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L君止蝕有法

2016-11-17  NM

資深賓架拎起L君份全版聲明,慨然而嘆,曰:L博士只可以分到二十個億,冇得再多矣。何以咁講?

按照普通法,以佢哋兩個過去之關係、生埋兩個子女,一旦L君騎鶴西去,L博士大可以憑其「實質妻子身份」(de facto wife 即係妾侍)上法庭要求分身家。家吓L君份聲明講到明,L博士有大宅住,有汽車、飛機使,另加生活費,並非情緣未了;成個安排,「純屬為方便照顧兩名年幼子女。」即係話L博士嘅地位,好聽啲,係保母(nanny);講得白啲,係家務助理(DA)。出呢份告白,為求萬無一失而已。憶昔胡百全(余若薇夫家阿叔)坐喺立法局之時,佢位紅顏知己夏蕙BB要入門做妾侍(係咪想分身家只有胡大狀至知),為防有失,佢於是提出私人草案,取消大清律例。自此香港人多得胡大狀唔少,冇得納妾,而夏蕙BB亦冇得入門。L君顯然覺得咁都未夠保險,於是益全港報紙(一日咁多啦!),登頭版聲明。L博士第一時間網上作英文回應,祝願L君早日康復,做番個loving and wonderful father。全篇公告唔見husband一字。旁人睇嚟,似係扯晒白旗囉。L君止蝕有法,勁!

鬍鬚曾阿松午間小聚

近排有人見過鬍鬚曾喺午飯時間,摸上阿松中半山屋企短聚,特首戰已開鑼,鬍鬚曾依然to be or not to be,未敢亮劍,究竟兩位前任及現任財爺有乜密偈,要避開耳目喺屋企傾呢?突然有高官駕臨,「實Q」都會識問,that's the question。

中環寸嘴今鋪睇習大大有冇China bone

呢排班港英餘孽忽然變身愛國分子,唔好講咁多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最緊要保持人民有飯開,其實香港人「愛國」、「愛港」,又愛「銀紙」!如果去深究,「china」呢個英文,都係辱華o架,啲英國佬最識黑色幽默,如果你做棺材做得出色,就賜Coffin個姓俾你,如果做管家做得好,就賜個姓叫Butler,英國佬將自己放到高高在上,欣賞你中國人瓷器技術了得,就賜你國家英文名叫China,恐防你啲土炮子俾人幽咗一默都唔識解救,後來英國佬發明咗製作骨瓷,就叫bone china,又薄身,又硬淨,唔係好似我哋啲富三代,撼唔過啲缸瓦嘅;中國文化講「傲骨」,唔係「熬豬骨湯」嗰啲熬骨噃,以往英國出名做骨瓷如Wedgwood, Royal Doulton,如今都搬咗去大陸OEM生產,習大大話晒三十年前去過美國料理農務,過冷河(註:一九八五年,當年習近平以河北正定縣委書記身份,率領一個畜牧業訪問團,到Iowa州,訪問一家農場,並在偏遠的Muscatin小鎮留宿兩晚。)習主席點同候任大鱷美國總統周旋,呢鋪睇您啦!

楊國佳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八十年代往北美洲開山劈石,做一帶一路先頭部隊,自比為星仔變星爺前冇人懂欣賞其無厘頭文化,廿年後終於領略當中奧妙,與粉絲分享在北美洲各路人士交手經歷,絕不老點。

毛玉萍娶新抱菜式解讀

毛玉萍娶新抱,喺舊會展大排筵席八十圍,六點鐘cocktail,九點半先起筷,個菜單有五道措辭華麗嘅菜式,不過睇咗都唔知有乜落肚。

1海蜇絲、一件小乳豬加三粒牛柳2少少花膠、魚肚、半粒瑤柱加肇菜3鮮鮑、海參加上海白菜4豉油碗咁大嘅飯,加炸子雞一件及兩粒水餃5布丁加笑口棗以及少少生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12

外匯局再次通報外匯違法違規案件,外匯管理沒有法外之地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通報了2018年以來外匯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的處罰結果。27個通報典型案例中,涉及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企業轉口貿易等重點主體。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外匯局第一次通報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也在其中。

“檢查中我們發現,有些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行為已經和非法交易混在一起,特別是個別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非法轉移資金的通道甚至淪為詐騙幫兇,這種情況是外匯局要嚴厲打擊的對象。”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稱,近年來外匯局加大對外匯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的力度,對於涉及國際收支的各種業態,包括第三方支付等新金融,一旦存在異常操作,都可以通過線上監測及時鎖定。

外匯局下一步將繼續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非法外匯交易平臺等違法違規活動,保持健康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加大查處力度,線上監測全覆蓋

自2016年以來,外匯局定期對外披露外匯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的結果,對一些重點的、典型的案例公示,警示市場,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今年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工作部署,外匯局進一步加大了檢查和查處力度。在此次通報的案例中,還包括了商業銀行違規辦理轉口貿易、內保外貸、貿易融資以及個人外匯業務等案例,被通報的金融機構不乏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也有民生銀行、華夏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北京銀行、天津銀行、徽商銀行等城商行以及中外合資銀行等,均處以了高額的罰款。

比如,此次被處罰金額最高的一個案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案。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在辦理內保外貸簽約及履約付匯時,未按規定對債務人主體資格、貸款資金用途、預計還款資金來源、擔保履約可能性及相關交易背景進行盡職審核和調查。根據有關規定,該行被處以罰沒款2240萬元人民幣,暫停對公售匯業務三個月。

此外,企業和個人的非法外匯交易行為也在外匯局的查處範圍之內。主要包括了一些貿易公司的逃匯、虛假貿易融資、擅自改變資本金結匯用途,以及個人非法買賣外匯等案件。

近年來,在金融對外開放的大方向下,跨境貨物、服務貿易資金跨境支付便利化不斷提高,然而有不法分子以貿易為幌子,繞開規則,進行非法跨境資金轉移、套匯套利(套取境內外利差匯差)、騙稅騙匯等活動。

虛假貿易嚴重幹擾外匯市場秩序,還往往伴隨著地下錢莊的存在,帶來諸多危害,甚至威脅國家金融穩定安全。因此,在推動貿易便利化的同時,監管機構對虛假貿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絕不手軟。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354件,罰沒款3.45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9.7%和59.5%。其中,分別查處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各455件、340件和559件。2017年全年查處外匯違規案件3160件,罰沒款7.6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58%和76%。

2017年,外匯局開展打擊“逃騙匯、非法套匯”專項行動,對307家銀行機構、407家企業和194名個人進行了現場檢查,查處逃匯、騙匯、非法套匯以及銀行未盡真實性審核職責等外匯違法違規案件211起,處罰沒款1.9億元人民幣。

記者了解到,目前,外匯局采用線上監測和線下實地調查相配合的方式,查處外匯收支的違法違規行為。即便是第三方支付這類較為新興的金融科技業態,也已經完全納入至其線上監測系統中,一旦發現數據異常就會引起外匯局的註意。

外匯局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保持外匯行政執法跨周期的穩定性、連續性和一致性,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非法外匯交易平臺等違法違規活動,保持健康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部分第三方支付缺乏真實性審核意識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外匯局第一次通報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也在其中。

前述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稱,2017年至今,外匯局組織了幾輪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檢查,在檢查中發現一些機構存在不規範的操作,集中體現在對貿易真實性審核以及客戶資質的審核方面。

根據外匯局通報,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超出核準範圍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國際收支申報錯誤。上述行為違反《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第六條、《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第七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處以罰款60萬元人民幣,屬於頂格處罰。

另外一家第三方支付巨頭財付通也在處罰行列,外匯局稱,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備案程序為非居民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未按規定報送異常風險報告等資料。上述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處以罰款60萬元人民幣,也屬於頂格處罰。

此外,被通報的還有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逃匯案,被處以罰款1530.8萬元人民幣。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逃匯案,被處以罰款107.45萬元人民幣。上海盛付通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違反外匯管理規定案,被處以罰款62.5萬元人民幣。

2013年開始外匯局批準第三方支付機構做跨境業務試點,當時是為了支持支付行業的多渠道發展,也是給小額交易提供便利渠道,主要是針對等值五萬美元以下的小額交易電子商務需要。自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共有30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獲得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許可,業務服務領域主要涉及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旅遊服務等方面。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非銀行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支付交易筆數為12.56億筆,金額為3189.4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4.7%和70.97%,其中個人客戶辦理業務規模略高於單位客戶。

“盡管第三方支付機構從事跨境業務的時間只有五年,但是從業務本質上講,收付業務屬於金融業務,要遵守金融業務規律和要求,履行展業原則和‘三反’要求,確保收付業務真實、合規;並且從業務水平上來講,支付機構絕對有能力來對客戶資質以及展業的真實性作出審核,關鍵看意識。很多支付機構是出於對業務快速擴張的沖動,就故意放寬了前述要求。”前述外匯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02

可圈可點:執法者別有法不依

1 : GS(14)@2011-01-15 15:07: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71676

最近有英國傳來的一件小新聞,令筆者一位對私隱問題特別關心的學者朋友嘆說,有時 Google都會企硬在正確的一方,但政客卻慣常譁眾取寵,不甚可取!其實,筆者覺得 Google常常也會企得頗硬,不過,去年關於用戶私隱問題確實出了問題,這位朋友才對 Google印象不太好,那麼是甚麼事件令他改觀?
Google不隨意交出街景照

英國一名保守黨國會議員,最近因為 Google拒絕直接向執法當局提供街景視像資料,怒而批評英國的私隱法律浪費金錢。事件的起因是,這位議員的選區內發生了一宗偷車案,警方發現, Google的街景照片剛好拍到疑犯的樣貌和被偷的汽車,但根據 Google的守則,他們把這人的樣貌和汽車車牌都「矇」掉了,警察希望拿到原來的相片,但 Google堅持警方要先拿到法庭手令。於是這議員就大罵 Google浪費公帑,私隱法例也是「晒錢」!
其實,筆者認為,養着這種政客才是倒錢落海。不懂法律程序,只為一時之快,竟然倡議把程序犧牲,這種人不尊重法律,怎能放心給他們立法? Google的回應合理和得體:「我們只會在法律授權下,跟隨有效程序之後,才會提供資料,這對 Google和我們的用戶非常重要。」
如果執法部門會向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直接要求拿取網絡用戶的個人資訊或其他私隱內容作調查用途,而不依程序取得法庭許可,這樣做非常不智,除了陷互聯網供應商於不義,還侵犯私隱及以不當手法獲得證供,結果隨時前功盡廢!
近年來,也有人要求簡化取證程序,甚至讓民事訴訟中的控告方,可以簡易程序拿到用戶資料,而不須要到法庭申請,例如在知識產權的民事訴訟上。不過,筆者並不同意,仍然認為為了保障用戶權益,和確保供應商不會上身,交由法庭把關是最合理和最平衡各方的辦法。
這些制衡是必須的,政客亂說可算是民粹式胡說八道,但執法部門真的這樣做是有法不依了!
莫乃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50

Trader物語:再升?辨別有法

1 : GS(14)@2014-09-09 12:04:01

上星期三,大市以千億元成交抽升569點,創出六年新高;但到星期四,大市沒有進一步向上,反而收低少少,這時候,有人趁機補貨,又有人趁機走人,感覺就好似「買定離手」的一刻,大家在等揭盅。一個腳痛旅行團,加埋十三五改革,令到大市瘋狂,問我信唔信,我就只係半信半疑。講真,這種鬆「經」收「政」的政策,已見怪不怪,最緊要係市場受唔受,而觀乎上星期三的表現,當然係受晒,但如果講大升,就唔係睇一日半日,更唔係睇第一反應。


弱股帶動強股成關鍵

因為,第一反應通常只係淡倉回補,即係淡友有理無理平倉先,而上星期三只升藍籌,其他個股唔升,就似係淡友投降居多。這種升勢即日急勁,但睇後續力量,就唔係睇呢種,必須要好友肯再開倉,才會升得持久。所以,最低限度要收過極高位像25400以上,再回一回,然後突破,那我就相信28000點唔甩得。講到好似自己好淡,其實我現在仍揸住七成貨,只係留三成子彈,萬一下跌,都可以執平貨。唔入齊貨,只係因為催化劑未夠持久,唔需要太狂熱咁衝鋒陷陣,反正如果個市係真升,係一定會找得到入市機會,現階段唔使太心急。大家只要睇睇最近上升的股票,就可以判斷升勢的持續性。如果強股當道,持續力會較強,因為強股升高,拉高估值,弱股可以借估值過低為由炒落後,但弱股翻身係唔一定能帶動強股的。現在港股大升的多是先前因某些因素而弱勢的板塊,中移動(941)、中石油(857),全部都係炒脫胎換骨,現階段係炒弱股翻身。沿用這個邏輯思維,後市能否再上一層樓,取決於弱股翻身能否帶動投資者追強股了。例如,中國人壽(2628)能升過近日高位,平保(2318)突破,連財險(2328)都升破14.9元,就是好現象。因為保險大股類之中,平保及國壽屬弱,財險最強,而弱強齊升,就當然可以看高一線了;同樣道理,馬鋼(323)升穿1.84元,鞍鋼(347)升到5.65元以上,而最強的重鋼(1053)也升穿1.98元,亦是好兆頭。這種方法,是在極不規律的市場中尋找規律,當然,如只有一、兩個板塊表現出色,可能只係個別原因影響,就不能輕信,但假如十個板塊有四、五個板塊都係咁,就算係確認,可以去馬。事實上,這個方法還可以演化到跨行業的板塊,例如鐵塔公司帶動中移動、中電信(728)狂升,從而令積弱多年的京信(2342)近月急升五成,直至近日才小回,若京信可以再次破頂,中移動中電信亦保持強勢,則這個鐵塔板塊(尤其電信訊)可以成為升市的動力了。技術分析近年來已進步很多,唔再係睇簡單指標、頭肩頂底,而係從價格變化或成交變化去推敲市場的質量變化,上面講的只是折衷方法,當然未夠科學。一般讀者未必有時間或技巧去再深入研究,但只要加入大數法則,以上方法雖不中亦不遠。「弱反帶動強」,經常會係新一波升浪的開始。張士佳註:筆者持有中石油及京信通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08/188590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50

杜絕啤殼有法 可降上市門檻 周顯

1 : GS(14)@2015-05-19 16:48: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大家都知道,港股的殼有價,一隻殼的市價,現時已接近6億元,也正是因為殼價上升推動,細價股的股價也在不停的大升,造成了一個「良性」(惡性?)循環。

也正是這個原因,「啤殼上市」也就成為了一門專門的生意,因為一家公司,只需要年賺幾千萬元,便已經可以獲得一個上市地位,等於是淨賺了幾億元,這門生意,去邊度搵?更有甚者,就是造一盤假帳出來,啤殼上市,也是有利可圖,畢竟,製造一兩億元的利潤出來,其成本不過是幾千萬元,相比起殼價而言,也是一本十利的生意。

因此,也就大有股票界的有識之士走出來,呼籲交易所應該收緊上市的條款,加強上市的門檻,以杜絕啤殼上市的劣行。

花幾千萬上市 幾億賣殼

然而,我可以告訴大家,這種「有識之士」的想法,是不切實際,也是不可行的。誠然,這可以有效的控制了造假帳上市的公司,但同時,這亦令到上市公司的數量大減,如果以一年100隻股票上市,那些只「粉飾」帳目的先不算了,單單是假帳上市的,大約十隻左右(或更多),問題在於這些假帳上市的公司,集中在細價股,也即是殼股,如果一下子捏斷了殼股的新供應,結果就是殼價會再升幾成,反而令到細價股的升勢更加瘋狂,市場更加不健康。

簡單點說,如果要令到啤殼上市的現象不再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是降低上市門檻,讓更多的公司可以上市,這可令到殼價快速跌下來,也令到啤殼上市無利可圖,只有放棄。

我記得,在2001年左右,創業板的殼價跌至上市成本價,人們對啤殼上市也就興趣缺缺,直至2007年左右,交易所提高了創仔的上市門檻,其殼價才會大升起來,這就是最佳的例子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73

【動畫】【每日健康】食得鹽多會眼腫 急救有法

1 : GS(14)@2016-08-19 06:56:18

如晨早起床眼腫,可以在洗臉後用熱毛巾敷眼約三分鐘,再用冷毛巾敷三分鐘,反覆做2-3次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眼腫。



女仔最驚一起身見到自己對眼腫晒,可能因為喊了一晚,可能因為對某些化妝品敏感,亦可能因為吃了太多太咸的食物。皮膚科醫生林嘉雯指,鹽份攝取過多會令我們身體積聚更多水份,因為我們眼周的皮膚比較薄,而眼部比較鬆弛的人積水後就更難疏導,所以食鹽多是導致水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不應攝取超過2,000毫克鈉,亦即大約一茶匙的鹽,或兩湯匙的醬油,或是五茶匙的味精,所以出外用餐得多,水又飲得不夠,人會特別容易水腫。林醫生建議大家日常吃得清淡一點,並多做運動進血液循環,幫助疏導身體積水以防止眼腫。如偶爾遇上晨早起床眼腫問題,側可以在洗臉後用熱毛巾敷眼約三分鐘,再用冷毛巾敷三分鐘,反覆做2-3次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眼腫。坊間有一些去眼腫方法,其實存在不少謬誤:1.敷茶包-茶葉有單寧可以去水腫林醫生:單寧由茶包到眼部皮膚的滲透度成疑,更或會刺激皮膚。2.飲齌啡-有利尿作用林醫生:腎功能正常的話,多餘水份都會排走出體外,多飲咖啡沒有特別幫助。3.梳打粉敷眼-去腫兼美白林醫生:梳打粉屬鹼性,會影響肌膚的弱酸性,不小心入眼更會傷害眼睛。如生活有規律還是解決不了眼腫的問題,側可能是眼部皮膚發炎或敏感,甚至是患有腎病、肝病、心衰竭或甲狀腺等問題,情況持續的話一定要及早請教醫生。記者:容慧心攝影:周芝瑩


鹽份攝取過多會令我們身體積聚更多水份,而眼周的皮膚比較薄較鬆弛的話,積水後就很難疏導,所以食鹽多是導致水腫的主要原因之一。

皮膚科醫生林嘉雯

有指茶葉有單寧,所以敷茶包可以去水腫,但林醫生指單寧由茶包到眼部皮膚的滲透度成疑,更或會刺激皮膚。


齌啡有極輕微利尿作用,腎功能正常的話,多餘水份都會排走出體外,多飲咖啡沒有特別幫助。

有傳用梳打粉敷眼去腫兼美白,但林醫生指梳打粉屬鹼性,會影響肌膚的弱酸性,不小心入眼更會傷害眼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19/197423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545

【扮靚籽】忌利是封上身 襯紅有法

1 : GS(14)@2017-01-26 18:09:06

戴上紅帽子,感覺突然有了活力,Diana說應該和顏色有關。



【扮靚籽:時裝絮語】每到新年,到處都是紅色。利是封、揮春、年糕、當然,還有一件件的紅衣。香港人素來不太愛紅色,有市場調查公司做了研究,指喜歡紅色的香港人比例偏低,但到底大家可以接受多少件紅色衣物?且聽聽一個不愛紅色衣飾打扮的絲打現身說法。



鄧麗兒(Diana)的身份是公關,染了一頭金中帶銀的頭髮,一身黑衣在她身上有型入格,但她說自己和家人的衣櫃都找不到一件紅衣,「紅色給我的感覺很女性化,和我的外形不搭。」她笑道,只有一種人會着一身紅衣,就是「女鬼!」說完,自己又笑得合不攏嘴。「有一次在旺角看到一個男人,由頭到腳都是紅色,還染了一頭紅髮,但我最受不了是他的紅褲,感覺好像女孩子月經漏滿褲子!」新年是她唯一會被迫穿上紅色衣服的日子,「老人家覺得紅色夠喜慶,會買很多件紅色衣服,小時候會穿,但長大了幾乎不會了。穿得紅噹噹,像個利是封,不是嗎?」紅色和她是世仇,偏偏這世上有種人愛挑戰麻煩,如果讓她穿上一件、兩件,甚至三件紅色,她會怎樣想?「要看看紅色的面積吧。如果是冷帽、錶、耳環,我可接受多於一件,但外套的話便不行的,只此一件。」眾多衣物中,她覺得鞋子最易接受,那麼,先來一雙紅鞋子吧。


第一關:紅鞋要襯黑白灰

「我覺得還可以接受,這對鞋不全是鮮紅色,而且人的視線不會常常由上至下,所以紅色鞋我覺得沒甚麼大問題。」穿上紅鞋子的Diana,表情依然輕鬆,更不時紮紮跳。



穿上紅色鞋子,Diana感覺沒甚麼壓力。

Reebok Furylite Slip On Arch波鞋$699(a)

小貼士:紅色鞋子和黑白灰,或者卡其色等基本色系十分相配,而且不會太搶眼,除了新年着,之後也可日常穿着。



Monki畫家帽$150(b)

第二關:冷帽畫家帽易襯啲

加上紅色畫家帽,Diana開始有點不自在,「我覺得自己的頭髮顏色可以配襯紅色,但這個波波太大了。」她指着帽上的紅色毛球說。戴上後,她說覺得可以接受:「覺得自己整個人俏皮了,現在給我一個結他的話,我可以玩rock and roll。」



小貼士:紅色冷帽和畫家帽相比其他帽款更易接受,也容易配襯,如果怕紅色太搶眼或者和髮色不搭,可以選擇暗紅或酒紅色。


第三關:外套最好飛甩彩色

「這是終極大獎嗎?」一拿出一件全紅外套,她馬上驚呼一聲,無他,一件全紅外套,如非新年,應該沒多少人穿,穿上後她明顯不太好受,「真的太紅了。」她重複說。



這件外套對Diana來說太誇張,她表示受不了。

:White Chocoolate紅色連帽外套$999(c)

小貼士:如果穿了一件紅外套,最好不要在身上添加任何色彩了,除非你真的很喜歡紅色,也不怕變身成利是封。要配襯紅外套,黑白灰是最不會出錯的顏色,接近黑色的深藍色也合襯。



(a)Reebok銅鑼灣Fashion Walk加寧街1-3號地下B舖(b)Monki銅鑼灣皇室堡地下(c)Chocoolate銅鑼灣希慎廣場501號舖



記者:胡可欣攝影:徐振國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5/199073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94

陸振球:雞犬不寧應對有法

1 : GS(14)@2017-02-06 11:04:57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58&issue=20170206
【明報專訊】回顧剛過去的猴年,中原樓價指數升了12%,恒指則錄得逾21%升幅,兩者表現皆不俗,但其實樓巿去年初在尋底,同一時間中港股巿陷入一片恐慌,其後才開始大翻身,但也先後經歷了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爆冷」的驚嚇,惟股樓表現反愈戰愈勇,甚具猴子調皮的特色!

有風水師說,特朗普本命年屬狗,今年乃雞年,或出現「雞犬不寧」局面!風水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踏入雞年首周,港股連跌3天,道指則回升至2萬點以上,兩地股巿又再出現背馳,似乎投資巿場今年就算真的應了「雞犬不寧」說法,也不知是美股還是港股不寧?

其實,投資方法五花八門,惟只要有真功夫 ,碰上大動盪或大跌巿時總有方法或工具可對冲風險,甚至獲利。在升巿中也希望跑贏大巿,就如《明報》財經專欄作者、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陳德豪,在去年初人人看淡渣打(2888),股價跌至40多餘元時不斷呼籲讀者吸納,並身體力行不斷加注,該股近日已升上77元,較去年低位足足升了八成!大家可想知道陳德豪的最新投資想法和部署?《明報》2月18日(下周六)將舉辦「2017年股樓大作戰」投資講座,除了陳德豪,還邀請了湯文亮博士和曾淵滄教授做講者,讀者萬勿錯過:link.mingpao.com/48982.htm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20

【今日笑一笑】鬥牛犬Keep Fit有法狂做掌上壓

1 : GS(14)@2017-02-19 13:59:34

除了人類,不少狗狗都非常著重自己的體重,願意勤力做運動回復健美身形。外國一頭鬥牛犬可能意識到自己胖了,走到主人的床上,好像要做掌上壓,還擺了一個非常標準的姿勢。但過了很久,還是一下掌上壓都沒有做,可能見主人看著感到害羞吧,要等主人走後才進行地獄式訓練。
YouTub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9/199333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98

扣稅有法 無懼「綠色炸彈」

1 : GS(14)@2017-05-18 02:12:38

■稅局已寄出新一期報稅表。 資料圖片



【個人理財】「綠色炸彈」又再來襲,相信大家已陸續受到稅局寄出的新一期報稅表。報稅最緊要用盡免稅額,上有高堂有得扣、讀書有得扣,連供樓同強積金都有得扣!報稅前記得留意以下慳稅貼士,準時於一個月內(即6月2日或之前)提交報稅表,網上報稅可延期至7月3日。記者:陳洛嘉


用盡供養父母18萬免稅額

父母即使仍未退休兼有工作收入,亦不會影響子女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只要父母年滿55歲(於1962年4月前出生)、通常在香港居住、至少連續6個月與報稅人同住而毋須付出十足費用(或報稅人每年至少供養父母1.2萬元),每名有2.3萬元免稅額;若父母年滿60歲(於1957年4月前出生),每名免稅額則為4.6萬元。若父母長期與報稅人同住,更有額外一倍免稅額,即年滿55歲每名免稅額為4.6萬元,年滿60歲每名為9.2萬元,父母合計18.4萬元。據稅務局的薪俸稅計算機,按2016至17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計算應繳稅款,假設打工仔月入2萬元,全年總收入為24萬元,撇除其他免稅項目,純粹計算兩老已年滿60歲兼長期同住,今年已可由原本交1,740元稅變成完全不用交稅。


兄弟不能重複申請

不過,兄弟姊妹不能攤分父母免稅額,故理論上由全家收入最高的人申請最着數。若稅局收到重複申請,不會把免稅額分配予任何人,直至一方自願取消申請。如免稅額已給予其中一人,但其他人不服氣,則可於6個月內提出申索。已獲免稅額的一方要於合理時間內與家人達成共識,否則稅局可撤銷已給予的免稅額。父母免稅額慳稅威力大,供養一對已年滿60歲的父母,合共免稅額高達18.4萬元。以家庭中哥哥月入3萬元、弟弟月入2萬元為例,撇除其他免稅項目,若哥哥全取免稅額,今年可由交稅6,760元大減至270元,弟弟就要交稅1,740元。反之,若哥哥交稅6,760元讓出免稅額,弟弟今年便毋須交稅。最差情況下兩兄弟各不相讓,則兩人共交稅8,500大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5/200216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