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流淌著“奶與蜜”的網絡大電影 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三方遊戲丨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9/158459.shtml

流淌著“奶與蜜”的網絡大電影 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三方遊戲丨黑馬薦文
界面 界面

流淌著“奶與蜜”的網絡大電影 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三方遊戲丨黑馬薦文

張濤簡單算了一筆賬,去年近700部網大,賠錢的有600多部,占90%左右。剩下的10%里有5%是保本的,剩下5%是賺錢的。其中,2%是賺小錢,3%可以多賺一點。

推薦星級:☆☆☆

閱讀時間:本文7248字,需10分鐘。

推薦理由:2014年開始興起的網絡大電影市場,因為一部成本28萬,票房超2000萬的道士類影片沸騰起來。今年更是有知名電影人王晶等入場。流淌著奶與蜜,這是怎樣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遊戲?分享來自界面(ID:wowjiemian)的這篇文章。

來源:界面

作者:何驚濤

2015年,網絡大電影這一市場被愛奇藝從0挖到了3.5億元的規模,然而賺錢的片子僅有5%。在這個競爭格局未定、流淌著奶與蜜的地方,大玩家和小蝦米紛紛入場,網大的未來會怎麽樣?

2016年的春節,殷博沒有回湖北,而是一個人待在北京東四環外的家中。屋外是絢爛綻放的煙花,屋內陪伴他的是一臺24小時不休的電腦和一堆散亂的視頻素材。

殷博是個導演。彼時,距離他執導的第一部正式的長片電影上映,只剩下一個月。時間很緊,但不忍心留下工作室的其他夥伴,他只好一個人完成電影的後期剪輯,以及80%的視覺特效。

3月24日,殷博的電影順利上映。電影取材自一款國民遊戲,名字很接地氣——《鬥地主傳奇》,票價也很便宜,5元錢——在北京只夠買一個雞蛋灌餅。這顯然不是普通影院里一張電影票的價格,而是在愛奇藝上點播觀看的價格。

像《鬥地主傳奇》這樣在網絡上發行、時長超過60分鐘、符合電影敘事規律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以付費點播模式分賬的電影,愛奇藝在2014年3月給它們取了一個名字——“網絡大電影”(下稱網大)。

上映當天,殷博時不時就上愛奇藝看看電影點擊量、觀眾評論,緊張地等著“觀眾檢驗他的作品”。三天後,《鬥地主傳奇》點擊量突破一千萬,一個月時間超過2000萬。這與殷博的5000萬預期有點差距,但這並不妨礙這位“非科班出身”的年輕電影導演,正迎來自己的事業上升期。

《鬥地主傳奇》之後,殷博剛在法國巴黎拍完了一部穿越愛情題材的網大,《鬥地主傳奇2》也在他的時間表里了。

導演與賭徒

比《鬥地主傳奇》早一周時間,導演陽子政的第一部網大《最終複仇·弓》也在愛奇藝上映。但結果卻與《鬥地主傳奇》大相徑庭,上映至今,電影點擊量僅僅32萬,其中付費觀看的比例不到10%,票房恐怕僅數萬元。盡管這部網大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下,但也是非常虧錢的。

陽子政並未有太多沮喪的情緒。在拍網大之前,他經歷過很多工作,拍過短片,做過攝影指導,也寫過劇本,剪過片子。“導演”是他對外公開的主業,但和殷博一樣,是網大才讓他們的“導演”身份完整地變成了“電影導演”。

然而,如果以評分論成敗,這兩部網大都不及格。《鬥地主傳奇》豆瓣評分3.7分,評論大多是一個字“爛”。《最終複仇·弓》更可憐,觀看人數實在太少,“評價人數不足”,沒有豆瓣評分。另外,這些評分和評論的背後還牽扯出一個問題:網大到底是不是電影。

陽子政認為,網大是不是電影,和票房多少並沒有直接的關系。“每個行業有好的,也有壞的。院線電影有評分低的片,有票房差的片,也有大制作、大明星、大導演,但評分和票房都差的片。你無法一刀切地批評他們都不是電影。它們中有本身就受眾狹窄的藝術電影,也有急功近利、複制山寨的商業片。”

在陽子政看來,真正判斷網大是不是電影的因素,是創作者的心態。“有些導演想講好故事、拍好電影,但有些人卻是抱著‘撈一筆就走’這種十足的賭徒心態。院線電影中也有賭徒,有不知名的投資少的小賭徒,也有像《富春山居圖》這樣的大賭徒。只不過是,現在的網大領域,賭徒更加泛濫。”

《美人魚》剛剛落下帷幕,愛奇藝上已出現《美人魚湯》《我的美人魚》《城管大戰美人魚》等多部蹭IP作品。而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還未上映,《潘金蓮就是我》《潘金蓮複仇記》《誰殺了潘巾蓮》就已經“幫”他提前預熱宣傳了一輪。

以陽子政的說法,這些作品的背後大多都是賭徒,創作者的目的是純粹的賺錢,而不顧賺錢的前提是拍一部好電影。而至於像他和殷博這樣年輕導演的作品,雖然可能還很稚嫩,票房和評分都很低,但他認為作品本身是堅持了電影的藝術性,尊重了電影敘事規律,可以稱得上電影,他們也可以稱得上是“電影導演”。

不過,他也承認,現在的網大市場魚龍混雜,賭徒更多一些。這也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刻板印象:網大全都是這樣的爛片,它們也不配稱得上電影。而背後這一切的原因,陽子政看得很清楚。“網大的賭博成本太低了。制作一部網大50萬即可,院線電影可能需要500萬。10部網大抵一部院線電影,有一部成了,他都賭贏了。”

當然,網大市場不會永遠都充斥著制作成本50萬以下,甚至20萬-30萬的作品。陽子政認為,“觀眾不是傻子,被騙一次不會繼續上當,有了更好的選擇也不會視而不見。大浪淘沙,這一批小成本劣質網大必然會被淘汰,慢慢留下的是精品。”

說這些話的時候,陽子政正在南京拍攝他的第二部網大,這一次的制作成本已經高達100萬。

商人

和殷博一樣非科班出身的張濤,在過去一年里,也實現了一名電影導演的身份轉變。不過,他比殷博轉型更快也更遠。現在,張濤是一名導演,也是個商人。

在拍《道士出山》前,張濤在一家傳統影視公司當制片人。大概是2013年底,張濤開始意識到網絡時代已經悄然而至。當時他最直接的一個體會是,“早已經不看家里的電視,歌華有線費好像續不續也無所謂。”

在這之後,張濤便離職了,琢磨起來做點新媒體時代的事。醞釀一年時間左右,2014年底,張濤拍出了《道士出山1》。

2015年4月3日,《道士出山1》在愛奇藝上映。當天,張濤並未守候在電腦前,緊張地看著數據和觀眾的反饋。相反,張濤在片場舉行了《道士出山2》的開機儀式。他很自信,“《道士出山》肯定不會賠錢。”

事實的確如張濤所言。這部僵屍喜劇電影,制作成本僅28萬元,最終票房卻高達2400萬元,制作方從中分賬500萬-600萬元。投資回報比高達20多倍,張濤的商人眼光可見一斑。

借著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張濤相繼拍攝了《道士出山3》上下兩部,以及《陰陽先生》3部。過去一年時間,張濤便完成了7部網大的拍攝,平均50天就會誕生一部作品。除去第一部《道士出山》僅有的28萬元制作費用,後面幾部的制作成本都在80萬-100萬元之間。

一如既往的是,張濤作為商人的自信。他知道,只要是他拍的電影就一定不會賠錢,甚至到後來都會大賺特賺。除去2016年上映的《陰陽先生2》《陰陽先生3》,張濤五部作品的票房高達1.03億元。

其實,張濤的商人眼光從一開始的選材就看出來了。張濤表示,選擇僵屍片作為自己的網大處女作,除了40%的個人情感因素——僵屍片情節、致敬林正英和老港片,剩下更多的60%是市場因素。“過去二十多年時間,電影市場都沒有僵屍片出現。喜歡這一類型片的觀眾很‘饑渴’,只能在網上不停地搜索林正英的作品來解渴,但那些片子看了無數遍,已經過時疲勞了。市場需要新的東西來滿足觀眾的喜好。”

進入2016年,張濤的節奏慢下來,但動靜卻大起來了。迄今為止,他今年還沒有拍攝完成一部作品。但他最新策劃的一部網大,投資額超過1000萬,這在目前的網大市場已屬大制作。

另一方面,今年5月份,張濤和人合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造夢師影業。他的投資人全資投入,占股10%,而他以自己導演和商業上的技能入夥,占股90%。

他說:“作為導演,我肯定需要100%的自主權。我的投資人全資投入但只占10%股份,這個條件很苛刻,但他也願意。因為他知道,我未來拍的電影能賺大錢,即使10%股份也有成倍的回報。”

短短一年多時間,張濤實現了個人的三級跳——外行到導演,再到商人。換作其他任何一個行業,或許這都不可能發生。

挖井人

在網大這個市場里,愛奇藝扮演的是“挖井人”的身份。

在拍攝網大前,很多年輕導演都將希望寄托在了拍微電影上。但微電影一般都被放置在網站的免費頻道,商業化方式只有前貼廣告的CPM(Cost Per Mille,每千人成本)分賬模式一種,但這種分賬收益少得可憐。愛奇藝影業投資項目部總經理竇黎黎回憶道:“當時有一部微電影分到了2萬元,片方就已經很慶幸了。”

在拍《鬥地主傳奇》之前,殷博拍了5年時間的微電影。他和他的團隊很幸運,當時CCTV6有一檔名為“愛電影”的節目與他們達成了長期的內容制作合作。但一部微電影的節目經費僅數萬元,並且兩三個月才有一部微電影的需求。如果不是在武漢當地拍攝其他一些商業片子,殷博很難靠微電影養活他的團隊。

2013年底,愛奇藝開始嘗試將一些長度和質量都不錯的微電影放在付費頻道,結果發現付費效果還不錯。這給了愛奇藝很大的信心。順勢而為,2014年3月,愛奇藝將類似的這些作品以“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包裝推出。網絡電影區別的是傳統院線電影,而“大”電影的說法也與“微”電影區隔開來。

不過,2013-2014年,網大市場都處在一種萌芽、摸索準備的狀態。不少制作方剛從微電影轉變過來,思維滯後,創造的多是一些打著擦邊球博眼球的內容。怎樣做網大?它會像微電影一樣中道崩殂嗎?觀眾到底買不買帳?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真正讓網大市場升溫的就是2015年那部橫空出世的《道士出山1》,竇黎黎稱其對整個網大市場非常重要。不過,她也表示,《道士出山1》的成功算得上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在《道士出山》之前,我們研究了愛奇藝和PPS的數據,排在免費播放榜前列的電影不是來自周星馳、李連傑、成龍,而是林正英的幾部僵屍片。”

之後的故事就簡單得多了。嘗到了甜頭的愛奇藝和張濤,以及《道士出山1》背後的出品方淘夢網和七娛樂再次走到了一起,以不同作品和形式持續合作著。此外,愛奇藝也開始玩起了自制。第一部自制網大便是殷博導演的《鬥地主傳奇》。

2015年,愛奇藝將網大這一市場硬生生從零挖到了3.5億元規模。而提出網大概念,並走在同行前面的愛奇藝,牢牢占據著網大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網劇時代,愛奇藝可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絕對的統治力。

奶與蜜

有錢賺,自然就有資本的湧入。商人不只張濤一個,他也不算是最早的玩家。《道士出山》後,網大市場成為了資本和商人眼中的一塊流淌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2014年網大概念剛興起的時候,全網產量大概只有400部,2015年這一數字增長到700部,而2016年上半年這一數字便突破1000部。竇黎黎保守估計,今年愛奇藝上的網大數量將達到2200-2500部。

不過,這些數字的背後伴隨的總會是“賭徒”的出現,以及蹭IP、軟色情、複制山寨等粗制濫造的現象。《捉妖濟》《道士出山》《深囧》都是蹭IP的作品;《霸道總裁風流秘書》等網大從名字到海報都打著色情的擦邊球;僵屍片火了,49%的網大全紮堆進僵屍片,鬼怪驚悚片。

同樣處在蹭IP的漩渦之中,張濤道,“本來預想中,我電影的名字是《茅山怪談》,出品方想要蹭一下《道士下山》的名氣,正好本身電影里也有道士,所以起了《道士出山》的名字。但沒想到,《道士下山》的口碑一塌糊塗。”豆瓣評分,《道士出山》4.6分,《道士下山》5.4分,二者並無太大區別。

更嚴重的問題是,網大數量多,但賺錢的網大屈指可數。張濤是去年網大市場最賺錢的導演。他說:“去年愛奇藝網大市場票房有3.5億元人民幣,我的片子收獲了1.03億票房。”

張濤簡單算了一筆賬,去年近700部網大,賠錢的有600多部,占90%左右。剩下的10%里有5%是保本的,剩下5%是賺錢的。其中,2%是賺小錢,3%可以多賺一點。

張濤並不清楚背後的全部原因,但他認為團隊肯定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去年,網大市場的制作團隊,大概90%是非專業的,剩下只有10%才是專業的——這也符合他提出的90%網大都賠錢的情況。

“去年有90%的團隊,之前不知道是做什麽的,但聽到網大市場遍地是黃金,於是他們就進來了,不賠才怪。今年這一現象有所改觀。大概專業團隊占到60%,而非專業的業余團隊只剩下40%。到了明年,我估計80%會是專業團隊。”

大玩家和小蝦米

張濤口中,專業團隊越來越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網大市場精品化的過程。竇黎黎和壹酷文化CEO馬李靈珊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

壹酷文化是一家專註在網生視頻領域,利用影視化手段孵化IP、創作人才和藝人的激勵平臺。公司成立於2014年,目前已推出網劇《滅罪師》《喪屍屠城》等作品。馬李靈珊認為,和網劇一樣,網大必將走向精品化的道路。

回顧網劇的發展歷程,當視頻網站開始自制網劇時,網劇精品化的信號就已經打響。這一情況也適用於網大市場。自第一款自制網大《鬥地主傳奇》推出後,愛奇藝計劃於2016年推出20部自制網大。竇黎黎說,背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2000萬付費會員數,以可能的票房數倒推制作方能夠拿出的制作成本,已經足以產出優質網大作品。

在這20部自制網大中,有意思的是,愛奇藝在嘗試一些合作方沒有拍過的類型,引導網大市場走向,避免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繼而影響到平臺的聲譽。

一個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由於愛奇藝付費會員70%是男性,資本趨利本性導致網大制作方更傾向於制作男性用戶喜歡的網大類型,例如驚悚片、喜劇片、玄幻片。而愛奇藝針對剩下的30%女性付費會員,計劃推出三部符合女性用戶口味的瑪麗蘇網大,其中已上映兩部是《盲少爺的小女僕》和《暴君畫家的情人》。

當網大精品化以後,群雄逐鹿,剩下的大玩家是誰?馬李靈珊認為,依然是那些擁有大的制作能力、宣發能力,知道這個市場怎麽玩的傳統影視傳媒公司。

這一點同樣可以參照網劇市場。2015年夏,網劇市場誕生了迄今最大的一部網劇《盜墓筆記》,其背後的制作方歡瑞世紀是老牌影視傳媒公司,而非一家專為制作網劇誕生的小公司。

馬李靈珊透露,“今天的超級網劇市場,80%市場份額是被傳統傳媒公司拿走的,包括華策、檸萌、新麗、歡瑞世紀、慈文等。剩下20%市場份額被幾家公司瓜分,壹酷在這20%之中。再剩下的一些制作網劇的小公司則根本不賺錢。網大未來的市場一定也是這樣的。大公司進來分走絕大部分蛋糕,幾家新公司分走剩下的小部分蛋糕,剩下的沒蛋糕可分。”二八原則幾乎適用於任何行業。

作為平臺方,竇黎黎看得更清楚,也感知更強烈,“去年網大市場剛剛起步,淘夢和七娛樂幾乎是兩家獨大,今年則呈現淘夢、七娛樂、壹酷、奇樹有魚、烽雲傳媒、新片場等幾家百家齊放的局面。但不久的將來,傳統影視公司一定會源源不斷地進入,網大市場一定會經歷一次徹底洗牌。”

這一點其實已經有所征兆。去年底開始,傳統影視公司華誼兄弟便聯合七娛樂、本山傳媒試水合作了《山炮進城》《超能太監》兩部系列網大。並且在今年初,華誼兄弟還參與了七娛樂的A輪融資。

竇黎黎說:“今年和去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去年是我們去接觸一線導演和制片人,苦口婆心‘安利’網大。今年情況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很多一線導演、院線電影大制片人、編劇都主動聯系到我們,說看看有什麽項目可以合作。他們想進來成為新的玩家。”

未來

王晶是院線電影導演中第一個吃網大螃蟹的人。今年7月,王晶監制並編劇的第一部網絡大電影《我的極品女神》在愛奇藝上映。未來,王晶還將與愛奇藝有5部網大作品合作。

竇黎黎說,她很佩服王晶導演。“對網大這件事,他本人非常積極,也能看到未來這個市場的發展。《我的極品女神》不可能像澳門風雲一樣賺錢,但他非常開心。他說,以他的體量,在院線只能拍澳門風雲,投資人不太可能讓他降下來拍其他東西。但他有很多輕喜劇、愛情片、警匪片等奇思妙想,他想去實現,網大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渠道。”

“另外,以他的角度,他有不少跟著他很多年的副導演、執行導演,他希望有機會去鍛煉他們,慢慢成為一個院線級別的導演。網大《我的極品女神》導演闞家偉就是跟了王晶多年的副導演。”

王晶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網大有一個意義是培養年輕導演。那是否可以理解為拍網大的年輕導演,他們的最終去處其實是去拍院線電影?

竇黎黎並不贊同這一說法。她認為,長遠發展下去,並不一定說拍院線電影的一定比網絡電影高級,網絡會變成電影的一個發行渠道。網大和院線電影,在題材上、類型上可能沒有太大的區別。一部電影拍攝完成後,片方既可以選擇在網絡上發行,也可以在院線里發行。各自面向的用戶、成本、收益方式不太一樣罷了。

馬李靈珊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她說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參考網劇行業。現在其實已經很難說《老九門》《誅仙青雲誌》到底是臺劇還是網劇。它們在網絡和電視臺同步播出,甚至《誅仙青雲誌》在網絡上的進度更快。

不過她也指出,未來能勝出的網大,一定是那些院線電影不太能表達或者表達成本過高的作品,勝在故事性而非制作。

她認為院線在滿足試聽感受、社交需求方面依然優於網絡,所以特效片、愛情片、喜劇片依然會是院線電影鐘愛的類型。相對來說,網大在這些類型里的機會會少一點。不過,隨著VR技術和客廳影音設備的發展,未來網大和院線電影在類型上的差別會越來越小。

網大市場的未來到底在哪里?對於這個問題,在這個用腳投票的市場,忠實網絡用戶濛子有她的答案。

從2014年起,濛子就幾乎只在電腦和手機上看劇、看電影。她已經分不清什麽是網劇,什麽是臺劇。她覺得《余罪》這部網劇不錯,最新一部看的(她認為的)網劇是在央視八套播出的《一念向北》——她是在騰訊視頻上看的。

濛子知道網大,也聊了很多網大精品化的話題,她認為自己對網大未來的前景看好。但當被問及是否看過網大,她的回答是“應該算有一次”。去年她在愛奇藝上看過一部名字和內容都與香港三級片《一路向西》相似的網大。但在看了幾分鐘之後,她關掉了視頻。她說自己有些尷尬。

濛子已經給出了答案——或許就像她現在已經分不清楚的網劇一樣,觀眾不再感到尷尬的那一天,才是網大真正的未來。

網絡大電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438

流淌著“奶與蜜”的網絡大電影 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三方遊戲丨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9/158459.shtml

流淌著“奶與蜜”的網絡大電影 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三方遊戲丨黑馬薦文
界面 界面

流淌著“奶與蜜”的網絡大電影 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三方遊戲丨黑馬薦文

張濤簡單算了一筆賬,去年近700部網大,賠錢的有600多部,占90%左右。剩下的10%里有5%是保本的,剩下5%是賺錢的。其中,2%是賺小錢,3%可以多賺一點。

推薦星級:☆☆☆

閱讀時間:本文7248字,需10分鐘。

推薦理由:2014年開始興起的網絡大電影市場,因為一部成本28萬,票房超2000萬的道士類影片沸騰起來。今年更是有知名電影人王晶等入場。流淌著奶與蜜,這是怎樣一場導演、賭徒與商人的遊戲?分享來自界面(ID:wowjiemian)的這篇文章。

來源:界面

作者:何驚濤

2015年,網絡大電影這一市場被愛奇藝從0挖到了3.5億元的規模,然而賺錢的片子僅有5%。在這個競爭格局未定、流淌著奶與蜜的地方,大玩家和小蝦米紛紛入場,網大的未來會怎麽樣?

2016年的春節,殷博沒有回湖北,而是一個人待在北京東四環外的家中。屋外是絢爛綻放的煙花,屋內陪伴他的是一臺24小時不休的電腦和一堆散亂的視頻素材。

殷博是個導演。彼時,距離他執導的第一部正式的長片電影上映,只剩下一個月。時間很緊,但不忍心留下工作室的其他夥伴,他只好一個人完成電影的後期剪輯,以及80%的視覺特效。

3月24日,殷博的電影順利上映。電影取材自一款國民遊戲,名字很接地氣——《鬥地主傳奇》,票價也很便宜,5元錢——在北京只夠買一個雞蛋灌餅。這顯然不是普通影院里一張電影票的價格,而是在愛奇藝上點播觀看的價格。

像《鬥地主傳奇》這樣在網絡上發行、時長超過60分鐘、符合電影敘事規律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以付費點播模式分賬的電影,愛奇藝在2014年3月給它們取了一個名字——“網絡大電影”(下稱網大)。

上映當天,殷博時不時就上愛奇藝看看電影點擊量、觀眾評論,緊張地等著“觀眾檢驗他的作品”。三天後,《鬥地主傳奇》點擊量突破一千萬,一個月時間超過2000萬。這與殷博的5000萬預期有點差距,但這並不妨礙這位“非科班出身”的年輕電影導演,正迎來自己的事業上升期。

《鬥地主傳奇》之後,殷博剛在法國巴黎拍完了一部穿越愛情題材的網大,《鬥地主傳奇2》也在他的時間表里了。

導演與賭徒

比《鬥地主傳奇》早一周時間,導演陽子政的第一部網大《最終複仇·弓》也在愛奇藝上映。但結果卻與《鬥地主傳奇》大相徑庭,上映至今,電影點擊量僅僅32萬,其中付費觀看的比例不到10%,票房恐怕僅數萬元。盡管這部網大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下,但也是非常虧錢的。

陽子政並未有太多沮喪的情緒。在拍網大之前,他經歷過很多工作,拍過短片,做過攝影指導,也寫過劇本,剪過片子。“導演”是他對外公開的主業,但和殷博一樣,是網大才讓他們的“導演”身份完整地變成了“電影導演”。

然而,如果以評分論成敗,這兩部網大都不及格。《鬥地主傳奇》豆瓣評分3.7分,評論大多是一個字“爛”。《最終複仇·弓》更可憐,觀看人數實在太少,“評價人數不足”,沒有豆瓣評分。另外,這些評分和評論的背後還牽扯出一個問題:網大到底是不是電影。

陽子政認為,網大是不是電影,和票房多少並沒有直接的關系。“每個行業有好的,也有壞的。院線電影有評分低的片,有票房差的片,也有大制作、大明星、大導演,但評分和票房都差的片。你無法一刀切地批評他們都不是電影。它們中有本身就受眾狹窄的藝術電影,也有急功近利、複制山寨的商業片。”

在陽子政看來,真正判斷網大是不是電影的因素,是創作者的心態。“有些導演想講好故事、拍好電影,但有些人卻是抱著‘撈一筆就走’這種十足的賭徒心態。院線電影中也有賭徒,有不知名的投資少的小賭徒,也有像《富春山居圖》這樣的大賭徒。只不過是,現在的網大領域,賭徒更加泛濫。”

《美人魚》剛剛落下帷幕,愛奇藝上已出現《美人魚湯》《我的美人魚》《城管大戰美人魚》等多部蹭IP作品。而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還未上映,《潘金蓮就是我》《潘金蓮複仇記》《誰殺了潘巾蓮》就已經“幫”他提前預熱宣傳了一輪。

以陽子政的說法,這些作品的背後大多都是賭徒,創作者的目的是純粹的賺錢,而不顧賺錢的前提是拍一部好電影。而至於像他和殷博這樣年輕導演的作品,雖然可能還很稚嫩,票房和評分都很低,但他認為作品本身是堅持了電影的藝術性,尊重了電影敘事規律,可以稱得上電影,他們也可以稱得上是“電影導演”。

不過,他也承認,現在的網大市場魚龍混雜,賭徒更多一些。這也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刻板印象:網大全都是這樣的爛片,它們也不配稱得上電影。而背後這一切的原因,陽子政看得很清楚。“網大的賭博成本太低了。制作一部網大50萬即可,院線電影可能需要500萬。10部網大抵一部院線電影,有一部成了,他都賭贏了。”

當然,網大市場不會永遠都充斥著制作成本50萬以下,甚至20萬-30萬的作品。陽子政認為,“觀眾不是傻子,被騙一次不會繼續上當,有了更好的選擇也不會視而不見。大浪淘沙,這一批小成本劣質網大必然會被淘汰,慢慢留下的是精品。”

說這些話的時候,陽子政正在南京拍攝他的第二部網大,這一次的制作成本已經高達100萬。

商人

和殷博一樣非科班出身的張濤,在過去一年里,也實現了一名電影導演的身份轉變。不過,他比殷博轉型更快也更遠。現在,張濤是一名導演,也是個商人。

在拍《道士出山》前,張濤在一家傳統影視公司當制片人。大概是2013年底,張濤開始意識到網絡時代已經悄然而至。當時他最直接的一個體會是,“早已經不看家里的電視,歌華有線費好像續不續也無所謂。”

在這之後,張濤便離職了,琢磨起來做點新媒體時代的事。醞釀一年時間左右,2014年底,張濤拍出了《道士出山1》。

2015年4月3日,《道士出山1》在愛奇藝上映。當天,張濤並未守候在電腦前,緊張地看著數據和觀眾的反饋。相反,張濤在片場舉行了《道士出山2》的開機儀式。他很自信,“《道士出山》肯定不會賠錢。”

事實的確如張濤所言。這部僵屍喜劇電影,制作成本僅28萬元,最終票房卻高達2400萬元,制作方從中分賬500萬-600萬元。投資回報比高達20多倍,張濤的商人眼光可見一斑。

借著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張濤相繼拍攝了《道士出山3》上下兩部,以及《陰陽先生》3部。過去一年時間,張濤便完成了7部網大的拍攝,平均50天就會誕生一部作品。除去第一部《道士出山》僅有的28萬元制作費用,後面幾部的制作成本都在80萬-100萬元之間。

一如既往的是,張濤作為商人的自信。他知道,只要是他拍的電影就一定不會賠錢,甚至到後來都會大賺特賺。除去2016年上映的《陰陽先生2》《陰陽先生3》,張濤五部作品的票房高達1.03億元。

其實,張濤的商人眼光從一開始的選材就看出來了。張濤表示,選擇僵屍片作為自己的網大處女作,除了40%的個人情感因素——僵屍片情節、致敬林正英和老港片,剩下更多的60%是市場因素。“過去二十多年時間,電影市場都沒有僵屍片出現。喜歡這一類型片的觀眾很‘饑渴’,只能在網上不停地搜索林正英的作品來解渴,但那些片子看了無數遍,已經過時疲勞了。市場需要新的東西來滿足觀眾的喜好。”

進入2016年,張濤的節奏慢下來,但動靜卻大起來了。迄今為止,他今年還沒有拍攝完成一部作品。但他最新策劃的一部網大,投資額超過1000萬,這在目前的網大市場已屬大制作。

另一方面,今年5月份,張濤和人合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造夢師影業。他的投資人全資投入,占股10%,而他以自己導演和商業上的技能入夥,占股90%。

他說:“作為導演,我肯定需要100%的自主權。我的投資人全資投入但只占10%股份,這個條件很苛刻,但他也願意。因為他知道,我未來拍的電影能賺大錢,即使10%股份也有成倍的回報。”

短短一年多時間,張濤實現了個人的三級跳——外行到導演,再到商人。換作其他任何一個行業,或許這都不可能發生。

挖井人

在網大這個市場里,愛奇藝扮演的是“挖井人”的身份。

在拍攝網大前,很多年輕導演都將希望寄托在了拍微電影上。但微電影一般都被放置在網站的免費頻道,商業化方式只有前貼廣告的CPM(Cost Per Mille,每千人成本)分賬模式一種,但這種分賬收益少得可憐。愛奇藝影業投資項目部總經理竇黎黎回憶道:“當時有一部微電影分到了2萬元,片方就已經很慶幸了。”

在拍《鬥地主傳奇》之前,殷博拍了5年時間的微電影。他和他的團隊很幸運,當時CCTV6有一檔名為“愛電影”的節目與他們達成了長期的內容制作合作。但一部微電影的節目經費僅數萬元,並且兩三個月才有一部微電影的需求。如果不是在武漢當地拍攝其他一些商業片子,殷博很難靠微電影養活他的團隊。

2013年底,愛奇藝開始嘗試將一些長度和質量都不錯的微電影放在付費頻道,結果發現付費效果還不錯。這給了愛奇藝很大的信心。順勢而為,2014年3月,愛奇藝將類似的這些作品以“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包裝推出。網絡電影區別的是傳統院線電影,而“大”電影的說法也與“微”電影區隔開來。

不過,2013-2014年,網大市場都處在一種萌芽、摸索準備的狀態。不少制作方剛從微電影轉變過來,思維滯後,創造的多是一些打著擦邊球博眼球的內容。怎樣做網大?它會像微電影一樣中道崩殂嗎?觀眾到底買不買帳?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真正讓網大市場升溫的就是2015年那部橫空出世的《道士出山1》,竇黎黎稱其對整個網大市場非常重要。不過,她也表示,《道士出山1》的成功算得上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在《道士出山》之前,我們研究了愛奇藝和PPS的數據,排在免費播放榜前列的電影不是來自周星馳、李連傑、成龍,而是林正英的幾部僵屍片。”

之後的故事就簡單得多了。嘗到了甜頭的愛奇藝和張濤,以及《道士出山1》背後的出品方淘夢網和七娛樂再次走到了一起,以不同作品和形式持續合作著。此外,愛奇藝也開始玩起了自制。第一部自制網大便是殷博導演的《鬥地主傳奇》。

2015年,愛奇藝將網大這一市場硬生生從零挖到了3.5億元規模。而提出網大概念,並走在同行前面的愛奇藝,牢牢占據著網大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網劇時代,愛奇藝可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絕對的統治力。

奶與蜜

有錢賺,自然就有資本的湧入。商人不只張濤一個,他也不算是最早的玩家。《道士出山》後,網大市場成為了資本和商人眼中的一塊流淌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2014年網大概念剛興起的時候,全網產量大概只有400部,2015年這一數字增長到700部,而2016年上半年這一數字便突破1000部。竇黎黎保守估計,今年愛奇藝上的網大數量將達到2200-2500部。

不過,這些數字的背後伴隨的總會是“賭徒”的出現,以及蹭IP、軟色情、複制山寨等粗制濫造的現象。《捉妖濟》《道士出山》《深囧》都是蹭IP的作品;《霸道總裁風流秘書》等網大從名字到海報都打著色情的擦邊球;僵屍片火了,49%的網大全紮堆進僵屍片,鬼怪驚悚片。

同樣處在蹭IP的漩渦之中,張濤道,“本來預想中,我電影的名字是《茅山怪談》,出品方想要蹭一下《道士下山》的名氣,正好本身電影里也有道士,所以起了《道士出山》的名字。但沒想到,《道士下山》的口碑一塌糊塗。”豆瓣評分,《道士出山》4.6分,《道士下山》5.4分,二者並無太大區別。

更嚴重的問題是,網大數量多,但賺錢的網大屈指可數。張濤是去年網大市場最賺錢的導演。他說:“去年愛奇藝網大市場票房有3.5億元人民幣,我的片子收獲了1.03億票房。”

張濤簡單算了一筆賬,去年近700部網大,賠錢的有600多部,占90%左右。剩下的10%里有5%是保本的,剩下5%是賺錢的。其中,2%是賺小錢,3%可以多賺一點。

張濤並不清楚背後的全部原因,但他認為團隊肯定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去年,網大市場的制作團隊,大概90%是非專業的,剩下只有10%才是專業的——這也符合他提出的90%網大都賠錢的情況。

“去年有90%的團隊,之前不知道是做什麽的,但聽到網大市場遍地是黃金,於是他們就進來了,不賠才怪。今年這一現象有所改觀。大概專業團隊占到60%,而非專業的業余團隊只剩下40%。到了明年,我估計80%會是專業團隊。”

大玩家和小蝦米

張濤口中,專業團隊越來越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網大市場精品化的過程。竇黎黎和壹酷文化CEO馬李靈珊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

壹酷文化是一家專註在網生視頻領域,利用影視化手段孵化IP、創作人才和藝人的激勵平臺。公司成立於2014年,目前已推出網劇《滅罪師》《喪屍屠城》等作品。馬李靈珊認為,和網劇一樣,網大必將走向精品化的道路。

回顧網劇的發展歷程,當視頻網站開始自制網劇時,網劇精品化的信號就已經打響。這一情況也適用於網大市場。自第一款自制網大《鬥地主傳奇》推出後,愛奇藝計劃於2016年推出20部自制網大。竇黎黎說,背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2000萬付費會員數,以可能的票房數倒推制作方能夠拿出的制作成本,已經足以產出優質網大作品。

在這20部自制網大中,有意思的是,愛奇藝在嘗試一些合作方沒有拍過的類型,引導網大市場走向,避免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繼而影響到平臺的聲譽。

一個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由於愛奇藝付費會員70%是男性,資本趨利本性導致網大制作方更傾向於制作男性用戶喜歡的網大類型,例如驚悚片、喜劇片、玄幻片。而愛奇藝針對剩下的30%女性付費會員,計劃推出三部符合女性用戶口味的瑪麗蘇網大,其中已上映兩部是《盲少爺的小女僕》和《暴君畫家的情人》。

當網大精品化以後,群雄逐鹿,剩下的大玩家是誰?馬李靈珊認為,依然是那些擁有大的制作能力、宣發能力,知道這個市場怎麽玩的傳統影視傳媒公司。

這一點同樣可以參照網劇市場。2015年夏,網劇市場誕生了迄今最大的一部網劇《盜墓筆記》,其背後的制作方歡瑞世紀是老牌影視傳媒公司,而非一家專為制作網劇誕生的小公司。

馬李靈珊透露,“今天的超級網劇市場,80%市場份額是被傳統傳媒公司拿走的,包括華策、檸萌、新麗、歡瑞世紀、慈文等。剩下20%市場份額被幾家公司瓜分,壹酷在這20%之中。再剩下的一些制作網劇的小公司則根本不賺錢。網大未來的市場一定也是這樣的。大公司進來分走絕大部分蛋糕,幾家新公司分走剩下的小部分蛋糕,剩下的沒蛋糕可分。”二八原則幾乎適用於任何行業。

作為平臺方,竇黎黎看得更清楚,也感知更強烈,“去年網大市場剛剛起步,淘夢和七娛樂幾乎是兩家獨大,今年則呈現淘夢、七娛樂、壹酷、奇樹有魚、烽雲傳媒、新片場等幾家百家齊放的局面。但不久的將來,傳統影視公司一定會源源不斷地進入,網大市場一定會經歷一次徹底洗牌。”

這一點其實已經有所征兆。去年底開始,傳統影視公司華誼兄弟便聯合七娛樂、本山傳媒試水合作了《山炮進城》《超能太監》兩部系列網大。並且在今年初,華誼兄弟還參與了七娛樂的A輪融資。

竇黎黎說:“今年和去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去年是我們去接觸一線導演和制片人,苦口婆心‘安利’網大。今年情況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很多一線導演、院線電影大制片人、編劇都主動聯系到我們,說看看有什麽項目可以合作。他們想進來成為新的玩家。”

未來

王晶是院線電影導演中第一個吃網大螃蟹的人。今年7月,王晶監制並編劇的第一部網絡大電影《我的極品女神》在愛奇藝上映。未來,王晶還將與愛奇藝有5部網大作品合作。

竇黎黎說,她很佩服王晶導演。“對網大這件事,他本人非常積極,也能看到未來這個市場的發展。《我的極品女神》不可能像澳門風雲一樣賺錢,但他非常開心。他說,以他的體量,在院線只能拍澳門風雲,投資人不太可能讓他降下來拍其他東西。但他有很多輕喜劇、愛情片、警匪片等奇思妙想,他想去實現,網大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渠道。”

“另外,以他的角度,他有不少跟著他很多年的副導演、執行導演,他希望有機會去鍛煉他們,慢慢成為一個院線級別的導演。網大《我的極品女神》導演闞家偉就是跟了王晶多年的副導演。”

王晶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網大有一個意義是培養年輕導演。那是否可以理解為拍網大的年輕導演,他們的最終去處其實是去拍院線電影?

竇黎黎並不贊同這一說法。她認為,長遠發展下去,並不一定說拍院線電影的一定比網絡電影高級,網絡會變成電影的一個發行渠道。網大和院線電影,在題材上、類型上可能沒有太大的區別。一部電影拍攝完成後,片方既可以選擇在網絡上發行,也可以在院線里發行。各自面向的用戶、成本、收益方式不太一樣罷了。

馬李靈珊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她說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參考網劇行業。現在其實已經很難說《老九門》《誅仙青雲誌》到底是臺劇還是網劇。它們在網絡和電視臺同步播出,甚至《誅仙青雲誌》在網絡上的進度更快。

不過她也指出,未來能勝出的網大,一定是那些院線電影不太能表達或者表達成本過高的作品,勝在故事性而非制作。

她認為院線在滿足試聽感受、社交需求方面依然優於網絡,所以特效片、愛情片、喜劇片依然會是院線電影鐘愛的類型。相對來說,網大在這些類型里的機會會少一點。不過,隨著VR技術和客廳影音設備的發展,未來網大和院線電影在類型上的差別會越來越小。

網大市場的未來到底在哪里?對於這個問題,在這個用腳投票的市場,忠實網絡用戶濛子有她的答案。

從2014年起,濛子就幾乎只在電腦和手機上看劇、看電影。她已經分不清什麽是網劇,什麽是臺劇。她覺得《余罪》這部網劇不錯,最新一部看的(她認為的)網劇是在央視八套播出的《一念向北》——她是在騰訊視頻上看的。

濛子知道網大,也聊了很多網大精品化的話題,她認為自己對網大未來的前景看好。但當被問及是否看過網大,她的回答是“應該算有一次”。去年她在愛奇藝上看過一部名字和內容都與香港三級片《一路向西》相似的網大。但在看了幾分鐘之後,她關掉了視頻。她說自己有些尷尬。

濛子已經給出了答案——或許就像她現在已經分不清楚的網劇一樣,觀眾不再感到尷尬的那一天,才是網大真正的未來。

網絡大電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27

南通鍛壓重組未過會 類借殼三方交易再折戟

PE機構接手控股權、第三方大體量資產註入的“兩步走”交易設計,讓南通鍛壓的重組自公布就深陷規避借殼的嫌疑。

10月10日,證監會並購重組委第74次工作會議召開,南通鍛壓重組申請未獲通過。而加之此前九有股份、三變科技等重組的失利,類借殼的三方交易在監管新政中闖關幾無勝率。

南通鍛壓方案報會期間,再逢借殼新規出臺;但其所采用的“三方交易”模式,是新規中細則未明確界定的地帶。上會結果,已不僅僅是宣告南通鍛壓重組的成敗,更昭示著三方交易的命運。

類借殼三方交易引爭議

給南通鍛壓引來市場和監管關註的,是創業板公司的身份、三方交易的重組方案設計。

今年1月,南通鍛壓公告了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億家晶視、北京維卓、上海廣潤各100%股權,資產總計24.73億元。同時擬募集不超過13.54億元的配套資金。值得註意的是,三家公司合計作價占南通鍛壓前一年資產總額、凈資產規模逾3倍,累計營業收入也超過上市公司相應指標的130%。

從標的資產的規模來看,已經觸及當時規定的借殼紅線。而按照現行規定,創業板公司不允許借殼。但南通鍛壓對此表示,重組前後公司實際控制權未發生變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仍為郭慶,因此不構成借殼上市。

就在重組方案公布的幾天後,南通鍛壓又公布了實際控制人對外轉讓股份的公告,上市公司控制權易主。

公告顯示,郭慶分別向與新余市安常投資中心(下稱“安常投資”)、深圳嘉謨資本、上海鏷月資管轉讓所持公司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後,南通鍛壓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第一大股東為安常投資,持有上市公司26.17%股份;安常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鄭嵐、姚海燕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大體量並購、控制權易主,上市公司買殼重組的跡象已極為明顯。深交所也隨即發布問詢函,直接發問股權轉讓是否和重組互為前提、交易各方是否存在潛在關系、股權轉讓後是否構成借殼上市。面對監管關註,南通鍛壓再次否認了借殼的認定。此次的理由為,重組標的資產是股份受讓方以外的第三方持有資產,且股份受讓方與此等第三方不存在關聯關系。

上市公司出讓控股權、新的大股東接手、第三方資產註入,這是三方交易的典型操作。由於股權受讓方與資產註入方並不重合,股權轉讓實際上是獨立於資產註入,並因此而免於觸發針對借殼的“控股權變更+資產規模占比超額”的標準認定。又因控股權和資產註入在三方交易中同時完成,效率高、周期短的優勢極為明顯。從近兩年的實際控制權變更情況來看,PE等機構接盤上市公司的情況愈加高發。

今年3月,南通鍛壓的股權轉讓先於重組完成。在5月公布的重組草案中,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也更新為姚海燕和鄭嵐,且重組前後其實際控制人地位沒有發生變化。南通鍛壓堅稱,重組並未構成借殼上市。但這一說法和交易設計,顯然未獲的監管層的認同。10月10日,南通鍛壓盤後發布公告稱,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申請未獲得並購重組委審核通過。

三方交易與監管“掰手腕”

南通鍛壓的折戟,其實早有苗頭。

年內針對並購重組市場的監管風暴,給南通鍛壓重組增添了不確定性。6月,證監會出臺“史上最嚴借殼新規”,就修訂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全面封堵規避借殼的出口。6月29日,南通鍛壓收到證監會《一次反饋意見書》,再次被追問不構成借殼上市的理由和依據。

其中,證監會要求南通鍛壓補充披露控股權變更是否為重組的整體安排,並要求披露姚海燕和鄭嵐的產業背景、投資意圖、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商業合理性。而姚海燕和鄭嵐共同控制的企業同時參與認購了此次重組的配套募資,證監會也要求其回應是否為“一攬子交易”。

南通鍛壓重組失敗的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存在於新規中監管層對“兜底條款”的堅持。

根據現行的管理辦法,在上市公司向收購人及其關聯人購買資產達到資產規模的五個標準、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發生根本變化的之外,裁定借殼上市的標準還有“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這一兜底條款。

證監會此前曾透露,有意見曾提出該條款缺少細化、量化標準,建議刪除。但證監會回應稱,,考慮到此類條款有助於應對監管實踐的複雜性,類似條款在其他證券監管規章中也有使用,並且,可以通過提交並購重組委審議等相關安排,確保執行中的程序公正,因此,《重組管理辦法》保留了認定重組上市的兜底條款並做了進一步完善。

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袁淵表示,當前《重組辦法》中仍不能防範在控制權不變、或新控股股東和資產收購方不重合的三方交易等情況;保留兜底條款的自由裁量權,應主要是針對此類規避借殼的交易。

事實上,通過三方交易規避借殼上市,年內已有多家公司借道闖關,且玩法還有更多的延伸和翻新。但包括南通鍛壓此次審核在內,此類交易目前的勝率極為微弱。

去年11月27日,還未更名的上市公司石峴紙業發布公告稱,盛鑫元通因受讓大股東1.02億股股份轉讓,而成為了上市公司的新任控股股東。其承諾,未來12個月內無繼續增加持股、改變主業和出售資產業務、實施重組等計劃。但至2016年1月,石峴紙業就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草案,擬以17億元對價收購物聯網企業。今年5月上市公司還更名為九有股份。

今年6月,九有股份的重組在並購重組委第39次會議上遭否,審核意見為違反公開承諾。然而,違反公開承諾或只是這起交易的表相。九有股份層層資本運作中,規避借殼的交易環節設計極為明顯,挑戰監管底線。

控制權的“從有到無”,則是三方交易的另一版演繹。三變科技此前曾公告,擬以28億元收購南方銀谷100%股權,而前一年度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僅為13億元。同時向正德管理等募集不超過22.97億元的配套資金。交易完成,三變科技的控股股東變更為正德管理,但與南方銀谷並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此外,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股權比例較為分散,公司將不存在實際控制人。“上述任何一方均不能單獨控制上市公司,不符合《收購管理辦法》對於收購人的認定,因而不符合重組辦法對借殼的認定條件。”三變科技稱。

然而,在監管不斷收緊的趨勢下,三變科技很快修改了重組方案,改口稱交易完成後存在實際控制人,並最終在8月終止了重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01

發改委:債轉股過程中,這三方面風險需防範!

對於如何避免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像以前極個別債轉股成為債權人“免費午餐”的問題,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市場化、法治化本身就是防範風險最有效的辦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具體在開展債轉股過程中需要防範哪些風險,根據以往的經驗,主要是防範三個方面的風險:

一是防範道德風險,避免借債轉股之機惡意逃廢債務,避免成為免費午餐,這是要防範的風險。

二是防範債轉股之後債權變成股權了,避免股東權益落實不到位帶來的風險。如果債轉股之後股東權益落實不到位,債轉股之後新的企業改革改制不到位,債轉股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不能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這一點非常重要,需要防範這方面的風險。所以,《意見》上特別強調,債轉股之後要與企業改組改制緊密結合,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要保證債轉股之後股東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實現。

三是避免債轉股之後杠桿率降而複升,在這次文件當中專門明確了強化企業負債自身約束的相關規定。債轉股之後,新的企業在章程中就要對債轉股之後使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有約定,避免債轉股之後再重新大幅度舉債,造成降而複升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39

外交部: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應在三方認為合適的時機舉行

30日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道,日本方面提議於12月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考慮到近來韓國國內政局不確定因素上升,可能導致會議無法如期舉行。你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對此表示,中方高度重視中日韓合作,願與日方、韓方共同努力,維護三國合作企穩回升勢頭,確保中日韓合作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領導人會議應在三方認為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下舉行,並應能取得應有的積極成果。目前,三方仍在就領導人會議有關事宜進行溝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41

醫院、政策、技術產業三方共話: 構建有序醫療

無論是在社會政策還是產業資本上,醫療健康都正在並已經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今年10月25日,國務院頒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中指出,到2030年我們的人均壽命要再增3歲至79歲,同時,醫療健康亦將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之一。

這份文件對於產業的推動和影響毋庸置疑:現階段,我國醫療健康產業占GDP總比重不到6%,而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大多都在10%以上,對於中國而言,這4個百分點的追趕差距附帶的是近十萬億的產業增量。

但醫療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產業,它並不是“有錢就能做好的”,這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來自醫院、政策制定、技術革新等多方面的綜合努力。本次“2016第一財經年度峰會”我們就有幸邀請到了這三方的輿論領袖,一起共話人類健康和這份產業的未來。

“如果一個擊球手成功率達到40%就是一個完美的擊球手,但臨床來說不是這樣的,如果一個手術失敗率超過1%我們就會否定這個技術,99%的成功率、1%的失敗率我們就認為這個不可取。在這樣的高標準情況下,醫療技術仍然存在缺憾。”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在論壇現場表示,作為一個有著30年醫療工作經驗的醫院管理者,談及臨床醫療,他最想表達的是,我們必須學會接受醫療服務的不完美。

這種不完美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診療技術的局限,第二是醫療保障體系的相對不足,第三是治療效果的不盡如人意。

“從宏觀層面,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醫療病人這幾年在逐漸增加,病人希望到大的醫院、專家那里去看病,但事實上專家,或者大的醫院醫療資源是有一定的限制,它的供給就這麽多,但是需求又那麽多,所以這種情況下供需的矛盾很突出。”瞿介明表示,“其實這里有不少跟就醫的秩序不清楚,與沒有分級診療相關,很多的病可以在社區衛生中心、二級醫院看的,都是普通的常見病,大可不必到三級醫院找專家,這樣效率會更高。怎麽樣構建一個有序的醫療,這個是需要我們做的。”

要想改善這種不盡如人意的情況,瞿介明認為當下最重要的是建立“醫療秩序”,也就是正在推進的基層醫療改革,把慢病、小病留在基層,將三甲醫院的醫生資源留給最需要的病人。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蔡江南則從另一個角度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增大醫療供給。

“接下去我們進入醫改深水區一定要想好,怎麽來調動我們醫療服務領域當中最重要的生產力,就是醫生、醫務人員積極性。”蔡江南表示,他認為調動醫生積極性是增加供給、緩解矛盾的根本之策,他認為,要擴大醫生的自由執業,多點執業權利。據他表示,中國200萬執業醫生當中,目前有本科以上教育水平的醫生只占一半多。我們國家到目前還有100多萬醫生只具有本科以下教育水平,傳統稱為赤腳醫生。這是造成目前我們的病人不願意到基層治療的原因。

“大量學醫的醫學院畢業生,臨床專業畢業生沒有進入醫療服務系統,沒有做醫生,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目前很多的政策沒有調動醫生的積極性,使得最好的人才不願意學醫,學醫了也不願意做醫生,這個情況如果不解決,醫改就難以徹底做好。”蔡江南表示。

對此,他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建議從調動醫生積極性著手,開放鼓勵醫生辦民營診所的大門,給醫生創造條件,使得這些大量放棄做醫生的學生有職業發展的機會。第二,對現有公立醫院做改革。我國公立醫院在醫療市場份額長期以來高居85%左右,這個體現在病床結構、門診結構和住院病人的結構。如何通過改革使得公立醫院人財物有自主權,變成法人治理結構的改革?第三,是對公立醫院本身,將來一部分的公立醫院必須轉型轉制,做成名副其實的公立醫院,進行一些公立性服務。

從2009年開始的新醫改進行到現在是第7個年頭,在這其中,醫療技術尤其是基因檢測、精準醫療技術也將承載更多的使命。

“從壽命來講,我們總是把壓力放在醫生上是不科學的,其實醫生最後解決的那些問題往往是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那些問題。真正的健康、飲食、運動、心理、睡眠等這些可能是更重要的部分。我理解健康在中國來講不僅僅是產業的問題,實際上可能會是一個非常大的社會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其中技術會起一個推動的作用。原來我們的醫療常常關註的是個體,是從個別的人群當中來進行分析,然後提出治療診斷的方法,有了精準醫療以後,從大數據大人群,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後,從中找出普遍性規律,但又要有差異化的不同的處理和幹預。所以我覺得這是大概念上的區別,會帶來革命性變化。”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67

視點丨俄羅斯大使遇刺身亡 土俄美三方表態

周一,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參加藝術展活動時,遭槍手襲擊身亡。事發時,槍手高喊:“不要忘了阿勒頗”。據悉,槍手是安卡拉警察局特別行動小組的成員。

事件發生後,里拉兌美元下跌0.6%,至1美元兌3.526里拉。今年,土耳其里拉兌美元下跌近20%,足以稱得上貨幣危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此次事件作出回應稱,這是意圖幹擾俄土關系正常化、破壞敘利亞和平進程的挑釁行為,俄方會堅決站出來對抗恐怖主義。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將此次襲擊認定為針對土耳其的襲擊。他同時也表示,已與普京通過電話,土俄將合作對襲擊進行調查。埃爾多安還稱,這不會損害兩國之間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也發言表示,美國強烈譴責此次暗殺行為,並且願為俄羅斯與土耳其提供所需的幫助。他也再次重申,美國與此次襲擊以及土耳其之前的政變均無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04

陽煤化工借殼糾紛案:投資人、中介、借殼公司三方利益牽扯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判決書獲悉,陽煤化工 (600691.SH) 借殼投資項目複牌收益不及預期, 法院判決資金中介方北京安控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安控”)向原告投資人西藏華鴻財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華鴻”)支付投資回報款3.57億元及其余費用。

在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借殼傳聞也不絕於耳,但在總量龐大的重組案中,除開利益相關者之外,鮮少有人關註借殼、重組投資項目的具體運作方式。這份判決書揭示了更多資本運作的細節,龐大的借殼交易中,投資人、資金中介、借殼公司三方利益牽扯可見冰山一角。

2012年10月,陽煤化工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經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盡管重組順利推進,但借殼項目涉及的各方資本的回報顯然未被全面顧及。判決書曝光了更多借殼資金運作細節,看似“穩賺不賠”的重組項目,卻因資本運作收益不及預期,資金雙方決定對簿公堂。

借殼項目細節曝光:三方利益牽扯

2016年12月29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西藏華鴻與湖南湘暉資產經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湘暉”)、北京安控的合同糾紛一案作出判決,判令北京安控向原告支付投資回報款3.57億,並向原告支付律師代理費120萬。判令湖南湘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就陽煤化工借殼項目來說,原殼公司*ST東碳擬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陽煤化工100%股權,和順化工51.69%股權、正元化工60.78%股權、齊魯一化17.97%股權。本次收購的陽煤化工個體公司100%股權中包含了陽煤集團、海德瑞、中誠信托、北京安控等多方持股,上述公司分別持陽煤化工股份58.91%、19.09%、18.37%、3.63%。本次合同糾紛中,原被告雙方交易僅涉及了中誠信托、北京安控的兩方股份。

陽煤化工借殼項目的資金籌集啟動於2010年,作為合作方參與*ST東碳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北京安控、西藏華鴻簽訂《陽煤化工項目合作協議書》 (以下簡稱《原協議》)、約定西藏華鴻投入4.1億資金投入借殼項目的運營中。

同時,陽煤化工的借殼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之中,雙方約定,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為擬將陽煤化工的資產註入殼公司*ST東碳,並且*ST東碳向陽煤化工的全體股東定向增發股份。

按照《原協議》的具體投入方式,西藏華鴻投入的4.1億資金以信托計劃的方式進行運作,通過資金中介方北京安控的安排,投資方西藏華鴻獲得了信托的次優級受益權,以及北京安控在信托中的預期收益。如重大資產重組延期過會,則約定清理《原協議》中的資金占用費,向西藏華鴻結算4.1億元資金的占用費用。

作為項目標的陽煤化工,則在重組預案中約定,承諾2010年凈資產收益率為13%,2011年、2012年、2013年凈利潤在2010年的基礎上每年遞增30%;若該利潤未能達到,則按照《框架補充協議》,北京安控應向次優受益人,也就是西藏華鴻支付的預期收益及補足差額。

2012年10月,陽煤化工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經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信托計劃所對應的陽煤化工股權轉化為*ST東碳股份1.69億股,但上市公司股價並未因重組產生涅槃的改觀。

2015年5月,因陽煤化工股票價格低迷,作為信托資產的1.16億股陽煤化工(原*ST東碳)股票減持後獲得的收益僅能覆蓋信托計劃中優先受益人的利益,剩余的股票資產以及現金資產都無法向次優級受益人西藏華鴻“分羹”,故西藏華鴻將資金中介方北京安控告上法庭。

客觀上來看,借殼成功後的陽煤化工也並未完成《原協議》中的業績承諾。2012年10月30日,陽煤化工系列公司已完成上述股份的登記托管與資產過戶。但2012年度實際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52萬元,實際比預測少完成1.02億元,主要歸咎於化工行業不景氣、新項目受制約、財務費用增長等原因。

標的公司管理不善,也是被告北京安控認為應當追加陽煤集團為本案第三人的原因。

對簿公堂:交涉後的最後選擇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判決書發現,最終西藏華鴻選擇與北京安控對簿公堂,這是經雙方多次交涉無法和解的最後選擇。資本市場中借殼、重組類交易繁多,然而最終此類合同糾紛卻少有實際的對簿公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易雙方在交涉過程中,利益分配已經達成了妥協。

在本次交易中,《原協議》規定西藏華鴻向項目合計投資4.1億元具體投資分配方式為,5800萬元認購由被告北京安控發起的泉源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泉源1號”) 的次優級受益權 ,余下3.52億元按照《原協議》的有關約定支付給北京安控,最終項目的投資回報為優先獲得北京安控在泉源1號中的預期信托利益。

項目到期後,由於收益未覆蓋到西藏華鴻的預期,雙方重新補充約定收益的償還方式。西藏華鴻改變了《原協議》中收益計算方式,改為按照投資總額以及固定收益的投資回報。2015年6月17日,西藏華鴻、北京安控調整交涉後達成《陽煤化工項目合作協議書之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

《補充協議》的約定,西藏華鴻按照北京安控指示設立單一資金信托,該信托主要持有的投資品種為由泉源1號指向的陽煤化工股票。同時,北京安控將上述股票作為按約履行投資回報支付。

除了以股票作為回報,現金形式的回報也在《補充協議》中約定,西藏華鴻有權收回不低於3億元的投資回報。具體收回方式為西藏華鴻有權要求上述單一資金信托分配3億元資金,且北京安控應當促使單一資金信托項下現金形式信托財產不低於3億元,否則兩被告應當在2015年8月31日前及時將差額部分補足與原告。

《補充協議》期限延後之後,2015年9月30日,上述協定信托財產為6867.96萬股陽煤化工股票,而信托財產專戶的資金為0元,與西藏華鴻預期收益3億元顯然是不匹配的,原告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北京安控公司則認為,西藏華鴻資金到位時間跨度長達兩年,這對項目的順利推進產生嚴重影響,也是導致其投資回報不能按期回收的重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34

中核集團等央企牽手上海市簽訂三方合作意向書

中核集團官網1月22日下午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中核集團和中船集團牽手上海市簽訂了三方合作協議書。

消息顯示,1月20日,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在集團公司總部會見了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市國防科工辦主任吳磊和中船集團董事長董強等一行,三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了交流,並簽訂了三方投資平臺《合作意向書》。

王壽君表示,上海市是中國船舶海洋工程產業、核電裝備產業的發源地和重要基地,具備實施產業創新重大工程項目的基礎條件;中船集團是中國造船規模最大、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最強的造船集團。此次合作三方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能力和優勢,能夠促進國家相關項目的產業化發展。

上海市市政府與中船集團則表示,合作項目意義重大,將秉承三方合作的良好基礎,共同推進事業發展。

中核集團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是國內核電站的主要投資方和業主,是核電發展的技術開發主體、國內核電設計供應商和核燃料供應商,是重要的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以及核儀器儀表和非標設備的專業供應商。

中船集團共擁有包括總部在內的56家下屬企事業單位(其中,3家上市公司),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國最具實力的骨幹海洋裝備造修企業、頂層總體研究設計院所、高端動力機電裝備制造企業、先進電子信息技術企業,以及成套物流、國際貿易、金融服務、工程總包、高端咨詢等生產性現代服務業企業。

在此之前,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中船集團官網消息顯示,1月17日,中船集團總經理吳強會見了吳磊一行,就共同推動上海市裝備制造業及中船集團在滬產業發展進行會談並達成共識。

吳強表示,當前,中船集團雖然面臨較為嚴峻的市場形勢,但依然堅持做穩主業,致力發展豪華郵輪、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和再氣化裝置(LNG-FSRU)、萬箱級集裝箱船等高端船海裝備以及船用低速機、大功率和雙燃料中速機、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機、先進導航和自動化設備等高端船用配套設備。

吳強說,“十三五”期間,中船集團將根據上海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要求,推動在滬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支撐上海市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和上海市有國際影響力科創中心的建設。

作為中國重要的核電裝備產業的發源地和重要基地,上海市對中國核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近年來,上海正在打造面向國內外市場的核電創新產業基地。

除了本次與中核集團合作之外,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核建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進一步擴大和深化核電領域戰略合作,打造中國核建上海科創園,加強在總部經濟、核電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加快實施核電“走出去”戰略等達成共識。

中國核建集團是承擔核工程、國防工程、核電站和其他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任務的大型央企。幾十年來,中國核建集團積極參與上海發展建設,先後完成了上海石化、上海大眾、中國商飛研發和總裝基地、上海電氣臨港核電重裝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此次協議的簽署,將進一步擴大雙方在核電產業鏈的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核電產業新高地。

緊接著,2016年10月,上海市核電辦公室與中核集團上海聯絡部在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召開了“中核集團‘十三五’上海區域發展規劃研討會”。會議指出,“十三五”期間,中核集團將加快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將上海作為中核集團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依托,緊密結合上海產業、科技、金融和區位等優勢,打造中核集團上海第二總部,同時加快推進中核集團在滬產業協同發展,增強區域發展合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62

中日韓自貿區第十二輪談判舉行 三方交換意見

13日,中日韓自貿區第十二輪談判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椿山莊酒店舉行。三方將就如何推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重要議題取得更大進展深入交換意見。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片上慶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助理李相珍分別率各方代表團參加了本輪談判。

本輪談判自4月10日開始。據人民網報道,三方先期舉行了服務貿易、電信、金融服務、自然人移動、投資、競爭政策、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等工作組會議,並就服務貿易管理措施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政策交流。

據悉,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於2012年11月啟動。三方對談判均高度重視,致力於盡早達成一份全面、高水平、互惠、具有獨特價值的自貿協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