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像戲劇:既是電影,又告訴你電影是怎麽制作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0718

戲劇《黑夜黑幫黑車》的主角方托馬斯是20世紀西方著名虛構人物,他在戲中自白:“我是罪犯,我是黑夜,我沒有面孔。”(烏鎮戲劇節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既是電影,又告訴你電影是怎麽制作的 “影像戲劇”在烏鎮戲劇節》)

“戲劇是最中和的藝術,什麽新發明它都可以拿來用。”

“這還算是戲劇嗎?”

看完烏鎮戲劇節的《影子》,一位觀眾在10月29日的“小鎮對話”上提問。

《影子》的舞臺上懸著一塊電影銀幕,如果只看銀幕,這就是一部75分鐘的文藝片。真正的看點在於,這部文藝片是由舞臺上的演員實時拍攝出來的。

“我參加烏鎮戲劇節五年下來,覺得戲劇的定義早就被扔進垃圾筒了,”主持人周黎明說,“《影子》既是一個電影,同時又告訴你這個電影是怎麽制作的,這對傳統戲劇來講是顛覆性的。”

2017年烏鎮戲劇節首次設立“影像系列”單元,收入4部“影像戲劇”。

“影像的運用會是戲劇發展的趨勢嗎?”另一位觀眾在“小鎮對話”上追問。

“我不覺得這是趨勢性的東西,”《影子》的攝像師克里斯丁·維爾克回答,“它們已經融為一體了。戲劇是最中和的藝術,什麽新發明它都可以拿來用。”

戲劇舞臺上無非是講故事

德國人沃爾克·格林第一次來中國,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烏鎮西柵的沈家戲園,調試設備、表演他的影像戲劇《生動的肖像》。

在烏鎮的第一場演出是10月27日下午,格林在中國傳統的戲臺上講述他和手翻書的故事,臺下的中國觀眾一片沈靜。

格林心里打鼓,他在德國和英國演出時,所有的“包袱”甩出去都有回響,觀眾跟著哄堂大笑,或者感傷流淚。“我想,啊,也許這戲砸了,大家不愛看,不理解。”格林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演出結束時,一大群觀眾湧到臺前,要求參觀格林的手翻書,格林這才松一口氣,“也許他們看戲時忙著看字幕”。

大學時,格林對電影的原始形態之一翻頁動畫產生了興趣。1998年他嘗試用相機連拍照片,制作“手翻書”。

格林的第一次創作並不順利。在柏林的一片小樹林里,他跟女模特“說戲”,讓對方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然後突然跳出來,他用相機連拍捕捉這個瞬間。由於缺乏默契,兩人嘗試了多次都沒能成功。天漸漸黑了,格林帶的膠卷也快用完,他急著讓女模特重新來過,對方郁悶地看了他一眼,轉身就走。

讓格林意外的是,照片洗出來,女模特蹙眉轉身的過程生動鮮活。

此後,格林繼續尋找人物,做肖像連拍。他不再事先提出任何要求,而是假稱拍一張照片。等拍攝對象坐定,格林按動快門,連拍持續12秒,拍攝36張照片。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拍攝對象都難以維持最初擺好的造型,一位少女手足無措,伸手想要遮擋鏡頭;一位老人笑逐顏開,摘下棒球帽,露出一頭蓬亂稀疏的白發;一對戀人不再註視鏡頭,旁若無人地熱情擁吻……

格林本人最喜歡的肖像手翻書,是他在河邊遇到的兩個釣魚的小男孩。在這組連拍照片中,兩個小男孩紋絲不動。“這真的是連拍,請註意男孩右側的草,”格林又翻了一遍手翻書,觀眾們驚訝地發現,在36張照片中,男孩身旁的草葉在風中輕輕搖擺,更加映襯出兩位小小垂釣者的處變不驚。

除了人物肖像,格林也拍攝建築。他曾在廣場上通宵拍攝柏林大教堂,每20分鐘按一次快門,原本12秒的拍攝周期被拉長為12個小時。

格林最瘋狂的一次拍攝持續一年,他透過自己家廚房的窗戶,拍柏林的街景。為了保證每張照片都精確地在同一位置拍攝,格林把一臺相機固定在廚房里,放了一整年。為了防止失手碰到相機,他把這個拍攝點固定在兩米高的一個架子上,每次都需要爬梯子上去按快門。這組照片中,窗外的樹葉如火苗般抖動,柏林塔時隱時現,進入冬天,大雪把景色簡化成幾根黑白線條。

2005年格林在柏林的一個戲劇節上表演了自己的手翻書,並在同年的愛丁堡戲劇節因此出名。格林的表演吸引了許多國家的“戲探”。接下來的兩年,他帶著自己的手翻書周遊世界,最近的一站是中國。“我知道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戲劇’,”格林說,“但是戲劇舞臺上無非是講故事,而我選擇了這一種。”

格林篤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格林認為手翻書呈現的過程很像相對論所描述的時間,“時間不是固定節奏的,而是隨機變化的,手翻書揭示了時間的真面目”。

我們的目的不是創造虛無體驗

觀看影像戲劇《黑夜 黑幫 黑車》的觀眾,會在演出12小時前收到這條提示短信——

尊敬的觀眾:此劇將在一個移動箱體內觀看,遲到將無法入場。故請您務必在劇目開演前1小時抵達劇場,謝謝配合!

演出當晚,觀眾們穿過一片空曠的停車場,來到烏鎮互聯網中心的劇場。觀眾檢票後來到一間休息室,穿著黑色立領制服的工作人員走上來,讓所有人交出手機,鎖進特制的儲物櫃格子里。

演出前十分鐘,50名觀眾排成兩列,走進一個黑絲絨布覆蓋的玄關。玄關內側的門打開,大家來到一個異常空洞的純黑空間,也就是劇中的“黑夜”。工作人員用小手電在地面上打出光點,觀眾們循著光點登上臺階,鉆進一個小型劇場。劇場只有兩排座位,觀眾無論坐在哪里,正對著的大銀幕都盡收眼底。

劇場內的燈光熄滅,銀幕上亮出一行漢字:“請您閉上眼睛。”銀幕消失了,劇場的一面“墻”被掏空,墻外是紐約街頭的建築影像,一個黑衣人在這些建築的幻影中漫步。

畫外音響起,說話的人是“方托馬斯”——劇中的“黑幫”。

方托馬斯誕生於1911年的法國,是一個犯罪系列小說的主人公。小說中的方托馬斯變身為銀行家、乞丐、馬戲團的經理、修女、工人,無惡不作,精力旺盛。

伴隨著低沈的隆隆聲,劇場緩緩移動,觀眾們所坐的就是劇中的“黑車”。這是一輛“非機動車”,靠人力移動。觀眾們看不到幾十名推車的工作人員,只看見墻外的影像不斷變換,紐約的街景漸漸遠去,面前出現了不斷蜿蜒的列車鐵軌。

整部戲沒有明顯的敘事,75分鐘的表演始終貫穿著散文詩式的旁白、舞蹈式的肢體動作和超現實風格的影像。

“我們的目的並不是創造虛無的感官體驗,”參與創作的美國電影學者湯姆·甘寧說,“我們實際上在討論邪惡、暴力、恐懼與心理、政治的關聯。”

不過,這些主題需要觀眾在移步換景時自行領悟。“這不是一個線性故事,它是影像的積累,在反複的刺激下,讓你體會自己的身體,體驗可怕的情境。”導演特拉維斯·普雷斯頓說。

為什麽要“直播”一部電影

戲劇演員把攝像機扛上舞臺,一邊表演,一邊把實時影像投射在銀幕上。這種“實時攝影”的手法,成為2017年烏鎮戲劇節的一種潮流。

藝術總監田沁鑫時隔16年重排話劇《狂飆》,便升級為“影像戲劇”。劇中,演員們表演田漢拍電影時,所拍攝的“電影”也同步出現在舞臺上。

英國劇團“大嘴突擊隊”的戲劇《西方社會》則邀請七位觀眾上臺,與演員共同重現一部網絡視頻里的生活場景。劇組先是在大屏幕上畫出每個角色的站位和姿勢,描述每個角色的故事,然後向觀眾席扔出七個布娃娃,搶到娃娃的觀眾上臺參與表演。其余的觀眾隔著大屏幕,看舞臺上實時創作的視頻。

把“實時攝影”做到極致的,則是德國邵賓納劇院的《影子》。導演凱蒂·米歇爾2014年曾執導影像戲劇《朱麗小姐》,在中國的演出轟動一時。《影子》延續了《朱麗小姐》的手法——舞臺被改造成了一個電影片場,三位演員扮演片中的角色,其他十幾名演員則扮演劇組的工作人員,他們在舞臺上拍電影,沒有暫停、重來,所有場景的拍攝都是無縫銜接。

在舞臺上,觀眾可以看到電影拍攝的許多秘密。舞臺正中央放置了一臺小轎車,拍攝隧道追車戲時,小轎車其實原地不動,車窗外的LED燈滾動著白色的光帶,工作人員用鼓風機對著駕駛座吹風,在電影畫面里,觀眾看到的就仿佛是轎車快速駛過隧道里的路燈,帶起的側風吹亂了女主角的劉海。

“這劇組可真窮啊,”一位觀眾小聲調侃。這部文藝片中出現了直達地下108層的電梯、幽暗的走廊、萬人露天演唱會、隧道里摩托車與小轎車的追逐,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烏鎮大劇院的舞臺上通過道具和障眼法拍出來的。更令觀眾驚嘆的是,這部75分鐘的電影是用75分鐘實時創作出來的,剪輯、後期全都一步到位。

“其實我們不是演多長就能拍多長,”《影子》攝像師克里斯丁·維爾克說,“整個排練是六到八周,對於操作攝像機的人來講,就像跳舞一樣,每一步都要精心設計好。”

“美國每年12月份的時候會推出一部音樂劇或者話劇直播,拍攝手法百分之百是電影的,不下1000個鏡頭,鏡頭的複雜程度讓我這個研究電影的人瞠目結舌。”周黎明說,“他們為什麽要直播一部電影,舞臺劇有舞臺劇的魅力,但是能看到的最多幾千人,直播出來,幾百萬幾千萬人能看到,這的確是一個探索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06

房企的“千億陣局”:既是入場券也是生存線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6/1162213.html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010年,萬科實現銷售金額1081.6億元,成為全國首個年銷售額達到千億的房企。今年前10月,銷售破千億的房企已經達到12家。機構預測,到今年年底,千億房企可能達到17家。

在今年的最後兩個月,各家房企都在摩拳擦掌,千億之爭更加激烈。“前三強”想再上臺階,已沖上千億的房企還在激烈角逐,而想要沖千億的房企則蓄力做最後的沖刺。

“千億”已經成為房企發展過程中十分特殊的一個“卡位”標準,踏進門檻前如何平衡速度與風險是一大課題。而沖入陣營後,速度與質量、規模與內功的矛盾將凸顯,更是給企業帶來很大壓力。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房地產已進入集中化的時區,房企要想做優等生就不能‘偏科’,不能全優就必須‘補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龍頭房企陣營分化明顯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7年1~10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數據顯示,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碧桂園的銷售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萬科和恒大也分別達到3947.8億元和3658.8億元。

業內預計三家龍頭房企年內的銷售額都有望突破5000億元。“他們未來3~5年的目標是萬億。”克而瑞指出。而這三家和其身後競爭者的距離越來越大,後續幾個陣營的競爭局勢更難掩波瀾。

龍湖在今年7月首進千億陣容,中海、金地、華夏幸福、華潤置地已在9月保證了今年“千億俱樂部”席位,其中綠城中國以1070億元的銷售額成為第12名千億俱樂部成員。顯然,在龍頭房企快速增長的同時,千億級房企也在加速拉開與追趕者的差距。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跟蹤的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前10大房企銷售占比超過四分之一達到25.3%,較去年增加6.7個百分點;各梯隊房企的金額集中度與2016年全年相比均呈上升趨勢,其中TOP30和TOP50房企集中度升幅最大,較2016年末分別上升了8.8和9.8個百分點。

房企的集中度正越來越明顯,這樣的格局讓已步入千億級的企業都不容懈怠,而對於沖刺千億的企業來說可能就是生存之爭——洗牌加速。房企只有拼盡全力保持一定的規模增長,才能獲取足夠的發展空間,保證在行業中的一席之地。

在今年第三季度的TOP30房企中,新城控股、招商蛇口、世茂、旭輝的規模都在800億~900億元左右,年底有望步入“千億”行列;魯能、富力、中南、陽光城、泰禾年底規模力爭達到900億~1000多億元,也在全力沖”千億“目標。克而瑞預估,今年邁入千億關口的房企將突破17家。

克而瑞數據統計顯示,目前TOP100房企的集中度達到53.2%,占據市場份額過半。預計2017年末,TOP3、TOP10、TOP20和TOP30房企的金額集中度將分別達到13%、25%、35%和40%。而到2020年,TOP10和TOP30房企的集中度將分別達到47%和70%。從長遠來看,20%的企業會越來越優秀,80%的企業則會慢慢被淘汰。

“千億”對房企的不同含義

“千億”的確是一個頗為特殊的數字,它對於一些企業是紅線,對於一些企業是門檻,對於一些企業則是生存線。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千億是龍頭房企的“入場券”,馬太效應之下,非強者即被淘汰,不沖進千億陣營,極難生存。總部位於上海的福建房企禹洲地產總裁蔡明輝就告訴記者,禹洲地產董事會已明確提出2020年沖擊千億的戰略目標。

“這從房企的土地競爭中可見一斑,土地溢價率快速提高,中小房企基本無法和龍頭房企搶地。同時,熱點城市土地調控措施陸續出臺,從拿地規則、資金來源、保證金及付款期限等方面進行限制,大房企的優勢更為凸顯。”融信中國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張文龍道出了中型房企的心聲,“對於中小房地產企業來說,在精神層面上,千億目標的實現是一種激勵,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歷史時刻。”

張文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行業集中度提高,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行業相互之間角力明顯,擴大銷售規模是在未來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獲得空間的前提。“實際上,房地產行業的總容量還在增長,但不代表每個參與者都能分享紅利。格局變了,為了這份發展資格,各個企業都要去爭取擴大規模,以免在後期發展中處於競爭劣勢。”

片面追求規模增長不可取

房企規模的提升很重要,但實現千億目標靠的不僅是單純市場占有率的上升,如何修煉“內功”也很重要。因為千億之後,路依舊很長。

張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企業在沖擊千億時會遺留一系列問題,比如要在產品的可複制性以及快速擴張上動腦筋,產品千篇一律可以出優品但很難出精品,如果沒有精品,越往後走品牌辨識度和市場競爭力就越弱。

張文龍表示,房企達到千億規模之後應考慮如何控制自身風險、如何持續增長盈利能力、如何提升運營能力,發展中要尋求量和速度的某種平衡,拒絕“畸形”增長。他同時強調,站在企業長遠的戰略規劃角度,片面追求規模增長、忽視發展質量也不可取,一方面要註重資產結構和負債水平的優化,使得財務結構更加穩健,另一方面要優化和提升新項目的品質,重視客戶體驗。

“控費用、抓運營、求利潤”始終貫穿。中南置地董事長陳凱指出,“年銷售在50億元左右,核心競爭力是產品;年銷售在100億~300億元之間,靠的是營銷力和資金周轉能力;年銷售在500億~1000億元靠的是高周轉和組織力;年銷售在1000億~3000億元,靠的是人力資本和企業機制;達到3000億元以上的,靠的是產業鏈的整合能力。”

“不同檔次的企業,在規模這個‘殼’提升的同時,必須裝上能與之配套、足夠能量的“內涵”,沖擊千億不容易,但跨過千億後更不容易,面臨的是萬億企業的壓力和同檔次高段位企業的沖擊,內功將更顯關鍵。”張文龍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