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營俊補:坐得多真係會肥?

1 : GS(14)@2012-08-02 11:43:2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2%E6%9C%83%E8%82%A5
OL經常抱怨地︰「日日由朝坐到晚點會唔肥!」究竟長時間坐會否令臀部容易積聚脂肪?
事實上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坐得太久會直接令下身容易積聚脂肪,但若是因為工作而令活動量大減,再加上得閒吃零食,最後當然會增磅。另外,長期坐下會影響整個血液循環及淋巴系統的運作,令下身容易水腫。
任何影響下身血液循環的坐姿都應盡量避免,例如蹺起雙腳重心側向左或右邊的坐姿會容易影響臀部及下肢大腿的血液循環;而盤膝而坐的姿勢及其他屈膝的坐姿亦會阻礙了下身的血液循環。所以坐下時最好雙腳分開平放,腳底着地,腰部挺直,選擇軟身的椅子有利肌肉放鬆。另外每坐下20至30分鐘可起來做些伸展運動,如前壓腿及後蹬小腿的動作。
此外,多做一些針對臀部肌肉鍛煉的運動可有效改善臀部線條,令看起來顯得結實及有美感。收緊臀外肌的運動步驟如下:站立,雙手放在牆上,身體保持直立,右腳腳掌微微離開地面,左腳支撐身體,收緊腹部。放鬆時吸氣,用力時呼氣及將右腿向外伸展,身體保持直立。左右腿重複動作3組,每組12次。收緊臀大肌的動作與臀外肌大致相同,只是大腿向後伸展,但身體要保持直立,別向前傾,收緊腹部減少腰部的壓力。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榮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63

立會鬧得多 議員建樹有幾多?

1 : GS(14)@2013-07-19 00:10:19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a0-891807?ref=ak8fs


立法會首年會期即將結束,議會內的吵鬧聲不比上屆少,罵得多不等如建樹多,遲到缺席致流會一而再發生,有缺席率高的議員自認「當兼職」。政府官員評分創新低,惟議員表現亦五十步笑百步,究竟他們有否做好這份工?

新一屆立法會首年會期將結束,議員過去一年表現如何?這張成績表上最易計的一項是出席率,有傳媒翻查紀錄,指大部分議員整體出席率逾9成,但亦有部分被點名指在財務委員會出席率低,如鄉議局劉皇發及醫學界梁家騮以出席率47%及45%包尾。

梁家騮出席率低 坦言兼職

出席率低,對公眾也並非太意料之外,但梁家騮昨日向傳媒承認自己是兼職議員,若不涉及重大議題,又或出席不能改變結果,會選擇缺席,「多自己一個唔多」,寧願多研究醫療政策。

議員如此看待這份工,結果惹來監察議員組織炮轟,指不接受議員把議會工作當兼職,又指議員若事忙或寧願做醫療研究,不如讓位。

議員月薪逾8萬元,一般市民寄望議員享高薪後,會全心全意為公眾服務,若只視之兼職,固然易惹反感,其實新西蘭、新加坡或加拿大等外國議會制度,也如香港般,容許議員同時有其他受僱工作,也無不可。事實上,公眾更應關注的,議員表現是否稱職?有否做好這份工?

再細看今屆議員的成績表,在遲到缺席一欄,很多議員都會是「黑豬」。過往向有議員被形容為「失蹤王」或「三點不露」、部分委員會出席率僅約10%,在任職四年間從沒提任何質詢的大有人在。

新一屆立法會「執位」後,議員整體出席率有所改善,截至上周三,35次立法會大會,大部分議員出席率逾90%,最少的劉皇發也有83%。

遲到導致流會 市民氣結

不過,議員遲到問題仍然是難以令人收貨。本屆立法會發生多次因議員遲到缺席致流會事件。

去年12月,議員要求政府徹底解釋特首梁振英的僭建事件,發展局長陳茂波出席委員會解畫,但有23名議員缺席遲到,最終人數不足流會,部分議員解釋手機壞了、要食藥等,令人氣結。

今年4月政府擬修改限奶令釐清條文,也因議員未足法定人數致流會,限奶令未經審議原封不動通過,也是遲到惹的禍。

出席會議是最基本要求,而坐在議員席時,也要捫心自問,有否以社會公眾利益為大前提,擔任監察、把關的職責?能否多建樹、提升議政質素?

新一屆立法會上,官員與議員在很多政策上對立分明,政治爭拗激烈,議員所言所行,是否建設性的議政辯論?公眾看到的,更多只是指罵吵鬧。

識監督政府 亦須加強自省

最惹爭議的包括近期擴建堆填區議題,各黨為選票利益反對政府擴建堆填區的建議方案,爭取了部分地區人士支持,但有否提出有助解決本港垃圾問題的建議?

又或者拖拉多時,最終被指如「打假波」地通過的長者生活津貼等等,如此議會質素,這一年來,港人又怎不看在眼裏?

未來的政治爭議只會有多無少,例如新界東北發展新市鎮、填海、焚化爐等,統統是棘手議題,若議會內仍然如此吵鬧下去,又豈是港人樂見?

港府官員民望一再下滑,行政機關已經難叫市民放心,立法機關亦如此「空轉」,則也叫人頭痛,兩大機關未能夠發揮作用,市民無奈,社會只會充斥無力感。

立法會在市民心中形象近年已屢屢失分。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十大最為市民熟悉的立法會議員支持度,由97年4月時的平均58.8分,降至今年4月的平均49.5分。要挽救立法會形象,議員監督政府之餘,可也會加強自省,好好提升表現?
2 : qt(2571)@2013-07-19 21:09:13

梁家騮出席率低 坦言兼職  <===DKLMsmileysmileysmileysmiley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68

【每日健康】廚房越亂 會食得多零食?

1 : GS(14)@2016-03-11 00:52:12

做做吓嘢,突然面前出現薯片同爆殼,就算明知自己已經食得太多,偏偏都係忍唔到口,結果又再開懷大食。如果呢個情況經常出現喺你身上,或者係時候執執家企廚房同公司Pantry。近日有研究發現,家企廚房越亂,人就越易食得多零食。研究人員將98位實驗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被安排到一個整齊潔淨嘅廚房,另一組被安排到一間堆滿未洗碗碟嘅髒亂廚房,兩間廚房都放咗一碗碗曲奇、紅蘿蔔同餅乾。結果發現,相比喺整潔嘅廚房,身處髒亂廚房嘅參與者吃多一倍曲奇,在短短10分鐘已吸取多53卡路里。點解有咁大影響?研究人員解釋身處亂廚房,會驅使人放低對自制力,「反正所有嘢都亂晒龍,咁我又何必理自己呢?」如果家中廚房同公司Pantry髒亂,我哋又幾乎唔係喺屋企就係喺辨公室,咁我哋究竟全年食多咗幾多?為健康計,大家都要勤力啲,執執個廚房啦。資料來源:Time, Clutter, Sage Journal記者:黃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0/195228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23

樂香園:大市升得多時跌得多

1 : GS(14)@2016-06-01 11:21:47

世事很多時都是出人意表的,特別是股市。5月13日黑色星期五港股收市時,有誰夠膽說港股可於「五窮月」結算時,僅跌200多點?那天港股沽空率,由周三的14.05%急升至18.37%,創1998年5月金融風暴以來18年新高,不要忘記,那年正是國際大鱷來港「㩒錢」的一年。截至5月13日,恒指累計跌幅相當驚人。當天早上低開71點後,港股越跌越有持續尋底,最多曾跌超過320點,最後「埋單」跌196點或0.99%,收報19719點,單計5月首兩周9個交易日(有一日是假期),已跌去1348點,跌幅達6.3%,是2012年以來最差的5月開局。兩周過去,港股猶如美國隊長般突變臉,來個180度大反轉,恒指由大跌變勁升,月結前連升6日,周二還一度衝高345點,最後升幅雖收窄至185點,收報20815點,成交還要再度升回逾1,000億元水平,是逾5個月以來首次。全月計,恒指按月只是跌252點。「五窮」並不應驗,「六絕」會否成真?有基金朋友回應頗堪回味。他說:「升得多咪跌得再多啲囉。」明白。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1/196359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50

【動畫】BB越叫越甜 肥妹嗌得多真係會肥

1 : GS(14)@2016-09-13 08:05:00

臨床心理學博士萬家輝指出,暱稱和親密對話等言語,心理學角度稱為Verbal Hug,即語言擁抱。



時下男女喜歡用暱稱稱呼另一半,BB前豬豬後,說會越叫越甜蜜,到底有沒有根據?



美國有調查顯示,76%感情好的情侶會互取親密暱稱,感情更會日益增加。臨床心理學博士萬家輝指出,暱稱和親密對話等言語,心理學角度稱為Verbal Hug,即語言擁抱。「當我們聽到這些稱呼和說話時,腦部會分泌出一些物質,如多巴胺和催產素,的而且確會令人感到被愛護。」因此,當你用暱稱叫另一半時,例如BB、寶寶,對方當然會覺得sweet啦!我們做街訪時,也問過不少年輕人,他們都笑說聽到另一半叫自己「BB」或「寶寶」時,真的感覺親密又sweet呢!不過讓我提醒你,甜蜜還甜蜜,千萬別亂叫「肥妹」、「肥仔」。萬博士指出,曾有研究顯示,叫得多真的會越來越肥。記者:黃凱婷


腦部會分泌出一些物質,如多巴胺和催產素,的而且確會令人感到被愛護。

萬博士提醒大家,千萬別亂叫「肥妹」、「肥仔」。有研究顯示,叫得多真的會越來越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3/19768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46

【動畫●日日啪啪啪】手指啪得多 真係會發炎? !

1 : GS(14)@2016-12-01 08:09:17

啪手指,其實是透過拉開骨與骨之間的距離,擠壓關節中的氣泡製造出聲響。



係人都知「啪啪啪」好過癮,尤其係啪手指。不過坐你對面位的同事,可能討厭你騷擾人,也許甚至妒忌你這麼能「啪」,所以忍不住還是要告誡你說,別啪了,「小心啪得多,會關節炎呢!」



不過,對於啪少陣都唔安樂的你來說,只能夠說啪手指都現在都沒有實驗證明有甚麼壞處。只有頗經典,由細啪到大的個案研究。美國加州有位醫生Donald Unger自小已經幾反叛,偏偏唔信邪拿自己做白老鼠,幾十年來天天啪自己左手的手指,而不啪右手的手指,足足在60年的光景啪了36,500下,最後都發覺左手跟右手一樣靈活,沒有甚麼分別。這位老人家1998年在《關節炎》醫學期刊發表報告,轟動一時,2009年更獲搞笑諾貝爾醫學獎(Ig Nobel Prizes,Medicine Catogory),真可謂行行出狀元,啪手指都可以啪出彩虹來。究竟啪手指背後是甚麼原理?有人擔心是否骨頭碰撞磨擦的聲音,但實情是這種啪啪啪是氣壓造成。首先我們手指骨與骨的關節之間有空隙,裏頭注滿像蛋黃般的滑液(synovial fluid)。而當我們啪手指時,骨與骨之間的距離就會拉開,關節空隙體積大了,形成一個低壓區(low-pressure zone),而當中滑液裏的氣體,會慢慢形成一個大氣泡,直至周圍的滑液把這個氣泡卜的一聲擠破,而造成聲音。由於氣體融入滑液需時20分鐘,所以解釋到為何啪完一次,沒能立即再啪出聲。至於身體其他關節,由於也有滑液,所以也可以啪出聲來,就算是頸部,有時你發現也可啪出聲音。不過,別輕易給人家扭你的頸部,自己也不要逞強亂啪,否則很容易弄傷頸椎呢。參考資料:
J Castellanos and D Axelrod"Effect of habitual knuckle cracking on hand function." Ann Rheum Dis.1990 May;49(5):308–309
Unger DL."Does knuckle cracking lead to arthritis of the fingers?" Arthritis Rheum.1998 May;41(5):949-50.
Kawchuk GN, Fryer J, Jaremko JL, Zeng H, Rowe L, Thompson R.2015. Real-Time Visualization of Joint Cavitation. PLoS ONE10(4): e0119470.記者:陳以恒



Donald Unger醫生身體力行日日啪手指,發現啪咗60年都冇問題。 互聯網圖片

我們的關節空隙裏有滑液(synovial fluid),沒有它,真是一「啪」難求。 互聯網圖片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1/198508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73

感情問題少同女性朋友講講得多容易散

1 : GS(14)@2016-12-10 13:29:23

當與另一半感情出現問題,不少人會選擇與友人傾訴而非直接向伴侶提出,然而美國有研究發現,這其實或是對感情關係的「致命傷」!尤其是女士們找女性摯友分享,往往令關係更快結束,分手機會更較與情人直接對話高出33%。領導研究的東卡羅來納大學家庭專家詹森(Jakob Jensen)表示,團隊研究跟進67名20至29歲女性兩年來的感情路、難關、會選擇與戀人抑或朋友傾訴,以及該段關係的結局。結果發現選擇與女性朋友分享感情煩惱的女士,分手機會比直接將煩惱訴諸戀人的多三份之一;相反直接向戀人發洩情緒的,關係可維持的機會多一倍。詹森指比起避風港,女士的同性朋友在其感情關係上的角色,更似是破壞者。因為女性朋友都會選擇代入去「感同身受」,將當事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煩惱般,盡數其伴侶的缺點,「經歷過分手的人,可以影響其他朋友的取態。」團隊認為女士們選擇向女性好友尋求意見,而非與男友開心見誠傾訴,可能是一段關係將要結束的預警,「向朋友而非伴侶傾訴,或只會令一段關係的問題加劇,令關係更易起波瀾……避開與伴侶傾訴感情問題,只會減少了彼此的浪漫親密感,亦導致較差的浪漫幸福感覺。」報告指與朋友討論感情煩惱是可以理解的做法,因只有正視及討論才可克服感情困難,而與人分享就打開了溝通的缺口。不過就明言與自己的伴侶傾訴,對雙方都有正面影響,而非像與同性友人分享一樣,只會談及情人的缺點導致不滿感覺越加嚴重。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0/19861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053

【十面霾伏】煙霞 = 霧霾?吸得多會死人?

1 : GS(14)@2017-01-14 12:28:01

早幾日霧霾襲港,維港兩岸灰濛濛一片。



最近幾天霧霾襲港,周圍灰濛濛一片,多個地區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接近爆錶,但其實你知道甚麼是「霧霾」嗎?又知道它和「霧」、「薄霧」有甚麼分別嗎?



根據香港天文台資料,當近地面的空氣,因水氣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而令能見度下降至1公里以下、相對濕度又超過80%時,就稱為「霧」;若能見度介乎1至5公里之間,就稱為「薄霧」。但假如空氣中有大量混有微小塵粒、煙、鹽、灰等污染物的懸浮粒子積聚,令能見度下降至5公里以下,而同時相對濕度低於80%,便稱為「煙霞」,亦即是「霧霾」。這些懸浮粒子PM10和PM2.5,肉眼很難看到,如果氣溫高,加上風勢弱,就會很難擴散,積聚在半空,人體吸入後,會損害呼吸系統,嚴重更會死人,所以都是戴個口罩出街最穩陣。很多人認為霧霾是由北京吹來香港,但其實兩地距離約二千公里,吹得來都散晒了,有分析指最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的污染空氣有關,所以香港西面地區,即屯門、元朗、天水圍及東涌等地區的污染最嚴重,加上這幾日溫度高,又猛太陽,雙重夾擊下,所以空氣就這麼差了。北京官方日前就發佈了一份名為《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的報告,其中建議市民在霧霾天時,煮食盡量用蒸煮方式,減少煎炒炸,相信有助減少PM2.5,其實是否真係有關?你懂的。記者:黃子配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4/198962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78

【熱到病】夏天特別易頭痛?中醫:食得多雪糕絕對會

1 : GS(14)@2017-06-25 11:30:40

夏天頭痛多?今日就聽註冊中醫師徐澤昌的解答吧。



人體的生理節奏和四季相關,有一脈相承的關係,而坊間就有種說法指,夏天頭痛特別多,因為夏天有更多驅使頭痛的病因,故稱之為夏天季節性頭痛,即夏天特有、具有季節性的頭痛,但這種說法又有沒有醫學根據呢?



夏天吃雪糕屬等閒事,但你又知不知道吃得太多會引致頭痛呢?雖然吃完雪糕,總不可能即時有頭痛,但其實這種「雪糕型頭痛」,與大家進食生冷食物的習慣有關。註冊中醫師徐澤昌指,吃生冷食物、喝凍飲,絕對會令頭痛機會增加。中醫臨床已經證實有一種頭痛,是由痰濁引起,而進食得多生冷食物,就會產生痰濁。當這些痰濁走遍全身的經絡之後,最後到達頭部的經絡時,就會令人產生頭痛。今年夏天動不動就已經三十多度,室內外溫差大,有時候沒有擦乾汗,就立即走進有冷氣的地方,不但可以造成感冒,亦都可以造成短暫性的頭痛。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中醫亦有自己的看法。徐醫師續指,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也離不開外邪和濕熱有關,外邪就是「風、寒、暑、濕、燥、火」,而外感頭痛由一般風邪引起,患病時會有感冒的病徵,可能會沾寒沾凍,病情亦會比較短。其實亦有種說法指,夏天汗水會蒸發得比較快,人會比較容易脫水,造成頭痛,但這種說法又好似太牽強了。徐醫師直言,會否因為少飲水,繼而出現排汗少的情況,然後再出現頭痛?中醫們不是這樣理解的。「我們中醫有個理論叫作『天人合一』。」徐醫師續稱,人體毫無疑問會受外界變化所影響,而每種病症在每個季節的出現頻率,其實主要看病症的性質。如果是一些寒性的頭痛,這種病症會在夏天會紓緩。徐醫師亦指,每個人的體質亦會有所影響。「有些人會很怕冷,但他們在夏天會很舒服,因為他們屬於比較虛寒的體質。」不過話說頭,夏天亦是多病的季節,室內外溫差大固之然是生病的主因,但對於喝凍飲來說,就是一個香港人永遠改不了的習慣。徐醫師就建議,夏天應該少喝凍飲,並以水代替凍飲,喝水的時候亦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要定時喝,有如為植物澆水一般。記者︰盧逸文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5/200675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