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安邦狂掃大藍籌:3年舉牌10家

每逢年底,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在二級市場上瘋狂“掃貨”的故事,已經延續了三年。今年11月以來,安邦在不足一周內兩度“舉牌”中國建築,持股比例已達到10%,並在最新披露中透露了其“胃口”——未來12個月增持股份最高達35億股,言下之意,如今大張旗鼓的增持計劃才剛走到一半。

中國建築成為安邦本年度的掃貨目標,延續以往低估值、高分紅的投資邏輯。而相較於已被險資“強勢入侵”而上演公司控制權爭奪戰的萬科,此次安邦舉牌大藍籌股中國建築,被增持上市公司則表現出十足的自信:“本公司歡迎安邦選擇中國建築並成為重要投資方。”這種底氣來自於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對中國建築的絕對控股優勢。三季報顯示,該公司以168.79億股占有絕對控制權,持股比例為56.26%。

耗資逾200億元 還有兩次舉牌空間

11月25日,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安邦資產”)根據“問詢函”要求披露稱,安邦資產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中國建築的發展和市場情況等因素,在合適的市場情況下擬繼續增持中國建築不低於1億股、不超過35億股的股份。

截至2016年11月24日,安邦資產已持有中國建築30億股,占中國建築總股本的10.00%。

也就是說,安邦資產買入中國建築還存在35億股的最大空間,最多合計持有公司股份達65億股,中國建築總股本300億股,以此計算,最高持股比例將達到21.67%,這意味著安邦資產最多還將再進行兩次舉牌。

根據安邦資產前六個月內買賣上市交易股份披露情況,今年5月,安邦資產以“安邦資產-共贏1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下稱“共贏1號”)買入中國建築746200股,每股成交價格為5.36元,並於7月將這些股票賣出,每股成交價在5.53~5.54元。此筆交易獲利區間在12.69萬-13.43萬元。

今年10月,安邦資產通過“共贏1號”買入中國建築1300700股,每股成交價在6.13-6.17元,並於11月賣出等額股票,每股成交價格在7.11-7.13元。此筆交易獲利區間在122.27萬-130.07萬元。

同月,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下稱“共贏3號”)買入中國建築1106181309股,每股成交價在6.13-6.17元,此次交易斥資約為67.81億-68.25億元;11月,再次通過該賬戶買入1893818700股,每股成交價區間在7.05-9.20元。此次斥資約為133.51億-174.23億元。

本報記者統計,安邦通過10月、11月期間大幅買入中國建築股份,合計耗資規模區間在201.32億-242.48億元。

緣何盯住中國建築?

對於增持原因,安邦資產表示,增持中國建築是因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看好中國建築,支持優秀藍籌公司又好又快發展。

從以往標的的股價表現來看,被險資“舉牌”的股票能夠獲得明顯超額收益。廣發證券研報稱,總體來看,“舉牌”公告日前後約10個交易日擁有非常完美的投資窗口期,從被單家保險舉牌多次的股票而言,各“舉牌”公告日期間的超額收益相對獨立,超額收益可能接力跑,也可能提前被透支。

由於安邦的舉牌拉升,帶來了中國建築這支藍籌股的估值修複。Wind數據顯示,從10月10日至11月28日的36個交易日內,該股漲幅52.188%。截至28日收盤,中國建築股價漲停報10.33元,粗略估算,安邦資產浮盈已經超過30%。

對於險資加速舉牌的動因,廣發證券分析稱,“資產荒”降低險資的投資收益。去年“股災”之後,大類資產的收益率持續下滑,特別是固定收益類的收益率下滑程度明顯,使得險資資產端的收益率大幅惡化,截至今年9月,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僅為3.95%。在萬能險負債端成本普遍高於4%,而全市場資產收益率普遍低於4%的情況下,險資通過“舉牌”提高資產端收益的動力很強。

業內人士表示,鑒於險資“舉牌”的多為金融、地產等高ROE(凈資產收益率)的標的,質地優良,通過長期股權投資可以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中泰證券認為,安邦連續增持中國建築主要是看中公司優質的基本面和估值。公司過去五年業績複合增速23%,當前估值處在板塊最低,分紅率約23%,預計2016年股息率2.9%,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當前險資舉牌地產股平均市盈率(PE)約14倍,大型建築央企(剔除中國建築)平均PE約為15倍,而中國建築PE僅有7.8倍。

連續三年“年底掃貨 路徑

近年來,險資因在資本市場高歌猛進舉牌金融、地產股的“兇猛”作風,被稱為上市公司門口的“野蠻人”。

這其中,安邦則是重要力量。梳理不難發現,安邦在A股市場“舉牌”多集中在年底時期,自2014年以來,每逢年底安邦就在A股市場上演“掃貨”。本次舉牌中國建築已是其連續三個年頭大出手。

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安邦通過買入增持觸及舉牌紅線的上市公司已達到10家。

2014年6月至12月半年間,通過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財險”),安邦每月都在持續買入招商銀行。2014年12月9日,招行公告稱,安邦財險持有招行25.22億股,持股比例為10%,成為招行第三大股東。自此安邦也開啟了舉牌上市公司的征途。

隨後,安邦將下一個“獵物”瞄準民營股權相對分散的民生銀行。2014年11月開始,安邦加快了對於民生銀行增持的步伐,11月底持股比例超過5%,僅僅不足20天後,累計持股達到10%。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12月19日,民生銀行公告稱,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諧健康險”)和安邦保險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4.06%、2.69%、1.22%、1.084%,加上收購0.94%股本的委托表決權,安邦集團持股比例合計10%,登上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的寶座,自此,民生銀行成為安邦的“囊中之物”。截至到2014年底,安邦系持有民生銀行股權比例升至12.6%,第一大股東地位得以鞏固。

與此同時,安邦與生命人壽競相拉開了對金地集團的舉牌大戰,12月19日,安邦通過安邦人壽和安邦財險分別持有金地集團6.33億股和2.65億股,占比分別為14.09%和5.91%,合計達20%。

2015年底,以寶能萬科股權之爭上演的公司控制權爭奪戰,攪動了A股市場一場“血雨腥風”,萬科在A股被多方“舉牌”,其中不乏“安邦系”的身影。去年12月9日,萬科公告顯示,安邦保險旗下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和諧健康險和安邦養老四家子公司合計持有萬科A股5.525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

同期,當“寶能系”豪奪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安邦卻不聲不響耗資78億港元拿下了港股遠洋地產20.5%權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除了“攪局”萬科、悄然買入港股,2015年底,安邦在A股再次大舉掃貨。當年12月間,安邦對同仁堂、大商股份、歐亞集團、金風科技和金融街等公司火速發起了大舉舉牌。

金風科技12月8日公告,安邦旗下的和諧健康險、安邦養老、安邦人壽合計持有公司1.37億股,占總股本的5.000003%。緊接著12月22日,大商股份公告稱,安邦養老和安邦人壽分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3.26%、6.74%,安邦系合計持有大商股份10.00002%。

此外,截至2015年12月18日,安邦人壽持有歐亞集團股份5%。幾乎同時,金融街遭遇安邦年內第四次舉牌,安邦通過和諧健康險和安邦人壽合計持有公司股份達20.0000009%。2016年上半年,上述兩家公司又對金融街進行增持,持有金融街8.96億股,合計持股29.98%,這一數字略微超過金融街投資集團的28.89%持股比例,已經成為第一大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