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今日頭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09/161122.shtml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今日頭條
魏武揮 魏武揮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今日頭條

頭條把頭上那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取走,在既有的勢能推動下,諸多平臺們,機會還剩下多少呢?

本文由ItTalk(微信 ID:wwh_33330533)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魏武揮。

一、昨日,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在微信上給我看了一張圖片:

798932792235081592

 

張利東是今日頭條背後那家字節跳動公司的法人,也是今日頭條的高管。這張圖證明了一件事:今日頭條得到了網絡視聽許可證的牌照。

之所以是趙何娟給我看的一個原因在於,我和她在去年12月底,一起參加了一個小範圍的交流會。席間我半開玩笑地問過頭條的一位同事:你們什麽時候結束非法運營的狀態?

基本上就是指頭條這張視聽許可證。

頭條去年就開始以做視頻托管的方式進軍視頻領域,這和在網頁上嵌入一個來自優酷或騰訊的視頻性質上完全不同。後者並不需要許可,但前者,理論上,無牌就是非法運營。

無牌運營視頻的後果可能會很不嚴重,但也有可能會比較嚴重。昨日關於梨視頻的一起新聞,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

當時得到的回應就是:我們正在著手買一家有牌的公司。

時至今日,看來大局已定。

二、稍微八卦一下這張牌照。

如圖所示,這張牌的發證日期是2015年1月18日。理論上講,視聽許可證是三年一審,頭條至少還可以用一年,到了18年1月要續牌。續牌有沒有可能不批?存在這個可能性。有司可以較真這家“運城市陽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控股人身份並非國資,而按照視聽許可證的頒發要求,2008年後必須是國資控股。

但頭條的能量也不小,所以我個人有理由相信,他們是完全可以續到牌的。

來看看運城這家公司。資料顯示,2016年8月做了一次變更,法人從賈聰珍轉成了張利東,這意味著,頭條其實是去年8月就買下了這家公司。可能許可證上的變更還需要時日去GR,故而一直到到今年這個時候,才算搞定。

至於賈聰珍,也不是這家公司的原始創始人,他在2015年1月8日從張愛紅的手上買下(十天後,拿到了許可證)。資料顯示,賈聰珍是愛播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法人,也是北京佩羅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人之一。佩羅公司有個網站,http://www.prprlive.com/,點擊後會發現佩羅在做一個叫“見信”的應用,免費視頻短信社交。而愛播公司在工商信息那里留下了一個[email protected],後面的域名指向一個叫“雲城互動”的網站,頁面顯示是做視頻技術服務的。雲成互動是一家青島的公司,創始人之一胡森名下有一個叫“北京雲健坤”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工商處留下的信箱也是[email protected]

416238950345704668

 

看來賈也是帝都網絡視頻圈中人士,這就解釋了頭條為什麽會跑去山西運城這麽個地方買了個牌。

按照08年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視聽許可證頒發對象必須是國資控股或國有獨資,賈聰珍用運城文化這家自然人投資性質的公司在15年1月還能搞定這麽一張牌,也是有套路的人。

三、對於頭條來說,這張牌的意義非同小可。

這兩天一直有一個江湖傳說,說是“快手”打算上市。

快手是一個覆蓋三線以下城市為主(或者叫小鎮青年)的短視頻平臺,屬於北上廣人群很少聽聞或使用但其實用戶量極其驚人的移動應用。

從快手官網尾部來看,我並沒有發現網絡視聽許可證,這就意味著“無牌經營”的可能性很大。這對上市——無論是大陸、香港還是國外——都構成了重大障礙。大陸就別想了,香港國外,就意味著有著巨大的政策風險,IPO難以賣出好價錢。

頭條也一樣。

我一個做投資的朋友和我提到,頭條完成了一輪估值為120億美金的融資。體量已經相當十只獨角獸。有理由相信,IPO可能是會放到議事日程上的一個題目。牌的取得,為IPO掃清了一個障礙。

更重要的是,業務。

四、今日頭條成立於12年3月,到今天,已近五年。

14年6月的時候,頭條放出消息,完成了一億美金的融資,估值5億美金。這在當時的媒體圈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因為在那個時間點,盛傳當時還未出事的21世紀經濟報道要賣給阿里,整個21集團賣價不過25億人民幣。而一家兩年的依靠多方媒體才有內容的公司,估值竟然比老牌媒體二十一還要高。而後來阿里投資的是上海的第一財經,一家含報紙、雜誌、網站、電視臺、電臺的全媒體集團,在阿里投資的交易中,給出的價格是:30億人民幣總估值。

5億美金估值之後,引發一些媒體狀告頭條侵權,也在圈內展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頭條到底有沒有侵權的討論。

但討論歸討論,頭條的發展依然用一種狂飆突進的方式。今天已經形成了年營收數十億(有種說法是40億,也有種說法是5-60億)人民幣,估值百億美金的巨無霸。

而這一切,基本上全部建立在圖文的分發上。

同時,帶來一個疑問,在微信公號平臺作為一個最為強勁的事實上的競爭者,頭條依靠圖文的分發,規模還能不能再“狂飆突進”?

答案,有可能是否定的。

五、內容創業興起後,多家平臺都突入到“圖文分發”這個市場上。以至於傳出“自媒體平臺太多,自媒體人都不夠用了”這樣的玩笑話。

對於頭條來說,最強勁的,是微信平臺。雖然張小龍有可能根本無意做頭條的競爭者,但大量內容生產者主要趴在微信後臺上琢磨粉絲增長,完成用戶互動,將圖文作為首發地是確鑿無疑的。

keso在去年10月的時候寫過一篇“陳彤的時代,張一鳴的時代”,大意就是張一鳴接過了陳彤的位置。第一段他是這麽說的:

現在陳彤再次回到了他熟悉的網絡媒體行業(註:指的是陳彤離開小米去了鳳凰一點資訊),只不過今天的網路媒體已經不再是新浪所引領的那個網絡媒體了,今天的網媒代表,也不再是“傳統的”陳彤,而是新貴張一鳴及其今日頭條。

我後來碰到keso,和他交流提到,其實,網媒這個東西,陳彤大概在07年就謝幕了。

06年全年業績,新浪的廣告收入是1.2億美元,而百度則為1.062億。

07年,新浪廣告收入1.689億,百度上升到2.387億,從此將新浪遠遠甩在身後。

真正站在內容生態食物鏈上端的人,07年開始,就從陳彤換成了李彥宏。只不過李彥宏不混媒體圈,很少和媒體人士打交道,給人一種“非同行”的感覺。

而間或喜歡和媒體人混混,甚至面對數十位媒體老總、高校新傳教授大講媒體未來的張一鳴,其實繼承的是,李彥宏的衣缽:算法分發。

雖然搜索引擎是用戶拉取,今日頭條是平臺推送。但核心都是:算法分發。

而張小龍,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姑且稱之為:社交分發。

張小龍的微信很難去做以算法為核心的分發,張一鳴為代表的其它各種內容平臺(微博除外),也很難切換到以社交為核心的分發道路上來。

社交分發與算法分發的核心區別點就在於:去中心與中心化——此話並無褒貶。

六、這兩日圈內在流傳一份李彥宏的6000字講話稿,大意就是百度要全力進軍移動領域的內容行業。

就我來看,委實有點難。

道理其實是吳軍在《浪潮之巔》一書中提到的:比對手好10%是沒用的。

比如說搜索引擎。搜狗、360等即便搜索返回結果,比百度更精準10%乃至20%,都難以撼動百度在搜索市場中說一不二的地位。

移動端的分發領域,如果走算法路數,以平臺根據計算出來的用戶興趣進行推送,這個路徑今日頭條大勢已成,任何一個競爭對手,比它更精準10%,是沒有用的。

圖文推送這件事,我前年就和一個朋友說,大致上格局已成,不太會出現顛覆性的變化。於是我力勸我這位朋友離開了一家內容客戶端,勸了一年,最終去年人入職了新榜。

今日頭條在這件事上並沒有對手,過去它的裝機量不如騰訊系(用戶時長早就超過了騰訊系),但到了去年年底,這個數字,它都是業內頭號選手了。

還是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里拋出來的一個問題:當一個細分市場,你已經執牛耳後,你的增長,會在哪里?

七、這就是頭條為什麽要全力進軍短視頻的原因。它甚至跑到海外全資收購了美國移動短視頻創作者社區Flipagram。

一是防止對手在這個領域上把它超越最終翻盤,二是要完成自己的繼續高增長。

視頻對頭條的急迫性已經大到,即便是無牌經營,也要先幹了再說。先上車,後補票,反正這種事在中國互聯網,不是什麽新鮮事。

如果只是允許頭條號作者將騰訊也好優酷也好上的視頻,嵌入到頭條號頁面上,對於頭條的意義非常小(可以增加用戶時長,但僅此而已),因為這種做法,頭條並不能投放視頻貼片。

只有大膽一步,把視頻托管做了,才有可能賣出更大規模的廣告。

對於已經坐擁用戶裝機第一時長第一的頭條來說,註意力不成問題,成問題的是在相對更小的手機屏幕上,如何創造更多的廣告位置。

視頻托管,才能給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八、2016年,一家互聯網公司也要做內容分發。

下註不小,動輒上萬的真金白銀補貼內容生產者。

我和這家公司的一個同事說:你們補貼作者,如果補貼我頭上,我當然笑逐顏開。但我不得不說的是,你們的方向是錯的。

視頻才是有可能的機會,亦步亦趨跟在頭條號之後,是沒出路的。

只不過,到了今天,頭條把頭上那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取走,在既有的勢能推動下,諸多平臺們,機會還剩下多少呢?

今日頭條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