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龙湖半年销售首过百亿 同比增三成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7/1451709.shtml

昨日(8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龙湖地产 (00960,HK)公布中期业绩。在上半年调控从紧的情况下,龙湖合同销售额仍达104.9亿元(人民币,下同),由于受北京地区项目高售价的带动,其合同销售平均售价达到14234元,同比增长81.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龙湖销售规模尚无法与万科、保利等地产商比肩,但纯利却毫不逊色,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纯利22亿元,同比增长51.4%。
龙湖地产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104.9亿元上升30.7%,首度实现半年销售过百亿;不过,受调控等政策的影响,销售总建筑面积为73.6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降低28.1%。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利润为22亿元,同比增长51.4%。
财报显示,集团物业发展业务毛利率仍保持在30%左右,与2009年同期基本持平。
龙湖在拿地时也注意土地成本。财报显示,集团新增土地面积为293万平方米土地,其中,94.5%位于环渤海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当中包括上海松江区及北京朝阳区等地块,而北京朝阳区地块楼面价仅每平方米9807元。
龙湖财务部总经理韦华宁表示,龙湖过去的土地收购成本极具竞争力。假设物业价格保持稳定,未来几年该等项目相继交付后,集团的毛利率仍有空间进一步增长
同时,集团再拓财务融资渠道,2010年4月,集团与5家银行签订21.5亿港币4年期银团贷款,为目前内地房地产民营企业所获取境外贷款中年限最长的 之一。与此同时,与国内多家银行建立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发挥作用,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为集团带来了稳定的信贷支持。但还有大部销售资金等待回笼,虽然 合同销售额大升,但上半年入账营业额同比减少37.5%至人民币36.7亿元。
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表示,公司现时售出但未入账合同销售额为 250亿元人民币。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林钜昌补充,公司全年落成目标为231.72万平方米楼面,有信心全年全数交付并入账。吴亚军又指,重庆新盘最近 开售,一次售出300套,套现约4亿元人民币,去年新进驻的沈阳区域内新盘亦已套现2.2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9

半年業績平保勝中人壽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39854

 

上星期平保(2318)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半年純利 96.1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8.5%;每股盈利 1.3元人民幣,派中期息每股15分人民幣。以純利看,平安勝過純利只得7%增長的中人壽。內涵值與一年新增業務價值增長方面,中人壽的數值是-2% 與+6%,而平保的數值是+18%與+23%,平保略優。

可惜現在平保繼續停牌,不能在市場買賣,大家沒機會在跌市買平貨。平保已經停牌兩個月,主要是關於平保收購深發銀行3成股權的事宜,市場傳聞平保擬 把旗下平安銀行,以1.8倍市帳率注入深發展,而後者則向平保配售16.4億股作為代價,令平保持有深發展的股權增至51%左右。其實平保一早已經訂下保 險、銀行與投資三方混業的經營策略,如果看一下淨利潤收入的分佈(表一),平保的壽險業務貢獻最大,但平保正努力增加國內產險份額,市佔率已經由09年未 的12.9%增至14.4%,繼財險(2328)後,位居第二,並希望收購深發行,來拓展內銀業務,平保行混業多年,協同效應開始成型,保險、銀行與投資 業務的交叉銷售開始見到成果(圖二),如果平保能成功收購深發行,未來前景可看高一線。

看來,市場又會再一面倒的看好平保,我還記得在08年頭,林森池先生以大人與細路比喻中人壽與平保,之後平保在富通一役虧損巨大,但我不為所動,堅 持繼續持有平保,並繼續在08年的低位加碼入貨,現在主流意見又會認為平保較優,應該沽出中人壽,買入平保。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狂狷之間,我再建議 兩者並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3

28歲公司主席 上市半年玩完


2002-6-6  NM




被市場視為金融界大賭場的創業板,最近又有公司爆煲。上市不足半年的數碼庫,上月中突然停牌,而公司於上星期發出聲明,表示有兩千萬元不翼而飛,要作出調查。而更令人震驚的,是該公司的主席、董事、非執行董事、會計師、公司秘書及一干高級管理層,在調查前早已辭職,全公司雞飛狗走。數碼庫主席余行聰,今年只得廿八歲,公司爆煲前還一度被譽為全港最年輕上市公司主席。可惜亦是太年輕,他為了急於將陷入財困的公司上市,集資救命,結果一錯再錯,人財兩空。揭開今次數碼庫爆煲序幕的,是數碼庫的會計師兼公司秘書甘俊英,於三月八日辭職。至四月底,佔兩成二大股的主席余行聰,又以健康理由,辭去主席一職。再過多幾天,非執行董事劉華森,即市建局主席亦請辭。公司高層連番變動,引來港交所注意,並展開調查,結果發現數碼庫的賬目有問題。就在港交所介入調查期間,另一非執行董事,科大前校長吳家瑋,及另外一位執行董事孫國健亦想辭職鬆人,事件愈來愈不尋常。至上星期,數碼庫發出聲明,指正調查前主席余行聰在未經董事會同意下,私自調動一筆為數一千萬的現金;另外集資所得其中一千萬元又無故消失,以及一宗由余促成,價值四百多萬的問題交易。聲明更進一步透露,原本於去年十二月上市集資了四千萬的數碼庫,現只剩得一百三十多萬元現金,情況匪夷所思。

董事避 世拒解釋上週四,本刊記者到灣仔中國網絡中心,數碼庫的寫字樓,希望了解事情來龍去脈。就現場所見,數碼庫只剩下約十名員工,接待處職員指沒有高層可以出 來回應。記者再到余行聰報住的窩打老道帝國大廈,應門的後生女,只承認姓余,再追問余行聰是否在家時,她突然發惡,表示要報警,再忿然關上大門。樓下的看 更表示,已兩個月不見余行聰出入。本刊再走訪了多名與集團有關的董事,不過均不得要領。其中非執行董事之一的科大前校長吳家瑋,已經離開香港。而另一位非執行董事劉華森,亦巧合外遊加拿大。記者再前往最先離開的公司秘書兼會計甘俊英,位於沙田第一城住所採訪。甘得知記者身分後,只表示:「唔得閒呀!不作回應。」其後記者再按鐘時,甘宅便馬上關燈扮無人。現時唯一留在董事局的董事鄭宇航,亦只透過公關表示,不願接受訪問。

股東難入手追究公司上下無人願出來解話,就連第二大股東,上市的華脈無線通訊,亦一直被蒙在鼓裡。華脈董事黎耀強無奈地表示:「我都係睇報紙先知呢件事,與你一樣都係知咁多。我曾致電余先生的手提及屋企電話,但都飛咗去留言信箱。公司現 在得番位鄭先生(鄭宇航),又十問九唔知,問呢樣話唔知,問個樣話無份做決策,現在咪等交易所嘅報告囉!」前稱百利好地產的華脈,前年初趁網股熱潮,改名 變身科網股後,便四出物色互聯網項目投資。黎耀強經朋友介紹認識余行聰,他在網上搜尋,發覺余行聰的數碼庫,曾替不少大公司設 計網頁,便有意入股數碼庫,並邀余前來推介。黎耀強語帶唏噓地回憶:「Herman(余行聰)係叻仔嚟㗎,我還記得他上來做presentation(推 介)嗰日,他真的很聰明呀,無論我問他什麼問題,他也可以即時回覆,反應好快。而且好勤力,半夜兩三點還在辦公室。加上我見他曾幫金管局、Nike等大企 業做網站,咁咪有信心投資囉。」

主席口才了得與余見面後,黎便決定買入數碼庫三成八(上市後 被攤薄至一成)股權,作價一億七千五百萬,以一成華脈股份支付。然而數碼庫出事,停牌前每股只剩五仙六,華脈手頭的數碼庫股份,只值三百多萬,投資差不多 泡湯。黎憤怒地強調:「我們的立場亦好被動。你要清楚,華脈的角色是投資者,他們(數碼庫)日常運作不是太清楚。」認識余行聰的人,都大讚他醒目。一名曾 與他合作搞網的IT人表示:「佢係好有諗頭嘅人,好識得推銷,同一句說話由佢個口講出嚟,都會講得特別好聽。「佢係喇沙仔嚟嘅,中四、五時已很活躍,搞好 多聯校活動,由細到大都係領袖型。大學畢業後就即刻出嚟創業,好有guts(膽識)!佢搞網時都好搏㗎!本來佢有夾band,唱主音,搞公司後都無再夾啦!」

前年一度風光余行聰於九五年畢業於中大社會學系後,便立即與朋友成立一間廣告公司,其後以一百萬元成立名為「青頭人」年青人網站。最初憧憬可以賺取網上廣告費,後來證明計劃失敗,損手離場。九七年,余再辦互聯網技術公司數碼庫,並為多間大機構、公司,如金管局、連卡佛、百老匯戲院等提供電子方案,設計網頁。余行聰最威水的日子,是前年三月與華脈互換股份時,余獲二千萬股華脈,那時市值四千多萬,余更計劃把數碼庫上市。可惜不久科網熱潮爆破,華脈股價狂瀉,到十月份禁售期屆滿後,余手上的華脈股份只值六百萬元。但為了將數碼庫上市,他沒有停止擴充,全公司的行政及研究費用,一年間由八十多萬激增至三千五百萬,令數碼庫財政緊絀,債務高達八百多萬。余行聰不單要以個人做擔保,甚至連母親黎善儀的帝國大廈住宅單位,也拿出來做抵押。

財困急忙上市財政緊絀令數碼庫上市如箭在弦,於是找來德勤企業財務做保薦人,及由近年在股壇冒起、由朱太打骰的金利豐證券牽頭包銷上市。就在籌備上市期間,數碼庫便被一器材公司入稟高院,追討一筆一百五十萬元的租用電腦器材費用。不久,余行聰更被財務公司歐力士,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一萬五千元欠款,可見當時情況有多狼狽。數碼庫以配售形式,於去年十二月集資四千萬元,理應紓緩公司財政壓力,然而公司上市不足半年,卻又忽然爆煲。原來,數碼庫業績不「靚仔」,去年做八百萬生意,卻蝕四千六百萬,上市集資時已欠缺號召力。據熟悉市場人士表示,不少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為增加股票吸引力,會暗地裡以折扣賣給庄家。股市淡靜時,大庄家可能以半價買入上市股份,然後以六折批出街,賺取一成。而接貨的庄家,再以七折、八折等再批出街,如此類推一層一層散貨。由於數碼庫上市時,遇上阿根廷金融風暴,股票掛牌當日已由招股價五毫子,跌了一半至兩毫半收市,亦間接加速數碼庫爆煲。

上市資金不見了根據數碼庫上週發出的公告來看,數碼庫上市不久,便又資金緊絀。首先公司集資所得的四千萬,遲至在三月底才收齊。四月十五日,數碼庫收到主席余行聰傳真通知,表示余在二月底代表數碼庫,向獨立第三者借了一千萬元,貸款在四月十六日到期,利息為七十萬元。數碼庫即時還錢。其後,余又向公司管理層透露,集資所得金額,其實還有一千萬未收到。數碼庫上市集資四千萬,但卻有二千萬不翼而飛,難免令人存疑。不久,余就辭職不知去向,由於事件驚動港交所,數碼庫馬上查數,發現余另外又私下以四百六十萬,向一北京公司購買軟件,交易並沒知會董事會。而更意料不到的,是公司今天竟然只剩下一百三十多萬現金。「現在全中環都喺度笑余行聰傻仔,通行都知數碼庫唔見錢。哎!其實余行聰咁後生,又無背景,當初根本唔應該上市,佢以為自己好醒目,但係金融圈,大把人醒目過你。」一商人銀行家說。雖然數碼庫賬目問題仍在調查,但另一上市公司人人控股卻混水摸魚,宣佈以每股兩仙,收購不多於三成的數碼庫股份。倘若收購成功,人人以僅僅三百多萬便買入一隻上市殼,值得一試。

股 壇新霸背景厚近日市場傳得鬧哄哄,指股壇近年崛起一位新霸主——朱太。由她打骰的證券行,最近非常勇猛,凡被該行睇好的股份,必然升到叭叭聲,早排當炒的 生化股如光通信,據悉當中便有不少盤源由朱太間行促成。另外,朱太間行亦進軍企業融資,替大陸民企搭線來港買殼,又包銷多隻創業板新上市股 份,如數碼庫及豐盛創意。這位神秘朱太,其實名叫朱李月華,是金利豐證券的老闆娘。每天她必與老公朱沃裕,返回證券行視事。金利豐的寫字樓,在中環國際金 融中心一期二十八樓全層。去年喬遷之喜,在開幕酒會上,到賀的嘉賓有賭王何鴻燊及四奶梁安琪,久未露面的東靈主席黃仕靈,及英皇老闆楊受成。原來,朱太的 爸爸李惠民來頭甚猛,是澳門賭場黃金廳的廳主,與賭王分屬老死,很有江湖地位。而朱太與梁安琪亦關係友好,江湖傳聞朱太與四奶經常攜手合作,為仙股公司大股東提供融資,年息可以高達四、五十釐。若然押股大股東無力還錢,便會把股票斬纜,上市殼便會易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53

韓服上位樓上店半年回本

2011-5-5  NM




開時裝店首要捕捉潮流。今年街頭 熱話非韓牌時裝莫屬,不但獲時裝達人徐濠縈力撐,更打入中環高級時裝百貨店Harvey Nichols。去年五月,三十一歲的黃綺華(Eva)食住「韓流」,伙拍三名表姐妹,合資十七萬,在中環開設樓上鋪Le Collection賣韓國衫,主攻區內OL,半年未夠已回本。創業路出奇順利,但背後其實充滿隱憂,競爭急增、客源狹窄,不但難以再發圍,更隨時拖垮小 店。本刊找來擁有七間分店,月入五十多萬的時裝店chapel老闆楊偉雄(Luke),為小店拆局把脈。

「我哋同好多香港人一樣,打工打到悶,想搵盤生意做吓,諗過做食肆,但無人有經驗;跟住就諗賣衫,傾傾吓發現大家衣櫃都有唔少韓國衫,就決定賣韓牌;地鋪 太貴,怕風險大就揀樓上鋪。」Eva幾句話便總結了開鋪始末,是典型的新丁創業故事,從興趣、能力出發,見步行步。甫開張,靠打「友情牌」加新鮮感,一個 月做二十萬元生意,半年不夠便回本,但蜜月期很快結束,生意額回落至十萬元左右,每月雖有四、五萬元盈利,但在競爭越趨激烈下,隨時變炮灰。已有十多年時 裝零售經驗的楊偉雄(Luke),直言韓國服裝有得做,Le Collection起步正確,目前關鍵是如何從入貨、客源及選鋪上,利用現有優勢,衝破樽頸位,站穩陣腳。

OL熱捧 中價韓牌上位

Le Collection的客源主要是二十至三十來歲的OL,為配合她們上班之用,鋪頭售賣的時裝以斯文、簡約設計為主,多為鬆身及立體剪裁,甚少誇張、性感 款式,有過半數的貨品是容易配搭的連身裙,「連身裙無咁易起皺,朝早起身一笠上身就返得工,十分方便。」全職打理鋪頭的Eva解釋,曾是廣告營業員的她, 和另外三位任職 會計、銀行及公關的老闆兼表姐妹,本身就是OL,從自身出發,不難捕捉顧客心理。Eva和表姐Loretta幾乎每個月都會飛到首爾入貨,另每星期向香港 韓牌代理睇相入貨;「本地代理提供嘅款式較大路,為增加競爭力,一定要親自去東大門搵一些特別款式。」Eva表示,位於東大門的四個商場,如UUS、 APM、Designer Club及NUZZON,一到夜晚就轉做批發,由晚上八點營業至翌日清晨六點,兩人每次都花兩晚通宵「尋寶」。每逢三、四月及十月等轉季日子,入貨量是平 時的一倍,約四、五萬元。Eva指,中價韓服OL最受落,因此店內定價大多在一千元以下,四、五百元佔大多數,毛利約八成。「貴過一千元,客人寧願買歐洲 衫。」店鋪的入貨準則是款多量少,每件貨只會入三至五件。「客人最怕撞衫,而且韓國時裝換款速度好快,每個星期都有新款,入得多分分鐘賣唔晒。銅鑼灣、尖 沙咀嘅鋪頭好快轉款,如果我仲賣緊舊款,客人好快悶。」每逢季尾,賣不清的貨,會以三、四折的價錢散貨。

Luke評語

「以OL為目標顧客群做法可取。一來消費力高,二來韓國衫剪裁較鬆身,能把手臂、肚腩及臀部的『鬼祟肉』遮住,至啱怕肥嘅OL。除了連身裙,不規則、剪裁 特別的大件頭闊身T恤,都深受OL歡迎。韓國衫質料唔差,但車工較遜色,要花多些功夫做『後勤工作』,包括剪線頭及熨衫,價錢牌也可自行設計,即使客人喺 其他鋪頭搵到同款衫,亦唔怕貨比貨。」

五十客包攬八成生意

上週五,午飯時間,中環街頭人流如鯽,Le Collection卻十分冷清,一個客人都沒有。對此,老闆Eva不以為意道︰「今日星期五,OL都掛住收工去玩,天氣又唔穩定,邊有心情 shopping。」事實上,Le Collection主要做熟客生意,在幾乎零宣傳下,全靠口碑及朋友介紹新客。「初時都有請人派傳單,但成效不大,反而facebook專頁變咗留客渠 道,OL個個都有facebook,返工第一件事可能就是開facebook。」Eva笑言。鋪頭索性連會員制都沒有,facebook專頁內約九百個 「朋友」,便是會員,有九折優惠,其中有五十名忠實擁躉,幾乎每星期都來幫襯,撐起店鋪八、九成生意。每當有新貨,Eva和鋪頭的店員兼表妹Vivian 就會充當模特兒,試衫並拍照,上載到facebook。Eva亦會記下每位熟客的喜好,每有適合對方風格的新貨時,會透過facebook私人訊息通知她 們,並附上照片。現店鋪有三成生意額是經facebook落單。「客人可留言留貨,先到先得,出面鋪頭未必間間有留衫服務,就算有都係一、二日,但我哋可 以留四、五日,一個星期都試過。」客人可親自上門取貨,或將錢存入店鋪戶口,Eva再找速遞送貨上門,每次收取二十元,滿一千元就免費。

Luke評語

「樓上鋪人流唔會多,店鋪生死取決於熟客的去留,平時多與客人傾談,入貨時最好針對他們嘅風格,既確保銷情,又可增加客人忠誠度。配飾毛利高,可設專櫃。 另外,入貨時可順道購買些小禮物送給客人,如韓國嘅襪便價廉物美。單靠facebook難吸新客,可考慮針對性派傳單去寫字樓,或主動借衫予雜誌拍照。」

樓上鋪做試金石

Loretta和另外兩位股東Venus及Lilian是三姊妹,Eva和她們屬表姐妹關係,佔五成股份。店名Le Collection中,「L」代表三姊妹柳姓英文譯音Lau,「e」則代表Eva。面積約四百呎的Le Collection,位於威靈頓街及閣麟街交界的商廈四樓,窗外便是中環半山電梯。說是四樓,但大廈地下對上有層閣樓,因此客人來幫襯,要爬足五層樓 梯,對踩着高跟鞋的OL來說,頗為吃力。「我哋第一次做生意,預算三萬蚊租金,睇過附近嘅地鋪,租金閒閒哋要八萬元。咁啱呢幢大廈重新裝修完,成幢都係做 生意,唔會有住客揪住餸上上落落,間鋪又有落地玻璃及獨立廁所,月租只係萬五元,一睇就鍾意。」負責搵鋪的Loretta說。樓上鋪人流少,四位老闆於開 業第一個月,落力召集朋友來撐場。「我哋嘅朋友都係三十來歲嘅OL,好多收到風來幫襯,唔喺中環返工都專登走過來,一個月做咗二十幾萬生意,好到我哋都唔 敢相信。」Eva指,可惜蜜月期好快過,朋友逐一流走,「唔會再長途跋涉走過來。」店鋪每月營業額由第三、四個月開始回落到十萬元左右,數月來都只能打守 衞戰,難以拓展新客源。「三年租約,希望兩年後租約屆滿,可進軍地鋪或商場。不過,營業額得十萬元,分分鐘未夠交貴租。」Eva一臉兩難道。

Luke評語

「開地鋪先要做足市場調查,包括區內同類鋪頭嘅售價、產品,自己是否有特色貨搶客等。另外,商場或街鋪對貨源嘅穩定性及流轉性要求更高,現階段應先開拓更 多入貨點,搜羅唔同品牌,測試受歡迎度。中環地鋪租貴,但又做唔到週六、日生意,浪費租金,同樣租金應選擇尖沙咀、銅鑼灣。」

開業資料(05/2010)

租金*$45,000入貨$87,000裝修$30,000雜費$10,000總投資$172,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03/2011)

營業額$120,000租金$15,000人工*$16,000入貨$40,000盈利$49,000*包括老闆Eva及一名全職員工

老闆Eva回應

1. 每件衫都做足「後勤工作」,並配襯飾物再上架。2. 配飾無分季節,不怕「責貨」,會入多些貨,但店鋪空間有限,不會設專櫃。3. 今年五月公司一周年打算買小禮物送俾客人,但未決定送什麼。4. 中環區派傳單成效始終低,靠facebook吸客效果好,而且免費。5. 客路主打中環的OL,轉地鋪會考慮同區,以免流失儲了一年的客。正物色金鐘海富鋪位,而銅鑼灣、尖沙咀地鋪競爭大,客路不同,未必考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48

中國牛仔之都半年蒸發近百家工廠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22495.html

東省佛山市均安鎮素有「牛仔之都」的美譽,2004年1月被國家紡織工業協會授予 「中國牛仔服裝名鎮」稱號,這個曾哺育武打巨星李小龍的地方,現在一年產牛仔褲近2萬件。

然而,根據均安鎮經濟促進局最新的統計數據,近半年來近100家牛仔企業先後倒閉。在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增加等看似溫和而又致命的因素面前,均安鎮昔日的光環是否將慢慢褪去?

老闆棄廠出走

杜敏眼中的「好老闆」突然選擇了「遠走高飛」,留下67名工人,欠下28萬元應付工資,扔下一屋子破舊的機器設備。

杜敏所在的這家企業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廠名為金昌盛,然而吉利的廠名並未使企業逃脫倒閉的厄運。在年初之後,金昌盛倒閉之前,這裡陸續消失了近100家牛仔褲生產工廠。

8月15日,杜敏同工友來到當地勞動局,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協助追討廠裡欠下的近30萬元工資。如今,他們已為此奔波了整整半個月。

「8月1日,一切都很正常,晚上6點多我們都還在廠裡吃飯,有幾個加班的員工到了晚上10點多才收工,當天還出了900多件貨。」杜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杜敏沒有想到這是她在這個廠裡工作的最後一天。「當天夜裡,突然出現的幾個人要搬廠裡的設備,被門衛發現後,我們全部都趕過去,接著報了警。」杜敏說。

工人們立即給公司財務人員(老闆的姑父)打電話,沒想到的是,那邊只有一句話 「明天一切會結束」。從此,該號碼再也無法接通。

第二天,工人們發現,這個廠真的結束了,前一天晚上出的貨已經被老闆賣掉,剩下的是一堆沒有來得及加工的布料和幾十台破舊的機器。老闆和他的姑父,從此失蹤。

老闆給員工留下了一封信,大概內容是:各位員工,感謝這段時間對我們的支持,目前服裝廠已無法繼續經營,一切委託勞動部門拍賣廠裡的設備給你們發放工資。

按照修改過的規定,再過一天,即8月3日,金昌盛服裝廠要支付工人6月份的工資。在發工資的最後時刻,廠裡的老闆選擇了棄廠出走。

為何要強調修改過的規定呢?因為按照慣例,工人的工資應該在每月底發放,工人何光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7月31日這一天,廠裡貼出了通知,把由月底發放的工資推遲到8月3日。

現在除老闆和其身邊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無法知道老闆為什麼把工資發放時間推遲3天,或許是為挽救瀕臨倒閉的服裝廠做最後的努力,或許僅僅是為出走爭取更多時間。

8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入了金昌盛原來租用的廠房裡。加工車間已鐵將軍把門,行政辦公室裡滿地都是散亂的紙張,未加工完整的牛仔褲被隨意丟棄。村裡派過來的一位治安管理員照看著這些本應被賣掉而一時又賣不掉的機器設備。

杜敏說,6月和7月的工資都沒有發放。而這一批工人大多數是3月份才過來,也就是說,他們只領到了4月和5月的工資。

「房東也催我們交房租。」杜敏向記者證實,目前有10餘個工人因為沒有地方住,只能露宿街頭。

近百家企業倒閉

金昌盛僅是均安鎮2000家牛仔生產企業中倒閉的一員。根據均安鎮經濟促進局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已陸續有近100家企業因種種原因被迫關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納入統計的倒閉企業均是在當地工商部門註冊的公司,而沒有執照的「黑戶」企業並不在統計範圍內。

在金昌盛倒閉的同時,均安鎮另外一家萬滿鳴製衣廠老闆也突然「失蹤」。據瞭解,其共欠下30多位供貨商近2000萬元貨款。

同金昌盛相隔幾個街道,潤越製衣廠的經理陳海平正在擔心今年的市場走勢。「從現在來看,旺季也不會旺了。」他說。

今年,陳海平最明顯的感覺是,客戶下單數量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低,要求反而越來越高。「原來生意好的時候,客戶拿著現金來搶貨,即使有些小的質量問題也無大礙。」

陳海平的服裝廠有100多人,在均安屬於中等規模,拿不到充足的訂單,他只能讓工人晚上不加班,白天少工作些時間。

雖然市場平淡,但是當一些純粹做加工的小單過來時,陳海平卻不敢接。「弄不好就要虧損,利潤太薄了。」他告訴記者,相比那些只有十幾個甚至幾個工人的小作坊服裝加工廠,他的企業配備了更齊全的工種,這樣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接下純做加工的小單後,加工以外的工種就沒有活幹。

位於該鎮的聖峰製衣廠經理陳超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告訴記者,今年訂單和利潤雙雙下滑,形勢不怎麼樂觀。為此,她還在某電子商務平台註冊了信息,但是目前並沒有為廠裡帶來更多的訂單。

在均安鎮華豐村,沿街兩面的居民樓裡遍佈著大大小小的牛仔服裝廠,有的甚至連廠名都沒有。在飄過的陣陣布料氣味中,一位作坊式加工廠老闆跟記者講起 了利潤不斷下滑的「苦悶現實」。「市場好的時候,一條牛仔褲的純利潤可以達到3元,但是現在只能拿到1元,更差的時候甚至只有8到9毛。」

均安鎮經濟促進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客戶對加工企業的成本核算非常精確,留給當地企業的純利潤只有3%到5%左右,因此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

在杜敏的工友中廣為流傳的一個極端例子是,一個工人今年連續換了6個廠,但是這6個廠先後都關了門或者換了老闆。

誰動了他們的奶酪?

在杜敏同工友們找當地政府部門解決工資問題的時候,8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50,連續四個交易日改寫匯改以來的新高紀錄。

杜敏並不認為所在工廠倒閉同人民幣匯率有任何關係。但是,這種看不見的東西正在成為他們丟掉飯碗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上述均安鎮經濟促進局官員透露,此前該鎮牛仔褲的出口量達到90%,但是現在已經下降至70%,由於人民幣匯率不斷走高,利潤受到侵蝕,不少企業轉向了內銷。

對於純利潤只有3%到5%的均安牛仔加工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無疑是把捅向心窩的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去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整個紡織行業的平均淨利潤率在3%~4%,不會超過5%,如果人民幣升值超過5個點,將會有一半以上的企業死掉。

雖然 「一半以上的企業死掉」目前來看有些誇大,但是均安的牛仔企業現狀已經表明,越來越多的服裝加工中小企業撐不下去了。

潤越製衣廠經理陳海平表示,現在他的外貿單只敢做一小部分,其餘都是通過內銷。

成本控制也是一個大難題。在均安鎮經濟促進局相關人士看來,該鎮近百家企業倒閉的導火索就在於棉價不穩定。去年,棉花價格一路飆升,今年以來又一路狂瀉,在價格上漲的時候很多企業囤積了不少棉花,當棉價下降後,這些高價原材料馬上變成燙手山芋,直接衝擊企業的利潤。

當然,讓這些服裝加工企業難以持續經營的原因中,依舊少不了人力成本的因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當地一家服裝加工企業的工資單顯示,工資最高的工人月入已經超過6000元。杜敏表示,他們每月的平均工資在3000元以上。

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合夥人、服裝行業研究專家唐平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包括銀根收緊致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等等都還是外部原因,更為深層次的原因在於,這些企業處於價值鏈的下游,只能賺取低廉的加工費,產品沒有議價能力。

企業轉型之惑

佛山市順德區力高製衣有限公司是均安鎮比較大的一家服裝企業,據稱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但是對於在市場慘淡的形勢下,究竟該如何轉型,公司行政總監劉曉祥一時也沒有好主意。

他告訴記者,服裝加工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一些高新技術無法在這個產業得到施展,而新引進的設備只能提高速度和精準度,對人力的依賴依然很高。

「由於這個行業門檻不高,投資也不大,就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目前來看,要提高盈利水平,只能依靠減少浪費、拓展業務量等老方法。」他說。

雖然在2000多家企業中倒下近100家,所佔比例並不是特別大,但是陳海平還是覺得危機越來越嚴重,為了儘可能減輕減少損失,一些企業只能千方百計壓縮成本。「改用便宜一些的布料,或者簡化工藝步驟。」陳海平說。

不過這種做法在劉曉祥看來是不妥當的,「這其實是以次充好的做法,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造成更壞的結果。」

而均安鎮東旺製衣廠經理廖東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困惑,他說服裝加工的成本其實很難通過其他形式轉移,現實的成本就擺在那裡,不容易壓縮。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彭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樣的企業,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轉 移要麼升級,就是把生產基地轉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或者是尋找歐美以外的其他市場,而升級主要體現在創建品牌方面,向製造業產業鏈的兩端提升。

但是,這兩種方式對於均安大多數小作坊式企業而言,都可望而不可即。陳海平說,他不敢想未來到底是什麼樣的。

同時,唐平華說,相對於休閒服飾的品牌化而言,目前國內的牛仔服裝還沒有打造出多少品牌,這其實也是一個機遇。均安的牛仔服裝企業可以借鑑休閒服裝的品牌化經驗,從而獲得轉型。

8月17日,杜敏等金昌盛職工從當地勞動部門獲得的協調結果是,只能拿回50%的工資,但工人們並不滿意這一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0

fatlone’s view: 卡姆丹克太陽能2011半年業績 與 2011下半年展望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8/23/fatlones-view-%E5%8D%A1%E5%A7%86%E4%B8%B9%E5%85%8B2011%E5%8D%8A%E5%B9%B4%E6%A5%AD%E7%B8%BE-%E8%88%87-2011%E4%B8%8B%E5%8D%8A%E5%B9%B4%E5%B1%95%E6%9C%9B/

前言:

首先, 我很感謝各位的留言, 特別是山頂洞人博主. 你們在這裡分享所知的資訊, 甚至把主動和公司的investor relation聯絡結果回報上來跟大家分享, 我認為我已經成功了, 我輸了錢, 但起碼我得到一個跟各位交流的機會 (我現在只能夠這樣安慰自己>_<”)

感謝你們

中文版的業績可在這裡下載

主要數據摘要 (2011 1H vs 2010 1H):

營收: 574.7百萬元 (RMB) vs 429.1百萬元
毛利: 135.4百萬元 vs 98.0百萬元
純利: 101.6百萬元 vs 68.6百萬元

毛利率: 23.6% vs 22.8%
純利率: 17.7% vs 16.0%

出貨量: 109.4MW vs 85.3MW

硅料成本(每千克): 404.6元 vs 340.7元

半年業績看法:

這是一份令人很失望的業績, 最主要原因是「缺電」

這份報告幾乎完全沒有提及第二季的劣況, 我個人是不喜歡的, 但這些報告太多數都是報喜不報憂, 刻意淡化實屬正常, 現在就由我替這份報告補上令人失望的原因

第二季的純利劇減至只有1809萬元, 如果按照預定400MW產能可以在第二季全面運行, 出貨量會比現水平增加200%, 純利水平粗略估計應可達5000萬元以上

可惜因為沒有電, 工廠無法運行, 就只是這個原因, 就賺少了至少10%

第二個原因, 是硅料價上升, 以去年同期做基準, 上升了超過18%, 如果以去年全年(351.5元)比較, 亦上升了15%, 在售價急降的同時竟發生了成本上升的情況, 在「兩邊一齊夾」的情況下, 毛利率一定很難看, 只不過今次連出貨量不能夠如期增加, 導致盈利數字大跌

其他要留意的數字:

應收帳周轉日數 – 有網友發現應收帳周轉日數上升了, 這當然不是個好現象, 但數字應是可接受範圍之內, 這亦是側面反映正在變差的市況, 預期下半年景氣度回升, 周轉日應該會下降

稅率 – 這個管理層都有提及, 由同期15%升至現時25%, 回顧2011首季的數字, 我相信是用了15%做稅率計算, 要不然首季的純利應在7千多萬元左右(毛利9691.3萬 乘以 0.75 = 除稅後利潤), 如果這個推測是正確, 第二季表現其實沒有外間估計的差, 調整後第二季的純利其實有2800萬元左右, 足足有一千萬元的差距, 這個影響不能忽視

存貨周轉日數 – 這個數字沒有大變動, 但我認為是值得留意,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 這個數字可以讓我們推算公司的硅料價大約在那個水平, 就以今年的數字131天為例, 即是說由購入硅料, 到製成硅片再成功出售, 需要131天, 意思是131天前的硅料價水平就是今天的成本

第三季業績預測與行業展望:

我們已經探討了數個(我個人認為)需要注意的數字, 可以計計數為卡姆丹克預測下一季的表現

重要提示: 以下假設是基於環球經濟沒有爆發任何大型危機, 最後有驚無險安然渡過2011年做baseline. 否則絕大部份股票也不應該買入, 尤其是太陽能股這類會比大市波動再多>50%的股份

出貨量預測:
根據網友Daniel兄的回報, 400MW的新增產能會在下月全面投產, 以90%產能利用率推算, Q3的銷量大約是(200/12*2+600/12)*90%=75MW, Q3有機會可以大於這個數字, 因為有部份400MW的產能已經釋出, 幸運的話可達80MW, 今次稍為保守一點就以70MW做Q3的銷量

Average Selling Price (ASP)預測:
這一部份是很難預測, 如果我有back-up了報價網的price trend會易一些, 但我沒有, 太懶了。基於在過去數星期單晶硅片的價格仍沒有大變動, 預料ASP不會有太大降幅, 在出貨量溫和增加之下, 預料Q3營收應該和Q2持平

成本預測:
成本方面的預測主要是針對硅料價的預測, 可惜, 又一次因為沒有在報價網做back-up, 所以又不能在更準確預估。
報價網亦有些資料可以參考, 而我個人也在本博不定期記錄了太陽能報價, 我的調研做到這個環節之時, 心裡面也不禁一寒, 因為如果我的推斷正確, Q3才是卡姆丹克的終極考驗

上述已講述要留意「存貨周轉日數」這個數字, 要估計Q3的成本, 可以用到這個數字, 將Q3的時間再向前推120-130天, 就是Q3的硅料採購時間, 以此推斷, 7月至9月份的硅料大概是購自4個月之前, 即3至5月, 而綜合以上來源和在網路上的資料, 3月至5月的現貨均價是在70美元以上, 比之前的採購價還要高, 而公司的硅料主要是現貨購買, 所以價格應會反映在卡姆丹克的Q3成績上, 毛利率有機會再下跌, 甚至有機會首次見紅

小結:
原本打算做一下簡單運算估計Q3能夠賺多少錢, 不過, 經過考慮了硅料價的負面影響, 我不敢對任何盈利數字作預測了

原先預計Q3可能開始過好日子, 怎料Q3才是最艱難的一季, 市場真是高手如雲, 股價被洗去一大截才如夢初醒, 這個血的教訓, 當上了寶貴(真的很貴)的一課

我到目前為止均沒有提及N-TYPE硅片, 因為出貨量實在少得不會有甚至影響

卡姆丹克今季將敗在硅料成本, 這個打擊比產品降價來得更致命, 今次的調研使我學到了成本與售價的時間差的重要性, 這對今後的研究, 不論是太陽能股還是其他股票, 都有很大的幫助, 可能這個環節對很多人只屬基本, 我現在才認識也未算太遲吧(應該…)

如果以下預測真的大部份均能命中, 我的學費就能證明沒有白交, fatlone不負責預測又來了, 且看今次會偏離多少:)

預測:
上面的Q3預測已經說明我是看淡Q3的表現, 毛利可能跌至單位數, 甚至已經做了「見紅」的最壞打算。 那麼Q4又如何?

如果環球經濟沒有出現重大危機, 而各國政府是言而有信, 我相信Q4的表現是值得期許

根據過往典型太陽能政策市的走勢, 「趕死線」是需求最大的推動力, 如果各國政府不反口, 現時的補貼水平將會有效至本年年底, 經過上半年的大幅度降價, 現時的補貼水平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釋出訂單, 預計這波行情並不會刺激售價大升, 只會放緩跌幅, 幸運的會有小幅上升, 不過只要肯定不會在大幅下跌已經足夠了

另一個重要因素支持我看好Q4是硅價經過這數個月的調整, 已經落在50至52美元的水平, 相比之前的70美元以上下降了超過25%, 卡姆丹克的硅料佔總生產成本超過一半(中金公司在7月5日的報告表示是57%, 這個跌幅粗略估計已能令毛利率改善了10個百分點, 加上新增產能的投入, 非硅料的成本有望再略為下降, Q4的毛利率有望高於Q2, 而大幅高於在谷底的Q3

Q3的季報有機會傳來壞消息, 我相信卡姆丹克的見底時刻將接近Q3季報的時候, 問題是先於季報出爐才見底, 還是在壞消息下洗倉過後做出底部, 而在今天已經正式跌穿52週低位, 那麼, 大家準備在短期內要以P/B做估值, 我會以P/B = 1為分水嶺, 以現時的洗倉式殺跌, 1個星期就有機會見此位, AASTOCK的數據顯示, Book value per share是HKD1.3332 (2010年12月年報), 比現價1.63再下跌約兩成就會到達帳面淨值的階段

用接近BV去坐712, 我期望12個月會有接近1倍回報, 我相信管理層確認1400MW的產能全面運行, 712應該已經會站在3元以上, 如果沒有出現2011年的情況, 這應該是12個月內會實現的事

希望管理層可以在今年年底成功nameplate capacity提升到1000MW, 使下個half year都能保持在出貨量的增長, 同時在訂單上取得重大進展

技術與工藝的改造方面, 預料未來1年在轉換率上都不會有進展, 但在硅片切割技術和硅料回收方面, 應該有空間改善, 而且還不小

還有是稅率的調降, 管理層提及年底前可望將25%的基本稅率調低至高新科技公司的15%, 這個變動又能帶來過千萬的盈利了

Last but not least, 洞人兄說過, 最重要是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 我會在這裡多加著墨, 有消息會在此跟大家分享, 掌握到營運狀況對業績判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大家都要留意這一點

我認為這篇分享仍有遺漏, 不過大致上都算「見得下人」, 希望各位繼續留言討論, 多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3

fatlone’s view: 卡姆丹克太陽能2011半年業績 與 2011下半年展望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8/23/fatlones-view-%E5%8D%A1%E5%A7%86%E4%B8%B9%E5%85%8B2011%E5%8D%8A%E5%B9%B4%E6%A5%AD%E7%B8%BE-%E8%88%87-2011%E4%B8%8B%E5%8D%8A%E5%B9%B4%E5%B1%95%E6%9C%9B/

前言:

首先, 我很感謝各位的留言, 特別是山頂洞人博主. 你們在這裡分享所知的資訊, 甚至把主動和公司的investor relation聯絡結果回報上來跟大家分享, 我認為我已經成功了, 我輸了錢, 但起碼我得到一個跟各位交流的機會 (我現在只能夠這樣安慰自己>_<”)

感謝你們

中文版的業績可在這裡下載

主要數據摘要 (2011 1H vs 2010 1H):

營收: 574.7百萬元 (RMB) vs 429.1百萬元
毛利: 135.4百萬元 vs 98.0百萬元
純利: 101.6百萬元 vs 68.6百萬元

毛利率: 23.6% vs 22.8%
純利率: 17.7% vs 16.0%

出貨量: 109.4MW vs 85.3MW

硅料成本(每千克): 404.6元 vs 340.7元

半年業績看法:

這是一份令人很失望的業績, 最主要原因是「缺電」

這份報告幾乎完全沒有提及第二季的劣況, 我個人是不喜歡的, 但這些報告太多數都是報喜不報憂, 刻意淡化實屬正常, 現在就由我替這份報告補上令人失望的原因

第二季的純利劇減至只有1809萬元, 如果按照預定400MW產能可以在第二季全面運行, 出貨量會比現水平增加200%, 純利水平粗略估計應可達5000萬元以上

可惜因為沒有電, 工廠無法運行, 就只是這個原因, 就賺少了至少10%

第二個原因, 是硅料價上升, 以去年同期做基準, 上升了超過18%, 如果以去年全年(351.5元)比較, 亦上升了15%, 在售價急降的同時竟發生了成本上升的情況, 在「兩邊一齊夾」的情況下, 毛利率一定很難看, 只不過今次連出貨量不能夠如期增加, 導致盈利數字大跌

其他要留意的數字:

應收帳周轉日數 – 有網友發現應收帳周轉日數上升了, 這當然不是個好現象, 但數字應是可接受範圍之內, 這亦是側面反映正在變差的市況, 預期下半年景氣度回升, 周轉日應該會下降

稅率 – 這個管理層都有提及, 由同期15%升至現時25%, 回顧2011首季的數字, 我相信是用了15%做稅率計算, 要不然首季的純利應在7千多萬元左右(毛利9691.3萬 乘以 0.75 = 除稅後利潤), 如果這個推測是正確, 第二季表現其實沒有外間估計的差, 調整後第二季的純利其實有2800萬元左右, 足足有一千萬元的差距, 這個影響不能忽視

存貨周轉日數 – 這個數字沒有大變動, 但我認為是值得留意,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 這個數字可以讓我們推算公司的硅料價大約在那個水平, 就以今年的數字131天為例, 即是說由購入硅料, 到製成硅片再成功出售, 需要131天, 意思是131天前的硅料價水平就是今天的成本

第三季業績預測與行業展望:

我們已經探討了數個(我個人認為)需要注意的數字, 可以計計數為卡姆丹克預測下一季的表現

重要提示: 以下假設是基於環球經濟沒有爆發任何大型危機, 最後有驚無險安然渡過2011年做baseline. 否則絕大部份股票也不應該買入, 尤其是太陽能股這類會比大市波動再多>50%的股份

出貨量預測:
根據網友Daniel兄的回報, 400MW的新增產能會在下月全面投產, 以90%產能利用率推算, Q3的銷量大約是(200/12*2+600/12)*90%=75MW, Q3有機會可以大於這個數字, 因為有部份400MW的產能已經釋出, 幸運的話可達80MW, 今次稍為保守一點就以70MW做Q3的銷量

Average Selling Price (ASP)預測:
這一部份是很難預測, 如果我有back-up了報價網的price trend會易一些, 但我沒有, 太懶了。基於在過去數星期單晶硅片的價格仍沒有大變動, 預料ASP不會有太大降幅, 在出貨量溫和增加之下, 預料Q3營收應該和Q2持平

成本預測:
成本方面的預測主要是針對硅料價的預測, 可惜, 又一次因為沒有在報價網做back-up, 所以又不能在更準確預估。
報價網亦有些資料可以參考, 而我個人也在本博不定期記錄了太陽能報價, 我的調研做到這個環節之時, 心裡面也不禁一寒, 因為如果我的推斷正確, Q3才是卡姆丹克的終極考驗

上述已講述要留意「存貨周轉日數」這個數字, 要估計Q3的成本, 可以用到這個數字, 將Q3的時間再向前推120-130天, 就是Q3的硅料採購時間, 以此推斷, 7月至9月份的硅料大概是購自4個月之前, 即3至5月, 而綜合以上來源和在網路上的資料, 3月至5月的現貨均價是在70美元以上, 比之前的採購價還要高, 而公司的硅料主要是現貨購買, 所以價格應會反映在卡姆丹克的Q3成績上, 毛利率有機會再下跌, 甚至有機會首次見紅

小結:
原本打算做一下簡單運算估計Q3能夠賺多少錢, 不過, 經過考慮了硅料價的負面影響, 我不敢對任何盈利數字作預測了

原先預計Q3可能開始過好日子, 怎料Q3才是最艱難的一季, 市場真是高手如雲, 股價被洗去一大截才如夢初醒, 這個血的教訓, 當上了寶貴(真的很貴)的一課

我到目前為止均沒有提及N-TYPE硅片, 因為出貨量實在少得不會有甚至影響

卡姆丹克今季將敗在硅料成本, 這個打擊比產品降價來得更致命, 今次的調研使我學到了成本與售價的時間差的重要性, 這對今後的研究, 不論是太陽能股還是其他股票, 都有很大的幫助, 可能這個環節對很多人只屬基本, 我現在才認識也未算太遲吧(應該…)

如果以下預測真的大部份均能命中, 我的學費就能證明沒有白交, fatlone不負責預測又來了, 且看今次會偏離多少:)

預測:
上面的Q3預測已經說明我是看淡Q3的表現, 毛利可能跌至單位數, 甚至已經做了「見紅」的最壞打算。 那麼Q4又如何?

如果環球經濟沒有出現重大危機, 而各國政府是言而有信, 我相信Q4的表現是值得期許

根據過往典型太陽能政策市的走勢, 「趕死線」是需求最大的推動力, 如果各國政府不反口, 現時的補貼水平將會有效至本年年底, 經過上半年的大幅度降價, 現時的補貼水平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釋出訂單, 預計這波行情並不會刺激售價大升, 只會放緩跌幅, 幸運的會有小幅上升, 不過只要肯定不會在大幅下跌已經足夠了

另一個重要因素支持我看好Q4是硅價經過這數個月的調整, 已經落在50至52美元的水平, 相比之前的70美元以上下降了超過25%, 卡姆丹克的硅料佔總生產成本超過一半(中金公司在7月5日的報告表示是57%, 這個跌幅粗略估計已能令毛利率改善了10個百分點, 加上新增產能的投入, 非硅料的成本有望再略為下降, Q4的毛利率有望高於Q2, 而大幅高於在谷底的Q3

Q3的季報有機會傳來壞消息, 我相信卡姆丹克的見底時刻將接近Q3季報的時候, 問題是先於季報出爐才見底, 還是在壞消息下洗倉過後做出底部, 而在今天已經正式跌穿52週低位, 那麼, 大家準備在短期內要以P/B做估值, 我會以P/B = 1為分水嶺, 以現時的洗倉式殺跌, 1個星期就有機會見此位, AASTOCK的數據顯示, Book value per share是HKD1.3332 (2010年12月年報), 比現價1.63再下跌約兩成就會到達帳面淨值的階段

用接近BV去坐712, 我期望12個月會有接近1倍回報, 我相信管理層確認1400MW的產能全面運行, 712應該已經會站在3元以上, 如果沒有出現2011年的情況, 這應該是12個月內會實現的事

希望管理層可以在今年年底成功nameplate capacity提升到1000MW, 使下個half year都能保持在出貨量的增長, 同時在訂單上取得重大進展

技術與工藝的改造方面, 預料未來1年在轉換率上都不會有進展, 但在硅片切割技術和硅料回收方面, 應該有空間改善, 而且還不小

還有是稅率的調降, 管理層提及年底前可望將25%的基本稅率調低至高新科技公司的15%, 這個變動又能帶來過千萬的盈利了

Last but not least, 洞人兄說過, 最重要是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 我會在這裡多加著墨, 有消息會在此跟大家分享, 掌握到營運狀況對業績判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大家都要留意這一點

我認為這篇分享仍有遺漏, 不過大致上都算「見得下人」, 希望各位繼續留言討論, 多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4

惠普喊撤!施振榮半年前預言成真

2011-8-29  TCW




八月十九日,當全球科技業者還沒 從Google宣布買下行動裝置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的震撼中恢復,全球PC龍頭惠普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布計畫分拆甚至出售旗下PC 業務。消息傳出當天,惠普股價暴跌二○%,市值足足蒸發一百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四百八十億元),創下六年來新低。

「這不只是大刀闊 斧,根本是對自己開槍!」一位美系外商分析師掩不住驚愕的語氣說。

攤開惠普的財務報表,PC業務占惠普整體營收近三分之一,去年幫公司帶進 了四百零七億美元營收。截至七月三十一日為止,PC部門獲利為五億六千七百萬美元,並未出現虧損。根據國際市場調查機構顧能(Gartner)發布的二○ 一一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場出貨量統計,惠普市占率達一七.五%,連續四年排名第一。這些數據都顯示了PC業務之於惠普的重要性。

今年初, 惠普執行長李艾科(Leo Apotheker)才信誓旦旦的說,要發揮惠普在PC上的優勢,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帶給消費者更多創新,沒想到一轉頭,就朝自己開了一槍,這究竟是怎麼回 事?

微薄營益率,沒搞頭台灣還在撐,老美不玩了

答案,就在日漸下滑的營業利益率。惠普的PC營益率六%不到,與蘋果的麥金塔 (Mac)系統將近一五%的營益率形成強烈對比。原本寄予厚望要與iPad抗衡的平板電腦TouchPad,今年七月一日推出以來四十九天內,在百思買 (BestBuy)只賣出了二萬五千台,慘不忍睹。

「平板電腦只賣了(預期)十分之一,非常難看,加上這麼低的營益率……,台灣人或許會死 撐活撐做下去,但美國人不打沒把握的仗,覺得不行就快刀斬亂麻,」顧能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王菊梅說。

事實上,不只惠普,其他歐美PC廠 商也面臨相同窘境。全球第二大PC廠商戴爾(Dell)公布今年第二季的財報顯示,消費類PC業務的營業利益率低到只有二.五%。

種種不利 的消息,是否已經代表著PC產業走入末日,而重度依賴歐美品牌的台灣代工廠也跟著被宣判死刑?

創新主導權,轉移中亞洲技術優勢,已勝歐美

「這 反而是一個機會!」今年二月,宏?硈郈鴗H施振榮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就曾經預測,PC的低營業利益率將會逼得惠普、戴爾等公司丟掉這個產業,現 在看起來,這些預言似乎在一個個成真。

施振榮指出,科技演進的邏輯常常是歐美發明,亞洲發揚光大。例如電視機,曾經被歐美視為是夕陽產業, 卻在日本人手中重新被撿起,賦予其更高的價值,現在反而成為日本科技工藝的代表。

他認為,PC產業也有類似的現象在發生。「當華碩、宏?痋 B聯想三家市值加起來超過惠普、戴爾的時候,整個產業的黃金交叉點就出現了!」施振榮肯定的說。台灣過去累積了三十年的代工經驗,在PC上的技術優勢已經 遠超過歐美,黃金交叉之後,整個產業的創新主導權從歐美轉移到亞洲的態勢將更加明確。

雖然產業的轉移趨勢顯然已成定局,但不少人都在猜測, 究竟是哪家亞洲公司會拿下惠普的PC業務。因為,即使台灣長期的未來可以如施振榮預期般樂觀,但當前還是要面對轉移過後的短期衝擊。

目前最 有可能接手的,是韓系的三星與中國的聯想。「這個時代已經走向大者恆大,沒有三百億美元(預算),是玩不起這場遊戲的,」大和證券亞洲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慧 明指出。

幾乎擁有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獨缺PC的三星,對這個產業一直虎視眈眈;聯想目前在PC市占率以一二%排名第三,一旦併入惠普,市 占率將一口氣衝到近三成,具絕對主導優勢。雙方各有戰略性考量,但以目前來看,「資源高度集中的三星勝出機率比較高,」陳慧明觀察。

陳慧明 指出,依過去經驗,美系品牌對台灣代工的依賴程度最高,中國次之,三星因擁有自己的一條龍產業鏈,接手後台灣可以吃到的餅肯定會大幅縮減。為此,經濟部長 施顏祥非常憂心,不僅第一時間了解狀況,更緊急邀集台灣PC品牌與代工廠商研擬對策。

台灣代工廠,要轉型純做硬體,只有一條死路

「這 等於強迫台灣的PC產業加速思考,是要繼續仰人鼻息,還是要轉型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陳慧明說。

「台灣現在需要的,不是放棄硬體,而是在 硬體的基礎上,加上創新服務,」施振榮說。純做硬體的話,就只有一條摩爾定律,那是死的,但如果能強化對市場的洞察力,找出消費者的需求,把PC當成載 具,掌握「easy」(簡潔),「dependable」(可靠),「end-to-end」(端對端)三項要素,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王 菊梅也指出,當前PC產業的成長動能全部集中在亞洲,大中華地區正逐漸取代歐美,成為下一個科技主戰場,「到時候我們控制載具,又有在地文化優勢,五十年 之後,搞不好全世界的電腦都會變成台灣(品牌)呢!」施振榮大笑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2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Dec 2011) / 半年結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12/dec-2011.html

PARTIPRAL STOCKS PROFOLIO (DEC 2011)

投放本金: $113,600.00
組合市值: $123,828.46
帳面賺蝕: +9.0% (上月月結: +8.2%)

投資組合單位面值: 69.34
(上月月結: 68.72 / 2010年7月1日起始值: 60.00)

股息總計: $8,065.00
股息率: 7.10%

今個月買賣: N/A



其實聽日仲有市, 本來呢篇文應該聽日先寫, 但因為可能無時間, 所以趁今日得閒寫左先, 其他數據後補.

2011年轉眼又就快過, 呢個BLOG亦都已經岩岩好開左一年, 雖然文章產量唔多, 但最起碼係自己個組合依然仲健在, 已經算係一件頗值得安慰既事.

當初有打算建立一個投資組合, 當係儲錢又好, 當係乜都好啦, 開頭其實唔會覺得係一件太難既事. 扮勤力睇下年報, 計下數, 睇下P/E派息, 咁就OK. 但實踐落黎先發現其實要構建一個成功達到正回報既組合並非想像中容易.

每個人都有自己既選股喜好, 無分對錯我亦無能力作出批判, 純講我自己. 單睇表面證供, 新昌管理(2340.HK), 亞倫國際(0684.HK)同龍記(0255.HK)都應該係正當公司, 但偏偏自己今年輸得最甘既就係呢三隻. 有時候回報會說話, 無可能明明蝕到仆直仲大嗌市場唔理性.

嘗試檢討當中失敗既原因, 後兩者會比較明顯, 就係忽略公司周期性而心急入貨. 記得買入龍記既時候係今年2月, 大市正係響高位徘徊, 市場氣氛其實算頗正面, 而撞正龍記就快出全年業績, 有種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既心態, 仆都仆到入左貨先講. 工業股10倍P/E可能唔算貴, 但一定唔叫平, 好驚唔買遲D升左無得買既心態, 同時亦忽略左宏觀經濟條件, 變相盲目將缺點美化. 呢個其實係一個好好既經驗, 尤其係對初涉股海既我黎講, 當時未經歷過後來見萬六點果種跳樓式斬倉, 根本唔會明白乜野叫平貨.

亞倫國際既情況亦類同, 唯一有少少分別既係當時亞倫公佈左一份唔太理想既業績後我先仆去入貨, 但講到尾其實都係心急累事. 排除極端情況, 一間公司由高峰滑落, 無乜可能好似跳樓機咁直插地面, 業務走下坡前多數會有轉角位露多少端倪. 而亞倫今年6月尾果份業績正正係業務轉角位, 以呢個位置手持去年業績而做買貨切入點可能會一個比較錯既選擇, 下次應該避免.

最後講新昌, 反而表面最唔知衰乜可能係呢隻. 業務穩定, 派息紀錄良好, 息率高呢D全部都係賣飛佛FACTORS. EVENTUALLY大敗而回, 原來係輸在唔捨得. 我記得我係舊年7月尾買新昌, 但同年8月尾已經公佈左一份頗難睇既業績, 而自己繼續持有既藉口係俾時間公司轉型. 到最後等足一年, 公司結果都係無起色, 一樣係要斬纜離場. 相對前兩者我會覺得投資新昌既失敗日後會比較難避免, 但有一個令損失減輕既做法仍然值得備忘, 就係減注. 見勢色唔對路, 先行縮注, 降低有可能受到既損傷程度, 都好過繼續一廂情願.

以上可能之前都有講過, 但怕自己唔記得, 所以都係寫多次, 希望新一年投資投巧可以再進一步. 2011年對投資者黎講可能係好難捱, 但請放心, 2012年可能會更加難捱.

有關個人對2012年既展望, 其實係傾向較悲觀同保守, 除左因為係世界末日年之外 (笑), 本身大家面對緊既問題亦似乎愈黎愈難解決, 歐債危機講到口臭, 但依舊沒完沒了; 大陸HARD LANDING, 十年一覺A股夢等等都係頗令人沮喪. 壞消息係好多, 所以我認為來年第一季整體股市表現會依舊一池死水, 不過就算下跌, 都好大可能係陰跌INSTEAD OF 8,9月果種不問價拋售. 因此, 就算對股市信心不大, 但唔代表需要完全絕望. 因為只要唔係恐慌式喪插, 好股票仍然有很大機會跑贏大市.

好鍾意 "嚦咕嚦咕新年財" 入面既一句非常有激勵性既對白: "越難打既牌就越要俾心機打". 依家既情況正正係咁. 雖然未知一個又一個既難題最終有咩解決方法, 但世事難料, 往往轉角位就係響最艱難既時候出現, 尤其係當普遍基金持倉水平都偏低既時候, 下望空間其實唔會太多. 故此, 一定要有雨後陽光既信心, 先會睇到機緣無限.


 

 

 

 

 

 

 

 

 

 

回顧2011年投資組合表現, 年頭既單位面值係63.06, 年尾係69.34, 升左差唔多10%, 無論以絕對表現計抑或相對表現其實都應該頗令自己滿意. 最大功臣看似係聯亞帶來既一倍升幅; 但以全個組合睇, 最大功臣其實係唔覺唔覺既股息收入, 佔左總回報超過5成. 邊個話股息無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2

博士蛙國際2011年半年財報分析 黃彥的價值投資日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f8aa830100ye49.html

博士蛙國際是一個專營兒童服裝,配飾及其他兒童消費品的公司,主要是自己開門店以及在百貨店中開專櫃經營各品牌的兒童消費品。

年報中提及博士蛙街鋪專賣店(38家)、博士蛙365生活館(44家)、博士蛙365主力店(16家)、百貨專櫃(1626家)。百貨專櫃很容易理解,街鋪專賣店、365生活館、365主力店有什麼具體的定義不得而知,初步估計可能是規模大小不同,店面裝飾不同。

優點:1、定位清晰。

      2、現在正是80後育孩的高峰期,兒童消費品發展前景相當美好,像安踏,特步,361等等很多非專業兒童相關的公司都殺入這個領域,並且取得不錯業績,那麼專注於兒童消費品的公司,只要做得和安踏他們一樣好,業績就會遠遠超過他們。

 

缺點:1、分紅實在低。

      2、2011年上半年居然有接近5個億人民幣進行了證券投資,這是我最討厭的行為了,你有多餘的錢為什麼不發給股東?若說這是較短期的錢,半年或一年後還 有大用,那麼投資股票就是很不明智的行為,因為投資股票並不能以半年或一年為期,致少得以五年為期才有可能較穩定的獲利。若這些錢三五年內不需要用,那麼 為什麼不還給股東,然股東自己決定怎麼投資,而不是由兒童消費品公司的高管負責怎麼用我們的錢買股票。

      3、銷售的薪酬福利上漲過快,2010年只有1千3百萬,2011年就達到了2千4百萬,2011年只增加了169家新的門店,也就是說新門店只佔總門店的10%左右,但薪酬福利卻翻了倍。還有聯營費用及租金開支比2010年翻了一倍多。(註:在業務回顧中新開門店是從1555家增至1724家,在分銷及銷售開支中新開門店數目是:9家主力店11家生活館,14家街鋪,564個百貨專櫃。)

      這些就導致了收入增長50%,而利潤增長只有10%。

      這個公司的行為給人的感覺是管理層不夠為股東考慮,

      所以在最近三年內不予買入,除非管理層能夠讓我感覺到可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