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造纸业掀起新一轮涨价潮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4/20100225/000000149848.shtml


CBN记者 曹开虎

春节过后,造纸行业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

“我们1月份刚刚涨完价,当时涨了两三百元,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现在又面临成本的压力,可能还会提价。”国内最大的新闻纸企业华泰股份(600308.SH)董秘处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新闻纸涨价的压力还小一些,白卡纸、瓦楞纸等纸品压力更大。白卡纸比重较大的博汇纸业(600966.SH)也要提价。“2月底3月初,价格会出来,肯定会提价的,目前还不知道提价幅度。”这家公司销售处毕先生昨天告诉本报。

今年1月以来,各种纸品价格基本都呈现了上涨态势。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国产铜版纸价格较上月上涨1.5%、新闻纸上涨10%、双胶纸上涨0.8%、白卡纸上涨2.3%、轻涂纸上涨0.8%、箱板纸价格涨幅高达12.9%。

“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成本的推动和市场需求。”博汇纸业销售处上述人士说。

从今年1月开始,针叶浆和阔叶浆上涨了近550元,涨幅超过9%,国际针叶木浆价格更达到826 元/吨的水平。

事实上,虽然2009年中国纸制品出口量始终保持下降态势,但是降幅是逐月缩小的,市场逐渐好转。

“目前,市场整体库存偏少。”东方证券造纸、轻工行业高级分析师郑恺认为,当前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需求基础,目前来看,由于社会库存和纸厂库存都在低位,因此涨价有现实的需求作为支撑。

出口增加也直接影响了纸价。郑恺表示,目前,国内出口快速反弹带动了纸品间接出口。

在成本推动的压力下,各种纸张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在郑恺看来,中低端纸可能供不应求,而中高端纸供大于求。

这个观点的理由是,当前新建的大部分产能均为高端纸种,在目前高价的基础上,这些新增的产能投产将带来高端纸种的供过于求;另一方面,由于前些年对低端纸种的投资较少,因此,随着一部分高端转中低端纸品的需求释放,中低端纸可能供不应求。

国际纸品提价也刺激了国内市场。国际纸业巨头萨佩公司表示,要在3月底以前至少将涂布精装纸的价格提高10%左右;奥地利盟迪纸业也表示,从今年4月1日起,提高各类非涂布精装纸的价格,涨价幅度在5%~8%之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70

谁掀起了游艇热 东方愚个人博客被阉割版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74661343.html

   过去,游艇在中国是炫富的标志,因此鲜有人敢买。现在,在热衷游艇经济的地方政府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富豪们加入了游艇玩家的行列。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发自东莞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总算‘喝’下了这个订单”

 

 游艇消费的集群现象和口碑效应很是明显。地产界、资源性行业和新富群体,是中国内地游艇消费的生力军。

 

 

 

  “去年一位山西阎姓老板前来购买游艇,连陪他几天,”陈弘文尴尬一笑,“天天喝酒喝到吐,总算‘喝’下了这个订单。”“最近陪一位河北客户到荷兰买马,然后又到美国转了一圈,很累但很值得。”陈弘文打开手机上的骏马图片,兴致勃勃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陈是中国出船量最大的游艇制造企业———东莞杰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是1998年来到大陆创业的台商,造了10年游艇。他的客户有微软公司软件设计师、波音公司原总设计师和资深副总裁、星巴克副总裁等欧美富豪等,两年前欧洲赌场大亨约根·威斯海德订制的造价300万美元的豪华游艇曾让陈弘文名噪一时。

 

  一开始他很享受镁光灯下的感觉,不过兴奋指数很快下降。原因是,中国内地的富豪群体倍速增长———2009胡润百富榜前100位富豪的财富占GDP5%,胡润称截至这一年底,中国千万富豪数量达87.5万———但成为陈弘文客户的比例微乎其微。

 

  今年以来,这一情形大有改观,无论是以企业名义还是个人名义,陈弘文前8个月成果斐然。“最大的一条鱼”正是上述专程赴荷兰买马者。这是河北的一位刘姓地产商,准备订制两艘售价均在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豪华大型游艇。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的“左右手”分别是资金和人脉。房地产商钟爱游艇,除了想在圈内证明自己的实力之外,更与高规格招待“各路神仙”的现实需求有关。

 

今年8月初,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房地产大亨王健林,以旗下万达集团的名义,掷下700万英镑(7000万元人民币),购入一艘特别版的圣汐(国际顶级游艇品牌)游艇。这艘游艇会停泊在马上改造完成的上海新十六铺码头。

 

“一 定要到上海的夜总会转转。”《金融时报》驻上海记者帕提·沃德米尔在文章中称,“中国富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富人。”陈弘文觉得这一观点虽有戏谑成分,但一 语中的。国外客户一般是在展会上商谈,“充其量就近喝杯咖啡。”而中国富豪大都要通过各种娱乐活动,搞到双方私人关系貌似非常熟时,才决定掷下重金。“

 

去 年一位山西阎姓老板前来购买游艇,连陪他几天,”陈弘文尴尬一笑,“天天喝酒喝到吐,总算‘喝’下了这个订单。”陈平时一半时间呆在东莞和珠海的船厂,一 半时间赴全球各大城市参加游艇展或社交聚会。“在中国,必须打入客户们的小圈子,甚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陈弘文说,“培养自己的广泛爱好或身上的贵 气,就显得相当重要。”他来大陆创业前已获得台湾东海大学的建筑硕士学位,担心自己跟不上趟,他随即又到中山大学念了个MBA,可谓充电和发展同学客户两不误。

 

  游艇消费的集群现象和口碑效应很是明显。地产界、资源性行业和新富群体,是中国内地游艇消费的生力军。陈弘文说他最近也在与上海钢铁行业一位富豪积极接触中。而通过各种途径,与先前的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并设法将之发展成为“线人”,更是其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游艇背后的富豪心态

  接下来尴尬的一幕发生了,这位负责人声称邀请出席大会的演讲者到他的游艇上玩,唯独把马云拒绝在外。

 

   近十年来,中国游艇产业和市场需求也慢慢被催生,但始终是一副步履蹒跚的模样。一方面,有钱者往往无闲,有闲者往往缺钱,而游艇消费主体的两大特征正是 有钱和有闲;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的新富群体层出不穷,但是在整个社会观念里,“游艇”一直是奢侈甚至腐朽的代名词,至少是炫富的工具。

 

  在中国富人圈里,游艇常常被当作炫富或划分族群与身份的一个筹码。马云讲过一个段子:多年前他参加亚洲互联网大会,一家竞争对手的负责人发现自己成为主题发言人花了5万美元,而马云并不用付费。“组委会后来的解释是,他是自己要讲,而我是观众要我讲。”马云说。接下来尴尬的一幕发生了,这位负责人声称邀请出席大会的演讲者到他的游艇上玩,唯独把马云拒绝在外。

 

陈弘文今年在机场书店看到马云讲这一段子的视频后,很受鼓舞,决定伺机和马云接洽:“我觉得如果那个时候马云的江湖地位还不足以让竞争对手服气的话,他现在是时候买一艘属于自己的豪华游艇了。”

 

不 过他知道说服知名企业家们买游艇也是项浩大的过程。这源于游艇行业“两头尖”的消费生态———荣智健、王健林等首富级的企业家并不介意玩游艇的消息为外界 所知,而上述河北地产商和山西老板等没有进入各式各样富豪榜但身价不菲的富豪们,即使购买豪华游艇外界也无从得知,然而这两种类型的富豪的数量占中国整个 富豪群体的比例是很小的,数量众多的中间群体或富豪榜上绝大多数富人们都不愿或不敢购买豪华游艇。

 

“中 国企业家大都不太懂得享受生活,”一位知名企业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同时,作为公众人物,大家担心购买豪华游艇会被传媒或大众贴上奢靡的标签并成为‘开 刀’的对象,最后因小失大。”“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的消费文化。”陈弘文说,“不过也可以理解,港台游艇产业也曾走过这一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那么患得患失。“70后”或“80后”的企业掌门人或少帅要率性得多。与安踏、七匹狼、九牧王等国内知名品牌扎堆福建晋江相呼应的是,他们的掌门人丁志忠、周少雄、林聪颖等都有着自己的豪华游艇,且均停泊在厦门五缘湾。

 

 

 

 

 

地方政府迷上游艇

  江浙富豪多,底气足,浙江省政府更是于最近发文,声称要大力发展游艇业;青岛承办过奥帆赛,称要后来者居上;上海要建中国最大的游艇生产基地;天津市的手笔之大更是令人惊叹。

 

  台湾在世界游艇制造业中地位不凡,被称为“游艇王国”,起步要比大陆早30年。上世纪90年代,台湾游艇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陈弘文正是那个时候来大陆淘金的。台湾由于地域限制,生产的多是大型游艇,而大陆工厂则要灵活得多。

 

  陈的路线是小型为主,大型为辅,中型暂且搁置,“小型游艇热卖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域游艇业发达的标志。”2009年其出船量超过80艘,八成以上是小型游艇。

 

  今年7月,一位东莞商人“开直升机和游艇捉贼”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不少人说这位商人是“大炮打苍蝇”的娱乐心态和炫富之举,陈弘文则认为,这个消息透露出,民间拥有小型游艇的人越来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国内至少有10座 城市,每年都竞相举办每种类型的游艇展———每个沿海城市都跃跃欲试,且每次或每届游艇展上都有高成交率和天价订单的消息。这种高频率传播效应,也在一定 程度上烘托出了消费氛围,并弱化了富豪们的担忧。“一艘小型游艇也不过是一辆宾利车的价格而已。”陈弘文说。当然,养一艘游艇的费用要远高于宾利车——— 光是加入一家较高规格的游艇俱乐部,年费大都要10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越来越多的知名与不知名、上榜或未上榜的企业家,都开始从“地下”走到台面上,购买或更换游艇。这似乎也预示着,中国内地游艇消费市场到了井喷的前夜了。对陈弘文来说,这是契机,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对手数量的增长速度前所未有。

 

84,湖南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获发审委通过。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创业板上将出现第一只游艇股。不过,有财经媒体报道称,太阳鸟改制过程存疑。而另一家去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上海佳豪,也于6月底发布公告称,成立佳豪游艇公司,意欲分得一杯羹。

 

  胡润甚至早已加入到了这一行列———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有潜在的客户资源优势,通过对游艇品牌的排名,又能嫁接到上游资源,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产业链就形成了。去年4月,胡润就在上海国际游艇展上亲自迎客、收集信息。

 

  众多省市气势汹汹,急于抢占游艇经济至高点。江浙富豪多,底气足,浙江省政府更是于最近发文,声称要大力发展游艇业;青岛承办过奥帆赛,称要后来者居上;上海要建中国最大的游艇生产基地;海南要搞国际旅游岛,天时地利人和;厦门声称“5年内跻身游艇发达城市”……

 

  其中天津市的手笔之大令人惊叹。据报道,天津正在规划建设一大批国际级游艇码头和俱乐部,目标是“北方游艇产业中心”和“全球知名游艇企业进驻中国的首选前沿”,并声称未来几年,“天津游艇泊位达到上万个,其中来自北京的消费客户占到40%,山西客户占20%,河北和内蒙古的客户占20%,其余为天津本土及周边消费者。”“尽管游艇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未来的市场需求不可估量,但一些地市政府的做法仍有‘大跃进’之嫌。”一位游艇业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

 

  陈弘文一边认为游艇产业尤其是制造基地的遍地开花的现象值得商榷,一边紧锣密鼓开始了自己的新布局。“我即将在海南投资新厂,”他说,“也会在天津占有一席之地。”陈不久前买了一艘小型游艇给女儿作为12岁的生日礼物,但这一游艇是荷兰制造而非杰腾制造。他说当年他来到大陆,与妻儿分居两地长达8年,每年见面时间只有一周,如今想加倍弥补。他的妻子是公司财务主管———陈的所有做单成果的见证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3

微博 掀起中國網路大戰的新勢力 讓新浪網股價大漲四倍的網路「神器」

2011-4-25  TWM




在中國,媒體受到監管,但網民卻透過微博,發揮一四○字的力量,走到哪寫到哪,每個人都可當記者,記錄發生的真相,於是迅速成為一股新興的媒體力量。

撰文‧林宏文

四月七日,中國第一大入口網站新浪網宣布,將把旗下擁有超過上億名用戶的﹁新浪微博﹂,正式獨立為weibo.com。當天晚上,在那斯達克掛牌的新浪也受此激勵,股價大漲六%達一一七美元,這是新浪網在美國掛牌十一年來,股價的歷史最高點。

在中國,微博已成為衝擊中國媒體的新革命力量,新浪此次率先搶占「微博」拼音||weibo的網址,不僅再度領先群雄,也對包括騰訊、搜狐、網易及百度等中國其他網路大廠領軍人物,產生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微博掀起了中國網路與新媒體大戰,成為近來最受關注的焦點。

微博到底是什麼?微博就是微型部落格(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資訊分享、傳播及獲取的網路平台,透過一四○字左右的文字,用戶可以即時更新 資訊進行分享。美國的推特(Twitter)可說是微博的老祖宗,微博雖然模仿自推特,但微博﹁評論加上轉發﹂的模式,還能以多媒體方式呈現,比推特的功 能更強大,也因此成為網路世界中的新勢力。

對社會輿情有絕對影響力

微博在中國市場產生的巨大力量,從簡單幾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來。目前除了新浪微博擁有一億名以上的使用者外,騰訊微博也宣稱使用者近一億人,至於其他的入口 網站如搜狐、網易,也都擁有千萬名微博客,加上眾多以社群網站為主的人人網、開心網等,發展微博已成為中國網路業的全民運動。

微博在中國之所以如此紅火,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是一個是媒體發展受到嚴格監管的環境,但透過微博一四○字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走到哪就可以寫到哪,真實記錄每分每秒發生的事實真相,讓微博迅速發展成為一股新興的媒體力量。

因此,在微博至今才一年半的短暫歷史中,已經在一次次的社會事件中喚起了大眾的關注,從山西疫苗、「宜黃血拆」(強制拆遷引起自焚事件)、拐賣幼童、唐駿 學歷造假,以及﹁我爸爸是李剛﹂等事件,民眾面對身邊社會現狀發出不平之鳴,也發揮了輿論監督、媒體揭露真相的寶貴價值。

例如,去年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公安局副局長李剛的兒子李啟銘,因為酒後駕車,在大學校園內撞倒兩名女大學生後逃逸。但李啟銘被保安攔住後說,﹁有本事你們 告去,我爸爸是李剛。﹂這個囂張的行徑引起網民對官二代的憤怒,過去一向被隱匿起來的事件,最後透過微博傳遍全中國。

至於有﹁打工皇帝﹂之稱,曾任微軟中國及盛大總裁的唐駿,由於被一位微博客揭發學歷造假,但唐駿又一直堅稱沒有說謊,讓這個訊息更迅速在網上被炒作升溫,最後唐駿承認買學歷,也讓﹁唐駿學歷門﹂成為二○一○年最夯的大陸新聞。

因此,一○年不僅被稱為中國微博發展元年,微博客更榮登︽南方人物周刊︾一○年風雲人物。此外,上海交通大學在一份報告中還統計,中國在一○年排名前五十 名最重大的輿情案例中,由微博首發的有十一起,比重達二二%。連《華爾街日報》都認為,﹁中國微博是資訊分享和自由化討論的最前沿,其重要性將越來越大, 微博已成為中國資訊與傳媒的新空間。﹂除了監督與揭露真相的功能外,微博與許多媒體一樣,娛樂內容的快速傳播,也是吸引網民投入微博的重要原因。例如去年 十月女歌手團體S.H.E.中的Selina燒傷,粉絲在微博上關注Selina的復健消息,甚至新聞記者都要靠Selina父母在微博上的發言,尋找新 聞線索。

此外,在兩岸三地都相當知名的「康熙來了」兩位主持人小S及蔡康永,在新浪微博一樣擁有高人氣,小S第一次上微博就放了自己的素顏照,引起粉絲的瘋狂轉 發;蔡康永則擁有藝人中少見的思想與內涵,透過微博短短的一四○個字,傳達許多想法或新書訊息,也讓粉絲跟隨者不斷擴大。

新浪微博估值三十億美元

很多不了解微博的人會覺得奇怪,﹁微博一次只能發短短的一四○個字,為何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力量?﹂其實,中文的一四○字,比英文的內容要豐富許多。因為, 在英語等西方語言裡,一四○個字元其實只能容納二、三十個單詞,也就是一、兩個短句,但在中文裡,一四○個漢字可表達的,遠遠多於英文字元所能傳遞的訊息 量。

也因為微博匯聚了驚人的流量與關注,企業界當然已開始密切注意微博的發展,並思考該如何利用這個新媒體平台。例如像東方航空的空姐,就化身許多名為﹁凌燕﹂的微博客,由於美麗的空姐原本就很具話題性,吸引了許多粉絲加入,也讓企業形象加分不少。

當然,微博的批評往往對企業形成很大的殺傷力,也逼使企業必須時時關注微博上的言論。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就說,有一次他乘坐南方航空的航班發生延誤,但 期間空服人員的服務態度很不好,於是他就用手機發微博評論,結果發出後不久,南方航空的人員就很快找到他的祕書,並表達了歉意。

在微博這個新興媒體中,目前新浪可以確定是龍頭。根據統計,新浪微博用戶規模已突破一億,用戶數占中國微博總用戶數的五四%(扣掉重複計算者),若按瀏覽時間計算,新浪微博的市占率為八七%,更遠遠超過其他對手。

這種爆發式的進展,最敏感的資本市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題材。日前,華爾街分析師公布了美國市場最受歡迎的六大中國概念股,其中新浪是唯一入榜的網路媒體公司。

此外,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也將新浪一年目標股價定為一○四美元,二年目標股價定在一四二美元,不過,這個預測顯然低估,新浪股價於四月十八日已突破一三五元,再創歷史新高,不僅比去年上半年的三十元足足漲了四倍多,也一舉超越長期壓在頭上的老對手搜狐。

在市值部分,去年十二月,高盛對新浪微博的估值為七.二億美元,今年三月初,未來資產的研究報告,更將新浪微博估值從二十億美元上調至三十億美元。

百度結合老二們 挑戰龍頭雖然新浪微博還未能獲利,但新浪執行長曹國偉說,﹁互聯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開始就關注盈利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只要有大量用戶形成一個大的生態圈,新浪微博未來的盈利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臉書(facebook)在積聚了龐大用戶群後,去年淨利潤是六億美元,今年估計可達二十億美元,它也是用了五、六年時間在做用戶積累。﹂若比較社群 網站臉書及推特的市值,近來也是水長船高。例如臉書幾個月前的估值大約是五百億美元,現在則接近八百億美元;推特去年十二月的估值是四十億美元,但在最近 的收購談判中,估值已達八十億至一百億美元。

至於新浪微博到底值多少?李開復說,﹁我在微博上與粉絲談這個話題,已有投資銀行透露,願意出價三十億到四十億美元買下新浪微博。﹂新浪目前整體市值約八 十二億美元,但除了微博外,新浪本身還是中國最大的入口及新聞網站,在微博估值不斷拉高下,也難怪近來新浪股價會不斷創新高了。

不過,新浪微博的龍頭地位,如今也引起眾家網路業者的覬覦,不僅騰訊急起直追,用戶數近一億,近來百度更推出一個「群發微博」的功能,用戶可在百度框裡一 次同時發微博到騰訊、搜狐及網易,但唯獨新浪不在此列,百度擺明就是要「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挑戰新浪的霸主地位。

百度的加入,當然讓新浪備感壓力,也讓這個才一歲半的新媒體,醞釀著一場新的大戰,結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是,誰贏得這場大戰可能沒那麼重要,微博這個新 興媒體,肯定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對於許多草根市民來說,﹁織圍脖﹂(微博客的戲稱)已成為每天必要的功課,每個人都可以從這個新平台中,找到自己的價 值、自信與樂趣,這恐怕是微博給華人社會帶來最重大的意義了。

微博、臉書比一比

——各具特色、各擅勝場

臉書 微博

連結對象 連結親朋好友等關係 關注任何你想接觸的人社交圈 設定範圍相對較小,屬小圈圈 設定範圍較廣,有大量的追隨粉絲

人際關係 雙向 僅單向

平台角色 一個虛實整合的關係鏈 隨時發布關注的個性化媒體影響力 全球(中國大陸除外) 中國大陸資料來源:《李開復 談微博改變一切》

新浪微博用戶規模

遠超對手

——大陸四大微博用戶數

微博 註冊用戶(人)

新浪微博 超過1億

騰訊微博 近1億

網易微博 3800萬

搜狐微博 1000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2

魯花「哭訴」成本倒掛花生油漲價掀起萬層浪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29830.html

一個星期前,熟悉內情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花生油價格上調6%以後,魯花不會去計較別的企業是不是跟進漲價,因為花生的價格確實上漲幅度太大,企業難以承受壓力。不過,這卻引來罵聲如潮,讓魯花集團始料不及。

上述人士說:「這次的漲價風波,掀起的不是千層浪,而是萬層浪,網上全是罵的,根本沒法回應。」

「漲價」兩個字已經讓魯花集團噤若寒蟬,此前接受本報採訪的有關人士現在已絕口不提提價6%的事情,只是強調花生價格上漲很多,小包裝花生油的價格漲幅沒有跟上花生的漲幅,這種倒掛實際上已經持續了約2年的時間,這讓魯花集團不堪重負。

在網上強烈的抗議聲中,有媒體報導稱魯花集團已經否認上調花生油的價格。對於一些地區價格的變動,上述人士表示是因為捆綁銷售的緣故,即將小瓶裝的 食用油與花生油捆綁銷售,捆綁食用油的數量增加價格當然也上調。不過,本報記者在上海、浙江平湖市等地的超市發現,並未有捆綁銷售的魯花花生油上架。

雖然一開始表示不在意其他企業是否跟進漲價的行動,但是宣佈漲價後的近一個星期時間裡,中糧集團、益海嘉裡集團兩大食用油巨頭沒有任何調價跟進的舉 動,對魯花集團而言仍然形成相當大的壓力。魯花在花生油領域目前佔據第一品牌的位置,益海嘉裡的「胡姬花」、「金龍魚」花生油對魯花形成包圍之勢,雙方在 市場佔有率上差距並不大,魯花上調價格後,一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有可能選用益海嘉裡的花生油產品,魯花的市場份額可能受到影響。

另外,雖然小包裝食用油的限價令已經到期,但是有關部門也並未明確宣佈解除食用油限價要求。熟悉內情的人士說,在魯花宣佈漲價後,發改委有詢問魯花集團,即便只是詢問,估計對魯花也會形成一定壓力。

熟悉內情的人士介紹,好歹魯花集團還有地產業務,還可以給企業做點貢獻。2002年山東魯花集團與英國豐利公司合資成立煙台魯花豐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此公司是集房地產開發、投資、策劃、銷售、物業管理為一體的大型房地產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2

綠山咖啡風潮 讓星巴克不得不買單嬉皮創業 掀起美國「膠囊咖啡」革命

2011-9-26  TWM

綠山咖啡靠著咖啡機與咖啡膠囊,席捲美國咖啡市場,股價狂飆,在全球股市重挫的悲觀氣氛中,綠山咖啡的 成長故事特別引人注目,到底它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乾隆來

一九八一年,三十七歲的嬉皮羅伯.史提勒(Robert Stiller)在美國東北部的佛蒙特州,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人的 威茲小鎮 (Waitsfield , Vermont ) ,以二十萬美元買下綠山咖啡館,三十年後的今天,在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的超 級風暴中,史提勒賣出他手中五十萬股綠山咖啡持股,平均每股一○七.四三美元,落袋新台幣十五.五億元現金
,而這只是他持股的三十分之一。

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s)是二○一一年最引人注目的美國超級成長股,這家公司過去二十八 季,也就是連續七年,每季營收都維持兩位數成長。今年六月底發布的財報顯示,綠山咖啡公司單季營收七億二千 萬美元,年增率一二七%,稅後純益五千六百萬美元,年成長二○六%。

公司的股價從年初至今大漲將近四倍。這家小鎮起家的咖啡公司,如今在那斯達克交易的股票總市值高達一六六 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四千八百億元,是台灣最大的食品公司統一企業總市值的三倍。


老董賣大麻菸紙賺第一桶金從一家小鎮的咖啡館,到總市值近五千億元的咖啡王國,綠山咖啡到底發生什麼事? 七○年代,史提勒出生紐約布朗克斯,曾是崇尚自由、叛逆的嬉皮,大學念過紐約軍事學院、雪城大學機械系,兩度被學校趕出校門,最後在愛荷華州的帕森(Parsons)畢業。正如同大多數嬉皮,大學時期的史提勒穿破牛仔褲、滿臉的鬍鬚、一頭久未修剪的長髮,而且天天都泡在派對裡尋求快樂。

特別的是,史提勒是個有生意頭腦的嬉皮。當時嬉皮抽大麻時,都必須用口水沾黏兩張薄薄的菸紙,史提勒跟朋 友開一家大麻菸紙公司,生產兩倍寬的捲菸紙,讓吸大麻的嬉皮們不用再伸舌頭吐口水,產品大受歡迎,市占率高 達二五%,包括後來的美國總統柯林頓都曾是用戶。史提勒與合夥人將公司賣給菸草公司,兩人平分六二○萬美元 的獲利,賺到第一桶金。

一九八一年,史提勒到滑雪勝地佛蒙特州度假,喝到綠山咖啡館的阿拉比卡頂級咖啡,他覺得咖啡生意應該比大 麻穩健,於是拿二十萬美元頂下這家咖啡館以及貿易商的生意。

一開始,史提勒強調百分之百採用高級的阿拉比卡咖啡,而且綠山咖啡確保所有咖啡豆來源都是符合環保、勞動 人權,以及有助第三世界發展的「公平交易咖啡」。四年後公司轉虧為盈,綠山咖啡隨即成立環保委員會,強調社 會責任、銷售有機咖啡豆,與早十年創設的星巴克咖啡,走的都是先進路線。

買下咖啡機公司    營收大躍進不過,綠山咖啡成長並不快速,九一年才有能力買一台三萬美元的烘焙機,九三年 營業額突破一千萬美元,九四年才做第一筆出口生意(有趣的是,綠山咖啡第一批外銷,就只賣到台灣與加拿大,金 額八萬美元),一九九七年綠山咖啡在那斯達克上市交易,當年的營業額是三千八百萬美元,稅後純益一二六萬美元,以當時的幣值換算約為新台幣六千六百萬元。

史提勒買下綠山咖啡,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到二○○六年六月,公司發展才大躍進。當年綠山咖啡的營業額是 二.二五億美元,卻用一億美元現金,買下原本已持有三五%的咖啡機製造商酷哥(Keurig)其他六五%的股權。 酷哥生產家庭和辦公室所使用的小型咖啡機,一直是賺錢的中小企業,九六年綠山成為酷哥股東,花十年才將酷哥 納入成為子公司。

買下酷哥後,當年已六十二歲的史提勒準備大幹一場,他找來布蘭德福(Lawrence Blandford) 接任總經理,布蘭 德福不懂咖啡,卻是賣家電的高手,他曾做過飛利浦電器北美公司的總經理,賣大型的平板電視,也做過美國洗衣 機大廠Maytag的業務總經理,這些都是年營業額二十億美元的大公司,而綠山那年營業額才二億多美元。

接下來,史提勒與布蘭德福發動一場驚人的「膠囊咖啡」革命。美國幾乎每個家庭、公司、旅館房間都必備一台 即溶咖啡機,提供味如嚼蠟的咖啡粉。

綠山咖啡合併的酷哥咖啡機,則是革命性產品,酷哥用綠山咖啡提供的高級阿拉比卡咖啡豆,裝在如奶油球大小 的容器中,卡入公司生產的單次使用咖啡機,啟動沖泡按鈕,三十秒就可沖泡媲美星巴克的現煮咖啡。膠囊咖啡簡 潔俐落,更美妙的是,這些創新技術,專利權都抓在酷哥手中,他們有三十三項美國專利、七十三項國際專利,競 爭者即使眼紅,也無法模仿。

升任董事長的史提勒管產品與策略,布蘭德福則拚命與大型連鎖店簽約銷售,酷哥咖啡機一台零售價新台幣四千 到六千元,咖啡膠囊一盒二十四顆,售價從十三美元起跳,也就是說,每天早上花新台幣十六元起,就可喝到新鮮

的現煮咖啡。酷哥咖啡機大賣,○六年賣二十四萬台,○九年成長到二三四萬台,今年預計賣四百萬台。

更重要的,如同惠普賣印表機,賺的是碳粉錢,酷哥機器熱賣,膠囊咖啡的收入更驚人,例如今年第二季,七億 二千萬美元營業額中,機器貢獻一億多美元,膠囊咖啡則賣四億八千萬美元。

布蘭德福發揮他賣家電的經驗,短期內大幅擴張綠山咖啡的銷售網路,○七年總共七千二百個點,到今年六月,銷售點已暴增四倍到三萬五千多點。不僅沃爾瑪早就加入綠山的銷售陣營,連最大的競爭對手星巴克咖啡,也從今年秋天在門市銷售酷哥膠囊咖啡與咖啡機。星巴克估計,酷哥產品在星巴克的年營收將達到十億美元!

暴漲的股價恐有泡沫化風險除了拓展通路,綠山咖啡也積極購併品牌。繼前年買下Tully、Timothy品牌,今年又 花近十億美元買下加拿大第三大咖啡品牌 Van Houtte,還增發私募股權給義大利最大的連鎖咖啡公司老咖啡(Luigi Lavazza S.p.A.)。如今綠山咖啡提供超過二五○種產品,膠囊的內涵也擴張到紅茶、綠茶、可可(與可可大 廠 Swissmiss合作)等全面的口味。

掀起消費市場革命的公司,股價大漲是必然,但投資人瘋狂追捧的結果,卻讓綠山咖啡股價來到令人訝異的超漲 區,瘋狂的投資人連董事長、總經理大賣持股都不怕。

今年五月五日,總經理布蘭德福公告出售五萬一千股持股,出售的均價是六十八.三四美元,而且他一次賣掉四 五%的持股;不只如此,當天連董事長史提勒也賣三十一萬股,均價跟總經理相當。

但是,兩人公告出售持股沒有嚇跑投資人,從五月五日到八月四日,短短三個月內公司股價又漲近六成,布蘭德 福已經沒有股票可賣,董事長則又在一○七美元大賣五十萬股,但股價只回跌一周,而且跌幅不到五%,到截稿為 止,綠山股票又漲回一○八美元。

現在綠山咖啡的股價,相當於分析師預估二○一一年稅後純益的六十六倍本益比,或今年每股淨值十一美元的十 倍,但是綠山咖啡這幾年快速購併,有極高的購併溢價需要攤提,如果以公司有形資產淨值來計算,目前的股價等 於三十六倍淨值。還有,除了董事長、總經理早就大賣持股外,公司有一二.五%股票已被融券放空,這檔飆股已 走入脫離基本面的軋空行情。

一個令人感動的產業革命,會不會演變成一場令人遺憾的泡沫,如何在消費者與投資人之間取得平衡,真是令人 疑惑的大問題。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6

台灣電腦工程師轉行賣健身車 掀起中國山寨風 X-Bike網路熱賣二萬台 創造二億營收

2012-03-19  TWM



成立不到五年的晨昌健康科技,以X-Bike健身車一鳴驚人,引來大廠仿冒跟進,光是中國就山寨了五百萬台。不到四十歲的創辦人陳英權,如何從門外漢創造 出年年翻倍的業績?

撰文‧燕珍宜

衡量企業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就是有沒有人要仿冒你的產品。愈成功的產品,山寨仿冒品也就愈多。一家名不見經傳,成立不到五年的小公司,它所生產的產品, 竟然反過來,遭到有三十年歷史的大廠仿冒。這家公司就是以X-Bike健身車,一鳴驚人的晨昌健康科技。

「有人仿冒,就代表你的產品是成功的。」晨昌創辦人陳英權幽默地表示。

陳英權所創立的艾克斯百克(X-Bike),沒有一家實體店面,單靠網路訂單就熱銷二萬多台,營業額高達二億元。X-Bike成為網路明星商品後,立刻引 來廠商一窩蜂跟進,大陸工廠就山寨了五百萬台。

在金融海嘯的時候,X-Bike健身車業績依然紅不讓,年年至少翻轉一倍以上,如此讓人眼紅的亮眼成績,業界紛紛猜測,究竟X-Bike健身車背後到底是 什麼三頭六臂的人物?大家沒想到,X-Bike靈魂人物陳英權不到四十歲,而且完全沒有運動器材的背景。

沒店面 首張訂單來自批踢踢「怎麼會賣起健身車?」陳英權表示是一個機緣,自己原本開設電腦公司,有一位客戶專門為日、韓代工,生產運動器材,為分散風險,想開拓 台灣內銷市場。於是,客戶挑中兩個合作對象,一個是有經驗的運動器材經銷商,另一位則是毫無經驗的陳英權。

經驗豐富的經銷商走實體路線,砸千萬元設立店面,但不到一年,因銷售成績不佳慘澹收店。反觀一開始不被看好的陳英權,因沒有雄厚資本支持,只能選擇成本低 廉的網路開店,從架站、軟硬體設備,一切自己來,幾乎不花成本。

「X-Bike健身車外銷日韓,品質有一定的水準,比起市場動輒上萬元的健身車,我採取平價策略。」沒有實體通路的昂貴成本,陳英權採取「平價策略」,吸 引的第一筆訂單,是來自批踢踢(PTT)的學生團購。

輕薄短小 獲年輕女性青睞沒錢開實體店鋪的陳英權,也沒錢打廣告,他於是採取地雷式行銷策略。「品牌就像布地雷,先把一百台服務好,這一百台的親朋好友看到了,就會 擴散成兩百台,兩百台可能變成四百台……。」起初,陳英權用外銷剩下來的貨寄賣,隨著訂單愈來愈多,「剩貨」早已不夠賣,陳英權決定砸錢向工廠下單,未料 遭到家人反對。「為了投入更多資金,我爸氣到三個月不跟我講話,還說要去拆人家的工廠。老婆也抗議,『你為什麼錢一直拿出去』。那時剛好過年,我甚至沒回 老家圍爐,就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埋頭回答客戶問題。」為了證明自己的眼光是對的,陳英權更進一步介入產品研發,「我連睡覺都在想怎麼讓產品更好。」首先, 一般運動器材體積都很龐大,移動不便又占空間,當時小摺自行車風行,陳英權靈機一動,設計可以折疊、收納產品,推出「輕薄短小」的X-Bike健身車。

此外,由於X-Bike健身車的許多買家是年輕女性消費者,陳英權於是將原本硬邦邦的運動器材,在造形和顏色方面,改為更時尚、活潑與女性化,擺在家裡一 點都不會和室內裝潢相衝突,甚至有吸睛效果。

效法3C 不斷推陳出新X-Bike健身車的訂單如潮水般湧至,也讓第四台紛紛找上門希望販賣。MOMO、遠東等網路通路商,甚至願意花錢買X-Bike當關鍵字。 「我們的產品很有指標性,東西賣得好不好,就知道這個通路平台好不好。」陳英權說道。

X-Bike健身車的成功,並沒有讓陳英權沖昏頭,﹁人家講說『你們X-Bike很有名』,我都不相信,會覺得是阿諛奉承。」「我比較有危機意識,會擔心 如果這個產品賣不動了,怎麼辦?」一般實體運動器材品牌大廠,產品的生命週期是五到十年。但X-Bike則是每半年就推出一個新產品,「就跟電腦一樣,我 們會有一代、二代……,不斷改版、增加功能,推出新產品。」從電腦產品得到靈感的陳英權說。

MOMO產品開發經理陳彥名也表示,網路產品的潮流變化非常快,生命週期只有三個月到半年,因此要不斷推出新產品。

此外,一向是點子王的陳英權,很快就聯想到邊玩遊戲、邊健身的遊戲健身車(Game Bike)的潛力,結合本身電腦專長,讓陳英權的產品研發更具優勢。

目前,已有馬來西亞與法國廠商看上X-Bike,並大推電視廣告。陳英權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專利申請,變成世界number one。」透過網路創業,陳英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陳英權

出生:1973年

現職:晨昌健康科技總經理經歷:晨昌電腦科技總經理學歷:美國南加州理工大學EMBA

晨昌健康科技

成立:2007年

資本額:500萬元

近三年營收:2009年0.5億元

2010年1億元

2011年2億元

近三年獲利:2009年1500萬元

2010年3000萬元

2011年60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0

首場路演 Facebook掀起科技股新一輪熱潮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9/0MNDE1XzQzMDA0MQ.html

5月7日中午,當一身學生裝扮的Facebook(FB.NASDAQ)CEO扎克伯格開著黑色SUV來到曼哈頓中心的喜來登酒店時,蜂擁而至的投資者早已在酒店外的街道上排起了蛇形長隊,等候Facebook的首場路演。

風 頭正盛的社交網站Facebook預計將於5月18日在納斯達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根據Facebook上週公佈的每股28美元到35美元 IPO定價區間,按發行價上限計算,籌集最多136億美元,從而刷新迄今為止全球網絡科技股IPO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公司市值將為770億美元到960 億美元。

此前,谷歌IPO時籌集了19億美元,估值230億美元,至今仍保持著美國互聯網公司最大規模IPO紀錄。

不過,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首席分析師李瑋棟表示,因為Facebook成立僅有8年,尚未經歷完整的經濟週期,和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公司相比,也沒有大規模的業務轉型與開拓經歷,抗風險應對能力仍有待考驗。

營收同比上漲、環比下跌

參 加路演的人士稱,這是一次常規的例行演示,幾乎沒有任何關於Facebook的新信息。路演中,Facebook高管們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回答了大約 六個問題,包括Facebook在中國的未來,通過移動產品提振收入的計劃,以及最近以10億美元收購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的交易等。而關於中 國市場,Facebook高管則稱願意與中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在中國建立合作的事宜。

儘管暫無進軍中國市場的時間表,但此前扎克伯格早已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的決心。他曾說,「如果你遺漏了13億人的市場,還如何能連接整個世界?」多年來他都保持著每週三和週五花1小時學習中文的習慣。

Facebook 對進入中國早有準備。2007年,該公司註冊了Facebook.cn的域名;2008年3月,李嘉誠證實已向Facebook投資逾1億美元,3個月 後,Facebook推出簡體中文版本;2010年12月底,扎克伯格曾經攜其華人女友訪華四天,先後拜訪了百度CEO李彥宏、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新浪 CEO曹國偉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不久前,他還和華裔女友再次到中國旅遊。

不過對於其未來進軍中國市場的表現,人人公司CEO陳一舟此前曾向記者表示,對於Facebook入華後的市場表現「不好預測」。因為這意味著Facebook將進入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而且中國的文化、商業環境和其他特點也都與其此前在全球其他市場情況大不一樣。

易 觀國際分析師董旭也向記者表示,未來Facebook進入中國市場屬於趕了「晚集」,一方面中國網民與海外網民不同的用戶習慣和文化習慣,而另一方面國內 用戶的社交需求已基本在騰訊、人人、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得到了滿足,形成一定的用戶黏性,Facebook不得不面臨來自中國社交媒體的強勢競爭,但 Facebook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資本、技術、品牌以及對用戶關係的精準把握。

根據Facebook最新發佈的2012財年第一財季財報,每月活躍用戶超過9億,每日活躍用戶超過5億,在用戶在線時長及廣告收入等方面,對老牌科技巨頭谷歌和雅虎等形成威脅。

但一些數據還是給Facebook澆了冷水。今年第一財季Facebook營收達到10.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5%,但較上財季卻下跌6%;廣告收入達到8.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但和上財季相比卻下滑了7.5%。

Facebook 將上述原因歸結為季節性因素,但有人開始質疑Facebook增長放緩。紐約股票研究公司FusionIQ的首席執行官巴裡認為,Facebook目前的 估值非常高,除非管理層未來能把龐大的用戶基礎轉化成利潤,否則該公司需要實現巨大的增長來支撐這一估值。

近乎瘋狂的追捧

但 路演現場密密麻麻的投資者仍反映出市場對於Facebook盈利前景的看好。有投資者預測,在Facebook隨後從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和舊金山等大城 市進行路演的過程中,預計Facebook還將調高IPO定價區間。而投資銀行Evercore的分析師塞納(Ken Sena)週一表示,Facebook的估值範圍應當在1400億美元到1600億美元之間。

甚至在Facebook還沒有上市的時候,分析師就已經紛紛開始了對該公司的研究。第一家為Facebook評級的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在上週五給出優於大市的評級,目標價位是44美元。

賓夕法尼亞州投資公司特納投資合夥人公司的基金經理巴吉尼說,即使Facebook發行價定在指導價區間的高端,買進Facebook的股票仍然很合算。他預計該公司市值將在四年內達到2000億美元,因Facebook將能夠輕鬆複製谷歌的成功模式。

美 國投資銀行Susquehanna Financial分析師赫爾曼·梁(Herman Leung)週一發佈投資者報告稱,他預計今年Facebook的營收將增長40%,到2013年則將增長33%。他稱,每股28到35美元的IPO定價 區間對投資者來說是個頗具「吸引力」的估值,為其提供了一個「能夠激發興趣的進入點」。

李瑋棟認為,Facebook的上市對於互聯網和移動行業企業的股價將帶來較好的提振作用。

不過,Facebook面臨的挑戰還有不少,例如谷歌社交網絡Google+發展勢頭正猛,Twitter的競爭也不容小覷,而用戶在達到10億之後,Facebook在中國這個全球網民數量最多的市場仍處空白,等等。

還有人擔憂新一輪科技股泡沫的出現。美國私人銀行費城信託的CEO科洛夫頓表示,Facebook上市掀起的狂熱浪潮讓他多少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特別是會讓人回想起上世紀90年代末的科技股熱潮。當時投資人瘋狂追捧網絡科技股,根本不顧及基本面狀況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2

獨家內幕》金溥聰子弟兵一席話 馬總統隨即拍板證所稅一夕數變三場聚會掀起台股風暴

2012-6-11  TWM




這場讓台灣股市跌得七葷八素,全部股民人仰馬翻的證所稅鬧劇,究竟誰在主導?

三場聚會,各方勢力相互角力,其中關鍵的一句:「改革的腳步不可以停止」,為這場大戲就此定調。

撰文‧劉俞青

證所稅三天五版本,搞得人仰馬翻,股市跌得七葷八素,投資人叫苦連天;究竟,是誰在幕後主導這場鬧劇?

三場聚會,或許已經決定這場台灣資本市場二十多年來,最大的一場風暴。

六月四日中午十二點半,台北市忠孝東路上的喜來登飯店,十七樓「請客樓」餐廳的包廂裡,一頓二個小時的飯局,一場攸關全台灣八百萬股民的證所稅協商,就在這裡進行。

出席者包括四個小時前才剛交接上任的新財長張盛和、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國民黨黨鞭林鴻池,以及主要的國民黨籍財委會立委:賴士葆、蔡正元、曾巨威、盧秀燕等幾乎全員到齊。

第一場飯局

在喜來登 林鴻池與誰熱線?

根據與會人士透露,一坐下來,寒暄沒兩句,由立委蔡正元帶頭,拿出一份新的版本,這個版本是當天早上在經歷台股大跌二百點的壓力下,國民黨立委在財委會開 會現場協商出來的最新版本。其中最關鍵的,是已經扣除了讓市場大戶最跳腳的「綜所稅五百萬元以上」和「上市櫃公司三%以上大股東」。

顯然,雙方有備而來,沒有太多折衝,張盛和很快點頭,表示可以接受,只對「稅率一○%」,還有「持有一年稅率減半」兩個小細節有意見。

短暫拉鋸之後,最後雙方各讓一步,「稅率應會尊重財政部堅持的一五%」,而「一年減半」則由財政部讓步過關。

敏感的是,這場飯局,每位成員各有身分,代表不同勢力;包括代表金管會的吳當傑,席間還出去打了好幾通電話,請示主委陳裕璋;另外,張盛和也代表行政院的態度,但詭異的是,黨鞭林鴻池也頻頻接電話,林鴻池代表誰?不得而知。

林鴻池是協商高手,這一次,證所稅風暴,幾乎每位國民黨財委會立委都聽過林鴻池走到身邊,好言好語地說:「別這樣啦,總統那邊有指示,希望……。」林鴻池電話線的另一端到底是誰?很多國民黨立委笑一笑,不願多談。

我們問林鴻池本人,他也迴避不願多說,但這位「足以代表總統」的神祕人物,透過林鴻池與國民黨財委會立委溝通,建立這條「特殊管道」,試圖主導戰局,恐怕是許多國民黨立委心中不能說的祕密。

其實,六月四日這天須再度至喜來登飯店坐下來重擬版本,是因為四天前另一場飯局的影響。五月三十一日晚上六點多,一輛輛黑頭車駛進位在金華街上的行政院長 陳冲官邸,出席者包括副院長江宜樺、祕書長林益世、陳裕璋、張盛和(當天張才剛被宣布是財長,但還沒上任),以及國民黨團總召、財委會立委等人。

話沒說兩句,陳冲端出事先準備好的資料,也是這次宴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好幾套證所稅版本。

第二場飯局

地點金華街 誰擬版本?

經過當天在場人士刪減討論之後,就有了後來的行政院「共識版」,包括對綜所稅五百萬元以上及大股東課稅,都出現在這個版本中;也就是這個版本,讓隔天台北股市立刻重挫三百點,才有後來的喜來登飯局,大家必須重新協商,重起版本。

弔詭的是,當時前財長劉憶如已經請辭下台,接手的張盛和在幾個小時前才被公布,連大印都沒接下,「請問,陳冲這個版本是誰擬的?」轉述的人笑一笑,還是不多說。

事實上,證所稅風暴延燒至今,市場上從大戶到小股民,許多人忍不住怒罵:「為什麼這時候莫名其妙說要課證所稅?」另一場由馬英九召開的會議上,或許有人跳出來給了答案。

四月二十五日晚上,當時劉憶如第一次端出的財政部版本,才剛剛在股市掀起滔天巨浪,為了平息風暴,馬英九邀集財經首長和國民黨團立委開會。

令人意外的是,會議上出現了一位特殊人物,與這場會議並無太大關聯的國民黨組發會主委蘇俊賓竟然在座,而他在會議上的一句關鍵性發言,更成為全場的焦點。

第三場會議

蘇俊賓疾呼改革腳步不能停蘇俊賓的身分特殊,外界普遍認知,他是國民黨外交事務特別顧問金溥聰刻意栽培的子弟兵,他會出席這場會議,已經讓與會人員側目;但據轉述,現場一位財經首長發言表示反對,他說,「此時課徵證所稅,第一時機不對,第二技術不對」。

話才說完,蘇俊賓接著被總統指定發言,他像呼口號一樣疾呼:「改革的腳步不可以停止。」語畢,全場靜默數秒鐘,而馬英九隨即拍板定案,要行政院迅速通過此案。

這場會議結束,幾位出席人員相互調侃:「誰敢擋證所稅,就是反改革。」從此,「反改革」成了流行語,在立法院流傳。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這場讓所有股民傷透荷包、台灣經濟景氣大開倒車的證所稅鬧劇,讓全台灣人民一起為「改革的腳步」,付出慘痛的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2

為走進全球市場 三大整併趨勢浮現 金融、消費品、電子業台商掀起併購潮

2012-10-08  TWM




面對經濟波動,台商越來越常以併購創造新的成長動能,由《今周刊》及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共同舉辦的金鑫獎評選結果可看出,金融和民生消費品業透過併購整合更大的規模;電子業者則須提早因應產業巨人跨入終端產品帶來的衝擊。

撰文‧周岐原

歐豬債務危機,中國經濟趨緩,電子業遭遇海外品牌更大競爭,金融海嘯已經過了四年,台灣企業的「壓力測試」,仍然還沒有結束。企業面對連綿不斷的挑戰,出路何在?

主動出手併購,或接受併購,可能是最有機會的一條路。

《今周刊》及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共同舉辦的「二○一二台灣併購金鑫獎」日前揭曉,本年度得獎案例顯示,當前台商在追求成長同時,除了調整體質因應轉 變,決策者透過併購創造新動能的意願也越來越高。同時,在中國經營有成的台商為進入全球市場,願意由外商收購者也逐漸增加。

趨勢一:

金融業整合 目標仍是中國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指出,往年較不顯著的電子業併購、整合潮,今年快速浮現;隨著中國、日本及外資廠商與台商互補性提高,台灣的併購市場未來將更蓬勃發展。對投資人而言,這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整併大趨勢。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則疾呼:「儘管跨國併購交易常常出師不利,潛藏不少未知風險,但在全球經濟走向衰退時,正是台灣業者走出去的良機!」今 年獲得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的五大案例中,金融業就占了兩席,分別是潤成收購南山人壽,以及開發金收購凱基證。由於這兩件併購交易都整合出規模更大的企 業,未來南山人壽及開發金控勢必以此為本錢跨出台灣,進軍中國市場。

二○一一年初,由潤泰及寶成集團出資二十一.六億美元併購的南山人壽,除了關係四百萬保戶權益、交易金額創國內最高單一併購紀錄;由於南山是國內少數達到外商壽險業可尋找合資夥伴的業者,令此併購案更加受到矚目。

在潤成投資入主南山後,將依規定把南山股票在台掛牌。公司規畫利用兩大股東潤泰、寶成資源揮軍中國,會是南山人壽接下來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至於開發金控併購凱基證券一案,結合原來業務具互補性的大華和凱基證券,創造坐二望一的龍頭效應。「銀行業的整合相對困難,在主管機關態度鼓勵下,證券業者將持續整併,日後仍將見到大者恆大,與利基經營的兩極化趨勢。」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分析。

大和證券量子基金董事總經理汪怡岳則觀察,如今台灣券商生態和過去十年的日本頗為近似,因為無法充分達到經營差異化,各家業者的經營普遍不甚理想,大和、野村兩大券商的國際化成績單也乏善可陳。

以當前市場特性來看,台灣的稅制與行政管制比香港、新加坡更多,有意投入台灣市場的海外資源,普遍面臨困難而卻步,金融業者應多和當局溝通體制,藉此找出建構華人市場的契機。

趨勢二:

食品業結盟外商衝規模經濟「未來兩、三年,中國、日本和台灣企業間整合的機會非常多,面對握有龐大資源和外匯資金的中國廠商,台灣企業一定要加快腳步才 行。」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的一席話,直指布局中國市場的成功關鍵,就是規模。唯有在短時間內快速坐大,才能和國際級產業巨人一較高下。

基於這個思惟,雀巢參股徐福記,和康師傅收購中國百事可樂兩件交易案,分別被評審選為最佳海峽併購獎及最佳創意併購獎。「零售、消費品的主戰場在中國,這些領域的台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參與併購的機會。」黃齊元指出。

去年十二月獲當局核准的雀巢與徐福記交易中,徐福記優勢在生產中低檔散裝食品、糖果;而雀巢的強項是中高價的咖啡、奶粉及瓶裝水,雙方十分互補。

由於徐福記主力經營中國二、三線城市,在全中國布下逾一萬九千個終端零售點,雀巢將取得相當可觀的通路優勢。對徐福記而言,保有剩餘四成股份及管理權,則可與其他國際大廠競爭者平起平坐,同時享有更好的品牌效益。

康師傅併購中國百事可樂案,代表著史上首次由台灣業者整合全球頂尖飲料品牌。促成此次交易的考量,同樣是雙方極高的互補性。

自去年十一月宣布策略聯盟,一直到今年三月底由中國商務部批准交易,康師傅與中國百事的聯盟,一直比康師傅與Calbee等食品業者的合作更受矚目。原因 是這次交易涉及康師傅成長力最強的飲料產品,對原本集中發展水、茶飲及果汁的康師傅來說,從未發展碳酸飲料是一大考驗。成功結盟的直接好處,就是「康百」 的市占率合計可達一九.九%,屆時將超越可口可樂成為第一大廠。

考量可口可樂過去曾提議全額併購匯源果汁,卻因商務部否決宣告失敗,此次康師傅與百事選擇換股聯盟方式合作,就是要避免造成市場壟斷的印象,最後中國官方果然順利放行。

這樁交易除了有機會催生新的中國飲料龍頭,也印證去年黃齊元「中國市場的零售民生企業,必定是未來併購案主軸」的趨勢預言。

趨勢三:

台日交流升溫 台商價值浮現談到併購趨勢,安侯國際財務顧問副總經理鄭傑文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最近幾個月,我們發現洽談的客戶變多了。」他補充:「主要是日商,無論 是台企買日商或日商來台,都比以前熱絡,接下來可望見到這些交易一一浮上枱面。」黃齊元則指出,去年併購市場尚未見到明顯的電子業整合趨勢,但今年從中美 晶收購Covalent Material,仁寶與聯想合資,美商新思(Synopsys)併購思源,到影響全球IC設計業生態的聯發科合併晨星,電子業的併購與整合案不斷,他直 言:「未來電子業的整併將更明顯。」黃齊元指出,觀察台灣前二十大國際品牌排行榜,前三名除了華碩品牌價值微增,宏達電和宏碁市值均較去年減少。「微軟、 Google自行切入平板電腦與手機,將使得台灣硬體品牌業者壓力越來越大。」黃齊元分析,終端消費品牌競爭,將直接衝擊台灣電子業現有生態,屆時企業下 市或由外商、私募基金併購的案例可能越來越多,台灣當局應審慎思考產業的變化,才能對上市電子大廠的未來做好準備。

當台商在全球賽局中,扮演越來越吃重的角色,政府的決策與審核態度,勢必將決定企業整合方向,進而主導經營成敗。

2012年金鑫獎得獎重要案例案例 獲得獎項 獲獎原因潤成收購南山人壽 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

最具影響力併購獎

最佳企業社會責任獎 ● 國內金額最高併購案。

● 引進本地專業團隊。

● 落實公司治理、確保員工及保戶權益。

開發金收購凱基證 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 ● 執行速度快,關鍵環節掌握得宜。

● 掌握最佳市場時機。

● 創造坐二望一效應。

中美晶收購Covalent Materials Corporation 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 ● 產品互補性高。

● 爭取價格空間。

● 台日半導體業整合典範。

雀巢參股徐福記 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最佳海峽併購獎 ● 雀巢得以開發中國市場。

● 全方位互補整合。

● 徐福記仍掌握40%股權及管理權。

仁寶、聯想合資案 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 ● PC品牌與代工合資首例。

● 創造垂直整合新趨勢。

康師傅收購

中國百事可樂 最佳創意併購獎 ● 康師傅得以豐富產品線。

● 百事得以深入中國三、四線城市。

盧明光先生

併購實績 卓越成就獎 ● 成功重整多家企業的併購專家。

● 快速提升被併購企業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53

英國十七歲高中生網路創業 掀起全球媒體新革命 靠四百個字 拿下李嘉誠千萬資金

2012-12-31  TWM
 
 

 

尼克‧艾洛伊西,十五歲就寫出濃縮程式,十六歲吸引李嘉誠創投出資成立公司,成為矽谷最嫩的創業家。他設計出的﹁Summly﹂App,自動擷取新聞重點四百字,二○一二年十一月上線,下載量已突破五十萬人次,為網路新聞帶來革命。

撰文‧楊卓翰

你讀高中時的課後活動是什麼?打棒球?看漫畫?這名十七歲的英國高中生放學後除了橄欖球隊練習,還得當一家網路公司的CEO,服務他五十萬名客戶,並和各國捧著錢上門的投資人、創投基金協商。為什麼?因為他的軟體,很可能影響全球網路媒體的發展。

他的名字叫尼克.艾洛伊西,現在還在念倫敦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高中二年級。他在十五歲時設計出一款在iPhone上「濃縮新聞」的軟體,隔年獲得創投公司的青睞,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集團(Horizon Venture)二○一一年就投資三十萬美元,並幫他創立公司Summly Limited。上個月尼克更籌到一百萬美元(約三千萬台幣)的資金,成為創投史上募到百萬美元的最年輕創業家。

濃縮軟體 逾五十萬人下載他的軟體叫作「Summly」,可以透過邏輯運算,將網路上的新聞自動擷取重點,從一千多字濃縮成四百個英文字母的簡短文章。「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閱讀,我們這個世代需要更快更有效率的資訊工具。」尼克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靠著這四百字,Summly在一二年十一月正式上線,現在下載量已突破五十萬人次,有三千萬條新聞透過Summly來濃縮,總共幫使用者省下二十八年的閱讀時間,《經濟學人》甚至稱這套軟體是「新聞革命」,將會帶給網路媒體不小的衝擊。

不過掀起這場革命的尼克,並不是什麼天才少年。十二歲時他從父母那裡拿到第一支iPhone 2G,對智慧型手機開始著迷,特別是手機上無所不能的App,更讓他充滿想像。

「我在網路上看到iPhone的發表會後,就決定也要來寫App。所以我就跑到蘋果專賣店問店員:『你可以教我做手機App嗎?』」尼克說。結果店員把他當傻瓜一樣打發後,尼克的父親幫他買了一本《C語言傻瓜入門》(C For Dummies),讓尼克從零開始研究。

靠著這股傻勁,他研究了一整年才寫出第一個簡單的App。尼克念的國王學院是英國頂級私校,他雖然著迷軟體設計,仍是拿獎學金的優等生。為了保持優異成績,他自己設計一套整理網頁文章的摘要軟體蒐集資料。

隨著學校報告的難度越來越高,這套軟體也越來越複雜。但尼克已不再是「程式傻瓜」,這次他直接上iTunes University線上課程(免費大學授課錄影),有不懂的他就大膽寫信問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與語言學專家,直到搞懂為止。

資訊膚淺化 曝光率增加兩年後,他運用這套演算法,寫出Summly的前身Trimmit。這時,李嘉誠的維港投資CEO、知名網路投資人周凱旋發現這個軟體,她說服尼克和他的父母成立公司,並掏出三十萬美元作為種子基金,更找來前亞馬遜歐洲區總裁Bart Swanson幫尼克管理公司。

周凱旋沒看走眼,Summly在美國上架兩小時,就衝到App Store下載量前十名。

不過當上CEO後,尼克的難題才開始。維港投資幫尼克設計數個月的矽谷巡迴,引薦他認識小野洋子(披頭四樂團主唱約翰藍儂之妻)、蘋果設計總監強尼.艾維(Johnny Ive)等名人。尼克也在網路暴紅:「我在Summly訂閱自己的名字,結果不到一星期就累積一千則新聞,那真的有點瘋狂。」他在一場研討會上說。

為了兼顧CEO的工作,他在六月已把整年課程自修完。「課業不是問題,難題是我現在得思考要不要繼續升學。」雖然寫出濃縮文章的軟體,尼克其實著迷的是長篇大論及大量資料分析。「不是說我需要一張大學文憑,而是真的對哲學和政治很感興趣,想深入研究。」他說。

「不過我們還在不斷升級產品,讓它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我們都相信這款產品的潛力,我也想把它做得更好。」別懷疑,這句話不是從經驗老到的總裁嘴裡說出,而是十七歲的尼克。

就在Summly暴紅的同時,一些新聞媒體也抱持懷疑。英國周刊《經濟學人》就指出,Summly固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將成趨勢,但也造成將資訊過度膚淺化的問題。網路機構RISJ research的研究也證明,五八%網路新聞讀者,只看標題而懶得看內文。

對此尼克回應:「我想給數位媒體另一種角度,Summly讓傳統數位媒體多了一種被看到的管道。如果使用者看到他們真正喜歡的內容,他們還是會點進連結去讀完整的文章。Summly只是增加網路新聞的傳播方式,並不會真正取代。」網路世代的媒體革命究竟會不會因Summly而起,還有待觀察;但十七歲的尼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摘錄新聞,還有網路帶給年輕人的無限可能!

尼克.艾洛伊西(Nick D'Aloisio)

出生:1995年

現職:Summly公司CEO 學歷: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高中二年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