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戒掉「知識偏食症」 全球名人瘋讀書

2015-02-09  TCW 
 

 

臉書(Facebook)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世界首富蓋茲(Bill Gates),除了都是哈佛大學中輟生外,兩人還有何共同點?答案是:他們最近都愛上讀書。

  佐伯格每年一開始都會宣布他的新年計畫,二○一五年一開始,佐伯格就在臉書上對他的三千萬個粉絲宣布,今年新計畫將是讀書:「二○一五年我的目標是每兩週讀一本書,重點會放在學習不同的文化、信仰、歷史與科技。」

  世界首富蓋茲,則在個人部落格上,公布二○一四年他讀過的最佳五本書,包括近來的暢銷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以及小說《羅西效果》(The Rosie Effect)等。蓋茲不是只泛泛的列出書名然後叫好,他在閱讀這些書之後,還寫下自己的感想。

書市變了:人們仍閱讀,只是換載體

  這些日理萬機的富豪,他們開發的新科技,被視為現代人不再閱讀的原因之一。但為何他們卻回頭去擁抱書本?

  首先,我們必須先釐清一個現實,人們,並非不再閱讀。

  人們仍在閱讀,只是轉向其他載體了!美國出版商協會(AAP)最新統計,二○一三年光美國書籍出版業淨收入就超過二百七十億美元,近五年幾乎都維持這個水準,比全球手機、平板遊戲市場還高出一百五十億美元。只是書籍市場的組成結構逐漸變化:二○一三年美國電子書銷售收入比前一年成長超過四成。在德國,市調機構Gfk統計,二○一三年德國圖書銷售金額也創十三年來次高。

  自佐伯格在今年一月初公布他讀的第一本書《權力的終結》後,這本早在兩年前就已出版的冷門著作,不到一週就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一空。佐伯格在一月十九日宣布他要讀的第二本書《我們天性中的美好天使》,也在隔天全數賣光。

  不僅成人的閱讀傾向沒有消失,甚至,兒童與青少年的閱讀還在增加當中。

題材變了:《賈伯斯傳》也出兒童版

  美國各類青少年讀物數量,最近十年來成長一倍,這些圖書很多都不是傳統童書,而是涵蓋許多嚴肅主題的作品,包括兒童版的《賈伯斯傳》、介紹巴基斯坦爭取女權的少女穆拉拉的著作、描寫二戰時一個真實人物如何死裡逃生的故事「永不屈服」(Unbroken)等。美國Delacorte出版商霍洛維茲(Beverly Horowitz)說,兒童青少年著作不減反增,是因為目前有越來越多成人和孩童一起閱讀。

  有趣的是,每天我們被臉書的訊息充斥,網路上隨時都有看不完的部落格文章。從大老闆到大眾,閱讀的意願為何反而增加?第一個關鍵因素是,當免費的速食訊息充斥,人們更感受到深度資訊的匱乏。

  沒有出版商會笨到去幫免費速食式的訊息出書。「閱讀」,就是人們篩選並吸收有價值資訊的方法。

  和電子新科技相比,佐伯格說:「讀書能讓你全面的探索一個主題,和大多數媒體相比,它能讓你沉思。」

  佐伯格也是透過書,去建立自己看世界的邏輯。如佐伯格讀完《權力的終結》後,寫了此書評:「我強烈相信權力交在人們手中,比留在舊秩序裡更重要。我認為未來權力不會更集中在政府手裡,而是會更分散。」在讀過此書後,他對政府角色的認識是:「政府的責任在於保護人民的安全,以手中權力排除各種現實與潛在威脅,以創造更健全的經濟環境。」

  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意義是,這些成功人士,都在努力戒掉「知識偏食症」。

  你是否注意過,自己已經很習慣透過臉書,去獲得新知?但這個圈子的組成結構,可能本來就跟你類似,多是你的同事、同學或是好友。長久下來,我們可能會以為閱讀到的資訊,就代表大千世界。

  就如在亞馬遜採購,大數據的高科技,會聰明記錄你買過的東西,分析其中的共同點,然後推薦同一性質的產品。你持續往這個方向採購,就更強化了你只接觸這個領域的東西。最後就像「演化論」裡那缺乏變異的物種,在客觀環境改變時,就會遭到淘汰。

需求變了:破框式跨界閱讀正流行

  當這個社會已分工專業化,每個人在某個特殊領域都是專家,但相對的,代表你對其他領域知識更陌生。名人們透過閱讀,跨出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圈,不想成為法國哲學家馬庫色(H. Marcuse)口中:「單面向的人」。當然,更積極的思考是,透過跨界閱讀,幫自己找到下一個創新的可能。

  打破知識的小圈圈,其實正是現在大家最迫切的需求。迫切感,比過去幾年都強。

  你也想加入閱讀的行列嗎?不妨現在就先關掉臉書,關掉Line,去打開一本書來讀。套句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的結語──你失去的只是那些可有可無的訊息,得到的將會是整個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67

大讀世界 臉書恐讓你得「新聞偏食症」

2016-05-30 TCW

一位前臉書新聞策展人表示,臉書阻止一些保守派議題報導,出現在臉書的「熱門話題」邊欄中。臉書在新聞傳播影響力上,其演算法為客戶篩選即時新聞摘要,是最具影響力的資訊把關者之一。內容業者成功與否,關鍵在經營與大型傳播平台的關係,新聞機構也必須在社群網路上提供內容。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日前在頭版發出怒吼:「你不會在臉書上看到這個!」這標題不是在講當天該報的頭版故事(據稱有個九十二歲的人想辦集體性交),而是在講這份小報的右翼新聞。

從參議院商務委員會的共和黨籍主席到新聞網站Drudge Report,美國保守派最近高聲質疑臉書是否操縱其「熱門話題」(trending topics),剔除右翼新聞報導。

它是資訊把關者!你看的新聞,它用演算法篩選

保守派的怒火是一名前臉書新聞策展人(news curator)點燃的;這個人對科技網站Gizmodo表示,臉書阻止有關羅姆尼(Mitt Romney)、保羅(Rand Paul)和其他保守派議題的報導出現在臉書的「熱門話題」邊欄中。

臉書執行長佐伯格(MarkZuckerberg)表示,臉書並未找到該指控屬實的證據。但他也表示,將「徹底調查」此事,而且他將與重要的保守派人士和其他政治立場的人見面討論此事。

佐伯格講這些話,是希望外界別再懷疑臉書暗中試圖塑造其十億名用戶的政治觀點。

不過,此次爭議已經凸顯了一個事實:臉書這個全球最大的社群網路,在新聞傳播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臉書的演算法篩選無數新聞報導,為用戶提供不斷更新的新聞摘要:這個演算法已成為世上影響力最大的資訊「把關者」之一。

「臉書對資訊的流動有巨大的影響力,」資訊軟體業者SocialFlow執行長安德森(Jim Anderson)說。

一般用戶每天花五十分鐘使用臉書和該公司其他應用程武。奈特基金會(Knight Foundation)的調查顯示,約七?%臉書用戶是在該平台上接收新聞資訊。

問題是:臉書是否必須承擔傳統的編輯責任?

臉書以外的媒體消費由電視頻道、報紙和網站之類瓜分,而看什麼由消曹一者決定,但用戶在臉書上看到什麼,則是由演算法決定。演算法根據用戶過去的行為,以及用戶的朋友做些什麼,預測用戶想看什麼。

皮尤研究中心新聞研究主任密契爾(Amy Mitchell)表示,即使臉書沒有人在操縱熱門話題,但演算法呈現什麼資訊,是反映演算法設計者所做的選擇。

因此,即使科技平台無意左右用戶的政治觀點,它們仍可能會產生這種效果。至於臉書上是否有「過濾氣泡」 (filter bubble)問題(用戶只看到反映自身政治立場的資訊),則有相互矛盾的跡象。皮尤一份報告指出,保守派比較可能看到與自身立場相近的新聞資訊,自由派則比較可能根據政治立場封鎖別人。

它讓內容業者靠攏!為吸取讀者,替平台生產內容

臉書不曾鼓勵用戶分享文章,是用戶自發開始這麼做。臉書此後致力迎合在臉書看新聞的用戶,希望他們花更多時間使用臉書。

而臉書急著堅稱自身中立,正是因為希望留住逾十億名用戶。瞼書產品管理副總裁凱斯卡特(WillCathcart)對科技新聞網路The Verge 表示:「我想如果你的產品要為逾十億名用戶提供他們關心的新聞,它是不能對具體的議題和內容業者有立場的。」

臉書與媒體公司不同:它不生產內容,也不公開編輯方針或發表可能影響其員工的聲明。

不過,臉書請了一些來來自CNN和紐約時報的新聞工作者,擔任其策展程式Paper編輯。臉書的新聞策展指南顯示,某些格武的內容(例如直接上傳瞼書的影片)會獲得優先處理。臉書甚至已開始付錢給內容業者,鼓勵他們生產直播影片,因為這是臉書希望推廣的最新內容格武。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數位新聞主任貝爾(EmilyBell)表示,新聞機構現在別無選擇,必須在臉書和其他社群網路上提供內容。

她說:「內容業者成功與否,要看他們能否奸好經營與大型傳播平台的關係。這些平台有錢,也有技術和受眾,控制權已經轉移了。」

貝爾表示,拜社群網路所賜,內容業者要聯繫全球受眾和尋找新讀者比以前容易得多,但這些受眾迄今對增加內容業者的盈利,幫助甚微。

在平面廣告收入急跌,而數位廣告成長未能彌補損失的情況下,內容業者越來越仰賴訂閱收入。

《新聞經濟學》 (Newsonomics) 一書的作者戴特(Ken Doctor)表示,臉書崛起並快速成為閱讀和分享新聞的巨大平台,對內容業者的訂閱收入有重大含義,臉書已插足內容業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

戴特說:「科技平台接管與讀者的關係,這會削減內容業者推銷訂閱和留住訂戶的能力。」

貝爾指出,科技平台正非常快速成長,可能很快將「納入」新聞媒體的每一方面。

她說:「內容業者必須很快做一些事,但他們是否有資源和動力這麼做,則不清楚。」

“科技平台接管內容業者與讀者的關係,這會削減業者推銷訂閱,和留住訂戶的能力。 ”

撰文者庫赫勒、加拉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61

用戶成長陷雙低、萌經濟對歐美無效 上市被看衰 Line偏食風險大檢視

2016-07-11  TCW

熊大也沒轍!通訊軟體Line上市,比起兩年前估值蒸發千億元,歐美不耍萌、生活服務不新鮮,面對上市後的難題,它該怎麼做?

通訊軟體Line要上市了!但這日本最大的股票上市案,卻連日本人都看衰扼腕?

七月十四日起兩天,Line將分別在紐約與東京掛牌上市,估計兩地市值合計上看六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九百億元),是今年日本最大,更是全球科技業規模最大的上市案。近年,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二億元)的「獨角獸」企業,上市後反而紛紛中箭倒地,Line在投資人眼裡,也成為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標的。

「太遲了!」日本《每日新聞》評價,Line延遲兩年上市,讓其原本看好的市值,蒸發到只剩當年估計的一半。

在全台有超過一千七百萬註冊用戶,連「已讀不回」都能攻占新聞版面的Line,為何在即將上市之時,反而被看衰?

雙低罩頂才上市:

活躍用戶少、成長率大降

對照二〇一四年,Line首度傳出上市消息時,估計市值至少超過一兆日圓。當年,Line仗著使用人數急速飆升,氣勢如虹,還有機會和全球霸主WhatsApp、中國微信(WeChat)一較長短。兩年後的現在,Line雖占據亞洲一席之地,成長卻陷入停滯,前景不明。

「Line登錄用戶突破十億!」三月年度發表會上,Line執行長出澤剛一句得意的宣示,卻被《日本經濟新聞》戳穿,十億用戶不過是打腫臉的「虛像」。因為相對於登錄用戶,實際在使用的「每月活躍用戶」(MAU),才是舉足輕重的關鍵績效指標。

以今年三月底資料來看,Line全球每月活躍用戶近二億二千萬人,但其季成長率下探一.四%,完全比不上兩年前高度成長期的六.九%。

比較全球即時通訊三大霸主的月活躍用戶數據(見圖),如今的Line幾乎不見突圍的縫隙。

Line的活躍用戶數、用戶成長率陷入「雙低」,做為即時通訊軟體,可說淪於留校察看;但Line懂得賺錢的看家本領,卻是連排名前面的資優生也欣羨不已。

線上資料庫Statista估計,以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來看,Line可達六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九十三元),是微信的三倍,更是WhatsApp的十倍;其跨界銷售的吸金能力,讓競爭者望塵莫及。

但分拆Line的營收結構,卻隱藏著「偏食」的風險。

營收有「偏食」風險:

市場過度集中亞洲、手遊

一直以來,Line最難突破的課題,就是市場集中在日本、台灣、泰國、印尼四大亞洲國家。Line最小心呵護的招牌資產——台灣用戶人氣最旺的動漫角色熊大、兔兔,一到了美國,卻也狠狠的踢到鐵板。

Line擅長的「萌經濟」,跨越太平洋反成劣勢。《華爾街日報》分析,日式可愛風,遠不敵美式毒辣味,完全被主流用戶忽視,只有少數人被Line獨家迪士尼手遊Tsum Tsum吸引。傳聞就連軟銀人型機器人Pepper,也得一改原本純樸的個性設定,加點毒舌,才能突圍美國市場。

第二種偏食是,其用戶太集中亞洲,營收來源更依賴單一市場日本,以二〇一六年第一季營收來看,日本占比高達七一.一%。

第三種偏食,則是營收來源仍偏重手機遊戲。即便Line極力向外拓展生活事業版圖,二〇一五年營收組成,遊戲等內容仍占四一%、廣告三〇%、貼圖等通訊功能占二四%。

生活圈服務推不動:

送餐、音樂平台迅速收攤

其實不只手遊、貼圖等娛樂功能,Line近兩年跟隨微信模式,全力打造「沒有Line就無法生活」的行動App,觸角遍及音樂、交易平台、送餐、支付,只可惜成效不彰。

例如,其提供個人二手交易平台Line Mall、高級便當外送Line Wow都紛紛收攤,連從微軟收購的音樂服務MixRadio,最後也只有認賠,還拖垮二〇一五年營運,以虧損七十九億日圓作結。

難就難在,即使Line擁有廣大的用戶基礎,新服務挑戰的卻多是成熟的紅海市場,差異化特色仍不足以吸引用戶投靠,只能眼看既有的同業霸主依舊屹立不搖。

今年三月,Line宣布即將跨足電信事業Line Mobile,和NTT合作推出月租五百日圓的獨家方案,其中Line的傳訊與通話更是無限吃到飽。這一步,很明顯是要進一步攻陷最願意付費的日本用戶,將當地停留在五成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率,再繼續向上推升。

Line上市之後,韓國母公司Naver為了繼續握有決策權,持股仍維持過半。上市募資是為了擴張Line News、Timeline這些能夠穿插影音廣告的內容。

目前看來,Line募資還是為了維持其「亞洲優先」戰略,短期內,我們看到的還將會是守成的Line。

撰文者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98

中國資本“偏食”海外保健品

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中國企業正加快收購海外保健品企業的步伐。

據外媒報道,包括複星集團在內的中資企業有意收購美國保健食品公司General Nutrition Centers(下稱GNC,“健安喜”)。這家企業成立於1935年,是全球最大的健康營養產品的專業零售商,生產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運動飲料和其他專業營養補充劑等產品。

“現在這個消息還只是市場傳聞,我們並不方便發表評論,如果有進一步消息我們亦會告知。”複星集團總部人士在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求證時如此回答。

千億規模

這不是GNC第一次被傳與中資企業的緋聞。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幾個月前就有市場傳聞,中國投資者希望與GNC合作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不過彼時合資並不涉及GNC私有化收購事宜。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是,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匹茲堡的零售商近幾周與多家中國買家會面,衡量其收購意向;包括債務在內,潛在收購交易可能價值為40億美元。

作為全球保健品企業巨頭,GNC於2011年“二度”在紐交所登陸上市,目前市值13.77億美元。這家以零售為主的保健品企業在全球55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9000家實體店。

財報顯示,GNC 2015年營業收入26.39億美元,同比增1%,凈利2.1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約15%,盡管本土市場增長疲軟,但今年上半年GNC中國業務收入卻增長了350萬美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是GNC有意“出海”的主因。

“中國保健品市場還處於成長初期,需求並沒有被完全滿足,而隨著數字化傳播的發展,海外的保健品企業在中國會有更多發展機會。”普華永道思略特醫療行業合夥人孫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普華永道思略特報告稱,伴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及環境問題的發展,他們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保健食品市場將新增1000億元的發展規模,其中功能食品規模將突破萬億。

而這一迅速成長的市場給海外保健品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

以Blackmores(澳佳寶)、GNC(健安喜)、Herbalife(康寶萊)、NBTY 、Nu Skin(如新)、the Vitamin Shoppe、USANA(優莎娜) 這七家境外保健品公司為例,2015年,其中4家企業的凈利潤實現增長,NBTY 2015財年扭虧為盈,凈利潤增長達到269%,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Blackmores,全年凈利潤增長67%,已在中國開展業務的USANA凈利增長24%排在第三位。

其中,作為海淘“網紅”的Blackmores澳佳寶在去年下半年澳大利亞本土市場的銷售增長為73%,達到2.376億澳元,該公司分析,面向零售商的銷售受到了中國遊客和商人的支持。為此,該公司去年甚至聘請了體育明星李娜為代言人。

中國資本推動

“中國的消費者也在轉型過程中,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正在提高、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也正深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孫超說。

普華永道2015年全零售數據的調查顯示,在中國的消費者中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每天都網絡購物,而全球樣本中這一比例僅為7%。與此同時受到消費升級的驅動,購物戰場延伸到海外市場,跨境電商購物即“海淘”成為眾多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

比達(Big Data-Research)的調研顯示,預計2015年中國海淘市場規模達2400億元,增長60%;海淘族人數可增長到2400萬人。其中,境外保健品的海淘是重要組成部分。

也正因此包括GNC、Blackmores、Swiss在內的海外保健品企業紛紛與中國市場建立合作關系,希望進一步加深中國本土市場的耕耘。

與此同時,對中國市場增長潛力投來目光的不僅僅是海外保健品企業,中國資本亦躍躍欲動。包括複星集團、上海醫藥、合生元、西王食品等中資企業均已在近兩年啟動了相關並購活動。

“國內除了少數知名企業獲得國內消費者信賴外,反而國外保健品企業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最近兩年中資企業收購海外保健品企業的並購案例多達十余起。其中不乏上市行業巨擘,比如規模上千億級別的上海醫藥以及年收十多億的金達威等。”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中國資本加國外品牌的並購模式在近兩年層出不窮:2015年1月和2015年6月,金達威 (002626.SZ) 分別以3500萬美元和5.95億元人民幣完成了對兩家美國知名保健品公司Doctor’s Best Holdings, Inc和Vitatech的收購;同年5月,南京中生聯合(03332.HK)與複星國際(00656.HK)以1800萬美元完成了對新西蘭飲食及保健補充劑制造商Good Health公司的收購;四個月後,香港BIOSTIME合生元 (01112.HK) 以近13.86億澳元總對價成功收購澳大利亞著名保健品公司Swiss控股權。2016年8月,上海醫藥(601607.SH)公告將以約9.38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保健品公司Vitaco(ASX:VIT) 60%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上市公司巨擘在海外保健品牌的收購上有所動作,不少民營企業也競相布局。以江蘇艾蘭得為例,這家營養保健品企業自2010年收購北美第二大保健品企業IVC在美國市場立足後,就在國際市場收購動作不斷: 2014年6月收購美國加州的營養品公司Adam Nutrition,2016年3月收購荷蘭營養品行業的“百年老店”Bloem Health Products B.V.;3個月後,2016年6月再次宣布收購仿制藥巨頭Perrigo的美國營養品業務。

“並不僅僅是醫藥行業的企業資本在進行海外保健品企業的收購,很多傳統領域由於產能過剩也都在尋找轉型,大健康是一個熱門的方向,而在其中保健品行業的進入門檻又會比較低。”孫超表示,“除此以外,用人民幣購買海外資產也可以起到匯率避險的作用,而保健品企業的現金流也都不錯。”

轉型、拓展新業務、海外資產避險成為了中國資本青睞海外保健品企業的三個主要原因。

“上海醫藥此前並沒有涉及保健品業務,此次也是希望通過並購來獲得一個新的領域的進軍機會。目前針對Vitaco的並購尚未完成,我們預計年內可以完成交割。”上海醫藥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孫超看來,海外品牌能否借由中國資本獲得更大市場、成功引入中國並非易事,“很多企業只是認為這是稀有資產,先收購了再說,對於收購之後如何進一步發展並沒有規劃清楚。”他說,相比較而言,對於已經有銷售渠道的中國資本方,比如藥房、電子商務平臺,收購完成海外品牌後在後期銷售渠道的拓展上或許會更有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25

14歲囝偏食薯仔雞肉營養不良險變盲

1 : GS(14)@2016-10-18 08:15:16

澳洲一名14歲少年視力突然急速衰退,幾乎雙目失明,連眼科醫生都斷定他的視力無法復原,直至一位醫生發現病因,原來少年因為長年嚴重偏食,只吃炸雞薯條可樂,令他營養不良,身體缺乏維他命A而導致視力衰退。珀斯少年穆爾(Cian Moore)開始出現視力衰退時,家人帶他遍訪眼科醫生和兒科醫生,但都找不出原因,有兒科醫生稱他的病是神經受損引起,視力將無法恢復正常。眼疾令穆爾開始疏遠朋友,變得孤僻。後來穆爾的外祖父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有先進治療技術可以醫好類似眼疾,於是穆爾媽媽去年底便帶同愛子,由珀斯飛到悉尼求醫。眼科醫生沃森教授(Stephanie Watson)一看之下,診斷出穆爾是因為缺乏維他命A而導致視力衰退,這個病是常見的致盲原因,但在澳洲很罕見。原來穆爾由5歲起一直偏食,只吃雞肉、薯條、麵包及可樂,令他極度營養不良。沃森指醫生很多時都診斷不出維他命A缺乏症,一來病人看來營養充足,二來醫生甚少會問及病人的飲食習慣。穆爾之後立即攝取高劑量維他命A,慢慢地他的右眼幾乎完全復原,可惜左眼已經永久受損。穆爾現在16歲了,終於會吃蔬菜,由於視力改善,也肯重回球場與朋友一起踢足球。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8/19804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