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指標·活法】2014年最賺錢的公司 工行依然賺錢最多,安信信托最能賺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586

(李伯根/圖)

2014年是在牛與熊的爭辯中開始的,延續著2013年股市的頹勢,2014年上半年行情震蕩,方向不明,但年中淩厲的升勢開啟了牛熊的思辨,年末大盤的快速拉升,擾動了股市一池春水。

但大盤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金融板塊,尤其是券商、保險,許多股民滿倉踏空,賺了指數,沒賺錢,為何會這樣?

這是由於中國股市上市公司的二元特性而導致的股市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是實體經濟的疲軟現實說明股民的選擇是有道理的。根據愛股說網站所提供的財經數據,截至2014年三季度,所有非金融上市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61%,基本獲利能力持續下跌,企業造血功能急需改善,實體經濟以那麽蒼白的面孔昭示著它們嚴重缺血的病態。而采油、挖礦這些曾經輝煌的周期性行業,也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疲軟一路下滑。

但另一邊,金融業卻無疑是中國最賺錢的領域,工商銀行依然是賺錢最多的上市企業,年化利潤總額達到3621億元,比非金融領域的掙錢老大中石油,整整多出一倍。

而最能賺錢的金融企業安信信托,年化資產息稅前收益率(年化資產息稅前經常性收益率=年化息稅前經常性利潤/資產)為56%,雖然比非金融領域最能掙錢的盛達礦業58%的年化資產息稅前收益率略低,但賺錢的速度遠快過挖礦掙錢的盛達礦業。

截至2014年三季報,安信信托的年化息稅前利潤同比增長了7倍,而同期盛達礦業利潤卻出現下跌。臨近年終,當券商靚麗的盈利預喜不斷沖擊著股民的眼球,各種金融利好的預期不斷地充斥媒體版頭,投資者能按捺住焦灼的心情嗎?畢竟錢賺錢比人掙錢容易呀!

實際上,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明的,通過積極參與投資、資產管理或金融參股而實現金融化,實現驚人的投資收益;暗的,則多是借用行業中議價能力優勢,通過延遲支付供應商,將免息貨款投入到各種理財之中賺取投資收益,這種現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已漸成了中國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毒瘤。它們不斷延長配套企業整體經營的營業周期,致使相關企業由於流動性不足而不得不籌措資金,這導致了盈利能力以及償債能力的迅速下降。

當這種行為成為行業潛規則,傳導到宏觀層面,必然導致國家層面的貨幣供應量持續放大,這一方面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同時也滋生了某些行業恐龍企業的產生,加重了全產業鏈的風險。因此,試想當所有非金融企業都金融化了,行業的的系統性風險自然會越來越大,而企業的融資需求會越來越多,因為金融行業的典型特征就是:資本消耗。

因此,盡快改善實體經濟的發展生態才是中國中國證券市場健康成長的當務之急,唯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經營去杠桿、盈利能力真正提升,中國的上市公司才能健康發展,畢竟金融業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末倒置,走得太快太遠,危機通常會不期而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99

【最賺錢公司】中石油、工商銀行賺錢最多,盛達礦業、安信信托最會賺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462

2015年,中國上市公司哪家最賺錢?哪家又最能賺錢?我們依然采用2014年的統計方法:按金融與非金融領域進行劃分,因為金融企業主要是靠錢賺錢,而非金融企業則主要是通過產品銷售實現盈利,靠人掙錢。

依據愛股說網站所提供的財經數據,2015年非金融領域掙錢最多上市公司依然是中國石油,息稅前收益921.22億,比2014年同期下降超過50%;而最能掙錢的則是盛達礦業,以資產息稅前收益率51.98%拔得頭籌;金融領域賺錢最多的上市企業同樣是2014年冠軍工商銀行,以稅前利潤3639.02億保持了中國賺錢最多公司的王者風範;安信信托則以27.65%的資產收益率保持著金融領域最能賺錢公司的領導地位。

2015年曾號稱中國經濟轉型改革元年,但數據的背後卻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訊息。

一是中國經濟整體遭遇寒流。且不論掙錢老大中石油由於外圍經濟因素,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引起的盈利下滑,就連最能賺錢的工商銀行,其盈利也僅比2014年同期微增18億元,增幅未達千分之五,這兩家企業非常典型地體現出中國傳統企業目前面臨的增長困境。

二是實體經濟金融化趨向越發顯著。以最能掙錢的盛達礦業為例,因為傳統礦業產品經營遭遇瓶頸,其積極介入銀行、租賃等金融領域,甚至涉獵風險極高的P2P互聯網金融,都折射出當代中國實體經營不易,不是做好產品深耕,而是積極參與屬於資本分配的金融領域,參與資本追逐遊戲,中國實體經濟虛擬化、泡沫化越發嚴重,這些應加以警惕,一旦經濟實體舍本求末過度發展金融業,金融危機也會為期不遠。

三是金融領域盈利能力明顯下滑,金融資產安全未來面臨嚴峻考驗。安信信托作為2014年最能賺錢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014年資產收益率是56.79%,而2015年只有27.65%,盈利能力跌幅足足超過一半,要知道,這可是在2015年上半年中國股市形勢一片大好,證券類理財產品供不應求情形下發生的,數據的背後非常值得發人深省:在防止實體經濟下滑的同時,金融行業卻也在醞釀危機。

數據的重要作用在於發現問題,以便解決問題,所幸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供給側改革思維,從制度層面逐步放開改革抑制,國家應已清醒認識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複雜,雖然2015年沒有顯現全民預期的改革紅利,但預期未來註冊制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觀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困境,中國資本市場的春天即將到來。

(作者為愛股說財經網站首席執行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