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瘋狂:五年前違約國現在能輕松借到20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432

全球資本市場上半年出現最近20年不遇的集體上漲,現在問題已經不是哪些資產在漲,是還有什麽不像泡沫。上月,金融危機期間被迫債務違約的厄瓜多爾成功發債,募得20億美元,該國總統都驚嘆債權人是“真正的怪獸”。 今年5月,美國多元化媒體公司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 Inc.發行優先受償的高級票據,募得8.5億美元,比計劃募資規模高一倍多。而該公司的信用評級預示著幾乎違約無疑。 同在5月,中國物業開發商龍光地產成功發債3億美元。該公司目前虧損,現金流為負數,負債額幾乎是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兩倍。 6月,在過去四年接受兩輪國際救助的希臘,一家石油公司Hellenic Petroleum發債約合4.44億美元,熱情的貸款者投入認購資金合計超過13.7億美元。 美國克里夫蘭一家資產管理公司Key Private Bank的固定收益和股票研究主管Fred H. Senft Jr.說, 現在無疑讓人感覺,投資者變得過於狂熱。可當市場轉向時,會很快轉變,而且場面會變得很難看。 資產價格創新高的同時,資產回報更低。投資者競相追逐高風險產品,結果高風險也沒有以往那樣的高回報。華爾街見聞昨晚的文章總結:想收獲高回報,如今有錢也無處可投。 為什麽會這樣?《紐約時報》高級經濟記者Neil Irwin認為,根本的原因是兩種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起作用:一是全球投入儲蓄的資金超過了對企業的投資;二是全球央行六年來始終壓低利率,為刺激經濟增長而增加流動性。 近來全球央行官員也說,擔心投資者太樂觀,未來市場動蕩的幾率越來越大。 上月美聯儲主席耶倫說,她關註那些一味追逐投資回報的行為。英國央行副行長Charlie Bean說,現在的環境讓人能回憶起本世紀金融危機以前,那是可怕的回憶。德國央行委員 Andreas Dombret上月也說:“我們看到了風險,但事實上市場平靜。” 但投資者沒怎麽擔心。美聯儲已經通過購買債券等資產的QE項目註入逾3萬億美元。歐洲央行上月還將存款利率降至負值,並將提供4000億歐元的緊急貸款——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日本央行每月通過QE措施購買約7萬億日元的債券,約等於每月為購買債券投入690億美元。 央行的大寬松意味著,借款機構可以通過再融資和債務展期避免違約。這讓投資者更沒有擔心的理由。穆迪的指標顯示,今年5月,全球違約率降至2.3%。穆迪預計明年會升至2.4%,仍然遠低於4.7%的歷史平均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10

摩天大樓競賽 中國輕松折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0

2014年,全球高樓修建邁上巔峰。這一年,無論是修建摩天大樓的數量還是合計高度,中國都遙遙領先。而此前西方分析師發現,摩天大樓的興盛與經濟下行時間重合。熱火朝天建摩天大樓未必是好消息。

策劃、設計、興建與經營高層建築的國際組織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CTBUH)新近發布報告稱,2014年全球修建至少200米高的摩天大樓共97座,數量創最高紀錄,這已是連續第七年摩天大樓總數增加。其中中國修建的摩天大樓58座,數量比2013年高出61%。

2014年的全球第一高樓桂冠由紐約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奪走,這座大樓樓高541米。但中國的城市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在合計摩天高樓高度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之中,六個都來自中國,分別是天津、無錫、武漢、重慶、廣州和南昌。

摩天大樓,GDP

2014年,亞洲國家在摩天大樓工程大賽中微操勝券。全年76%的200米以上高度摩天大樓都來自亞洲,全球摩天大樓數量最多的前四大國家分別是亞洲的中國、菲律賓、卡塔爾和阿聯酋。以摩天大樓合計高度衡量,中國、菲律賓和阿聯酋分別全球排名第一、第三和第四。

摩天大樓,GDP

大興土木不代表經濟形勢一片光明。2014年中國前三季度累計GDP同比增長7.4%,低於2013年全年7.7%的GDP增速,2013年增速已是14年來最低。

CTBUH上述報告指出,大量修建摩天大樓看起來吸引人,但在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是許多摩天大樓項目的主要持股方。這類項目的財務狀況不明,不知政府補貼高樓項目是為招商,還是出於商業和人口發展的實際需求,或者只是預計未來會有大量需求。

華爾街見聞去年文章提到,巴克萊分析師提出“摩天大樓指數”的概念,認為摩天大樓的興盛與經濟開始下行的時間一致,因為摩天大樓浪潮的興起反映出資本存在廣泛的錯配,隨後經濟將會經歷一個修正的過程。以下就是幾個“巧合”的例子:

1997年,馬來西亞的雙子星塔建成,這是當時最高的建築。建好沒多久,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

1999年,臺北101大樓開建,不久後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

2007年,迪拜的哈利法塔(迪拜塔)的建設高度超過了臺北101,隨即世界迎來了大蕭條之後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2014年全球修建至少200米高的摩天大樓共97座,數量創最高紀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24

全球貨幣戰:加拿大棋高一著 輕松化解歐洲QE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99

全球央行貨幣戰,你方唱罷我登場。近日,在和歐洲央行的短兵相接中,加拿大央行略勝一籌。

cadeur-590x422

受歐洲央行QE預期影響,加拿大央行本周緊隨瑞士和丹麥央行宣布降息,大出市場預料。周三,加拿大央行降息25個基點,隔夜目標利率從1%降到0.75%。

此舉造成加元暴跌,加元/歐元直線下挫,從0.715水平驟降至0.7以下。

但昨天歐洲央行也不負眾望,推出萬億規模QE,歐元也隨之暴跌。這也令加元/歐元再次回升至0.71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自去年8月以來,加元/歐元就一直很穩定。此次兩家央行你來我往,表面上看,雙方堪堪打了個平手。但加拿大其實略勝一籌。

權且不說QE後加元/歐元尚未回到0.715水平,加拿大用25個基點的降息,就抵過歐洲的萬億QE。如今,加拿大仍留有降息空間,但歐洲利率已經降無可降,而且放出了QE大招。接下來可怎麽辦呢?

如果說歐洲央行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麽加拿大則是四兩撥千斤,而且遠比火線降息的丹麥央行從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60

SEC讓步 四大中國分部交200萬美元“輕松”和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91

20150207hejie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同意每家支付50萬美元和解費,以結束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兩年多的“對峙”。

和解之後,SEC對於暫停他們在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的判決也將撤除。不過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四家事務所同意,未來會遵照SEC的要求提交相應的審計文件。

SEC官員表示,這些審計文件對於保護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投資者非常重要,此次和解可以確保SEC未來獲取這些文件。

不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Paul Gillis表示,該和解“與投資者所需要的相差甚遠,只是讓企業擺脫困境而已。”

2012年底,SEC起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華分公司及大華拒絕配合對9家中國企業財務欺詐調查。

華爾街見聞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到,會計師事務所們面臨著類似22條軍規的困境,美國監管層要求他們公布在外國審計的資料,而中國監管層禁止他們這麽做。

2014年1月,事態再次升級,美國SEC行政法官( administrative law judge)判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部暫停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原因是這些事務所“有意”不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部分涉嫌欺詐的中國企業的審計底稿。

該判決可能會導致200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受到影響,有的甚至會被迫退市。不過判決沒有立即生效,事務所們隨後在美國聯邦法院提起上訴。

在一項聯合聲明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表示,他們對於此次達成和解非常“欣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75

【幹貨】史上最全的天然氣常識 輕松搞掂單位換算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47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3 09:58 編輯

【幹貨】史上最全的天然氣常識 輕松搞掂單位換算
作者:劉洋

一、天然氣介紹

天然氣是指埋藏在地下的可燃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CH4)。天然氣形式主要有四種:

氣田氣

由氣井采出的可燃氣體稱為純天然氣或氣田氣。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約占90%以上,此外還含有少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硫化氫(H2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熱值約為38MJ/Nm³。

凝析氣田氣

凝析氣田氣是指在開采過程中有較多C5及C5以上的石油輕烴餾分可凝析出來,但是沒有較重的原油同時采出的天然氣。其主要成分除含有大量的甲烷(CH4)外,還含有2%-5%的C5及C5以上碳氫化合物,熱值約46MJ/Nm³。

石油伴生氣

石油伴生氣是指在開采過程中與液體石油一起開采出來的天然氣,是采油時的副產品。它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約占70%-80%左右,還含有一些其它烷烴類,以及CO2,H2,N2等。熱值約為42MJ/Nm³。

煤礦礦井氣

煤礦礦井氣是指從井下煤層中抽出的煤礦礦井氣,是采煤的副產品。實際上它是煤層氣與空氣的混合氣。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和氮氣(N2),此外還含有O2和CO等。值得註意的是,礦井氣只有當CH4含量在40%以上才能作為燃氣供應,CH4體積組分在40%—50%時,礦井氣熱值約為17MJ/Nm³。

另外,天然氣除了常規的氣態形式存在於管道當中外,還可以經過加工,變成LNG和CNG。

LNG

當天然氣在大氣壓下,冷卻至約-162℃時,天然氣由氣態轉變成液態,稱為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縮寫為LNG)。LNG無色、無味、無毒且無腐蝕性,天然氣液化是一個低溫過程,在溫度不超過臨界溫度(-82攝氏度),對氣體進行加壓0.1MPa以上,液化後其體積約為同量氣態天然氣體積的1/600,LNG的重量僅為同體積水的45%左右,熱值為52MMBtu/t,(百萬英熱單位/噸)(1MMBtu=2.52×108cal)。

CNG

壓縮天然氣(Compressed Natural Gas,簡稱CNG)是天然氣加壓(超過3,600磅/平方英寸)到20-25MPa,再經過高壓深度脫水並以氣態儲存在容器中。它與管道天然氣的組分相同。CNG可作為車輛燃料利用。

天然氣的儲存方式:

(1)地下儲氣庫是將長輸管道輸送來的商品天然氣重新註入地下空間而形成的一種人工氣田或氣藏,一般建設在靠近下遊天然氣用戶城市的附近。與地面球罐等方式相比較,地下儲氣庫具有以下優點:儲存量大,機動性強,調峰範圍廣;經濟合理,雖然造價高,但是經久耐用,使用年限長達30~50年或更長;安全系數大,安全性遠遠高於地面設施。

(2)天然氣儲存方式主要有壓縮天然氣(CNG:15Pa~20MPa).液化天然氣(LNG:沸點-162℃)和吸附天然氣(ANG);CNG是目前車用天然氣燃料的主要儲存方式,缺點是儲氣瓶重量重.占用體積大;與液體燃料相比,天然氣體積能量密度低,20MPa壓力下的CNG燃料僅相當於汽油能量密度的30%。

(3)國際上天然氣另一儲存方式是液化天然氣,LNG是對地質開采的天然氣通過“三脫”凈化處理.實施低溫液體處理而成,液化後的體積僅是原氣態體積的1/625,LNG的能量密度是CNG的三倍多.能量密度大大提高,但LNG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儲存容器的絕熱性要求高,這些是制約其發展的因素。

(4)吸附式儲存天然氣(ANG)技術是目前尚處研究階段的一種天然氣儲存方式,它用多孔吸附劑填充在儲存容器中,在中高壓(3.5MPa左右)條件下,利用吸附刑對天然氣高的吸附容量來增加天然氣的儲存密度。ANG作為未來替代CNG的一項新技術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技術上的不少難點還有持解決,故在目前還尚難進入實用化階段。

二、常用燃料的熱值

天然氣熱值根據產地不同,其熱值也有所不同。對於滄淄線,天然氣熱值約為35590 KJ/Nm³,換成大卡約為8500大卡/立方。

Nm³為標準立方米,是在溫度為0℃,壓力為101325pa時的體積。

1卡路里的定義為將1克水在1大氣壓下提升1℃時所需要的熱量。

1大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6J=4.186KJ

各種常用燃料的熱值:

天然氣 Q=35590KJ /m³=8500大卡/m³

液化石油氣 Q=41870KJ/Kg=10000大卡/m3

煤 Q=20834KJ/Kg=5000大卡/Kg

汽油 Q=43120KJ/Kg=10300大卡/Kg

柴油 Q=46050KJ/Kg=11000大卡/Kg

煤焦煤氣 Q=17580KJ/m3=4200大卡/m3

水煤氣 Q=11000KJ/m³ =2600大卡/m³

重油 Q=9000—12000cal/m3

電 Q=3600KJ/度=860大卡/度

三、各種燃料之間的熱值換算



例:液化石油氣 天然氣

****橡膠廠,是一個燒制浮漂的工廠。原先使用的燃料為液化石油氣(俗稱液化氣),每天用液化石油氣600kg,每天工作11小時。那麽,換成天然氣後,每天用氣是多少立方?設備小時流量是多少?

現在讓我們來換算一下:

液化石油氣的熱值是41.9MJ/ kg ,也就是10000大卡/kg。

天然氣的熱值是35.6MJ/m³,也就是8500大卡/m³。

根據熱量守恒,可知600 kgx 41.9MJ/ kg =Vx35.6MJ/m3因此V=706m3.所以,該廠使用天然氣作燃料後,每天用氣量是706立方(理論核算值)。

如果11小時工作, 則該廠設備小時流量Q=706/11=64.1m³/h。

例:柴油 天然氣

****廠天然氣改造,原先用柴油做燃料,每天用300Kg柴油,每天工作24小時,如果換成天然氣以後,用氣量是多大?

現在讓我們做一下計算:

根據熱量守恒:柴油的熱值是11000大卡/kg,天然氣的熱值是8500大卡/m³,若改成天然氣後用量是300Kg X 11000/8500=388m³,該廠每天工作24小時,但是加熱設備實際每天加熱時間10小時,則該設備的小時流量是388/10=38.8m³/h

例: 電 天然氣

****天然氣改造,1臺拉絲機用電加熱一天24小時用電109度,問如果有5臺拉絲機用氣量是多大?

現在讓我們換算一下:

1臺拉絲機一天24小時用電109度,那麽1臺拉絲機一小時用電約4.54度。1度是1kw/h,1度電產生的熱量是1kwX3600s=3600KJ,1m3天然氣的熱值是35590KJ,那麽1度電約=0.101m3天然氣。則1臺拉絲機一小時用氣約4.54X0.101=0.46立方,則5臺拉絲機一小時用氣量是0.46X5=2.3m3,5臺拉絲機電加熱部分一天用氣量2.3X24=55.2m3(這個計算只是對拉絲機電加熱部分做的計算)

四、 天然氣燃料汽車與成品油燃料汽車比較

1、LNG與柴油比較

1)經濟性比較

以公交車為例,LNG燃料汽車在價格上比柴油車貴8萬左右,但由於LNG和柴油保持一定的價差,車輛價格上價格差主要通過燃料費用來得到補償。

LNG與柴油性能對比表



對單位體積熱值的比較,用LNG取代柴油,1 標準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1.017升柴油,柴油車百公里消耗燃油27.5升,LNG燃料汽車百公里消耗天然氣30標準立方米天然氣。

柴油和LNG作為燃料經濟效益比較表:(以公交車日行駛300公里計算)



LNG燃料汽車與柴油車相比較每天燃料成本減少218元,按年運營時間350天計算,年可以節省燃料成本7.6萬,購車增加的8.0萬元成本可以在運營1年半後收回,按公交車運營壽命為8年,8年內由燃料費用上得到的經濟效益為61萬元,因此采用LNG燃料汽車相對於柴油車大幅度的降低了車輛的運營成本,為公交公司創造較大的經濟利益。

2)續駛里程比較

LNG燃料汽車采用低溫液態儲存方式,能源密度較高,其液化比為1:625,其配置375L車用LNG儲氣罐,儲存量大約234標準立方米天然氣,扣除LNG的蒸發量,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行駛700公里。柴油車配置280升油箱,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行駛600公里,因此在續駛里程上LNG燃料汽車比柴油車要長些。

3)車輛尾氣汙染物排放

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汽車尾氣排放占了空氣汙染源總量的40%以上,將汽車燃料由燃油改為天然氣後,尾氣汙染將會明顯減少。

2、CNG燃料汽車與汽油車的比較

下面將針對CNG燃料汽車和柴油汽車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1)經濟性比較

以出租車為例,CNG燃料汽車與汽油的性能比較如下:

汽油與CNG性能對比表



對單位體積熱值的比較,用CNG取代汽油,1 標準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1.03升汽油,出租車百公里消耗燃油8升,LNG燃料汽車百公里消耗天然氣7.76標準立方米天然氣。

CNG和汽油作為燃料經濟效益比較表:(以出租車日行駛350公里計算)



以CNG為燃料替代汽油每天燃料成本減少87元,按年運營時間350天計算,年可以節省燃料成本3.0萬,出租車改裝僅僅需要除超過8500元,因此該車增加的5000元成本可以在運營3個月後收回,按出租車運營壽命為6年,6年內由燃料費用上得到的經濟效益為18萬元,因此采用CNG燃料汽車相對於柴油車大幅度的降低了車輛的運營成本,為出租車用戶創造較大的經濟利益。

2)運行安全

天然氣相對密度(空氣為1)小,為0.58~0.68,泄漏後很快升空,易散失,不易著火;汽油蒸氣較重,液態揮發有過程,且不易散失,易著火爆炸。天然氣爆炸極限為4.8%~14.8%,汽油爆炸極限為1%~6%,而且天然氣自燃點(在空氣中)為650℃,比汽油自燃點(510~530℃)高,故天然氣比汽油泄漏著火的危險小。而且天然氣汽車的鋼瓶是高壓容器,其材質及制造、檢驗試驗有嚴格的規程控制,不易因汽車碰撞或翻覆造成失火或爆炸,而汽油汽車的油箱系非壓力容器,著火後容易爆炸。

3)天然氣汽車綜合比較結論

通過CNG與汽油的對比,CNG是一種更清潔、更安全、更經濟的替代車用燃料。因此CNG作為車用燃料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隨著CNG燃料市場的進一步擴展,必將為社會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燃氣輸配

1.燃氣管道的分類

(1)根據用途分

a.長距離輸氣管線

b.城市燃氣管道

c.工業企業燃氣管道

(2)根據敷射方式分

a.地下燃氣管道


b.架空燃氣管道


(3)根據輸氣壓力分

a.低壓燃氣管道P <0.01Mpab.中壓燃氣管道 B 0.01≤P≤0.2MPa A 0.2 P≤0.4MPac.次高壓燃氣管道 B 0.4P≤0.8MPa A 0.8P≤1.6MPa

d.高壓燃氣管道 B 1.6P≤2.5MPa A 2.5P≤4.0Mpa


(4)根據壓力級制分一級系統一種壓力

二級系統 二種壓力

三級系統 三種壓力
多級系統 四種壓力或以上

2. 城市燃氣輸配系統的構成:

城市燃氣輸配系統一般包括門站、高、中、低壓燃氣管網、儲配站、調壓站和調壓計量裝置、監控及數據采集。

a.門站:接受天然氣長輸管線、CNG高壓鋼瓶組或LNG槽車送來氣源,在站內進行過濾、調壓、計量後,送入城市輸配管網或直接送入用戶,根據氣量情況和長輸管線特點,一般門站內還設有加臭裝置及清管球接受裝置。

b.儲配站①儲配站的功能:

在城市燃氣供應中,供氣量和需用量之間的平衡是靠燃氣儲配站來調節的,燃氣儲配站一般由儲氣罐.壓縮機室及輔助設施所構成的。它的調節能力和範圍取決於燃氣的儲存方式。對於高壓天然氣,經長距離管道輸氣到達城市門站的剩余壓力還很高,利用其壓力就可解決城市用氣的儲存和分配。這時儲配站的功能是接受氣源並進行儲存.控制供氣壓力.氣量分配.計量和氣質檢測等。

②儲氣設備的主要作用:※解決燃氣生產(氣源供氣)的均衡性和燃氣使用的不均衡性之間的矛盾,保證燃氣的正常供氣;※當輸氣幹線,制氣和氣源供應設備發生暫時故障時,保證一定程度的供應;※當儲氣設備均勻分布時,使管網進氣點得到合理分布,可提高管網輸氣能力。※利用儲氣設備還可以用來混合不同組份的燃氣使燃氣性質(成分物理參數.燃燒特性等)均勻。

來自公眾號石油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151

安倍輕松連任,他的經濟學將如何繼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873.html

安倍輕松連任,他的經濟學將如何繼續?

一財網 吳茜 2015-09-10 16:37:00

以出口和海外業務為主打的大企業,包括豐田、索尼等行業巨頭受益於日元貶值,銷量和利潤都大幅增加;然而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大量中小企業,卻因為進口原材料成本增加、國內消費持續低迷而處境艱難。雖然8日安倍宣稱“要讓經濟複蘇遍布日本的每個角落”,但據日本共同社上月調查顯示,6成受訪的地方知事對本地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9月8日,安倍晉三輕松連任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裁。由於黨內沒有競爭對手,安倍是在未經投票的情況下直接當選的。早在選舉之前,得到了黨內各大派支持的安倍就已經勝券在握,其新一屆任期將至2018年9月。

2012年9月,安倍被選為自民黨總裁,並於當年年底贏得國會眾議院選舉後,以總裁身份出任日本首相。照安倍現在風頭來看,他很有可能在本屆首相任期結束之後直接連任,成為繼小泉純一郎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日本領導人。

前日宣布連任後,安倍隨即發表講話稱“安倍經濟學只走了一半”。9日,日經援引未具名政府官員報道,內閣預計在10月改組,擁護安倍經濟學的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經濟大臣甘利明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都將在安倍的下一個內閣中保留職位。

為應對長達20年的通貨緊縮,安倍在2013年上臺之初就推出安倍經濟學“三支箭”,即寬松的貨幣政策、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以及一系列結構性改革。簡而言之,安倍經濟學的邏輯是:通過量化寬松政策來對抗通貨緊縮,向市場註入大量資金,造成日元匯率貶值,日本股市上升,進而增加企業收益和工人工資,擴大消費,使經濟恢複繁榮。

自2013年1月以來,日元累計貶值約39%,從2013年初的86日元對1美元左右貶至120日元對1美元左右,在今年6月5日達到最低點125日元對1美元。日經225指數從2013年初的10300點左右升至18300左右,在今年6月24日達到20868高點。

但是,日本國內消費並未如安倍所料想的那樣增加,8日公布的2015年二季度GDP修正值為-0.3%,個人消費為-0.7%,均呈負增長。日本統計局8月數據顯示,剔除食物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持平。通縮的陰影並未散去,2%的通脹目標看上去遙遙無期。

今年以來,日元貶值的速度明顯放緩,股市則波動劇烈。尤其是下半年,股市回落、匯率上升。據彭博報道,日本政府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國內商業投資增長仍較為緩慢。安倍稱明年將下調企業所得稅至少3.3個百分點,他還表示,日本政府在未來數年內將不斷下調企業所得稅。受此利好消息刺激,9日日經225指數、東證指數雙雙飈漲,日經收漲近8%。而就在前天,日本股市才剛經歷一次下跌,日經指數抹平今年以來所有漲幅。

在此背景下,安倍以絕對優勢連任意味著寬松政策還將持續下去。

前日,日本經濟大臣甘利明稱,日本稅收收入比預算多4萬億日元,他呼籲日本政府今年秋季再推出2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去年和前年,財政刺激的規模分別為3.5萬億和5.5萬億日元。今日,自民黨議員、安倍經濟顧問山本幸三受訪時稱,日本央行應把貨幣寬松項目至少擴大10萬億日元(合830億美元),而10月30日的政策會議將是一個“良機”。山本幸三發表講話後,日元對美元匯率應聲下跌近1%。

無獨有偶,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今日在國會發言稱,日本經濟正在溫和回升,他認為2%的通脹目標將在2016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上半年達到,當然也會受全球油價走勢的影響——去年開始的全球油價下跌無疑讓能源幾乎全靠進口的日本飽享漁利。無論如何,“在通脹穩定下來之前,寬松政策仍要持續”。

在日本國內,除了對安倍經濟學能否實現經濟複蘇終極目標的質疑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引發了普遍不滿,即貧富差距擴大。因為股市攀高使得手握股票等資產的富裕階層身價百倍;但是將資產儲蓄在銀行里的普通工薪階層,不僅無法分享高股價帶來的收益,還會因為通脹率升高、稅費增加、物價上漲而導致實際工資縮水,日子更加“難過”。

類似的,以出口和海外業務為主打的大企業,包括豐田、索尼等行業巨頭受益於日元貶值,銷量和利潤都大幅增加;然而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大量中小企業,卻因為進口原材料成本增加、國內消費持續低迷而處境艱難。雖然8日安倍宣稱“要讓經濟複蘇遍布日本的每個角落”,但據日本共同社上月調查顯示,6成受訪的地方知事對本地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9日,路透社采訪的15名日本經濟學家預測,如果安倍連任首相,他在下一個任期內不大可能會在有利於日本經濟長期前景的結構性改革方面下大力氣,而是會避重就輕地繼續依賴貨幣寬松和財政刺激的政策手段來提振經濟。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17

谷歌能輕松返回中國市場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31/152586.shtml

導讀 : 谷歌能否成功返回中國市場呢?雖然事情還沒有定論,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谷歌想重返中國市場並不是那麽簡單。

近日有消息稱谷歌將要重返內地市場,現在終於有了下文,谷歌計劃將部分服務落地中國市場,意在打造一套較為完整的服務體系,前期包括play應用商店、play遊戲、地圖和翻譯, 業內人士分析,谷歌重返中國內地市場是業界大事件。谷歌若想早日重返中國,仍會接受內容審查,但即使這樣對絕大多數用戶也還是有益的。

也有觀點認為,谷歌應用商店回歸中國,並不會造成很大沖擊,國內業界生態已是今非昔比。

到底,谷歌能否成功返回中國市場呢?雖然事情還沒有定論,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谷歌想重返中國市場並不是那麽簡單。

谷歌已經意識到不能再缺席中國的移動市場。

在網頁搜索方面,谷歌的優勢已經沒有那麽突出, 2000年9月,谷歌開始為全球中文用戶提供搜索服務,之後幾年因涉嫌低俗信息、侵權、抄襲等被公開曝光,2010年3月,谷歌因為不滿中國大陸的政府審查制度,停止對Google.cn的網頁搜索、新聞搜索、圖片搜索的審查過濾,訪問Google.cn的用戶被自動定向到Google.com.hk。中國大陸用戶使用香港的服務器進行搜索,因此出現了訪問速度變慢甚至無法訪問的情況。

谷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之前,也就是2009年第四季度,其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位列第二,百度位居第一位,如果當時谷歌沒有退出內地市場,憑借其android系統,可謂是所向披靡。

但如今,百度搜索、360搜索、搜狗搜索三大搜索引擎百家齊放,尤其是去年八月,360推出自己的搜索產品,不再綁定谷歌搜索,只剩廣告系統的合作,這對谷歌搜索的打擊也很大,而隨著360市場的逐漸成熟,形成自己的廣告系統而拋棄谷歌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網頁搜索方面谷歌看似已經無力回天,而對於谷歌的核心競爭力android系統。如今,Android幾乎成了中國各大手機制造商使用得最多的操作系統,這些制造商就包括華為、小米和聯想等。但令人惋惜的是,谷歌並沒有因為Android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高份額而從中獲取巨額的利潤,這主要是由於使用Android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都沒有義務在他們的智能手機產品中安裝谷歌搜索引擎或其它谷歌產品。因為Android系統是“開源”的,國內手機廠商可以修改、定制。盡管內地民眾能使用安卓系統,但谷歌授權的安卓系統在中國並未上市,也沒有給谷歌帶來任何收入

谷歌退出的這五年,雖然並沒有完全退出,但是在這期間,中國手機市場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業界發展模式,手機市場已呈飽和模式,谷歌再重新介入實屬不易。

谷歌將要重返中國市場的消息並不是可以隨便忽視的,它勢必也會引起一些企業的的恐慌,有人說,百度應該是最恐慌的,其實不然,百度搜索在中國用戶粘度已經極高,就算谷歌能夠與其一爭勝負,該擔心的也應該是排在第三第四被忽略的360跟搜狗。

而對於android系統來說,谷歌做了很多工作,盡管從商業營收上來看不怎麽掙錢,但是影響很大。這里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無數的廠商基於谷歌的android系統進行各種優化,修改。如果谷歌一旦較真,到底會不會涉及到侵權?雖然這事也還沒有定論,但是萬一谷歌較真起來,誰知道安卓市場會不會大變呢?

總之,谷歌重返中國內地市場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但是重返的順不順利就要看接下來的風雲變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14

輕松家電獲得5000萬註資,曾誌偉入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3/153764.shtml

導讀 : 香港巨星曾誌偉先生以自然人身份投資,並將在未來三年免費擔任輕松家電代言人,輕松家電將會擇日公示曾誌偉的投資證明。

i黑馬 1月13日消息,家電後市場服務商輕松家電宣布獲得5000萬A+輪融資,領投方為雷雨資本,恒泰資本、曾誌偉跟投。這是輕松家電半年內獲得的第二輪融資。

創始人李偉表示,此輪融資融資將助力輕松家電打造輕松戰略2.0版本,推動輕松家電商業模式再次升級,純自營的重模式及到家服務成為輕松家電“入戶渠道”,輕松家電將借此渠道,從服務+體驗入手推動傳統電商銷售模式升級。

香港巨星曾誌偉先生以自然人身份投資,並將在未來三年免費擔任輕松家電代言人,輕松家電將會擇日公示曾誌偉的投資證明。

輕松家電創始人&CEO李偉還透露,輕松家電將會在2016年年中登陸新三板,目前券商和機構已經進場。 

據了解,輕松家電成立於2013年底,是一家家電上門維修的O2O平臺,通過家電保養、維修、回收、以舊換新等服務,打造家電服務閉環,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提升家電服務產業鏈整體的運營效率。

根據輕松家電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輕松家電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總用戶超過65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13

京東發債:評級不敵BAT,拿錢條件不輕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5/155387.shtml

導讀 : 資本市場就是嫌貧愛富,好人留給慈善機構當,馬太效應才是資本市場的真理。

Cg-4WlGHHg-IHwAcAAGIO0zGxqIAAIRewJtXikAAYhT451

彭博社的消息稱,京東計劃發行15億美元的債券。

耿直boy京東,正在越來越多運用金融工具,而不是只有苦哈哈的建倉庫物流。

比如京東金融曾經把白條打包,發行了四期ABS,一年內分五期,申請總額100億元。

1、京東評級處在什麽位置?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曾在周一表示,已授予東“BBB-”長期企業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授予京東“cnA-”的大中華區信用評級體系長期評級。

標普還授予京東擬發行的美元計價優先無抵押券“BBB-”長期發行評級和“cnA-”的大中華區信用評級體系評級。

應該說,京東在使用金融工具上,還是又邁出了一步。畢竟,大膽使用資本主義的先進生產工具,金融工具嘛,資本主義用就姓資,社會主義用,就姓社。

西方是現代資本市場的發源地,各種融資渠道和金融工具都比較完善。凡是大型的互聯網公司,都嘗試過,BAT和京東都是在發達市場上市,BAT都在資本市場發行過美元債券。

債券回報率高低,是由評級機構決定的,評級的高低決定了融資成本的高低。

目前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有標普、惠譽和穆迪三大評級機構,背後站著的是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資本的力量。

評級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是歷年來積累下的公信力,其主要的業務是對債務評級。其中包括非金融類公司信用評級、金融類公司信用評級、保險類公司信用評級、基金類評級,還有一個就是政府信用評級,這些評級主要針對的是債券,三大的評級直接影響到債券的價格,所以舉足輕重。

百度2012年在美國首先發行了15億美元債券,2014和2015年分別又發售了10億美元和12.5億美元。

騰訊在2014年發行25億美元債券,3年期收益率為2%,5年期到期收益率3.4%。

阿里巴巴在2014年發行80億美元債券,是亞洲史上最大規模企業債。

京東是海外上市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第四大,但是京東的評級卻是最低,發債成本最高。

百度發行的債券,惠譽給予A評級,穆迪給予A3評級;騰訊債券,標普給予騰訊和騰訊通過其中期票據項目發行的任何債券給A-評級;阿里巴巴的美元債券,標普給予的A+評級。

京東的債券評級,BBB-,跟百度騰訊差了兩個等級,跟阿里差了三個等級。

為什麽這麽不公平?大家都知道,BAT三家都是富得流油的地主,每年的凈利潤都是幾百億,而京東一直處在虧損當中,僅僅去年就虧了94億。

資本市場就是嫌貧愛富,好人留給慈善機構當,馬太效應才是資本市場的真理。

賺一個億是辛苦錢,從一個億到十個億,卻只是個數字。京東的評級比BAT低,業務自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管是市場主導程度、技術能力和盈利能力,京東都需要迎頭趕上。

評級低了債券利率高,如果京東還願意繼續借錢的話,那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2、發債是能力,也是責任

京東的這個標普評級來之不易。

標普認為,京東的評級來自於其品牌滿意度、技術潛力和市場地位,這些優勢根植於京東一貫的優勢:產品質量、服務以及快遞。當然,京東的增長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京東2015年第三季度GMV增長是56.9%,其他三個季度與此類似。

畢竟評級帶來的是真金白銀,但拿到評級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了。

標普認為,京東也有可能會被降低評級,如果發生了如下的情況:1、京東進行了超過了投資人預期的激進的收購或者投資;2、京東在擴張上乏力、或者市場競爭加劇後喪失市場地位;3、24個月內京東未能產生積極運營現金流。

所以說,能夠去美國資本市場發債自然是好事,但美國資本家不是吃幹飯的。

發債之後背上了很多責任,對京東並不有利。

比如現在的市場競爭的確在加劇,天貓聯合蘇寧攻入了京東的3C領域,這是京東看家本領和戰略腹地,菜鳥的發展讓京東對比天貓的快遞優勢在縮小。

在移動互聯網上和互聯網金融上,都是需要大刀闊斧進行縱橫捭闔的時候,收購、入股都不能停止,看看螞蟻金服這兩年來入股了多少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京東之前在支付領域的收購也是非常成功的,發債之後京東的合並收購會受到幹擾,這在關鍵時期是很致命的。

其實從性價比來講,國內資本市場雖然發展不完善,但性價比很高,互聯網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在中國資本市場都有高溢價。

樂視和暴風都是先例,甚至有的公司將名字改成匹凸匹(P2P),就能拉幾個漲停。

京東白條資產打包的ABS銷售就一直不錯,以很低的利率融到了上百億的資金。

京東白條第四期ABS,優先級的利率僅為3.8%,創了新低,降低了融資的成本,比國內一年期貸款利率4.35%還低很多。

ABS雖然好,但門檻也是不低。100億的規模一年內得分成5期,每期只有20億元,融資周期長,過程繁瑣。最重要的是,京東並非國內上市公司,很多樂視等國內上市公司的資本玩法,京東都不能用。

標普還特別提到的一個風險是,京東是VIE架構,雖然風險很小,京東的業務也不會在“負面清單”上,但也受到中國外資政策的影響。

京東已經美國上市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但京東金融既然對標螞蟻金服,想要國內上市,鑒於螞蟻金服在2011年拆除VIE架構時鬧得沸沸揚揚,京東金融在VIE問題上,恐怕很難繞過去。

3、中國科技企業為啥紮堆發美元債券?

其實,除了京東之外,中國科技公司都在離岸聯貸市場進行集資。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華為計劃發行20億美元債券;星展、澳新銀行、渣打、中國銀行或將安排華為債券發行交易。

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自從2012年阿里巴巴首次進入境外貸款市場籌資以來,包括阿里巴巴及騰訊等頂尖中國TMT企業,已在境外聯貸市場集資186.5億美元。

阿里巴巴和騰訊之前的成功經歷,讓資本市場對中國科技企業資產少、前景大的優勢感興趣。

中國經濟降溫的大環境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杠桿,企業的社會融資肯定要受到影響,這方面主要是國企,當然民企也會受到一定的波及。

跟國企不一樣,在國內資本市場上,民企優勢不大,反倒是離岸資本市場,中國互聯網民企以高速增長和市場規模被看好,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寧願舍近求遠去發美元債,除了性價比之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隨著中國經濟在轉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都打在了國企身上,近期國內債券剛性兌付打破,債券違約頻發。

中國鐵路物資暫停168億元債券融資工具的交易,連央企都無法剛性兌付,風險加速暴露,二級市場陷入深淵,一級市場如履薄冰。

4月份有59家、62期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涉及金額600億元。八成純債券基金出現下跌。

一方面是國內公司發的債券拖累市場,國內資本市場缺乏安全回報穩定的債券標的;另一方面國內頂尖的互聯網公司只能去海外發美元債。

這種制度的錯配,希望在國家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中解決,中國頂尖互聯網公司根植中國,應該能從大陸籌到低價資金;中國投資者也能將自己的錢投給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有良心的公司,而不是變成某些不良企業的韭菜和血包。

-----------------------

超先聲,王超的微信公眾賬號,關註互聯網和新科技。微信搜索“chao-xiansheng”,傾聽進步的聲音。

超先聲文章全部原創,都是赤裸裸的幹貨。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和公眾號,否則堅決找你麻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708

“宋小菜”張琦:最苦逼的生鮮B2B,怎麽變得更輕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1/158270.shtml

“宋小菜”張琦:最苦逼的生鮮B2B,怎麽變得更輕松?
張琦 張琦

“宋小菜”張琦:最苦逼的生鮮B2B,怎麽變得更輕松?

宋小菜定位的非常明確,就是做B2B和交易服務,是一個以訂單為核心做交易的平臺。

i黑馬訊  8月20日消息,今日下午,由i黑馬網主辦、搜狐科技戰略支持的“等待沸騰——2016生鮮電商沙龍”在京舉辦。宋小菜聯合創始人張琦做了《生鮮B2B怎麽更輕松》的主題分享。

在農業領域,很多企業從中小餐飲切入,“宋小菜”並沒有選擇這個方向,在張琦看來,餐飲用戶特征更像大C,個性化需求明顯,單用戶下單品種多而量少,供應鏈會變得很寬且很淺,農產品的粗加工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高,配送散點,做起來並不輕松。

張琦表示,“宋小菜”現階段只做蔬菜+批發+交易,深度垂直。想要服務的是農產品中小零售商,通過訂單以反向供應鏈、以銷促產來鏈接產銷兩端。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節選:

講生鮮B2B怎麽更輕松?其實這個話題有點大,我們也一直在探索。行業有句話是說做電商最苦逼的是做生鮮,做生鮮里最苦逼的是做B2B,做B2B里最苦逼的是做蔬菜,所以我們選的是最苦逼里的戰鬥機。

宋小菜定位的非常明確,就是做B2B和交易服務,是一個以訂單為核心做交易的平臺

為何不從餐飲切入

大家都知道農業領域有3萬億的流通市場,那如何切入這個市場?現在有很多知名企業都從中小餐飲切入。我們也在想,為什麽不從這個地方切入?其實跟剛才講到輕松有關系,這里肯定有很多做餐飲的朋友,大家會覺得做餐飲不是很輕松。

但回過頭來看,餐飲會有這樣一些特點,首先餐飲分大型、中型、中小型或者小散。大型的餐飲,或者像一些連鎖的集團,從采購、財務,到部門經理要有很長的決策機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你會發現到最後其實不是在做一個生意,而是在做一個關系。當然當你繞開這個決策機制,進去之後,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賬期

所以想做大型的餐飲企業,確實很難切。想轉頭去做中小型餐飲,也會發現一個問題,這里面有兩個角色:角色一是老板娘,角色二是廚師長。

有時候大鬼好搞,小鬼難纏,廚師長有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當然小散的部分,會更好做一些。但其實我想說,切進去很難。

如果中小餐飲能切,形態是這樣的,你去一個小餐館吃飯,他會給你一張A4紙的菜單,高級一點的還會有圖片,這個菜單里會包含差不多四五十道菜,各地的口味會匯聚到這個小店里,滿足用戶基本的菜譜需求。

你會發現每一道菜所對應的食材、蔬菜可能會有2-3個,那麽四五十道菜,可能會對應四五十個品類的蔬菜。但每個菜品的進貨量都很小,可能只有10斤20斤,甚至5斤8斤。

當然這還是第一步,對於餐館來講,他們所要滿足的條件是能一站式購齊,除了蔬菜之外,還需要糧油米面,還需要幹調等很多的東西,sku會多到幾百上千。

在做整個供應鏈的時候,就會變得不輕松。因為你發現,蔬果和蛋禽,可能是兩條采購鏈。蔬果和糧油米面又是另外一條采購鏈。

所以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做上遊供應鏈的過程中,供應鏈會變得很寬且很淺,這部分很難撬動。

還有其它方面。以前我們經常看到,在餐館門口貼出叫招配菜工,但現在越來越少。因為現在很多中小餐館,老板跟廚師是一個人,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現有的菜館,采購的時候,菜品需要已經做過一到粗的加工,可以直接清洗使用。

所以我們在國外看到,雖然有很多機器化生產,但會發現粗加工這個事情還是得靠人。像日本、歐美人工這麽貴的國家,在做這些粗加工時候,是一些四五十歲的老媽媽在做。所以加工這部分,肯定會轉嫁到食材的提供商。

我們看這個場景,就會想到,如果我要滿足中小餐飲客戶對菜品粗加工的需求,我要有一個一萬方大的中心倉,可能有一半人在做分包分揀,把整包貨拆開,打成一個個包到用戶那里。100單、1000單可以,如果是10萬單、100萬單,成本不會因此降低,反倒是同比增加。

這樣其實非常重,我們也會覺得可能不輕松。其實,在中小餐館的配送過程中,所呈現的特性更像是一個大C,而不是一個B。因為在配送的過程中,也是散點式的,所以我們考慮了很久,要不要切餐飲?

我們發現餐飲不是太輕松。當然也有做得非常出色的同行在做,我們回過頭來想說,餐飲這件事情其實是B2B2C,這里的C我們認為是一個大C。那B2B小B是誰?是生鮮蔬菜的中小零售商

中小零售商的痛點

中小零售商包括哪些呢?比方說農貿市場菜老板、生鮮店,有一些小超市。我們發現農貿市場的客戶群體包括生鮮店的客戶群在改變,一半是零售用戶,一半是餐館或是單位,甚至更多。

所以現有的農貿市場菜老板他們有自己的價值和特點,他們本身對蔬菜非常了解,而且有粗加工的能力,能夠將生意把零售和飯店單位做到五五分,甚至四六分。

再一個,他們相對於餐飲客戶來講,會比較固定,因為他們每天都要進貨,而且每次進貨量跟餐飲不一樣。像中小型商每次進貨不是按10斤、20斤來算的,是按10件、20件,10包、20包一整箱來進,所以體量會比較大,比較垂直。配送也比較固定。

我們覺得切這部分人的市場空間會比較大。當我們走下去看這些人的時候,會發現他們也活的不輕松。他們主要有幾個痛點:

第一個:他們基本上去城市一級批發市場進菜。都是半夜去或者淩晨去,在那里呆差不多3-4個小時,天亮了才回來,回來之後再做分包分揀擺臺等,他們的時間是日夜顛倒的。

杭州《都市快報》報道過這麽一個事情,有一個糧油批發農貿市場,里面有一個營業戶叫小張。他在批發市場撿到一個錢包還給失主了,報紙采訪他。他們一家四口人,基本上老爸負責進菜,女兒讀書,白天賣菜靠老媽。他說了一句很辛酸的話,他說我女兒這麽大了,我基本沒怎麽見到過她。爸爸晚上進菜,白天回來,女兒上學了,等女兒回來,爸爸又去進菜了。

第二個:他們進貨不光是時間的成本,還有很多其它的成本,比如來回的路費,在市場里進貨需要交一些稅費,還有上下貨小工的費用等等。對他們來說,進菜的費用也會很高。

第三個:他到批發市場里,面對大戶,他就變成小散,所以價格本身也沒有大的優勢

第四個:在傳統的市場里,他進的貨,是沒有售後服務的。他進過後就結束了,交易就閉環了。

所以看到他們有這麽多痛點,我們希望服務他們,幫他們解決進貨的問題,讓他們進貨變的更加省時間、力氣,更加省心、省錢,讓他們的生活會好一點。

我們發現,如果這一部分人的勞動力被釋放出來,潛能是非常大的。他以前晚上進貨,白天睡覺,現在白天不用睡覺,我們想到切這一部分。

我們服務於1300萬生鮮蔬菜中小零售商,還有9000萬的農產品生產者,這些生產者可能是150萬的生產基地,可能是600萬的農民經紀人,也可能是8000萬的種植者、生產者。他們最大的痛點就是種出來的貨賣不出去,或者不對路

這就有一個問題,怎麽把貨種得對,把貨賣出去,這也是他們的痛點。所以我們在想,通過訂單來指導上遊的生產,讓他們的生產變得更加高效、對路。如果訂單確定,那麽種什麽樣的品種?該種多少?什麽樣的品質符合用戶的需求?都可以在這里反應出來。

我們希望幫助生產者賣貨賣得更快,賣得更多、更好。因為這條鏈很長,有很多的生產者在當中賺不了錢。剛才我們在聊天過程中,大家都在誤解農民經紀人,他們其實很專業,他們有很豐富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經驗,你會發現他們在整個流通過程中,自己要貼資金、物流,有各種各樣的損耗,他們也是看行情吃飯,行情好賺一點,行情不好可能血本無歸。

所以這部分我們希望通過訂單,能夠讓他們賣得好,能夠賣上好價錢,甚至能夠賣出品牌。如果這些能夠確定,那他們才能有動力擴大再生產。所以我們想說,怎麽樣更輕松,其實我們不光自己輕松,我們目的是讓這些人也能夠更輕松,讓整個流通的行業更輕松。

“宋小菜做什麽”

回過頭來說宋小菜是做什麽的?我們不去講我們是B2B、O2O,我們就是一個蔬菜批發交易的平臺。當然我們可能做得不一樣,首先我們不做供應鏈,而是做反向供應鏈。反向供應鏈,一定是從用戶需求出發,用戶需要什麽,我們反饋到什麽。舉個例子,土豆,我們一旦做進去,這個學問就很深,土豆會有很多的品種,品質、做法都不一樣。

品類下有不同的品級,你會發現這些需求一定是很精細化地反饋到上遊,通過上遊完成。我們現在覆蓋差不多5個城市,日交易額數百萬。所以我們去做的一件事情是說,我們幫他們解決進貨的問題,不做標準化,只做商品化

我們不做標準化只做商品化,光有標準化是不夠的,還需要商品化。商品化是說把農產品看成商品,因為大家都覺得,農產品是貨,其實因為它太非標了,大家會覺得他是貨。我們認為,商品天然要滿足幾個要求:

第一個:定裝

第二個:價格

第三個:服務

第四個:品牌

所以我們現在在做一個事情是說,我們在做全國第一個農產品的商品庫,這個商品庫一定是分品類、品級,分不同價格給到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戶,商品還包含了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還會形成品牌。

我們這些商品化的需求會直接反應到上遊,而且上遊會鏈路到我們用戶手上,不需要拆包分揀,所以我們能夠把損耗率控制在1%以內,這個比行業水平低很多。

我們不建城市大倉只建社區小倉。因為我們不需要做分揀,不需要一個很大的倉做分包再打包,只需要做流通和流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300多個社區的點,特別在華東,從一線到四線城市,初步成網。這些點今後足以覆蓋3Km周圍的商家和店家。

我們不做全自營只做開放眾包式的運營。我們發現在這個行業里,現在農業互聯網滲透率在3%-5%,還有很多線下存在。因為農業專業化太高了,我們對行業里每一個從業者都保持敬畏,他們都是專家。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把誰顛覆掉或者把誰幹掉。我們想一定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把這一部分人聯合起來激發出來,發揮他們的能力,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我們之前也踩過坑,我們之前的物流是自營的,會發現這幾十號或者接近百號人,是很難管理的部分。

當然我們如果通過開放式分包的方式跟合作夥伴做,我們的成本會降低,而且效率會很高。

我們的運營成本可以控制得很好,相比一些生鮮同行,運營成本可以做到三分之一,杭州和上海分公司的現金流可以為正。

我們經常調侃說,我們不是賣菜的,我們是死賣菜的,我們這群死賣菜的,在未來就算是拼死,也要把宋小菜做成中國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農產品交易平臺,中國最具價值的農業數據服務平臺,我們發現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可以積累很多商品的數據、人的數據、貨的數據,包括上遊的人,也包括下遊的人,以及下遊可能在為下遊服務的人。中國最開放的農業共創共贏合作平臺,發揮產業鏈上每一個專業從業者的價值。

成事在人,我們的團隊在生鮮行業算得上是夢幻,核心管理層來自阿里各個業務板塊的創始者,還有來自生產領域的專家。

為什麽說這個主題——輕松。我們說在做這件事情,不光是我們輕松,我們希望讓中小零售商更輕松,上遊的生產者,讓這個鏈路里的B和C都變得更加輕松,,工作方式輕松了,生活也輕松了。其實我們想讓我們整個中國農業變得更加輕松。

當然,我們最終希望讓我們的農業不光變的更輕松,而且會變得更加健康,這個也是關系到民生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夢想,謝謝。

宋小菜 生鮮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