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未來5年,湖北綜合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將達7000億元

12日從中國交通新聞網獲悉,《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近日正式發布。

《綱要》指出,到2020年,湖北所有市州將通快速鐵路,所有縣市通高速公路,民航航線覆蓋全球五大洲和全國重要城市。今後5年,湖北省綜合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將達7000億元(不含城市交通),其中鐵路1900億元、公路水路4500億元、民航300億元、管道200億元、郵政100億元,並建設一大批綜合交通運輸重點工程。

到“十三五”末,湖北省將基本建成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全國鐵路路網中心、全國高速公路網重要樞紐、全國重要航空門戶樞紐、全國重要物流基地等“兩中心兩樞紐一基地”,實現交通基礎設施整體水平、交通運輸服務整體水平、交通轉型升級整體成效、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交通行業治理能力等“五個中部領先”目標。

同時,湖北將加快構建“一軸一核兩心三區九通道”的綜合空間布局,即打造沿長江黃金水道的綜合交通運輸主軸,構築武漢國家交通核心樞紐,打造武漢城市圈、鄂中平丘區和鄂西山林區3個綜合交通發展區,優先打造滬漢渝、京廣、福銀等9條大動脈。

《綱要》還明確了“十三五”期湖北省交通領域重點實施的“七大工程”:完成交通扶貧攻堅工程、實施綜合運輸通道暢通工程、推進綜合交通網絡完善工程、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推進綜合運輸服務提升工程、建設智慧綠色平安交通工程、打造綜合交通治理體系現代化工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86

河南鼓勵農民舉家進城鎮,固定租房就可落戶

26日據新華社報道,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業大省河南日前出臺文件鼓勵農民舉家進城鎮落戶,農民進城鎮有合法固定住所就能落戶。

據悉,河南省政府日前正式出臺《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有序推動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落戶,推進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

實施意見指出,制訂實施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鎮落戶方案,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鼓勵各市縣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凡在城鎮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包含租賃房屋),不受房屋面積限制,均準予入戶。

此外,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中職學校畢業生、農村升學學生和參軍進入城鎮、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合理設立集體戶口,方便符合條件但無個人合法房屋產權的人員進城落戶。

2015年,河南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截至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6%,約有200萬農民變身為市民。

實施意見還指出,推動洛陽、濮陽、蘭考、新鄭、禹州、長垣等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在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等方面深入探索,盡快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74

《勞動合同法》二次修訂提上日程, “無固定期限合同”成焦點

《勞動合同法》或將迎來二次修訂。

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交付審議的代表提出的議案審議結果的報告》(下稱《報告》)。

有媒體稱,該《報告》涉及今年3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多名人大代表提交的10件《關於修改勞動合同法的議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勞動合同法實施中圍繞立法宗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等內容存在一些爭議,下一步將就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等內容進行全面評估,在調研評估的基礎上提出修改勞動合同法的建議。

從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以來,爭議就沒有停止過。剛卸任的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也曾多次表示需要修改該法律以增強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

今年7月末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將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與抑制資產泡沫、降低宏觀稅負一起並列為“降成本”的三大重點。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不足的問題並不能全部歸罪於《勞動合同法》,但該法中一些條款顯然加重了勞動力市場的僵化程度。

“無固定期限合同”引爭議

上述10件《關於修改勞動合同法的議案》中提出,現行的《勞動合同法》註重保護勞動者的利益,而忽視了企業的權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不符合勞動者的實際情況,應當適當增加勞動者的違約成本,同時建築業農民工欠薪問題突出,工資保證金制度落實缺乏法律依據,建議修改勞動合同法。

11月7日通過的《報告》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人社部進一步認真研究代表意見,加強研究論證,加快工作進度,適時提出修法建議。

樓繼偉在今年2月19日召開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6年年會上說,下一步要修改勞動合同法,保留合理的地方,剔除過於僵化的部分,保證勞動力市場靈活性,體現企業和勞動者的平衡。

其中,“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從《勞動合同法》誕生之日起就被認為是該法“僵化部分”的代表條款。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滿足三種情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其中“連續簽訂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就必須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一條款在《勞動合同法》起草之時就備受爭議,法條的初衷是要提高勞動力市場的穩定性,因在立法時勞動力市場出現用工短期化的情況,很多企業和員工每次只簽訂一年的勞動合同,立法者希望通過該法條促使企業簽訂較為長期的勞動合同。

然而,第一財經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該法條執行之後守法程度不同的企業出現了不同的情況。

那些執行法律的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合同的期限確實延長了,從一年延長到三年或五年,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和外企;還有企業則采取各種方式規避這一條款,比較常見的是采用勞務派遣或是外包,避免與員工簽訂直接的勞動關系。

在以農民工為主的低端勞動市場里,《勞動合同法》實行的這8年中,農民工的勞動關系並沒有出現當初所期待的用工穩定局面,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反而在下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年度《農民工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與雇主或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為36.2%,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對記者表示,“一日工”正在成為東南沿海越來越普遍的用工方式,由於一旦簽訂勞動合同,就需要為員工繳納社保,但社保福利的成本過高,企業采用“一日工”的方式既招到了工人,又合法地規避了勞動法規在社保方面的要求。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章錚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由於缺乏對長期工作的預期,農民工在接“短期工”時工資要求遠遠高於“長期工”,而有時“短期工”的工資可以高到“長期工”的兩倍,工人也很樂意做短工。這樣在勞動力市場上反而形成了“共贏”的平衡。

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勞動合同法》雖然制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法律標準,但在執行中由於執法力度不夠,造成了不同企業之間的“苦樂不均”:國企、外企等比較守法的企業勞動力成本急升,國有僵屍企業無法裁員,近來外企也開始向東南亞轉移,而私營企業卻通過以各種“變通”方式規避了法律的要求,反而在市場中贏得了競爭優勢。

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雙刃劍

樓繼偉認為,《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約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不利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最終導致勞動生產率低下。

由於中國勞動力市場存在明顯分割的態勢,中小型企業、私營企業用人的過度靈活和大型企業、國有企事業單位用人的過度保護共存,這使《勞動合同法》的修改陷於更加複雜的境況,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樓繼偉認為《勞動合同法》修法很難達成共識。

在章錚看來,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過程中,還應關註勞動者收入變化的情況,對白領來說,就業靈活度的增加對他們的影響或許不大,但對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勞動群體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工作時間減少,或是收入下降,這樣一來雖然企業成本降低了,但也傷害了勞動者的利益。

李強認為,“短工化”不利於勞動技能的培養,作為技能培訓主體的企業擔憂培訓完員工就跳槽了,都不願意在這方面付出成本。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若難以通過職業群體來進行穩定,後果令人擔憂。

章錚還表示,如果我國的制造業維持如今的水平,工人們也滿足於培訓三五天就上崗的工作,由於勞動力供給減少,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是可以維持平衡的。但國務院已經推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用工短期化導致的技能人才培訓不足,將成為制造業升級的一大難題。

然而,形勢比人強。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的新增就業中有40%已經是靈活就業,立法者應該根據勞動力市場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合靈活就業的法規,而不是人為地制定一套過高的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63

發改委:10月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5個 總投資2188億

11月11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相關負責同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介紹,10月份,我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5個,總投資2188億元。包括交通基礎設施項目8個,總投資1877億元,能源項目2個,總投資277億元,工業項目1個,總投資20億元,高技術項目1個,總投資6億元,其它項目3個,總投資8億元。

李樸民表示,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和能源領域。比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新建贛州至深圳鐵路,對促進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具有積極作用。雲南省墨江至臨滄公路,對於強化滇中新區對滇西南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滇西邊境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等具有重要意義。重大能源工程領域,蘇新能源和豐有限公司40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對提高我國清潔能源自給能力,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還可實現塔城地區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優勢。

李樸民還介紹了重大工程包投資完成情況。截至9月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70335億元,比8月底增加4269億元,已開工48個專項、407個項目。

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0565億元,比8月底增加1031億元。

生態環保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422億元,比8月底增加149億元。

清潔能源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0483億元,比8月底增加1973億元。

糧食水利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780億元,比8月底增加230億元。

交通運輸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435億元,比8月底增加494億元。

健康養老服務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4039億元,比8月底增加95億元。

能源礦產資源保障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176億元,比8月底增加155億元。

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000億元,比8月底增加30億元。

城市軌道交通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65億元,比8月底增加79億元。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00億元。

新興產業重大工程,累計完成投資570億元,比8月底增加33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96

發改委:明年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交由地方負責

5日從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該《辦法》將從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6號)將廢止。

能評制度自2010年實施以來,在提高新上項目能效水平、從源頭控制不合理能源消費、促進完成能耗“雙控”目標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推進簡政放權,做好節能審查“放管服”工作,落實近期修訂的《節約能源法》,新的《辦法》對原6號令進行了較大幅度修改,包括:

(一)取消發改委節能評估和審查,由發改委核報國務院審批、核準或發改委審批、核準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節能審查交由地方負責。

(二)企業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由項目核準的前置條件,改為開工前完成即可。

(三)提高需開展節能審查的項目用能量門檻,發改委將制定並公布免於節能審查的行業目錄,大幅減少節能審查的項目數量。

(四)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利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現全國節能審查信息動態監管;利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施違法違規信息信用管理;對地方實施節能審查情況進行定期巡查,對重大項目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開展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的驗收,形成節能審查閉環管理。

(五)明確把能耗“雙控”管理要求等作為節能審查的主要內容之一,發揮節能審查從源頭上遏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費,促進實現國家和地方能耗“雙控”目標任務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35

發改委11月批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規模達2642億

13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11月,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6個,總投資2642億元,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和能源領域。

其中,交通基礎設施項目7個,總投資1583億元;能源項目4個,總投資880億元;農業水利項目2個,總投資75億元;高技術項目6個,總投資41億元;工業項目2個,總投資26億元;社會事業項目1個,總投資10億元;其它項目4個,總投資27億元。

趙辰昕介紹有關情況(圖:中國網)

趙辰昕還介紹了12大類國家重大工程包進展情況,自2014年9月發改委陸續推出12大類重大工程包以來,截至2016年10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7.4萬億元,已開工48個專項、476個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45

交通運輸部:明年公路水運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今天(26日)在京透露,2017年我國公路、水運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

根據明年交通運輸主要目標,明年,我國將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500公里,新增通客車建制村4000個。

提升東北地區出關通道運輸能力

在今天上午召開的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李小鵬表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政策框架的主線,也是交通運輸行業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2016年1-11月,我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固定資產投資共完成2.57萬億元,同比增長7.7%。全年公路水路客、貨運輸量預計達到159億人次、400億噸。

李小鵬表示,明年,交通運輸部將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江海直達運輸,啟動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申報。支持“互聯網+”交通運輸物流新業態,推進道路貨運無車承運試點,引導支持平臺型物流企業和企業聯盟發展。基本實現跨省大件運輸網上許可和跨省並聯許可。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網絡和“多站合一”物流節點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推進實施快件“上車上船上飛機”工程。

在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李小鵬介紹,明年將加快區際省際待貫通路段建設和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力爭實現杭瑞、包茂等國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加強國省道城鎮過境段、城市出入口路段改造。

在水運方面,明年我國將推進“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推進內河集約化、規模化港區和沿海港口大型綜合性港區、專業化碼頭建設。同時,新建一批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的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加快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網絡化布局和設施改造,加強重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

本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在服務國家“三大戰略”和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方面,明年,我國將推進境內骨幹通道和樞紐建設,加強口岸公路、界河橋梁等建設,加快構建聯通內外的國際運輸通道網絡,加強海上互聯互通和支點建設。加快京秦、首都地區環線等高速公路等貫通路段建設和G103天津段等升級改造,推進唐山港煤炭碼頭、京唐港區深水航道工程等建設,推進延(慶)崇(禮)高速等冬奧會重大交通保障項目建設。推進長江幹線系統治理和支流高等級航道達標工程,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提高長江航道維護尺度。

李小鵬表示,按照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明年,交通運輸部門將提升東北地區出關通道運輸能力和綜合交通網質量,提高中部地區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通道能力,支持東北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發展。

交通運輸加速成網黃金期

在交通運輸建設投融資方面,李小鵬表示,明年將“加快推進投融資改革”,研究推進交通運輸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規範高效”投融資新機制,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前期工作及落地實施,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的政府購買服務,加快研究推進設立交通運輸發展基金。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近年來,交通運輸領域在創新籌融資機制,保障交通運輸發展資金穩定持續供給方面已經“小試牛刀”。

在河北,高速公路“肥瘦”項目捆綁搭配,央企民企緊密攜手,9條(段)688公里高速公路項目順利與6家企業簽約,成功引入社會資本投資524億元。在貴州,PPP項目和常規政府還貸項目相比,工期至少節省30%、造價節約10%左右,依托1000億元基金支撐,PPP模式使貴州高速公路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在黑龍江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縣望奎縣,PPP模式把整個縣域的路網打包建設,今明兩年籌集1億余元社會資金投入農村公路建設

浙江省在綜合交通建設投融資平臺上蹚出新路。原省交通投資集團、省鐵路投資集團合並重組為新的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承擔全省高速公路、鐵路、重要的跨區域軌道交通和綜合交通樞紐等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及管理,合並資產總額達2621億元,成為全省最大國企。

在今天召開的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表示,當前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加速成網的黃金時期,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構建的黃金時期,是交通運輸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黃金時期,也是交通運輸現代治理能力持續提升的黃金時期。

“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則百業通”,交通運輸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條件。“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暢通是記者最為關註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幾年前就提出“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貧困地區因交通而掉隊”。

本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部將交通扶貧支持範圍擴展到1177個縣(市、區),力爭2020年貧困地區總體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截至11月底,交通運輸部已與24個省級政府簽訂了交通扶貧部省共建協議。在資金保障方面,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國家高速公路的中央投資補助標準由“十二五”時期間平均占總投資的15%提高到30%,普通國道由30%左右提高到50%,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專項建設基金調增對公路建設的支持範圍和支持比例,並協調爭取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規模達1.3萬億元的開發性金融信貸支持。 據本報記者了解,在中央財政加大交通扶貧力度的同時,各地也加大了資金保障力度,陜西將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項目補助總投資比例提高到30%,基本解決了項目建設所需資本金;河北將普通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補助標準較“十二五”時期提高了50%以上,其中貧困地區在此基礎上補助標準又提高了30%。

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現場。攝影/章軻

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攝影/章軻

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58

2016年全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

1月3日據中國網消息,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會上作了《強基達標 提質增效 奮力開創鐵路改革發展新局面》的報告。

陸東福在會上指出,2016年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全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投產新線3281公里,新開工項目46個,新增投資規模5500億元,到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超過2.2萬公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42

2.85萬億!交通運輸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

2016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全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5萬億元。經濟下行背景下,全國交通運輸投資呈現出可喜的亮點。

“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發展先行官的作用進一步彰顯。”19日,在交通運輸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說。

1月19日,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攝影/章軻

據2016年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客運結構持續優化,貨運量、港口吞吐量主要指標走勢“前低後高”,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78萬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9.3萬公里,均超額完成任務目標。

徐成光介紹,2016年客運結構不斷優化。鐵路客運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客運量28.1億人,增速達11%;公路客運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56.3億人,同比下降3.5%,但私家車出行快速增長,聯網收費數據顯示,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客車流量同比增長16.5%;水路完成客運量2.7億人,與上年基本持平;民航客運持續快速增長,完成客運量4.9億人,增速為11.8%。鐵路、民航客運量占比提高分別達到14.7%和2.5%,較上年分別提高1.6個和0.3個百分點,調結構效果彰顯。

與此同時,貨運增速逐季加快。全年全社會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33億噸,同比增長5.7%,其中四個季度增速分別為2.2%、3.8%、5.1%和10.7%,顯現逐季加快的運行態勢,與宏觀經濟走勢基本一致。其中,鐵路貨運降幅較上年收窄11.0個百分點.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6.8%,水路貨運量同比增長3.7%,民航貨運量同比增長6.0%,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或加快。快遞業保持高速增長,完成快遞業務量313.5億件,業務量增速高達51.7%。

徐成光介紹,2016年港口生產呈現“前低後高”態勢。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8億噸,同比增長3.2%,增速較上年回升1.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速保持在2%左右,四季度增速明顯提高,達5.8%。其中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億標箱,同比增長3.6%。

徐成光介紹,2016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全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5萬億元。其中,鐵路完成投資8015億元,順利完成8000億元年度投資目標。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7787億元,完成全年1.65萬億元投資目標的108%,同比增長7.7%。新改建農村公路29.3萬公里,完成全年20萬公里任務目標的146%。水運及其他建設完成投資1894億元。民航完成投資770億元,均與上年基本持平。

19日下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2017年11件更貼近民生實事,將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

徐成光介紹,從2015年起,交通運輸部每年都推出一批更貼近民生的實事,作為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具體抓手。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今年的11件實事具體為: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提高長江幹線航道公共服務水平;實施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萬公里;實施鄉道及以上公路危橋改造1800座;實施完成400公里幹線公路地質災害處治;新增通客車建制村4000個;開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工程,啟動50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建設;實施服務船員“口袋工程”,新增30萬用戶,服務船員總數達到120萬;推行機動車駕培機構培訓服務模式改革覆蓋率80%以上;基本實現跨省大件運輸網上並聯許可;道路客運聯網售票實現二級以上客運站覆蓋率90%以上。

徐成光對記者表示,上述更貼近民生的11件實事,已列入2017年交通運輸部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截至去年年底,交通運輸部承諾的2016年貼近民生13件實事全部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67

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和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大幅超目標

據寬帶發展聯盟官網消息,近日,我國寬帶發展聯盟發布了第三期《中國寬帶普及狀況報告》(2016年第四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61.4%,較三季度提升了1.8個百分點;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71.2%,較三季度提升了3.5個百分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年末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和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的預計發展目標為46%和62.5%(按年度平均增長),目前發展情況已雙雙大幅超過同期規劃目標。

近年來我國寬帶用戶發展普及快速增長勢頭明顯,在城市地區,隨著光纖建設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和光纖到戶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落實,光纖到戶已成為城市家庭的“標配”,全國地級市基本均建成光網城市;在中西部偏遠的農村地區,隨著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的不斷推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家庭用上了寬帶網絡。4G網絡已經全面覆蓋到我國城鄉各個地區,使用4G移動電話用戶的比例已經接近全部移動電話用戶比例的60%。2016年四季度,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累計達到2.78億戶,較三季度增加805萬戶;移動寬帶(主要指3G和4G)用戶達到9.84億,較三季度增加了6138萬戶,寬帶用戶普及狀況提升明顯。

從區域的寬帶發展普及狀況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和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仍呈現東部地區大幅領先,西部地區高於中部地區的格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2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