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華銳奇跡為何一再發生


2013-03-18  NCW  
 

 

作者 王蘭

中國資本市場從不缺雷人的消息。3月6日,華銳風電發佈公告稱,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的有關賬務處理存在會計差錯,根據目前自查情況,發現2011年度確認收入的項目中,部分項目設備未到項目現場完成吊裝,導致2011年度銷售收入及成本結轉存在差錯。

華銳風電于2010年12月10 日通過審核,上市過程頗不尋常。導致取消189次發審會對其審核的“相關事項”是什麼,一個月左右如何把“需要進一步核查”的“相關事項”核查清楚,公開信息未載明。

華 銳 風 電2011年1月5日招股,13日上市,發行價格90元/股,上市後業績急劇下滑,可謂慘不忍睹:2011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比2010年分別 下 降48.66% 和72.84% ;按年報2011年淨利潤7.76億元,2012年報尚未出,但已預告淨利 潤 為 -4.9億 元 左 右 ;2010 年、2011年,及2012年前三季度當期應收賬款增加額和當期營業收入之比分別是24.86%、27.72%、35.75%,應收賬款絕對數更是驚人,2012年三季度末已達132億元(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才36億元)。

華銳風電發行價就是其歷

史最高價,複權計算2013年3月8日收盤價是上市開盤價的27.81%,發行價的26.88%。業績和股價下跌,也許有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周期波動因素,但如此業績和股價表現如發生在海外資本市場,幾乎肯定引發民事集體訴訟。逾五分之一的利潤差錯,不管目的和原因,已使問題性質改變。投資者沒看到資本市場真正的奇跡,希望能看到有效的監管。

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官員

經常四處演講、反複保證、耐心啟發、苦口婆心,為A股一級市場的發行,二級市場的交易,以及衆多的制度安排操碎了心,“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但效果似乎不理想,為何?絲毫不懷疑他們的動機和能力,但總覺得缺點什麼。歹人橫行、陷阱四伏的江湖不是最可怕的,怕得是看不到匡扶正義的力量。望監管部門官員學文件、談法規之餘看看《水滸傳》,“自信一身能殺虎,浪言三碗不過崗”,學武松打個老虎讓大家瞧瞧,給江湖些許久違的生氣。

王蘭為財新網博主,投資業者,

本文有刪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51

歷史一再重演:比特幣處於泡沫破裂的“恐慌”階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77

在阿里巴巴上市大漲之際,比特幣也與貴金屬,以及中概股等一樣遭受打擊。.

我們先看看比特幣走勢小周期:

3

再看看比特幣大的走勢周期,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圖形很有意思:

1

是不是覺得這張圖有點眼熟?

那麽,我們再看看 Jean-Paul Rodrigue的泡沫發展階段經典圖形:

2

對比兩張圖,你會發現,比特幣價格現在可能處於“恐慌”階段了。

《金融時報》的Izabella Kaminska稱,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預計比特幣末日將臨。那些將比特幣價格推升至1124.76美元高點的因素,也會同樣將比特幣價格推向價格底部。

這些影響比特幣價格走勢的力量包括:當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時候,比特幣不會被過度產出;同樣的,當比特幣價格或需求崩潰的時候,比特幣的產出也不會收縮。

那麽,投資者是怎樣著迷這種妄想的喜悅的呢?當然,這是老生常談的故事,關乎輕浮、非理性繁榮、異想天開,以及相信免費的午餐是真實存在的(如相信蘇格蘭獨立後會采用比特幣作為貨幣)。

在目前美聯儲收緊政策言論之際,購買比特幣也是不理性的,是一種糟糕的資產配置選擇。

當然,一些資金充裕的VC和比特幣“信徒”仍然會投入更多的錢來捍衛比特幣之夢。但是,比特幣現在處於指數式暴跌的邊緣。還是把資金和時間留給比特幣“夢二”開始的時候比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45

希臘債務談判未達成協議 下周一再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63

本周三舉行的歐元區財政部長會議上,就救助問題希臘左翼政府代表未能與其它國家代表達成一致協議,但稱將在下周一的會議上繼續對話。

歐元區19位財長自希臘新政府上臺後首次舉行會議,本次會議持續了7個小時,直到布魯塞爾當地時間周四淩晨才結束,據路透社報道,歐元集團主席迪塞爾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稱,“現在尚無實質性的結論可以分享。問題不在於措辭而在於進展程度。”

他表示,本次會議就延長希臘援助計劃進行了討論。接下來的進程中需要達成政治方面的一致。還將於下周一進行進一步會談。

不過希臘財政部長、也是本次談判的希臘代表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 )稍顯樂觀,他表示“與歐元集團進行了很好的協商,希望可以在周一達成定論,結束會談。”

瓦魯法基斯稱,此次會議目的不在於達成協議,僅是一次討論。對紓困救助並未發揮作用做出了解釋。周一若想達成協議,需要做出很多讓步。

他還表示,希臘”絕對不會“退出歐元區,也從未受到來自歐盟夥伴國的威脅,但永遠不會延續目前的救助計劃。

上述消息公布後歐元走低、標普500指數期貨漲幅收窄,原油價格回升。

以下是一組本次會議現場的照片:

1000 (1)
希臘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右)與歐元集團主席迪塞爾布洛姆(左)

下載
IMF主席拉加德與瓦魯法基斯

下載 (1)
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與瓦魯法基斯

1000 (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85

人大代表蔡繼明:請不要一再給專車扣上“非法營運”的帽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1/149318.html

\黑馬說:在牌照管制下,現有的出租車運營模式在損害著國家、司機和乘客的利益。移動互聯網叫車平臺把社會的力量動員起來,正在改變這種局面,它甚至是一種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的革命。人大代表蔡繼明要為新技術正名。

文 | 蔡繼明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 | 鄒蔚 



長期以來,出租車行業有目共睹的現狀是:富了老板、肥了官員、虧了國家、苦了司機、坑了百姓。從2002年著名記者王克勤深度調查揭露北京出租車行業黑幕,到朱镕基、溫家寶兩任總理承諾進行出租車行業改革,至今十余年出租車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同時全國各大城市出行難、打車難問題日益成為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常態,嚴重影響了居民幸福指數和社會生產效率。

自2013年起,一場由移動互聯網技術掀起的城市出行方式變革在全國悄然興起:2014年的打車軟件補貼大戰深度改變了上百萬出租車司機運營和上億城市居民的打車方式,也給一直以來鐵板一塊、始終未能邁出實質性改革步伐的出租車行業吹來了一陣清風。2014年下半年,繼快的打車、滴滴打車之後推出的互聯網專車業務,以遠高於傳統出租車的硬件設備和服務水平快速被廣大城市居民所接受,也給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改革打了一劑強心針。

建議政府借助當下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快速實現城市出行領域的互聯網化和市場化,徹底解決長期困擾城市發展的出租車行業壟斷問題和出行難問題,從而為未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打下夯實的基礎,使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發生實質性改善。

一、  打破出租車行業壟斷性特許經營制度迫在眉睫

2015年新年伊始,遼寧省沈陽市發生嚴重的出租車停運事件。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類似的停運事件先後在內蒙古包頭、廣東清遠、陜西寶雞、安徽黃山等地接連上演。在過去的數年、十幾年間,同樣的出租車罷運事件層出不窮,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一方面,出租車司機收入微薄,不滿從業現狀,另一方面,老百姓“打車難”的抱怨與日俱增。這充分表明出租車行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亟待政府著力解決。作為與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的出租車行業和城市出行領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聲中,沒有理由成為最後堅冰一塊的“特區”。



二、對專車等互聯網出行模式創新的鼓勵應當落實到具體政策上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與各種應用的使用、普及,互聯網打車軟件的橫空出世、“專車服務”等全新的出行理念和技術手段的革新,新的技術手段在為廣大乘客帶來重大利好的同時,也刮起了顛覆傳統出行方式的旋風。作為新生事物,互聯網打車軟件契合了當前人們日漸更新的生活、出行、消費方式,類似快的一號專車、滴滴專車等新興互聯網專車服務在車輛硬件、司機服務水平、安全技術監控條件以及保險理賠制度上都遠遠高於傳統出租車。

然而,這樣受到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服務卻屢屢遭到各地方交通執法部門的“嚴打”,被扣上非法營運的帽子。一方面地方交通執法部門對出租車行業因壟斷造成的供給不足、服務低劣、黑車橫行(據統計全國黑車超過200萬輛,接近出租車的兩倍)等問題長期視而不見,卻對車輛、服務、技術和安全性更高的互聯網專車進行針對性執法,阻撓人民群眾選擇更加符合自身出行便利的服務,強迫大家去忍受出租車惡劣的服務或乘坐毫無組織和管理的黑車,這恰恰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批評的“為官不為、懶政怠政”行為。

因此,為互聯網專車等技術驅動下的新興出行方式正名,並創造有利的制度環境,使其在陽光下健康發展,不僅能為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難問題提供可能,同時也將為其他領域的改革提供新的樣版。

三、具體建議

針對當前我國城市出行現狀,為了廣大人民群眾能享受到更舒適、便捷、安全、實惠的出行體驗,特提出如下建議:

1. 將政府職能由出租車行業管制和審批者轉向服務和監督者,改變對出租車行業的行政計劃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出租車行業的傳統管理方式是通過出租車公司對司機進行組織、調度和日常管理,政府相關部門並不直接面對車輛和司機。這種以審批為關鍵的管控方式,有著極為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色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計劃經濟色彩明顯的傳統出租車行業管理機制暴露出越來越多的體制弊端和危害,其造成的結果是老百姓抱怨打車難、出租車司機抱怨收入底,且所有怨氣最終都指向了政府,而出租車公司卻成為了暴利行業。

傳統的出租車運營管理機制有效簡化了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僅是審批給出租車公司運營執照,而管理司機、車輛,以及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滿意的出行服務的責任也相應推給了出租車公司,有著明顯的“惰政”嫌疑。因此,改革出租車行業首先應從改革政府角色入手,徹底改變單純審批牌照的單一管理模式,而更多轉向監管出租車從業者和經營企業,並為之提供相應的政策環境。

2. 打破出租車特許經營的行業壟斷,實行真正的市場化運營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出租車行業的政府管制行為主要包括出租車的質量管制、數量管制與價格管制。這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某些出租車企業的行業壟斷,因為在總量控制和出租車特許經營制度下,出租車行業沒有實現充分的市場化。憑借總量控制和出租車特許經營制度,出租車特許經營權成了出租車公司手中的稀缺資源,出租車司機和消費者都處於弱勢。這其中,運營牌照的審批是現行出租車運營機制的核心,我國幾乎每個城市都由政府部門控制出租車運營牌照的總量控制。因此,這帶來的必然結果是,出租車運營牌照的價格高企。據媒體報道,上海出租車牌照轉讓價格一度被炒到50萬元以上,沈陽的出租車車標價格上漲到80萬元,仍供不應求。

此外,出租車價格也實行政府管制,政府定價,沒有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推動出租車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就是根據車型、駕駛員素質與服務水平、上下班高峰期、油價浮動等多方面因素,由市場競爭形成出租車數量的有效供給和均衡價格。

3. 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的優勢,實現城市出行領域的互聯網化和市場化

僅僅在2012年才成立的快的打車、滴滴打車等互聯網打車軟件,憑借革命性的互聯網思維、借助移動互聯技術,以高效、快捷的特點精準對接老百姓的出行需求,為老百姓提供了快速、便捷、舒適、安全的出行體驗。據媒體報道,截至2014年12月,我國打車軟件累計賬戶數量達1.72億。

打車軟件的一個特色服務是“專車”。在2014年10月開始,互聯網“專車服務”快速發展,極大地沖擊了傳統的城市出行方式。在這背後,體現的正是城市公共出行的旺盛需求和差異化發展趨勢。根據媒體報道,互聯網專車具備以下功能:

 1)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提供動態的運能供給,解決人民群眾打車難、出行難問題;

 2)能夠為不同群體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的出行服務,例如為有孩子的乘客提供兒童安全座椅、為殘疾人提供專業設備、為商務人士提供高端商務車型等等;

 3)能夠將大量閑置的交通資源利用起來,包括租賃車輛和社會車輛,同時避免道路資源和停車資源的浪費,提高整個社會資源的使用效率;

 4)能夠促進就業和環保,據統計未來專車可以創造2000萬工作崗位,同時大大減少公車、私家車的購置和使用;

 5)能夠從根本上擠壓黑車的生存空間,同時促進出租車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

 6)能夠通過技術手段為城市交通部門的決策和日常工作提供龐大精準的數據支持和分析依據。

“專車服務”的異軍突起生動地表明,現在公眾的出行需求遠未被滿足,尤其是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還存在巨大的缺口。當前,圍繞各類“專車服務”還存在不少爭議,但簡單的禁止、取締、打擊無助於我國出租車行業的改革。“專車服務”帶來的主要啟示是,如何把“出行的人”與“有車的人”通過合理方式連接起來。政府作為監管部門,應建立打車軟件、“專車服務”的市場規範,整合閑置運營資源,在合理的政策監管規範下,完全可以嘗試開放社會車輛資源(前期可以嘗試在部分城市進行試點),讓社會車輛通過交管備案、考核等審核機制,加入到城市出行體系中。

4. 大力支持專車等新生事物的發展,並為其創造健康的發展環境

盡管各地交通部門紛紛給互聯網專車扣上“非法營運”的帽子,但是廣大人民群眾並不買賬,輿論也堅決地站在了市場和創新企業的一邊,這說明地方交通部門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在2015年1月由於全國多個城市粗暴地打擊專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引發了一場持續半個月之久的出租車改革和專車合法化的全民大討論。最終,國家交通運輸部公開表示,“專車”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化需求有積極作用,並明確承認由租賃公司提供具備租賃資質的車輛、由勞務公司提供駕駛員代駕服務,由互聯網信息平臺進行信息撮合提供給消費者的專車服務是合法的。

然而,專車問題並未因此而得到根本解決,首先,由於交通運輸部只是做了一個聲明性的表態,並未下發具體文件和政策條令,各地方交通執法部門仍然可以以現有法律政策沒有更新為理由繼續打壓符合交通運輸部聲明中標準的“合法專車”;其次,由於租賃行業長期和出租車行業一樣存在嚴重的計劃經濟痕跡,同樣是一個牌照數量高度管制的行業,許多租賃公司因為拿不到牌照,為了生存和發展只能采取社會車輛掛靠的形式獲得車源,隨著專車的逐漸發展,合法的運能必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如果不破除租賃行業的牌照數量管制,使其從審批制轉向備案制,讓符合安全標準的社會車輛可以合法租賃,其結果必然會重蹈出租車行業的覆轍,而專車也將一直被扣著“非法營運”的帽子,無法在陽光下健康發展。

政府的作用在於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可以提供質量最優、價格最合理的服務市場,而不是以自己便於管理為出發點,甚至人為地提高社會的交易成本、限制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為既得利益者提供保護傘,從而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租車公司的整體性盈利、無淘汰機制的現狀和租賃行業的管理混亂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政府的角色發生了錯位,不合理的管理體制扭曲了出租車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真正放開城市出行的市場,在互聯網技術下實現“共享經濟”,讓社會車輛和更多的社會資源可以光明正大地參與到城市出行服務當中,這既是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也是切實解決目前國內各大中型城市交通資源匱乏、出行日益困難的根本路徑。


本文為作者投稿,不代表本刊觀點,如需轉載或有疑問請聯系微信號heimage0001。


一再痛心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974008

  由於思維的不同,朋友一再讓我痛心不已。

  話說朋友一月二十九日以1.8元買了十萬股中國中治(1618),次日最高只見1.84元,朋友自然嫌賺得太少,不會獲利。

  豈料隨後大市大跌,中國中治跌至低見1.53元,朋友賬面損失了兩萬七千元;昨天中國中治最高曾經升至1.86元,我一再致電朋友勸她先行獲利。

  「別忘了妳於1.8元買入之後曾經跌至1.53元,賬面虧損了兩萬七千元,也既是說妳當日買入的決定是錯了,既然錯了就要認錯,假設今天妳於1.85元先行獲利,表面上來說妳只賺了五千元,可是若以原本虧損兩萬七千元計算,一來一回妳已經『拾』回三萬兩千元了!萬一賣錯了,一賣卻繼續上升也不要緊,妳頂多是少賺了,反正沒有虧損呀!」我是如此的勸說朋友。

  可是在朋友的立場來說,她可能只想到只賺五千元那麼少,哪能滿足?

  結果今天中國中治跌至了1.78元收市,朋友的賬面上又出現了兩千元的虧損。

  假設朋友昨天肯吃點虧,於1.85元少賺點獲利的話,今天於1.78元隨時可以回補,已經套了七千元;偏偏朋友渴望中國中治能夠突破1.85元而賺得更多,結果反而要再次「捱」價。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另一位朋友的身上;前天朋友以0.077元追了五十萬股僑雄(381),一追昨天又跌至0.064元,賬面損失了六千五百元;今天僑雄曾經高見0.077元,我一再以相同的理由勸說他先行打和賣掉再說,他也是一樣無種於中,結果尾市僑雄又跌回0.074元,暫時又要「捱」價了。

  我深知朋友可能又是收到了什麼「內幕消息」之類而來追入僑雄,可惜朋友不明白買入此類莊家股的風險,隨時有錢不賺反而出現大虧損,可是,我又能如何說服他獲利呢?

  一般人的想法是我賺得太少了,為什麼要獲利?我的想法卻是本來賬面上虧損了多少多少,如今「拾」回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先行脫身?

  正是這一不同的思維,一再讓朋友們錯失脫身的良機,須知機會一失,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脫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46

三一再擴金融版圖 “少當家”上位挑頭

8月1日晚間,三一重工(600031.SH)發布公告稱,中國銀監會批複同意籌建湖南三湘銀行,銀行類別為民營銀行。批複要求籌建組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籌建事宜,自批複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

公告稱,中國銀監會批複同意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南三一智能控制設備有限公司、漢森制藥(002412.SZ)、湖南省邵東縣新仁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認購該行總股本18%、12%、15%、12%股份的發起人資格。根據三一重工此前公告,三湘銀行擬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億元。

這是三一集團及其旗下公司(以下統稱“三一”)在金融領域的又一次擴張。

值得註意的是,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三一創始人、實際控制人梁穩根之子梁在中是將成為三一金融板塊的實際挑頭人。

圍繞主業的金融版圖

事實上,三一在金融領域已經布局多年。

2010年,三一對外宣布正式進入金融業務,成立三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三一汽車金融”)。這家公司於2010年10月獲中國銀監會批準開業,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汽車金融公司,註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其中三一集團出資7.4億元人民幣,出資比例為92.5%。官方稱,“主要面向工程機械行業提供金融服務,業務品種涵蓋貸款、租賃、保險、信托等眾多領域,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並在全球各個市場形成各具特色的金融產品、服務和業務模式。公司將從國內起步,逐步擴展到美國、德國、新加波、印度、巴西、南非、沙特等地。”

2012年,三一開始籌劃布局保險業,最終發起設立久隆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久隆保險”),占股20%。這家註冊於珠海橫琴的公司號稱“中國第一家基於物聯網的保險公司”,已於今年3月開業,日前號稱保費收入已經突破千萬元。

三一集團去年10月還在北京投資成立了明照資本,宣布該基金專註於工業4.0領域和物聯網方面的投資,計劃三年內投50個項目。

根據三一官方對外的公開信息,目前,三一集團旗下控股或參股了三一孵化器、三一天使投資基金、明照資本(VC)、三一投資(PE,籌建)、三一汽車金融、中宏融資租賃、久隆財產保險、互聯網金融(籌建)、湖南三湘銀行(籌建)等,金融板塊業務的累計資本金超過100億元,中期發展目標是5年內凈資產增加至300億元、管理資產超過2000億元、年實現利潤超過30億元。

通過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三一的金融業務都圍繞的核心目前還是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三一目前的主業。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此前曾談到,三一並沒有進入企業整體戰略調整,而是“實體經濟做到一定規模後,和金融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進入金融業,在未來對實體經濟發展都是一種補充和支持。

“少當家”上位主導

不過,向文波的解釋似乎並不能掩蓋三一的金融野心。

從已經開展的金融業務來看,加上即將籌建的商業銀行,大的金融業務類別中,目前三一只有券商業務沒有涉及。

毫無疑問,金融將成為未來整個三一份量極重的板塊,梁穩根對此也十分看重。因此,誰來統領它,頗值得關註。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根據內部分工,梁穩根之子梁在中已經明確分管整個金融板塊,成為大“三一金融”的實際挑頭人。

作為三一創始人梁穩根的獨子,梁在中擁有英國華威大學計算機與管理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在回國後曾被其父安排從公司車間一線做起,現為三一重工董事、高級副總裁。

據接近三一的人士介紹,相對於實業,梁在中對金融、投資的興趣和熱情更高,“畢竟目前的主業都是父輩們已經搭建好並且已經很成功了,年輕人可能更希望在一個新的領域有所作為,來體現自己的能力”。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梁在中在三一汽車金融擔任董事,在久隆保險擔任副董事長,並是明照投資的合夥人。《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接下來,他還將擔任一個重要職位,就是未來三湘銀行的董事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61

一再犯錯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9485691

  上星期三,小孫於1.27元追捧NIRAKU(1245),翌日在港股大跌逾三百點之下NIRAKU一開市曾經高見1.32元,我立即催促她走貨,可惜她沒有即時醒悟過來,仍然渴望於1.34元「食糊」,結果錯失了走貨的良機,今天反而卻害怕得於0.96元止蝕,由贏變輸。

  「妳一再犯錯,真是拿妳沒辦法,NIRAKU炒的是日本通過開賭場的概念,人家是『好消息出貨』,妳卻去趟這番渾水,結果又損手了。記得上一回大鳳於0.017元跑去買中建罝地(261),我已經勸她忍手,她真幸運,當晚傳出『仙股大王』擬入股,次日我叫她趁好消息於0.019元出貨,妳卻於0.019元去追貨,結果又是損手離場,妳就是沒有法子改變自己的缺點,一錯再錯。」對於小孫,我也只能如此「教訓」她了。

  「妳瞧中國賽特(153)?十一月一日我有朋友可能是看了專欄的介紹於0.6元買入,豈料隨後其股價跌至0.55元水平橫行了個多月,上周二突然以0.52元配股給豐盛(607),股價即時抽升至0.65元,我乘機叫朋友出貨,結果於0.64元成功脫了身,要是當時一見有好消息而捨不得賣的話,今天又跌至0.55元了。」我繼續不斷用現成的例子給小孫「補課」:「妳瞧瞧今天的中國金控(875)?今天宣布以0.154元配股去收購新鮮產品分銷及批發業務,股價曾經抽升至0.203元,現在已經跌回了0.188元;再如天順證券(1141),今天宣布或獲民行(1988)的附屬公司民生商銀入主而曾經飆升至0.246元,現在已經跌至0.207元了;妳又看看明輝國際(3828),正式落實了派發0.2元的特別股息,股價反而大跌0.1元而收1.18元。假如今天早上妳一看見這些好消息就來搶貨,豈非「隻隻中--伏」?所以說呀!見到好消息千萬不要衝動,衝動隨時『中箭身亡』。」 

  我的一番話到底能否令小孫有所覺悟?日後有所改變?真是天曉得!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96

觀察 | 增長放緩 無印良品想憑一再降價爭取更多中國客

如果上周末你去逛過無印良品(MUJI)的店鋪,就會發現不少商品標上了“新定價”。據記者粗略統計,這些商品基本是無印良品的主推的泛家居類產品,降價的幅度少則5%,多的可達20%。

這已經是這家公司從2014年來的第六次調價。這樣的調價頻率可謂頻繁。

降價顯然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早在這家公司初入中國之時,產品的價格就被一些了解該品牌的人士認定為“虛高”。一些人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在日本,無印良品其實就是一個“雜貨鋪”,到了中國卻被炒作成了一個販賣生活方式的品牌零售商。

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本直幸也表達過同樣的意思,他解釋幾次(向下)調價是因為最初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其給到工廠的訂單規模較小,所以單價也相對較高。但隨著10余年來的發展,公司對銷售商品的需求量增大。換而言之,訂單量增加促使了代工廠以更低整體價格為之生產加工,這也最終降低每件產品的成本。

再者,一些外部的政策也起到了作用。比如,無印良品的化妝品品類,基本上都是進口的,但由於數次的進口關稅調整和減免,涉及到的相關商品的價格也隨之變化。

回顧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發展並不算是一帆風順。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的最初今年里,這家公司每年僅以個位數的速度在開店,但到了2012年後,“高人氣”讓無印良品成為各大商業地產商的“座上賓”,開始加速擴張,截止到2016年年底,在內地開出了200家店鋪。

但瘋狂開店背後亦是這家公司需要付出的“代價”。日本企業一貫較為保守、謹慎的經營策略此前被一直無印良品奉行著。這家公司甚至制定了“開店基準書”,其評估內容包括市場(面積、零售營業額、人口、年齡比例、收入差距等)、商業設施評估(車站位置、停車位數量、租戶數等)、店鋪(面積、無印良品會員網、配送等)三大類20余個項目,員工按照客觀數據給出評分進行判斷,達到標準才批準開店,以保證其門店的盈利能力。

不過,這一策略在公司意識到中國市場蘊藏的巨大商機後開始有所松動及變化。這波開店潮之前,最初該公司在內地所有的門店收回投資平均只要15.9個月。但如今這樣的周期無疑要被拉長了。一些行業人士判斷,正常情況下,一家開在商業中心、位置尚佳、面積不算小的新店(除非有免租、裝修補貼等特殊情況)正常的成本收回運營成本需要兩至三年的時間。

在加速開店的背後,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增長反而是放緩了。雖然依舊在增長,但根據其母公司最新披露財報業績顯示,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去年三季度可比銷售僅獲得了0.8%的增幅,比前兩個季度增幅明顯放緩,此前兩個季度可比增幅分別為4.7%和5.4%。這還是在其在中國內地市場三季度凈增23間店鋪的情況下。

即使如此,無印良品顯然還是想爭取到更多的中國顧客。畢竟中國市場的營收現在已經在無印良品整體的銷售中占據不小的比例。2015財年,公司的東亞事業部(指韓國,中國)的營收達830.45億日元(約合43.14億元人民幣),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為27%。而中國方面,僅內地營收約為498.67億日元(約合25.9億元人民幣)。

山本直幸在去年年末開出第200家新店的時候宣布,2017年無印良品會有兩次的新定價活動。

但也別高興得太早,因為不同於其“老鄉”優衣庫部分產品的本土化生產本土化銷售,無印良品的商品即使是在中國生產,他們依舊還是會運去日本然後再發回中國進行銷售,由此產生的供應鏈管理、配送運輸以及關稅的費用增加了成本。這讓人覺得多此一舉,但實際上,他們確實是那麽做的。這樣的做法讓這家公司顯得不怎麽“靈活”,當然他們也許在未來會做出些許改變。

畢竟,若想在海外市場深耕計劃繼續開店擴大規模的話,如果不做出一個長期的、整體價格策略的調整,每次“小打小鬧”地將部分產品進行的階段性調價到底能為品牌吸引到多少顧客?

撇開那些文藝情懷不談,離開一二線城市追求生活方式的都市青年,打算吸引其它中小城市的消費者,價格定位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類似於無印良品經營模式的眾多本土連鎖品牌店在這幾年當中都在遍地開花,那麽無印良品應該清楚靠什麽與這些品牌商去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