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到底聽誰的?人民網評論: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 solon8

來源: http://xueqiu.com/6788319922/31609181

2014年09月17日



這廂政策是否真的寬松還未下定結論,那廂兩大官媒的評論對峙已然讓人昏了頭腦。新華社昨天稱,期待降息是對改革的不信任;今天人民網又刊登評論稱,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

究竟該聽誰的?

就在國內經濟複蘇艱難、屢屢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市場上關於是否要降息的爭論甚囂塵上。昨天晚間,新華社發表社評稱:

認為中國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預測年終經濟增長目標不達標,期望政府采取降息等強刺激政策的悲觀論調,伴隨著8月份若幹經濟數據的公布再次擡頭。回望過去幾個月,幾乎每個月度和季度的經濟數據公布後,海內外總有這樣的聲音。這種聲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一方面是他們並未看清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一方面也是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改革的不信任。

然而,今天人民網發布財經評論表示:

……反對(降息)的意見甚至把期待降息上升到對改革不信任的高度。

其實,市場期待降息和是否信任改革沒有必然關系。未來,在不改變貨幣政策大方向的同時,定向降息或者定向降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定向寬松不等於全面寬松。

以下為人民網評論全文:

國內三季度宏觀經濟公布後,市場對於央行降息、降準的預期再度升溫。在國內工業增加值超預期下滑、固定資產投資顯著回落、GDP增速降至接近7%的局面下,對於要不要降息的爭論甚囂塵上。反對意見甚至把期待降息上升到對改革不信任的高度。

其實,筆者認為市場期待降息和是否信任改革沒有必然關系。中國經濟“新常態”本身就是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的,在不同階段采取靈活的貨幣政策是普遍共識,是否降息、降準都應該取決於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未來,在不改變貨幣政策大方向的同時,定向降息或者定向降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在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采取靈活多樣的貨幣政策,既不會改變改革的目標,也不會改變改革的路徑。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府積極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淘汰落後產能,發展新興經濟已經成為政府和市場的共同意願。據新華社消息,上半年,第三產業增速和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在當前的市場氛圍下,即便實行定向寬松,中國經濟也絕無可能回到政府主導大型投資項目,強行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相反,在調結構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前提下,向“三農”、“小微企業”、“新興經濟”領域進行“定向降準”或者“定向降息”反而有利於緩解制約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不利因素。央行在今年的4月和6月先後進行了兩次“定向降準”用意正是如此。

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經濟騰籠換鳥也需要流動性的支持,21世紀初,美國互聯網經濟能夠在去泡沫化的震蕩中成功轉型,與美聯儲連續寬松的貨幣政策有直接關系。目前,一些輿論之所以將降息與改革對立起來,主要是擔心地方政府重新回到大拆大建的增長思路上來,而這恰恰是對改革缺乏信心的體現。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1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6.5%,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延續下行趨勢。在政策引導之下,市場重拾對於發展新興經濟的熱情,國內資本市場活躍的題材正從基建逐漸過渡到新能源汽車、核電、TMT等高科技領域。

定向寬松不等於全面寬松,謹慎評估上述變化,適時引導資金推進產業升級、引導區域均衡發展、拉動消費,有利於擴大改革的成果。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範劍平今晨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說,對經濟政策解讀不要政治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政策就應當適時適度調整。“不應該把降息與改革對立起來”。降息升息是相機抉擇的政策選擇,不要“上綱上線”,“上綱上線”會綁架政策選擇,失去時間窗口會後悔莫及。他強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包括降息)在前段時間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中對必要性有系統表述,有利於實體經濟穩中求進。降低融資成本有許多方面可以創新,本身也是改革,如利率市場化不可走回頭路。

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0%,漲幅較7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創下4個月以來新低,通脹壓力處於可控狀態。而中國工業增長放緩已經從局部行業延伸到關鍵領域、關鍵行業的普遍放緩。多家機構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大於通脹風險。在堅持改革大局的前提下,如何為走在十字路口中國經濟註入活力,是嚴峻而迫切的問題。

不過需要銘記,改革為增長創造制度條件,而增長來自於市場。

難怪今天看到了這個結論還很多人點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73

到底聽誰的?人民網評論: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16

屏幕快照 2014-09-17 下午3.55.20

這廂政策是否真的寬松還未下定結論,那廂兩大官媒的評論對峙已然讓人昏了頭腦。新華社昨天稱,期待降息是對改革的不信任;今天人民網又刊登評論稱,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

究竟該聽誰的?

就在國內經濟複蘇艱難、屢屢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市場上關於是否要降息的爭論甚囂塵上。昨天晚間,新華社發表社評稱:

認為中國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預測年終經濟增長目標不達標,期望政府采取降息等強刺激政策的悲觀論調,伴隨著8月份若幹經濟數據的公布再次擡頭。回望過去幾個月,幾乎每個月度和季度的經濟數據公布後,海內外總有這樣的聲音。這種聲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一方面是他們並未看清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一方面也是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改革的不信任。

然而,今天人民網發布財經評論表示:

……反對(降息)的意見甚至把期待降息上升到對改革不信任的高度。

其實,市場期待降息和是否信任改革沒有必然關系。未來,在不改變貨幣政策大方向的同時,定向降息或者定向降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定向寬松不等於全面寬松。

以下為人民網評論全文:

國內三季度宏觀經濟公布後,市場對於央行降息、降準的預期再度升溫。在國內工業增加值超預期下滑、固定資產投資顯著回落、GDP增速降至接近7%的局面下,對於要不要降息的爭論甚囂塵上。反對意見甚至把期待降息上升到對改革不信任的高度。

其實,筆者認為市場期待降息和是否信任改革沒有必然關系。中國經濟“新常態”本身就是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的,在不同階段采取靈活的貨幣政策是普遍共識,是否降息、降準都應該取決於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未來,在不改變貨幣政策大方向的同時,定向降息或者定向降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在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采取靈活多樣的貨幣政策,既不會改變改革的目標,也不會改變改革的路徑。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府積極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淘汰落後產能,發展新興經濟已經成為政府和市場的共同意願。據新華社消息,上半年,第三產業增速和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在當前的市場氛圍下,即便實行定向寬松,中國經濟也絕無可能回到政府主導大型投資項目,強行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相反,在調結構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前提下,向“三農”、“小微企業”、“新興經濟”領域進行“定向降準”或者“定向降息”反而有利於緩解制約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不利因素。央行在今年的4月和6月先後進行了兩次“定向降準”用意正是如此。

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經濟騰籠換鳥也需要流動性的支持,21世紀初,美國互聯網經濟能夠在去泡沫化的震蕩中成功轉型,與美聯儲連續寬松的貨幣政策有直接關系。目前,一些輿論之所以將降息與改革對立起來,主要是擔心地方政府重新回到大拆大建的增長思路上來,而這恰恰是對改革缺乏信心的體現。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1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6.5%,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延續下行趨勢。在政策引導之下,市場重拾對於發展新興經濟的熱情,國內資本市場活躍的題材正從基建逐漸過渡到新能源汽車、核電、TMT等高科技領域。

定向寬松不等於全面寬松,謹慎評估上述變化,適時引導資金推進產業升級、引導區域均衡發展、拉動消費,有利於擴大改革的成果。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範劍平今晨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說,對經濟政策解讀不要政治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政策就應當適時適度調整。“不應該把降息與改革對立起來”。降息升息是相機抉擇的政策選擇,不要“上綱上線”,“上綱上線”會綁架政策選擇,失去時間窗口會後悔莫及。他強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包括降息)在前段時間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中對必要性有系統表述,有利於實體經濟穩中求進。降低融資成本有許多方面可以創新,本身也是改革,如利率市場化不可走回頭路。

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0%,漲幅較7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創下4個月以來新低,通脹壓力處於可控狀態。而中國工業增長放緩已經從局部行業延伸到關鍵領域、關鍵行業的普遍放緩。多家機構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大於通脹風險。在堅持改革大局的前提下,如何為走在十字路口中國經濟註入活力,是嚴峻而迫切的問題。

不過需要銘記,改革為增長創造制度條件,而增長來自於市場。

難怪今天看到了這個結論還很多人點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IMG_51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24

左右互搏不可避免,分家後“雙魅”站在了對立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31/166713.shtml

左右互搏不可避免,分家後“雙魅”站在了對立面
懂懂筆記 懂懂筆記

左右互搏不可避免,分家後“雙魅”站在了對立面

魅藍也要沖擊2499元價格段了,魅族怎麽辦?

來源丨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文丨左岸

近日,剛剛被內部“降權”的魅藍科技總裁李楠,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了明年魅藍品牌的一系列產品規劃,除了跟進“全面屏”、“Face ID”等黑科技,在售價方面也表示:希望明年讓魅藍最高配去沖擊2499元價格段。

當“2499元”這個數字從李楠口中說出時,相信絕大多數用戶都會感到一絲意外。因為縱觀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特別是主流互聯網手機品牌,2500元已經進入主力旗艦機的價格區間,這對於當初為了對標紅米而誕生的魅藍而言,絕對算得上一次“大躍進”。

魅藍2499了,魅族怎麽辦?

盡管魅藍現在還沒有正式宣布獨立,但是此前魅藍“藥丸”型的logo和魅藍官網的域名已被多次曝光,這也就表示魅藍即將擁有自己組織架構,真正成為一個獨立品牌,類似於現在的華為與榮耀。

而一旦獨自承擔起“家庭重任”,魅藍勢必會分別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高端產品線,在穩固目前其千元機市場份額的同時,逐步上探中高端市場,也就是李楠所說的沖擊2499元價格。

其實這樣的品牌規劃並沒有任何問題,作為一個獨立品牌擁有多條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線,也是正常現象。但是李楠有沒有想過,當定位中低端路線的魅藍賣到2499元時,主打高端旗艦系列的魅族怎麽辦?

雖然分家之後,魅族和魅藍的關系會從小米和紅米模式,轉變為現在的華為和榮耀模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其馬上就能複刻成功。

作為互聯網品牌的魅族、魅藍,與華為、榮耀最大的區別除了品牌定位之外,就是銷售渠道。與魅族、魅藍主要發力線上銷售渠道不同,華為和榮耀二者分別承擔了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的銷量任務。

根據賽諾公布的11月份線下手機市場銷量報告顯示,11月份華為在國內線下市場以8.8%的份額位居第四位,僅次於OPPO、vivo和蘋果。而榮耀更是以1~11月份4968萬臺的總銷量,成為中國互聯網手機品牌的第一名。

反觀魅族和魅藍,目前二者仍均依賴於線上銷售渠道,線下市場並沒有太多建樹。

對此,通信行業專家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魅族和魅藍很難在短時間之內複制華為和榮耀那種1+1大於2的經營模式。因為其不像華為和榮耀那樣,能夠實現不同價格區間形成互補的同時,還能很好實現線上和線下渠道互補。魅族和魅藍二者目前都均以線上渠道為主,線下市場雖然也有一定份額但總體表現欠佳,加上今年在高端產品線上的失利,導致企業沒有更多資金來繼續維護和拓展線下渠道,前不久魅族大量關閉線下門店就是最好的證明。”

另外在市場價格方面,華為品牌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品牌溢價,旗艦機型也成功上探至4000+的價格區間。與此同時,互聯網子品牌榮耀也很好地填補了其上探高端之後留下的中低端市場空白。

看清這一點,魅藍的底氣恐怕就不會那麽足了。首先,魅族目前的品牌定位並不高端。其一直對標的都是榮耀、小米等互聯網手機品牌,魅藍更是與紅米、暢玩等系列相近,可以說其本身並不具備太多的品牌溢價能力,2500元檔一直都是魅族的主力價格區間。

一旦不久的將來魅藍上探至這一價位,勢必對魅族的定價產生影響,如果魅族為避免市場和價格重疊進一步上探,又將依靠什麽資源?

上探高端一直都是主打性價比的互聯網品牌手機面臨的難題。一個品牌定位的提升,並不是說企業領導人自己說我這款產品足夠優秀,配得上多高的售價,而是需要連續幾代優秀產品的不斷積累、沈澱才能做到。對於現在的魅族來說,他並沒有足夠的積累和沈澱再支撐上探高端。

以魅族2017年並不太成功的“獨苗”Pro 7為例,除了整體產品設計和硬件配置上的問題之外,過高的定價也是造成其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場表現不佳,證明用戶在短時間之內並不能接受一個3000元起售的魅族產品。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魅藍如果定價上探造成價格重疊,會自亂陣腳。

這是李楠的無奈之舉?

對於冒然提價帶來的窘境,想必無論是黃章還是李楠心里都非常清楚,只不過這也許是無奈之舉。

首先,魅藍目前的主要戰場還是千元機市場,但是隨著整個國內市場的消費升級,千元機市場已經處在持續萎縮的狀態。

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整體手機線下市場共完成千元機銷量4987.1萬臺,占整體線下市場銷量比重達48.7%,環比下滑了3.30%。同時伴隨著小米的再度崛起以及華為在低端機領域的發力,千元機市場的競爭將會越發激烈,小微品牌的生存空間不多矣。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懂懂筆記表示:“面對目前千元機市場的狀況對於魅藍而言,在穩固現有千元機市場份額的同時,進行產品升級已經變成必須要做的事。”

同時,孫燕飈強調:“每一個企業在選擇雙品牌路線時,前期都會產品一定‘左右互搏’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就要看企業自身的內部調整能力,如果調整的好就能形成良好互補,就像現在的華為和榮耀,如果調整得不好也很有可能會造成過多的內耗。”

對於今年整體表現不佳的魅族而言,追求利潤是目前老板黃章的第一目標,這一點從其前不久的組織架構調整以及增設海外事業部、配件事業部就能明顯看到。

對此,孫燕飈表示:“對於講究性價比的互聯網手機廠商而言,它們單機利潤是非常薄的,所以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已經從單機利潤轉化成單客利潤,廠商們希望在銷售手機的同時,可以連帶銷售一些類似配件這樣的附加品,從而提高利潤。”

或許真像老羅說的那樣,“手機不賺錢只是交個朋友,配件才賺點錢”。但是,一家手機廠商賣配件賣得好,也是建立在其主業——手機產品本身過硬的基礎上。如果手機都沒人買,誰又來買你的配件?

得益於Note 6的不錯產品力,魅藍今年的整體市場表現還算不錯,應該在內部形成與魅族品牌遙相呼應的態勢。所以如果不是誠心拆臺或者是內部矛盾公開化,魅藍將采取定位和定價上探的舉措多少有些令人無語。

如今,魅族上下都將希望壓在了由黃章打造的夢想機上,對於魅族而言這已經是畢其功於一役。魅藍與魅族的協同發展,互相呼應更為顯得重要。如果說,2018年的魅族和魅藍兩兄弟左右互搏將不可避免,那麽盡量縮減這種尷尬內耗的時間,盡快形成品牌呼應和共振,將是明年擺在黃章和李楠面前的另一道考題。

魅族 魅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