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7歲進入劍橋, 阿爾法圍棋之父被稱為地球上最聰男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3/154669.shtml

導讀 : 哈薩比斯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1976年出生,父親希臘人,母親是新加坡華人。

互聯網之父 Web(WWW)創始人說

他是地球這個行星上最聰明的人

昨天,我們人類代表李世石又輸了

連輸兩場

真是讓鏟叔心碎

李世石投子落敗時的棋局

人機大戰還有三場

雖然最後結果暫時還沒有定論

但是鏟叔對歐巴還是比較沒有信心的

其實說到圍棋

鏟叔真的是一竅不通

但是賽場上的一個小細節卻引起了鏟叔的好奇

看這照片

李世石前面的國旗是韓國國旗

AlphaGo前面的國旗卻是英國的

但谷歌是美國的呀

經鏟叔查閱大量資料

終於發現其中奧秘

制造AlphaGo部門

是位於倫敦的的“Google DeepMind”

這是一個英倫風十足的公司

這個公司原名叫做“DeepMind”

在倫敦成立

專門研究基於神經網絡的人工智能系統

2014年被谷歌以4億英鎊收購

改名“Google DeepMind”

而這個部門的老大就是鏟叔今天想要講的主人公

“AlphaGo之父”的傑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

如你所想

哈薩比斯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1976年出生

父親希臘人,母親是新加坡華人

(有華人血統,鏟叔真替他驕傲)

他從小被稱作神童

1980年,哈薩比斯4歲,開始下國際象棋。

1984年,哈薩比斯8歲,靠自己得來的比賽獎金買了一臺電腦。

1989年,哈薩比斯13歲,獲得國際象棋大師頭銜。

1991年,哈薩比斯15歲,連跳兩級之後,提前從高中畢業。

1993年,哈薩比斯17歲,依靠自學編程開發的遊戲,獲得一個遊戲設計比賽的亞軍,進入頂尖遊戲公司“牛蛙“(Bullfrog)實習。並參與開發了在全世界賣出幾百萬個的虛擬遊戲《主題公園》。同年,傑米斯考入劍橋,學習計算機專業。

1997年,哈薩比斯21歲,從劍橋畢業。

1998年,哈薩比斯22歲,成立了自己的遊戲公司(Elixir Studios),這個遊戲公司發布了包括《革命》和《魔鬼天才》這樣風靡一時的遊戲,每款都能賣出幾百萬套。

1999年,哈薩比斯23歲,第一次參加了“智力奧林匹克運動會”,接下來哈薩比斯連續參加了4年,贏了5次。

2005年,哈薩比斯29歲,他關閉了公司,因為他認為:“在巨型遊戲公司掌控的市場上,獨立遊戲開發商沒有持續革新的余地。”然後他走進倫敦大學學院開始攻讀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並專心研究負責記憶、學習、空間導向的海馬體。

2007年,他的一項關於“海馬體受損也會影響規劃未來”的研究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突破”。

2009年,哈薩比斯連33歲,取得了腦科學博士學位,並依靠自己在遊戲設計上的成就,被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協會的成員。

2011年,哈薩比斯35歲,被遊戲、計算機和腦科學三重武裝起來的他,為制造模仿大腦的計算機系統——人工智能成立DeepMind Technologies。

但成立之處的DeepMind一直很低調

直到2013年12月

DeepMind高調亮相

一次業界領先的機器學習研究大會

當研究人員展示他們

可以“自己玩遊戲”的軟件時

全場驚艷

事先不給軟件任何有關如何玩遊戲的信息

只是提供給軟件控制器、顯示器、遊戲得分

並告訴它“盡可能得高分”

程序自己便通過不斷地試錯

最後成了遊戲高手

這種技術背後

是通過大概模擬神經元的網絡來處理數據

在DeepMind上場之前

沒人想到現階段能做到這種程度

一個月後

谷歌以4億英鎊收購了DeepMind

哈薩比斯從中凈賺約8000萬英鎊

再後來

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人機大戰”

來自DeepMind的AlphaGo連續兩場

打敗了世界最頂尖的圍棋選手

3月9日哈薩比斯賽後激動發推

“AlphaGo贏了!登月成功!為我們的團隊感到驕傲,向同樣表現出色的李世石表示敬意。”

眾多網友紛紛留言

“恭喜你和整個團隊,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夢想成真!”

“這的確是一場具備里程碑式的勝利,就如同1997年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那場經典戰役一樣。”

“AlphaGo是人工智能的珠穆朗瑪峰。”

“這麽厲害,已經攻陷了人類最複雜的智慧有戲,下一步要向攻陷人類情感方向發展了嗎?”

“現在,我真的相信機器自身的深度學習能力了。”

“恭喜!......但是我很震驚......你是一個魔鬼!”

比賽還在繼續

這個一個年僅40歲的天才

未來將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驚喜

值得整個世界

共同期待!

要相信,這世上真的有天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052

阿爾法狗的勝利,摩爾定律的終結:關於科技的 3 個啟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6/154710.shtml

導讀 : 再也沒有一個「定律」去指引大家按部就班地升級,這種確定性正在被逐漸消除,迫使人們追尋新的思路和手段。

1

阿爾法狗與 iPhone 6

2014 年 9 月,蘋果發布新手機 iPhone 6。全球手機用戶都準備好了鈔票和腎。

然而在 iPhone 6 現身後,許多人一眼瞄到的是那個凸起的攝像頭:

2

有人感到很惱火:這是什麽玩意兒?我不能接受那一塊凸起的攝像頭。喬布斯要是還在,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為了更好的手感,蘋果把 iPhone 6 做得非常薄,再搞個圓弧形的屏幕和機身邊緣。至於手機是不是容易滑倒馬桶里,他們才不在乎。但把手機做得更薄是一件難事,把攝像頭做扁更難。突出的攝像頭有複雜的電子原件:

3

為了手感和外觀可以做薄手機,但相機的成像原件需要一定的空間,否則照片的質量無法保證。於是,蘋果這家極度重視用戶體驗的公司做了這個突兀的攝像頭,讓無數的處女座和完美主義者茶飯不思。你想要不突出的攝像頭?去買個厚一點的手機吧。

其實還是有辦法的。比如優化鏡頭的光學結構,或者使用折射率更高的鏡片,理論上都能夠把攝像頭做得更扁。但能扁到什麽程度?最終總會到達一個極限值。

2014 年突出的攝像頭是風向變化的開始。2016 年,我們已經在新的風口。

最近 Google 的深度學習計算機 AlphaGo(人稱阿爾法狗)以 4:1 戰勝人類最好的棋手之一李世石,人工智能成為大家口中的熱詞,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被熱烈討論。但問題的另一面被忽視了:阿爾法狗其實是人類發現擁有的計算能力不足後,研究出的解決方案。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以往人們面對許多困難問題時,總有一個終極點子:暴力法(Brute Force Attack),反正有摩爾定律帶來的大量計算資源,那就用這個海量計算能力去碾壓眼前的問題吧。想做出一個能贏人類的國際象棋軟件?用機器來暴力窮舉所有可能的棋局,戰勝人類冠軍的「深藍」電腦不就是這麽做出來的麽。

現在,圍棋棋局的可能數量是 10 的 170 次方,這個數字甚至超過整個宇宙中原子的數量。這麽誇張的複雜性,單憑暴力法已經不可能解決問題,突然之間,計算能力成了人類的限制。

然而,有了 Google 的大量資金在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算法上,阿爾法狗的勝利意味著在現有計算資源掣肘的局面下,通過新的算法可以取得遠超想象的成果。相比起來,暴力法散發著一種原始的氣息。

習慣了的科技進步

過去的 10 年里,我們親身經歷了一波科技浪潮,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變。

習慣了網購,習慣了薄如記事本的手提電腦,習慣了視網膜高清顯示屏,習慣了掏出手機進行簡單操作,就能接到電話並條件反射般說出自己的地址就能有車來接,習慣了吃飯的時候刷一下朋友圈的爆款文章,還習慣了科技公司的新品發布會:從喬布斯開始到現在,沒開過個發布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 CEO。

科技的劇烈發展似乎不像以往那樣刺激了,成為了一種理所應當的事情:理所應當每年都會有更好的手機和電腦,理所應當新的手機和電腦都會更快速性能更好。例如最近的蘋果公司發布會,雖然無論公司還是產品依舊偉大,我們已經沒了那份激動。

4

所以要是我們告訴你,過不了幾年,你的新手機和電腦的性能可能也不會變得比現在好多少了,你會怎麽想?

並不是在誇大。再過一陣,全球半導體行業將正式宣布,摩爾定律很快就要結束它的生命和使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摩爾定律跟我有什麽關系?

摩爾定律是許多初次了解科技行業的人最先接觸的概念。1965年,因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高登摩爾(Gordon Moore)在文章中預測: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每一年就會翻一倍。很快這個預測被大家稱為「摩爾定律」。

5

你能用自己的電腦和手機看小視頻,上網,做 PPT,算財務模型,叫車叫外賣,約這個約那個,電腦和手機都在一刻不停地幫你做運算。這些運算的核心由設備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搞定,也常被叫做中央處理器(CPU)。它締造了現代人的幸福生活。

微處理器是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的一種,顧名思義,是「把一堆電路集成到一小塊薄片上」。這塊薄片上鋪了大把大把的電路開關,用來執行電腦最基本的邏輯:開或關,1或0。這些電路開關是所有現代智能設備的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他們還有個名字,叫做晶體管(Transistors)。

制作微處理器和晶體管需要的最基本材料是半導體,最常用的最經濟實惠的半導體就是矽。所以,微處理器、晶體管和矽是所有現代生活的發源和基石。所以,全球科技中心才會叫做矽谷而不是鈦谷鋁谷。

6

摩爾本人後來將芯片升級的周期修訂為 2 年。1971 年,因特爾發布第一塊商用微處理器 4004。它包涵了 2300 個晶體管,每個晶體管大約為人體紅細胞的大小。從那時候開始,依照修訂後的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每 2 年左右翻一倍。隨後的 40 年,摩爾定律成了科技進步的核心推動力。一年一度晶體管數量的翻倍引起處理器運行速度的翻倍,進而帶來硬件設備性能的翻倍和成本的縮減,進而為更加強大的軟件、系統以及計算提供了可能。

今天,全世界已有 30 億人使用智能手機。你手中的 iPhone 的計算處理能力甚至強於當年 NASA 登月計劃的主計算機。(No offense, Android users.)

7

過去的 40 年幾乎所有行業都被技術改造,源頭是摩爾定律引發的計算能力大爆炸。就連測試核彈爆炸的次數都減少了:因為人們可以利用巨量的計算能力,在電腦上進行逼真的爆炸模擬。

今天,我們在潛意識中認為每年一次的手機升級和產品發布是理所應當的。是摩爾定律讓我們有了這種近乎虛妄的感覺。

摩爾定律不是個定律

然而摩爾定律並不是個定律,它和「牛頓三定律」這種完全不是一回事。50年來,它的成立並不是由於物理上的局限,而是整個芯片行業的刻意選擇和協商。

一直以來,新一代處理器出來後,開發者程序員們搞出新的軟件,這些軟件更充分地利用新設備的性能,也毫無保留地耗盡了這些性能。很快消費者發現自己的電腦和手機卡了。於是因特爾們接著努力,搞出新一代的處理器。

從 1990 年起,每隔 2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會發布一個計劃,他們自己把這個叫做路線圖 Roadmap。每個文件的大意是說:「未來三年我們還跟之前的幾十年一樣,按照摩爾定律走,具體來說是 blah blah blah。希望大家都自律。」就這樣,幾十年來,全球芯片行業所有生產商和供應商聯合起來,跟著摩爾定律走,這是在其他任何行業中都不曾見到的情景。

走到盡頭的摩爾定律

事情出現了變化。半導體行業已經宣布,即將面世的行業路線圖不會再依照摩爾定律。這意味著行業正式公開承認,摩爾定律很快就要結束了。

原因?原因是物理,就像是到一定程度就無法再薄的攝像頭一樣,是早已註定的結局。我們把這個叫做物理邊界,有 3 個問題:尺寸,散熱,成本。

尺寸

人類對尺度的理解能力是極弱的。例如,摩爾定律說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翻一番,這是什麽概念?大多數人無法從直覺上體會到。

舉個例子。1965 年的某一天,小明下決心按照摩爾定律的指引跑步。那麽他面臨的情況是這樣的:

8

兩年之內,他每天只跑一個小型遊泳池的長度:

兩年後,他跑步的距離翻倍:

9

10 年後:

10

26 年後:

11

12

50 年後(也就是 2015 年):

13

1971年,微處理器上每個晶體管的造價是 150 美元,2015 年的價格為 0.0003 美元。1971 年的每個芯片上有 2300 個晶體管,2015 年有 13 億個。早期的晶體管將近有一個手掌大,如今最先進的因特爾芯片制造工藝中,晶體管的尺寸是14納米:

14

實際上,14 納米這個尺寸已經不是你找一個好的顯微鏡就能用肉眼觀察到了。甚至可以說 14 納米的晶體管是不可見的,因為這個尺寸已經小於可見光的波長。

如果摩爾定律繼續生效,下一步會是什麽尺寸?可能 10 納米。如果因特爾要玩命,也許最終會達到 2 納米,也就是 10 個原子並排放的寬度。

到了這個尺寸,人類芯片制造行業的經驗已經不再適用了。這個尺寸屬於量子物理的世界,這個世界有人類無法控制的不確定性,有上帝投出的骰子,還有薛定諤那只不死不活的貓。

15

散熱

尺寸小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散熱。一位業內人士說:「曾經有一段時間日子超美好,那時候只要我們把尺寸縮小,好事兒自然來:芯片的計算能力會提升,能耗也會降低」。然而在 2000 年左右,晶體管尺寸縮減到 90 納米(一根頭發寬度的百分之一)的時候,芯片開始出現過熱的狀況,熟悉行業的人已經知道摩爾定律大勢已去了。

為了解決過熱的問題,芯片制造商采用了兩個辦法:

限制微處理器執行計算機指令的速度(Clock Speed),從而限制了芯片中電子的速度;

將集成電路分成多個核,這樣降低每一個核的功率和發熱。(所以其實你就沒想過,為什麽最近幾年來聽到這麽多「4 核」「8 核」這種莫名其妙又不明覺厲的描述?)

16

這兩個方法非常成功,至少摩爾定律沒有在 15 年前就失效。現在,行業的普遍預計是,摩爾定律會在 2020 年左右結束。

成本

第三個問題是成本。芯片尺寸越小,晶體管越多,對於制造商來說,成本就越高。如今,依照摩爾定律的芯片升級每發生一回,整個生產線,包括所有配套設施,光刻儀器,全部都要翻新。今天一個尖端芯片工廠的造價大約為 70 億美元,業內估計當芯片尺寸到 5 納米時,工廠的造價為 160 億美元,幾乎是因特爾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如果翻新的成本高於可能的收益,傳統的微處理器升級就停滯了。從經濟角度看,摩爾定律已經結束了。

摩爾定律失效意味著什麽

摩爾定律失效,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芯片生產廠商,還包括其他所有在過去幾十年內被科技潛移默化影響的行業,以及所有享受到科技便利的普通人。所有對未來有遠大暢想的人,無論考慮的是人工智能、增強現實還是無人駕駛汽車,都要考慮這個問題。

Peter Thiel 有句名言說「我們多年前暢想的是會飛的汽車,但我們今天卻只擁有讓你輸入 140 個字的輸入框」。言下之意是我們期待的是足以影響現實生活的深層技術進步,但獲得的卻是一點線上的娛樂生活方式。

公平地說,雖然我們沒有看到 Peter Thiel 呼籲的那個層次的科技進步,現實生活還是獲得了極大改善,今天我們已經不能想象一個沒有科技支撐的生活方式了。

有趣的是,雖然科技的飛速進步的原始驅動力是摩爾定律,但更加吸引人註意的是軟件行業。

Peter Thiel 認為「140 字輸入框」屬於比特的進步,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而「會飛的汽車」是原子的進步,也就是人們對現實物理世界的駕馭。他認為我們已經看夠了互聯網和軟件的顛覆性,人們需要把一部分力量用在改善現實世界中。這是他自己的堅持,也是他做成如此多成功投資的重要原因:

17

有趣的是,所謂比特的進步,說到底卻是由摩爾定律推動的,後者仍然是原子的進步,但人們往往忽略這一點,將目光集中在互聯網上。美國的科技圈對這一點更加先知先覺。尤其在最近五年來,中美兩國科技圈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能夠清楚反映這一點:在國內,人們更多會去談「互聯網」,而不是「科技」。國內說「互聯網金融」,美國說「科技金融(Fin-tech)」,國內說「O2O(Online-to-offline)」,美國說「按需經濟(On-demand Economy)」。

現在,我們總結出 3 個目前科技行業認同的解決辦法。這些辦法也是未來行業發展最重要的 3 個趨勢。

軟件行業的革新

暴力法的盛行其實是一種奢侈。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樣,何不用暴力計算去碾壓問題呢?反正有摩爾定律在,不愁機器性能不夠,而且用不了多久更加強大的設備又要出現。這是摩爾定律帶來負面心態,也造成了軟件開發的浪費和低效。在經濟上這很劃算,雖然我的代碼實現很糟糕,但沒關系,可以湊合著用啊,過兩年有了新設備就好辦了。

長期來說這不是好事。因為這樣看技術的進步更多是摩爾定律帶來的更強計算能力、數據存儲技術和網絡帶寬,軟件和算法則相對滯後。

摩爾定律的終結意味著我們可以迎來軟件行業的新時代。更多的資金和腦力會被用在像阿爾法狗這樣的東西上。有了資源投入,我們很快會迎來更高效的編程語言、編譯系統和應用設計。

我們預計軟件行業會真正迎來它的成熟時期,工程師將更加關註代碼的效率,以及如何更加聰明地利用現有資源做出不可思議的東西出來,例如阿爾法狗。

雲計算

雲計算這個詞似乎都被人說爛了。但在摩爾定律即將失效時,它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必然(回複本公眾號「計算」查看我們的文章《下一代運算是什麽樣的?》)。越來越多的活動發生在移動端:手機、平板、智能手表和其他智能硬件,不僅要求設備更薄,芯片更加微小,而且要求移動設備不發熱、低能耗、省電。

同時,以前的「電腦」是獨立設備,所有計算能力都存在你的主機里面。軟件好不好用還要看你的電腦性能有多少盡量。現在移動設備劇增,越來越多的計算能力被轉移到雲端。雲計算曾經是一個流行語,現在卻同時是科技行業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於是芯片廠商需要考慮的人分成了兩部分:一方面是普通的消費者和他們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再過一段時間,這一部分設備自身的計算性能很可能不會大幅提升了,但通過為需求和應用設計的芯片,可能會更加便攜、省電、易用。另一方面是雲計算的提供商,亞馬遜 Google 微軟們,他們不用考慮太多移動端的問題。對芯片廠商來說,這部分用戶的占比會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受重視。

總而言之,未來幾年過了某一個時間點後,作為個人用戶,你的所有需求都可以通過「設備 + 雲端計算」這樣的模式滿足。你的隨身設備自身的性能不會更強,除非你願意接受更大的設備。

新硬件技術

也可以純粹從硬件找出路。有這麽幾種可能性:

新的芯片架構

全球半導體行業目前的新策略是,他們忍夠了,不打算像以前那樣從摩爾定律出發搞些新的芯片出來,然後陷入那個被新軟件剝削資源,然後被消費者罵,然後推出新芯片這個舊循環。

18

相反,他們會從應用出發,考慮手機、電腦以及各種數據中心的需求,然後向底層延伸,最終確定需要什麽樣的芯片來滿足這些需求。所以會有越來越多具備特定功能的芯片,例如專門用作神經網絡計算、圖像識別、雲計算,或者預先內置各種消費端需求,比如高通的系統芯片(System on a Chip)。

材料科學

有許多備選,例如矽鍺合金(SiGe)和砷化銦鎵(InGaAs),或者設計全新的芯片結構,例如納米管、生物分子、自旋電子芯片。目前來看,難度都很大。

量子計算機

當然並不是沒有其它的選擇。剛才提到的晶體管最終縮小到2納米後,主宰機器性能的將是量子物理。Google 搞的量子計算機 D-Wave 就是想以此為出發點找到全新的範式。到目前為止,無論多麽高精尖的人類計算機,基本原件都是晶體管,相當於一個開關,有兩種狀態:1 和 0,或者開和關。而量子計算機的晶體管卻有3種狀態,0、1 以及「同時是 0 和 1」,或者說,開、關以及「同時是開和關」。

這個「同時是開和關」的狀態是量子物理的態疊加原理(Superposition)。上面提到半死不活的貓就是薛定諤本人所講的例子。顯然,有了疊加態(以及量子糾纏),運算能力會遠超普通計算機,前提是 Google 開發出有實用性的量子計算機。

---

過去 50 年科技的穩定進步很美妙,當定律失效時,未來似乎顯得有些黯淡。我們認為摩爾定律即將失效不意味著科技進步的停滯,而意味著變化本身的性質發生改變。再也沒有一個「定律」去指引大家按部就班地升級。這種確定性正在被逐漸消除,這迫使人們追尋新的思路和手段。下一個爆發性的變化可能會發生在其他任何地方。未來有很多挑戰,但也會更有趣。

所以,摩爾定律的終結不是進步的終結。言下之意是,我並沒有說你沒辦法買到更好的手機了。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矽谷投委會」(id:vscouncil)原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43

優必選稱阿爾法宣傳片遭抄襲 周劍斥機器人山寨虛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698.html

6月14日,優必選創始人周劍在微信朋友圈上發出一款國產機器人視頻,並爆出該視頻抄襲優必選旗下產品阿爾法2機器人美國宣傳片。

“我不知道背後是企業團隊被視頻制作方所騙還是本身為了有意而為之,總之很可笑。”周劍在朋友圈中稱這種做法讓人“啼笑皆非”。

據了解,周劍口中抄襲阿爾法2宣傳片的公司為北京遊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遊爾”),記者對比兩段宣傳片發現在長達4分鐘左右的視頻中,人物、背景如出一轍,只是原來的阿爾法機器人被遊爾最近推出的家庭智能機器人YOBY所替代。

兩份宣傳片部分截圖:左為YOBY宣傳片,右為阿爾法2宣傳片

第一財經記者多次致電遊爾公司官網電話了解情況,但對方電話一直未能接通。優必選公關葉龑表示,遊爾宣傳片由不同公司宣傳剪接拼湊而成,不止抄襲優必選一家企業。事後優必選也與遊爾取得聯系,“他們稱並不知道該視頻素材來源為阿爾法機器人,並稱如果情況屬實,他們感到非常抱歉。”葉龑說道。

據了解,該視頻為阿爾法2去年11月在美國眾籌網站Indiegogo上眾籌時的推廣視頻。優必選表示這是公司美國團隊在去年10月拍攝制作的。

遊爾機器人登記信息

根據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遊爾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註冊資本3000萬元。記者對比兩個品牌機器人後,發現兩者技術並沒有太多共同點。達晨創投投資人任俊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設備上遊爾尚不構成抄襲。“從硬件上看,優必選主要是運動關節與集成技術,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優必選的阿爾法2機器人於今年央視春晚與大疆無人機一同亮相廣州分會場,隨後為大眾熟知。

雖然此次事件是否惡意抄襲尚不明了,但隨著機器人產業興起,山寨之風不斷。“機器人技術壁壘比較很高,因此很多公司往往去山寨其他機器人外觀,核心技術還是沒辦法做到。”任俊照說道。

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07.3億美元,預計2012-2017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4%,到2017年達到461.8億美元。機器人產業迅速興起,加上資本與媒體熱捧,許多初創公司都迫不及待地進入市場分一杯羹,導致行業山寨之風不斷。與無人機產業所面臨的情況一樣,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服務型機器人並不具備明顯差別化,擁有核心技術企業仍在少數。產業入門門檻不高導致市場湧現大量以組裝、效仿為主的企業。

機器人產業的虛火讓大部分廠商產生只要涉及機器人就能受到資本青睞的錯覺,而任俊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資本對於硬件技術門檻屬於中遊的廠商會更謹慎地選擇。“技術門檻不高的企業,(光靠硬件)很難被資本相中。但如果軟件交互做得好,類似於美國Jibo,也有價值,能夠成為市場主流產品,而軟硬件都處於中遊水平則很難獲得市場認可。”任俊照認為,YOBY目前的交互尚未達到Jibo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94

阿爾法狗積分超柯潔 排名躍居世界第一

7月18日,世界職業圍棋排名網站GoRatings公布最新世界排名,谷歌旗下DeepMind的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以3612分,超越3608分的柯潔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連續24個月霸占榜首的柯潔暫時退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據騰訊科技7月18日消息,今年3月,圍棋人機大戰上演,AlphaGo挑戰獲得過14個世界冠軍頭銜的韓國名將李世石,並取得4-1的勝利。

按照GoRatings排名積分規則,如果一名新加入的棋手只贏不輸的話,是不能被算入正式排名的。因此,李世石贏了一盤棋,恰好給了AlphaGo入圍排名榜單的機會。

今年6月,柯潔表示,預計將在年內進行和AlphaGo的圍棋“人機大戰”,不過這場對決的具體時間地點目前尚未確定。雖然AlphaGo沒有再參加比賽,但隨著最近柯潔連戰連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柯潔的積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03

阿爾卑斯山纜車故障 45名乘客可能要在3800米高空呆一整夜

法國阿爾卑斯山的高空纜車於當地時間周四下午發生故障,導致110名乘客被困。據BBC報道,因為營救行動暫停,目前還有45人被困在纜車內。

當地官員稱,周四當天已派出3架直升機救出65名乘客,瑞士和意大利也參與了救援。但由於天色變晚,出於安全考慮不得不暫停營救行動,周五早上6點半左右會繼續進行救援。

高空纜車距離地面約3800米,每個纜車里能容納4人。當局並沒有解釋被困的45名乘客是否需要在纜車中待整整一夜。

纜車公司的負責人稱當局已經與被困乘客取得聯系,乘客都有水和通訊工具。

該負責人稱電纜線因為“不明原因”出現交叉,導致纜車故障,而公司的技術人員還無法進行維修。

發生故障的纜車連接了阿爾卑斯山在法國境內的南針峰與意大利境內的海朋納峰。因為能從纜車上看到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而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80

英國研究人員:基因療法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據新華社報道,英國研究人員10日說,他們的小鼠實驗顯示,基因療法也許能成功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不過,專家們強調,這一發現是否適用於人類尚需進一步研究。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負責研究的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瑪格達萊娜·薩斯特說,他們利用經過改造的慢病毒載體把一種叫PGC1-α的基因註射入小鼠大腦的記憶區域,這些小鼠剛開始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結果顯示,這種療法阻止了小鼠大腦中β-澱粉樣肽的積聚,後者被認為會導致腦細胞的死亡,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緊密相關。

研究人員說,在利用基因療法治療4個月後,這些小鼠大腦中很少有阿爾茨海默病標誌性的澱粉樣斑塊。在有關記憶力的任務測試中,這些經過治療的小鼠與健康小鼠表現得一樣出色。此外,它們的大腦記憶區也沒有發現腦細胞損失。

薩斯特在一份聲明中說:“盡管這些發現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它們顯示,基因療法可能有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潛力。”

薩斯特強調,尚有許多難關需要攻克,但“這個概念性驗證研究表明這種方式值得進一步探索”。

一些未參與研究的專家說,這項研究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但小鼠不能等同於人,所以應謹慎解讀。比如,英國愛丁堡大學認知與神經系統中心臨時主任塔拉·斯皮爾斯-瓊斯說,這項研究只是基於一種疾病模型的很少一些小鼠。“這些結果還需要多種模型能夠重複,還要攻克許多難關,才能知道這種療法是否能用於人類患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80

這次誰來迎戰?“阿爾法狗”明年初複出棋力大增

據新華社報道,AlphaGo(阿爾法狗)團隊成員、歐洲圍棋冠軍樊麾7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阿爾法狗”的棋力在過去半年里有巨大的進步,預計將在2017年初複出下棋,該團隊近期會公布更多訊息。樊麾表示,目前比賽細節尚未確定,包括對手在內的細節都在研究之中。

2016年“阿爾法狗”是圍棋界當之無愧的明星,這個由谷歌DeepMind公司研發的圍棋AI棋力驚人,去年10月5:0完勝樊麾二段,今年初消息傳出後一時引發震動。畢竟,圍棋被認為是電腦AI短期內無法超越人類智力的“最後堡壘”,在此之前即使是最強AI面對職業棋手也難以一戰。

今年3月,“阿爾法狗”和韓國天王李世石的“人機大戰”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註,最終“阿爾法狗”4:1獲勝更令很多職業高手和圍棋愛好者吃驚。同時,很多人對“阿爾法狗”是否會繼續挑戰目前正處巔峰期的中國棋手柯潔頗為期待。

但在“人機大戰”後,“阿爾法狗”進入閉關狀態,而有意思的是,在最近的一些世界大賽中,不少高手開始在比賽中嘗試“人機大戰”中“阿爾法狗”的一些下法,可見“阿爾法狗”在“閉關修煉”的時候,人類高手們也在吸收借鑒電腦AI的下棋思路。

如今“阿爾法狗”宣告即將“出關”,而且明確表示棋力有了“巨大的進步”,不禁讓人再度對“人機大戰”充滿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17

精華制藥:因發生火災 終止收購江蘇阿爾法藥業公司

11月27日消息,精華制藥發布晚間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2016年11月26日決定終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江蘇阿爾法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終止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該公司此前披露的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初步方案為:公司擬采用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石振祥、寧波鼎亮嘉億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 陳本順、石利平、石麗君、宿遷普惠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尹曉龍、萬新強所持  有的江蘇阿爾法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擬向 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主要原因是:本次交易標的公司2016年3月發生火災,根據公司與有關中介機構掌握的標的公司截止2016年9月30日的經營情況及最新狀態,標的公司的生產經營恢複情況與其管理層之前的預計存在一定差距,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 熟,經各方友好協商,一致同意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待標的資產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並穩定後再作考慮,以維護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43

為阿爾法狗打前站?谷歌CEO和創始人來北京和“棋聖”聶衛平下棋

根據微博Google黑板報消息,今天,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來到了中國棋院,觀摩了棋手訓練,還和“棋聖”聶衛平九段及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九段進行了切磋。目前對於他們的訪華行程未知。

而谷歌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曾在推特上公開宣稱AlphaGo將於2017年再度複出下棋。DeepMind是谷歌2014年以4億英鎊(約合4.97億美元)收購的人工智能部門,目前正在打造一系列能夠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智能計算機系統。到目前為止,DeepMind的算法在某些方面已經能夠超越人類,如複雜的圍棋比賽。

上周,2016 Google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在大會上,Google 推出了專門的中國開發者網頁。通過這些網站,開發者可以方便地學習到最新的技術開發資訊,包括Android、Firebase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386

謎底揭曉!橫掃中日韓棋手的Master就是阿爾法狗

1月4日消息, 據CCTV5官微消息,在騰訊野狐圍棋網站上,神秘的Master拿下第59場勝利後,Master賬號突然宣布自己就是AlphaGo,而代替其執子的就是AlphaGo團隊中的黃士傑博士。

黃士傑是人機大戰時代替AlphaGo落子的“人肉臂”,也經常代表AlphaGo團隊發表聲音,Master的操作者承認自己是黃士傑,那麽下棋一方的身份呼之欲出。

從2016年12月29日晚起,一個註冊為“master”、標註為韓國九段的“網絡棋手”接連“踢館”著名在線圍棋網站弈城網和野狐網。截至2017年1月4日夜,master已經斬獲了59連勝,擊敗15位世界冠軍,其中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各自的“當今第一人”柯潔、樸廷桓和井山裕太。

在Master揭開面紗神秘面紗之後,先前敗給Master的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也隨即在微博上表示:“感謝Alphago最新版給我們棋界帶來的震撼,作為一開始就知道真身是誰的我來講,是多麽希望網上的快棋人類能贏一盤。若不是住院,我將用上那準備了一個星期的最後一招...略有遺憾,希望這網絡公測的最後一盤,古哥能發揮出人類的極限水平!@古力”

此前據新華社報道,AlphaGo(阿爾法狗)團隊成員、歐洲圍棋冠軍樊麾去年8月7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阿爾法狗”的棋力在過去半年里有巨大的進步,預計將在2017年初複出下棋,該團隊近期會公布更多訊息。樊麾當時表示,目前比賽細節尚未確定,包括對手在內的細節都在研究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6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