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恨的是房價還是你自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1/162498.shtml

你恨的是房價還是你自己?
二說 二說

你恨的是房價還是你自己?

你商業模式的盈利預期還抵不上一套學區房,創業的意義何在?

本文由二說(微信ID:chonger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蟲二。

首先罪惡深重的承認,雖然我沒有連夜趕往雄安,幹擾國家的戰略部署,但畢竟2015年在北京買了房,促使我決心繁榮祖國房地產事業的當然是一路瘋漲的房價!在把自己變為房奴的那個不眠之夜,押上僅有的經濟學知識後,我粗略計算出這筆投資的現金回報率僅為-3.7%,但增值回報率高達61.6%。

房子至少有利於緩解兩種負面情緒:

一是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心魔!

切齒房價又悔不當初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幾次歷史機遇全都完美錯過的。

1987年中國商品房均價只有每平408元,第一個真正的商品房小區-深圳東曉花園1988年賣到每平1600元已是豪宅。

1995年工商銀行首次發放房貸,房價才以每年200元左右的速度走高,到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又被打回原形,2004年之後方如脫韁之馬,2007年A股快牛再加一鞭,2009年4萬億推波助瀾,2014年又是一波大漲。

在峰谷之間猶豫不決的人,實際上錯過的是財富代際升級的絕佳機會,畢竟時下的中國鮮少回報如此之高的投資了。

每念及此,我嚼著鹹菜的嘴角都會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另一種是末日情結!

任誌強和牛刀的爭論引發了有房和無房群體的嚴重對立,前者抱有“我不仇視任何人,但不介意被任何人仇視”的自得,後者異化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心態都不奇怪。

於我個人來說,買房尚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整個人極具正能量了,表現為愛看新聞聯播,喜歡聽專家的分析!對宋鴻兵筆下的共濟會陰謀懷有本能的厭惡。

但講真,為什麽只有中國的房價像永動機?

一般人只註意到房地產在GDP中異乎尋常的發言權。2016年房地產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5%,全年銷售近12萬億。中金公司對此有個測算,2016年Q3地產服務業對名義GDP增速的貢獻率約為12.3%,對實際GDP增速的貢獻率約為3.8%左右,看似不高,但房地產拉動全產業鏈的能力不可小覷,再加上建築、建材,家電、家具、家裝以及金融業,合計占GDP的比重就達到並超過20%了。

這被認為是房價下跌的現實阻力位,其他不斷被提及的因素還有水漲船高的土地出讓金,貨幣的增發與回籠,不可逆的城鎮化,稀缺的投資產品等等。

但房價真正的底層支撐其實是我們自己!

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2016年的調查,中國家庭人均財富14.4萬元,瑞信(Credit Suisse AG)的數據是15.8萬元,相差不大,共同點在於其中6成是房產為代表的非金融性資產,表面上城鎮人均財富20.8萬元,遠高於農村的6.5萬元,但房產的占比分別為67.62%和57.60%,全都居高不下,區別僅是房產的區位價值不同而已。

瑞信的中國中產報告還特別關註了一個事實,這份報告宣稱中國有1.09億中產,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順便列舉了兩個特殊論據:

首先是傳統的福布斯式收入計量法在中國不適用,因為有太多房二代和自由職業者;

其次這部分人即便失業了,也會以其他形式的資產收入維持生活水平。

換句話說,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財富主要是以房產形式完成積累的,特別是在A股發動機熄火的這些年里。

英國匯豐銀行的調查顯示,中國7成80後和90後名下有房,而無房者中91%計劃在5年內購房,至於資金40%依賴父母資助,說明中國人財富的房產化還在加劇。

中國一線城市家庭更有高達79%的資產是房產,在這個大背景下,唱衰房地產,會不會讓幾輩中國人的財富如冰山般消融?

無房者對房價的貢獻其實絲毫不遜於房奴,這些人早就用“我要房子,我要家”的哭喊以及各種怨毒詛咒表達了對房子的渴望,向整個產業鏈發出了明確的需求信號。

微信圖片_20170411093640

有些人則幻想通過樓市崩盤來“均貧富”,這更不現實。

因為真正的高凈值人群都有多元化投資,分散及規避風險的能力,美國兩房危機時,中產階級的平均財富縮水了40%,但富裕階層的財產反而增加了2%。

微信圖片_20170411093645

無論中美,真正依賴房產保值和增值的絕大多數都是勤勉奮鬥的升鬥小民,這類資產的蒸發和負資產化對最富有的階層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諷刺的是,房地產繁榮反而有助於解決兩個社會問題:

一是鞏固和擴大中產階層!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強調,如果一個社會沒有中產階級就會很不穩定,在大喊階層固化的今天,誰也無法阻止你以房產增值的方式擠進中產階層,對吧?

微信圖片_20170411093650

瑞信給中國中產設定了十大標準,除了月入50萬,流動資產150萬元以上,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社會地位、禮儀素質、穿衣品味、精神追求等有形或無形條件外,真正的剛性條款就是在一線城市要有一套體面的住房。

抽出這個硬性條件,中國那1.09億中產會縮水幾何?想過嗎?

二是提供了個人資產穩定增值的手段。

按一般的社會經濟學邏輯,你的財富每年增長10%才能跑贏社會平均水平!而現實中有什麽產品可以完成這種速度的增值?

儲蓄?

以目前的利息水平,你懂的。

工資?

數據很幸福,2016年中國平均工資漲幅8%,位居世界第一,即使按光輝國際較為保守的估計,實際薪酬漲幅也有6.3%,在高速增長的亞洲也位居前列。

但這里有一系列如果。

首先是CPI,國家統計局貼心的證實,近三年來居民收入增速“跑贏”了CPI,2015年數據是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物價因素,仍實際增長7.4%。

其次是被土豪平均了沒有?民不患貧,而患不均,邏輯一如之前的段子,“馬雲有1500億,就算分給13億國民每人1億,他還有1487億。”

剩下的全靠老板良心發現。

但2016年有機構調查顯示,有46.34%的創業者表示今年進行了規模不等的裁員。在受訪的328家創業公司中,有20家出現了50%以上的裁員。

在華為清退高齡員工,魅族全員優化四分之一,樂視、滴滴猛料不斷的大環境下,互聯網人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而不是加薪和調級。

然則A股呢?

有個重口味的老段子:

某女士談股市,說中國股市有點像陽痿的丈夫,拋棄他吧,舍不得;廝守吧,天天受氣。好好侍候吧,期望他勃起,衣服還沒脫完,他就不行了。關鍵是你剛穿了衣服準備去偷情,他又在後邊拉著你,有反應了,有反應了,你再等等!

但真正有趣的還是房子與創業的關系。

此前的雄文“在房價面前,你的創業一文不值”,其實把因果顛倒了。

因為,房價才是中國創業者的最大源動力。

多次榮膺最佳雇主的華為一向是HR智慧的集大成者,信奉“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錢”,去年薪酬較2015年上漲了近18%,達到人均63.1萬元,遠高於其他行業,華為員工也有自矜和吐槽,但異口同聲的都是在華為期間實現了人生頭等大事-買房。

薪酬跑贏房價曾是華為最生動的Slogan!

但這一幕從2015年開始逆轉。

那一年深圳房價從每平23979元漲到了32898元,漲幅達到37%,即使華為員工也感到吃力了,而2016年房價更飆到50634元,漲幅高達53%,抗不住的華為才有外遷東莞之議,也才有“別讓華為跑了”的追熱點。

這個鬧劇的現實意義只有一點:任何人,除非做到VP級別,否則不管你的企業如何優秀,僅靠工資性收入不可能跑贏房價。

如此說來,留給互聯網人的選擇豈非只剩下創業自強了?

而且必須是快速建立超級穩定、超級賺錢的商業模式,否則你就算創業也跑不贏房價。

股神巴菲特數十年的投資經歷中,收益率超過5成的只有1976年,他投資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就在20%左右,這已經很高了。

假定你跟巴菲特一樣厲害,經營純利潤能夠達到20%,在房價面前也只是堪堪打平,因為2017年4月第1周深圳新房成交均價61266元,比2015年又上漲了21%。

你商業模式的盈利預期還抵不上一套學區房,創業的意義何在?

即使創業成功,光榮IPO,還是切記要買房。

這樣你在財報不佳,經營不振時,還可以靠賣房維持可觀的現金流和凈利潤。百家上市公司賣房求生,變相輸送業績早不是新聞。

在城市低收入群體看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和創業圈也是推高房價的禍首。

前段時間,華為年薪百萬的38歲員工哭訴被裁後還不起房貸,但華為、騰訊、大疆們要對高企的深圳房價又要承擔多少責任?二線城市的杭州在阿里上市後,一夜之間生產了萬余名土豪,有數據顯示,當時杭州單價1500萬以上的豪宅旬日之間被去化得只剩543套。

房子之所以被密集吐槽,根源並不在經濟學範疇,而在心理層面,因為房子讓這一輩中國人承受了嚴重的失落和挫敗感!

但房子不過是人生磨難之一,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種痛苦你我終究都要承受,早晚而已!

房價 一線城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1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