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港通套戥空間有限 陳茂峰

1 : GS(14)@2014-10-20 12:50: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20/news/ec_ecq1.htm

【明報專訊】滬港通即將開通,在大陸已經有多隻新成立的陽光私募標榜A+H股套利(香港稱作套戥)投資,香港則未見動靜。


A股、H股是同股同權,如果兩個市場都是互通,投資兩地沒有限制,理論上股價應該一樣,不應該出現套戥機會。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有86家是同時有A股上市(即慣稱的A+H公司),其中69家的A股是在上海證交所上市。過去20年,A+H公司的H股整體上長期折讓。以上周五收市價計算,這69家上海A+H公司中,47家的H股較A股股價有折讓。折讓最大的是現在停了牌的洛陽玻璃(1108),折讓高達58.5%;溢價最大的是華能國際電力(0902),H股貴A股15.2%。

A股沽空成本高 H股折讓未必收窄

理論上,一物兩地不同價,就有套戥的空間,沽高買低,穩賺價差。如果H股股價有折讓,投資者在A股市場沽空(大陸叫融券)該公司A股股份、在香港買入同一公司的同等數量H股股份,等A、H股價價差收窄,他就可以平倉、賺錢。如果H股股價有溢價,則反過來做,沽H買A。但事實上,這方法賺不了錢,一來是A股沽空成本高,二來H股折讓不一定收窄。市場套戥A+H公司的做法,是利用H股流通股數遠多於A股,容易拉動A股股價,投資者先大量買入H股,然後小量買入相關A股以拉升A股股價,之後待H股追漲時平掉H和A股。

兩個隔離的市場,因為沽高買低的(有形及無形)成本太高,可以維持一物兩價。但一旦有通道貫通兩個市場,不管這個通道有多狹窄,兩地物價終有一天同價。A股市場從2002年開始容許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即是QFII)投資A股,按理來說中港兩地上市公司的A、H股不應該有價差。表面看,QFII實施初期的2002年至2005年,A+H公司的H股折讓曾經收窄。但原因是A股在尋底而H股跟隨港股上漲。2005年至2007年A股市場升6倍時,H股只漲4倍,H股折讓又再擴大。2011年至13年A股市場不濟而香港股市小陽春,A+H公司的H股折讓重新收窄。今年中開始A股重拾升軌,有關的H股折讓再次放大。這20年來,A+H公司的A、H股股價不同價,H股折讓是隨A股和香港H股市場相對表現而變動,明顯反映兩地的投資環境和投資者行為很不一樣。中、港兩地資金不相通、投資者差異大、信息披露不對等、交易規則和效率不可比、市場供求平衡點不同,形成A、H股兩個市場長期同股不同價。

境外投資者A股市場佔比小

在A股市場,我們看不到QFII和RQFII(人民幣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外資投資者的影響。事實上,A股市場流通股總值達241,871億元人民幣(上周五收市數字:上海15.63萬億元,深圳8.56萬億元),QFII至9月26日止共批出256家,額度共622.11億美元,約3809.8億元人民幣。RQFII至9月26日止共批出86家,額度共2833億元人民幣。兩者如果全投資在A股市場,只佔A股市場流通總值的2.75%。

現在滬港通的滬股額度是3000億元人民幣,佔上海流通A股總值1.92%;港股額度2500億元人民幣,佔香港上市公司總值24.25萬億港元的1.31%。兩者分量不夠,未能從量變做到質變。滬港通如果要做到讓A股市場國際化和合理化,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額度要加多N倍才能見效。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