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個城市的八百種面貌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87

前天有那麼一刻,我想,如果連我都會愛上紐約,那所有人都會愛上這裡。



      當時正在和一個來自芝加哥的朋友在劇院區的一家餐館吃飯。她剛去過波士頓,乍到紐約,覺得這個城市破舊而嘈雜。


      對,沒錯,我剛到紐約也這麼覺得,尤其是你剛到紐約並用那漏風破舊的地鐵作為你的交通工具,你會對這個被人們戲謔為宇宙中心的城市感到失望。


      但如果你願意丟掉高跟鞋,不把紐約形象都定格在帝國大廈這種大樓上,如果你還有充分時間在紐約大街小巷遊蕩,那你會不知道如何只用幾個簡單詞彙來形容這個城市。


      我給她推薦了High Line Park。推薦完的第二天,我自己也晃晃悠悠去了一趟那兒。在那之前,我穿過了滿是櫥窗的第五大道,走過了到處都是大屏幕閃耀的百老匯,擠進了和北京1號 線一樣擁擠的紐約地鐵,等到出來的時候,那個廢棄的鐵路就保持著自己粗鄙的外形掛在東邊的天際線上。


      它的樓梯就像是連接兩個世界的通道。走完那段樓梯,一個城市綠洲就出現了。


      它原是一條1930年代的鐵路貨運專用線,1980年代功成身退,一度面臨拆毀,但最終被改造成空中花園。現在人造水流漫過曾經的鐵路路面,營造出小溪的 樣子;沉重云塊間隙露出的陽光照耀在一叢叢恣意生長的蘆葦上。有一段路邊放著躺椅,各色人等或坐或臥,看看天也好,看看遠處的海也好。


      我喜歡這裡是因為這裡符合我寧靜質樸的審美,通常這種景緻只在鄉村或者小鎮上有。但這是在紐約Downtown,會有大聲嚷嚷的救護車或者警車在高架鐵路 下方開過,提醒你這是個鬧市。你在這裡也能眺望不同的景緻,向東是通向大海的哈德遜河,有船,有遼闊遠方;向西是高樓,有市井繁華。


      我覺得不是只有我這樣的人會喜歡這裡:文藝青年、社交動物、愛逛街的女孩……隨便你列舉哪個種類。


      有時這裡放映免費電影—臨時搭起來的白色幕布和投影儀讓這個鐵路公園的一角變成露天影院,旁邊的熱狗小車給這種氣氛平添一種熱乎勁兒。


      定期會有給孩子們的活動,這個公園大大的佈告牌上公告著這些活動的時間。


      從鐵路公園上,你能看到沿街亮晶晶的精品服裝店,通常是簡簡單單但又設計感十足,和外面的磚塊路面很是相襯。


      附近的酒吧在華燈初上時開始營業,天幕開始變得深藍,燈火闌珊;而在室內,人們在曖昧的燈光裡觥籌交錯。


      這是這個城市的小小區域,組成這一切的依然是破舊的—破舊廢棄的鐵黑色的鐵路,粗糙的紅磚廠房,不知道哪個年代留下來的磚路。但就像是被加入了魔法,將寧靜、綠洲、繁華、現代、都市慾望,都平行交錯在這個小小區域中。


      而整個曼哈頓不只有這樣一個小小區域。


      於是,我在這個城市的樂趣之一就在於:某個採訪結束後,開始慢慢往回走,等待著驚喜跳出來,有時候是一個精緻的蛋糕店,有時候是一個好看的老建築,有時是一個打動我的雕塑。它們總在下一個路口等著我,讓我忍不住看著要微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91

兩岸千人大調查 羊與狼面貌大不同 拚專業、練膽識、勤思考三生存法則喚醒狼性

2013-09-09  TWM
 
 

 

台灣羊、大陸狼不只是一種印象。

根據《今周刊》〈兩岸職場狼性調查〉發現,兩岸「羊」與「狼」的輪廓清晰可見。

職場上,追求卓越的膽識、企圖心與積極度,是狼性所展現的正面能量。

台灣人,讓我們一起喚醒內在的狼性吧!

撰文 施禔盈

中國暢銷書《狼圖騰》中,有一場景是這樣描繪的,故事主角尋得了一隻小狼崽回來養,打算餵狗奶,小狼崽一被放進狗窩,馬上把正在吃奶的狗崽一個個擠開拱倒,並且挑中了一個最大、出奶量最足的奶頭,叼住了就不撒嘴,然後又用爪子按住了另一個大奶頭,一副惡霸架式。三隻溫順的胖狗崽,不一會兒全被狼崽轟趕到兩邊去,只能發出委屈的哼哼聲……。

這是動物的世界,人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上演?這又何嘗不是職場生態的縮影和概括?個性決定命運,也許我們不需要這麼極端地當個小狼崽;但,也不該怯懦地只能在一旁發出委屈的哼哼聲。

羊與狼的輪廓

台灣人行事溫和 大陸人敢衝、敢殺台灣人溫良恭儉讓的底蘊很讚,然而,這不代表需要放棄卓越,或降低對達標的渴望與企圖心,這是兩碼子事。

目前擔任徐州京城皮膚病醫院總經理的台灣大女孩胡珮瑜,待人處世一樣優雅,在中國麥當勞用餐,她會如常收拾托盤;過馬路碰上紅燈即使沒車,她也如常站在人行道上等待,堅持做對的事情,再加上到大陸後拉高的拚搏狼性,在中國,她如魚得水。

印象中,台灣人凡事尋求中庸之道的美德,換來的是溫和的行事態度;而剛脫貧、「辛苦底」的大陸人,有著狼性的貪與殘。只是印象歸印象,職場上的風格會真的產生「羊」與「狼」的迥異嗎?根據《今周刊》委託一○四人力銀行所做的〈兩岸職場狼性調查〉結果發現,羊與狼的面貌清晰可見。

其中一個問題:「公司有一個任務,完成了,可以升官並加薪二○%;如果搞砸了,會被解雇。你會爭取這個機會嗎?」台灣人答「非常有意願」者僅一三.六%,但大陸人此一比率拉高到三一.八%。

再有一問題:「現有一主管職空缺,老闆詢問你的意願,但工作內容繁雜、並一定會影響生活品質,你願意接受挑戰嗎?」台灣人回答「非常願意」及「願意」者,總計四七.八%,但大陸人合計起來卻高達七七.四%,「往死裡幹」的特性彰顯無疑。

在自信度方面,大陸人也略勝一籌。當問及:「你覺得你的能力足以與國際人才競爭嗎?」大陸人回答「非常同意」的比率,是台灣人的二.五倍。

另外,在積極度上,大陸人也是大勝台灣人。當問到:「有機會外派到國外或對岸工作,你會爭取嗎?」高達四七.八%的大陸人表示「一定會積極爭取」,台灣人同選項的比率則只有一四.四%。

再就對未來的期望值做調查,認為往後三年薪水增幅至少五成的大陸人高達五○.四%;相對台灣人對未來薪水的期待,竟有四七.六%的人回答是「有加薪就不錯了」,甚至有一五.四%的人表達「不敢期待加薪」的落寞。

一份調查,正式揭示台灣人與大陸人在職場上拚搏態度、自信度、與對未來期待值的大不同。調查顯示,台灣弱掉了,我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

而狼性,不一定是外顯的拚鬥或狠勁,還包括內在的堅強與聰慧。台灣人忠厚、高包容力的特質不須抹殺,但的確該拉高企圖心、自信心與積極度。練就三項生存法則,你也能喚出內蘊的狼性,闖出一番作為。

法則一:精耕技能

拉高專業度 沒「關係」也能受尊重一零四資訊科技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提到,現代社會不是只有白領與藍領兩種人,紫領、綠領、灰領一樣可以出頭天,只要有一技之長,「專業」度夠扎實,麵包師傅也好、美容師也行、打版師也罷,統統可以站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

大陸人喜歡講「關係」,從孩子進幼兒園開始就是靠關係,於是沒有關係的台灣人,想要與狼爭食,唯一的一條路就是仰賴專業。有專業、沒「關係」,起碼受尊重,一樣可以找到舞台。

韜睿惠悅管理顧問公司人才與獎酬顧問諮詢總經理魏美蓉也強調「真本領」的重要性,真本領不一定與學歷畫上等號,而是可以跟著自己一輩子的專業技能。但這需要付出,就像在兩岸一流學府擔任老師的陳嫦芬所說,追求卓越不可能會舒服。

法則二:養大膽子

不要害怕失敗 勇於投身陌生環境槃石投資顧問執行董事、金庫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人丁學文,在台灣累積扎實的專業,勇闖中國去拿膽子。他觀察,台灣人往往有八分實力,卻會謙虛地說自己只有六分;大陸人則不同,有八分實力,可以誇大成十分。所以一般人對大陸人的評價是「很敢」、「很殺」。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也表示,中國人的目標導向很強烈,先拿到、先占地盤,再來想辦法經營或調整,「先幹再說」是他們習以為常的作法;台灣人則是先做精做實,再考慮擴充,但相對來說,卻是害怕失敗的表現。

怎麼養大膽子?把自己丟到中國的環境是一個最直接的方法。丁學文來到大陸後,看大陸的報紙、看大陸的電視、住大陸人的小區,他說,呼吸這裡的空氣、喝這裡的水、吃這裡的菜,就會變一樣了。重點是,人一旦不怕,有專業又有膽子,就一定有高度的競爭力。

晉麗明則提到,年輕人就學時一定要積極參與社團,甚至擔任社團幹部;另外,打工時,只要是對的事情,必要時不要害怕與同事或老闆「辯駁」,這都是訓練膽識的作法。

法則三:習慣思考

大量閱讀 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對於兩岸競爭力的強弱,很多年輕學子不是無感,同時在大學任教的晉麗明就有學生告訴他:「畢業後要流血流汗拚搏。」但他不客氣地對學生說,「你們想流血流汗還要排隊哩,因為中國年輕人可以比你們流更多的血、更多的汗。」一則笑話是這樣說的,有人問:你對全球糧食危機的看法。美國人不知道什麼是「全球」,因為他們認為美國就是全球;台灣人則不知道什麼是「看法」。

這則笑話點出台灣人缺乏「思考力」。一位台灣名校財金系的高材生,在高盛工作表現優良,進入史丹佛管理學院深造,但他的教授提到對台灣高材生的印象,卻是「呆若木雞,食之無味」。

魏美蓉解釋,台灣教育的結構,訓練學生追尋標準答案,卻扼殺了學生習慣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人無法跳脫這樣的教育體系,那就要想辦法自立自強,「閱讀,不斷閱讀,讓大量的資訊刺激你思考,產生對事情的獨立看法,這是最能立竿見影的有效方法。」她以自己為例,從學生時代就訂閱雜誌,一直到現在還維持至少訂閱四種雜誌的習慣,然後廣泛看書,自然有強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了這樣的能力,不論面對大陸人、還是全球化的人才,都可以找出應對的策略;而這正是在發揮狼性中的聰慧面貌。

兩岸職場狼性大調查——膽識、企圖心、積極度,台灣全輸爭取升官的企圖心,大陸人是台灣人的2倍多

單位:%

Q1:公司有一個任務,完成了,可以升官並加薪20%;如果搞砸了,會被解雇。你會爭取這個機會嗎?

台灣人 大陸人

非常有意願 13.6 31.8 有意願 44.4 50.8

還好 29.6 12

沒意願 10.8 5.4

絕對不考慮 1.6 0

Q2:現有一主管職空缺,老闆詢問你的意願,但工作內容繁雜、並一定會影響生活品質,你願意接受挑戰嗎?

台灣人 大陸人

非常願意 10.8 25.8

願意 37 51.6

勉強接受、伺機解套 31.2 12.6 不願意 18.8 9.2 非常不願意 2.2 0.8 論敬業度,台灣人與大陸人伯仲之間Q3:公司接到一急單,老闆要求你臨時加班,你的態度是?

台灣人 大陸人

非常樂意接受 15.8 21.2 還能接受 67 65.2 表面接受、內心反彈 16.8 12.8 不理會,按照自己的時間表離開 0.2 0.4 非常反彈,很想離職 0.2 0.4 Q4:就算工作再怎麼困難,也會使命必達?

台灣人 大陸人

非常同意 13.4 22.4 同意 58.4 53.4

還好 26 22.2

不同意 2 2

非常不同意 0.2 0

欲求表現的態度,大陸人遠勝台灣人Q5:當有同事提出甲方案,並幾乎被接受了,但你心中有更好的方案,你會積極說明並爭取嗎?

台灣人 大陸人

一定積極爭取 15.4 46.2 會試著提出說明,但不會據理力爭 74.8 51 無所謂,下次再說吧 8.4 2.4 完全不想說明也不想爭取 1.4 0.4 面對國際競爭的自信度,大陸人是台灣人的2.5倍Q6:你覺得你的能力足以和國際人才競爭嗎?

台灣人 大陸人

非常同意 4.8 12

同意 26.6 27.8 還好 43.8 43.2

不同意 19 15.2

非常不同意 5.8 1.8 進軍全球職場的積極度,大陸人是台灣人的3倍Q7:有機會外派到國外或對岸工作,你會爭取嗎?

台灣人 大陸人

一定會積極爭取 14.4 47.8 試著爭取 32.4 35.6

還好 31 8.8

不會爭取 18.6 6.6 絕對不考慮 3.6 1.2 21%大陸人預期3年後加薪一倍,近5成台灣人認為有加薪就不錯了Q8:你預期未來3年的薪水增幅為?

台灣人 大陸人

至少會增加一倍 7 21 少說也會增加五成 8.8 29.4 應該有機會增加二~三成 21.2 33.4 有加薪就不錯了 47.6 15 不敢期待加薪 15.4 1.2 成為職場佼佼者的期待,大陸人是台灣人的近3倍Q9:職場發展上,你要求自己繳出什麼樣的成績?

台灣人 大陸人

一定要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10.2 28.2 盡量往優秀邁進 42.4 57.2 平穩地往上爬就好 35.4 11.8 沒什麼特別期待,開心最重要 12 2.8 調查說明:本問卷委託104人力銀行進行網路調查,共回收台灣地區500份、中國地區500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1%。調查期間:2013年8月16日~8月2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77

河北雄縣:外來客多了,居民精神面貌也變了

4月8日,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城內,“禁房令”並沒有打消各方遊客的觀光熱情。在白洋澱景區里,遊船和水上人家生意不錯,當地漁民照常下水捕魚捉蝦。

一位當地人告訴記者,“新區宣布的這幾天,雄安確實有了一些變化,居民的精神面貌變了,作為新區人,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連過馬路都不會搶紅燈了。當然,也有危機感。等待期是有些迷茫的,但相信這段時間會很快過去。”

白洋澱景區。攝影/章軻

一些外地遊客在白洋澱景區乘船遊玩。攝影/章軻

一些外地遊客在白洋澱景區乘船遊玩。攝影/章軻

在岸邊接客的遊船。攝影/章軻

雄縣當地人在垂釣。攝影/章軻

白洋澱景區內的遊船和小漁船。攝影/章軻

當地漁民在水上兜售剛捕撈上來的魚蝦。攝影/章軻

白洋澱景區內的水上人家。據說周末時生意不錯。攝影章軻

兩位老人在白洋澱里開著小漁船。攝影/章軻

位於雄縣城內的華潤(保定)白洋澱管理學院內,二月蘭開得正旺。攝影/章軻

位於雄縣城內的華潤(保定)白洋澱管理學院內,柳樹吐翠。攝影/章軻

雄縣某高檔樓盤無人問津。攝影/章軻

雄縣某高檔樓盤前彩旗依舊,但無人問津。攝影/章軻

雄縣某高檔樓盤無人問津,連遊客都不願多看一眼。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91

建築師符展成:內地創意空間較大 納米樓令港建築面貌「好悶」

1 : GS(14)@2019-01-02 12:04: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311&issue=20190102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高、城市發展空間亦有限,社會有意見指,港人移居大灣區或是解決本地住屋問題出路之一;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董事符展成接受專訪時表示,內地市場的創意空間比香港大。事實上,近年香港出現不少「納米樓」,發展商將單位劏細以迎合市民承受能力,符指「將貨就價」令香港建築面貌「不斷重複、好悶」,相反內地幅員廣闊、居住密度較低,令設計師有更多發揮空間,將創意與環境結合。明報記者 謝穎怡

以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負責建築設計、由寶華世紀及創能國際投資等合作發展的珠海橫琴區的港澳智慧城為例,符表示項目鄰近小橫琴山,綠化空間寬敞,故將山水融入設計主題,所有單位樓底4.9米(逾16呎),近兩層空間,亦可加建閣樓,相比本港樓盤樓層高度一般3.15至3.3米(逾10至11呎),彈性更大。

符展成表示,智慧城市的範疇包括與周邊環境配合、環保及智能科技,是次項目物業管理用上AI體驗式設計,如物業大堂將採人面識別系統,另單位窗戶、玻璃幕牆均選用可減低傳熱物料,提高大廈保溫隔熱功能。此外,內地現時亦相當重視環保和綠化,發展物業除需進行環境評估外,園林設計亦須遵守「硬條例」,如加裝雨水收集系統等。

環保智能科技成設計主流

至於近年成為全國重點戰略發展的大灣區,雖然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建有助各地域融合,但礙於香港及內地法律和社會制度不同,港人到大灣區買樓要考慮限購政策、承造按揭等問題。除社會制度存差異外,符展成稱,建築師於兩地的工作範疇亦存差異,舉例說,香港建築條例遵從英國制度,建築師交出施工圖後,需負責監管工地進度,建築師要兼顧更多行政管理工作;相反,按照內地法規,建築師對有關發展項目提供概念及方案設計,於交付圖紙後只需定期提供建議。

內地樓市差 設計師收入料減

此外,該公司2001年起銳意進軍中國市場,內地項目收入比率佔70%,香港業務收入佔25%,其餘收入主要來自東南亞。對近期內地不少城市實施限價或限購措施,符預計今年內地樓市將續受衝擊,限價、限購措施除令發展商資金回籠出問題外,物業銷售速度減慢,設計師收入亦會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8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