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值得一讀的經濟史書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091

著名的經濟史學家David S. Landes上月逝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DeLong曾是Landes的學生,在緬懷這位老師時,DeLong分享了一份關於經濟史的個人書單:

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Benedict Anderson

2,《美國革命的思想意識淵源》伯納德·貝林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Bernard Bailyn

3,《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

《The Second Sex》Simone de Beauvoir

4,《意識形態的終結》丹尼爾·貝爾

《The End of Ideology》Daniel Bell

5,《重建母職》美國社會學家邱德洛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Nancy Chodorow

6,《新階級》密洛凡·德熱拉斯

《The New Class》Milovan Djilas

7,《文化的解釋》克利福德·格爾茨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Clifford Geertz

8,《通往奴役之路》《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哈耶克

《The Road to Serfdom》《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Friedrich Hayek

9,《退出、呼籲與忠誠》赫希曼

《Exit, Voice, and Loyalty》Albert Hirschman

10,《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和平的經濟後果》凱恩斯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The End of Laissez-Faire」》John Maynard Keynes

11,《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庫恩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omas Kuhn

12,《解除束縛的普羅米修斯》大衛·蘭德斯

《The Unbound Prometheus》David Landes

13,《國際經濟秩序之演化》威廉·阿瑟·劉易斯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W. Arthur Lewis

14,《瘟疫與人》威廉·麥克尼爾

《Plagues and Peoples》William McNeill

15,《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巴林頓•摩爾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Barrington Moore

16,《向加泰羅尼亞致敬》《1984》《通往威岡碼頭之路》奧威爾

《Homage to Catalonia》《 1984》《 The Road to Wigan Pier》George Orwell

17,《馬基雅維利時刻》J.G.A.波考克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J.G.A. Pocock

18,《大轉型》卡爾·波蘭尼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Karl Polanyi

19,《東方學》薩義德

《Orientalism》Edward Said

20,《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愛德華·帕爾默·湯普森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E.P. Thomps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07

50周年回顧:巴菲特最值得一讀的致股東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722

北京時間今晚9點,巴菲特執筆寫給201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爾)股東的公開信全文就將公布。它之所以比以往更引人註目,不僅因為是巴菲特執掌伯克希爾以來寫下的第50封致股東信,也是因為巴菲特去年12月透露,信中會描繪伯克希爾未來50年的藍圖。

彭博報道稱,巴菲特以往的股東信約有1.4萬字。而今晚公布的這封信在編輯以前約有2萬字。MarketWatch網站高級市場撰稿人William Watts認為,84歲高壽的巴菲特有很強的反思心態。他預計今年這封信的主要看點是:此前犯的錯、巴菲特的繼承人、怎樣使用伯克希爾截至去年9月累計624億美元的資金、是否考慮縮小伯克希爾的管理規模。

在我們通過股東信跟隨巴菲特的眼光展望未來五十年以前,不妨先回顧下此前巴菲特股東信的經典。它們不僅僅是向股東通報及解說業績的文件,更是眾人了解巴菲特各種深刻見解的媒介。多年出席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年會、研讀過巴菲特35封股東公開信的Steve Ritter此前推薦了五封自認為最值得一讀的公開信,即巴菲特1977年、1983年、1984年、2001年和2008年致伯克希爾股東信。

以上五封信的看點在哪里?華爾街見聞將其中部分節錄與大家重溫,僅供拋磚引玉。以下均來自伯克希爾網站公布的股東公開信,點擊紅色字體處可查看相應公開信全文: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首先是網上可以查詢到的最早期公開信——1977年致股東信,當時巴菲特在信中提出,盈利如何是衡量管理表現的好方法:

除了特殊情況(比如企業的負債權益比異常高,或者資產負債表顯示,企業重要資產的價值並未實現)以外,我們認為管理經濟的表現更適合用股權資本的回報來衡量。

1977年,我們的營業收益與期初股權資本比率達到19%,略高於上年,也高於我們自己的長期平均水平和美國業內總體水平。

我們的每股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7%,但期初資本也增長了24%,每股收益增幅顯然沒有數字乍看上去的那麽多。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在1983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提到,伯克希爾投資的公司應具備重要的“經濟商譽”(economic goodwill):

我們擁有多家具備經濟商譽(其中自然包括內在的商業價值)的企業,他們的經濟商譽遠超在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和面值中體現的財會商譽。

……即使永遠都不考慮商譽及其攤銷,你也可以衣食無憂。可投資和管理領域的學生應該了解有無考慮商譽的微妙區別。

我自己的想法和35年前已經完全不同,當年我受到的教育是要看重有形資產,關閉那些價大部分值取決於經濟商譽的公司。

因為那樣的偏見,我疏忽大意,犯了許多經營企業的關鍵錯誤,不過錯誤的數量在所有決策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第二年,在1984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特別提到了伯克希爾收購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NFM)的交易。巴菲特是這家企業的董事長——91歲的Rose Blumkin的超級粉絲,他在信中稱Blumkin為“B女士”: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很多人問我,Blumkin一家人做生意有什麽秘訣,其實那些訣竅沒有多深奧難懂,這家人全都:

1、懷有極高的熱情、投入極大的精力,(美國人學習的楷模)富蘭克林(Ben Franklin)和阿爾傑(Horatio Alger)和他們相比就像逃學生;

2、很現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長是哪個領域,果斷處理該領域的所有事務;

3、即使是上述特長領域以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視而不見;

4、對任何人都以誠相待,(B女士將行為準則歸納為“說老實話、賣便宜貨”)

我們對B女士及其家族的評估結果可以從我們收購他們公司90%的股權中體現:

NFM從未做過審計,我們也沒有要求過;我們既沒有做財產清查,也沒有核實收據真偽;我們沒有核查產權。

我們就給了B女士一張5500萬美元的支票,她給了我們她的承諾。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易。

由此足見巴菲特當年對NFM的管理層有多麽信任。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巴菲特是保險業的長期投資者。在2001年致股東信中,他描述了保險業的經濟形勢,這樣寫道:

保險是我們的一項重要業務,不過其他方面也很重要。因此,要了解伯克希爾,有必要了解怎樣評估一家保險公司。

巴菲特在信中回顧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還提到這次恐怖襲擊怎樣改變了保險行業:

“九·一一”表明,我們的General Re 公司實行的第1和第2項規定存在嚴重的弱點。設定價格和評估累計風險方面,我們要麽高估、要麽否認大規模恐怖事件導致損失的可能性。我們還忽視了相關的承保因素。

例如承保財產定價,我們過去考察及考慮的只有預計可能因風暴、火災、爆炸和地震產生的成本。

但歷史上最大的投保財產損失全都並非源於以上因素。簡言之,我們在保險業承包方面的根本錯誤在於我們把焦點放在過往經歷,並沒有側重於危險。所以我們會假定,如果存在大的恐怖主義風險,我們不會收到分毫保費。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美國股市, 收購, 金融危機, 衍生品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致股東信,那年投行雷曼兄弟倒閉,此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考慮到投資者在那一年接受了一些教訓,巴菲特在信中談到很多方面,比如提及衍生品的危險,它是影響危機的一個主要因素。

既然是保險業的長期投資者,巴菲特也有不少衍生品工具方面的經驗。

他這樣寫道:

實際上,近來的事件體現出,大型金融機構的某些大腕首席執行官(或者前首席執行官)無法管理一家衍生品業務龐雜的公司。

查理和我不幸都是這類人:伯克希爾1998年收購General Ge,我們知道沒法對賬面上2.3218萬份衍生品合約拿主意,那些合約有884位對手方(其中許多我們聞所未聞)。

所以,我們決定結束這些業務。當時我們沒有任何壓力,在我們退出的時候市場運行良好,可我們還是花了五年時間才了結了大部分生意,損失超過4億美元。

完全退出以後,我們對衍生品的感覺可以用一句歌詞來形容:我比認識你之前更喜歡你了。

“透明度”提高了,衍生品產生的問題不會解決。我對通報機制一無所知,那種機制會說明並衡量龐大又複雜的衍生品投資組合里存在的風險。

審計師無法審計這些合約,監管機構也不可能監管它們。

當我讀到一些公司的財報“披露”內容涉及這些衍生品工具時,我最終只是覺得自己不曉得他們的投資組合在發生什麽情況(然後我就會去吃點(消熱鎮痛的)阿司匹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11

「留個步 讀一讀 再祝福」全文

1 : GS(14)@2016-03-31 14:12:39

小燈泡的一生,一直都很相信世界的美好,我們一直用愛來澆灌她。她帶着愛來到世界,我也希望她帶着愛離開。她帶着美麗,來到我們的家,我也希望她帶着美麗離開。如果可以,希望你們能聽到身為一個母親微薄的心願。我希望踏進這裏的你們,不要在她的面前描述案發後她的容貌,那,真的不美麗。我希望踏進這裏的你們,能收起仇恨,我從來都不認為仇恨、責備能解決問題,我一直努力的以美好、溫柔的方式教養着她,我們一直都深刻感受着這個世界的美好,至今,仍是。她完成了她來到這個美麗世界的任務,她瀟灑的離開。我希望陪着他離開的,仍是滿滿的愛。也因此我希望在這個房間內,我希望在這個最後的最後,能不要在她的靈前評論對方,不要評論你們想怎麼對待對方。一如我的發文,我一直都只能代表我自己。你們有你們的情緒需要紓解,我能理解。但我也有我情緒需要處理。如果,如果,如果,你們愛我。如果,如果,如果,你們願意尊重我。我真的希望這個房間裏可以悲傷、可以感動、可以懷念,但不要批評、不要仇恨、不要憤怒,我真的希望在最後的最後,他的心中,仍然只有對這個世界美好的回憶。小燈泡外表很美、很可愛,但那都遠不及她內心百萬分之一的美,她溫柔而柔軟的內心的可愛。我很真心、用力的請求,在開口前,留個步、深個呼吸,把你們的負面情緒留在門外頭,或收到心裏最深處,讓小燈泡感受到你們滿滿的愛,就夠了。小燈泡的媽媽謝謝你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31/195513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