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官方否認水體汙染原因 北京活魚下架謎團待解

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部分超市活魚消失,陸續停售草魚、鱸魚等淡水魚。面對2152萬北京市居民的疑惑,答案依然不夠明朗,活魚為何消失?

“大部分超市停售活魚屬實,但是具體原因不知,是商家的自主商業行為。”北京食藥監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面對北京市民“超市買不到活魚”的疑問,北京市食藥監在11月23日傍晚發布了信息,稱針對近日網傳的因北京水質汙染造成淡水活魚大量下架等說法,北京市食藥局表示:近年,我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成以上,網傳北京市水質汙染、水體汙染導致淡水魚汙染的傳聞不可信。

但是部分超市沒有活魚確實是一個事實。

位於北京市通朝大街的物美超市里面,水產區的水箱里空空如也。

“已經近2周時間沒有上活魚了,什麽時候上貨目前還不知道。之前得到通知說魚檢測出來有問題,所以都不讓進貨了。有些魚為了保持活,會添加一些藥物,否則活不了那麽久。為了安全,超市不敢進貨了。”物美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

到底是原因導致如此眾多的部分超市停售活魚,一個簡單的商業調整行為似乎不能夠解釋。

北京市活魚來源並非都是北京市的養殖基地,還有很多外來貨源。“目前在養殖環節,要求的也很嚴格,出庫時是需要檢測的,不合格的無法進入渠道。”一位養殖人員表示。

但是養殖環節即使合格的活魚,進入流通渠道後,在最終走上餐桌的這一小段路,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因為無論是養殖、運輸,還是銷售環節,為了保證水產的活命,使得一些違法違禁的藥品一直在這個行業被使用。

“為了保持魚要活,還得繼續養,而且魚的密度很大,容易生病,所以為了讓魚兒活,就可能會出現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在這種密度大的情況下,為了減少魚兒的死亡,水產養殖行業中公開的秘密武器就是孔雀石綠,它作為殺真菌、殺細菌、殺寄生蟲的藥物,可以減少魚兒的死亡。

“流通環節經常出現的孔雀石綠或者具有麻醉作用的丁香酚,丁香酚主要是用於短途運輸。”一位食品安全的專家表示。

對於脫離養殖水體的活魚們,由於環境的變化,魚兒的生命也開始倒計時,為了能夠迎合人們喜歡吃活魚的習慣,商家也只能費盡心思。

“我們能保證的是我們的冷鏈運輸,但是保證不了抵達北京後的最後一公里,如果剩下一公里的運輸也運用低溫,不會存在問題。” 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華先表示。

作為中國鱸魚供應的大戶,何華先表示,“我們主要供應的是鱸魚,冬天和夏天供應北京的量基本沒有變化。我們的魚從水塘到北京,一律采用的低溫運輸,魚處於睡眠狀態,路上的時間需要30多個小時,魚睡眠時間50個小時,魚到北京後還有近20個小時可以用以銷售,或者魚蘇醒後還可以活2天左右,如果在冬季,由於水溫低,魚兒可以活更長時間。”

此外何華先表示,廣東何氏的鱸魚沒有直供超市,因為超市采購多數是多家養殖的魚,且放到一塊,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分辨是誰的責任,為了劃分責任,保住品牌,何光先放棄了入駐北京超市。

雖然超市的活魚不見了,但是北京在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活魚銷售仍然火爆。

“我們的魚每天上新貨,不需要用藥物來養,只需要一點氧氣就可以了。基本每天都能賣完,而超市的魚是不會每天都賣完的。”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一位魚販子表示,他們給了超市,也是合格的。但是超市如果一天內賣不掉,怎麽辦,他就不知道了。其實就是2-5天的問題,這個魚在超市里怎麽養的也是一個問題。

11月24日,北京市食藥監局再發通報,稱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除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食品辦等五部門發出的《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方案》,在抽檢多寶魚,黑魚、鱖魚(三魚)等重點品種,監測孔雀石綠、硝基呋喃(兩藥)的基礎上,還結合北京市場上銷售的特點,進一步擴大了抽檢範圍,對市場上多個品種的海水魚、淡水魚進行全面抽檢和例行監測。2016年至今,全市共抽檢水產品1034個,合格率達96.62%;2015年至今,全市共抽檢水產品2661個,總體合格率95.94%。時間上月月季季都有抽檢,空間上覆蓋了本市各大水產市場、商場超市、餐飲企業,總體狀況良好。

北京市食藥監局強調,對於水產品監督抽檢屬於食藥局日常工作,所有抽檢工作都是依據監督抽檢有關規範流程開展的,經當事人認可和配合,也不存在保密或泄密問題。

為了進一步監管流入到市場的水產的質量,國家食藥監總局11月24日發布了《關於開展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的通知》,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實施時間為2016年11月~12月要求對北京、沈陽、石家莊、濟南、上海、杭州、南京、武漢、成都、西安、廣州、福州等12個大中城市,經營鮮活水產品的集中交易市場、銷售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組織開展隨機性專項檢查和抽樣檢驗。各類單位檢查比例按照餐館40%、集中交易市場40%、超市20%進行分配,其中對集中交易市場的專項檢查應優先選擇水產品批發市場。主要針對近年來部門抽檢監測問題相對突出的大菱鮃(多寶魚)、烏鱧(黑魚)、鱖魚和明蝦等4種鮮活水產品及其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養殖用水進行抽樣,對其中硝基呋喃類藥物、孔雀石綠、氯黴素等違禁藥物殘留情況進行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75

北京超市“活魚消失”解密 “與抽檢無關,與非法添加禁止獸藥有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116

2016年11月24日,北京海澱區一家家樂福門店停售活河魚,生鮮區內的活魚魚缸里現多條觀賞魚。(視覺中國/圖)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北京多個大型超市生鮮區活魚全部下架,有傳言稱和水汙染有關。11月23日晚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官方微博@首都食藥通報稱,“網傳北京市水體汙染導致淡水魚汙染的傳聞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屬於企業自主行為,北京從未統一下達停止銷售淡水活魚的通知。”

在通報中,有兩家商業超市做出自辯。物美超市食品安全經理表示:今年5月份起,本市各大超市門店陸續停止了草魚、鱸魚等淡水活魚的銷售,改為銷售更符合超市消費者購買習慣的冰鮮魚類;這是主要由於接近年底,超市進入供應商調整時期,超市根據消費者購買習慣和銷售量進行的調整,是企業正常商業行為。

另一家北京大紅門京深海鮮批發市場有限公司負責人則在通報中安撫市民——北京現在各零售市場、農貿市場魚類供應充足。京深海鮮批發市場每天供應活魚30噸,占全市活魚供應量的30%,其中,海水魚供應量占全市70%。京深海鮮批發市場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每天開展自檢,對入場銷售的活魚進行快速檢測,市場穩定,供應量充足,產品安全有保障。

但這兩則解釋引起了公眾不滿,“中國人從來都是愛吃活魚,什麽時候改變了?”

南方周末記者從北京市食藥系統權威人士處得知,這是由於近期北京市在進行的水產市場整治,前期抽檢不合格的商超受到較重處罰,商超為避免再次被抽而做的主動撤架行為。

“前期抽到的,不合格罰10到20萬,超市和市場都有。我認為與抽檢無關,主要與水產品進貨渠道不規範、票據不全,非法添加禁止獸藥有關。”北京市某區食藥監局局長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處罰是按照今年3月新頒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執行。

“現在食品安全監管極為嚴格,抗生素、孔雀石綠一旦查出不合格,就會重罰,很多超市的進貨渠道不規範,無力控制貨源,罰不起就不賣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說,賣活魚比預包裝食品難,票證不好齊全,商家為了降低風險不賣為上。

事實上抽檢不合格信息已經公布。11月7日,北京市食藥監局發出了《關於公布2016年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公告(第12期)》。其中提到多家超市有不合格水產,包括永輝超市8月購進的恩諾沙星超標鯽魚、水鱸魚,樂購超市7月購進的鎘超標鮮魷魚,華冠購物中心7月購進、樂天超市8月購進檢出孔雀石綠的鮮鱸魚和冰鮮海桂魚,家樂福超市9月購進的鎘超標鮮魷魚,以及沃爾瑪5月購進的恩諾沙星超標黃花魚。但公號中沒有提到超標程度。

據了解,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部門決定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浙江、廣東、福建、貴州等地均有超市被檢測出活魚中存在孔雀石綠。而此前,2015年5到6月,食藥總局抽檢水產品253批次,其中部分地區的黑魚、鯉魚、草魚、牙片魚、鱖魚、鱸魚、鯰魚被檢出孔雀石綠。

又據財新網報道,11月17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出十個城市水產品專項檢查通知,其中內容之一是抽樣檢驗獸藥殘留。此後食品監管二司(負責流通)準備到北京市場抽檢,消息透露出去,造成市場上所有水產品退市。“這說明,一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二是市場存在潛規則,經營者心中有虛,先下架再說。”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人士表示。

“如果進貨渠道規範、追溯清楚,按照新食安法是可以免責的,有的企業就做的很好。”前述北京某區食藥監局長對南方周末說。

“對消費者而言,不必焦慮。根據北京食藥發布的數據這類水產品合格率高於90%。我從來也都是從集貿市場上賣活魚。”朱毅表示。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鐘凱曾專門對水產中的孔雀石綠進行過解讀。孔雀石綠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和蘇丹紅類似,都是常見的工業染料,但孔雀石綠用在食品領域並非染色,而是為殺死魚體表面的真菌、寄生蟲,尤其是對水黴病有特效,於是它開始在世界各國的水產養殖領域大量使用。十幾年前,國內幾乎所有水產養殖戶都在用。

和各國一樣,我國現在也明令禁止。鐘凱解釋,孔雀石綠在動物體內被轉化為無色孔雀石綠,這種物質在體內的殘留時間較長,在不同水產中的殘留時間不同。比如在對蝦苗里可以殘留10天左右,在螃蟹里殘留3周,而在有的魚體內可以長達半年以上。對於違規使用者來說,這很難通過“停藥期”逃避監管。現在精密儀器檢測孔雀石綠的靈敏度已經很高,十億分之一的濃度都能檢測到。

對消費者來說,也不必過度擔心,根據數學模型推算,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活到80歲,每天吃6兩魚肉,則孔雀石綠的殘留量要達到每公斤400微克,MOE正好為10000。也就是說,只要孔雀石綠的殘留低於400,對健康的風險是很小的。根據遼寧之前發布的數據,90%以上的孔雀石綠檢測值在每公斤50微克以下。中國水產研究院在廣東省檢測了鱖魚和雜交鱧,孔雀石綠殘留量均不超過每公斤20微克。

“市場上大多數孔雀石綠的檢出量遠達不到400,而且幾乎沒有人能一輩子平均每天吃6兩魚,因此總體風險相當小。”鐘凱表示。

附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公布2016年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部分情況(第12期)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25

屎渠活魚桌上鮮

1 : GS(14)@2012-01-30 23:05: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4934


【本報訊】餐廳桌上一碟香噴噴的炸鯽魚,盛惠 85元,入口香脆美味,誰會想到桌上鮮竟是來自猶如屎水的臭坑渠?《蘋果》記者追蹤一個南亞捉魚幫,發現他們經常在上水梧桐河一帶,在既有死狗又有死魚、臭氣熏天的坑渠中撒網捕魚,即捕即劏,放回污水清洗後,再供應多家食肆煮給市民享用。記者拿坑渠水化驗,發現總大腸菌含量竟是城門河的 20倍,吃這些屎渠魚猶如搵命博。記者:陳達浩 黃偉民 歐文瀚

...

《蘋果》直擊
臭渠捉魚
兩名南亞漢在上水臭渠捉魚


就地劏魚
即時在渠邊地上劏魚去鱗。


搬入廚房
另一人由紅磡站行到油麻地一間菲律賓餐廳。


報酬$200
男子從店員手上收取 200元報酬後離開。


餐廳對質
菲律賓餐廳負責人 Noel表示對屎渠魚來源地毫不知情。

約 15分鐘後香炸鯽魚上桌,近一呎長,與南亞漢在坑渠捕獲的鯽魚大小相同。該條香炸鯽魚香氣撲鼻,魚身金黃,令人垂涎,但記者回想起捕魚的環境就感倒胃,最後都沒起筷。
記者隨即向 Noel詢問鯽魚來源,起初他堅稱是從街市購得,但其後記者拿出兩名南亞捉魚幫在坑渠捕魚的相片與他對質時, Noel即辯稱自己甚麼也不知道,說:「入貨是由哥哥負責,我甚麼都不知道。」記者要求往廚房查看,他在雪櫃拿出一條鯽魚。
記者追問下,開始動怒的 Noel指賣魚者聲稱魚穫從泰國運來,「阿哥都不知(魚穫來源),如果事實真是這樣(由坑渠捕魚),就一定報警拉他們……以後都不會向他們取貨了」。

2 : orz(6886)@2012-01-30 23:24:04

睇見到反胃
3 : GS(14)@2012-01-30 23:24: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4935
本報把有關排水渠抽取水樣本交予私營化驗所,化驗結果顯示,砷、鎘、鉻、銅、水銀、鎳、鉛及鋅共八種主要重金屬含量雖符合環保標準,但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化學需氧量( COD),以及大腸細菌(包括大腸桿菌)等含量嚴重超標。傳染病專家勞永樂表示,在如此高危河水捕魚烹煮,猶如「屎水捉魚」,若沒有徹底煮熟或處理食物不當,隨時可患上腸胃炎,甚至引發肝炎或細菌入血致命。
4 : GS(14)@2012-01-30 23:25:0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24936
南亞幫捉魚的坑渠屬梧桐河支流,其實梧桐河主河亦有大量淡水魚棲息,部份大魚更粗如成人手臂,吸引不少釣魚人士前來一試身手。釣魚人士黃伯坦言,到來釣魚的人都有他們的「目標魚」如山斑、生魚、鯉魚等,「有時啲人釣到條大條嘅山斑,都會攞去自己食或者賣咗佢……間中釣到生魚或者鯉魚會留起自己食」。
他指該三種魚會選有水流及較乾淨的水域生長,釣到後只要拿回家養數日、待牠們排出體內污染物後就可以食,「反而見過有人釣過成廿斤重嘅大塘虱之後,都係攞部手機出嚟影張相就放番佢……佢哋乜都食,仲有一大陣油渣味」。據悉部份釣魚人會將魚穫拿回家餵貓狗。
對於有人在梧桐河捕魚後將魚穫售予食肆,不少釣魚人士均稱略有聽聞。據悉,約兩年前曾有數名釣魚老翁,把釣到的大魚放入竹籠吊在河中,每日中午時份,便有穿白色衫褲疑似食肆廚工到來收魚。
《蘋果》記者
5 : 亞力士(1473)@2012-01-30 23:53:04

無話屎渠 明渠都常見人撈 d粗生魚 (鯽魚/塘虱等)少食為妙
6 : 龍生(798)@2012-01-31 20:47:14

都幾絕...全程跟足, 想賴都賴唔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