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首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據新華社消息,我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11月3日20時43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征五號首飛任務發射區指揮部總指揮長王經中宣布,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31

今晨,我國首枚自主研發民營商業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首枚自主研發民營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號於5月17日7點33分點火,7:38分落入預定區域。據地面監測,其飛行軌跡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弧線。

“重慶兩江之星”火箭預計飛行軌跡(紅色)。

飛行大約5分鐘,可靠獲取了所有重要數據。

自主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也是研制火箭的核心技術之一。2017年12月22日,零壹空間X系列火箭發動機已於2017年12月22日成功完成整機聯合試車。發動機工作35秒後關機,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也是國內首臺商業固體火箭發動機。到現場指導的發動機老專家以“三個之最”給以本次試車總結:

X系列火箭發動機整機試車現場。

第一最:從項目啟動到發動機聯合試車僅僅用了9個月,周期之短創中國航天史上之最;

第二最:采用精簡研發團隊及試驗隊配置圓滿的完成了任務,人員之少創航天史上之最;

第三最:將火箭上電氣核心產品綜控機的重量縮減至傳統產品十分之一,僅有不到1.8kg,集成度之高創航天史上之最。

零壹團隊堅持把事情做到極致,第一仗就要讓所有新研產品都接受實戰考核,本次試車試驗,直接帶上了燃氣舵、伺服系統和一體化綜控機等公司自主新研產品,讓綜控機代替成熟的點火設備來執行發動機點火。如果將火箭比作一輛汽車,那麽燃氣舵相當於車輪,伺服系統相當於方向盤及傳動機構,綜控機則相當於駕駛員。它們都成功經受住了考驗。

燃氣舵經受高溫考驗

2017年4月,零壹空間成功完成了燃氣舵力熱聯合試驗,燃氣舵經受住了高溫考驗。

燃氣舵是固體火箭常用的控制結構,是固體火箭結構設計的關鍵技術。燃氣舵需要長時間工作在2000℃高溫的高壓燃氣流中,工作過程中伴隨著舵面燒蝕和偏轉,其中舵面材料選擇、舵外形設計、防隔熱設計、熱密封設計、熱匹配設計、耐高溫傳動系統設計和舵面控制力計算是燃氣舵設計的核心技術。

零壹空間在本次試驗過程中同時搭載測試了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燃氣舵及其測力系統。燃氣舵測力系統用於測量燃氣舵在發動機燃氣流中所受力和力矩,測量結果用於修正控制力分析算法和控制系統設計,是燃氣舵試驗的核心技術,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單位具有該測試能力,且成本巨大。

零壹空間完全自主研發的測力系統,在試驗中成功獲取了舵面的受力和力矩數據,解決了解耦測量等一系列難題,為公司節省了數百萬元的研發成本。

一體化綜合控制系統“五臟俱全”

如果說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那麽,綜合控制系統則是火箭的“大腦”。

“重慶兩江之星”號裝配完畢準備運輸出廠。來源:零壹空間

零壹空間的綜合控制系統,不僅是其自主研制,而且在技術層面上有了很大的創新。據了解,該綜合控制系統采用集成化設計思路,整合了傳統控制系統飛控解算、時序控制、供配電、GPS接收以及遙測系統的數據采集、編碼調制等功能,重量僅1.8公斤,通過集成化設計大幅減小箭上設備重量和成本。

“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整體減少火箭上的設備和規模,從而提升運力。”零壹空間技術團隊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零壹空間市場部負責人介紹,該一體化綜合控制機可廣泛應用於軍用、民用無人機、低成本火箭等航空航天飛行器。

4月,該綜合控制系統也參與完成了半實物仿真試驗及電氣系統綜合匹配試驗,這也標誌著首飛箭的研制工作已進入收官階段。

造首個商業化飛行試驗平臺

除了技術,零壹空間還嘗試在更大的領域進行創新,OS-X系列火箭應運而生。

“重慶兩江之星”測試吊裝豎立中。來源:零壹空間

據介紹,這是OS-X系列火箭是國內首個商業化飛行試驗平臺,主要用於滿足客戶的飛行試驗需要。

目前,飛行試驗正成為空天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範圍內,一些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都需要進行飛行試驗。在國外,已有可以能夠用於亞軌道研究和飛行試驗的平臺。比如美國的一款產品,目前已可提供長時間高速飛行環境、可定制化、軍民多類客戶使用等。該產品計劃2019年首飛,並聲稱世界上首個商用飛行試驗平臺具備初步運營能力。

“在國內,很多客戶也是有飛行試驗需求的,但是國內卻沒有這樣的平臺。”零壹空間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也是決定他們打造這一平臺的原因。

據了解,X系列能夠滿足微重力試驗、探空、再入試驗、高速技術驗證、發動機性能測試、飛行器性能驗證、其他定制需求試驗等多項服務需求,且具備專業服務團隊和快速叠代優化設計、低成本等特點。

首飛承載多項研究任務

本次“重慶兩江之星”首飛,零壹還進行了國內首次“箭上無線通訊”“減阻桿”“低成本能源”等創新技術的研究,為簡化火箭系統設計、降低研制成本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箭上無線通訊技術為例,將火箭從有線網絡帶入無線WIFI的新時代,該項技術可以減少箭上電氣系統設備50%的重量,節約箭上電氣設備30%的成本,縮短箭上電氣系統60%的設計周期。

火箭通過飛行試驗的方式,對火箭頭部安裝減阻桿的作用進行了評估。減阻桿以其顯著的減阻和降熱效果,在國外多個型號中得到了工程應用,但在國內型號中尚無應用,“重慶兩江之星”此次飛行為其工程應用進行了科學探索實踐。

火箭飛行過程中,還將對阻礙超音速客機發展的最為關鍵的因素音爆進行測試。隨著高速運輸產業的不斷發展,音爆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16

日發射首枚軍用通訊衞星監察北韓

1 : GS(14)@2017-01-26 18:08:19

日本昨日成功發射首枚軍用通訊衞星(圖),預料3月投入運作,讓自衞隊海陸空部隊直接互通訊息,加強應對北韓導彈威脅。搭載「煌2號」衞星、三菱重工業製造的H-IIA火箭,於當地下午4時44分在鹿兒島縣種子島發射站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衞星將會在印度洋上空運作,支援自衞隊在南蘇丹的維和部隊任務,以及打擊索馬里海盜任務,另一方面可密切監察北韓動態,快速傳輸其彈道導彈情報。「煌2號」衞星採用不易切斷的X波段通訊,可統一海陸空部隊目前不同的通訊方式,直接快速傳遞訊息。日本計劃發射3個軍用通訊衞星取代目前的民用衞星,「煌2號」是首枚成功發射的衞星。但其實當局原定去年7月發射首枚,但因為運輸途中發生部件損壞而推遲了。至於其餘兩枚衞星,預計會在明年及2021年依次發射升空。整個計劃成本達到2,300億日圓(157億港元)。新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