溝通了一下,發現情況並非如此,而詢問其他同事,也證明之前告訴她的同事所說並非事實。

24小時之內的這段時間是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做出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的階段。事實是否如人所言,或者問題出在哪裡,如果覺得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詢問到一些第三、第四方的說法,而不是聽信單一消息來源。因為信息經過傳遞往往會有變形。

之後,你判斷是否需要做出回應,而其方式也視乎「壞話」的性質有所不同,如果是原則問題,對你會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那麼就要考慮慎重回應。

點評 從對待這類事情的態度上來說,第一是想想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有做事情、做人等方面做得不妥的地方;第二是不要去做任何的解釋或爭論,就像常說的「越描越黑」;第三是不管說話人的動機是什麼,只要自己沒有違反職業道德、公司制度、法律,就不用擔心。

03 反應時間:長期

作為一個工作超過5年的公司人,季軍認為,職場上的任何事,大到職業瓶頸,小到辦公室閒話,都需要認真對待,因為這些都是構成職業生涯的一部分,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表現。

他曾經收到過同事錯發的短信,內容是關於自己的壞話,因為覺得內容無傷大雅,他也覺得沒必要令大家尷尬,就選擇當作沒收到。但是,當有同事三番五次對他的工作態度惡意中傷時,季軍就必須站出來嚴肅應對了。他向上司反映,請求得到公正對待。

儘管很多時候,「被說壞話」的這件事會帶有個人感情、個人恩怨在裡面,但是,一個成熟的公司人還是應該以一個職業的態度和固有的原則來對待它,畢竟這是一個職場中的常見問題。

在職場上,需要強硬的時候就得強硬,如果真的因他人的中傷而受到什麼損害,那麼就要想辦法為自己爭取到好的補救方案。

點評 職場上有不同的壞話,籠統地來講,其實對於那些說的人,有的是無心,有些是有心,有些還可能是好心。中國 有幾句老話可以用在這裡,首先是「無風不起浪」,這是最積極的一種,即諮詢一下自己有什麼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接下去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再不濟還有 「清者自清」,這些都是從積極的心態出發。相信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也是一種自信。另外,職場上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個情感交互。碰到一個同事說你壞 話,如果你和直接上司關係比較好,彼此信任程度比較高,不妨和上司反映一下,尤其是涉及到工作的事情。反映,不是打小報告,而是表明你對工作的負責態度, 對事不對人。當然,如果遇到涉及法律層面上的壞話,需要實施法律手段。

點評人:胡彭令 中智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首席諮詢顧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70

能說上司的壞話嗎?

2015-07-06  TWM

休息時跟三兩同事說說上司的壞話,是沉悶上班生活之紓壓必需,但可別天真地相信旁人的口風都很緊,萬一傳到主管耳裡,就有可能變成黑名單。

上司的壞話,是上班族最佳的下酒菜,每晚在東京新橋、有樂町、八重洲等車站附近的居酒屋,許多上班族就著燒鳥、生魚片等小酌,最不可欠缺的是上司的壞話,此起彼落,都在說「部長的指示朝三暮四!」「課長不肯負責!他原本就是這種人!」越說越熱,尤其還有心直口快的同事批判得很過癮,這時你要不要「參一腳」?

尤其三杯下肚,還有什麼話說不出來?像是「那傢伙整天看報,什麼也不會,還裝個樣子,不知道臭屁什麼,只有抱怨不輸人!」「個子小又胖成那樣,他自己都無法管理自己,還想管理別人!」即使不是真的那麼討厭上司,但興致一來什麼都會說出口,或旁人搧風,最後連未必想說的詛咒都說出來,像是「看他那樣子,不要多久,頭髮就沒了!」「看他多會居功、搶功,一定不得好死!」等等。

說壞話的人藉此發散焦慮、積怨或企圖破壞別人,說話時充滿戲劇張力,非常精采,眉飛色舞,格外吸引人, OL一起說上司壞話,午休時間根本不夠用呢!昨天大家剛罵過新來的女同事賣騷鑽營,今天罵罵那個愚蠢而標準不一的部長,明天罵假公濟私的課長,後天也還有假開明而真昏庸的社長的壞話等著,公司簡直是壞話百貨店,許多OL認為罵公司或上司,不算壞話!不說不僅不痛快,甚至都想辭職呢!

像覺得上司能力不如自己,說他壞話可以享受些優越感,或是覺得上司對自己評價不公平,又無法當面說,滿懷悲憤,要不說也很難!而且跟同事的連帶感、安心感,也往往是靠說上司壞話培養,此外也藉此跟同事交換公司許多人事情報;但所有的職場管理學都教人千萬別說上司的壞話,說上司壞話的人,出不了頭,到底上司的壞話能不能說呢?

的確,人的嘴巴是天下最開放的,別相信哪個人的口風很緊,越是不能傳出去的話,傳得越快,最後必然傳到上司耳裡,還被加油添醋,風險實在太大了;若非真的知心好友,最好還是專心當聽眾,或反問說:「我的上司也好不到哪裡去,該怎麼辦才好?」別直接跟著說壞話,把風險降到最低,較不必擔心受怕。

另一方面,只要當主管,就註定是不討好的夾心餅乾,要覺悟自己鐵會被部下背後說幾句;日本俗話說:「自己不在的時候,不知道會被怎麼說!」誰都可能說自己的壞話,被說什麼壞話都不足為奇,雖有專家說:「若總有人愛在背後說你壞話,別急於討回公道,先檢討自己!」我覺得那是聖人才做得到的,但要是天下沒人說自己壞話的話,一定是自己過度諂媚、沒個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28

特朗普給競選誌願者定“霸王條款”:終身不能說壞話、泄密

工作時間大概為一年,沒有薪水,沒有固定職位,沒有固定辦公地點和時間,且很多時候都是節假日工作,這是很多政治競選的誌願者要面對的現實。盡管如此,每到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仍有大量的申請者想成為競選陣營的誌願者。

同以往誌願者不同的是,要想成為今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誌願者的話,你還必須要簽一份“發誓終身效忠特朗普”的保密合同。

效忠終身

CNN本周公布了這份總共6頁、2271字,所有想為特朗普的誌願者都要簽訂的保密協議。根據協議,特朗普的誌願者“終身禁止進行任何批評特朗普的行為,禁止在任何情況下批評特朗普的家庭,特朗普的商業和品牌”。同時,誌願者還被要求對有關特朗普的任何私人信息進行保密,比如有關特朗普的報稅和私生活等信息。

此外,不僅誌願者被禁止這樣做,如果誌願者是一位商業雇主的話,他還要確保他的雇員們一樣“不得從事任何反特朗普的行為”。

也就是說,只要你同特朗普競選有任何雇傭關系的話,即使是沒有薪水和員工福利的誌願者,你也不能說特朗普的壞話,永遠都不。即使特朗普在11月份沒有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如果你曾經是他的競選誌願者,而如果你或者你公司的雇員因對特朗普品牌的產品有不滿,而在自己的社交網站“推特”上發了一下牢騷的話,特朗普就可以把你告上法庭。

此外,如果你簽了這份協議而你公司的任何一個雇員要為希拉里競選工作的話,特朗普也可以把你告上法庭。

這份協議不僅針對特朗普的誌願者,特朗普競選陣營的任何一位雇員,包括高層雇員也要簽。

特朗普的前競選經理萊萬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 就簽了這份協議。所以,在萊萬多夫斯基離開特朗普競選陣營加入CNN成為一名政治評論員之後,根據此前的那份協議,他不得發表任何批評特朗普的言論。

違反這份協議會有嚴重後果的案例是,特朗普競選前助手紐伯格(Sam Nunberg) 因為將特朗普競選的兩位工作人員“發展浪漫關系並在公開場合吵架”的信息透露給《紐約郵報》而被特朗普解雇,特朗普還向紐伯格索要1千萬美元的法律賠償。

法律專家:很難有法律效力

雖然這份措辭嚴謹,將保護特朗普和他家人的一切武裝到牙齒的協議同特朗普多年經商的商人習慣有關,但法律專家認為,通常情況下,這樣的保密協議只在正式雇員,也就是同企業有正式雇傭和薪酬關系的情況下才有約束力,誌願者通常沒有薪水和福利,因此這樣的法律合同很難產生約束力。

“特朗普的競選沒有給誌願者任何報酬,因此沒有砝碼來交換他們不要同外界泄露有關他們工作中的信息。”紐約州勞工法律師佩里(Davida Perry)如此表示。

紐約大學法律系教授艾斯徹(Samuel Estreicher)則說,特朗普將很難提供有關證據證明他因為誌願者的“公開評論”而遭到什麽樣的重要損失。他稱:“這極度誇張。我不認為這可以產生法律效力,我不知道他(特朗普)為什麽要這樣做。”

雖然如此,“特朗普愛告人”卻是紐約州人盡皆知的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特朗普狀告過報紙、他的前妻、多個州的商業公司,印地安人的部落和幾乎整個紐約市的各個部門,甚至還有其他國家的政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134

職場慧眼:點算講壞話

1 : GS(14)@2016-12-21 23:40:32

「Son姐,我真係唔識,好想你可以講吓教我,究竟點樣才算講舊公司、舊上司壞話?」你這樣問得我,恐怕是講錯說話出了事撞板了吧?不過你的態度正確,出了事想不明白會舉手求救問教,孺子可教。其實不管離職的原因是自願還是被炒,舊上司舊公司幾賤格幾衰、有幾氣難下意難平也好,不是買任何人怕,不是連言論自由都沒有,是深深不忿不停埋怨抱怨於事無補之餘,拖垮的只能是自己。做事幾出色也好,不及做人EQ高,否則肯定攀不高亦行不遠。只是太多時候EQ高被誤解為做鵪鶉死忍爛忍忍無可忍重新再忍,結果走火入魔成怨婦而不自知。只有以平常心客觀角度分析看待事情,才會看得夠全面,吸取教訓令自己改善進步。經一事長一智,看破放開自在,收拾心情重整旗鼓重新上路展開新一頁。着眼的是未來,根本沒有時間心情心思浪費在舊公司的人和事上。重要的說話要講多次,不是能不能講的問題,完全不涉及任何人的言論自由,是既然離開了,就應該身心合一徹底共同撤退,還有甚麼好執着?事過境遷,回頭再看,只是笑料小事一樁。退一步不是為別人只是為自己留一線,避免自己氣在頭上講了一些將來會後悔的說話。我明白遇到不平頂住條氣絕對需要發洩,搵幾個兄弟班朋友出來飲杯吹水拍完枱發完神經就算,何必硬要公諸於世?以為公然公開聲討是勇敢?今日不管在任何平台曾經發表的所有言論,講過的說話如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世途險惡,人心更是險惡,即使只是隨口噏,難保會有人當秘笈,分分鐘被出賣了被利用了還懵然不知!小朋友,贈你一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2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