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想看鄰居的朋友圈? 簡直大叔的“本地”面世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5/149184.html


黑馬說:為細分人群服務的垂直社區成為創業模式里的顯學,偏偏有人逆潮而上,要做全民社交平臺,他能成功嗎? 其實,這位“簡直”大叔,表面做的是“全民”,骨子里卻是將細分做到了家門口。


\文/本刊記者 鄒蔚 

42歲的簡直是社交應用“本地網絡”創始人。他曾經是一名成功的大牌律師,現在也同時是投資人。簡直於2012年、2013年兩度被《財富》雜誌評為“中國40歲以下商業精英”。

去年,簡直開始移動互聯網創業。一開始他發現“中國居然到現在都還沒有Facebook那樣的實名社交,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等著我去填”。他異常興奮,連名字都想好了,叫Namebook,簡稱NB網絡。他出錢、找團隊,等著一顆社交原子彈問世。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這個“中國Facebook”直到今天也沒有做出來,而他在美國度假時一個偶然的想法倒是誕生了本地網絡這個產品。 

“我帶著兒子在波士頓傾茶事件的舊址遊玩,他去兒童博物館,我坐在長椅上等他,看風景和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中國遊客拿著手機拍照,那一刻我突然很想看看他們拍了什麽,有沒有一個軟件可以在手機上刷出這些人剛剛拍的照片?我們在同樣的場景下,通過照片或許會有交流的出發點。”簡直想,人在無聊時玩手機幾乎成了下意識的舉動,除了看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刷刷遠方的親朋近況,他很可能也像自己一樣,想知道身邊發生了什麽。 

回到北京,一次飯局上,另一位同為“70後”的老友聽了簡直的產品構思,安排技術團隊加入,幫簡直做這個發現身邊事的APP。它被稱作本地網絡,用戶所處即為本地,連接彼此即為網絡。這款產品在去年年底開始內測,今年2月正式上線。 

本地網絡是基於地理位置的社交平臺,用戶可以看到周圍其他用戶發的照片,用戶對它們點贊、評論或屏蔽。“讓人與人產生聯系的,除了愛好、工作、朋友、同學之外,還有地理位置的關聯。”簡直說,在波士頓看到的遊客他一個都不認識,更不了解每個人的背景,只因為在同一個地方,他對那些人正在做的事產生了興趣,照片是產生聯系的媒介。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以地理位置作為聯系紐帶可能使每個人更平等。“它盡可能地抹平了人與人在社會地位、知名度等差別,僅僅保留了性別、年齡、長相等最基本的差別。” 

“微博的設計反人類,絕大多數普通人發一條微博沒有有任何聲響,轉發、評論、點贊數都是零。大V隨便發的內容有很多轉發,大多數是普通人在轉,當他們把大V發的內容轉到自己微博上,貌似參與了互動,實則毫無意義。普通人參與制造了大V,自己成了邊緣人,這很諷刺。

“北京霧霾很嚴重,成了新聞,大家都去討論,這跟一個貴州人有什麽關系?他身邊的青山綠水卻沒人可分享。全國人民看大V不是互聯網,是集權體制。本地網絡去中心化,由很多局部熱點組成,用戶首先看到自己身邊發生的新鮮事。” 在產品設計中,本地網絡也更突出“事”,而不是人,相比於文字和視頻,照片的表達門檻更低。 

按照設想,除了分享每個人的生活片段,本地網絡未來也將包含生活信息平臺:用戶可以搜到附近超市打折、房屋租售、尋找寵物、餐廳開業等現實社區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換句話說,你不僅可以看到菜市場門口有兩條狗打架,還能知道下午5:00到7:00某個攤位的小排在打折賣。“這是未來落地的一個方向,每個人在手機上看到的信息流與現實生活是一個整體。老太太、家庭主婦都會成為本地網絡的用戶。”簡直說,當本地網絡成為生活工具就有了產生營收的突破口。 從更遠去想象,本地網絡的用戶不僅在大城市,更多可能在基層,它甚至扮演著每個縣城局域網的作用,成為居民公共生活的平臺,就像教堂維系著美國小鎮居民的公共生活。 

簡直寫過一部小說,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城,那里創造出了一種本土化的小共同體自治機制,“本地網絡跟小說里的哲學是相通的,但比寫小說樂趣強多了,真人在我的觀察下扮演角色,有美女、爛人,有半夜發裸照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生,像一個舞臺,讓別人來表演,我極少幹預。” 

簡直很欣賞Founders Fund創始人彼得•提爾,他們都有過做律師和投資人的經歷,並且做到業內頂尖,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能同時做成好幾件事。和彼得•提爾一樣,簡直也信奉自由意誌主義,相信不受外力幹涉的自發行為會讓社會中大部分人收益最大。“本地網絡不會為了商業意圖提拔、遴選一些用戶,給他們增加話語權,這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圖片市場,收獲的贊相當於選票。” 

“我做的是大眾菜市場,不是小眾的頂樓咖啡廳,挖掘普通人可被人欣賞的部分,在網上建立他的數字身份。從權力格局上說,我希望每個經歷過反人類社交產品的人得以重生,重新塑造網絡形象,就像開在山谷里的野百合花也有春天。”
 

\本地網絡 
樂客本地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上線時間:2015年2月 
團隊人數:19人 

融資狀況:親友輪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想看“抓老賴”直播?上政務自媒體

“今天的受眾不僅僅需要政務新媒體的‘基本品’,也需要‘附加品’,甚至包括‘輕奢品’。網易政務號的內容和定向精準推送,都是可以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近日表示。

3月30日,沈陽在於北京召開的以“政·能量”為主題的政務網易號大會上作出如上表述。

江蘇高院作為最早一批入駐網易號平臺的政府機構,目前已和網易新聞合力展開了四季“抓老賴”直播行動,參與用戶數突破1800萬,全媒體直播更被最高院新聞局列入最高院全國兩會重點宣傳報道。

“抓老賴”直播搭建了法院、被執行人、網友三方公開“對話”的平臺,使得司法執行透明化,在增加公眾對司法執行認知與參與度的同時,更提高了執法部門的公信力。

四川消防進駐網易號以來策劃的多場直播活動涉及出警、消防員日常訓練等多樣化的傳播內容,原生態的直播畫面不僅是對消防現場的真實還原,還進一步拉近了公眾與政府機構的距離。

在一次消防隊出警的直播中,家屬“圍觀”直播目睹親人奮戰在一線的場景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從情感層面推動了公眾消防意識的提升。

據了解,網易號推出一年以來,政務網易號數量達2萬,日均總瀏覽量已超過1億。這些政務網易號讓民眾獲得政務信息和公共服務像掃二維碼一樣簡單和清晰。

網易傳媒副總編輯劉晶表示,未來政務新媒體將會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始終離不開用戶多維體驗的提升。如何使政務信息有效、便捷、深入地達到用戶,如何將現有的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實現內容消費的再升級,是政務傳播“下半場”的核心議題。


行業劇蔚然成風:空有其表行不通,觀眾想看更專業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5/1199500.html

一般說來,行業劇指的是聚焦某一行業,以該行業的特定生活狀態以及從業者的相關故事等為主要內容,劇情主線脫離行業背景、作品就無法成立的電視劇、網劇。行業劇在歐美影視市場是一個重要類型,在我國香港地區也相當發達,出現過《刑事偵緝檔案》《沖上雲霄》等優秀作品。

▲《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備受好評(豆瓣/圖)

近年來,中國內地行業劇也蔚然成風,包括近期播出的《談判官》及早些時候的《獵場》《產科醫生》《親愛的翻譯官》《法醫秦明》等,題材類型豐富,且都擁有可觀的收視率和點擊量。

然而,這些作品的口碑總體上卻不如收視率、點擊量那樣樂觀,甚至一度飽受詬病。因此,提升行業劇創作水平,成為業界和觀眾的共同關註。

題材呈現多元化趨勢

從觀眾的審美心理出發,一般而言,陌生新鮮的題材、扣人心弦的劇情、賞心悅目的形象更容易吸引眼球,對行業劇來說同樣如此。編劇陳陽表示,那些可能觸及強烈矛盾沖突的、帶有較大戲劇性的行業,更容易拍得引人入勝。因此,醫生、警察、律師等一直是行業劇的寵兒,教師、行政等則較少進入鏡頭。

每一個大的行業再細分下去,又存在著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分工。比如,刑偵、情報、法醫屬於警察類,外科、產科屬於醫生類。對於每個具體工種及其從業者,工作內容、心理狀態等大不相同,作品聚焦行業內不同分工,就產生了行業劇的諸多子類型。從內地行業劇創作情況來看,上述各個子類型幾乎都有代表作出現。

不過,任何一個題材被反複挖掘、拍攝,都難免會讓觀眾感到厭倦,行業劇創作者也在努力尋求突破。比如,電視劇《獵場》關註獵頭行業,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呈現翻譯人員的生活、情感,電視劇《特勤精英》講述消防特勤隊的故事,電視劇《談判官》則把鏡頭對準談判官這個不為大眾所熟悉的行業。總的來說,近年來內地行業劇的題材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行業劇的專業性尚待加強

盡管發展趨勢可喜,但內地行業劇的創作質量總體上並不太樂觀。比如,劇中高級翻譯人員的工作狀態與行業真實情況嚴重不符,資深醫生所說、所做竟違背醫學常識等。這些關鍵的場景、細節不專業,影響了全劇的品質,給不少觀眾造成了這樣的印象:所謂的行業劇只不過是披著“行業”的外衣談情說愛,跟普通的都市情感劇、青春偶像劇沒什麽不同。

要想擺脫這樣的印象,行業劇除了要在拍攝、制作上滿足一般電視劇、網劇的要求,還必須尊重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尊重專業性是第一要務。行業劇的主要情節發展都應保持在專業領域內,劇情沖突,矛盾的起因、推動等都應有特定行業的必然性、合理性。劇中主要人物的塑造應帶有鮮明的職業特征,比如其個性、習慣、說話方式等,需要有所屬行業的特定痕跡。否則,行業劇的‘行業’二字,就無從談起。”影評人金小照表示,“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通過行業故事深挖生活、人性內涵,那就更上一層樓了。”

如果說對行業專業知識的尊重保證了行業劇在劇情、人物設置方面的水準,那麽對特定行業道德操守的尊重,則關系到一部作品的價值取向。“創作行業劇要把握住特定行業的情懷和精神,並選準落腳點,即通過張揚行業的價值觀而歌頌真善美,而不是借以渲染惡與黑暗。”編劇陳陽表示,創作者首先應守住價值底線。

深入生活是成功的關鍵

行業劇創作對編劇、導演的要求,比其他題材更高。在國外,很多優秀行業劇的編劇,本身就是或曾經是某個行業的從業者,他們的創作中沈澱著豐富的個人經驗。盡管不能要求所有行業劇的創作者都是相關行業的從業者,但深入生活,認真了解、體驗,則是必須要做的功課。

電視劇《獵場》的編劇、導演姜偉為了了解真實的獵頭行業,曾在創作前專門走訪多家跨國獵頭公司、中小獵頭公司以及職業介紹所,感受獵頭的工作環境、狀態並從中獲得了大量鮮活的素材。電視劇《急診科醫生》的主演王珞丹、張博宇等,曾到醫院體驗生活,創作過程中還有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專業醫生、護士團隊提供技術指導和專業支持,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作品的專業性。

《急診科》評分情況(豆瓣/圖)

此外,任何題材的作品要想拍得好,充足的創作時間、成熟的生產流程都至關重要,行業劇也不例外。有青年編劇向記者透露,很多時候,投資方留給編劇、導演的創作時間非常有限,使得編劇無法從容地體驗生活,導演不得不趕工、加快拍攝進度。同時,投資方、演員等許多環節都可能對劇作進行修改,甚至邊拍邊改,加入他們想象中觀眾喜歡的情節、橋段(大多是感情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行業劇中的“行業”含量。對此,金小照提醒:“有很多廣受認可的行業劇,感情線很弱甚至根本沒有感情線。創作者無需貪多,把關鍵問題解決好,一部行業劇自然就會成功。”


母豪花5萬為BB買教材有家長掃22本補充練習 兒子卻想看《傻貓神探》

1 : GS(14)@2015-07-16 08:24:12

■書展昨日開鑼,會展排滿等候入場的書迷。 何家達攝


【香港書展2015】【本報訊】書展開鑼撞正中學文憑試放榜,人流比往年少,有參展商稱生意額大跌兩成,期待未來數日追平。場內有家長豪花5萬元,為未滿周歲子女買英文教材;也有家長狂掃補充練習。孩子們真情流露,有的為求佳績樂於勤做練習,但更多滿足於只是數十元的故事書與漫畫,「有得自己揀就最開心」。記者:朱雋穎 佘錦洪 吳韻瑩 胡栢澔



昨10時開場前會展已排滿書迷,甫開場大批人飛奔入內,排頭位的杜先生昨日凌晨1時已到場排隊,終成功買下本地作家林詠琛簽名小說《20億次心跳》,不少人主攻訂閱雜誌攤位爭奪限定贈品。不過,隨後人流明顯少於去年,有出版社認為撞正文憑試放榜,明報出版社稱生意按年跌兩成,聯合出版亦指人流少了對整體生意有影響,Page One也稱生意比往年差。




「聽個名都知勁啦」


不過,家長們購書未見手軟,兩大英語教材出版社迪士尼美語世界(Disney's World of English,簡稱DWE)及牛津幼兒英語(Oxford Path)面對面設攤,皆生意滔滔。教材均索價不菲,DWE入門版約2萬元,全餐約4萬元,送一年會籍;Oxford Path分4個系列,每套價錢由2.38萬至4.8萬元不等,全餐約10萬,內容適合嬰兒至12歲小童,部份涵蓋中文。兩套教材都由多本書籍組成,標榜互動,有唱播機或聰明筆等器材,配合繽紛圖書及光碟,又有辦相關教學活動。銀行業的楊小姐剛為人母,為出生個多月的女兒豪擲5萬元買DWE及其他教材,笑言是未雨綢繆。她欣賞教材生動活潑及系統化,希望女兒透過學習增加自信心,「花幾萬蚊都值得」。附近上班的林小姐則為7個月大姪女訂購Oxford Path,花逾5萬元買下其中兩個系列,「值得嘅,培養佢對閱讀嘅興趣」,她指坊間教材不如牛津般有聰明筆及具互動性,直言「聽個名都知勁啦!」自己亦有上網了解其他用家評價。



不過,曾出書教英文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反對天價買教材,認為學英文應要提起興趣,令人咋舌價錢反而對小朋友構成壓力。她稱若家長能以日常生活為例子,花多心機,成效更好,「有啲教材嘅筆,發音教S for Squirrel(松鼠),你喺香港都見唔到一隻,下星期就唔記得」。兒童天地是家長搜購補充練習樂園。有展商推出內含6至8本的補充練習福袋,只售100元。這類攤位午後起尤其人頭湧湧,多數是家長用心選購,小朋友在旁看故事書。不願上鏡的司徒太太為讀名校的子女選購逾十本練習,坦言有些只為操卷,其升小六的長女笑言,她也樂於做練習爭取好成績。


■升小五的哥哥津津有味讀着新買故事書《傻貓神探》。

「鍾意有得自己揀」


不過,坐在地上等父母的陳氏兄妹則顯得無奈。升小五的哥哥(小圖)津津有味讀着新買故事書《傻貓神探》時,記者上前查問,他即開篋展示22本練習及課外書。面對如山高的練習,哥哥面有難色強調「唔係我買㗎」,苦笑「梗係唔想做啦」,妹妹也搖頭示意不願做練習。



「有得揀」的小朋友笑容則燦爛得多。6歲的劉希媛小妹妹與媽媽同行,喜孜孜展示剛買的中英文故事書,更附有小遊戲,「我鍾意有得自己揀,有啲媽咪會逼小朋友睇唔鍾意嘅書㗎!」



■市民在10時正衝入會場,直奔目標攤位。謝榮耀攝

■家長在兒童天地的攤位搶購補充練習,為暑假做準備。

■一家大細購得大量補充練習和書籍,即場席地整理戰利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6/19221443

少女殺童:想看她是否機械人

1 : GS(14)@2017-07-07 02:42:13

■遇害女童拉夫



英國約克郡7歲小女孩拉夫(Katie Rough)今年1月9日被離奇殺害,一名16歲少女被控殺人。疑犯據指患有精神疾病,經常有幻覺,行兇目的竟是想「看看她是否機械人」,她承認誤殺罪。


頸胸腹遭剖開

案情指,拉夫當日離開寓所在附近玩耍後失蹤,不久後被發現倒卧在一個足球場中,送院後死亡,相信她是被掩住口鼻窒息致死,頸部和胸腹更分別有兩道長達6厘米和20厘米的刀割傷口。警方在現場拘捕當時只有15歲的女被告。由於被告未成年,傳媒未能公開其身份。被告據指已接受精神治療一年多,有自殘和妄想傾向,經常覺得身邊的人都不是人類,而是「被敵對勢力操控的機械人」,需要服食抗抑鬱藥並接受看管,但經常從家中或院舍逃走。被告前日通過視像作供,承認誤殺,並以神志失常作為減責理由。拉夫的父母親友也有到場旁聽,表現冷靜。被告代表律師指:「她(被告)是個受到很大困擾和傷害的女孩,有明顯的精神問題,而且在案發前變得越來越嚴重……」專家組稍後會對被告作精神評估,法官押後至本月20日判刑。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5/20079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