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活得起勁】跟85歲老父環島單車遊 59歲女玩上癮

1 : GS(14)@2016-09-28 05:04:54

爸爸能以85歲高齡,完成環島單車遊的創舉,深深影響59歲的Monita。



爸爸教子女踏單車,很平常吧!但這位爸爸卻是以85歲高齡,完成環島單車遊的創舉,他那份勇於嘗試的精神,深深影響他59歲的女兒Monita。



小時候,Monita的爸爸沒有教過她踏單車。她憶述,那個年代沒有閒錢買三輪車、單車的。她第一次接觸單車是在中學的單車學會,「起初連怎樣煞車也不知道,撞向牆才停下來,然後才學會怎樣煞車。」她笑說,自己不怕跌,就像天生已懂踏單車般,最重要是平衡力。雖然爸爸沒有教過她踏單車,但Monita知道爸爸很擅長踏單車。「經常聽到爸爸說,他怎樣追求媽媽。爸爸是用單車送媽媽上班的,所以我知道爸爸很擅長踏單車。」
Monita爸爸一向很好動,更於去年85歲時,決定參加環島單車遊。「他的決定猶如我的定心丸,爸爸做到,無理由我做不到!」於是,Monita便跟爸爸一同於去年參加環島遊,並順利完成四日的行程。「爸爸說,他一生中最驕傲是完成這個行程,還有女兒同行呢!」今年,Monita的爸爸沒有參加環島遊,但爸爸仍然很支持。「他說,你們多參與吧,趁現在有心有力,能夠玩便玩個夠!」「完成環台遊後,我覺得自己開朗了不少,以前我會做甚麼都驚。現在不會了,有時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齡,最重要是有人邀請,我便會去試。」Monita將於十月底,第二次參加環島單車遊,將會由宜蘭往台中。今次她沒有去年般雀躍,卻多了份平常心,踏實很多,希望以大師姐身份與其他隊員分享多些經驗。她更鼓勵其他銀齡族要多作嘗試,這樣才能發掘自己的興趣。她更參與製作樓梯畫,將環島遊的活力與經歷,畫成圖畫並裝置於巴士上,希望啟發其他銀齡族,發掘自己好動的一面。重溫【活得起勁】系列報道﹕【活得起勁】Gigi不靠遺傳靠媽媽?Keep Young秘笈大公開
http://bit.ly/2csCsBM【活得起勁】銀齡女龍舟隊年過半百有心有力
http://bit.ly/2cv5cK4【活得起勁】樓梯行得有技巧 減肥強心健筋骨
http://bit.ly/2cVVm2C特約報道


「完成環台遊後,我覺得自己開朗了不少。」

Monita將環島遊的活力與經歷,畫成巴士樓梯畫,希望啟發到銀齡族,發掘自己好動的一面。

Monita參與製作的巴士樓梯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28/197838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66

【動畫】眼紅前夫活得好失婚婦自導自演嫁富豪

1 : GS(14)@2016-12-21 23:41:50

女人為咗啖氣可以去到幾盡?四川成都女子楊梅,因為「見前夫過得比自己好而眼紅」,為了在別人面前炫富,她撒了一個又一個謊,還把商務包機公司、多個婚慶團隊也拉下水。在騙走76萬人民幣(下同,約85萬港元)包機費、數十萬婚慶費用後,自稱是「有錢人未婚妻」的楊梅就人間蒸發。日前,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分局破獲了這宗全靠演技的離奇詐騙案。今年9月初,成都一婚慶工作室迎來了一個「大客戶」,對方稱想在蘇梅島、三亞、澳門三地連辦三場婚禮,每場預算在300萬左右(約335萬港元),即900萬(約1,000萬港元)。這位大客戶就是楊梅(化名)。9月21日,她通過APP在一商務包機公司包了一輛馬雲同款的飛機,帶着婚慶工作室的3個工作人員前往蘇梅島找場地。此次4天的蘇梅島之行,包機費用是76萬,原本應該在起飛前繳納費用,然而,楊梅只是提供了一張轉賬單的照片,當對方稱遲遲未收到轉款時,她的解釋是「跨行轉款有延遲。」在蘇梅島,一行人住的是一晚近2萬的海景別墅,由於楊梅自稱銀行卡被凍結,除了房費,其他費用都是婚慶工作室墊付的,一共10萬元。因為客戶要求高,該婚慶公司想盡各種辦法聯絡國內婚慶團隊,甚至請來了為吳奇隆和劉詩詩策劃婚禮的團隊。然而,楊梅的未婚夫卻一直沒有露面。其實,楊梅口中的「追了自己很久的有錢人」根本不存在,她提供的照片裡的人,只是一個有錢的初中同學。而就在今年4月,她剛離了婚。「沒過多久,他(前夫)就在曬幸福、秀恩愛,我見不得他過得比我好。」楊梅說,這個婚慶工作室去年她結婚時諮詢過的,「那天剛好聊起,我想炫耀炫耀,就編了個故事。」本以為小公司接不了這個案子,吹吹牛就算了,哪知對方一口答應了,「我也是下不了台了。」整個過程中,楊梅全憑編故事、用演技行騙,還通過PS偽造合同和各種憑證。直到最後人間蒸發,商務包機公司和婚慶公司才知道被騙。12月5日,成華公安在建設路一酒店將楊梅拘捕。楊梅在微博中,用借來現金,虛構富二代老公,希望激怒前夫。但其實她的前夫,並不在自己的朋友圈內。目前,楊梅因為涉嫌合同詐騙已被刑拘。四川《華四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1/198725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42

【動畫】新年目標食得㗎?研究:唔訂目標活得更快樂

1 : GS(14)@2016-12-30 01:17:29

2017年將至,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專家指出,放棄訂立新年願望或會令人活得更健康快樂。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Madan Pillutla解釋,訂立目標會帶來限制,當訂立過於嚴格的規則,舉個例,如果決心每個星期要到健身室五次,可是到了星期三還沒有去過一次的時候,便會想既然這個星期的目標都無法達成,還是下星期再去吧。
Madan Pillutla指出,訂立難以達成的目標有三大危機,包括當期望過高及設下過多的限制,便越容易放縱自己;其次是經歷了一次失敗後,通常需要較長時間來重新實踐目標,有時候會等到下一個月,甚至是下一年;更大可能是完全放棄實踐,因為往往會因為一次沒有遵守目標而當成整個目標的失敗,最後整年的目標便會付諸流水。「對於一個沒有許下願望的人來說,當他在一週的中段時發現自己整個星期都沒有運動,反而會有較大的推動力馬上前往健身室。諷刺的是,當我們許下一星期要到健身室五次的新年願望,往往會比沒有訂立願望更難實踐目標。」Madan Pillutla說。  即使所訂立的願望存有很高的失敗率,但有六成人仍會在下一年許下相同的願望。Madan Pillutla解釋:「我們一般都對自己達成目標的能力過份樂觀,而且會無視過往失敗的經驗,所以便會許下一些不符合現實的願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9/19880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39

Hea富生活:活得快樂才是贏家

1 : GS(14)@2017-04-28 00:53:26

此欄跟大家見面接近三個月,還沒有介紹過自己,未看過小弟拙作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陌生,或者你會覺得呢條友一時講樓市,一時講外地樓,一時又講吓生意,奇也怪哉。此欄名為《Hea富生活》,顧名思義是注重生活,「Hea富」只是對本人生活態度的自嘲,認真就笨了。自覺只是一個不求長進,只求有能力選擇理想生活方式的一個小小生意人。自小家貧,旺角成長,讀書不成,預科畢業後擔起家庭生活擔子,跌跌撞撞活到今天,對生活有一點感悟,大膽分享。這裏始終是財經專欄,點都要寫番一排搵錢話題吸吸睛,今日想寫有關生活。引用周顯大師某周刊專欄名字《投資就是生活》,我們每天看財經版所為何事?就是想自己和家人過好一點的生活,這就是各位投資者的初心,做生意也是對自己的一項投資。我的理念是:無論多美好的投資項目,只要是影響初衷的,都會棄之不惜。過往認識很多做生意或投資非常了得的朋友,在其身上雖學到高超的賺錢技巧,但九成以上教不到你如何生活得更快樂。


成功人士五勞七傷

因大多數成功的生意人或投資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工作佔生活的全部,無暇顧及身體,以及夫妻、子女、父母關係。有上市公司主席因通波仔要長期服藥,有大型連鎖店老闆要接受心理治療,家庭破裂佔五成以上,與前妻子女不相往還為常事。極端的甚至壯年過勞死。最普遍的是連基本生活認知都嚴重缺乏,投資專家除股票以外一無所知,對其他賺不到錢的人和事沒有興趣,不知道便利店冇廁紙賣的,何止林鄭一個。反之一些專業人士,常在各大媒體接受訪問的KOL,又對投資一無所知,只把錢存入定期,年近五十仍然手停口停。近日看劉鑾雄專訪,以亞視解剖外星人形式每天播出一小段,令我最深刻的一句是:「?家咩都唔重要,最緊要身體健康。」當年的股壇狙擊手,上千億身家,肺腑之言竟是一句老生常談。有時跟一些舊同學見面,我們band5學校出身,大部份不是很能賺錢,有些可能四十過外還未上車,但他們家庭和諧生活美滿,雖然生活質素不及大劉億份之一,但他們投資在生活上的回報,可能比他更好。郭釗
http://fb.com/heaology.edu本欄隔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7/200026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16

敞開心懷 活得自在 盧巧音 2017-11-24

1 : GS(14)@2017-11-27 02:04:15

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a7%e9%9f%b3-105136
歸來 以歌會友

迎接明年踏入樂壇20周年,Candy將於下月在麥花臣舉行《RE:TURN》演唱會,「主題很簡單,就是回來,也有按下鍵盤『Return』鍵的意思,翻開新一頁。」跟舊公司滿約後,轉投何兆基(樂隊野佬成員)成立的新公司,原打算明年3月才舉行演唱會,有投資者提出12月檔期的合作建議,便索性提早舉行,「其實我也掛念這裡的樂迷,很久沒見了!今次純粹是以歌會友。」Candy表示,舞台以簡潔為主,歌曲會以傷感、開心或迷惘等情緒分類,配合下月推出的新歌,「上次推出《哲學家》後,沒太多跟進宣傳,很少人留意,新歌感覺較輕快,今次不想太沉重。」歌曲起用全女班創作,調子輕快,「想從女生角度出發,寫婚後生活的小點子,想告訴大家我以甚麼心情回來。」婚後的Candy變身賢妻,打理家頭細務之外,全情投入擔任丈夫樂隊Kolor的幕後軍師,生活自在愜意,開演唱會是錦上添花,「與丈夫相處一段日子,是時候建立自己的工作和社交圈子,剛巧遇上好有諗頭的何兆基,給我加添動力,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news-images
退一步 開闊視野

Candy自言一直心繫樂壇,對於婚後深居簡出,她解釋,「其實,結婚前開始感不安,日夜留在家裡,人便胡思亂想,將小事放大,經常質疑自己做得不好,情緒抑鬱、喜歡購物、無緣故地哭!」病向淺中醫,她在適當的治療下,病情雖告穩定下來,但她自知身心狀態,仍未適合站台演出,「不太懂面對壓力,很容易迷失,所以決定暫時專注幕後工作,先鍛練身體和精神,希望站台有更穩定的表現。」不說不知,Candy曾有一段迷失的日子,6年前才決定退居幕後,「那時,我對唱歌沒信心,自感演出不好看。」從台中央走到幕後,給她嶄新視點角度,「站後一點,便能看到整體圖畫,接觸不同崗位的朋友,讓我學會放低身段,打開心聽別人的意見。」同時,調慢生活步伐,讓她回望走過的音樂路,自我檢視,「以前我的弊病是從不看自己任何演出,無法放開心懷,從不知自己有甚麼而要改進,其實應該要先忘記自己是誰,才能客觀看自己表現,再花時間研究如何進步。」她半說笑指,要積極將勤補拙,「曾經聲帶受傷,這幾年跟新老師學唱歌,同時,經常進出不同錄音室跟進別人的錄音,獲不同的監製提點,給我嶄新看法,鑽研唱功,才慢慢重拾信心再起步。」

唱我心 告別慘情

眼前的Candy精神奕奕,對答從容不迫,問她兩年沒推出新作,想帶甚麼給樂迷?她坦言,「人生已進入不同階段,不想再唱慘情歌,而且已結婚,難引起共鳴,想傳遞多點正能量。」人隨閱歷成長,思考方式也有變,「以前喜歡唔開心,覺得情緒多點起伏,創作便有較多靈感,但問題是負面情緒會影響身體,承受不了大壓力,患上甲狀腺病,身體無法吸收食物,瘦得恐怖……我唔想這件事再發生!」這是她憑《好心分手》和《三角誌》橫掃樂壇頒獎禮的兩年,想不到的好成績,令她異常繃緊,「站台唱了一、兩首歌,仍因緊張影響演唱水準,愈唱自信心愈低。」費盡心力才能掙脫負面情緒的纏擾,她自知不能再慘下去,與其重複成功模式,不如另闢蹊徑,2005年推出大膽前衛的《天演論》專輯,雖不屬主流,卻得到極高的評價,「很proud of這張專輯,很多謝有梁翹柏監製和編曲,唱片公司在最後一次合作,仍讓我大膽一試。」Candy最感恩是遇上愛錫她的幕後音樂人,讓她能發揮獨特個性與唱腔,「現時樂壇都愛跟大潮流,同一款歌、同一把聲、同一個樣……其實,不應隨波逐流,應該隨自己的心去做,注入個人特色,我深信每個音樂人都有本身的獨特風格,何不將個人風格放大,給樂迷多一點選擇?」Candy語重心長地說。
news-images
餐枱前解決

從拍拖到婚後的七年多,Candy與Sammy經常在工作上合作,烈女與band友卻不如想像般火星撞地球,「因知彼此性格,不會刻意去激嬲對方,即使意見不合,絕不會在Band房或電話爭吵,必需要等待回家後,坐在餐枱前傾掂解決,一五一十說清楚,這是共識的相處方法,先Step back冷靜想清楚。」兩人2009年開始拍拖,反是Candy與Kolor其他成員磨擦較多,「大家都性格火爆,起初有很多衝突,但不打不相識,鬧完交,說句對不起,友誼便慢慢建立。」那麼,丈夫夾在中間,可會左右做人難?她笑言,「全部都是成年人,他從不理我們吵甚麼,由我們私下解決。」學習多顧及別人,是成長的必修課,「沒可能遇上完全match的人,難道這把年紀還要人忍受自己的刁蠻任性?」她自言近年接觸new age和信佛後,願意學習自我調節,「以前很強悍,自己喜歡怎樣便怎樣,現在也是我行我素,但懂得溫柔點,沒那麼硬朗。」

雙親示範 愛上運動

Candy強調,這不是勉強改變自己,壓抑負面情緒,當生活遇上不快事,更要盡爆心中鬱結,「找個受得氣的朋友說出來,還可做運動出身汗發洩,釋放安多酚,會令人開心點。」Candy力推以跑步解愁煩,別以為她是運動健將,「以前我不做運動,跑兩、三分鐘便喘氣。」從零運動到經常練跑,Candy歸功於雙親,「媽媽的體質很差,退休後開始日日游水,就是冬天氣溫降至10度以下,都從不間斷,媽從不勸我做運動,但以身作則,見她身體好了,也認識很多志同道行的朋友做運動,爸爸八十幾歲亦經常行山。」後來,丈夫提議齊齊練跑,加上有父母的美好見證,才驅使她跑出第一步,「起初,是跟自己鬥氣,又覺得答應了自己,沒理由做不到,有點自虐,然後,能跑2km已很開心,有點自high,感覺身心都健康了,這也是意志和心智的訓練,當發現不放棄會帶來很多好處,便keep住做。」她不時與丈夫結伴練跑,本月初更一起參加10公里比賽。
最後,請Candy選一首最「盧巧音」的歌曲,她沉思良久,皆因每首歌都代表不同階段的她,「以前的歌太慘太怨……或許是《自戀自在》(Fabel合唱)吧,放下以前的自己,自在生活。」那怕歲月洗禮,相信歌詞「我信的法則 通通恪守」也是Candy一直努力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