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教散戶:去買美股指數基金

2014-03-10  TCW
 
 

 

就在台灣二二八連假期間,股神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主持的波克夏海瑟威控股(Berkshire Hathaway),發佈了去年一整年財務報告。二○一三年,波克夏整體獲利,正式超過新台幣一兆大關(三百六十億美元),雖然創了歷史新高,但每股帳面價值年增加幅度,只有一八.二%,遠遠落美股大盤(S&P 500)的三二.四%,似乎印證新聞通訊社路透事前的預測:「巴菲特連勝紀錄,即將終止(Berkshire winning streak over)!」

不只今年,觀察波克夏過去五年的表現,除了二○一一年小勝大盤二.五個百分點以外,其他有四年的業績,都跑輸美股大盤,去年的落後幅度,更擴大到十四個百分點。若以二○○八年起到去年底計算,包含股利在內,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市值增幅達一二八%,而波克夏帳面價值成長幅度卻連一○○%都沒有。「這是過去四十三年都不曾發生過的現象!」路透分析。難道,股神的神蹟已經不靈光了?

原因很簡單,「波克夏越來越重了!」

今年「給股東的一封信」在內,巴菲特不只一次發出預警,波克夏規模越來越大,要維持每股二○%以上獲利率,難度越來越高,就算是為公司賺進新台幣一兆元,但平分下來,每股帳面價值年增率只有一八.二%,加上好的投資標的越來越難找,波克夏落後大盤的表現,也許以後會變成常態。

看好指數型基金多樣、成本低,長期報酬佳

連股神都不靈的變動時代,到底應該要投資什麼好?巴菲特倒是不吝分享,他在今年給股東一封信說,「如果你對股市和產業不懂,那麼就去買指數型基金吧,因為這比我操盤績效還好!」

他說,如果要給自己太太的信託基金資產配置建議,那就是一成現金放在短期政府債券,剩下九成去買追蹤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指數型基金,他還點名基金公司「先鋒」(Vanguard)旗下的產品。

巴菲特所持的理由,一點也不陌生:低手續費、長期看好美國經濟。巴菲特進一步解釋,這建議是給非金融業的業餘投資者,因為對一般投資大眾來說,投資績效的目標不是挑到飆股,而是投資一籃子產業,降低單壓某個產業的風險,讓總報酬可以跟上大盤即可。

而股市指數剛好就有這特性,畢竟在二十世紀,道瓊工業指數就從六六點漲到一萬一千四百九十七點,他相信二十一世紀同樣故事也會發生。

趁低入手連舉兩例鎖定標的,等待價格翻漲

那進場點是?

巴菲特希望在壞消息充斥,或者是指數從高點大跌時,採用逢低承接,不要隨便賣出,那麼長期累積下來,在低成本和多樣化(編按:指數包含多種產業)兩大優點下,買指數型基金一定比那些號稱華爾街高手買的股票有更好的報酬率。

當然光是用概念說服還是不夠,巴菲特再舉了兩個長線投資的經驗來證實。

第一個是買農地。

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一年間,通膨高漲,美國中西部農場價格暴漲,促漲了價格泡沫,最後導致農地價格腰斬。巴菲特回憶,當時在那場泡沫中,光是在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倒閉的銀行,數量就比二○○八金融海嘯還要多五倍。

一九八六年,巴菲特趁農地大跌時,買了一塊法拍農地。雖然他不懂怎麼種植,但他熟悉農務的兒子告訴他,一塊農地大約可以生產多少玉米和需要花費多少成本,經過這些估算,巴菲特預估大概每年可以從農地上賺一成,如果加上農地耕種技術進步、農作物產品價格可能提高,基本上這塊農地讓他賺錢的機會應該是十拿九穩。經過二十八年,巴菲特前後只去看過兩次(一次是最近),他仍對農務一無所知,但農場卻年收入翻三倍,農地價值也比他買價高出五倍以上。

另一個房地產案例,也是發生在泡沫之後。

一九九三年,當時美國也爆發銀行危機,許多銀行被迫拍賣資產。這次巴菲特又乘機和人合資買了一件紐約大學旁的商業不動產。他當時算過,不用融資的情況下,每年出租收益率大約一成。雖然收益會受出租狀況影響,但重要的是,紐約大學不會跑,附近既有的人潮也不會消失。經過幾年後,這件不動產投資案,每年回報的報酬率高達三成五以上,至今巴菲特仍持有。

守住三個關鍵觀察變數、等低點、抱長線

從投資指數型基金和這兩起房地產投資,巴菲特想要傳達給股東們投資精神:確認幾個簡單的變數(如美國經濟力、農地生產力、紐約大學位置)、有高度的安全邊際(大跌後才進場)、長期持有(不理會短期利空),「一旦有人跟你保證快速獲利,請馬上說NO,」只要守住這原則,一個認清自己弱勢的業餘投資者,就能打敗連自身弱點都看不清的法人。

不過,對全球上千萬巴菲特迷來說,過去一年表現不如大盤並不意外,因為巴菲特的功力不是在多頭,而是在空頭市場。正如那句股神名言:「只有當海水退去後,才會知道誰在裸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62

Seth Klarman:那些巴菲特教我的事兒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11

5f5c32dd-4675-4c5f-9a90-be5b69dc125e (1)

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是一名崇尚“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家,他是私人投資公司Baupost集團(規模257億美元)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一名億萬富翁。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刊出了塞思·卡拉曼認為他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上學到的12件事:

一、“價值投資”的理念是奏效的。

二、企業和人的素質很重要。有素質的企業才能取得增長。永遠與那些利益與你相連的高素質管理者合作。

三、分散投資是需要的,但無需過度。投資者應在全球、各個領域中尋覓機會,仔細選擇。

四、堅守原則和保有耐性是很重要的,大部份投資者的最大敵人都是自己。

五、風險(Risk)與波動性(volatility)是不同的。風險是指高估一家企業的前景,或者付出過高的價格。價格的波動則會帶來機會。有時需要放棄一些可能的收益以防止下跌。

六、“意外事件”時常會發生,我們要為這些事件做準備。

七、即使在投資的道路上犯下一些錯誤,你還是能成功的。

八、在沒有機會出現的情況下,持有現金是合理的。

九、投資者應註重實質,而非形式。不管你投資的是上市企業還是私募股權、是小股東還是大股東、是債權還是優先股,投資的形式不重要,重點是能否獲利。

十、坦誠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學會承認錯誤、果斷地采取行動和從錯誤中學習。

十一、盡可能找到並留住想法一致的股東(對投資經理而言則是投資者),這樣你就可以從短期內股價漲漲跌跌中解放出來。

十二、擇你所愛,那你人生中的每一天都不是在“工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25

《華郵》爆特教兒子作誤導聲明

1 : GS(14)@2017-08-02 05:59:28

【通俄風波】特朗普長子唐納德早前被揭密會俄羅斯律師韋斯歷斯卡亞。《華盛頓郵報》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指,特朗普上月在德國出席G20峯會回國途中,教唐納德作誤導聲明,指密會是談領養計劃,被指「不必要地將自己捲入事件」。《華郵》指特朗普及其家人的律師團隊最初得知這次會面時,總統顧問及律師團隊都主張公開資訊減低傷害,並反過來將會面塑造成「民主黨設陷阱給唐納德,打擊特朗普選情」。到了7月8日,《紐約時報》獲悉這次秘密會面並要求團隊回應時,亦傾向維持以上姿態。不過特朗普一人決定推翻所有共識。當時一行人準備登上「空軍一號」專機回國,特朗普知道此事,認為《紐時》只知很少詳情,親自教唐納德回應「這次會面是談美國人收養俄羅斯兒童計劃,與選舉無關」。不過後來越揭越多的資料,顯示唐納德是有意從對方身上得到父親大選對手希拉莉的黑材料。如今獨立檢察官米勒正調查特朗普有否妨礙司法公正,干預通俄門調查。誤導公眾及媒體理論上並不違法,但有總統顧問擔心,特朗普此舉欲蓋彌彰,不必要地將自己置於尷尬境地。白宮未有回應,特朗普律師則否認報道,唐納德亦拒絕回應。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2/20108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2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